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反思

时间:2024.3.31

小学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

长岗中心 王丽贤

最近,我县广大教师按照市教育局和进修校的部署,又展开了一次《课程标准》学习,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有效地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为学生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以往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无形的束缚,学生只能围绕老师的思路来循规蹈矩的学习,这无疑导致了我们培养不出尖端的高材生,从而也贻误了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国家的兴衰关键在我们这些教师,因此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也就是我们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以学生主体发展的氛围环境。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错,因此有时候就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有很强的主观性。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必像数学、物理那些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学习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

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只是做得还不够,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1)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这才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

(2)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3)发散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拓宽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让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向学生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情感,让别人听明白,要善于表达,语言要清晰,大方得体;倾听也是我们小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弄懂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因此,说者要恰如其分,要表达清楚,听者要专心。同时,老师可向同学表白:老师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

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学生在明确要求之后,一般都能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并努力去思考,理解同学的发言,即使同学回答有错,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也会“耐心”等待。

其次,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吐,教师都要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偶尔可作提示,但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在评价学生也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听别人发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容,其次才是指正、补充等。

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要求明确,坚持榜样示范,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在其间慢慢流淌!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第二篇: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计划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学习计划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的运用;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关注‘知识的记忆’,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的发展;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既关注知识的学习,更关注知识的运用;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重视‘记忆’策略,更关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书本知识,更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既关注智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重视学科内容的学习,也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力求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爱学、乐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否学会、练熟;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否会学、善学;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关注学习有潜力的学生,给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学习效率不能只关注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应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

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有多少;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二.新教材的挑战

新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资源和方式。它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

对我们挑战性最大的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因为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基础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也就是要合理和有效地调整、删减或补充教材的内容。比如我们在模块一的教学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听力任务难度高,主要是听力的题目设置基本用的是填写表格和回答问题,在缺乏提示的情况下,以学生的水平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完成预设的任务。为了降低难度,体现学生从不懂到懂,信息获得的过程,我们在使用原来听力材料的基础上用正误判断,选择正确答案,缺词填空等降低难度的练习替换教材中难度不合适的内容。此外我们也增加

补充了时文的阅读和必要的复习巩固性练习。删除一些话题重复的口语训练和较难的写作任务。在各单元的教学中也不是一味地按课本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内容的相关性,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整合了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对教材的处理都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对高考的要求有足够的掌握,才能有自信,大胆地进行。

三、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是:使学习机会最大化(Maximize Learning Opportunity)。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机会的环境和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即是为学生创造这种机会。为了促进积极的课堂互动(Interaction),我们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有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如初中学过的语法项目),课堂小组讨论(如对一个话题的看法),探究成果展示,对话表演,小组竞赛(如报纸阅读),学生互评自评(如写作训练)等。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互动,使师生和生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我们也通过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活动设计具有弹性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四、教学研究课的开设。

根据年段领导小组的布置,高一英语备课组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课。研究课创设了学习、研究的情境,促进了教师尤

其是青年教师在驾驭教材能力上的提高。每一个开课的老师在课程的“预设”时,都能对教材进行整合,力图用不同的视角,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来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研究课也使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形成合作、互动的教研共同体,通常是在一个教师开课前,几个教师就一起来研究哪种方案更合适,一个教学设计改了好几稿。而在评课时,则根据学生在课程“生成”的过程中,即实际课堂操作中的学习行为和及其与预设的差距,对预设的课程进行修正,补充。所以不论课开得成功与否,大家都收获良多。教师间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五、对学习评价的反思

在模块一学习结束时,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虽然我们平时也有意识地记录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课堂口语对话等,但存在着教师重视不够,评价不持续,评价项目不够多元化的问题。就外语学习而言,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在学习进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在终结性评价反映的。因此教师平时要认真记录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它包括学生学习行为(如学习态度、兴趣、课堂参与度、团队精神等);课内、外作业;英语活动(包括英语节、英语晚会、英语竞赛等活动的参与度、

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言表演能力、情感体验等等);学生作品(学生自行设计的英语图画、玩具及其他优秀作品);课外阅读(搜集新的词汇、阅读理解);知识的归纳总结等。今后我们要多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用研究与实践的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的运用;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关注‘知识的记忆’,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的发展;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既关注知识的学习,更关注知识的运用;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重视‘记忆’策略,更关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书本知识,更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既关注智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重视学科内容的学习,也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力求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爱学、乐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否学会、练熟;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否会学、善学;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关注学习有潜力的学生,给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学习效率不能只关注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应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

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有多少;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二.新教材的挑战

新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资源和方式。它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

对我们挑战性最大的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因为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基础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也就是要合理和有效地调整、删减或补充教材的内容。比如我们在模块一的教学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听力任务难度高,主要是听力的题目设置基本用的是填写表格和回答问题,在缺乏提示的情况下,以学生的水平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完成预设的任务。为了降低难度,体现学生从不懂到懂,信息获得的过程,我们在使用原来听力材料的基础上用正误判断,选择正确答案,缺词填空等降低难度的练习替换教材中难度不合适的内容。此外我们也增加补充了时文的阅读和必要的复习巩固性练习。删除一些话题重复

的口语训练和较难的写作任务。在各单元的教学中也不是一味地按课本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内容的相关性,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整合了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对教材的处理都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对高考的要求有足够的掌握,才能有自信,大胆地进行。

三、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是:使学习机会最大化(Maximize Learning Opportunity)。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机会的环境和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即是为学生创造这种机会。为了促进积极的课堂互动(Interaction),我们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有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如初中学过的语法项目),课堂小组讨论(如对一个话题的看法),探究成果展示,对话表演,小组竞赛(如报纸阅读),学生互评自评(如写作训练)等。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互动,使师生和生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我们也通过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活动设计具有弹性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四、教学研究课的开设。

根据年段领导小组的布置,高一英语备课组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课。研究课创设了学习、研究的情境,促进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驾驭教材能力上的提高。每一个开课的老师在课

程的“预设”时,都能对教材进行整合,力图用不同的视角,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来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研究课也使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形成合作、互动的教研共同体,通常是在一个教师开课前,几个教师就一起来研究哪种方案更合适,一个教学设计改了好几稿。而在评课时,则根据学生在课程“生成”的过程中,即实际课堂操作中的学习行为和及其与预设的差距,对预设的课程进行修正,补充。所以不论课开得成功与否,大家都收获良多。教师间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五、对学习评价的反思

在模块一学习结束时,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虽然我们平时也有意识地记录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课堂口语对话等,但存在着教师重视不够,评价不持续,评价项目不够多元化的问题。就外语学习而言,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在学习进程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综合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在终结性评价反映的。因此教师平时要认真记录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它包括学生学习行为(如学习态度、兴趣、课堂参与度、团队精神等);课内、外作业;英语活动(包括英语节、英语晚会、英语竞赛等活动的参与度、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言表演能力、情感体验等等);学生作品

(学生自行设计的英语图画、玩具及其他优秀作品);课外阅读(搜集新的词汇、阅读理解);知识的归纳总结等。今后我们要多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用研究与实践的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评价能力。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知识学习,忽视知识的运用;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关注‘知识的记忆’,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关注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的发展;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既关注知识的学习,更关注知识的运用;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重视‘记忆’策略,更关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书本知识,更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既关注智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重视学科内容的学习,也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力求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爱学、乐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否学会、练熟;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否会学、善学;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关注学习有潜力的学生,给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学习效率不能只关注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应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有多少;

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否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二.新教材的挑战

新教材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资源和方式。它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

对我们挑战性最大的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因为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基础创造性地整合教材,也就是要合理和有效地调整、删减或补充教材的内容。比如我们在模块一的教学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听力任务难度高,主要是听力的题目设置基本用的是填写表格和回答问题,在缺乏提示的情况下,以学生的水平根本不可能一步到位完成预设的任务。为了降低难度,体现学生从不懂到懂,信息获得的过程,我们在使用原来听力材料的基础上用正误判断,选择正确答案,缺词填空等降低难度的练习替换教材中难度不合适的内容。此外我们也增加补充了时文的阅读和必要的复习巩固性练习。删除一些话题重复的口语训练和较难的写作任务。在各单元的教学中也不是一味地

按课本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内容的相关性,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整合了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而这些对教材的处理都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有较高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对高考的要求有足够的掌握,才能有自信,大胆地进行。

三、教与学的活动设计。

新课程的基本教学原则是:使学习机会最大化(Maximize Learning Opportunity)。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首先要创设一种使学生获得最大学习机会的环境和教学过程。教师的角色即是为学生创造这种机会。为了促进积极的课堂互动(Interaction),我们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有课外小组合作学习(如初中学过的语法项目),课堂小组讨论(如对一个话题的看法),探究成果展示,对话表演,小组竞赛(如报纸阅读),学生互评自评(如写作训练)等。我们尽量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互动,使师生和生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我们也通过活动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活动设计具有弹性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四、教学研究课的开设。

根据年段领导小组的布置,高一英语备课组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课。研究课创设了学习、研究的情境,促进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驾驭教材能力上的提高。每一个开课的老师在课

程的“预设”时,都能对教材进行整合,力图用不同的视角,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来引导学生走向新知识。研究课也使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形成合作、互动的教研共同体,通常是在一个教师开课前,几个教师就一起来研究哪种方案更合适,一个教学设计改了好几稿。而在评课时,则根据学生在课程“生成”的过程中,即实际课堂操作中的学习行为和及其与预设的差距,对预设的课程进行修正,补充。所以不论课开得成功与否,大家都收获良多。教师间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新课标反思

学习新课标反思说真的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我并没有认真地去研读过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上也是浑浑霍霍凭着十几年的老经验不知误了多少子弟去年第二个学期以来我摆正了心态挥手告别过去认认真真真真正正地研究教学以求...

学习新课标教学反思

学习新课标教学反思学习了新课标后我认为数学教学工作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展开教学工作跟以往进行比较反思具体体现在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反思孙晓云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一...

新课标学习反思

小学美术新课标培训心得本学期有幸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解读培训主讲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尽职尽责的授课使我不仅更新了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且提高了自己的美术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受益匪浅美术教材修订版给美术课程...

学习新课标的反思

学习新课标的反思我教的是小学六年级英语通过读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师必须学习英语新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适应当今素质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

学习新课标反思

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心得体会四年六班教师高淑玲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xx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意味着20xx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

新课标学习反思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机制应当是一个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应当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

新课标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

新课标反思

新课标反思小课堂中的大课标新课标考试匆匆结束了但对于我们这支教师队伍来说这场考试考的不仅是我们的专业素养更考出了我们教学态度在我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三个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标的理念对曾...

对新课标的反思

对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在总体阅读了高中新课程标准后我在对高中课程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我国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分成了9级标准对高中毕业生提出了7级的要求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提出了9级要求那么怎么在...

新课标学习反思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反思板桥小学丁勋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第一数学学习...

新课标学习与反思

新课标学习与反思龙江六中战桂丽旧教材已经实施十年十年来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是值得肯定的但仍存在值得完善之处经过两天的培训学习我感触颇多对新旧教材有了更深刻和更全面的了解对新时期赋予我们的艰巨的数学教学任务深感责任重...

学习新课标反思(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