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3.11.18

苏教版新课本音乐教材

第五册(三年级)

目录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

第三单元 百灵鸟的歌

第四单元 采山谣

第五单元 欢乐谷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第八单元 我又长大一岁了

第一单元 我的朋友 4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七个小兄弟》《乃哟乃》《音乐是好朋友》

听:《Do---Re---Mi》《我是小音乐家》

奏:竖笛发音练习sol、 la 、si、

动: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 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

教学总目标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 2 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 mi sol”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以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通过演唱及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展开,让学生在听一听、议一议、唱一唱、动一动中体验“可爱的音乐朋友”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特点,内容不但个性鲜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显、相互关联。

第一课时《七个小兄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体验、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唱歌曲“七个小兄弟”

2、聆听和表演(Do Re Mi),走进音乐的世界,在“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教师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歌曲能进行综合性、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思路

本 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力求由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以“快乐”为主线,将愉悦、欢乐的气氛贯穿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以感受体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 聆听和表演,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探索音乐元素,在“听、唱、议、演”中得到多种艺术能力的培养,体验学习的快乐、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导学激趣

1、动一动

学生随着(Do-Re-Mi )的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猜一猜(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大家介绍七个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听赏歌曲( Do-Re-Mi ),第二段合唱部分,由学生扮演的七个简谱音符卡通娃娃,同学们一边听赏,一边表演。

3、议一议(复听歌曲,深入感受)

师:有谁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叫什么?是那一部电影的插曲?

介绍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观看电影片段,谁片段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的情绪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

4、演一演(参与表演、加深体会)

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和歌曲中所表达音乐形象的体验。

1)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位同学扮演老师(或老师担任),表演歌曲的领唱部分,其余同学分成七个小组,戴上头饰分别扮演do re mi fa la si 七个小音符,表演歌曲的合唱部分。

2)相互评价

全班同学在唱唱、跳跳的同时展开相互评价,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欣赏和表演水平。

二、感受探索自主学习

1、小音符的本领

师:这七个音符就像是童话世界里七个神秘的小矮人,它们的本领可大了,能变化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曲调。

现在请你们跟着琴哼哼、唱唱,请你们谈谈小音符为什么能变化出这么多曲调?(小音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可以组合)

2、引入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学习

1)播放歌曲《七个小兄弟》的录音,请同学们听辨歌曲旋律在节奏变化后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感悟音的高低、长短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反复听赏、感受、体验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此歌)

2)听别歌曲中(1—4小节)与(21---24小节)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分男生、女生进行演唱

3、表演与创作

请七位高矮不同的学生扮演〈七个小兄弟〉角色来进行表演(举例)感受歌曲中时值的长短及音的高低,使学生得到

感性认识,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最后让学生做一个创编旋律游戏 (把学过 节奏,用五个小兄弟来代替,把4、7小兄弟去掉。教师伴奏,学生唱歌曲中最后一句“有长有短、有高有低,谱成一支曲”,唱完后五个小兄弟变成了一排节奏谱和旋律,先让全班学生拍一拍、再唱一唱)

4、歌曲拓展编创活动

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

是谁呀?(白雪公主)

师:我们也把她请来跳舞、唱歌吧!

(讨论决定由班上一位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5、歌表演?

结合歌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和汇报表演。(进行互相评价,鼓励不同的表演方式。

三、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1、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有的甚至还能唱歌呢!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留意而已,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八只空玻璃杯)怎样能使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2、师:请小乐队上场,为我们演奏今天欣赏的美国影片〈音乐之声〉里的插曲(Do--- Re---Mi )。演奏的乐器就是玻璃杯,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3、师:多么美妙的音乐,在杯子里加上不同量的水,就使玻璃杯发出了这么美妙的声音。有一个建议:课后请你们尝试一下自己动手制作小乐器,和爸爸、妈妈开一个家庭演奏会,一定很开心!

四、小结

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使我认识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邀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引入人胜。

第二课时 “ 歌曲拓展 编创活动”

第三课时《乃哟乃》

教学目标

1、学唱《乃哟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点,学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舞蹈、悠扬的器乐声表现土家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运用听的方法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学生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

3、在欢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

听辨音程、节奏

教学重点

感受少数民族民歌待点,认识呼吸记号,掌握s01的音高、音位。

教学思路

欣赏一首乐曲《小白船》,学生每两小节为一个划船动作,表示上下起伏的小船在水上飘荡;有的学生头披纱巾如“嫦娥奔月”般飘游在广阔无垠的星河之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歌特点与乐曲的优美意境。让同学根据歌曲《乃哟乃》编配动作进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愉快 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小白船》。

1.欣赏前,通过朗读歌词和讲故事,介绍“中秋节”赏月风俗导入,并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朝鲜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划船等)表现乐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表现的美好意境。

4.用线条连一连、唱一唱,进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点。

二、认识呼吸记号及“sol”。

1.复习“<”(渐强)与“>”(渐弱)记号。

2、区别“V”与“<”“>”的不同点,知道“V”的名称与用处。

3.认识“sol”的唱名、音位及音高。

4.在手谱上找到“sol”的音位。

5.练习视唱一、二,掌握lu、lu的口型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6.运用呼吸记号练唱视唱二、三,做到缓呼缓吸。

三、学唱歌曲《乃哟乃》

1.教师范唱(可使用伴唱录音载歌载舞地表演)给学生一个欢快、活泼的初步印象。

2.介绍土家族民歌特点及民族风格。

3.分句拍击歌曲节奏,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4.视唱乐曲,找出do、mi、sol的唱名,做好歌曲后面的练习。

5.鼓励学生自己用乐器吹奏旋律,大胆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中进一步感受民歌特点。

6.用“练练四”的节奏为歌曲伴奏,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乐句要与歌曲对应好,避免混乱。

7.学会歌词后,让同学编配动作进行表演,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愉快 的心情。

8.表演活动《跳跳拍拍》,以歌舞一拍手一歌舞一跺脚的形式进一步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四、拍击节奏。

1.复习一下《大钟与小钟》中学过的4种节奏,分析一下4组节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看图模仿拍击。

2.听教师拍击,让学生凭记忆把节奏拍击出来。

3.教师按4个不同方向连接拍击,让同学们迅速作出判断并按图示要求将节奏拍击出来。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音乐是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音乐是好朋友》,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感受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及三拍子强弱节拍。

3、学做音乐游戏,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难点

感受四分符点音符x.x

教学重点

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教学思路

用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体验音乐的美感,体会相互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高位子

(听“七色光”音乐进教室)

1、师生问好:5 5 3 - | 5 5 3 - | 5 3 5 - |

大 家 好 老 师 好 大 家 好

大家上午 好 老师上午 好 大 家 好

2、模声练习:5 3 5 - | 5 3 5 5 3 |

lu lu lu lu lu lulu lu

3、同学们模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唱一首歌请你们听(范唱“春晓” 5 3 -∣3 3 1 0∣5 5 3 3 1∣5 3 -∣5 1 3 0∣5 5 3 3 1∣

春 眠 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 来 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请大家来感受一下(学生跟唱),我们刚才所模唱的歌曲共出现了几种音高?请大家一起用手势来感受一下。(5、3、1)

二、音乐游戏

1、歌表演:刚才我们已感受到了5、3、1、三个音是好朋友,现在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七个小兄弟”也是好朋友,请七位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其它同学在自己位子上边唱边表演。

2、音乐游戏:感受时值,创编节奏及旋律。

(认识、体验四分音符 x、x )

三、学唱歌曲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体验到了音乐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和音乐交朋友吧!请大家听《音乐是好朋友》

2、初听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3、请大家用拍手、或摇晃身体来体会音乐的节奏。

4、(先用球感受强弱,再用走路的形式感受音乐节拍

5、用哼鸣熟悉旋律

6、找一找歌曲中5、3、1、共出现几次。

7、视唱歌谱(先用柯尔文手势视唱)

8、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9、律动:体验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先后离开坐位围成两大圈,边唱边跟着领头的小朋友做动作,歌声形成卡农式,最后各大圈又回到自己的坐位结束。

五、课堂小结

第一单元课后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一单元,我以“听、唱 、游戏”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例:“七个小兄弟”以景展开想象。“音乐是好朋友”以情展开想象,亲情、友情。学生的思维就象一条条射线发散开去,但他们的源头却紧握老师手中。

第二单元 《快乐恰恰恰》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密切联系,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

2、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热烈奔放和欢乐两种不同情绪的体验,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

3、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能够认识1、3、5三个音,并正确拍击出由x-、 x、 x组成的节奏短句;试着创编简单的旋律。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音乐与舞蹈活动,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密切联系,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教学内容

唱:《木瓜恰恰恰》《跳到我这里来》《阿西里西》

听:《马刀舞》、《我的家在日喀则》

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来》、踏踏、唱唱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养成与他人合作 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教学难点

用“1、3、5” 三个音写一句自己谱的歌。

第一课时 《快乐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感受快乐、热情的情绪。

2、认一认二分音符唱两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3、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好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情感。

教学难点:

歌曲第9、10两个乐句中连续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多种体裁的歌曲,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新体裁的歌曲——叫卖歌。

二、新授:

1、叫卖歌: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只是吆喝以招徕顾客。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卖汤圆》、《冰糖葫芦》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是课本第24页的《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谱:

1)学生听老师范唱歌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将歌曲划分成了几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有什么特点?

2)认识二分音符x- ,学生自己弹琴试唱乐谱,找出乐谱中的难点(第9、10乐句),让我们一起读读它的节奏吧!

3)视唱歌谱

4)师生接唱

3、学习歌词

1)读歌词(恰恰恰是衬词,不读)

2)用第一乐句带歌词教方法。

3)学生自己学唱,在自己不会唱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跟随老师唱,及时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5)让学生自己演唱一遍,在“恰恰恰”处创编动作。

三、了解印度的相关文化。

感受印度人们围在水果滩边,叫卖、选购、品尝的热闹场面。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跳到我这里来》

教学目标

1、欣赏手风琴独奏“马刀舞”,让学生感受热烈、奔放的情绪;同时用图形和颜色区别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

2、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正确地演唱歌曲《跳到我这里来》,并能投入到歌词的创编活动中来。

3、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段的过程中,正确模仿片中的动作,并学跳集体舞。 教学重点

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区分乐曲三个部分的相同与不同,并将自己对三个部分的感受通过综合性的音乐表现以及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积极参由于歌词的创编,并投入到集体舞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赛马舞》音乐进教室

2、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怎样?你仿佛看见了一个什么场面?

师:这是一首《马刀舞》乐曲,它表现了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民,正在开展一场跑马比赛的热闹场面。

二、欣赏《马刀舞》

1、听赏《马刀舞》,听时请注意,乐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师:这首乐曲是苏联作曲家哈哈图良于19xx年创作的战斗舞曲,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苏联小舞蹈家给咱们表演(播放第二编);你们想不想和小舞蹈家一起表演?

三、学唱“跳到我这里来”

1、师:同学们,你们表演的真好!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拍手为舞蹈的人们伴奏吧!

2、听唱“跑到我这里来”

3、学生跟琴模唱歌谱

4、熟悉歌词

5、学唱歌曲

6、现在老师用两种速度来演唱,你们选一下,那种速度比较合适(慢速、中速)

7、创编歌词:谁能把“没有舞伴怎么办?”这句歌词换一换?

四、集体舞表演

第三课时《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学唱歌曲(只需大致学会)。

2、学唱“阿西里西”歌曲,了解彝族儿童的生活习俗及快乐心情。3、学跳集体舞,重在参与。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

教学难点

学完歌后,设计一些综合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感受《我的家乡日喀则》

1.小朋友,在上课前,大家先说一说西藏有那些特点,并结合书中插图,来感受、了解一下歌曲的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西藏特点,听辨演唱的形式。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转圈等动作)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

4、我们来熟悉一下歌词内容

5、跟录音学唱歌曲。

二、学跳集体舞

1、基本动作五个

2、学跳《我的家乡日喀则》集体舞(分组学、互相学、组合)

三、学唱歌曲《阿西里西》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歌曲中大家在干什么?

2、教师第二次范唱,学生拍手哼唱;

3、听录音拍节奏哼唱

4、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5、初步学唱歌词

1)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2)分组演唱。

四、音乐活动

1、请学生根据民族的特点自由设计音乐活动。

2、教师简介彝族小朋友游戏的心情。

五、课堂小结

第二单元课后反思:

这一单元是教学的认知部分,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验音乐之“动”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增进拓宽对音乐一相关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意识。

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呼吸记号,做到缓呼缓吸、连续不断,学生要正确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好每个音的时值.这 是教学的难点部分。指导学生在听范唱和钢翠演奏的过程中,找出歌谱中相同的乐句并培养乐句划分的能力。歌曲节奏感强、旋律舒展,所以学生视唱起来不会困 难,需要注意的是力度对比,无论在朗读时还是演唱时都要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演动作、设计节奏谱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竖笛吹一吹。如学生有器乐学习的基 础,则可借助乐器来学会歌谱。

第三单元 《百灵鸟的歌》 四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欣赏、唱歌、表演等活动中感受“百灵鸟”“小杜鹃”可爱的音乐形象,了解更多的和鸟有关的歌(乐)曲。

2、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祖国、祖国我爱你》《叫我唱歌我唱歌》等,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认识“re、fa、la”、填填、唱唱、跳格子等音乐游戏、巩固对音符的掌握。在竖笛接龙游戏中,能吹奏出sol、la、si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从人们喜爱的大自然入手,激起学生去歌唱自然、歌唱生活、歌唱家乡。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是表现的鸟鸣之美。在轻松快乐的的“与鸟为友”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同时,还注重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学习中外民歌为主又接触大师名作。使学生用美妙的歌声唱出友情、亲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

教学内容

唱:“顽皮的小杜鹃”、“祖国、祖国真美丽”

“叫我唱歌我唱歌”

听:“对鸟”、“大鸟笼”

奏:竖笛接龙

动:综合艺术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歌曲。

教学难点

认识“re、fa、la”、填填、唱唱。

第一课时 “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学唱奥地利民歌“顽皮的小杜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音乐知识来感受歌中的童趣,从而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欣赏《杜鹃圆舞曲》〈对鸟〉,感受音乐情绪:欢快热情、优美灵巧,并记忆其主要主题。

教学重点

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教学难点

准确唱好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感受《杜鹃圆舞曲》

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跳进教室

2、小朋友,刚才你们听着乐曲,跳进了音乐教室,现在请你们听赏《杜鹃圆舞曲》,即兴表演可爱的杜鹃、高飞、低飞,也可以模仿杜鹃在密林中轻轻啼叫、飞出密林、在林中低回翔、又飞回密林。

3、音乐活动

为《杜鹃圆舞曲》伴奏,听辨“ 3|1 0 3|1 0 3|5 53 13|2 ”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拍的长音可用小铃和三角铁,其余可用双响筒、木鱼、铃鼓等。

4、欣赏“对鸟”

二、学唱《顽皮的小杜鹃》

1、谈话:小朋友,你们模仿杜鹃及其它的鸟动作真美,可这里有一只“顽皮的小杜鹃”嫉妒了,它说:“为什么不听听我唱歌呢”,现在我们来听“小杜鹃”

2、范唱:边唱边表演

3、听旋律拍出节奏

4、跟琴哼唱旋律

5、熟悉歌词(在读歌词时,注意弱拍起)

6、跟琴学唱歌曲(请小朋友在歌曲中,找出相同之处)

三、歌舞合作表演

1、用歌舞乐合作表演的形式感谢热情接待我们的杜鹃妈妈、小杜鹃及它的小主人:三个方阵各出一批演员:小百灵队演唱,小

孔雀队表演,小乐手队则每人拿起凳子下的生活中能发响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按节奏敲击,晃动发出声响为歌舞表演者伴奏。看一看、选一选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效果好?

2、歌、舞、乐表演(舞者戴上头饰)准备。

3、上台(各队派代表)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让学生画出心中的爱,展示出小朋友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丰富懂得想象力。

2、欣赏“大鸟笼”,让学生把音乐中鸟的形象与生活中鸟的形象结合起来感受。

3、认识“re、fa、la”填填唱唱。

教学重点

能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歌曲。

教学难点

在17---24小节音不易唱准,先做填填唱唱练习,再随琴练唱。

教学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动作让学生猜。

2、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表达了什么?

3、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1、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2、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3、用do、re、mi、fa、sol,按节奏创编旋律。

三、学习歌曲:

1、导言:同学们你们听!创编的真棒,现在请大家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教师范唱。

3、学生哼唱旋律

4、轻声视唱歌谱

5、学唱歌曲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

四、画一画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上的小蜡笔,画一画我们祖国的美好江山。

(分组讨论,每一组画一张,边唱边画最后展示。

五、课堂小结

第三、四课时 “叫我唱歌我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南京六合民歌“叫我唱歌我唱歌”,感受歌曲的地方色彩,表达“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2、学做音乐游戏: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3、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

教学重点

用“田间劳动”的过程,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教学难点

创意采用“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教学过程

一、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鸡: 叽叽叽. ××× ×××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 ×× 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 ×× |×?0|

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二、导入课题。

1、请同学们观赏“隔上段”(让同学感受音乐情绪及劳动情景。)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学生回答:活泼、有地。他们在干什么?

2、现在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我们南京六合民歌,也是田间劳动过程的歌曲。(范唱)

3、我们跟着音乐来感受一下。

4、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按节奏凑词:轻轻声模唱歌词。先唱歌词,辨认歌曲中重复变化。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劳动的心情。

6、一领众唱,体验“劳动号子”的独特演唱效果。

三、学生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集体创编插秧、抛秧、收割等动作。

四、音乐游戏

跳格子,将“re、fa、la”三个音符任意放入格内,在按不同顺序方向边唱边跳。

五、竖笛练习

用“sol、la、si”三个音,做“竖笛接龙”游戏。

六、课堂小结

通过歌曲学习,发扬了爱劳动的好品质,体验了民歌的特点。

第三单元课后反思:

学 习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 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其终身热爱 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生的学习情感应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学习情感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 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记录在册;比一比谁听过的音乐多,谁是“班级音乐之星”,把评比结果记录在册;两项综合作为学生的学习情感评价结果。这一单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的“与鸟为友”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同时,还注重了对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吸收,既以学习中外民歌为主又接触大师名作。使学生用美妙的歌声唱出友情、亲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情。

第四单元 《采山谣》 三课时

教学总目标

1、在“视、听、唱、动”的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之后的乐趣,从而表达对秋天喜爱之情。

2、演唱《溜溜山歌》,欣赏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河北吹歌《打枣》初步了解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创编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思路

本单元用“歌谣”串 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用感受二胡独奏曲 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 学习的氛围。

教学内容

唱:《树叶儿飘飘》《秋天红艳艳》《溜溜山歌》

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采山谣》

动: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点

选择情绪的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全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课时《树叶儿飘飘》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学生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2、在聆听中感受、生活中表现、创编中发展。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时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

2、尝试结合美术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兴趣

1、导语

(请一位同学用二胡演奏一段乐曲,放一段二胡乐曲)

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曲?(简介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

2、听录音:播放二胡独奏《八月桂花遍地开》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3、在次播放乐曲,请同学听着音乐,哼唱旋律,模仿二胡的姿势演奏。

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扭秧歌步,用动作来感受乐曲所表达情绪。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思考后回答)

2、(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

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它?

3、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随音乐律动。

4、(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学生活动,教师朗读歌词)同学们,你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

5、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它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

6、教师范唱

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

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 5 3 · ”“3 2 ·”跳进“ 3- 5”“1-5 ”及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

3、跟琴轻声模唱,音要唱准。

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颂歌词

5、学唱歌曲: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等进行演唱。

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

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2、各组汇报,相互评价

3、布置家庭作业:

在美丽的秋天里,你喜欢什么?是果园的水果?动物园的动物?

公园里的花朵?------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喜爱,把它画在书上,课后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到公园、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五、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秋天红艳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从中表现出愉快心情、唱出美丽的秋天。

2、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3、音乐游戏“夸秋天”

教学重、难点:

1、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2、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天红艳艳》

3、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活动展示

1、同学们,我们用动作和歌声表达出秋天的美《树叶儿飘飘》

2、再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把你们自己准备好的道具带上来,创设情景。把制作好的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为它选上一段音乐,或配上几句歌词。

二、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展示、表演的很好,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

4、学生张口默唱。

5、轻声唱。

6、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天红艳艳》。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天红艳艳》 。

三、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今天演唱地很好。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天。

四、小结

第三课时《溜溜山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体会歌曲的语气,简介安徽民歌的特点。

2、欣赏河北吹歌《大枣》,感受用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

3、唱一唱、认一认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认认、唱唱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1、复习拍的有关知识,五线谱中do的音高音位,复习do一la 6个音的音高音位。

2、在“手谱”中找到“do”的音高位置,并玩玩手谱游戏,复习一下学过的7个音。

3、感受全音符、十六分音符。

4、学习看谱视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的作用。

二、学唱歌曲《溜溜山歌》

1、导入:教师唱几首民歌,让学生说出什么地方的民歌?

2、(教师弹琴范唱)请你们根据歌曲拍一拍强弱规律或划指挥

图式认出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3、看谱拍节奏,。

4、教师弹歌曲旋律,范唱歌谱,学生拍歌曲节奏。

5、让学生按旋律走向。

6、分句视唱,学会歌谱。

7、学读歌词,接龙形式

8、用亲切、喜悦的情绪,演唱歌曲《溜溜山歌》

9、听听安徽孩子是怎样唱《溜溜山歌》的。

10、模仿安徽小朋友演唱的方法。

11、边唱边表演

12、教师示范创作一段歌词,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创编。

三、欣赏《打枣》

1、听赏《打枣》吹歌

2、同学们,乐曲中有唢呐模仿人物对话的情景,你听出来了吗?猜猜看,他们在说什么?

3、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唢呐的声音。

四、小结

第四单元课后反思:

音 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指《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经过学习应达到的演唱、演奏、识谱视唱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 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普通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教学不同

于专业音乐教育,其内容和要求都是从感受与表现音乐的情感需要出发,适应音乐实践 活动的需要,不作过高、过难的要求;而且,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都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之中,没有独立的分科,因此,对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评 价应根据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演唱、演奏、读谱视唱、音乐欣赏等内容进行,避免单纯的技能技巧考核。本单元用“歌谣”串 联一些民歌、民间音乐和童谣,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演唱歌曲、读谱视唱、欣赏形式,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民族音乐; 用感受二胡独奏曲的形式,是学生了解二胡和河北吹歌,喜欢它们的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 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

第五单元 《欢乐谷》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与大家分享可爱的卡通人物和好听的卡通歌曲,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的学习成果。

2、能熟练背唱歌曲《小朋友的家》,学会用自然、圆润的歌声表现歌曲《动画城》;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并启发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

3、认识7、i在音阶上的位置,学习柯尔文手势感知音高,进一步在游戏中熟悉1---i的音高位置;通过音乐剧表演和律动初步感受休止符0、0的长短和作用。 教学思路

本单元,创造一个真善美的卡通世界,让学生在“欢乐谷”里自由地幻想;听狮子王的歌唱,看迪斯尼的表演,体会休止符的烦恼,与七个小音符一起做游戏,用欢乐的歌声表达歌曲。在音乐谷中,感受动画人物的情感,丰富学生音乐感知力。 教学内容

唱:《小朋友的家》《动画城》

听:《真善美的小世界》《生生不息》

动:音乐童话剧《休子符的烦恼》

律动《走走停停》

奏:竖笛练习《小快板》

教学重点

让学生大胆表现内心对音乐的感受,发展学生的肢体语言、口头表达等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休子符、八分休子符,表演音乐童话剧《休子符的烦恼》。

第一课时《小朋友的家》

教学目标

1、运用卡通歌曲的交流与表演性活动,无拘无束地表达所喜所爱,拉近一卡通音乐的距离,建立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2、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卡通乐园的美景、用听听、唱唱、奏奏、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3、在创设的情境中,用灵巧的吐字,保持稳定的速度来演唱歌曲《小朋友的家》,能用动作、打击乐器、编创的歌词来表达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聆听歌曲,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能编创动作表演,填创歌词。

2、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音乐《米老鼠进行曲》,用律动进教室。

师:米老鼠今天带我们来到了它的家,你知道是哪里吗?(引导学生观赏事先布置好的环境)。得出答案:迪斯尼乐园。

2、了解迪斯尼乐园,进行节奏游戏

师:你们瞧!进迪斯尼乐园可不容易,哪个聪明的同学能敲开这个大门?

1)节奏:前十六、后十六音符。

2)按节奏介绍卡通人物。

二、听赏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1、看录象,感受歌曲的情绪

2、让我们一起随着歌声去体验迪斯尼乐园的神奇和美妙。

三、音乐游戏“音乐果”

1、唱唱“音乐果‘

师:在迪斯尼乐园有棵神奇的音乐树,你瞧!树上结满了音乐果,老师先来唱一个。

2、听音摘果子

师:同学们,请你们听,那只果子在唱歌,就请你们把它摘下来。(老师弹琴,学生听,听对了奖励“一个金苹果)

四、学习歌曲“小朋友的家”

1、导语“师:同学们,我们果子送到欢乐谷中的小朋友家,屋里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声。”

2、范唱歌曲,请学生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3、找一找熟悉的旋律和节奏并唱一唱。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哼唱旋律,老师唱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7、歌曲处理。

8、自由尝试用打击乐表现歌曲。

9、拓展歌曲,创编歌词。

师:迪斯尼乐园有那么多卡通人物,你们能不能为他们做首歌来唱唱。

五、小结

欢乐的歌声吸引了更多的卡通人物,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

第二课时《动画城》

教学目标

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认一认、唱一唱音阶,贴一贴、画一画你喜欢的卡通人物。

4、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节奏,创编歌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si 、do 音高及手势。

教学过程

一、感受“动画城”

1、同学们,先请你们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同学们,请你们帖一帖、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

1、谈话:同学们,你们把卡通人物,汇聚在一起,它们高兴地在《动画城》里唱起来了。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 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

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p书27页城墙图)

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6、熟悉歌词,用中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突出强拍。

7、学唱歌曲‘,区别第一、第二乐句只有最后一小节旋律不同,用颜色涂上分别唱一唱。

8、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

三、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1、根据书27页图片,说一说剧情,了解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感受音乐为卡通片制造了氛围。

3、模仿动画片的情景进行表演。(分组进行)

四、小结

第三课时 音乐童话剧《休止符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在表演中加深对休止符作用的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

2、律动:《走走停停》加深对休止符时值的概念,发挥学生想像力的音乐活动。

3、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巩固已过的三音指法及吐音,让学生视谱作无声的运舌练习后再演奏。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创造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曲谱感受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休止符的烦恼》

1、熟悉音乐童话剧的对话语言,请同学们看一看谁和谁在对话?

2、我们也来学一学,请全班女同学模仿休止符说话,全班男生模仿小朋友问话。

3、请大家分组进行表演展示,每位同学都要参加,分别当“演员”、“评委”、“歌手”或“演奏家”,你们可以唱“学做解放军”的歌,也可以唱其它带休止符的歌曲,最后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选出音乐剧表演奖(集体),最佳演员奖。

二、律动《走走停停》

1、熟悉《走走停停》曲谱。

2、大家根据音乐用动作感受,请一位同学按照曲谱遇到休止符时敲敲,其他同学听到鼓声时停下,并在原地做一个动作。分组进行比赛,听到鼓声没停的同学请他表演一个节目或回答一个音乐问题。

三、竖笛三音练习《小快板》

1、练习吐音。

2、根据《小快板》乐曲进行练习吐音,每个音都要吐奏。

3、教师示范演奏。

4、进行1—8小节与9—16小节之间在表演上的区别。

5、注意前八小节要奏得干净、流畅,后八小节要奏得连贯富有歌唱性。

四、小结

第五单元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 , 可采用 “ 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 ” → “ 合作学习 ” → “ 组长检查 ” 的 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 , 能 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 就可采取相应的对 策。反馈原理指出 :“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 , 才能实现控 制 ” 。因此 ,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 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 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 , 也是优化目标 , 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反思 , 发现自己语言组织水平差或音乐素质差 , 若能自主训练 , 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在实施中 , 我深刻体会到 " 反思性教学 " 的效果 还受到教师、学生起初水平的影响 , 但 " 反思性教学 " 最大的好处是让不

同起点的学生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 , 因为它呈现了一 个 " 实施一反思一指导实践 " 的过程 , 它所发挥的效果是螺旋式上升的。相反 , 对于一个从不反思的学生和教师来说 , 他的发展 一定是缓慢的 。

第六单元 《牧笛声声》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牧歌和草原民歌的特色与美。

2、背唱《牧童之歌》,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欣赏、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独唱与齐唱。

3、锻炼即兴表演的能力,用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思路

通 过演唱、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山野、草原的音乐风格、了解牧童、牧民的生活风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的人文情感。演唱与欣赏 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和外国歌曲《牧羊女》《牧场上的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孩子们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编故事、创节奏、学 舞蹈是发展性的综合创造活动。

教学内容

唱:《牧童之歌》《牧羊女》

听:《牧童短笛》《牧场上的家》《草原上升起不落的

太阳》《草原赞歌》

动:《学跳蒙古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感受牧歌和草原民歌的基本特点,在创造表演中感悟音乐文化的多样与沟通。 教学难点

背唱《牧童之歌 》,能自主地处理歌曲《牧羊女》。

第一课时 《牧童之歌》

教学目标

1、演唱《牧童之歌》与欣赏《牧童短笛》,了解不同地域的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活动。 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乐句的长音处用动作或打击乐参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疆音乐

1、谈话导入:(听“达阪城姑娘”音乐跳进教室)

师:同学们,进教室时播放的歌曲是哪一个民族?能否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新疆?

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新疆民俗文化。

师:让我们一起谁者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

3、探索手鼓的打法

(师轻轻地敲响手鼓,提问)这是什么乐器?

师:手鼓是新疆人民唱歌、跳舞时最长用的伴奏乐器,谁会打手 鼓?(小组交流手鼓的打法,每组派代表示范)

二、歌曲教学

1、导入歌曲:刚才和着鼓声的音乐美么?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内容?(天山、草原、牧童、马儿)

2、范唱歌曲

3、跟琴轻唱

4、朗读歌词,轻声唱词。

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处)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

5、表现处理歌曲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导入:请大家听一段音乐,小牧童生活在什么地方?

2、感受《牧童短笛》与学唱《牧童之歌》不同之处。

四、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牧羊女》

教学目标

1、正确运用力度记号,按三拍子强弱规律演唱歌曲《牧羊女》,并用乐器吹奏。

2、唱准si的音高,复习do—d。’各唱名的音高,继续进行视唱与听音练耳训练,进一步培养听辨旋律音程的能力。

3、用柔美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牧羊女》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牧羊女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4、欣赏轻音乐《牧场上的家》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力度记号,听辨乐曲中的力度变化。在节奏练习、歌曲、视唱曲中加以应用。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牧场上的家》

1、听第一遍,感受乐曲所表达的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师介绍作者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2、听第二遍,整体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发挥想象,用动作或色块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学唱歌曲《牧羊女》。

1、听范唱,感受旋律舒展、流畅的特点和歌曲热情美好的意境。

2、听教师钢琴伴奏,拍歌曲节奏,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并练习乐句的划分。

3、视唱歌谱,找出歌谱中的d0“与si,重点练一练。

4、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同时注意力度对比,讲出“f与“p”在歌曲中的作用。

5、用连贯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听辨拍击,加力度记号。

1、出示第一段节奏谱,让学生进行拍击练习。

2、教师为此练习加上力度变化后再进行拍击,让学生听辨出来,并将相应的力度记号填在括号内,再模仿拍击。

3、学生自己选择力度记号,填填拍拍。

4、看第二、第三段谱(即回、回),自学手与脚配合的拍击方法。

5、用回旋曲的形式拍击3段节奏。

四、听辨旋律音程《游乐场上》。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学跳蒙古舞《草原赞歌》

教学目标

1、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感受民族风格,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

2、结合音乐舞蹈,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再结合歌曲了解齐唱与独唱。 教学重点

感捂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学跳内蒙古舞蹈,感受民族风格。

教学过程

一、观赏歌曲

1、(出示内蒙古图象)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

2、听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草原赞歌》歌曲,分辨民族的风格。

3、结合歌曲了解齐唱和独唱。

二、选择适当节奏

1、(出示四幅图面:摔跤、射箭、赛马、挤奶;节奏:x o、

x – 、xx xx )同学们,请你们根据这四幅图,来选择适当的节奏,并填上象声词。

2、根据象声词,全班同学作出相应 的声势,并配乐表演。

三、学跳内蒙古舞蹈

1、基本动作:挤奶、骑马、耸肩等动作。

2、(见书图33页)看图模仿动作。

3、根据内蒙古歌曲学跳舞蹈。

4、分组讨论,编排舞蹈队形。

5、各组展示。

四、全课小结,进行评价。

第六单元课后反思:

一.总的来说这一单元,我以“听、唱 ”为基础,“讲、想”为中心,以“奏、画、律动、看”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主要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二.在教学设计中一环连一环,丝丝入扣,从听音乐—唱(奏)旋律—想情景—抒感情—舞,再现音乐。从感知—深化—升华。脉络清析,条理清楚。

三.在教学安排上,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力度、速度、节奏基本要素而展开。每一段都又有自己的侧重点,

四.在这单元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完成的比较出色,但若能在感受音乐、想象音乐的基础上,创造音乐,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

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

第七单元 《爷爷故事多》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听、唱、动能多种形式感受革命历史内容的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2、能用坚定有力、富有战争年代儿童歌曲以进行曲风格呈现的精神面貌和英雄气概,体会休止符在进行曲中作用。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音乐律动”、“歌表演”、“露一手”、“音乐情景剧”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爷爷故事多”为题,用结识爷爷故事来熟悉“音乐朋友”——革命年代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走进历史的时空,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为缩短生活距离,用几首电影故事片和艺术记录片《东方红》能影片,运用视象和情节让学生获得“亲历故事”的体验。儿童题材多,以爷爷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童声形式齐唱稍多。听赏

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跳秧歌来重温火红的年代。

教学内容

唱:《爷爷为我打月饼》《儿童团放哨歌》

听:《映山红》《红星歌》《游击队之歌》

〈解放军的天〉

动:“音乐律动” “歌表演” “学跳秧歌舞”

奏: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点

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听赏与歌唱、体验与表演,创造活动

第一课时 “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咬字和吐字。

2、节奏创编练习,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

3、欣赏“映山红”,感悟时代特点及音乐的鼓舞作用。

4、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教学重难点:

学习节奏创作的简单方法,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动物卡片挂图、 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节奏

1、教师:(放音乐、做律动).学生拍手律动进教室。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几个小动物,请你们看??

2、出示挂图:小动物、鸡、鸟、喜鹊、蜜蜂、蝴蝶等。

提问: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让同学模仿动物叫声,并拍一拍。

3、鸡: 叽叽叽. ××× ××× 用木鱼敲击节奏。 鸟: 吱吱. × × 用鼓敲击节奏。

喜鹊: 喳喳. ×× ×× 三角铁敲击节奏。

蜜蜂: 嗡嗡嗡嗡. ×××× ×××× 沙槌敲击节奏。

××× ×××|×× ×|××× × | × ×× |×?0|

幸福的 生活从 哪里来? 要靠 劳 动 来创 造。

二、欣赏“映山红”

1、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唱〈映山红〉

2、这作品表达了是什么情绪?

三、歌曲

1、放录音: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音乐的情绪。(爷爷为我打学饼)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歌词表现了什么情绪?

学生回答:活泼、有地。

2、伴奏:随琴用啦哼唱歌曲旋律。

3、视唱歌曲的旋律。

4、按节奏凑词:轻声模唱歌词。

5、随琴合唱,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音乐创编活动

学生分二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边歌唱边表演。

第一组:用打击乐器,打架子鼓为歌曲伴奏。

第二组:编舞 、用舞蹈表演。

四、表演: 架子鼓、打击乐伴奏、歌表演。

齐唱表演:第一遍唱本课歌词,第二遍唱自编词。

五、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1、学习连音奏法,以5 6 7 三个音进行练习“小宝宝要睡觉”

2、学过的三个音编一段小曲,编好后先唱一唱,再吹一吹。

六、小结

第二课时《儿童团放哨歌》

教学目标

1、学唱《儿童团放哨歌》,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了解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及革命歌曲《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了解儿童团与少先队的关系,同时进行思想与音乐文化的传统。

3、在“我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节奏感得到强化,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体会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听、唱、动等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休止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感受其在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听赏二首进行曲

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2、师:谁能说出来刚才听到的名字吗?在边听边走进教室时有什么感觉?

3、再听一首儿童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情绪、时代,它与《队歌》有什么不同?听赏《儿童团放哨歌》

4、讨论这两首歌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唱歌曲《儿童团放哨歌》

1、观赏录象,教师范唱

2、跟琴哼唱旋律,找出歌曲难点。

3、学唱歌词,注意2/4拍的强弱演唱方法

4、运用对比的方法,我们来了解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请同坐位相互讨论。

5、进行二部轮唱练习。

6、分组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进行队列训练。

三、拓展练习

1、简介:大小军鼓常用的节奏及敲击的方法(参考教材“我的创造”)

2、练习:全班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小军鼓轮流按节奏进行练习。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欣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教学目标

1、听赏《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感受休止符和附点节奏的表现力及号声的模仿。

3、学跳秧歌舞,感受解放初期的氛围。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风格热烈、欢快、而明朗,表现人民群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听教师弹奏《共产儿童团团歌》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教师弹奏时力度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到位置后用手拍出四拍子,要表现出其强弱规律。

2、用“la”哼唱《共产儿童团团歌》的旋律。哼唱时注意聆听教师弹奏的力度变化。

二、感受歌曲“《游击队之歌》《解放军的天》”

1、现在请大家观赏“游击队之歌”,观赏完后,说一说歌曲

中唱的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2、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

3、我们现在跟着歌曲也来唱一唱。

4、再请大家听一首歌曲《解放军的天》,听完后有什么感想?

5、请你们讲一讲“解放区”的故事,用体态语言来表达歌曲情绪及解放区的“明朗”

三、学跳秧歌舞

1、导语:同学们,让我们用舞蹈来感受迎解放的欢庆场面。

2、学跳秧歌基本舞步:秧歌十字步;秧歌后跳踢步;

3、选用歌曲《解放军的天》做伴奏音乐。

4、拓展为秧歌集体舞(全班同学两人为一组,面对面学跳)

四、复习竖笛《小宝宝要睡觉》

五、小结

第七单元课后反思:

反思性教学 " 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 ,它以教师和学生的 “ 思 ” 为核心 , 以全体学生 “ 学会 ” 、 “ 会学 ” 为目的 , 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 , 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 , 并强调 “ 思 ” 与 “ 练 ” 的结合 , 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 ,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 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 “ 反思性教学 ” 的探索和研究 , 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 可从 “ 教什么 ? 怎么教 ? 学会没有 ?” 三方面去考虑。

1. 教什么 ?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 这个问题的答案 , 可从《音乐课程标准》中去探寻。因此 , 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 , 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和分析 , 发现当前,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 其一 , 教学内容安排过多 ,造成 " 面面俱到 " 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 ; 其二 , 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 " 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 " 。

2、怎么教 ?

“ 怎么教 ” 考虑的应是 “ 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 ” 的问题。因此 , 在这一阶段 , 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 ,不随机应变 , 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 , 找不到结合点。因此 , 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 , 应根据课堂实际 ,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 思 , 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 : 我们的歌谱学习结束后 , 让学生分组唱 , 个别唱 , 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 有的节奏不稳定 ; 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 , 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 , 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

3. 学会没有 ?

对 “ 学会没有 ” 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 ,有时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 , 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 ,没有体现出 " 双边 " 活动意 识 , 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 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 , 也是优化目标 , 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第八单元 〈 我又长大一岁了》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唱、动、听”中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从而引发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让学生看手势猜旋律的音乐游戏,初步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3、能够感知音乐段落的变化,并能根据音乐情绪的不同,运用体态、线条、色彩或打击乐作出相应的反应。

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我又长大一岁了”为主题,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欣赏《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以及活动《音乐伴随我成长》等,让学生在听赏、演唱能过程中感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成长的快乐,并通过“音乐伴随我成长”能活动,增进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美妙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

唱:《三年级的小男生》、《长吧,小孩》、

听:《小小少年》《顽皮的小闹钟》《我怎样长大》

动:《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音乐伴随我成长》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带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内心的音高感觉。

第一课时 《三年级的小男生》

教学目标

1、学唱《三年级的小男生》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

2、感受《小小少年》歌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品质。

3、结合歌曲,联系本班的情况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教学难点

学好《三年级的小男生》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

2、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

二、节奏儿歌

1、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

2、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

4、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

2、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那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三年级------》

3、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

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坐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长吧,小孩》

教学目标

1、学唱一首南斯拉夫民歌《长吧,小孩》,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2、欣赏管炫乐合奏《顽皮的小闹钟》,用身体的动作或线条表现各乐段的情绪特点,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3、音乐游戏《看手势猜旋律》,培养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欣喜与快乐。

教学难点

学生在心中哼唱及内心控制音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赏《顽皮的小闹钟》

1、简介乐曲

2、介绍几种管弦乐器

同学们,你们能认识这些乐器吗?谁来说一说并模仿出它的声音。

3、现在请你们听赏用管弦乐器演奏的《顽皮的小闹钟》

4、请你们根据乐曲的节奏走出——方形、菱形、十字形,或用身体的动作表现各乐段的情绪。(跟着老师走,第一组先走 ;再有学生带大家走)

二、学唱歌曲《长吧,小孩》

1、请大家聆听歌曲。

2、听旋律拍出来节奏。

3、跟琴哼唱歌曲旋律。

4、用柯尔文手势感受音高位置。

5、音乐游戏: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看手势猜旋律。

6、学唱歌曲:听唱、模唱、跟唱、学唱。

7、歌表演:边唱边用动作表现出。

三、节奏听辨及旋律创作练习

1、听老师击拍节奏,又学生重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节奏上(图下),全班随老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花盆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

mi、 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

成一个短小的乐句,如谱例。

(谱例)

学生相互商讨后,逐一进行创

作表演(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3、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看着

《长吧,小孩》歌谱来唱一唱,

找一找歌曲中共出现了几个音?

四、小结

第三课时欣赏《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2、学做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参与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配乐朗诵等活动中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给生活的快乐,体验成长的喜悦,增进对音乐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现在我们一起用它来做“传、传、传”的游戏,音乐停的时候传到谁手里就请谁来打开它。(播放《长吧,小孩》音乐,按音乐的节拍传)

2、师:原来口袋里装的是一个可爱的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的脚印吗?(装中为班里某学生出生时的脚印)

这是一个小宝宝的脚印,不过这个小宝宝现在已经长得和我们一样大了。我们请他上来和大家见见面好不好?

二、复习回顾

1、师: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生长都寄托着父母亲美好的愿望,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聪明又健康。老师从大家交来的课前调查了解到,我们许多同学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开始接受胎教了,有哪位同学知道妈妈是怎样对你进行胎教的?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摇篮曲》,学生想象、模仿在妈妈肚子里听音乐)

师:不仅妈妈爱我们,爸爸也很爱我们。有位父亲在得知了女儿出生的消息之后,非常激动地写了一首歌,用音乐的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出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亲亲我的宝贝》(播放)

三、欣赏《我怎样长大》

1、师:我们来用歌声表达对成长的渴望。(复习《长吧,小孩》)

2、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才能长大呢?

3、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名字叫《我怎样长大》

4、学生朗诵《我怎样长大》

5、这首小诗配上了音乐,成为了一首很美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四、小结:愿每位同学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地成长!

更多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东方之珠的教学反思教学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时我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紧紧围绕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和美丽的夜景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读思议找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教学反思

09蒲公英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有了明显的改变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学中新的困扰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把握时机层层递进有坡度的质疑解疑以读为主在理解生字的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教学反思教学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兴致很浓究其原因跟营造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一上课伊始我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谁知孩子们会唱以前的儿童歌曲他们和我一起唱起来歌声停止我对他们...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金子-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金子教学反思挖掘真金金子是一篇蕴含哲理的文章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受到启发便留下来种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彼得成功了他的成功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百转曲折殊途同归成功的彼岸并非一...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石榴苏教版

石榴教学反思石榴一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本课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本次我进行了第二课时的上课精读课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课后反思今天的教学中我使用了学练结合的反式通过两年半的习惯篇学习和平时习惯的培养有些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较好的学习作业的习惯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将自己已经养成的习惯告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哪吒闹海是一篇脱胎于我国封神演义西游记的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小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东海龙王父子使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的故事我认为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学这...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3通过本文的阅读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孙中山破陋习1-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孙中山破陋习孙中山破陋习讲述的是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姐姐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废除缠足陋习的事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有这么几个理解的难点1课文所反映的年代与事件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不了解孙中山不...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石榴》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石榴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从中感受到石榴的可爱3激发学生对枣庄石榴的喜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难点弄清石榴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枣庄石榴的喜爱三...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教案

8蒲公英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可爱亲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能听从正确的教导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4学会运用对比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第一、第二单元教学反思1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