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现象解析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4.13

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现象解析及应对策略

区角活动因其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新《纲要》倡导的理念,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与亲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角活动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成为个别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换个角度说,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开展情况已成为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把尺子。

然而,不少幼儿园及部分教师在实施中并没有把区角活动的功能给予充分的发挥,主要源于教师对区角活动的价值取向认识模糊,材料投放盲目,观察指导低效。基于本人及所在园所多年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现提出一些看法与应对策略。

现象之一:对区角活动的价值取向认识肤浅。

不少教师对自己所在班级设置的各区角的功能价值定位不太清晰,认识肤浅。有的教师将区角活动视为课前准备与课后练习,有的教师视为桌面游戏,有的教师视为自由活动。因此,教师开展区角活动仅仅是腾出几个空间,投放一些材料,让孩子有得玩即可。活动目标多指向知识、技能,而忽略孩子操作过程中的体验,忽视对孩子兴趣、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师未意识到区角活动对孩子学习发展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应对策略:

1、在学习中了解区域活动的价值取向:

教师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有效开展区角活动的前提,作为园所管理者,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们在学习中了解到蒙特梭利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提供给儿童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其在此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自然能力。”蒙特梭利教育方案中强调教育过程的组织是以环境为基础。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程方案显示“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近50条关键经验,反映在课堂内外的各类活动区中。两种流派均将活动区活动置于一定的课程体系中,重视环境的设置,提倡儿童的主动参与和活动,强调儿童的发展在其自身的活动及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

通过学习,教师进一步明晰区角活动的性质意义及功能价值,充分认识到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这为教师开展区角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

2、在反思中转变实施区角活动的观念

在实施区角活动中,新旧观念不断碰撞、冲突,让大家产生质疑与困惑。我们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不断地使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转变观念,逐步达成共识,进一步正确审视区角活动的性质特点,即:它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活动过程是自主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是半开放的。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育意图隐藏在环境材料中。它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幼儿主要通过自主观察、操作、探索,获得感性经验。它重在过程,强调发现学习,这种学习比单向的接受更有意义。它的目标定位非即时的。相对于集体教学活

动而言,目标更宽泛些、长远些,更多指向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如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秩序感、协调性等,重视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体现了新《纲要》倡导的教育目标价值观。

对区角活动功能价值的充分认识及目标的恰当定位,使教师重新审视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感受它对幼儿发展的独特魅力,进而从行动上进一步落实,以保证其有效地开展。

现象之二:对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盲目。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材料对活动区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投放是否适宜合理?是否及时添加调整?是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的问题,纵观目前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却存在着或“眼花缭乱”或“单调贫乏”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情况有二:

1、投放的材料单一:指功能和时间上。功能单一体现在看似数量多,橱柜里摆满玩具材料,但品种单一,都是一种功能。如:某中班科学区橱柜内摆放的八份材料中有六份均是一模一样的走迷宫,幼儿可选择的余地很少。时间单一体现在材料使用时间长,一投放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学期、一学年毫无变化,缺少变化的环境材料是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

2、投放的材料无序:教师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目标投放材料,而是“拿来主义”与“任务式”的投放。“拿来主义”体现在教师觉得大家投啥我也投啥,什么好玩、有趣的尽管投放,或外出参观学习后效仿投之,即“人云亦云,人投亦投”。“任务式”体现在应对外来参观、检查与园方的要求时,临时应急投放材料,对本班活动区缺乏系统安排与思考。例如:托班劳生活区里投放“小熊穿

衣”玩具,让幼儿练习大小配对、对应镶嵌是适宜的,大班益智区也出现“小熊穿衣”玩具,这就不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与发展需要。再如中班数学区投放5以内数游戏操作材料,同时又有10以内的加减运算练习,前者更适宜小班孩子学习目标,后者更适宜大班孩子学习目标。材料投放无序,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大,不适宜孩子操作。

应对策略: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在区域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材料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孩子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教师应从实际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并慎重选择投放材料,激发孩子积极主动地与物质材料发生作用。

一、 材料的品种数量应充足

首先,考虑活动人数。活动室空间的安排合理,有多少孩子参与活动,该设置几大类区角,各区角的功能定位,每个区角可容纳的人数,投放几份材料等。其次,斟酌材料的功能。材料具有多功能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第三,计划材料的合适数量,所投放的材料数量要多出人手一至两份,以充分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避免发生争抢现象。如班级人数35人,最好有50—60份材料供幼儿选择。第四,掌握材料的投放时间,有些材料可以一次性投放出来,给幼儿大量选择的机会,有的则要按照难易分阶段进行投放,让幼儿通过练习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宜。

教师在选择、设计材料时要分析本班孩子年龄特点,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投放适宜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孩子通过与材料互动,经过努力获得成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体现材料的适宜还要把握好材料的层次性,首先按照幼儿年龄的不同划分出层次性,如: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同样玩拼图游戏,材料投放上就应有很大不同,小班为简单的6—9块拼图,中班为较复杂的12—24块拼图,大班的拼图不但数量多,图案复杂且边缘接缝也较难,可投放24—48块。 其次,在同一个年龄班投放的材料也需体现层次。如:练习使用筷子夹的劳作区,可以夹纸团→夹木珠→夹玻璃珠→水中夹玻璃珠→两两竞赛夹,又如分类游戏,可按数量分、功能分、形状分、两种特征分等等。材料难易度不一,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区角里的学习活动能达到“下能保底,上不封顶”的状态,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

现象之三:对区角活动的观察指导低效

主要是指教师对区角活动中的幼儿缺乏理性关注与适度指导。

1、教师的观察点不明确,从理论上知道要观察,要适时介入指导,但观察的要点是什么?关注和采集来自幼儿的何种信息?如何适时适度地介入?等等不太明确,以至于更多的注意到纪律问题,关注点在于孩子有没有产生纠纷、争执,有没有损坏材料上。

2、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妥,有的教师把自选活动变成分组活动,在区域活动时间内将幼儿分成若干组,然后一组一组地根据预设内容进行辅导,使区域活动变成了分组活动,完全失去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精髓。有的教师把自主学习变成灌输学习,教师没有留给孩子探索的

时间与空间,怀疑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常将知识、技能强加给孩子,使区域活动成为学习知识、技能的场所,忽视幼儿情感体验与探索学习。有的教师把区角活动变成自由活动,在指导上出现“放羊”状态,认为孩子有得玩则已,不管不问。

应对策略: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蒙特梭利曾有精辟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以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此教师要:

1、明确观察点

教师要学习观察幼儿是否对所提供的材料有兴趣;材料所呈现的梯度是否适合孩子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层次;材料的数量、大小是否合适,可玩性、可操作性、牢固性是否比较强;幼儿是怎样操作和使用这些材料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独创的玩法。

教师可通过图表、卡片等便捷地记录观察信息。如某种材料(新投放)的观察记录表,个别幼儿观察记录表。也可通过运用轶事记录法,重点观察2-3个孩子。

2、诊断需求点

教师要善于运用观察到的信息,结合长、中、近期目标进行分析,判断孩子的需求,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灵活调整区角活动的环境材料,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与学习习惯。用专业理论知识诊断该幼儿达到了哪种心智水平,教师如何为其提供适合他“最近发展区”的材料等等。

3、尊重学习者

区角活动中教师是通过提供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来引发和鼓励孩子自发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留给孩子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耐心等待,让孩子获得充分的体验,并注意倾听孩子各自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孩子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时才予以帮助或合作,适时适度地介入。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谨在于引发幼教同行对区角活动存在问题的应有关注,及对其教育优势的充分认识,让区角活动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发展原则,尊重和关爱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尊、自信,通过区角活动培养的积极情绪情感和良好学习品质伴随幼儿幸福的一生。


第二篇:区角活动现状


幼儿园区角活动现状的调查报告

《区角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阮旦明(执笔)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利用、教师的观察指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针对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效益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幼儿园   区角活动   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化活动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给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发展,近年来我们积极倡导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区角活动。然而,目前我市各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为求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幼儿园及教师对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教师的指导水平、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发现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我们设计了本次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相关对策,促进幼儿园区角活动效益的提升,也为教师培训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和丰富案例。

二、调查的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指导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情况。

3、教师组织幼儿区角活动后的自我反思情况。

4、教龄与区角指导的相关性。

(三)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1、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

2、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3、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

三、调查的方式

(一)调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10所不同级别幼儿园(省、地市级分别2所,一、二级分别3所)中的30个班(小、中、大班各10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全市32所幼儿园的教师发放了300份问卷,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二)调查形式

从调查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考虑,拟本次调查将问卷、实地观察和访谈、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为了使调查体现科学性,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学习科研方法调查法,在次基础上先分头设计调查的相关量表;再集中交流研讨初步确定教师问卷、观察记录、园长教师访谈等内容;最后组织预测研讨设定调查量表。

1、教师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印制问卷三百份。问卷投放根据各园教师人数的大致比例分发,请各园业务园长负责回收,回收到有效问卷288份。

2、实地观察区角活动。对随机选取的10所幼儿园中的小、中、大3个班的区角活动进行现场观察记录。

3、访谈。对10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她们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想法和做法。

4、查阅资料。通过查阅幼儿园及班级的区角指导计划,教师的观察记录与反思,深入了解幼儿园教师指导区角活动的能力。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很大改观。

从教师问卷及园长访谈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前阶段宣传学习及相关的研训,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不同级别幼儿园区角的设置存在差异。(见附表一)

1、内容设置上有差异。幼儿园的区角一般是依据五大领域或多元智能理论设置的。调查中发现省级、嘉兴级的幼儿园在区角设置上相对合理些,内容丰富多样,力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一、二级幼儿园中则存在区角内容设置不合理现象:如区角内容混乱,区角内容偏向美工等。

2、空间挖掘上有差异。相对来说,级别高的幼儿园和领导重视开展区角活动的幼儿园善于在空间挖掘上下功夫。如有的园通过变(变午睡室为活动室)—挖(挖掘走廊、厅道、教室角落创设区角)—伸(教室里原有布局上的伸展)的合理改造,创设了固定与动态相结合的宽敞的区角场地。而有的园则空着教室中间大大的场地,只利用了教室的角与边创设区角,致使幼儿在拥挤的状态下无法自由探索,实现同伴间的合作。

3、静态环境设置上有差异。区角静态环境既包括地面、墙面布置,又包括间隔物的摆放。调查发现:墙面布置在教育性和信息量上有很大差距,有的园只有区角名称、进区记录表,而有的园则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增添了作品展示墙,学习示意图及操作版块园地等,通过墙面上针对性极强的信息告诉幼儿进区后怎样活动。间隔物的利用上也有差异,大部分园间隔材料是现成的桌子、橱柜、玩具架等,作用基本是摆放玩具、间隔区域,没有往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而有的示范园则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不仅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把间隔物放在地面或挂在空中,而且间隔物的作用得到发展,除间隔、摆放玩具外,还可进行操作,如美术区的麦竿门帘可进行装饰画,音乐区的杯子、罐子垂帘进行节奏练习。

(三)年龄段区角的时空利用与材料投放无显著差异。

    教师问卷表明,幼儿园周计划中安排区角活动的时间为每周1—5次不等,其中每周1次的占7%,每周2次的占59.7%,每周3次的占26.39%,4—5次以上的占8.33%。从10所幼儿园30班的调查看,区角活动时间安排基本上是切合实际的,大部分班级既保证了整块活动时间也能注意晨间、饭后、离园前随机开放。在空间的利用上,区角数量的设置能根据幼儿人数需要,并努力为幼儿提供较丰富的活动材料。小、中、大班时空利用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二),但区角的布局与分隔存在较多不科学现象。如:有的班幼儿拥挤在专门的区角活动室活动而教室却空着,有的班区角之间没有间隔;还有的小、中、大班都用桌子或可乐瓶间隔等,造成活动干扰,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活动氛围。

    区角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见附表三)。92.2%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但在对材料的研究上班级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有的园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有的班一个区角中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因此,研究材料的价值及投放策略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四)教师有较强的指导意识但指导水平一般。

区角活动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没有成人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因此,幼儿园区角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指导。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的指导意识较强但指导水平一般。

1、区角指导计划与反思缺乏针对性。从资料查阅与访谈情况看,10所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积累一定书面资料。能制定学期、阶段、每次活动的计划,体现一定的目的性,除部分二级幼儿园外,已经初步形成了园区角活动总目标到各年龄段的总目标、学期目标、阶段目标的目标体系,这项工作量大,但便于一线教师有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部分幼儿园在目标体系制定的基础上,还注重在过程中调整,不断充实完善。每次活动后也能进行书面的反思与分析,说明教师充分认识到区角活动的特点,并在积极行动着。从数据统计来看(见附表四),计划制定的得分高级别的幼儿园略高于低级别的幼儿园,而观察与反思得分一级幼儿园略高,这可能与被抽测班级在这项工作上的成效有关。同时,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目标体系的层次性不明显。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发展性。比如同样是一个动作技能,小班与中班的要求相似,这样就给教师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带来影响,甚至于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②缺少延续性。比如某个区角一学期四个阶段,教师仅仅从内容上安排了四组不同的活动,而没有立足于幼儿情感能力认知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其次是教师区角活动计划目标粗放,指导重点不明,观察盲目,缺乏针对性。

在教师访谈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的技能也亟待提高,如请教师谈谈本次活动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大部分的教师只是简单描述孩子的兴趣、目标的达成度,不能很好地分析现象之原因,因而,提出的指导策略就不具科学性确切性。

2、教育观念与经验直接影响区角指导的实效。从教师问卷与现场观察情况看,全市288位教师中98.3%的教师能制定区角发展目标,其中通过研究制定的占43.4%,这说明幼儿园教研组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发挥。且区角发展目标的确定与教师教龄有关(见附表五)。3年以下的新教师对于目标的设定大多较情绪化,缺少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而4—1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则一半以上显得较为理性,这符合教师的成长规律。至于16年以上教龄的有经验教师中存在的部分无目标、无研究现象与她们传统的课程观密切相关,也反映了这些教师对现代幼儿教育要求的不适应。

问卷统计显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方式与教龄有关(见附表六)。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76%的教师有观察重点,每位教师都能尝试进行一些观察记录,其中有 64.9%的教师采用了现场记录和事后追记相结合的方式,这说明教师的观察反思意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正在不断地增强,但教师之间也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仅与教师教龄有关,更与教师的教育机智相关,在实际的抽样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观察非常敏锐,善于发现幼儿活动过程中的亮点、难点,紧紧抓住指导契机;而有的教师虽有观察指导重点,但观察能力弱不能发现指导契机;还有的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仅停留在对幼儿的常规管理上。

问卷统计表明,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以强调客观条件为主,31.3%的教师认为是场地,35.8%的教师认为是材料,这既反映了幼儿园活动条件的差距,也显示了大班额对开展区角活动带来的困难。还有12.8%的教师认为是常规,20.1%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这说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指导技能有待加强。统计显示,教师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见附表七)。我们分析,这种差异的形成既与教龄相关,更与客观条件和教师的观念、指导技能相关。

从观察教师的现场指导情况看,教师对区角指导的认识基本正确。在访谈中每位教师都认为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最关键,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许多教师对区角活动的主要特征掌握较好,比如,教师们都认识到自主性是区角活动的特点,她们会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去看待幼儿的行为,允许幼儿按意愿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真好”,“你真能干“,“再试试”,“等一会再来看你”。在这些语言的背后,体现了教师对孩子活动的尊重,尤其是许多教师经常运用的这句话:“我等会再来看你”,既表达了对孩子劳动的尊重,更培养了孩子的坚持性,也促使教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我们看到孩子在区角活动中是放松、快乐的,活动的主动性较好。

3、教师指导的方法类型较丰富,但比例失调。具体表现在:①师幼关系良好,年龄特征不明显。不同年龄班的区角活动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指导能否体现年龄班的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调查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处理上比较恰当,小班多以平行游戏身分出现,中大班多观察点拨。但是指导内容比较单一,停留在表面,提出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创造性、社会性方面,要求含糊,缺少层次性。②指导方法总体类型多样,比例失调:教师通常能够运用语言、动作、图示、材料、同伴等媒介进行指导,互动的方法有直接指导、示范、暗示、启发、同伴互动等。总体类型来看,指导的方法还是比较多样的,但是从运用的比例来看,偏重于直接指导与语言互动,总体质量不高。

我们都知道,区角活动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隐性指导。少用语言的直接指导。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急于提供正确答案。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从观察访谈中我们发现: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教师更能带好区角活动,如在本次调查中活动指导得分最高的是一位嘉兴示范园的大班教师。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平时非常注意观察自己班内的幼儿,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她经常会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设计具体措施:如针对常规问题,她曾用过指派小组长、评比等方法。

(五)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差异较大。(见附表八)

1、区角活动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但班级之间存在差异。

自主学习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色,它体现在幼儿对活动内容、活动伙伴、活动材料等方面的自由选择。调研统计发现,在参加活动的1117位幼儿中,能自主选择游戏的占92、9%,这一数据表明,在区角活动中,无论是省级示范园、嘉兴级、一级幼儿园还是二级幼儿园,也无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的孩子,他们都能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游戏活动,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意愿的尊重,符合新《纲要》的精神。但由于硬件、师资指导水平和幼儿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各年龄班幼儿的自主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2、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一般。

区角活动有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在开放的环境中增加了幼儿与同伴交往、合作等互动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本次调研区角活动社会性方面设置了“坚持性”“交往合作”“收拾整理”这几个项目。

①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表现了比较好的坚持性。调查数据显示,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能自始自终积极、专注地参加区角活动,说明幼儿的“坚持性”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幼儿选择的游戏内容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二是幼儿的规则意识强。在区角活动中,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要在一个“区域”中玩,不可以跑来跑去,由于规则的限制,所以活动中他们能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使坚持性得到了发展。

②各年龄班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有待提高。统计显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能主动交往的占总数41.8%(其中小班占36.1%、中班占41.7%、大班占46.7%),小班孩子的合作能力相对弱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中心行为逐步减弱,幼儿的合作能力逐步提高,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但从总体看,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发展不够理想。我们分析孩子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与区角内容的设置、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同伴间的交流密切相关,因为孩子们在有的区角内(如:建构区、角色区等)的交往相对要多,而有的区角内交往相对就少。另外,选择同一活动区的幼儿,一般都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他们会聚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同一区角内容,在教师的不同引导下,幼儿则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觉得,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我们投放能够促进幼儿互动合作的材料,还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引导、用心去培养。

③幼儿已形成初步的收拾整理习惯。收拾整理是区角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调研中我们观察到,当结束活动后,能自觉收拾整理的占幼儿总数的65.4%(其中小班占58.3%、中班占58%、大班占78.3%)从整体看,幼儿的收拾整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大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做到材料轻拿轻放,知道物品要归类,活动后要收拾干净,保持区角内的整洁与卫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收拾习惯。然而,各年龄班幼儿收拾行为有显著差异是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但中班差于小班很值得我们反思。

3、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我们从“变换玩法”“重复操作”“无目的操作”等三方面来观察幼儿的创新性,结果发现,活动中能“变换玩法”的孩子只占幼儿总数的49、2%(其中小班占36.1%、中班占54.3%、大班占55.6%),还有14.8%的幼儿处于无目的操作状态,这说明在创新方面幼儿间存在很大差异。幼儿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五、建议

(一)强化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区角活动的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区角活动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建立园本研训制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师论坛等一系列方式,帮助教师学习感悟区角活动的价值,树立广义的幼儿园课程观,把开展区角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区角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我市情况,托班和小班也可尝试在作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上,让区角活动成为主要的活动,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二)增进合作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

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增进园际间、教师间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运用姐妹园结对子、区角活动观摩、区角环境创设评价、疑难困惑问题研讨、区角案例交流评比等多种方式激发教师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并在共同研究区角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师幼群体共同成长。

(三)立足三个优化,提升区角活动的效益。

开展区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绝不能流于形式,不讲效益。因此,幼儿园应在优化时空,营造自主开放的区角氛围;优化材料,创设积极互动的区角环境;优化指导,提供适宜有效的活动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我市区角活动效益。

总之,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区角活动这一载体,进一步引导教师总结反思,深入实践研究,把新《纲要》的先进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之中,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赵明、恽跃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年4月

2、冯晓霞 《活动区的创设、利用与活动指导》  学习资料  20##年11月

3、刘焱 《怎样认识和处理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关系》 幼儿教育  20##年第二期

4、庞丽娟  《教师与儿童发展》 北师大出版社  20##年6月第一版

5、程秀兰  王启萃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幼儿教育  20##年第3期

                   

附件:

表一:                   各类幼儿园区角设置

  表二:时空利用

表三:材料投放

表四:各级别幼儿园计划与观察分析抽样调研情况

表五:不同教龄教师区角发展目标的制定

表六:不同教龄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观察方式

表七:对开展区角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表八:各年龄班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

更多相关推荐:
幼儿园区角活动计划

区角名称:百变图形一、活动目标:1、练习插、拔图钉的精细动作,发展手眼协调性。2、用橡皮筋创意地在模板上制作图形画。3、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二、活动材料:装在盒子里的图钉、画有各种形象塑料方块、白纸、模板、…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学习照料小动物,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渗透人与自然界那种息息相关、互生共存的关系。二、活动内容1、…

幼儿园区角活动方案

幼儿园区角活动方案一幼儿园区角游戏内容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娃娃家建构区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等二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的原则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

幼儿园区角活动创建方案(示范稿)

幼儿园区角活动创建方案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xx年x月x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但在实践中,农村幼儿园在开展…

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一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概念与内容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

大班幼儿园区角活动计划

幼儿园区角活动计划这些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不断更新力图为幼儿创设一个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活动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区角...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意义及价值

[摘要]:“每个儿童都是可造之材,教育应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环境。”认同这种观点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就会发现,比之与集体活动,区角活动提供给孩子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它关注孩子们各自活动的过程,尊重…

幼儿园区角活动

幼儿园区角活动,内容附图。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编导语区角游戏是幼儿在游戏区或称活动角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第一节幼...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概念与内容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

区角活动计划

中班区角活动计划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区角活动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给予了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同时它具有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能满足...

幼儿园活动室区角建设及活动计划

职中幼儿园活动室区角建设及活动计划一总目标1进一步丰富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主动性尝试让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中相互协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比较等方法以及尝试运用多种途径来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游戏中的小问题...

幼儿园区角活动计划(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