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部分教学反思

时间:2024.3.31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部分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注意知识的产生、经历、发展

改进的问题:练习的开放性。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在《简易方程》教学时,我注意创设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其中有得也有失,感触颇多。

一、注意知识的产生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没有遵循教材,通过引用天平让学生理解“平衡” 与“等式”,然后让学生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

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上我们认识了等式,(出示:等式)请你们在卡片上各自写一个等式。(师巡视。)然后挑几个有特点的贴到黑板上展示。

2.请学生观察黑板上有没有不是等式的,有的话就拿走。现在各小组黑板上的都是等式了吗?

3.那怎样的式子叫做等式?(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新知识从学生的旧知中产生。)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意义

1.刚才我们都写了等式,那么能不能把等式分一分类呢?老师请小朋友们先在组内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分类,讨论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组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1)小组讨论

(2)活动反馈:你们组是按什么来分类的?(展示分类)

(3)小结:分类是要有标准的,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就不同。

2.进一步分类探讨:

(1)引导:刚才XX把等式分成了这样的两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按是否含有字母分成两类。)这一类的等式有什么特点呢?(含有字母)

(2)说明:式子中的字母表示的是一个不知道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呢?(未知数)这些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出示:未知数)

(3)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就是这一类的等式,谁知道这类等式的的名字?(含有字母的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出示:方程

(4)现在谁能来说说什么叫做方程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把概念补充完整)齐读一遍。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特点,归纳出定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

然后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巩固概念。

但这节课没有注意知识的发展。应出示类似:3x+y=y+z=200的方程组或两元一次方程等,让学生对方程的发展有一个认识。

二、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简易方程》中的一个难点是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对于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作解释和说明,而是:

在这里你是怎样理解“.”和“↓”?学生明白:“.”表示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表示求解的过程,是解方程。

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正由于课程观念的影响,我运用“符号生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获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把握“一切从学生出发”的主旨,以创新为灵魂,以开放为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

信息窗一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自我反思

这节课在初备课的时候,我先了解了学情。学生说了三种方法,也就是上面案例中提到的,在分析了学情之后,我把拉的方法作为第一个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可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却是与我预料正好相反,他们一直坚持拉成长方形之后的面积不变,当时我没有给出结论,而是

让学生探究了剪—移—拼的方法之后,又让学生观察了拉成长方形之后,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这时候学生顿悟,拉成长方形之后的宽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不相等,所以面积也不相等。所以在上面的案例中,我把三种方法依次进行验证改为了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学具,自己选择方法验证。这样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汇报中,可以相互借鉴,我想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我自己觉得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亮点:

一、给学生创设问题化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生活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从而喜欢数学。而本节课的情境创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把问题赋予儿童化的色彩,使学生觉得好象不是在学习新的知识,而就是为了给小熊和小兔解决问题而寻找方法,所以学生都很乐意也很愿意主动去探究。(这一点从学生当时的表情和表现可以清楚的看出来)

二、“猜想--验证”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有效方式。

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猜测,学生肯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猜想的结果怎样,这就又激起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任何的猜想都要经过验证,只有猜想没有验证,那只能是空想,把猜想与验证紧密结合,可以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而我在让学生验证的时候通过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一种猜想去验证,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历程,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三、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主动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的去做才能产生效果。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节课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拉”“数”“剪—移—拼”都是学生的智慧,然后让学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给每个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展现。

信息窗二 三角形面积 教学反思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不越俎代庖。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有时操之过急,没给足够的时间,就自己说出来了。还有在重难点的地方考滤要周全些。

以上就是本人在这节课后做的简单的回顾,还有很多漏洞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完善,敬请给予批评和指正。

信息窗三 梯形的面积 教学反思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发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组织者、指导者,起到了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理念。

考虑到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教学思路上是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种“猜想”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这比起盲目的乱猜来,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2.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实现生生互动。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梯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在分析,对比中归纳选优;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通过“拼、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间上给以保证

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为了学生充足地用眼看,用手做,用耳听,用嘴说, 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尽情的表现,发展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当学生受现有知识的制约,推导概括公式思维停滞时,教师实施点拨诱导,促其思维顺畅,变通,最后使学生明确,尽管拼摆的方

法不同,但都达到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将发散与收敛,直觉和逻辑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的融为主体动态式的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展其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 教学反思

信息窗一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上课伊始,利用学生熟知的电话号码引入,联系所学倍数知识,讨论怎样判断它是否是2、5的倍数,以引出不用计算就能判断出2、5的倍数。由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出2、5的倍数的特征后,再利用小游戏探索2、5公倍数的特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

二、注重提供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地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同时,通过向他们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反思自己的认知,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紧扣“2、5倍数的特征”这一重点内容,以其为主线,让学生自主探索,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2、5倍数的特征。主要通过让学

生自己说,同桌相互说和判断说理由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为学生进一步理解2、5公倍数的特征奠定了基础。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互动和自我表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交流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而快乐。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在这堂课中学生学的积极主动,较好的掌握了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2、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表达交流中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在探索交流中体验了成功。当然,在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在概括2、5的倍数的特征时,语言表述不太清楚。今后,我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信息窗二 教学反思

质数与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概念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刚接触数的整除这一知识基础上进行,既抽象又易混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中明确指出:“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两者不可偏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

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媒介。如何在这种课的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自主的学习,而不是囫囵吞枣的接受,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案时,没有沿用人教版以往直接让学生找自然数约数的个数设计教学,而是采用北师大版的“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教法,让学生动手拼一拼,能拼出几种长方形的实例,进行关于“给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能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就越多”、“当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时,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 、“什么情况下,小正方形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 的讨论??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个数”有何特点,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让学生经历《质数与合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质数与合数》概念形成等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联系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变化,感受成功的愉悦。

从一张100以内的数列表中,寻找质数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或发现?这一环节用去了课堂中较多的时间。虽然如此,但每一个孩子都体验了寻找质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会一个个去寻找质数;有的孩子在寻找了几个后发现了规律,用排除合数的方法迅速寻找;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一开始也有无从下手之感,但经过小组内的商讨,也逐渐理解了方法,有了较为明确的想法。而且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我向他们介绍了古代数学家的“筛法”,并鼓励他们:“你们现

在经历的正是以前数学家们经历过的事,虽然方法一时不能发现,但不要灰心,再动动脑子,你就能走向成功。”鼓起了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决心与信心。最后,全班交流选择最优“筛法”。我想如果学生不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就很难有对100以内的质数表深刻的理解。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给质数、合数找家、寻找100以内的质数和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座位号等活动,营造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学生们积极发言,思维活跃,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评判,共同探讨,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驱力被激活,改变了学生以往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消极的情感状态,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破三点:1、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这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学生知道判断时的“所以然”以及方法的优化更加重要,课堂上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以至对概念产生自己的数学理解。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从让学生思考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对3、17个数的约数情况的观察,发现,直至概念的归纳都放手交给学生,让概念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让学生经历概念的错误—模糊—-清晰的不断完善过程,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3、力求理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质数与合数”是抽象的数的概念,有些概念确实容易混淆,如质数和奇数,合数与偶数,还有特殊的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这其实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先举例再加以辨析,利用

判断老师的手机号码等辨析质数、合数,通过学生的座位号给质数和合数找家,区别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也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当然,在这节课中有些环节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如从一张100以内的数列表中,寻找质数的过程时,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空间不够,没有让学生展示自己寻找质数的方法,老师用课件演示寻找质数的方法,太统一了学生找质数的方法,整个过程学生经历体验不够。 第二,老师让学生观察偶数号、奇数号的家时,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资源,找到偶数号除了2是质数,其它的都是合数。2是最小的质数,4是最小的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等。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离我的教学预设还是比较相符,教学效果良好。

第四单元 中国的热极 教学反思

信息窗一认识正负数 教学反思

负数的学习是在正数基础上的拓展,与正数的意义相比,需要考虑相反意义与数值。教学中我以“负数的产生——感知生活中的正、负数——认识正、负数——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这四个环节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

首先让学生感知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教材的温度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小组交流,发现了有比零度还低的气温,要有一个比零还小的数来表示,让学生感受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我力图通过几个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让学生解释生活中的正、负数的意义,从中不仅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还体会到了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用正、负数来表示的现象。

在概念的教学上,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在观察温度计时,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负数、0、正数的关系,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大小,体会当温度越来越往下时,温度就越来越冷,离0越远,负数就越来越小;反之,温度越来越高,正数就越来越大,为认识数轴提前渗透。在讲授新课时注意了“生活”这个前提,而且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尽可能地从生活中提取、设计练习题,突出体现“生活中的正负数”,使学生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生活”这个前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尽可能地从生活中提取、设计练习题,突出体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使学生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信息窗二 在数轴上表示数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给学生创设机会,提供探索时间,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种生气勃勃的智慧和精神,从而焕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开放的教育”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欲。

法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的教育方法就应冲破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拓宽“开放型”教学的广阔天地。本课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想、去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为学生创作操作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较好地体现了“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调整教学的切入点,变课堂教学“执行教案”为师生“互动生成”。课一开始,我用“看到1/3,你想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地说、宽松地想,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对分数的理解有多深,从而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较好地掌握了教学的起点。当学生讲到“1/3可以看成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3”时,我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问学生:“谁能想办法,再添上一些苹果,每份也表示1/3?”学生稍作思考,很快想出了办法,

有的说:“再添上3个苹果,每份添一个,这样每份也是1/3”;也有的说:“再添上6个苹果,每份再添两个,这样每份也是

1/3”??。多好的回答,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说出了各种想法,在交流中体验到:只要把总数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总数的1/3,此时学生对1/3的含义是自己理解的,而不是我灌输给学生的现成知识结论。这样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而且能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静态的知识改为动态的研究,学生乐意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实践证明,实行“开放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权,拥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地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的数学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裁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实践、丰富、完善。在教学中,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到:“我看见了,但可能忘掉;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我们提倡做数学,而不是看数学、听数学,其道理就在这里。小学生已经具有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较强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依纲靠本”,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景尽量贴近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经验,探索

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在教学片断二中,我让学生宽松地说说最熟悉的班上有几个人,1个人占了多少?2个人呢?然后问:你认为怎样的数叫分数?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说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通过找重点词来巩固分数的意义。从而真正做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三、肯定学生创新意识和不同观点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定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多种”解法或不同回答,应多肯定和分析,多听听其他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长期以往,凡是教师没教过的内容学生决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今新知识、新技术突飞猛进,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次性学校教育中,学完其一身所需的知识。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少一些接受,多一些尝试;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创新,让学生学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本领。在教学片断三中,有的学生认为如果在直线上是(已表示)单位“1”那么1/2就画在0和1的中间;如果(已表示)“2”,那么1/2应画在0和2的中间(即“1”的地方)??。对初学分数意义的学生来说,能说出1/2就是单位“1”的一半,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理解的,是因为学生对数轴不太了解。而且,“1/2”本身就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一个基数,即具体

的数值;二是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关系,即表示整体中的一半,也就是单位“1”的一半。因此,我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这种表示的方法,而是创设机会,提供时间,直接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研究这种表示方法。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想到了很好的表示方法。我对学生的表示方法也加以了肯定,学生从而获得了成功感。当然,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我告诉了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数都是具体的数值,这样1/2一般应画在哪里也就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本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体验的数学事实,提供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给了学生一个美丽、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信息窗三 探索规律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铺垫充分,引导学生发现“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这一规律;运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负数比大小的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正数。学会正确比较所学数的大小。“在数轴上越往右边的数越大”这一规律,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话,花不了多少时间,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我想学生如果自己发现这一规律的话,他们可以记得

更牢。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作了大量的铺垫。从温度的大小到摄氏度去掉,引出“-4〈-2〈0〈+3”这一结论,在数轴上找这些数对应的点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一点,每次提示学生观察两点之间的变化。这样学生轻易的发现这一规律。

在负数比大小时,用生活中温度作比较,学生有生活经验,能很快理解-2﹥-13,

还用生活中欠款来理解。

这节课不足之处,由于引用外校的资源,在播放时发现问题,本应逐步演示画数轴的过程,却一下子全部出示,出现问题后,我马上用板演代替,虽然完成了这一环节的任务,但多花了一些时间,以后在运用外校资源时,一定要在教室里先播放一遍。

第五单元校园科技周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2个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

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理解书本的知识。因此,上课刚开始我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袋中的物体通过“分一分”去创造分数,而后在“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想一想”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母、分子的含义,最后在练习环节又设计了找生活中分数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回归生活 。

(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通过读课本上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认识应为这部分的教学重点,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进行得不够充分,在下节课应进一步加强。

(三)巩固练习:在练习设计上还是体现“数学源与生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毕竟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因此我设计了“找生活中的分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生活与数学联系。

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第二小节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体会量与率的区别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一小

节的目标有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在教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具有动手操作的学习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在不断的探索与体验中感悟新知识

新的课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体验的理解数学。改变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指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过程。“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与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在充分的体验中进行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升华。教师只有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提升,才能进行实现有效的、全方位的和高质量

的互动,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体验中,运用新旧间的联系,感受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掌握新知识。

2、在问题不断地解决与生成中探索新知识

探索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这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和深远的。在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给学生留与了操作的空间,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生发问题,并在充分的讨论和思考中使学生相互解决问题,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挑起“矛盾”,引发疑问,引起争论,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因此,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必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一个促使学生的问题不断解决与生成的课堂。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新课程标准》全新地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所以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分数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的单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学习分数就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首先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掌握新课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让学生叙述自己表示出的分数、分数的意义,回答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分数单位等内容,为学生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奠定基础。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合作探究;然后依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分类,引导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分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自己得出应用的判断和结论。

最后通过观察数轴上各点所表示的分数,引导学生将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作比较,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分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始终注意思维与方法。教材中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比较3/4、6/8、9/12的大小引入,这里巧妙地改为“猴王分饼”,分给猴1一块1/4,猴2要两块2/8,猴3要三块3/12,使分剩的饼分别成为3/4、6/8、9/12,变一道例题为两道例题。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变化规律,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只举一例就归纳更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数与形的结合,由直观到抽象地揭示了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发展,并且也在操作中提高了学生的方法意识及概括抽象能力。练习和游戏设计,既巩固了知识,又检查了效果,还进行学法指导和约分、通分的渗透。一举多得,灵活巧妙。

着眼于扎实有效。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趣”、“实”、“活”三个字。课上得有趣、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学习效率必然高;课上扎实,重点突出,讲求实效,这是教学效率高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例如,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揭示规律,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到同时乘相同的数,同时除以的相同的数。合在一起怎么说?最重要的词是哪几个?重点突出,步步深入。再如,练习有层次、有坡度,从乘或除以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数,从唯一答案到有多个答案,从变化分数到比较大小,逐步深化。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起来有挑战性、有后劲。

第六单元图案美 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个人有这样几点体会:

1、这节课中,我紧紧围绕我的教科研课题“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性的研究”进行了课堂设计。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作为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所以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从上课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轴对称的教学情境中去。

2、在这节课中,我还充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从生活中感知、在操作中研究、在合作中感悟,利用“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等实践操作,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继而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拓

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3、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观指导,主动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思考与发现,形成认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对称轴的概念没有做过多地解释,(这也是在教参中的要求)所以学生在做补充习题相关的作业时,出现了较多的失误。所以在订正时我又进行了较详细地讲解。恳请听课教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平移与旋转 教学反思:

“平移与旋转”是小学四年级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创设了许多情境,让学生结合这些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进而通过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类运动,描述见过的平移或旋转运动等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做动作,移一移、说一说等操作活动,获得更多的体验。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通过让学生观看画面,亲身模仿运动,结合讲解,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出示挂图,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杆徐徐上升、直升机起飞时的螺旋桨运动、小风车迎风旋转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方式,说说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介绍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辨析平移和旋转现象,寻找自己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体会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感受它们的普遍存在。

出示一些平移和旋转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将判断的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报;再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过的平移和旋转现象,然后全班交流。

3.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运动现象,能够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在班内汇报表演。

4.在活动中使学生感悟到:要确定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不仅需要知道图形平移的方向,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

让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拿一支铅笔,把笔尖放在图形原来位置的某个顶点上,再根据图形平移的方向和位置移动笔尖,观察它向什么方

向平移,要落在什么位置,要平移几格,再让学生根据观察填出移动的方向和格数,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根据要求画出要平移的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

信息窗一:裁纸

以学生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所以在教学公因数和公倍数时,教材作了两个方面的调整:

一、为了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

二、教材不讲互质数,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样的结论不要求出现,只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对象中感受。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同年级的老师都感觉非常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我们对比新旧教材的优劣认为,与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相比,苏教版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这是新教材的优势。以往教学这个内容时,采用短除法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而且既方便又快捷。苏教版教材用了列举法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虽然这样可以不框住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由思维,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究者。但在实际的教学却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

三、如果说要求的是两个比较小(10以内)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那么学生用列举法能够比较快地得到结果。但是如果说碰到的两个数比较大,那么问题就来了。首先学生用列举的方法求,所用的时间比较长,其次容易遗漏或计算错误。

四、在练习中碰到求两个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教师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教材中都没有出现互质数这个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教学,所以只能按学生自己的思路去记忆、去理解,他们头脑中对两个互质数的判断是模糊的。在练习的时候判断产生失误,题目的正确率不高,尤其像求12和21这类型的最小公

倍数,学生不用列举的方法去求了,直接计算它们的乘积。所以加深教学时的难度。

我为了让学生做得又快又对,在本单元结束时,向学生介绍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最简单的方法――短除法,学生遇到数字大的题目时,用短除法很快解决了问题,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对新教材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我们来说,“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本节课我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时,学生提出:“如果分子和分母都不同时,分数怎样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呢?”,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学生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才会自主地探索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只有结合教学的实际,灵活地把握教材,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充分放手,才能让课堂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置既可以在巩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同时,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三个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又可以为学习异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打下基础。鉴于这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确立了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要学习,以老师开放性设问贯穿始终为主要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力求做到四点:

一、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自学数学。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课本,引导学生看什么,怎样看,有哪些收获,存在什么问题,让他们在自读中体验计算方法,感悟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自读自悟,自求自得。

二、把握知识的关键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本节课让学生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弄清算理,有根据地提出多种创见,得出两种不同的算法。

三、抓住思维的展开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

四、把握能力的发展点,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练习,既有与例题程度相当的“保底”题,又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式题,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有用,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反思:

这一内容,教材与以前的编排有了较大的改变。例1首先呈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与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问正好可以铺满哪个正方形?这一编排的用意我认为大概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的问题,在操作中来理解公倍数的概念。但是细细分析这一情境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情境现实的成分并不多。试想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做事方式呢?我想生活中无论是铺地砖还是地板都应该是根据面积的大小来选择材料,而不是根据材料来确定面积。再说这一问题也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为什么非要像课本上一样的铺法呢?(一律横着放),我有些横着放,有些竖着放,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情境承载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基于以上考虑,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教学的设计。简述如下:

1、出示下列各式

5×7=35 8×6=48

63÷7=9 32÷4=8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各数之间的关系。

(35是5的倍数、35是7的倍数、5是35的因数等)

3、问:你觉得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又有怎样的特点?

4、男生写出5的倍数,女生写出4的倍数(指名两人板演)

5、观察思考:发现了什么?

6、小组讨论、交流

7、汇报

8、在汇报的基础上揭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9、思考:

(1)24是4和5的公倍数吗?为什么?40呢?

(2)如果让你找4和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打算怎样去找?

10、练习:(突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回归生活)

从本课的实话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的含义,也较好地掌握了用列举的方法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在对比与反思中进一步优化了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练习中通过解决现实的问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价值有了深深的体验。无疑,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你这样的设计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的,一度,我们曾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走入了纯数学的误区,而失去了它生活的气息。我们在冷静反思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一句话的含义呢?是不是数学课一开始就要创设

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呢?如果不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而改为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就不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呢?我想,“现实的、有意义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合学生现实的状况,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对学生来说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不是只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才是现实的,有时适当的回忆、复习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让我们正确理解“现实的、有意义的”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 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书中提供了某地20xx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但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这些学生已经上六年级了,几年来,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而学校几年来的一些事情变化的数据也很好调查和搜集,而这些数据既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呈现,也可以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这是非常好的素材。所以我在学生绘制完条形统计图之后,把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到了另外的世界,“这样的数据还可以用别的形式统计图呈现吗?”使学生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二)在探索中绘制折线统计图

当有人想到了折线统计图时,教师有意让学生猜测和试画折线的样子,再给学生出示例3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所感知,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奠定知识基础。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折线统计图。接着,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于对比中体会折线统计图

学生刚刚认识折线统计图,可能会产生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绘成折线统计图的疑问,所以本节课有必要设计一个这样的环节,那就是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这一环节我是利用学生近2周10天的课堂字迹评比分数进行的。(这一环节教师必须事先有布置,还要教给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让学生较为准确的做好记录,以备学生此课所需)当学生给别人出示自己的记录时,学生的内心是激动的、自豪的,学生获得的是成功的感受,他们获得了数学课以外的东西。当让学生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时,绝大多数学生可能都要绘成折线统计图,以了解各自己的进步情况。

接着让学生争议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自然在辩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

最后,让学生继续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信息,并讨论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第九单元下跳棋——可能性 教学反思

在千变万化的世间事中,一定发生、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是必然现象,只是确定性现象不多,而不确定现象(即随机现象)普遍,这些现象发生的规律如何呢?这是数学一个分支——概率论要研究的问题。本课就是让学生先感受最基础的知识“可能性”。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很好地整合数学资源。

“课标”教科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情境材料,我在教学时基本采用了这些情境材料:如主题图、例1、例2的情境图以及练习题等,但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的规律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例1之前,我先设计一个体验“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的活动再来解决例1的问题;主题图的教学充分挖掘多种“可能性”。例如节目形式的可能性、选择节目方式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选中节目的可能性等,除此以外,还增加了不少“可能性”的内容,尤其“可能”、“不可能”与“一定”之间会因情况变化可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随机现象是如此普遍、正常和可变性,感悟到自己身边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灵活地组织几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

识“可能性”。如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猜漂亮的玻璃球在老师的哪一个拳头里,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爱好数学。还培养了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

更多相关推荐: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万以上数的读法教后反思万以上数的读法中级开头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时我注意利用教学活动突破难点我一方面强调写数时先quot想想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几位数再写几位数写完必须先分级后读一遍因为读...

教学反思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安排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步学习乘法计算打好...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按我原来的理解混合运算的教学是很简单的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学生照着既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陆主任的一席话使我对教材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为例谈一谈我的一些思考一...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内容附图。

20xx-20xx年新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名校内部资料)

平行与相交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设计的合作探究学习经过群组成员的共同探究反复研讨我们在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合作和互相探究方面加强了重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及时的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对合作好的学生作...

20xx-20xx年新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名校内部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我在没上这个内容之前就听同组的老师说这个内容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对试商不会不能很快知道该商什么数比较合适所以我就先吃通教材在看教学参考然后在上课时就...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数学教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

统计教学反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在工农业生产技术科学社会经济的应用更加广泛是现代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之一统计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去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

第六单元备课教材内容简析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物流中心摩托车大货车和小货车运输货物的情境合作探索中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借助第一个红点问题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引出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点到直线的距离-青岛版【小学学科网】

第三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内容信息窗37376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

20xx年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交通中的线 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2...

四年级上册数学半期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半个学期过去了由于今年数学教材与上年的有所更新因此自己在开学仔细备教材反复看教参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不过半个学期下来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