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

时间:2024.3.2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开平镇后屯小学 边志香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有继承性,更具有创造性,教育的创造性必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自主、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的开放则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苏霍姆林斯常说:“给儿童劳动的欢乐,取得学习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成功的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动机,而且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养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开放的课堂教学就要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是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条件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和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关于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是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验。所以,在这里让学生用估、测、议引出新知识——毫米的认识。

建立长度观念是本节课难点。我组织了四个活动:第一,从测量橡皮的长度入手。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灵活到现实生活中去。开课,我让学生回忆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厘米和米。 接着请学生拿出橡皮,量一量橡皮的厚度,说说他们的测量结果以及测量方法。有的学生说1厘米,有的说1厘米多,有的不够1厘米。对于测量方法,学生含糊其词,虽然明白怎么量,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具体的测量方法。 观察直尺,让学生自己发现毫米。在0刻度到1刻度之间,你看到了什么?10个小格。在3刻度到4刻度之间,有几个小格呢?也就是把1厘米平均分成

了几份?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毫米。”从而得出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1厘米=10毫米。

第二,拿出生活中厚度是1毫米的实物(如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等)摸一摸,并拿在食指和拇指之间再抽出实物感受1毫米的长度。

第三,要求学生合作完成:测量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厚度。通过议论使学生知道测量一些比较薄的物品的厚度,可以把几个相同的物体摞在一起量,再算出每个物品的厚度。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实用性。学习数学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教学目标对学习材料进行再加工,改编或补充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用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四,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寻找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并将估计和测量结果填入表中。这里,强调一定要先估计后测量。新课标关于《空间与图形》中测量部分的目标指出“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测量的方法学生已经掌握,而估计意识却不够。学生担心自己估计的长度不准确,习惯先测量,再随便写个数算是自己的估计的,因为老师说了“看谁估计得准!”因此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这个环节,学生分工明显,先各自独立估计和测量,再填表。

预案中,先让学生估计,并及时反馈。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然后再进行测量验证测量的结果。而我在教学中把这两个问题同时交给了学生。

《毫米的认识》评课稿

开平镇后屯小学 边志香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活又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已有知识为基点,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中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方法,学会思考。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点,并从一些活动中激活有关测量的知识认识。先出示2本书,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猜猜哪本书厚”.放手让学生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安排了多次观察直观教具,测量身边物体的实践活动,学生对1毫米的实际长度有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并且通过手势帮助学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看一看、数一数,使学生的直观的认识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练习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发展,在练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练习,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

当今教育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体验了探究的乐趣、体验了数学的丰富多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案例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创造探究的氛围,通过"获取素材--分类整理--分析数据--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现代社会需要人具有统计

思想和搜集处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本案例是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上的。如:通过“量一量一元硬币的厚度、铅笔的长度、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量长度”等,这样既巩固了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又使学生学会了用尺来测量长度的方法。这过程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让学生及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一种内驱力,推动学生不断去探索、发现、研究。这样学生学得轻松,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整个教学流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可以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下了一番工夫。教师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过程不做作也体现了数学美、符号化,对于学生的后阶段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以趣致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数学“活”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带雨的花》教学反思

开平镇后屯小学 边志香

《带雨的花》这首诗歌很美,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了童年种种的快乐生活和经历。因为我们也都曾是一个孩子。我就以一种孩子的目光品读了本课,读下来很快就体会到了文中的“我”当时的心情,激发了我的读诗热情,且陶醉于这首诗中。因此我认为本课教学一定会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孩子们一定会很喜欢这样的文章,会爱上读诗的感觉的。带着这些感受我开始了我的教学设计。

设计本课时,我是以“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中心话题,让孩子们展开来说。但是尝试后发现那样把诗歌给肢解了。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不能拆成碎片来欣赏。本课是一首叙事诗,每小节之间有层次的关系,课堂中要充分读书,要注重整体感悟。因此我又重新设计,采用了“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

1、导入时,我引导孩子们回忆诗歌的主要内容,激活他们的记忆。之后在教师的范读下,渲染一种有滋有味读诗的气氛,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2、理解词语,激情朗读

如:指导孩子们体会“尽情”一词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尽情的玩是怎样的玩。然后让学生去品读。有的孩子使劲的的才读,他们那股痛快劲儿一看就知道,已经体会到当时的心情了。我顺势引导让孩子们都去体会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痛快劲儿,畅读文本。

3、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的采用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话题,如:你们追过蝴蝶吗?你们晚回家的时候心里害怕吗?让孩子们把体验到的真实情感读出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4、注重标点符号在学生朗读时所起的作用。

我还注意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小标点在文中的作用,这些我认为做得比较好。如:“我多么高兴,因为我能送给妈妈,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指导这句朗读时,我从自身做起,表现出高兴无比的样子,激发孩子们发自内心

地去读去感受。孩子们看到我很激动,也都有了尝试的欲望,积极性调动了,情感也都到位了。

尝试了这种教学方式后,我发现这样设计效果很好,孩子们很乐意去读,在不断的朗读和联系实际中体会并感悟到文本的内涵。

但是,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存在着以下失误。

1、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觉得我缺少一定的语文素养。

上课之前,我每天不断的练习朗读,但是这次课上下来,我认识到自己的朗读还是不够到位,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范读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我还需做更多的努力。其它的教师的语言表达我也比较欠缺。

2、缺乏作为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朗读过程中,有几个孩子的朗读很投入,如:一个小女孩面带微笑的在朗读,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得出很陶醉,但我没能及时地给与评价,忽略了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在指导朗读时不够顾及全体学生,在每个环节过渡时过于急躁,对文本的朗读砸得不够实,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也没能更好的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将诗歌读透,这点让我感到很遗憾。

这首诗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童真的世界,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韵味美、诗人的丰富想象,受到美与情感的熏陶,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体会童年的快乐,更加的热爱生活。

另外,小练笔的操作本打算有时间就在课上进行,没有时间就留在课后。课下我经过思考,认为应设计在课堂上进行效果会更好,做到“趁热打铁”,。

我深刻的认识到课堂细节的重要性,忽视了细节,就淡化了课堂教学的作用,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还体会到了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将文本读透,读出自己对文章地理解,找到与学生情感的交点。还需后把这些体会装进心里,时刻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做到眼里要有学生,无论何时都得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规律。不光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第二篇: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书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呢?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板书)

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说的对不对。(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

(3)说说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测量验证。

三、课堂作业:

1、练习一第1、2题。

2、练习一第3题、7题。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5( ) 教室长10( )

玻璃厚5( ) 铁皮厚2( )

四、思维训练:

怎样能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硬币、磁卡、钥匙等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知道了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就可以用毫米来表示,还知道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是:1厘米=10毫米。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尺子、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要用到那些单位?

生:米、厘米、毫米。

2、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小组活动:猜猜铅笔有多长?把结果填在书上。

(2)量一量。

a.把量得的结果也填在书上。

b.小组交流。

c.指名汇报:说说测量的结果及方法,并说说自己组谁估计得最准确。

(3)师:10厘米还可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新朋友:分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 (板书:分米(dm)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 cm)

(4)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指出1分米(即10cm)是从哪儿到哪儿,并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a.课件出示:米尺

(指名学生在大屏幕上指一指。)

b.课件出示:断尺

(说一说:如果尺断了,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该怎么办呢?)

(5)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

(6)画一画。

a.请同学们根据对分米的认识,在本子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b.用尺量一量。

c.全班交流。

(7)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学生举例。)

(8)探讨:1米是多少分米?

a.小组讨论、交流。

b.指名汇报:1分米是10厘米,1米是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就是10分米。

c.课件演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1 m=10 dm)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3、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四、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更多相关推荐: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为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创设自由...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三年级组赵娟毫米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第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立对毫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进率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进行单位的互化在学习这一知识前学生已经对厘米以及米...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增江街初溪小学何炳文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和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关于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是有厘米...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31李守艳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估计交流测量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为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同时也让学...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上第三单元测量本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际生...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课后反思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通过测量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等学生对毫米这个新概念还...

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分米和厘米教学反思孟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被借壳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毫米建立毫米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毫米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中午好我是考生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凑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

教育部参赛_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_王桂莲

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大体了解教材内容准备米尺等学具教学课题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

第7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9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