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着手准备《桃花源记》,进行了一堂公开课,心里颇为迷茫,对于这样一篇经典文言文,如何能让学生既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又不至于冲淡文言文的韵味?在教完后我做了一些反思。

一、变过去全文翻译为半文半白

我在准备《桃花源记》时,摒弃那种全文翻译的老套路,另辟蹊径,边半文言半翻译的形式。过去是对重点语段、重点句子做重点翻译,我反其道而行之,对重点语段进行保留,让学生在品读中来领悟句子的含义。

二、变过去客观翻译为主观叙述。

为了进一步激发其同学们学习兴趣,我让学生以渔人身份来叙述发现桃花源的过程,在叙述的过程中,可以依据个人理解适当增加内容,如“我”在发现桃林是心里怎么想的?“我”在看见村庄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我出了桃花源后又是出于什么心里去告诉太守这件事的?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的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对人物心理揣摩也较到位。

三、重点句子重品味轻翻译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子,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段文字是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具体描述,对于这类句子不能只带领学生们翻译一下就好了,关键是透过文字让同学们明白到陶渊明理想社会的模样。为此设计让同学们仔细品读本段文字,通过字词想象这个村庄的特点、它的环境、气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表情,精神状态等。同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又结合陶渊明的生平及个性特点,补充在《桃花源诗》中的有关诗句,加深理解。

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尽量从他们的切身感受出发,尽量让他们把每一个想法,每一次表达说清楚,说透彻,如很多学生都提到“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看到一幅安宁、和平的画面,这些都是同学经过想象得到的,如果不做细致品读,我们如何能想到呢?或许这正是文言的魅力所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我在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还的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能力。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孙玉静

抓吉中心校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教书育人,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大责任,关系着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历史使命。俗话说:从学生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应当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做,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教得好。保护学生安全,始终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自觉抵御社会上的不良习气,知荣明耻。

一、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做人要有做人的准则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者如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会在公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牢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不断提高自己自身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在群众中、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是职业所需。

二、要有爱心

一个好的教师,她会热爱孩子,善于跟他们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觉得跟孩子们一起时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成长,把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当做是自己的事情。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热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学习、生活的愉快,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要时刻记得自己曾是个孩子,当年孩子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要有自制力

赞可夫曾说过:“教师的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要求自制。教者父母心,老师教育学生的心情和父母是一样的。有些孩子特别难教,上课不听课,思想开小差,有的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讲话,有时还在课堂内捣乱。看到这种现象作为老师是非常生气的,恨不得大吼一声,或者下去打他一下!但是,当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一位教师。这样会帮

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说话。作为一个教师,在年龄和认知上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异,和一群天真无知的孩子在一起,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教师感到很烦,这时你要想起赞可夫所说过的话,要学会自制,因为你如不自制可能一句话,会造成对学生终身伤害,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 另外教师应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学到老用到老,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奉献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来赢得社会的肯定。人生短暂,当我们年老了,回首我们走过的教学之路,不要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而是因为桃李满天下而自豪,我们对得起社会,我们对得起每一位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孙玉静

抓吉中心校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感是基本而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在传统教学和现在课程改革中都备受重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点就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在教学、评价“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其导向是很明确的。

语感,即语言直觉,实验上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能力,包括对语言材料的组合方式和规律,对语言符号及其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韵味等方面的总体感悟。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联想、想像的活动,思维的参与,情感的融入等。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诵读,激发想像,增加积累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之一,它有益于积累,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应适应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应建立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而又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韵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我们要改变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模式,让教师多些朗读指导、诵读示范,让学生多些诵读欣赏、吟哦涵咏,这样学生才能“披文入情”、“入乎其内”,产生共鸣,展开想像,积累感悟。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激发起的想像能发展形象思维。如果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直接感受同从作品传出的间接感受结合起来,产生联想,展开想像,必然产生“内心视象”。尤其是在诵读成篇的文章时,启发学生“过电影”,对于形成语感有一定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积累语言,积淀民族文化底蕴,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二、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积累生活经验

叶圣陶提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语言文字上去。”当学生接触到客观事物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个事物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准确地表现它;当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时,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语言文字表现的是什么事物。

例如,一位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开始在一个班里,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讲解有关百草园的描写部分,学生没在什么印象,思想感情没有什么共鸣,体会不到作者为什么要那么着重描写百草园,对这段的意义也不大理解。这位教师吸取教训,后来在另一个班教这课时,多次朗诵的同时,特别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取生活经验中相应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想像一个孩子在“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等的情境中,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翻开断砖”碰上“蜈蚣”??许多学生都联系了自己在大自然游玩的童年生活经验,兴趣盎然地讲出来,再朗读百草园的描写文字,就在头脑里创造出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热爱自然、强烈探索大自然秘密的一幅动人的图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作品的主旨,加深了对作品描写百草园并与三味书屋另一情境对比的深刻意义。

要联系生活经验,必须储备相当的生活体验,否则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旨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形成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如要理解炎炎烈日下之热,学生在夏天要多留心、多体验自己烈日下行走的感受、烈日下猫狗、草木动植物的反应。这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读到相关文字时,才会联系联系起来,加深感悟。

三、揣摩比较,培养学生对词句语境的感受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是从词句积累着手。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生活经验)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增多。

对文章中的词语,在要求上应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有的只要简单说明一下,如名词术语、方言词之类,有的只要意会就行,而有的词语,看含义并不深奥,学生也会懂的,可因为它用得恰当,就分外传神。如能用置换词语法进行揣摩比较,就能培养学生对词语的感受能力。

学生对语言的体会发生偏差,其中重要一点原因就是对具体语境感知能力不强。例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注意“有一个小孩说”就不难理解其言外之意了。

四、借助语文知识,以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

因为以前过分强调语文知识,专门系统讲授,甚至使阅读失去了自身的特点,不再成为阅读实践,变成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训练。《课程标准》不主张系统教学语知,只在第四学段(初中)提出一条总结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但“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以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可见,必要的语知,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不能完全谈化。

语感培养,到了高年级可借助语文知识,可以及时将学生对语感受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提高感受语言的自觉性。在揣摩比较后,可以点拨:很多词语都可用换同义词的方法比较效果,因为同义词在程度、范围、语气、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方面总存在差别。学生受到这样的点拨,认识上会有新的飞跃。以后就会自觉地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感悟语言,语感就会逐步增强。当然,只是随文指导,不求系统化。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语感训练,对学生学好语文是有很好的帮助。它体现了语文教育很强实践性特点,又遵循了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规律。学生进校学习汉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汉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汉语学习的任务已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的语感。学习汉语,因为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汉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汉语的社会环境中,可以享受丰富的资源,大量实践。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培养意在形成以感性认识为主语感,并逐渐形成有良好思维品质的理性思维。

本文只从课堂主阵地探讨培养语感,提高阅读感悟能力的方法。平时课外阅读达到相应数量、质量,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保证,本文不再展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实践中探讨培养语感的新途径、方法,及时总结归纳,以便交流、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进而促进其他语文素养的提高。

培养学生语感 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孙玉静

抓吉中心校


第二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让学生了解本文表现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认识并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 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才41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63岁去世。后人称之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就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就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夹(jiā)岸 俨(yǎn)然 豁(huò)然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

怡(yí)然 邑(yì)人 便要(yāo)还家 刘子骥(jì) ....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四、自主学习、合作翻译

(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参考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重点词句,着重讲解

学生全文翻译后,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知识。

教师引导归纳。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例:芳草鲜美 。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例: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例: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例: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例: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 (1)舍弃 例:便舍船。 (2)房子 例:屋舍俨然。 寻: (1)寻找 例:寻向所志。 (2)不久 例:寻病终。 志: (1)做标记 例:处处志之。 (2)标记 例:寻向所志。 向: (1)以前 例:寻向所志。 (2)对着 例: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一、引导背诵,尝试背诵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通过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二、复述全文

学生在上节课翻译全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复述《桃花源记》的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文章鉴赏做基础。

三、师生合作,赏析全文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段)。

2.赏析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赏析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 “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清幽,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赏析第3段,思考: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赏析第4段,思考: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四、再品精彩

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1)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小结全文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说明主要从情节的曲折离奇,悬念迭出这一方面来考虑,如学生有其他方面的体会,也应认同肯定。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

(1)渔人迷路了,会怎样?

(2)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3)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4)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

(5)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6)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

(7)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以上为理解要点。)

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个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六、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附:板书设计

桃花源

(美丽、神秘、幸福)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访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寻找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前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资料宝藏】

1.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

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出自我国屈原以后的又一伟大诗人、晋宋时代杰出的诗辞散文大作家陶渊明的手笔。《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其后是一首五言古诗,“记”又相当于该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它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那么,陶令公写这篇名记的动机和思想来源何在呢?这与陶渊明的身世有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紫桑栗里(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10公里)人。

他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6年)一个没落了的官僚世家。曾祖陶侃,封长沙公,赠大司马。祖陶茂,武昌太守。父名已佚,无从查考。母孟氏,孟嘉女。孟嘉为桓温长史,名为州里之冠,时称盛德,而孟氏又为陶侃之外孙女。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陶渊明自幼聪明好学。史称“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男,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

陶渊明29岁开始作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太元十九年(公元304年),渊明30岁,丧妻,续妻翟氏,甚贤淑,能与夫共甘苦。前后共生五子:俨、候、份、佚、佟。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后玄反迹暴露,乃离去。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今。当时规定:县令可种公田200亩(二顷),他却吩咐全部田土都要种秫,便于煮酒。翟氏说:“还是多种点粳吧,我们母子还要吃饭哩!”陶渊明不得已,分50亩给种粳。又买一奴送给儿子说:“他可以助你劳动,但不能虐待他,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呀。”郡遣督邮至县,史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免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以明志。此后一直过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他一生爱酒,常设酒宴客,已若先醉,使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一次,家中酒熟,渊明急不可耐,便以头上葛巾滤酒取饮。滤毕,又将葛巾戴上。他不善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聊以寄惠。他对人喜愠不形于色。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颜延之为江州刺史的功曹,住浔阳,与渊明结邻,常至渊明家饮酒谈文,相得甚欢。此次二人相处约一年之久。到了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颜延之做了始安郡的太守,路过浔阳,又和渊明同饮月余,临去,给了渊明二万钱,渊明却全交给酒家,以便随时饮酒。江州刺史王弘,慕渊明之名,思欲一见,不能得见,于是趁渊明上庐山时,使其故人庞通之于半道臵酒相邀。二人正饮时,王弘亦乘机而至,庞为之介绍,遂同饮酒。以后弘常遣人给渊明送酒。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刘裕杀晋安帝,立恭帝,朝廷大权全归刘裕。为了笼络人心,征渊明任著作佐郎,渊明说有病而不赴任,故又有“陶征士”之称。公元420年,刘裕称帝,国号宋,改元永初,废晋恭帝,晋朝灭亡。第二年,恭帝为刘裕所杀。就在宋永初元年前后,陶渊明便写下了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逝世前几年,生活困苦极了。因为年老多病,完全丧失了劳动力,经常断炊,而靠乞食度日。当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给他送来粮食和肉类,劝他做官,都被渊明所拒绝,一无所受。宋元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渊明已63岁了。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颜延之作了《陶征士诔》称他为“有晋征士”,把他比为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人物,突出了他的高节,说他“心好异书,性乐酒德”,又介绍了他困苦的一生:“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黎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并说他“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符合谥典。于是询诸友好,谥他为“靖节征士”。

由上可知,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

马乱,民不聊生。加之,他对东晋的黑暗政府观实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惨痛的现实,于是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环境优美,怡然自乐。在这样的理想社会,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们淳朴厚道,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康乐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陶渊明以浪漫主义手法写的世上没有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写桃花源里的安乐,正是要说明现实社会君主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陶渊明因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而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写作了这篇划时代的杰作。

当然,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有其思想基础的。一些学者指出,《桃花源记》的产生,其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一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影响。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共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是受了魏晋以来嵇康、阮籍、鲍敬言等人的思想影响。嵇康说:“刑本禁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阮籍说:“盖无君而遮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鲍敬言创“无君论”,认为君主是社会一切丑恶、灾难的根源。他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竟不荣,无荣无辱。”这种言论,反映了农民阶级对残酷的封建统治者的抗议,表达了广大农民希望摆脱一切剥削压迫而过安居乐业生活的要求。三是受了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关于《桃花源记》中“外人”注释的一点看法

《桃花源记》中共有三处提到“外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新版教材中对“外人”的注释,依然根据以往的提法,在第1句中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种理解,在第2、3句中,是比较合适的。但在第1句,这样理解则有不妥。理由有二:

一、从行文来看,“悉如外人”是渔人见到桃花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后的感叹,评价。“外”应当是从渔人角度而言,“外人”应当是指“晋朝以外的人”。

渔人进入桃花源,见到许多事物,如田地房屋,虽然这些山外也有,但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是“良田”“美池”,与渔人生活的荒凉破败之景完全不同。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乐”,和外面处在重税灾之中的农民形成强烈的对比,是当时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晋朝人所不敢想象的。渔人在这恬静和谐之中,对桃花源人的一切,包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产生出一种新鲜感。这种感觉包括“悉如外人”的感慨。所以,“外人”不能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二、从《桃花源诗》也可以看出,这里将“外人”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也是不妥的。

陶渊明虚构的这人间仙境,始自“先世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他们“奇踪隐五百”(《桃花源诗》),与世隔绝,自行繁衍了很长时间,仍然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这就很明确的表明,桃花源人的生活习性,包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不可能“悉如”“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第1句中的“外人”,应当就指“晋朝以外的人”。

3.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异同之比较(陶晓跃)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渊明归隐田园16年后的作品。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曾有过“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动乱,战祸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败落,寒门之士,也只能是“壮志难酬”了。正因为此,陶渊明才选择了“击壤以自欢”的道路。退居田园,躬耕自资,感受到的是农民的淳朴可亲和田园生活的可乐。而现实生活的政治黑暗又无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澜,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于是便有了他的《桃花源诗并记》。

《桃花源诗并记》,都是通过对一个理想的“桃花源”的叙述、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它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这样一幅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往来种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明桃花源民风的淳朴。“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叟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这样与“记”中所述的民风之纯朴又互为表里,互相补充,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可以说,“记”和“诗”在主题中心和立意构思角度是一致的。

但比较二者,我们又不难发现二者在体裁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又各具特色。

从体裁上看,“记”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记叙渔人发现,探访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的发现是在渔人的“忘”路之远近的情况下,“忽逢”而见的,而且是臵于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缤纷的花片中,这样就给人一种神秘变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显得扑朔迷离,有如梦幻。但同时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亲切可感,因为文中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写的又是渔人的亲闻亲见。这正是散文这一体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诗”则是侧重叙述桃花源的社会制度和诗人的一种向往之情,它不同于“记”的入微摹神和绘色刻画。诗中表明的社会观,是以道家的“淳”对抗现实的“薄”,由此衬托出黑暗社会激发的一种矛盾。这样,这种超脱的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胸怀,又使诗中蕴含了一种超然的意境,因此这种看似平缓的叙述也就带上一种清雅脱俗的意韵。这些正是由“记”和“诗”的不同的体裁所决定的。

从内容的选择上看,其一,“记”是以渔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全文,这样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局限于一时一地之见闻。而“诗”则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这样就可以多侧面多角度的辐射壮的铺陈。“记”的内容选择从细微出着眼,可摹状绘神。而“诗”的内容选择则从大处落笔,以拓其面。这样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极好地反映了主题。其二,“记”中受文体的限制,故而选择了富有情节性的太守“寻向”不得的细节来表明心愿--高士刘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显得含蓄,意味深长。而“诗”则发挥诗体表情的优势,直接议论:“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来点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显得自然真挚。

从具体的写作手法看,由于“记”,“诗”体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也就迥然不同,实为“异曲”。首先,“记”多用描绘,如“乃大惊”的神色,“皆叹惋”的情态等,写得细腻生动;而“诗”则多用叙述,议论,显得平缓蕴韵。其次,“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如“土地平旷”诸句,言不多而尽出桃源风貌。李公焕说,《桃花源记》言“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造语之极简妙。而“诗”的语言则显得质朴自然,近似口语,全无雕饰做作之痕。再其次,结构上“记”以渔人串文,从美丽宁静的环境,写到男女衣着,劳动和欢愉的精神风貌;从这些人的生活,写到他们的来历,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条理清晰。而“诗”由叙“先贤避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议论,叙议结合,浑然一体。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最后,从个别局部看,“记”中言避世由来,运用插叙的手法,巧妙而不突兀;而“诗”中则运用顺叙的手法娓娓道来,自然而顺畅。

总之,《桃花源诗并记》两者主题构思角度相同,而体裁手法各异。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极好地表明作者的爱憎情感和志趣,愿望。实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4.《桃花源记》设计简说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四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等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3.熟读并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

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本节课需用两课时。

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5.《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师:上课前先问大家一声,你们认识我吗?

生(全体):认识。

师:是啊,我们在同一个校园内,哪有不认识的道理。了解我吗?

生(全体):不了解。

师:你们看老师我老了吗?

生(全体):不老。

师:你们认为老师我帅吗?

生(全体):帅!

师:谢谢同学们的诚实和对我的鼓励。今天我给大家来上一节复习课,来一次“温故而知新”。(屏幕亮出“温故而知新”)陈老师有没有给你们说过,我们上哪篇课文。

生(全体):《桃花源记》。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你们还能流利地背出来吗?

生(全体):能!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背诵一遍。(师生一起背诵《桃花源记》完毕。)

师:同学们记得很熟,但背得有缺点,就是没有把课文的感情诵读出来。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背得有点像小和尚念经啊,(学生笑)想不想老师给你们示范。

(学生回答说“好”。)

师:那老师我就献丑了,但要请同学们原谅的是,老师的普通话不是太好,有点“绍普”味。(学生笑)(教师示范背诵《桃花源记》。)

师:你们认为老师背诵得好吗?

生(全体):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奖励。你们的普通话肯定比老师我要好,能否推荐一位同学出来,再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一遍。

(学生推荐,被推荐学生朗读。)

师(问朗读的学生):你认为自己读得怎样。

生1:读得还可以吧。不过没有老师你读得好。

师:自信加谦虚,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进步。其余的同学认为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全体):读得很好。

师:你看,同学们也对你的诵读给予了肯定,请坐。那你们认为我们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复习呢?(学生沉默,众目注视着教师,一会儿低头看课文)

师:看来同学们还不知道怎样复习。从文体的角度看,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 生(全体):记叙文。

师:那么,我们就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开始复习。故事发生的时间……

(学生全体说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学生说,教师把本文的记叙文的六要素逐一投影到屏幕上。)

时间:晋太元中(公元376-396年)地点:武陵(湖南常德一带)人物:渔人和桃源中的人起因: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经过:到桃源洞里走了一趟结果:遂迷,不复得路

师:我们对经过的概述还可以在简洁一些,最好用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概括。 生2:渔人进了桃源洞,然后又出来了并报告了当地的太守。

师:归纳得很好,请坐。请问在这六要素中,还有那些内容,我们以前没有仔细学习过? 生(部分):渔人。

师:关于课文中的渔人,你们有什么看法要谈。(学生沉默好一会儿)那关于课文,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出来。

生3:村人在渔人出去之前,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么一句话。 师:村人光是说吗?用“说”字好吗?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3:嘱咐。

师:还有更好一点的吗?

生4:用“叮嘱”可不可以?

师:大家认为用“叮嘱”这词可以接受吗?(学生表示同意)看来同学已经对课文有了很适当的把握。有谁能对刚才同学的问题做解答。

生5:桃源中人已经在洞里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们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当然不希望外面的人进来打扰自己洞中生活的祥和安宁,所以叮嘱渔人不要对外面的人说。

师:这位同学的解答大家接受吗?(学生表示能接受)

生6:我认为桃源中的村人太自私了,他们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进来,过他们那样美好的生活呢?

师:这问题提得好,谁来给这位同学解疑,帮老师解围。

生7:他们当然不希望外面有更多的人进来,因为桃源洞里面的地方肯定不会很大,如果人多了,生存就成了问题,没有土地,粮食不够,里面的人吃什么呢?

师:嗯,有道理。还有问题想提吗?(学生沉默,埋头看课文,时间过去了两三分钟,教师有些焦急。)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渔人的文字找出来好吗?(学生一边找,一边说,教师亮出幻灯片。)

1.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3.便舍船,从口入。4.具答之。5.问今是何世,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师:同学们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学生低头看书,两三分钟后)既然同学们没有问题提出来,那老师有个问题,说出来,请大家来讨论,好不好?

学生(全体)(抬起头):好。

师:自从我第一次阅读《桃花源记》起,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老师的脑海,二十多年了,今天我把他提出来,请同学们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课文中的渔人究竟有没有读过

书。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大约一分多钟后。)

生8:我认为渔人读过书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怎么能够“一一为具言所闻”。

师:“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8:听说。

师:那“具言所闻”该怎么翻译?

生8:他所听到的全部的话。

师:好像翻译得不是很正确啊。

生8:他从别人那里能听到全部的话,不,事情。

师:请再完整地说一遍。

生8:他讲述了从别人那里听到过的所有的事。

师:同学们认为翻译得还可以吗?(学生们赞同)根据文章的语句和这位同学的翻译,好像不能说明渔人是读过书的啊。我觉得即使没读过书,也是可以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是不是?

生9:“问今是何世,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就不会知道“乃不之有汉,无论魏晋”这些关于朝代更替的事情。

师:“更替”用得好。可是,我们社会里,就有好多老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认识一个字,但他们对三国和有些朝代里发生的故事,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的啦。你说他到底有没有读过书?

生9:没有读过吧。

师: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请你再次确认自己的看法,读过还是没有读过?

生9:没有读过。

生10:我认为渔人读过书。除了刚才寿亮亮说的以外,课文写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表明,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不会写字,怎么做标记。

师:这位同学讲得有道理吗?做标记难道一定要识字吗?他不能用别的方法吗?(学生点头)

生11:我想渔人应该是没有读过书的。古代人读书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普及,一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是不可能有书读的。

师:勇气可嘉,说得好!而且能作古今对比和联想,又不为老师的预设所左右,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说得好!但渔人真的没有读过书吗?(学生再次沉默)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桃花源记》这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全体):晋太元中。

师:是公元多少年?

生(全体):公元376-396年。

师:而这则故事里的桃源村人的祖先大概是在什么时候逃进桃花洞里面的?

生(大部分):公元前221年。

师:是公元221年吗?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一年,秦朝发生战乱大概是在那一年?(学生说不知道)那汉朝是那年建立的?(学生又说不清楚,由于是别人的教室,无法查阅资料)还是老师告诉你们吧,汉朝建立是公元前206年。这样从桃源中村人的祖先进入桃源洞到故事发生时的时间跨度大约是多少年。(学生经过争论,最后统一说是大约在500年左右。)

师:今年是公元20xx年,如果我们上推500年,应该是哪一年。

生(全体):公元1505年。

师: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从1505年到20xx年这500年间发生的事情。(学生发出叹气声,摇头表示不会)那么我们继续来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渔人到底有没有读过书?

生9:我刚才不是说渔人是读过书的吗,但老师你把我的意见给否定了。

师:老师好像没有否定过你的意见吧。请问别的同学,老师我否定过这位同学的意见吗?(学生都说没有)是没有吧,只是你被老师提出的问题难倒了而已,是不是?既然你刚才认为渔人读过书的意见是对的,就请你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9:渔人应该读过书,否则他是不可能给桃源里的村人们“一一为具言所闻”的。 师:你认为渔人“言”的是什么呢?

生9:是有关从秦末动乱到汉朝再到魏晋的历史变迁。

师:用“历史变迁”,很到位。而且这渔人的讲述还在桃源中村人中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9:“皆叹惋”。

师:“叹惋”怎么解释?同学们是不是把它理解为“感叹惋惜”。“惋”在这里可不是“惋惜”的意思,而是和“叹”意思相同,也是感叹的意思。关于为什么要解释为“感叹”的意思,我在这里不再展开。如果哪位同学有兴趣,我们下课再讨论。还有谁要列举关于渔人读过书的理由呢。

生1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如果渔人没有读过书,他怎么能很容易就见到太守呢?在古代,一般的老百姓要见太守,是很不容易的,但课文中却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从这一句看,说明太守对渔人非常信任,从而可以证明渔人是读过书的。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她的分析是否可以接受。(学生表示同意)好,既然你们认为是渔人读过书的,那么,为什么渔人还要做渔人,而不是去当官呢?

(学生有看书思考的,有用疑虑的眼光望着教师的。)

师:同学们知道柳宗元的诗歌《江雪》吗?(学生表示不知情的神色)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教师背出第一句时,许多学生和着老师背诵的节奏,和教师一起背起诗歌,教师在屏幕上亮出诗歌字幕。)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歌也是写一个渔人或者说是渔翁的,只是这首诗歌中的渔人在钓鱼。我们这里是江南水乡,请你们为他预测一下,他能钓到鱼么?

生13:他肯定钓不到鱼。天在下雪,鸟躲到暖和的地方去了,人迹也没有了踪影,在这江面上只有这个渔翁在钓鱼,鱼肯定也潜到深水去了。

师:讲得很好,像“躲”、“暖和”和“潜”这些词用得非常恰当。那这位渔翁为何要在没有鱼钓的季节里,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大雪天里的江面上钓鱼呢?(学生看着教师)

师:那同学们知道张志和的《渔歌子》吗?(教师打出字幕,学生说。)

渔 歌 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同学们读到过柳宗元的《渔翁》诗吗?(教师打出字幕,学生念诗歌。)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诶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师:这些渔翁或者渔人是不是不吃饭或者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呢?不知他们有没有妻子儿女的,他用什么去养活他们!你们说他们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学生又是沉默)同学们一定知道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中用了典故的诗句吗?(学生们问是哪一句)就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柯人”,还记得“到乡翻作烂柯人”的典故吗?(学生还是一片茫然)故事说有樵夫上山去砍柴,遇到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看他们下棋,一直观到太阳下山,两个童子立起身,对他说,我们要回去了,你还站着干吗,问他是回家还是跟他们一起走,樵夫最后选择了回家。但樵夫到家后才知道他这一站,竟然过去了100年。记起来了吗?(学生说记起来了)你们说,渔翁和樵夫有没有相通之处呢?他们都想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学生思考)

生14:他们想过一种轻松悠闲又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

师:这样的生活在人间有吗?

生14:没有。

生15:我认为有的,但必须有很多很多钱。

师:但渔人和樵夫有好多好多钱吗?

生15:没有。

师:所以你认为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渔翁或樵夫想过一种轻松悠闲又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人间有吗?

生15:没有。

师:你一定肯定了吗?如果肯定了,那你说那样的生活,在古人心里,哪里才会存在? 生15:在他们心里。

师:这当然大家都明白的。(教师用手指指天上)能不能再具体些?

生16:那样的美好生活在天堂。

师:天堂,可惜“天堂”是从西方不久前才进口的,而我们在讨论的是地道的国产货。(学生全体大笑)所以请你换一个词儿。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的,说一个人愉快,就说他快活如——

生(全体):神仙。

师:对!这些古代文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神仙。你们认为渔人是否想做神仙呢? 生(全体):当然也想做神仙。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神仙呢?

生17:要有很好的品德。

师:渔人具备吗,你们认为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呢?首先,我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了,渔人是个读过书的人,而且还读过不少书。(学生思考,但没有人举手)请同学们把课文第四段读一遍,然后谈谈渔人是个怎样的人。(学生读课文第四段完毕。)

生18:渔人是个贪婪的人。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8;他离开桃源洞时,不是有村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他一离开就处处做标记,最后还报告了太守,太守还派人和他一起去寻找。

师:你认为渔人这样做是想得到太守的赏金。可是课文中没有交代说渔人得到了太守的

赏金啊。

生18:那是因为渔人后来再也没有找到进入桃花源洞的路了。

师:原来是这么回事,说得好。请你再说说渔人还是怎样的人。(生18摇头,教师让他坐下)谁还看出来渔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9:渔人还是个不讲信誉的人。他们好好地招待他,他出去时还对他说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他没有做到,反而去报告了太守。

师:你是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既然桃源人如此高规格的招待了渔人,渔人当然要为人家做好保密工作。可是渔人没有作过承诺啊。

生19:如果渔人没有作过承诺,那也许桃花源里的就不让他出来了。里面的人只是想平平安安地生活,不想让别人去打扰,所以村人就这样好好地招待了渔人。既然人家不想让更多的人晓得他们的情况,他就不该去报告太守。所以他不讲信誉。

师:分析得很到位,观点中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渔人是个:1.是个读过不少书的人;2.是个贪婪的人;3.是个不讲信誉的人。对课文,同学们还有问题要提吗?

学生(全体):没有了。

师:这可不好,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没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有问题才是没有问题。既然同学们没有问题了,我们就把课文最后一段来朗读一次。(学生朗读完毕)根据我们的分析理解,这一段是不是跟渔人没有发生关系呢?

生20:有关系。

师:理由呢?

生20:点明桃花源诗歌子虚乌有的地方,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告诉人们,你们不用再找了。

师:说得好!那么,这一段主要写谁?

生20:刘子骥。

师:刘子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20:高尚士也。

师:什么样的人能称为“高尚士也”?

生20: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师:还有——从学业上说——

生20:很有学识的人。

师:对。根据作者的叙述,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很有学问的人。连这样的也想进入到桃花源里面去生活。最后发生了什么事?

生21:“未果,寻病终。”

师:也就是说,刘子骥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就死了。我们再联系前面分析过的几首诗歌表述的渔翁,这类人在古代叫做什么?(学生沉默)叫什么士?

生(部分)(低声地):隐士。

师:说得响些。(部分学生高声说:隐士)对,叫隐士。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配做隐士?(学生沉默)你们认为陶渊明怎么样?

生(全体):也是隐士。

师:对!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陶渊明不但是个隐士,而且是个很受尊敬的隐士。也就是说,做隐士也得讲究隐士的操守。渔人是个隐士吗?

生(全体):不是。

师:不是吗?

生(全体)是的。

师:一会儿说“不是”,一会儿又说“是”,到底是不是?

生(全体):是隐士。

师:那么在你们看来,渔人是个什么样的隐士呢?

生22:是个不守操守的隐士。因为他不够诚信,做了一个告密者。

师:所以,第4点,渔人还是一个不讲隐士操守的人。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要向老师和同学提问题。

生23:既然渔人是个如此不讲信誉的人,村人为何还要盛情款待他呢?

师:这问题提得太好了!谁来解答一下?

生24:因为桃源里面的村人不知道他是个不讲诚信和没有隐士操守的人。

师:从高尚士的刘子骥来推断,你说渔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因为他告诉太守有这么个地方,但后来找来找去又找不到了,从这世界上神秘蒸发了。太守还会相信他吗?

生24:当然不会相信他。

师:你说他会有什么结果?

生24:估计要坐拘留了,因为在太守看来,渔人欺骗了太守,正像我们现在乱打110也会被处罚一样,渔人当然要受到处罚。

(这是下课的铃声响起。)

师:我知道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问题想提出来,但下课的时候到了。如果你还有问题的话,好在我和同学们在同一所学校里,请你们把你们有疑惑和还没有搞懂的问题,写在纸上,可以直接交给我,也可以通过你们陈老师给我。我们有空时一起来讨论,或者有我给同学们解答。最后,老师我还有一个一直存在我脑海了的疑惑要同学们回去帮我考虑考虑,这个问题是——《桃花源记》究竟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还是他听来以后写成的?(通过荧屏亮出问题)下课。

更多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课后反思桃花源记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是一篇名副其实的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

《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摈弃陈旧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我在设计桃花源记第一课时的时候...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的细节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课堂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1积极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尊重学生学习...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今天上了桃花源记一课在课堂上我采用质疑引导的方法没料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不由引起了我许多思索学生的思维一旦得到启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反思如下1渔人发现桃花源上有意的还是无意...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历尽千年风采依然的美文陶渊明用洗练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乐园的图景让世外桃源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代名词全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

桃花源记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曹范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23456

《桃花源记》表格式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作业题目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表1234567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1桃花源记思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缘妻子舍等文言实词熟悉省略句的翻译方法2理清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快速背诵3理解作者通过虚构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这种构思方法重点难点1...

20xx-20xx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7《桃花源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桃花源记一教学重点掌握12节的字词和翻译二教学难点桃花林的描写性文字的作用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世外桃源是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在桃花源记中是指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