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观后感

时间:2024.4.14

《故宫》观后感

短短两集的《故宫》纪录片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故宫,让我对我祖国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短短的90分钟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明清时代,回到了那一个辉煌的年代。

短短的片子却留给了我很多很多,道不尽说不完······

对于故宫以前并没有太多的认识,只知道这是一个古都,是皇帝的宫殿······看完电影后我特地去查了一些资料,这才对故宫有了一定认识。

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虽然没有去过,但庞大的数字让我想象得出古代中国的伟大和辉煌,作为一个中国人真是很骄傲啊!

对于故宫的三大殿我最感兴趣。太和门内,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

太和殿,原来也就是“金銮殿”,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同时也是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三大殿的建筑威严庄重而又富丽堂皇,而故宫的历史更是使我着迷,那天《故宫》的纪录片不但讲述了故宫的建立、故宫的兴衰,还讲述了各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原来一个国家的建筑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息息相关的啊!

的确,这么小小的一段文章怎么能写尽故宫的美丽辉煌?!写了故宫三大殿就已经快要结束。但文章结束了,那份感受会一直留在心中,不会丢失······

突然有种冲动,去故宫玩一趟!

43幢214 09会计2班 090101100208 方爱华 561934


第二篇:大型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大 型 纪 录 片

故 宫》 观后感

姓名:王力冬学号:

学院:基础医学院班级: 0910015136 09级临床一班《

大型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故宫》,这部大型纪录片,我看完了,但是后来我还挑了一部分精彩的感兴趣的回看了一下。总的来说,是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总共12集,片名分别是:肇建紫禁城、盛世的脊梁、礼仪天下、指点江山、家国之间、故宫藏瓷、故宫书画、故宫藏玉、宫廷西洋风、从皇宫到博物院、国宝大流迁、永远的故宫。

肇建紫禁城

首先来说一下紫禁城的名字来由,那是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薇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封建皇帝被人们尊称为“天子”。皇宫冠以“紫”字,以表示皇宫为人间的“紫宫”,为人间至尊之所。另外,自秦汉以来,人们还习惯称皇宫为“禁中”,即“门户有禁,不得随便入内”之意。“紫”字与“禁”字结合,故皇宫称紫禁城。也正是因为紫薇星的居中为天,也暗示了,天子理应选择天上紫薇星在地面的投影建筑宫殿而居,从而建立中心轴,统一天下,号令世界。

于是历史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明永乐大帝——朱棣。明成祖朱棣在1406年下令建造紫禁城,并且以南京宫殿为蓝本,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进行建造,并要求其规模、气势和精美程度都需要超过南京的明皇宫。这也是他因为“靖难之变”夺了建文帝的皇位心中有所顾虑,下令迁都的,进入自己以前的势力范围,同进也证明了:“天子守国门”之说。

紫禁城由1406年始建,于1420年建成,也即在明永乐四年到十八年建成。当然明成祖曾炫耀自己国家的威严,下令郑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贸易通商,而是扬武耀威,顺便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文。

盛世的脊梁

紫禁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深红的高大砖墙,金黄色的硫璃瓦,宫殿的棱角向天翘起,格局统一,设计整齐,宽敞大道,高阶皇梁,暗示着封建的等级的森严。康熙34年,重建太和殿,36年落成,盛世屋脊的建立,同时敢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这时康熙大帝举行了盛大的庆典。这也是将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了极致。据测算,太和殿相当于现在的12层楼房那样高,在当时,可以想像是怎么的气势磅礴,雄壮宏伟。太和殿、保和殿和永和殿并称三大殿,紫禁城中,殿的檐都是九个钉走兽,但太和殿有十个,唯独的一座宫殿有十个的,这也宣示着它的重要性。太和殿长宽比为9:5,这也象征着九五至尊。

礼仪天下

紫禁城是个封建等级极度森严的象征,在里面发生礼仪之争是在所难免。明嘉靖帝朱厚璁,是正德皇帝的堂弟,因为正德帝膝下无子,就由兴献王朱佑沅之子继承。礼仪之争的焦点在于是否从正门入,进行登基大典。

公元1661元,顺治帝死,年幼的康熙帝登基大典,更是雄壮,惊人。在故宫中主要三个主要的节日:正月初一,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新年,此时,王宫大臣,外国使节都来到皇宫,进行盛大的节日庆典。另一个是万寿节,也即是皇帝的生日,这时,紫禁城也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天子万年的景象。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冬至日,原因在于,冬至日那天,阳光反照在宫殿的牌匾上,北半球上的阳光来回在上面照耀。也预示天子之气。

说到礼仪,不能不提到宫服的穿戴。官服的穿戴一般与祭祀有关,祭祀被喻为与上天对话,所以礼仪必须规矩。祭天穿蓝官袍,祭地穿黄官袍,祭日穿红官袍,祭月穿月白色官袍。祭祀也分大祭,中祭,小祭。大祭由皇帝执行,小祭由官员执行,但是中祭有时皇帝执行,有时由官员执行。

在紫禁城里,明朝时,前朝处理政务,在清朝时,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后宫,处理政务都是在养心殿里进行。一般宫殿里是御门听政,也就是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听到的“上朝”。

上朝时也是有讲究的,上朝谨见皇帝的一般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到清慈禧时期,御门听政

转变为“垂帘听政”。

明成祖时期,成立内阁,皇帝下分三个部门:决策、议策、行政。行政下设六部,六部

下设三司,也即: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和布政使司。明宣德时期,又下设地方和中央总管。

明朝,大家都知道,宦官专政,皇帝大都不务正业。像明成化帝喜欢玩乐,专宠万贵妃;正

德帝,喜欢扮作商人,弄到在宫内开通商业街;嘉靖帝,则是个炼丹之人;万历帝是个敛财

的家伙,已经贵为天子,但是人就是这样的贪婪;明后期的天启帝则是个十足的木匠,醉心

于木匠事业,以至于魏忠贤专政。

到了清朝,雍正帝创立军机处,军机处是政务枢纽。这里让我们熟悉的莫过于密折制了。

雍正帝在养心殿西暖阁,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统治天下,管理整个大清国家的。但是这一制

度在清道光帝时,信息缓慢混乱,最明显的就是英国直逼天津时,道光帝才知道英国已经发

动了战争。当然道光连英国在哪里都不知道。

1861年,慈禧垂帘听政,年幼的同治是傀儡。

在紫禁城的最后一次政务处理当属19xx年2月12日的,退位诏书了。

这也宣示着清王朝的覆灭。

家园之间

寓意为天上紫星在人间的投影的天子家园——紫禁城,是皇帝处理政务的中心,也是皇

帝的居住地所在。

除了处理天下政务外,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也是皇帝处理完政务的消遣去处。

也正好清乾隆帝所说的一样:这些女人,一生的意义就在于倚在门口,等待着我的钦点。这

在封建王朝里,男女显然不平等,女人显然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拥有物。每人皇帝都会很

多的嫔妃。但是清光绪帝好像就三人吧,一个珍妃,一个瑾妃,一个皇后。

家国之事,当然也离不开皇子们的教学了,可以说清朝皇帝没有一个昏庸帝,没有明朝

时那么的玩帝,偏帝,废帝,个个都很勤俭治国,励精图治,这与他们的严谨皇子教育密不

可分。清虽没有什么昏庸之帝,,但是平庸之帝,志高才疏的皇帝也不少。特别是清后期,

这也导致了清王朝的灭亡,清灭亡当然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的因素。这里我们不再详细讨论。 这交由历史去评定吧,毕竟王朝的更替自有天命吧!

故宫藏品——瓷、玉、书画

武则天供奉佛指舍至尊之器,宋徽宗宫廷院落中的雅致的摆设,元世祖进行东西方贸易

的贵重商品,永乐皇帝赐予外国使臣的珍贵礼物,雍正帝亲自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艺术品,瓷

器可以说是中国每一个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更是这个世界中最大宫殿中无处不在

的财富。

瓷器因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而扬名海内外。“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

辰星看”,基中以我们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最为发达,从而也成为了制瓷业中心,当然“瓷

都”之称也封给了景德镇了。记得那时有个外国人刻录了当时的情形“白天浓烟遮蔽了云彩,

夜晚窑火映红了夜空”。可见当时的制瓷规模有多么的大。

石之美者为玉,玉是首先标准的象征。古代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在宫廷中的玉器,

玉如意是非常珍贵的,象征和平兴旺。就连皇帝发布号令,颁布法令的都用玉玺证明权威怀。

玉石,精致,灵动,温婉,含蓄。是天地万物之精华,百亿年的造就,同时也成为了东方之

质的代表。玉有白、青、黄、碧和墨五种颜色。

玉器除了在皇宫中充当摆设,在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生活中的多宝格,用来盛放

各种各样的古玩的。还有碧玉盘,盛放物品的。

对于玉器的喜好程度,非清乾隆帝莫属了,他不仅政治才干突出,也是非常优秀的收藏

家,欣赏家,他之所以活了89岁,这跟他的兴趣广泛是离不开的。他喜欢玉,连自己的儿

子的名字都可以看到玉的影子。就拿嘉庆帝来说,一个琰,王个旁,就是玉的意思。但是嘉庆帝则是个勤政国治的守成君主,他仁慈但平庸。故也称仁宗。

故宫内藏的书画也是空前的多,而且全部是精品。清乾隆是个书画大收藏家,收藏书画也是他的功德成就的象征。里面收藏最著名的就是隋展子虔《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书画的大收集,同时了见证了一个个王朝命运的改朝换代。

宫廷西洋风

钟表,地图,自鸣钟是最早进入宫廷的西洋物品,同时还有十字架像,八音琴,三棱镜,钢琴。最早进入的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是于明万历1601年进入中原的。他是欧洲天主教的传教士,他后来与启成为好朋友。明科学家启,受他的影响也蛮大的,后来启也加入了天主教。

外来传教士除了带来先进的物品,还有准确的天体仪,历法等等。西洋建筑风格的也在国内发展起来。后面还有德国的汤若望,比利时的南怀仁,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郎世宁是在我在看《圆明园》时,留给我印象比较的一个。《圆明园》也是部比较优秀的记录片的电影。

紫禁城,一度成为西洋贡品的展示厅,和先进科技的牢笼,垄断了能工巧匠的创造力。 就连英国使节赠送的西洋贡品中的洋枪洋炮,到八国联军入驻圆明园时,那些枪炮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可以落后必定在挨打了,自己还沉浸在东方文明大国中,殊不知国家早已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紫禁城,多么华丽,但都被捆上华丽的镣铐,无法逾越这一道深红的宫墙。

从皇宫到博物院

公元19xx年10月1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紫禁城从此更名为故宫博物院。蔡元培为故宫博物院题名。

清朝后期也是个动荡的时代,19xx年袁世凯自立为帝,19xx年张勋复辟,虽然他们都一一失败了。此时的中国,民主科学进步思想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了。

国宝大流迁

故宫中这么多的奖品,书画,玉器,好多都被偷盗出去了。

1860年,文物第一次大流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能抢的就抢的,不能带走就一把火烧掉。打碎,撕烂,火烧……

19xx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到清宣统帝时,溥仪将好多文物以赏赐的名义,将好多的文物偷出宫去,这也是一件很的国宝大偷盗的谋划。

故宫,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几百年的风去变幻。

在国内,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不同数量地藏有清宫旧藏文物。

在世界上,英,法,德,意,日本,美,奥,俄罗斯,加拿大,荷兰,新加坡,士耳其,瑞士,瑞典,丹麦,挪威等国的博物馆都有不同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具体数量难以考证。

永远的故宫

20xx年6月4日,故宫全面进行修缮,一期工程在20xx年北京和奥运会前完成,全体整理工程在20xx年前全部完成,到时也正好是它的600年华诞。此次大修,比明正统帝时,清康熙帝时都大,更完整,更系统。

紫禁城,初建于明朝,鼎盛于清代,五百年间,它曾是封建皇权的像征。是帝王将相的舞台。故宫博物院得名于19xx年,80年来,历经风雨走向复兴,最终成为人类共同艺术文化宝库。

故宫,既古老,又新鲜。故宫,承载历史,创造未来。

更多相关推荐:
故宫博物院观后感

从小学课本就开始了解故宫这辉煌的紫禁城但一直到大学都没机会去看一下今年国庆一个人坐着火车说去就去了虽然一路上各种辛酸各种累但看到来到北京看到了多年来只能在课本和电视屏幕里看到的真正的故宫真的值了紫禁城是中国明清...

故宫观后感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幵无多少改动故宫里一共居住过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皇帝是清宣统皇帝溥仪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故宫》观后感

永远的故宫纪录片故宫观后感在选修课中外建筑赏析课上老师介绍了汉族建筑之精华故宫为了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故宫给我们播放了大型纪录片故宫故宫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总共12集分别从12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故宫的特色在系列...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通过这次故宫的观看我被它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了故宫这个见证了中国从明朝到清朝从兴盛到衰弱的建筑物深深的吸引了我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

沈阳故宫观后感

沈阳故宫观后感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

故宫观后感

故宫观后感我们在xxxx年xx月xx日组织了蓝天博览课此次博览课的目的地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进入故宫后我们随着参观人流沿着中轴线向前观赏着游览着看着金碧辉煌的高大殿宇品味欣赏着建筑物的优美设计合理的...

故宫观后感

故宫2观后感故宫2观后感近日我带着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尊崇看了故宫2这一部将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演绎到极致的纪录片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从侄儿手中夺过皇位后将自己原来的封国北平设为第二京都亦改名...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观后感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观后感我对故宫和卢浮宫的印象是在看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纪录片才慢慢清晰起来的在这之前我对卢浮宫的印象十分模糊只依稀听人说过罗浮宫是塞纳河畔的一个杰作她像是一位典雅的少妇以蒙娜丽莎式的微笑注...

再见故宫读后感1

自从去了趟北京游览了这座古都的几大有名的园子那些园子便从此在我心中生了根很庆幸当时是自由行没有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而是一日只慢悠悠的逛一个园子看的仔细感触良多流连忘返以至于羡慕那些能长久住在北京城的人的同时时至今...

游故宫珍宝后感

游故宫珍宝后感雕栏玉砌应仍是只惜覆尘稍损庙堂煌煌旧主不在往往越是家门口的景点越不易受到我们的重视譬如故宫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个旅游团与各地方言云集的地方摩肩接踵的挤在人群里并不一定能投入的去看什么珍宝旅游团更是有...

《大明宫》观后感

大明宫观后感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学识真是浅薄的够可以初闻大明宫还以为是讲明朝的一座有名的宫殿当看了这六集大明宫的纪录片以后我才知道自己错的是多么的离谱大明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大抵相当于明清两代的故宫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今年是中国共 产 党诞生90周年为庆祝党的诞生我们经济管理系于20xx年5月8日组织党员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以进一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从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的发展我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

故宫观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