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时间:2024.4.8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吴红梅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本课通过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 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吴红梅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则鸡小学:王邦桥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所以"90比40应该'多得多',80比65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好,如果学生猜不中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逐步调整。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则鸡小学:王邦桥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吴红梅

在人民币这部分知识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远远高于他们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啊。于是我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引导。

在计算加法问题时,他们能够准确列出算式,但是得数却不能把元角区分相加。我抓住错误挈机引导学生意识到2元不是2角,不能直接相加。从而懂得算加法是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并且结果要保证符合日常生活实际。

在减法问题的计算中,我先出题:你要买一根5角钱的雪糕,你给了售货员1元,他应该找你多少钱呢?他们说是5角。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1元减去5角等于5角。我再次引导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这5角钱是买雪糕花掉的,而且是从1元里花掉的,花掉就是减去,要找的钱就是你自己还剩多少钱。当找回多少钱和还剩联系起来时,他们就理解了。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则鸡小学:王邦桥

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个教学新理念,凭着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尝试上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余,想法颇多……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希望能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我设计的情境是买玩具:电动赛车的价格是36元,小明带了8元钱,想买一辆赛车还要攒多少元?引导学生列算式:36-8,由个位不够减,引发孩子拆十,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29-7,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6-8不够减怎么办?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质。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4.是优化练习。注重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等。5.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节课的不足之处:

1、 学生在讨论36-8=?时,由于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所以方法较多,但对算法优化时对基本算法强调不够,致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没有牢固地掌握16-8=8,20+8=28这种基本方法,所以在口算技巧方面效果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机智得做到“收”、“放”自如。

2、本节课“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大部分学生明确算理,但在口算时速度太慢,原因是没有做好充足的铺垫练习,20以内退位减不熟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还需要强化训练。

找规则教学反思

则鸡小学:王邦桥

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上课的开始,设计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凭直觉做出判断,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找规律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已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个案例从主题图------学生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


第二篇:20xx审定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师生角色转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

三.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本课学习的各环节中,当学生完成某种探索知识的任务(数的方法), 或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问题(小组合作数种子、举生活实例)后,教师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鼓励,并奖给智慧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所以"90比40应该'多得多',80比65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好,如果学生猜不中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逐步调整。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

“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后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与生活又有本质的区别,数学是对生活现象的理性思考和提升。做老师的必须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点,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主要教学例7和例8。

教学例7问题不大,他们都知道买几样东西就把几样的价钱加起来。在教学2元+4角时,有的学生得出结果是6角。我抓住这个“错误”挈机引导学生意识到2元不是2角,不能直接相加。从而懂得算加法是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并且结果要保证符合日常生活实际。如结果不应该写成15角,而应该是1元5角。

例8有两个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有两种情况用到减法:一是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二是比较两种价钱贵和便宜也用减法。计算人民币减法也和加法一样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计算。我本想例8无非就是把加法变成减法,学生应该也是迎刃而解。可是真正教学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高估了学生,自己又一次犯了自以为是的错。学生能理解找回多少钱,但不明白找回的钱就是花掉后还剩的钱。“找回”两个

字和他们所学的加和减的含义好象脱节。可见我平时的教学不够灵活,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时,我应该给学生提前渗透花钱的时候,花掉就是去掉,找回就是还剩,求找回的钱就是用付出的钱减去花掉的钱。

在我教学例8的时,学生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是要买一个皮球6元,付出1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马上就能说出是4元,但让他们用算式表达他们的思考过程,他们却只有少数能说出。这出乎我的意料。看来他们的生活经验远远高于他们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啊。于是我又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开始引导。如果你要买一根5角钱的雪糕,你给了售货员1元,他应该找你多少钱呢?他们说是5角。怎么列算式呢?他们意识到是用1元减去5角等于5角。我再次引导为什么用减法呢?因为这5角钱是买雪糕花掉的,而且是从1元里花掉的,花掉就是减去,要找的钱就是你自己还剩多少钱。当找回多少钱和还剩联系起来时,他们好象又有很多人理解了。到是计算方法上还比较顺利。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反思

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个教学新理念,凭着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尝试上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余,想法颇多……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希望能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我设计的情境是买玩具:电动赛车的价格是36元,小明带了8元钱,想买一辆赛车还要攒多少元?引导学生列算式:36-8,由个位不够减,引发孩子拆十,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29-7,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6-8不够减怎么办?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质。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4.是优化练习。注重练习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等。5.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节课的不足之处:

1、 学生在讨论36-8=?时,由于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所以方法较多,但对算法优化时对基本算法强调不够,致使学生在本节课中没有牢固地掌握16-8=8,20+8=28这种基本方法,所以在口算技巧方面效果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机智得做到“收”、“放”自如。

2、本节课“100以内的退位减法”,大部分学生明确算理,但在口算时速度太慢,原因是没有做好充足的铺垫练习,20以内退位减不熟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还需要强化训练。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我就从这节课的成功之举、不足之处、教学中的教育机智以及学生的亮点等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想和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成长。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题,让

学生仿佛身临一个动画的世界,愉快的学习。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1、创设愉悦、有趣的、童话般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爱玩、爱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丰富的画面、动态的形象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有效法宝。一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课前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从上课开始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

教学伊始,我首先呈现一幅学生熟悉的画面,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找规则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游戏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上课的开始,设计游戏,有意识地按规律呈现,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凭直觉做出判断,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猜想中感知到规律的存在,帮助理解知识。

二、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找规律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已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个案例从主题图------学生熟悉的学校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

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折正方形、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今后深入学习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

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找一找、比一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图形,增强了学生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初步体验了图形之间的变换。这样安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平面图形。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关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处理得不好。

其实学生对三角形已经熟悉,而对平行四边形则比较陌生,恰恰我花在平行四边形上的时间远比三角形来得少。让学生用长方形自己剪出三角形来拼,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也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找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来拼平行四边形,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另外,在利用网络技术方面有些缺乏,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图片的手段,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协作学习整合起来。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师是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比较活跃,效果较好,但是时间上把握的不太好,在观察这一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后面有2道习题没有完成,以后教学时要注意适当控制。

更多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上下前后教学反思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根据研究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分相对应建立起以下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套)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反思这是孩子们步入小学的第一堂数学课我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所以课前在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数学课件带领孩子们到多媒体教室进行第一堂数学课通过了解我还知道他们大多在...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套10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一年级下册董彩玉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编排的其目的是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拼摆出新的图形体会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但这部分内容稍不注意就容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景化低年级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习行列时既要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1位置教学反思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习行列时既要明确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还要弄清数数的顺序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综合性比较强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和领会本单元的教学让我体会到1生活中的数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集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则鸡小学王邦桥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20xx年3月6日教学反思20xx年3月18日教学反思20xx年3月21日教学反思20xx年4月6日教学反思20xx年4月15日教学反思20xx年5月6日教学反思20xx年5月26日教学反思20xx年6...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十几减几这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通过小猫钓鱼这条情景主线把计算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一年级下册数学gt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

一年级数学下册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反思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