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8-008第二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时间:2024.3.15

        物理        导  学  案  设  计


第二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学生正式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节,因此,这节课显得非常重要。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就是第一章内容的基础,只有先掌握了这节内容,才能够学好后面的内容。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通过身边的例子把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有一种亲切感,觉得物理就在他们身边,从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对后面的内容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 知道声音是靠介质来传播的以及介质的种类。

③ 知道声速以及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②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会和别人交流与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实验、合作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养成自己去探究物理现象的习惯。

② 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靠介质来传播”以及“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难点:由于这节课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节课,他们对物理知识都很陌生,而“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学习“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有很大的障碍,因此,将“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有声音这一物理现象存在,但不是很了解。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因为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所以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几乎没什么前置技能可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很难理解,如:真空、声波以及声速。这些概念对他们的思维构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在讲解这些概念时,要特别注意引导方法。

三、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我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本节课主要采用科学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观察、感受声音的一些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科学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同时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问题的解决生动、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四、学法

在学法上,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自己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从中不仅学会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怎样和他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用一个课时完成,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科学探究实验来完成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动手实验 探究新知、尝试小结体验收获、布置作业 盛华新知 。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多媒体播放的背景音乐及各种声音,让学生感知我没生活在一个声的世界里。

(意图:让学生体会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要向引入这么多声音用实物无法做到)

再播放宇航员在太空交流和声纳探测潜水艇的图片。

(意图:让学生感知声音的奥妙激发学习的欲望,启发学生思考)

本环节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第一点:运用多媒体的图、声、像等功能,创始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后设问:你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研究课题。

二、动手实验 探究新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探究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能有效突出重点,本环节设计了以下环节。

1、组织学生活动提出合理猜想:让学生利用身边或随手可得的物品饮料瓶子,使其发声,并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发声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的特点,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提出问题 是不是物体发生就一定在振动?

2、实验演示:用音叉棒敲击音叉,观察音叉在振动吗?你如何证明音叉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教师一一验证学生的说法

①让发声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的乒乓球,观察变化(乒乓球不停地跳动着), ②用手触摸音叉(感受振动)。

③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体会使微小的变化放大化的研究方法----“转换法”的思想,使理性得知实感性化。)

3、多媒体演示:音叉的振动(意图 放大振动现象或运动区别开来)

用鼓棒敲打鼓面,观察珠子跳动,感受被敲打后的鼓面的变化(意图 再次体会“转换法”的研究方法)。

这是我本节课的第二个整合点 把微小的变化放大化,直观形象,常规教学无法使学生观察到的,增大演示试验的可见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突出重点。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小循环多反馈)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

这是我的第三个整合点 利用多媒体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把教学内容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也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2、基础知识反馈

探究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之二。引导学生猜想声音是靠什么传播,并设计实验来证明。

1、提出问题: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假如没有空气是真空声音还能传播吗?

对于真空不能传声的认知,我采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认证---得出结论”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通过列举事例猜想,真空是否能传声,由于试验局限性不能动手实验再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模拟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认识到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归纳总结“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这是我在本节课的第四个整合点 ,实验教学与电化教学相结合,是难以演示的试验获得成功。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

2:及时反馈 运用新知

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学生讨论、猜想)同时展示两位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照片。

3提出问题 声音在固体中可以传播吗?(学生讨论、猜想 、举例) 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可行性实验 并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

活动 :实验1:两人一组,一学生在课桌的一端用手指轻轻来回划动,另一同学把耳朵贴在课桌的另一端聆听。

实验2:两人一组,用自制的“土电话”相互对话

(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归纳结论)

由学生从实验中得出:声音在水中也可以传播。

7、提出问题 声音也可以在水中传播吗?(学生讨论、猜想、举例) 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可行性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将响着的手机用透明的塑料袋密封好,并使其完全淹没在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聆听。

由学生归纳得出:声音还可以水中传播。

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气体(空气)、液体(水)和固体(绳子、课桌)中传播,这些气体、液体和固体在物理学中就叫做介质,即: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而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所以说声音是靠介质来传播的。

提问:声音既然是靠介质来传播的,那它是以怎样的形式传播的呢?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多媒体播放水滴使水振动,以水波的形式传播,类比出声波,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声波的造型让学生在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

这是我的第四个整合点:

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使抽象变为具体,是无形变有形,解决了教师难以讲解的问题,从而突破了难点。

展示形成声波的图片以及演示动画来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这种波就叫做声波。

声速

这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之三,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回声画面,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引出声速

对于这个知识点,我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阅读书中关于声速的小数据,引导学生找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一般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3﹑尝试小结,体验收获

为了使这节课有一个耐人回味的结尾,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方面、学法方面以及情感方面,教师加以提炼升华。

4、布置作业,升华新知

为了巩固新知并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提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案,下次上课进行评估。

这道作业题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查阅资料以及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 板书设计

时间安排

四、教学反思

我将本节课定位为探究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反思等,构建对知识的形成和运用.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景交融、配有动画效果,演示直观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得理解教学内容,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使课堂信息容量家大,向学生提供大量常规教学不能涉及到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更多相关推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反思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音叉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反思执教范杰英这一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大小高低产生的原因等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体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蔡忠实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应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节课是一节探究型的...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我是按照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拓展应用的思路进行教学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探究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的能力从而构建起学生对声音的传播的认知为今后...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新拨中学刘长海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内容此节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有些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学过也有些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性教学...

声音产生与传播 教学反思

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房县姚坪中学王太新内容摘要本节为声学的重点内容主要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概括能力在学生了解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之后学生知道耳能够听见声音但是声音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20xx年10月25日我在本校八年六班执教了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我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物理组全体老师观摩了本节课课后还就如何上好初二物理实验探究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通过本次活...

声的利用 教学反思

声的利用是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课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列举超声的应用实例本节知识是学生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探究学习声的利...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反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内容附图。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选题类别学校名称系院名称设计者初中物理成都师范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龙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教学反思

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的教学反思车王中学阮仁垒一关于教材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是什么温度下的如果从物理学方面较严格的说这是指15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但对一般生活或科普来说不在温度上进行苛求...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