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历史(选修)
命题人:王书香
时间:60分钟;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1、近代学者陈寅恪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2、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 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 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 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3、“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王夫之
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
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5、右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名画《墨竹图》,他笔下的竹子,竹竿瘦
劲挺拔,富有弹性,枝叶颇简,以少胜多,典型地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关于这一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注重写实 B. 注重意境 C. 借物抒情 D. 神韵意趣
6、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1 C.陆游 D.辛弃疾
7、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8、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
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1、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12、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 产 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 产 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2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3、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 产 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 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
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14、20xx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五号”
15、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④载人航天取得突破性成就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17、有人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 表现在①诵读古典文化②批判神权统治③宣扬人性解放④否定宗教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菲利普?李?拉尔夫等的《世界文明史》认为:“路德由于他的因信得救学说而与罗马决裂;德意志群众之所以追随他,主要是因为他们卷入了宗教民族主义的浪潮;王公们之所以立路德教为其辖区官方教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3
A.因信称义否定了罗马教皇的原有权威 B.德意志统一后宗教民族主义情绪浓厚
C.路德教适应了世俗王权的需求 D.多种因素导致马丁?路德反叛罗马教廷
1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解冻文学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3题,计60分,分值翻倍放大,答题时请注意!)
21、(20分)古代中西方思想存在着异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种差异在 加大,但是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起步于19世纪中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曾经历过封建阶级“器物变革”的探索,又经历过资产阶级“制度变革”的探索,最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材料四 民主是当代人类认同的普遍价值之一。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方面有欧美和俄日的现代化过程的丰富经历作为参考,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中国人近代以来探索民主的道路,最突出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1)促使材料一中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从19世纪中期“器物变革”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有哪些?(6分)
4
(3)中国的觉醒与西方相比“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最初觉醒”为什么与西方不同?(6分)
(4)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突出体现上述特点的中国近代思想变革有哪些?(4分)
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的积极意义。(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一的关系。(4分)
(3)材料三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5分)
(4)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
5
23、(20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4分)
6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历史(选修)答题纸
3题,计60分,分值翻倍放大,答题时请注意!)
22、
23、
7
8
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历史(选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计60分)
1-5 BCCCA 6-10 DDBBD 11-15 CCCBA 16-20 DCACA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3题,计60分,分值翻倍放大,答题时请注意!)
21、(1)主要原因:①作为器物变革的洋务运动失败;②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4分)
(2)成果:①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②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③宣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
专制制度的阻碍;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任意一点得2分) 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加深。(2分)
(4)思想变革: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任意2点得4分)
22、(1)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4分)
(2)文艺复兴运动。(2分)关系:它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或继承与发展)。(2分)
(3)学说:“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分)理解:该学说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主权。(4分)
(4)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思想。(2分)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或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4分)
23、(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6分)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2分)
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8分)
(3)理由:
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4分)
9
10
第二篇:历史-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训历史(选修)试题 7600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训
历史试题(选修)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这些体现了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
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5.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与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的传入直接相关。这一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6.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
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山水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
7.晚清时期,梨园之中严禁女伶登场。到清末民初,京剧中坤旦开始增多,且有“无坤角不能成班之势”,但京剧“四大名旦”则依然是清一色的男角?
这反映了
A.戏剧领域自古无女角 B.旦角一般由男性扮演
C.民国重视戏剧业发展 D.社会礼俗的艰难变革
8.梁启超在《自励》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 举国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含义是
A.开国会,设议院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
C.兴民权,定宪法 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9.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0.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xx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xx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1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1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
们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论十大关系》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 产 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
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
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1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xx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
‘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4.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15.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
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6.某班同学在制作《近代物理学的成就》手抄报时,画了右面一幅
漫画。漫画中有“苹果”“月亮”“星星”等。他要表达的是
A.伽利略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在自然现象启发下开始研究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把握
D.任何科学规律及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偶然的因素
17.“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
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评价的是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8.“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这反映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下列属于这一艺
术风格的文学作品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19.下列对右图作品《格尔尼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品采用写实手法,展现事物面貌
B.追求“光” “电色”结合的效果
C.是莫奈最著名的代表作品
D.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2
20. 20xx年是电影诞辰117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当地的哪种美味
二、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1分,25题10分,共6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景公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欧洲人经过马可·波罗以至明代西洋传教士的报道,知道东方有一个庞大的国家与复杂的文明。由于这些报道,都是选取中华文明足以称道之处,因此……尤其是启蒙运动的学……对东方的中国常多溢美之词……这一阶段过去了(18世纪以后),欧洲对东方的认识也比较清楚了,他们对中国文明的评价遂转了一个大弯,由称颂变为轻视。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三 即便20世纪的中国不断试图摒弃孔子,但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孔子又常驻心间。他提倡忠孝礼义,因为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及宇宙的和谐。……无冕之王孔子,是对其人民的命运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而他的人民却往往最忽视他思想的精髓以及伦理的本原:那就是建立在经验与学习之上的责任与关怀。
——【法】瓦尔特《中国史
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试从儒家思想和时代特征方面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文明的态度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
(3)举例说明20世纪的中国曾“试图摒弃孔子”。据材料三,说明21世纪的中国人对孔
子的态度及不足。(3分)
(4)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接受某一思想主张的因素。(2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
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
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
加》
材料二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
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
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所以人民就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
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
“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
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
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
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材料四 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
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已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
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启蒙主义的政治思想逐渐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
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2分)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是什么?
(1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4
(2)卢梭被称为是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2分)
(3)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分)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2分)
(4)结合史实说明,启蒙思想是怎样影响近代中国“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的?(2分)
23.(14分)20xx年10月,美国苹果公司前CEO,Steve Jobs离世。一则微博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材料二 爱因斯坦与牛顿的对话(虚拟)
爱因斯坦:你真伟大,你建立了牛顿力学框架体系,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都被你指了出来。
牛顿:你比我更伟大,相对论在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和量子力学一起,已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包容了我的三条运动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你我的理论都有瑕疵。
牛顿: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大家不用我们的理论,他们没有别的理论可用,圣人、神仙也要犯错误,你我都是凡人,你我的身躯已经溶入了自然界,但是,你我的灵魂还留在人间。
——毛民义:相对论网站
5
材料三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1)材料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什么巨大的历史作用?(3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他们留给人类的“灵魂”是什么?(3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24.( 11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xx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6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4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2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2分)
25.(10分)
材料一 梭伦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平等与公正,以可变的不平等取代了不可变的不平等,为雅典构建出新的社会等级调节机制。历史的奇妙在于人类政治智慧的相似性,“梭伦式的不平等”从古爱琴海漂来,在历史浪潮中涤荡至今。
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实现“以可变的不平等取代不变不平等”措施指什么?(2分)
7
(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
(3)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4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训
历史答案(选修)
二、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1分,23题13分,24题10分,25题13分,共60分)
21、(13分)
(1)态度:由准备重用到借口不用。(2分)
原因:儒家思想强调周礼,无法适应大变革时期齐国加强统治增强国力的现实需要。(2分)
(2)态度:由称颂变为轻视。(2分)
原因:称颂:借助中国文明的相关内容抨击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作
思想动员。(1分)
轻视:欧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1分)
(3)举例: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反对儒家旧道德)。(1分)
态度:由于孔子的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人们仍坚持孔子的
思想。(1分)
不足:没有认识到孔子思想建立在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怀之上。(1分)
(4)因素:阶级立场、政治地位、学术素养、社会环境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
22、(12分)
(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神学观念。(2分)
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1分)
情感: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1分)
(2)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任何人也不可侵犯,并应以契约
保障,主权在民。(2分)
8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分)
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民主、科学。(1分)
(4)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23.(14分)(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分)作用: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17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成就;促进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兴起。(2分)
(2)关系: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量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2分)灵魂:科学探究精神(1分)
(3)科举制度(1分);“究天理”(1分)
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1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1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1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1分)
24、(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2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2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1分)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2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25.(10分)(1)财产等级制。(2分)
(2)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 (2分)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2分)
3.略
9
10
+ 更多类似范文┣ 更多高二上学期学期总结
┗ 搜索类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