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 在星空中(二)1教学反思 教科版

时间:2024.3.1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宇宙

在星空中(二)

在网络背景下上科学课我还是第一尝试。经过精心设计预案后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通过试教发现,学生对星座的前概念水平起点较低。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星星比较陌生,如大熊座等比较有名的星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晓;对北斗七星比较陌生,大多数学生处于科普书中看过的介绍为主。几乎没有学生实地有目的的观察过星空。对星空的印象肤浅,难以沟起学生对满天繁星的美好回忆。因此在课的引入部分,尽管我设计了利用美丽的星空图片导入,但效果总觉得欠佳。经调查,我认为这与现在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与美丽的星空接触有关。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机会在盛夏之夜露天野外纳凉的时间,很少有在漆黑的夜空中走夜路的体验,很少欣赏到漆黑的夜空上闪烁着繁星的景象。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与孩子们失之交臂。

因为我们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安全,拥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让我们的孩子脱离生活,隔离生活,他们失去了一生中最可爱的大自然。大自然中能促动孩子心灵的星空、鸟鸣、流水、花草……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这是基础教育的悲哀,还是人类的悲哀?


第二篇:六年级科学下册 在星空中(一) 教学反思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宇宙

在星空中(一)

《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是教科版六下科学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浩瀚的星空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秘和好奇,学生对学习星空知识充满了期待,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却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满天的繁星,学生缺乏学习本课的生活经验,天文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通过几个班的教学,对本课的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编排的处理。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活动一般应由简单到复杂。在本课的教科书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这一内容,介绍了星座的由来,还出示全天春夏星图;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根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最后组织学生夜间观星。在试教过程中,我曾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来组织教学,但经过前两个班的教学,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刚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星座非常有趣,但这份兴趣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持。于是在后面的三个班的教学,我对教科书的环节作了一些改动,从学生熟悉的北斗七星入手,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观,最后再到寻找北极星,认识星座。这样由点及面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环节难度不大,不应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学生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从平面的“星座”一步步走向“立体”的星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的。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教学中,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

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

3.对建立一个“星座”模型的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建立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教科书设计让学生按要求去作纸模,打孔挂线吊小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环节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模型的观察与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我简化了制作环节。另外学生对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排列一般只是停留在平面上,要一下子让学生凭空“建模”,建立起立体的概念非常难,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建模”没有清晰的理解。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远一些?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高一些?道理在哪里?学生一知半解。我把学生“建模”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解,从认知“星星”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构图的关系开始,先从立体走向平面,再从平面理解立体,从而理解北斗七星的立体构成,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这样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与思考。

4.提供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支架。

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

5.对情境创设的取舍。

在备课伊始,我寻找了大量的关于星空的视频与软件,想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研究,然而教学时我们却发现,第一,这些视频与软件由于容量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方便。第二,这些视频与软件的使用确实能给学生带来“轰动的效果”,然而学生并没有将这份兴趣带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星座概念的建立,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我决定忍痛割爱,回归到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

更多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作为本学期的第一课如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有利于促进一学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即然教学的是使用工具那就让学生亲身经历使用多种工具的过程在使用中培养兴趣在使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放大镜教学反思我对这课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让学生说说对放大镜已有的认识活动二先用肉眼观察写有钢笔字的宣纸写有钢笔字的作业纸撕开的报纸再用放大镜观察刚才没有发现的活动三提供...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一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一在理念上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六个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得需...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课必须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如果不让学生亲手动手做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生对于实验就会只能是死记硬背花的时间多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让学生每个实验都做...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科学ltlt抵抗弯曲gtgt教学反思抵抗弯曲是科教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是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对纸的抵抗弯曲的能力进行研究让学生认识增加纸条的宽度与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用实...

六年级科学下册 人生之旅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三课人生之旅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3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

六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系 1教学反思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宇宙第五课太阳系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学反思 教科版 (2)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上两课以观察植物表皮细胞为主这节课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观察不同于植物表皮细胞的观察微生物看似无形也无法用放大镜直接观察到这就对...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反思从事第一线英语教学的我现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

六年级科学下册 铁生锈了 1教学反思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五课铁生锈了今天下午第一节科学课在多媒体教室和六年级的同学一起研究了铁生锈了一课其中的一个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艳简单环节如下铁生锈了的第二环节师铁和铁锈有哪些不...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生态平衡 2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第四课生态平衡生态平衡一课是科学第12册中的一节课处于全册第四单元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本科以前三科为基础引入生态平衡的概念通过引领学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析生...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