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目标: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教学难点】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图,并与同学交流。

三、作业设计 《新同步》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教学反思】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学教材。在学生自学时,出示学习提纲:

1、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了若干份?

2、是用什么线来分的?

3、各部分与整个圆是什么关系?

4、扇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

在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效果。在讲到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么线来分的时候,趁机介绍扇形的知识,让学生感知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对于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分组交流讨论,凭着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在这里面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再是绝对的主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第二课时 奥运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情感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

引入: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为了某些事情或某个问题常常需要做各种调查,在调查中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与整理数据,因此就常常要用到统计图,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都见到什么样的统计图?

你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在日常生活应用中的统计图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我们目前所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三种统计图,但是你们在学习和观察中是否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些信息要用扇形统计图来呈现、有些要用条形统计图来呈现、还有要用折线统计图来呈现的,那么,我

们在选择统计图时,以什么为标准,作为依据呢?也就是说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用途呢?这就是我本节课要跟同学们共同研究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二、探究新知

A、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121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5 — 29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清楚选择的依据。

三、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122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问答竞赛

学生分小组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提一个统计图的问题,其他学生回答应用何种统计图,再一次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选择统计图。

3、火眼金眼:让学生看统计图读信息

(1)某班学生膳食喜好人数情况统计图(少挑食,要注重膳食营养的均衡)

(2)中秋节小明一家月饼分享情况统计图(学会分享、学会感恩)

(3)我校学生05~09年上黑网吧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网吧尤如一把双刃剑,随时伤及自己和他人)

(4)假如你是下一届英国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你猜我国会夺得多少枚金牌?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这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经历选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字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课的开始,播放04年奥运会刘翔夺冠情景及部分冠军的照片引入问题,在练习环节解决有关NBA、垃圾处理、跑步、我国人口等数据问题,在展示部分投影学习成绩、海口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等内容,都

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之一,人们也在进行着有关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统计”知识的学习,比较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组织了一些“合作学习”。在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同桌合作做图,小组讨论选统计图来巩固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先出现范例,内容贴近生活,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后又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讨,在小组讨论中发扬合作交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设计中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互动环节,而且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紧张活泼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目标: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教学难点】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

先出示“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有宝塔各层的位置和面积,引导学生比较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再出示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

(1)完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一算每种食物摄入量占食物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运用统计图表示上表中的数据。

同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并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认识扇形统计图。

(3)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与作用。

二、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说一说: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85页四幅扇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白了什么?有和想法或感受?

2、试一试:看图回答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85页一年级和五年级两幅作息时间安排统计图。

第(1)题让学生读图后交流。

第(2)题引导学生用“24乘每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第(3)题引导学生利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仿照上面的统计图,自己画一幅扇形统计

图,并与同学交流。

三、作业设计 《新同步》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教学反思】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学教材。在学生自学时,出示学习提纲:

1、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了若干份?

2、是用什么线来分的?

3、各部分与整个圆是什么关系?

4、扇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

在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效果。在讲到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么线来分的时候,趁机介绍扇形的知识,让学生感知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对于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分组交流讨论,凭着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在这里面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再是绝对的主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第二课时 奥运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情感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入

引入: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为了某些事情或某个问题常常需要做各种调查,在调查中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与整理数据,因此就常常要用到统计图,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都见到什么样的统计图?

你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在日常生活应用中的统计图是多种多样的,只不过我们目前所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三种统计图,但是你们在学习和观察中是否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些信息要用扇形统计图来呈现、有些要用条形统计图来呈现、还有要用折线统计图来呈现的,那么,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以什么为标准,作为依据呢?也就是说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用途呢?这就是我本节课要跟同学们共同研究的内容——统计图的选择。

二、探究新知

A、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1、出示教科书第121页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第25 — 29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2)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3)从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2、师生共同小结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清楚选择的依据。

三、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教科书第122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2、问答竞赛

学生分小组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提一个统计图的问题,其他学生回答应用何种统计图,再一次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选择统计图。

3、火眼金眼:让学生看统计图读信息

(1)某班学生膳食喜好人数情况统计图(少挑食,要注重膳食营养的均衡)

(2)中秋节小明一家月饼分享情况统计图(学会分享、学会感恩)

(3)我校学生05~09年上黑网吧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网吧尤如一把双刃剑,随时伤及自己和他人)

(4)假如你是下一届英国伦敦奥运会的运动员,你猜我国会夺得多少枚金牌?简单说说你

的理由。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奥 运 会

——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 清楚反映各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清楚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 清楚反映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选择统计图,来解决“奥运会”的问题。这课的设计突出了“统计图”实践性比较强的特点,用学生身边的事例,促使学生在自主的探索中经历选统计图的过程。

1、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字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如课的开始,播放04年奥运会刘翔夺冠情景及部分冠军的照片引入问题,在练习环节解决有关NBA、垃圾处理、跑步、我国人口等数据问题,在展示部分投影学习成绩、海口空气质量、家电销售情况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

2、明确分工的合作学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是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之一,人们也在进行着有关方面的深层次研究。“统计”知识的学习,比较适合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组织了一些“合作学习”。在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后,让学生同桌合作做图,小组讨论选统计图来巩固知识点。在整个过程中,先出现范例,内容贴近生活,又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后又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讨,在小组讨论中发扬合作交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设计中安排了不同层次的互动环节,而且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出紧张活泼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难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去找工作时,他一般最关注什么?

生:工资。

生:工作环境和待遇。

师:是呀,找工作时工资的多少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李叔叔看到一份超市招聘广告上写着:本超市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000元,现招收工作人员若干。李叔叔一看条件还不错,就去应聘。超市副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表单位:元

经理 3000

副经理 2000

员工A 900

员工B 800

员工C 750

员工D 650

员工E 600

员工F 600

员工G 600

员工H 600

员工I 550

月工资3000 2000 900 800 750 650 600 600 600 600 550

问题1(投影呈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副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但大部分人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广告是否符合实际?

(2)你有什么想法?

生: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所以月平均工资是1000元。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的。

生:不过,我还是认为存在欺骗性,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而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不到1000元。

师:你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看来这组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很大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反映真实超市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水平,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比较合适呢?请大家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用600元是比较好的,因为这里600元的人是最多的,有4个人。

生2:我认为650元比较合理,因为它正好是中间那个数。

生3:我们还认为可以把两个经理的工资去掉再求平均数。

师:大家分析的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平均数外,数学上还有两种统计表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那就是中位数与众数。(板书)

师:按照你的理解能说说什么是中位数吗?

生1:中位数可能就是中间的那个数。

生2:我要补充一下,应该是按大小顺序排好后,中间的那个数。否则,如果把经理的3000元放在中间,就不行了。

师:对,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650。

师:在这里,大家想一想,平均数1000元和中位数650元哪个数表示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更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中位数更合适,两位经理的工资太高了,平均数太大。

师:对,平均数会因为一些特别偏大或特别偏小的数据的影响,不能很准确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而这种极端的数据对中位数没有影响。数据650处于中间,反映的是中等水平的工资,能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李叔叔应当关心中位数。

师:大家再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生:众是多的意思,应该是出现最多的一个数。这里600出现4次,众数600元体现的是多数人的工资水平。李叔叔应该关心众数。

作业设计 《新同步》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和 众数

(650) (600)

(先排序)

奇数个,取中间的一个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

偶数个,取中间两个的平均数

【教学反思】

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能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三种统计量的意义,准确的运用统计量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使用教材时,我对教材使用了如下处理:把两个内容在一个课时上完,创设了一个用月平均工资来反映超市员工月收入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众数和中位数产生的必要性,让知识的产生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探究新知部分,我抛给了学生一个思考题:你觉得用月平均工资来反映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合适吗?如何表述这个超市员工的月工资水平呢?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怎么求中位数和众数。紧接着通过三组练习题,让学生了解到特殊情况下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巩固运用,通过生活中的中位数和众数运用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最后我设计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记分法则的题,让学生了解到,三种统计量各有利弊,生活中要灵活选择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我能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能联系生活来理解中位数和众数,效果比较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我自己也能感觉得到,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一个练习题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我没有去挖掘这个题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花两分钟,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不选用平均数?为什么不选用众数或者中位数?而要选用这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求其他评委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呢?那么效果会更好。

第三课时 练习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看懂统计图,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简单推断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整理本单元的内容。

二、基本练习

1、教科书第90页第1题。

(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讨论: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好?并说出理由。

(2)同桌合作,完成折线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2、教科书第91第2题。

先让学生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再解决第(2)个问题。

3、教科书第91页第3题。

(1)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用数据有理有据地说明理由,而不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

三、巩固练习

4、教科书第91页第4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再组织交流。

四、作业设计 《新同步》

板书设计 每题的演算过程

第四课时 练习七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练习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能力目标: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答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2、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二、教学练习七。

1、第一题。

⑴、投影仪出示统计表,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呢?引导学生讨论,指名说出理由。

⑵、因为这里要表示去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情况,所以要用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⑶、组织学生讨论其他两个问题。

2、第二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再计算其它问题,全班交流。

3、第三题。

⑴、让学生计算出每个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⑵、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关闭那个店?

4、第四题。

出示两个统计图,让学生读图,交流图中的各种信息,教师适时引导。

三、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练习七的练习课

第三题 甲:(7+7.6+6.4+5.6+4.8+3.2)≈5.8(万元) 乙:(2+2.6+3.6+3.8+4.6+5.6)=3.7(万元)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9篇)

1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第一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探究和交流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2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大多数的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级下册教学反思1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9篇)

1五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教学反思时间过的很快在教学完这单元教学内容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1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教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9篇)

3五年级数学下册合数与质数的教学反思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唐毅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

PEP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谢里庄小学贾秀卿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PEP教材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Mynewteachers第一课时只有牢固地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才能为本单元其它课时的学习...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Pep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着这一目标在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20篇

反思一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反思(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