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_教案

时间:2024.3.20

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谈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本文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

2014.10.28


第二篇:《劝学》《师说》《谈读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

2.理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常识;

3.理解、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4.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用红笔勾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并抄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初中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当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进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

他主张“明礼仪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多作排比,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学术论辩、立身处世之道等。《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的繁体字为“勸”,在古汉语中,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3.学生听读文本,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5.学生诵读文本。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明确:《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课文结构】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课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观点有何不同?

明确:学无止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注重积累。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的是学无止境,也就是说只有不断

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而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其立足点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生存需要。这两个观点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目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3.课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明确:(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课文用了四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用了十一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喻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有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3)语言上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排比句式在文中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总之,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四、梳理·积累

1.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文言实词。 横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

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以为妙绝 到了极点

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大

强挽弓当挽强 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竭力,勉强

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假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宽容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假如,如果

虚假的,非真的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向远处看

望 日夜望将军至 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 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

用心一也 使用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用途

用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物资采用

适冬之望日前后 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采用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任用

听到

闻 见闻

声誉

专一

一次

一 一概

统一

一旦

3

乎己──“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介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蟹六跪而二螯──“而”,介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介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介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其曲中规──“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4.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5.文言句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定语后置句。

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劝学》;

2.翻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劝学师说谈读书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及其思想;

2.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目标2、4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用红笔勾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并抄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治所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现在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

年),新皇帝(唐宪宗)即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动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奖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次“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2.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3.写作背景。

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作者借《师说》一文抨击了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4.学生听读课文,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

5.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6.学生诵读文本,注意句读,培养语感。

7.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明确:《师说》的中心论点是:“是故(无今无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文章先论述了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既摆出古人从师的事实,又论证了从师学习不分少长的原因。然后运用对比论证,剖析了当时社会从师学习有“古今”“少长”“贵贱”之别的现象和原因,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然后引用了古代孔子的言行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最后一段,引用当时李蟠的例子补充

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

【课文结构】

第1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

第1层(第1~2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第2层(第3~4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3层(第5~7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7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第1层(第1~3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2层(第4~6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3层(第7~9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4层(第10~15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古代圣贤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4段:以当时社会李蟠从师的事实,补充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作《师说》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

1.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招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 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尽人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2.“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的原则和风尚,指课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课文提出了哪些观点?

明确:《师说》提出的观点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

4.课文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今天,在接受一些新知识、掌握一些新技能方面,年轻人掌握更快,而且有时学生的思想受到的束缚更小,因而有些方面确实“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课文有哪些写作特点?

(1)总体上

观点鲜明,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有破有立,深刻透彻,说服力强。

(2)语言上

①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反诘、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③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联结,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四、梳理·积累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文言实词。

士大夫之族──类,名词

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动词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动词

不拘于时──束缚,限制,动词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动词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动词

劝学师说谈读书教案

3.文言虚词。

生乎吾前──“乎”,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其皆出于此乎──“乎”,语气词,表示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嗟乎!──“乎”,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阻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其”,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吾未见其明也──“其”,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不译。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作动词,低于。

5.文言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中心论点:“是故(无今无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孰能无惑? 无年之先后(无长无少)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师 于其子

劝学师说谈读书教案

---于其身 则耻师焉 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大夫之族 群聚而笑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说 孔子言行 (古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今人) 写作缘起

《谈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及创作;

2.理解课文阐述的读书的道理和方法;

3.体会作者高超的论辩艺术;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引起学生兴趣,之后由培根的《谈读书》导入课文,并鼓励学生畅谈对读书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这些著作对西方美学思想的介绍是较为详备的,对美学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也较系统。《文艺心理学》从美感经验的分析开始,深入到美的本质的讨论,然后联系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创造,最后阐述美的范畴。书中还将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观点,纳入各章加以介绍,旁征博引,沟通中西。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对中国诗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2.提问:学习的途径有哪些?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课文第一句)。

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初知文意。

4.学生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阐述了哪些读书道理和方法?

(2)读完课文,你对读书有没有新的看法?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

(1)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2)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3)读书应该有计划、按部就班;

(4)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5)读书要注意科学积累。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例子由学生在课文中寻找。)

2.写作特点。

(1)论述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井然,不蔓不枝,逻辑严密;

(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3)语言平实,如话家常,深入浅出。

四、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整理后认真体会,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附:板书设计

更多相关推荐:
谈读书 读后感

谈读书读后感读书我个人认为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看书看一本或一篇从未看过也可以是重新看的书第二学习上学校多用于现代社会中孩子出门前都说一句我读书去了不想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读书指课外书80的孩子都会回...

《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

你在为谁读书读后感窗外皎洁的月光撒满了大地轻轻合上ltlt你在为谁读书gtgt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一种任务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享受...

读书活动读后感

读我的可爱的日记本有感在老师给我们借了一本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我的可爱的日记本以后我就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把握的喜怒哀乐都写在里面还记得我的可爱日记本里面阳光姐姐说的一句话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作文时写给老师看...

《读书这么好的事》读后感

读读书这么好的事感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读书是件好事我当然知道哪里用着他讲给我听但在读完一张后我才知道这本书介绍的是如何去读书从而让读书成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好事读书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读书可以决定人...

读书心得读后感

读书心得读后感“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并不难学到手,做好以下十项,你离第一名就不远了,范文之心得体会:读书心得读后感。1、以学为先:学习是第一中心任务;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2、随处学习:每天晨练或者上学路…

读书《100个习惯》读后感

优秀的老师都是相似的——《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转眼之间,自己站立在教师岗位老师已经5年。回想自己的读书时代,总会一起许多的优秀教师,小学教数学的曾老师,中学的语文饶老师,数学任老师,英语柳老师,…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四1班肖挥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是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第三十一课的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新中国第一个总理周恩来说的读了这篇...

读书小报698A4读书卡电子小报成品,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

读书小报698A4读书卡电子小报成品,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内容附图。

作文教案《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训练目的1培养阅读的习惯2锻炼阅读理解分析提炼中心的综合能力3灵活运用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析联结训练重难点灵活运用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引析联结纠正复述和脱离原文的写法作文类型作文指导课课时两课时训练过程一导入...

走进经典010A4读书卡电子小报成品,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

走进经典010A4读书卡电子小报成品,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内容附图。

读书小报5210A4读书卡电子小报成品,好书推荐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

作者简介哈姆莱特的作者杰出的戏剧家兼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风景秀丽的艾汶河畔斯特拉福镇他父亲是一个经营羊毛皮革的商人后因父亲破产莎士比亚不到十六岁就自谋生活她1585年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莎士比亚的戏剧创...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

读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有感前段时间读了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这本书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虽然作者在书中分为第一部分写读书第二部分写做人其实读书与做人是完全统一的从古代的孔子就提出了礼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讲...

谈读书读后感(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