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桂城中心小学 邓耀华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的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与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通过教学,正确诠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重点句子,边读边写批注,小组交流等形式对父亲有了个了解。然而,我并不满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怎样表述出来的。如在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的时候,我还引导学生对写时间长的两段话进行对比,体会文中写法的好处。设计这样的环节,一个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到父亲在废墟挖掘时的艰辛,另一个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亲执着的信念,从而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伟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任何知识,都应该经历一个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所以,我才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写法。这样,就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了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

整课的教学,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而且读的要求层次不断加深。如开课时的自由朗读,突破难点部分的细读以及老师的引读,体会人物品质时的配乐朗读等。以“读”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父亲的品质,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使课堂较好地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体,上出了语文课应有的特点,既有语文知识的生成和读写技能的掌握,又有情感的体验和升华,实现了语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三、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目标明确,结构简单,主线清晰。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明显地体现了三个“一”,即: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板块“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课堂目标明确,结构简单朴实,但这也正好体现了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四、挖掘教材内在资源,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引导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出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想象父亲在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辛,并用“顾不上??”进行写话的练习;在父亲救出了孩子后想象各种身份的人对父亲的称赞。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感到一个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亲的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还更欣喜得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真心实意地爱语文,扎扎实实地学习好语文。

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最精彩的课总是在下一节。这堂课由于老师的情感完全投入到了课堂当中,以至于在比较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时,课件没有出示两个句子,如果及时出示会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比较。这堂课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同行们不吝赐教,谢谢!


第二篇:17地震中的父与子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把握整体,创设情境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生引答:父与子)【板书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一切都失去了他往日的模样。(出示影音)

二、直奔主题,整体感知

1、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父亲执着地挖了38个小时,他7岁的儿子竟顽强支撑了38个小时。课文中早已对他们给予高度的评价,说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了不起?动笔划出来,还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做些批注。(学生读划写)

3、学生交流

过渡: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位父亲如此伟大,如此――,如此――(生自由答)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三、品读语句,以读代讲

1、现在你们会怎样读这些句子?你会抓住哪些字眼来读出父亲的了不起?大家在小组里读一读。(分小组朗读)

2、交流品读

你来读,你为什么会这么读?(结合回答板书:挖、动作、外貌 、细节)

3、挖了这么久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没有放弃?

4、这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话。这是一个约定,这是一个承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位慈爱的父亲曾经在什么情况下说过这句话?(学生简答)

5、现在,在一片废墟前,父亲也是凭借着这句话(生齐读)执着地挖掘。在这片废墟上,他曾经听到其他父母的痛哭和呼喊(生接读);他曾经听到好心人的劝慰(生接读);曾经听到消防队长的告诫(生接读);曾经听到警察的规劝(生接读)。面对这一切的不理解,面对身心的巨大伤痛,父亲停止了吗?为了和儿子在一起,父亲都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能不能用“不论……总……”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6、无论发生了什么,父亲只有一个念头――(生自由答)

这个信念支撑起了父亲了不起的形象。(配乐)假如他就是你的父亲,面对废墟他曾经绝望过,但对你不离不弃的爱让他变得坚强伟岸……(生齐读)

7、也许正是这份深沉的父爱创造了奇迹,挖到了第38小时……(师生同读,学生只接儿子的语言部分)

8、父亲挖了38小时,年仅7岁的阿曼达就在黑暗中等了38小时。当父亲找到他时,儿子的话让我们由衷地钦佩,你会怎样赞赏他?(出示课件填空)(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你还会怎么表扬他?(学生发言,解释自己所填的内容)过渡:身处险境时的勇气和镇定,安全出口前的无私无畏都来自――来自“――”(出示投影)的坚定信念。(引答,简单解释)

9、引读:当父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快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他充满力量……(出示课件);当儿子饱受煎熬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出示课件)。

小结: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个人的心。从这父子二人

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这的确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学生齐读)

三、拓展阅读,指导写法

我们虽不曾有过这样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浸润在平凡生活中的爱,依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挖掘挖掘那份生活中那份深沉的父母之爱吧!学完了课文你会怎样表达这种情感,你会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表达呢?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了不起

儿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文中的难点是让学生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在教学时,力求创设情境,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文本的情感,把握文中的感情基调,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本单元训练主题——人间之爱。这组课文以爱为主题,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为任务。训练重点是“使学生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爱自己的亲人,朋友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引导学生感受真正的情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描写,突出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的:

1.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

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3.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五、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悟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品析词句法。本课教学,通过词语的比较,句式的推敲、情感的体会等品尝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 、本课教学还辅以直观,情景教学法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说预案

(一)、复习导入

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品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找一找文中描写父子的哪些句子令你感动?用笔画下来,说说感受 。 (在读中整体感知,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2.抓住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

如: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学生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中通过“挖”及想象其它动作词,更深一层的感悟父亲的劳累,和这种了不起的伟大的父爱。在感受父亲的伟大时,我还利用时间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父亲挖的时间的漫长,从中体会到父亲挖的决心。从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的疲惫与辛苦。再如: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抓两个句子,其一是儿子和父亲的第一次对话,了解他对父爱的坚信不疑,展现出了儿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儿子让其他同学先出来的画面,抓住“让”字感悟儿子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这些都原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连接父子感情的一个基点。让学生体会到阿曼达的无私,先人后已,灾难面前镇定、从容的品质。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救火队长,警察的话看出他在想什么?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 加深对父亲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三)、情感升华

1)出示课件.三位汶川大地震中的父亲的形象。 教学中,我联系汶川地震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用汶川地震中父爱的影像唤醒他们的感受。

2)小练笔:36小时过去了,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通过读写融情,让学生将内心感受写出来,让学生感受父爱的

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使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

(四)、写“父与子”的情,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想到要感恩父母。

(五)、板书设计

父亲 儿子 了不起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故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地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

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更多相关推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情景的感染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我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首先...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着急担心悲痛坚定激动幸福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xx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文章真挚感人读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我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把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贺艳妮,内容附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石井中心小学洪玉草地震中的父与子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为爱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爱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巨大的灾...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这一次参加与xxx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前期备课准备的环节我就得到了同组的张志刚老师张彤老师王艳的老师的指导在多次试讲期间付主任和xxx小学的于主任...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李丽萍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经历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这篇文章中我抓...

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浓厚的父子之情本文的学习重点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受到父子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