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20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

2.方法与过程:经历猜测、验证、合作、动手操作等过程,体验和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 具: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回顾

1、交代任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2、回忆导入

(1)、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

(2)、我们都学过那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

二、积极参与 探究感受

1、猜测圆柱的体积和那些条件有关。(电脑演示)

2、.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组合作讨论:

(1)将圆柱体切割拼成我们学过的什么立体图形?

(2)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切拼前后的两个物体有什么联系?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①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②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

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

2、练一练: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3、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三、练习

1、填空

(1)、圆柱体通过切拼转化成近似的 ( )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 ),这个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 )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等于( )用字母表示( ) 。

(2)、底面积是 10平方米,高是2米,体积是( )。

(3)、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体积是( )。 2讨论:

(1)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 兀r2 × h

(2)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兀(d÷2)2×h

(3)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V=兀(C÷兀÷2) ×h

3、练习:已知半径和高求体积,已知直径和高求体积。

四、小结或质疑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V=Sh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思考: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如果要求某些建筑物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能用刚才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体积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

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不足之处:

在学生们动手操作时,我处理的有点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数学知识的教学,必须抓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圆柱体积的教学,要借助于学生已经学过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推导、演示,发现新知识。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实现教学目的。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信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究。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死记硬背这种肤浅的、教条的、机械的学习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觉得在练习设计上还可以下一番功夫。比如可以设计开放性习题:给一个圆柱形积木,让学生先测量相关数据再计算体积等等。

二、教师的语言非常贫乏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是非常重要,它总是伴随在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缺乏激励的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而精妙的评价语言就像是催化剂,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刻被点燃。教师准确,生动,亲切的评价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激励中学、自信中学、快乐中学,让教师与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我想学生的心理更能感觉到更大的鼓舞。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我这节课最大的失误是语言没有发挥出调控课堂驾驭课堂的作用。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杨枝小学 张婷 邹琴 周雯磊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12册p25 例4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光盘 等底的烧杯、长方体、正方体玻璃容器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猜想推理

1.出示光盘,这是什么图形?(圆形)

提问:这个圆,可以知道什么?(半径、直径、周长、面积)

2.在桌面上,在一张光盘上叠加一些光盘,发现,这些光盘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圆柱)。 继续叠加,提问:圆柱在变化吗?(变高了,体积变大了)

追问:什么没有变?(底面积)

猜想:圆柱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底面积和高)

3、出示和(内底相等)光盘的烧杯,倒入和圆柱光盘等高的水

(1)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体积相等)

那么,烧杯里的水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把烧杯里的水分别倒入长方体、正方体玻璃器皿中,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有关)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入手,初略感知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通过猜想,并在实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圆柱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关的直观感知。然后顺势提出“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这一全课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测、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为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做铺垫。)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材料:圆柱体积木、圆柱体插拼教学具、课件)

1、教师出示一个烧杯,烧杯里的水有多少呢?体积你们会算吗?

2、提示:

(1)以前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对我们研究圆柱体体积有帮助吗?

(2)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你能猜一猜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3、小组合作交流: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呢?

4、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5、演示操作

(1)请一名学生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其他学生模仿操作。

(2)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3)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6、组织讨论

(1) 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后交流。

指出:形状变了,体积没有变

强调:底面的形状变了,底面积没有变,高没有变,所以体积没有变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追问: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7、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8、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v=sh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中,教师让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尽量延长小组交流的时间,试图把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其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的价值不在技能而在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安排了一整套指令让学生进行程序操作,获得一点基本技能,而是提供了相关知识背景、实验素材,使用了“对我们有帮助吗?”“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想的?”等这样一些指向探索的话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了“做数学”的过程。)

三、运用公式,多重探究。

就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刚才的实际问题吧。

出示图片及相应条件:

1:填表。(见P.27,练习一)

2:一叠光盘。(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高是2.1分米,它是体积是多少?)

3:一个圆柱形状的零件,底面半径5厘米,高8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p26 试一试) 4:圆柱形保温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四、巧用条件,解决问题。

如果更换条件,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得到体积吗?

1.一张光盘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每张厚0.1厘米,共40张,求一叠光盘的体积。(一张光盘的面积乘光盘高。)

3、古建筑中的一根红色柱子,用绳子测量柱子的周长,计算圆柱的体积(测得周长是62.8分米,高3米)

(设计意图:在巩固发展阶段,教师设计了两道开放性的习题,其中计算圆柱体积木体积,可以从测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周长等不同角度求解;计算旋转直尺所形成的圆柱体积一题,旋转轴不同得到的圆柱体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基本技能得到了培养;但深层次地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开放训练,拓展提升。

这是一个土豆,利用今天学的知识,你有办法算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这样具有多样化解决策略的开放性的问题能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推荐: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

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具往往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习这学期我教本节课内容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了教具再加之网上收集整理出来相应的教学课...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今天上了圆柱的体积这一课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汇报学生对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的还不错但在教学这节课以前我就认为人教版教材对这节知识的教学内容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材上采用VSH圆...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大源学校张得胜本节可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习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 副本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内容是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因为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从而获得知识下面我从...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杨志蓉由于我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制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上课时我做到胸有成竹这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采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操作通过观察...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思想方法转化因此教学新课前复习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转化做好了铺垫课上出示课件等底等高的长方体...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在教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并利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对此我作如下反思一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

《圆柱的体积》的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新知突破难点疑点能解决实际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比如我从圆柱模型拼成长方体入手强调它们是等底等高长方体...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gt教学反思一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和技能上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gt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柱体积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这给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增加了难度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本堂课在新课教学前抓住教学重点复习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旧知识旧方法用原有知识做铺垫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以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