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时间:2024.4.2

《桃花源记》教案

备课时间 : 2010 / 09/ 01

备课人: 陈爱红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4.理解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内容,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

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有详有略记叙故事、表达社会理想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不能写成“世外桃园”。

二、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1. 小组交流预习导学(一)(二)

2.读顺课文

在交流预习导学第一题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和停顿。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交流展示预习导学第三题;小组合作后再质疑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三、疏通文意,理解掌握文言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在交流展示自主质疑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舍”“寻”“志”“为”“遂”“之”“乃”“其”以及词类活用的几个重点词语,提及文中出现的多词一义现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串译全文

重点抽查学案列出的6个重点句子

四、合作探究: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理清课文记叙的内容,理解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1.从文中找出有关渔人行踪的句子,并据此说说本文的叙事线索。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总结: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源→进入桃源→拜访桃源→离开、再寻桃源

2.依据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桃花源的特点。

幽美、和谐、民风淳朴??

3.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总结: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同时,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五、拓展延伸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我们该如何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有着深刻的批判意义。他所设想的境界,远离实际,无法得到,这是时代的局限,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尽管如此,陶渊明在1500年前描绘出这样美好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 现 和平安宁

进 入 怡然自得

离 开 桃花源

安居乐业

再 寻 民风淳朴

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

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教后反思:

《桃花源记》教案(二次备课)

备课时间:2010/09/06

备课教师:范胜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的写法;

4.理解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内容,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难点:作者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有详有略记叙故事、表达社会理想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不能写成“世外桃园”。

二、朗读课文

1.根据“预习导学”“给加点字注音”交流展示,读准字音。

2.师生一起读,规范节奏、读音。

3.个别读,齐读,力求通顺,有节奏。

三、翻译课文。

1.交流展示,检查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或同学间相互讨论学案“预习导学”“解释加点的词”。

2.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质疑、交流展示的基础上,老师精讲点拨,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舍”“寻”“志”“为”“遂”“之”“乃”“其”以及词类活用的几个重点词语,提及文中出现的多词一义现象。

2.小组合作的方式串译全文

重点抽查学案列出的6个重点句子

3.小组合作的方式串译全文,重点抽查学案列出的6个重点句子

四、合作探究:以渔人行踪为线索,理清课文记叙的内容,理解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1.从文中找出有关渔人行踪的句子,并据此说说本文的叙事线索。

2.依据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桃花源的特点。

3.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班级交流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教师精讲点拨,进而明确: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总结: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源→进入桃源→拜访桃源→离开、再寻桃源

2.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压迫、环境优美宁静、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风尚淳朴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总结: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同时,本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五、拓展延伸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我们该如何评价?

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进而明确: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有着深刻的批判意义。他所设想的境界,远离实际,无法得到,这是时代的局限,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尽管如此,陶渊明在1500年前描绘出这样美好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作业:1.《巩固案》、《课时作业》(选做)2.准备过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 现 没有战争

进 入 没有剥削压迫

桃花源 环境优美宁静

人民安居乐业

离 开 社会风尚淳朴

教后反思:

巩固案通假字应添加一个:俱答之。

由学过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导入,了解陶渊明的归隐思想,结合时代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更便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篇:桃花源记教案1


桃花源记教案(第二课时)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新课,检查背诵情况。(2个人)

出示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找学生大声朗读)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出示自学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3分)

2、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2分)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2分)

4、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3分)

5、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3分)

6、桃花源中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4分)

7、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4分)

8、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为什么这么写?(5分)

9、你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5分)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读自学问题,迅速筛选出难易题。)

开始小学讨论。(大约八分钟)

提炼问题:

1、文章情节:3分

学生: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

老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疏通文意以及文章情节的总结,你们觉得桃花源的风景美不美? 板书:美

老师:那我们继续分析问题,看一看桃花源记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看第二题。

2、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2分

学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学生再大声的朗读一遍)

3、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自然景色的?2分

学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小组一起朗读一遍)

4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3分

学生: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找一同学同学再大声朗读一遍)

老师:同学们,从这几个小题中你能总结出桃花源的什么美呢?

板书:风景美

老师:好,我们来继续探究桃花源的美,看下一问题。

5、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3分

学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班一起大声朗读)

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道问题中又发现了什么美?

板书:生活美

6、桃花源中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4分

学生:反应:乃大惊,问所从来。 “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老师: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美呢?

板书:人情美

7、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4分

学生: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老师:通过与外面的对比,你又发现的什么美?

板书:环境美

老师:桃花源的美我们已经欣赏过了,那么哪个组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都美在哪里呢? (小组表演)

老师:确实,桃花源的美令我们陶醉,令我们神网,那么,在当时的朝代这样的地方到底有没有呢,我们继续来探究,看下一问题:

8、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为什么这么写?5分

学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板书:理想社会

9、你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5分

学生: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板书:不可能实现的

老师小结:通过自学问题我们知道了,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老师: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情况。(练习)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省略部分,再试着翻译句子。(检验学生梳理课文情

况)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2).( )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停数日,( )辞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检验学生理解课文情况)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检验学生课文整体理解程度)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更多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课后反思桃花源记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是一篇名副其实的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

《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首先学习文言文要激发学生兴趣文言文是我国古人留下的...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摈弃陈旧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呢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把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我在设计桃花源记第一课时的时候...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的细节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课堂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1积极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尊重学生学习...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今天上了桃花源记一课在课堂上我采用质疑引导的方法没料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不由引起了我许多思索学生的思维一旦得到启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反思如下1渔人发现桃花源上有意的还是无意...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历尽千年风采依然的美文陶渊明用洗练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乐园的图景让世外桃源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代名词全文用清新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1桃花源记思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缘妻子舍等文言实词熟悉省略句的翻译方法2理清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快速背诵3理解作者通过虚构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这种构思方法重点难点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表1234567

《桃花源记》表格式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作业题目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

桃花源记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曹范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23456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年级.doc2

语文复习教案年级九年级时间20xx0312文言文第二讲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2课时主备人彭润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常识积累文言词句阅读理解比较阅读背诵默写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