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影评

时间:2024.4.5

Welle》 《浪潮—Die Welle》影评 浪潮—陈俊君 1036071002在《帝国的毁灭》里面,军官问要不要撤离柏林城里面的平民,戈培尔疯狂地叫喊: “没 这个必要!是他们选举我们是上台的,现在就是他们赎罪的时候! ” 上帝创造世界只用了七天,极权主义这般的自我毁灭需要多久?《浪潮》告诉我们,或许 五天就够了(不排除电影艺术性的推波助澜) 。 从影片本身开始说起, 《浪潮》的故事原型是美国加州一所高中的教员为了让学生们更深 刻的感受极权主义的恐怖和魅力, 从而模拟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阵营, 但随后这样的极权扩张 的狂热就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直到教员给学生们播放德国纳粹分子的暴行纪录片时, 学生们 才幡然醒悟。相比真实故事的悬崖勒马, 《浪潮》最后的收场则可谓残酷,假若我们直接跳 跃到影片尾端: 礼堂里穿着统一的白衬衫的学生们疯狂的大呼, 怎么也无法想象这样的失控 场面竟然只是源于老师的一个普通的课程实验。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原本简单的授课变成了一个纳粹速成班?回到故事的 发端,首先,最初学生们选择这门课程理由各异,有的是为了逃避枯燥的课程,有的是为了 谈恋爱,有的是出于自身兴趣,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目的;不过随着“文格尔先生”这个简单 的称谓的转换给予了学生们潜意识里的服从感; 接下来的起立发言表面看似有助于学生们更 好的表达意见,但潜在却是训练服从命令;学生们集体踏步向楼下的“无政府”班级示威, 确认相同的敌对目标恰恰可以促进集体的统一; 事态从此便像滚雪球般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 “DIE WELLE”和网站的出现更是加剧了集体权威的力量;当看到莱纳老师用“浪潮”的 手势向学生问好的时候,极权主义的雏形在这样的仪式化下得到了真正完善。学生们在“浪 潮” 里体会到了群体内普通成员的无差异性——同样着装和手势的外在统一, 不分等级贵贱, “浪潮” 是那些受家庭疏离、 社会冷漠等等现代西方国家弊病所造成的疏离感的学生的庇护 所,他们寻求到了认同感和安全感,就像蒂姆在被流氓围堵的时候“白衬衫”们挺身而出时 一样;随即,越来越多课外的同学加入进来,学生们沉迷于这样整齐划一的群体里,出于人 类从众的本性,他们忘了自己究竟是谁,不允许有任何异见的出现,我们看到了“文格尔先 生”由一个过去对“无政府主义”的热爱者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独裁者,我们看到了生气勃勃 的学生成为了无意识下的盲从者, 这时真正的暴政者就是组织本身。 或许极权主义的恐怖就 在于一旦其内在的黑暗内核得以栽种

,就会像瘟疫一样自助疯长。难道没有抵抗者的出现 吗?有, 卡罗和文格尔夫人等人是结束这场闹剧的感情因素, 但如果现实中的领袖不像电影 润色过后的通达人性,而是一意孤行,那么这样的反抗无疑是无力的,而且其实真正的独裁 者并非老师,而是集体单一的价值观在作祟,极权下的领导者也是迷失者。我们往往会说自 食恶果,历史上法西斯的终结也是源于其自身的黑暗,这同影片的结尾不谋而合。蒂姆的饮 弹而亡使所有人也如同被击中了一般恍然大悟,强大的集体在瞬间瓦解、反噬,这不是因为 一把意外的枪,而是因为“信仰”的崩塌。 你没疯,是你们疯了——在我看来,不能简单地给《浪潮》打上“独裁”或者“专制” 的烙印,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与专制主义(despotism)和独裁(dictatorship)有所区 别,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在西方学界一般用以概括德国纳粹主义、苏维埃共产主义以 及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其最早渊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的 20 年代的墨索里尼, 极权主义所凸 显的是集体权力对私人空间的挤占,对民众洗脑式的操控,政治权力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一 切皆属于国家或集体,社会被彻底同化。极权主义者鼓吹: “个人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只有 集体、国家才谈的上自由。 ”在影片中, “文格尔先生”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主角,甚至 有些游离于事情的发展之外,带有希特勒的“神秘气质” ,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权威,这场 闹剧不是他一人的表演, 很多事态的发展并非他的初衷和旨意, 真正的鼓动者恰恰是蒂姆等 狂热的“拱月者” 。这与专制和独裁等握有强大实权的统治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别,更多的是 靠集体力量在笼络人心,所以“浪潮”更多的呈现出极权主义的特征(不过仅仅停留在萌芽 阶段) 。 在影片的开端,学生们不假思索的认定极权主义不可能在德国重演,我承认,起初我也这 么认为。 但看完这部影片, 却一阵毛骨悚然, 原来极权主义离我们这么近。 当看到电影中 “浪 潮”规模的不断扩大时,我感到振奋不已,甚至当卡罗等反对者出现时我还颇有微词,然而 这样的反应不正是被极权主义蚕食的表现吗?阿莱—施莱辛格曾经说过 “在自由社会, 焦虑 驱使人民称为自由的叛徒” 只要社会中还存在着不平等和焦虑, , 加上独裁者的个人影响力, 极权主义就如同弦上的弓箭一般蓄势待发。 影片原型发生在民主基础甚佳的美国, 更何况是 德意志这个曾经饱受极权主义折磨的国家,在西方世界,民主二字早已推倒了“法西斯” 、 “纳粹” 的塑像, 但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民主

遍地开花的时代还是会陷入极权主义的泥沼? 甚至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庆祝民主的胜利, 就陷入了一场虚无的痛苦之中, 个人主义是民主主 义的代名词,但是一旦人们在空虚中抓住了欲望的羽翼,沉溺于自我迷恋的快感之中,就意 味着某种意义上的信仰缺失。 让我们把视角转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满是“主义”的国家,似乎早已沉浸在极权主义的温床 之中,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处在权威主义大家长般的“无微不至”的统治之下,只不过这样的 统治跟私有制、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相适应罢了。电影中教师复制纳粹的控制手段,在我们 看来却是这般的习以为常。 我想到自己过去在学校里每天穿着统一的校服; 整齐划一地做着 早操(这样就能增强人民体质吗?) ;对着血染的国旗(真是野蛮的图腾)高声唱国歌;每 月提交思想汇报......实际上我们正在接受这一切。宪政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给个人 以自由的基础上, 而我们呢?处于一个全封闭式的家庭管理的模式下, 能获得的恐怕就是权 威政治下的可怜的自由的残影。 虽然相比老毛时代的严苛的极权统治, 中国现今的领导人更 加的温和和亲民,但是却没有意识到“中国特色”的极权主义正在“与时俱进” :放弃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消退的阶级斗争, 由过去 “枪杆子” 的统治转向“笔杆子” 的统治,联想到不久后就要召开的“二会” ,这个努力创造出人民最逼真的自由感和民主感 的拙劣表演, 或许五毛党的终极目标便是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成一部由其导演下的永不停播 的连续剧吧。 再看看影片中的悲剧人物“蒂姆” ,他如同上个世纪年少羸弱的希特勒,最后吞饮了自己 扳发的子弹,我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蒂姆”存在,或许放眼于中国就大为可观,这些 人往往身处社会底层,缺乏独立思想,却又迫切的希望获得周遭人群和社会的认同,轻易的 煽动就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崇拜或者憎恶的对象, 他们企图在集体中掩藏自己的自卑, 最容易 完美臣服和堕化,集体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自溺的漩涡,一旦集体的意志丧失,他们的整个精 神世界也随之化为灰烬。 “蒂姆”无疑是这场运动的牺牲品,那反观现今,谁又将为这个缺 失信仰的时代埋单呢? 想起在某部纪录片里,成年人问一个伊拉克的二年级小学生: “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飞行员! ” “为什么呢?” “干掉萨达姆! ” “...那萨达姆在你长大之前就死了怎么办呢?” “...什么?” “那萨达姆在你长大之前就死了怎么办呢?” “......” 空空荡荡。 诚然, 这部影片也似乎带有对民主主义的


第二篇:浪潮影评


《浪潮》所体现的是“强权下的服从性”这一现象。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希特勒,这就是为什么群众很容易被煽动起来,而后进入一种无法自控的状态,直至失去理智完全疯狂。影片的结尾主人公眼神突然一变,我想这是导演留给我们所谓“思考的空间”,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德国中学老师给学生们上关于“独裁统治”的课,自由散漫的学生们对这个题材毫无兴趣,且认为“独裁已经远离我们了,不可能再发生,因为没有民众基础”,有啥好讲的呢?所以老师别出心裁地打算做一个实验,在班上建立起一个“独裁统治”式的集体,他的本意只是想让学生们切身体验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没想到“纪律”、“团结”的魅力竟然势不可挡,学生们如此轻易地就放弃了人类花了万年时间才说出的那句“人人生而自由”,如此轻易地就臣服乃至享受起了“服从”、“效率”。事态很快扩散出了这个班级而成了“浪潮”,众多学生在通往被奴役和奴役他人的路上一路狂奔,当老师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解散这样的团体时,一个狂热的学生因无法忍受这种“背叛”而枪杀了另一个学生,然后自己也绝望地吞枪自杀……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展现了人们如何自然地遵从了集体意志而成为运动的一份子。这部电影的缺憾之处在于,它无法正视这个现实,必须以过激行为来夸大左翼运动的危害,因为它背负着“自由主义”的道德重任。它必须潜在地批判希特勒的专制,苏联的专制,甚至中国的专制,一切和纪律有关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泯灭个性,是极端的罪恶。这就是现在的意识形态,我无法说它是正确还是错误。人们反思法国大革命,雨果做的很好,他弘扬了人性,但他也明白法国革命的确是有着不可置辩的重要性。

更多相关推荐:
影评《北京遇上西雅图》

本纪录片记录了一个二奶从飞机落地到月子中心分娩的主要过程,并且对于关键节点的把握比较清晰,完全能够作为下一阶段中国孕妇(包括大奶二奶三奶乃至N奶)赴美产子的攻略性教材。下面,我把这份教材的关键点提炼一下,对于遗…

运转手之恋 影评

《运转手之恋》影评在港台电影赏析课上,老师给我们欣赏了《运转手之恋》这部电影。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在台湾,运转手就是手握方向盘即计程车司机的意思。看电影的期间是伴随着一阵阵的笑声度过的,这部电影真的看得很开心。…

沉默的羔羊影评2

沉默的羔羊TheSilenceoftheLambs(1991)联邦调查局见习特工克拉丽丝受命调查一名专门杀害女性并剥去其皮肤的变态狂魔,为此她不得不求助于关押在监狱中的变态杀手同时也是精神分析专家的利克特。克拉…

功夫影评

电影《功夫》欣赏《功夫》这部影片一经上映就打破中国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在内地、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拿到了共六项奖项的提名,而且还拿到了年度最佳电影这个分量如此重的奖项。为什么这部影片能有如此大的影响…

影评

《初恋这件小事》影评社会在进步,看看电影已经是我们每个人放松的一种方式。父母小时候去电影院看个电影是一种奢侈的行为,与他们相比,我们很是幸运,我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欣赏电影,美国大片纵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我却比较喜…

功夫熊猫1500字英文影评

Uglinessandbeauty,agitationandcalmnessThefilmofKungFuPanda,recordingtheprocessofthepanda,namedPo,whoisthe…

电影影评

电影《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类型的电影没有泪流满面(因为今天是在教室里,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滚儿,仰着头过了一会儿才把眼泪给硬逼了回去),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我更喜欢电影里面的人和事,这部电影既让…

影视评论范文2篇

美丽的故事浅淡我的父亲母亲之美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讲述的是发生在北方农村的一个故事母亲招娣当年曾是一位善良漂亮的农家姑娘后来父亲高中毕业被派来村里教书二人相互倾暮遂发生爱情几经周折二人走到一起并相濡以沫深爱一生直到...

影评写作

影评的特征1突出审美判断重视画面语言2文章的主体是评3逻辑思维美学思维写作的基本要求1紧扣作品与评论你的影评一定要以影视作品为依据从作品出发评论内容一定要是电影中提供的而非报刊故事中找来的展开评论时中心明确说理...

影评范文

影评例题看纪录片沙与海写不少与1200字影评陕西科技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试真题20xx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传播方向复试考题影片神探题目1写一篇剧情2写影评20xx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

北电影评范文

北电影评范文1考察要点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地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地写作技巧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地处理手法地理解如张艺谋影片lt我地父亲母亲中地黑白彩色两种色调地运用再如秋菊...

《20xx》影评观后感

让人不得不相信的世界末日20xx影评电影简介电影原名20xx中文译名20xx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Emmerich主演约翰库萨克JohnCusack桑迪牛顿ThandieNewton伍迪哈里森WoodyH...

影评(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