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方程不等式教学反思

时间:2024.4.13

函数·方程·不等式》教学反思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综合题,历年来是中考热点之一,主要采用以函数为主线,将函数图象、性质和方程及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整体构思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基础知识。

2.加强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者的联系

3.加强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的联系

4.会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实际问题的最值

教学重点

1、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及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教学难点

对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最值要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图像来解决,从而深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

教学班为中等层次的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均衡,学习积极性高,但是拔尖的学生不多。本节课在学生第一轮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题。

㈤ 教学策略 

  以学生练习为主,讲练结合,通过环节二、环节三的练习及课件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加强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利用环节四让学生学会用函数和方程的思想来构建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从而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反思:

㈠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现清晰

本节课用五个环节组织教学。环节一是知识的回顾,这部分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引入部分简单过渡,激发兴趣,为后面作铺垫。环节二的问题1是有关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三的问题2是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个环节的两个问题是姐妹题,加强了学生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图象的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得出变量的范围,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由环节二的一次函数过渡到环节三的二次函数,由浅入深地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联系起来。然后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环节四: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环节四是实际问题的应用及其变式训练,这一环节的训练,旨在拓展深化,发展学生智能,让学生学会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寻找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函数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便于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拓展与提升。最后环节五的总结提高部分由学生讨论归纳,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整理,让每一部分的内容重新清晰呈现。五个环节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清晰明了地突破重难点。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当的重要。本节课是在学生第一轮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次综合与扩展。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题,是我设计本堂课时应特别注意的。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学生练习用了20-22分钟,学生小组讨论3-4分钟,老师大概讲了12-15分钟,引导.提问个别学生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约8-10分钟,整节课以学生的练习为主,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教师精讲多练,且能讲在关键处,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师生互动较多,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及时小结,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教学过程,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顺序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一环节的教学,我都能恰到好处进行点评、反馈及小结,总结该环节用到的知识点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教学目标中的思想内容、能力要求、知识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这样既可概括前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又能巧妙地引出后一个问题的讲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可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系统化,增强学生的整体印象,又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诱发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课件精美,提高效率

本课节主要是以PPT载体,中间穿插了几何画板,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课件,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方程或不等式的解实质就是函数值y取特殊值时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从而使题目化难为简。另外对于一些重要地方用批注形式加以解释,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最亮点是环节四问题3的变式练习“若把‘墙长20m’改为‘墙长15m’,情况又会如何?”的处理,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本题与问题3在解答上的异同,并要求学生把不同之处用另一颜色笔在问题3的求解过程的基础上改动,然后引导学生(个别提问)分析讲解,老师再用PPT演示加以点评。学生通过此变式训练能发现当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不是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学课堂上也显示出情感态度价值: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四、不足之处

环节三的巩固练习的反馈,我采用课件演示讲解。如果用实物投影来点评学生的答案,更深入一点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附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知识的回顾

1、抛物线y=-2(x-1)2+3的顶点坐标是____,当x=__时,y有最_值为____

2、(1)轴的交点坐标为         ,与轴的交点坐标为        

(2)函数y=x2-x与轴交点的坐标是:            ,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3、抛物线y=x2-2x+3与轴有______个交点。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学习为后面作铺垫,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

【环节二】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

问题1、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

(1)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0 ?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y=-3 ?

(3)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3<y

设计意图:加强对一次函数图象的认识以及通过函数图象得出变量的范围,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希望学生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得出变量的范围,可能会有个别学生通过解不等式求变量的范围,如果这样的话更好,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照和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希望通过这一环节由浅入深地把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联系起来

【环节三】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问题2、(07贵阳改编)二次函数的图象

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程的两个根.                

(2)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3)写出的增大而减小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写出方程的实数根:                     

(5)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写出

的取值范围.               

小结: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紧密联系,方程、不等式的解(解集)实质就是函数值y取特殊值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其中第(4)、(5)小题还要有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本题是问题1的姐妹题,沟通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的联系,设计目的是加强对二次函数图象的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得出变量的范围,再次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巩固练习

1.(07宁波)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则关于x的方程kx+b=的解为(    )

  (A)xl=1,x2=2       (B)xl=-2,x2=-1      (C)xl=1,x2=-2      (D)xl=2,x2=-1

2.(2007江西省)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         

3、已知二次函数≠0)与一次函数≠0)的图像交于点A(-2,4),B(8,2),如图所示,则能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环节四】用函数和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3、学校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20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花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m的栅栏围成(如图所示).若设花园的(m),花园的面积为(m).

(1)求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满足条件的花园面积能达到200 m吗?若能,求出此时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3)当取何值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小结:不能利用待定系数确定函数解析式时,常常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此题复合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并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考虑最值。

设计意图:本题是本节课知识的拓展,设计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学会用函数和方程的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小题体现的是把二次函数转化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来解决,第三小题让学生回顾求二次函数的最值的两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或直接用顶点公式法求得最值,但都要讨论自变量是否在其取值范围内。

变式练习:若把“墙长20m”改为“墙长15m”,情况又会如何?

小结:当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不是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找出本题与问题3在解答上的异同,并要求学生把不同之处用另一颜色笔在问题3的求解过程的基出上改动,老师再通过PPT演示点评。希望学生通过此变式训练能发现当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不是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从而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环节五】总结提高

1、理解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2、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要注意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象来考虑。

环节六能力的提升 [根据课堂情况,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完成或留作课后作业]

已知:抛物线y=x2-mx+m-2

(1)求证:此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若此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都在轴的正半轴上,求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结合方程根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判定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情况]

环节七复习与巩固(课后作业)

1、(08湖北咸宁)抛物线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的值为      

2、(2008湖北省咸宁)直线与直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3.已知关于的一次函数y=(m-1)x.当m取何值时,yx的增大而减小?

4.已知二次函数,当m取何值时,时,yx的增大而增大?

5、a,b是方程x2-2x-3=0的两个实数根(a<b),则直线y=ax+b不经过第______象限.

6、满足什么条件时,直线y=x+k-1与y=-2x-5k+8交于第二象限?

7、函数y=x2+2(a+2)x+a2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都在x轴的负半轴上,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_。

8、已知抛物线轴交于两点A(,0),B(,0),且

         

9.下图所示是喷灌设备图,水管AB高出地面1.5 米,B处是自转的喷水头,喷出水流成抛物线状,点B与水流最高点C的连线与水平地面成450角,BC=米。

(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求水流落地点D到原点O的距离?(精确到0.1米)

                                        

10.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则(    )

(A)     (B)

(C)     (D)


第二篇:用函数观点看方程与不等式反思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反思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初一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而《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这节就要求学生利于函数的观点重新认识、分析。

在复习导入过程中,我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题目:3x-2>x+2.同学们都笑开了花,有同学说:“这么容易,老师,我们已经不是初一的小孩子了。”也有同学直接说出这个不等式的解。这时,我提出了问题:“谁能把刚刚学习的一次函数和这个不等式联系到一起?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由于学过利用函数观点看方程,有很多同学反映比较快,说:“画两个一次函数y=3x-2和y=x+2的图像,然后再观察”。我按照他的思路讲解了这种方法,同时提出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引导同学通过一个函数图像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要结束了,突然有个同学问:“老师,本来我们能用初一的知识解题的,为什么要弄的这么麻烦啊?”“问的好,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数形结合思想,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我认为用函数图像解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都是比较简单的课,学生听课好像很轻松,可是, 做起作业来却感到特别困难,应加强学生练习。

更多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本节内容我认真研...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反思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入门的重要化学用语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对以后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制法物质的用途等起着关键作用本节教材主要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评讲课教学反思这是一节评讲课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进行了测验后必须对试卷进行评析怎样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分析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测试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学得更好呢首...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贾建华探究式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的指导作用本节课设计实验有白磷燃烧铁与硫酸铜溶液蜡烛燃烧镁条燃烧探究活动多学生参与多活动形式开放在组织这么多活动的同时要组织学生总结出守恒定律要分析原因要巩固...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它一直都是中考试卷最后的大题分值一般为8分在初中化学计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淡化数学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本来不是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但是常成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过关对配平理解不深刻等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书写规范完整养成良好...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我在12月9日下午在汇文中学进行了43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的教学课后与听课的多位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教学实际和交流情况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如下好的方面表现在课的内容设计得比较简...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初高中衔接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初高中衔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上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逐渐向...

《化学式》教学反思

化学式教学反思化学式书写在初中化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它关系到整个化学学习的成败因此在该内容教学时我个人认为是精心设计用够足够的时间具体说教学时间上我安排了三课时教学设计上第一课时先告诉学生这节内容的重要性以及需...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能力为主要特征的高中新课实验正式在我们省拉开了序幕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化学课笔者把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提出来与同行们商...

“分式的运算”教学反思

分式运算教学反思分式这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它是整式四则运算的进一步发展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分式四则运算时实质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因此学生正确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掌握分式...

认识分式教学反思

认识分式1教学反思在几年前我曾听了一节认识分式的公开课带给我很大的触动一直觉得这节课很难上可是为什么同样的课别人能上得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那节课也改变了我很多教学的思路于是这次我选择了这一节课做为了我的公开课...

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