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读书笔记

时间:2024.3.15

浅谈汉、晋印象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读书笔记

依稀记得曾在《鲁迅文集》中看到过一篇名为《魏晋风度和文章及药及酒之关系》的文章,其中谈到了魏晋时期贤人之风度、贵族之奢靡,既有饮酒的豪迈,亦有五石散的荒谬。彼时我尚未想过要深究其中,但却因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而对魏晋时代产生了兴趣。而《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那个远去年代的风貌。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顾名思义,主要内容即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制度和史论的研究探讨。如读尹湾汉简札记,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南北朝的典签制度,僧官制度,州府僚佐以本职带郡、带县制度的探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其中秦汉史大部分文章都是运用当时出土的汉墓简牍资料同秦汉时期的史籍相结合写成的;另一部分则是作者在写《<南北史>掇琐》时根据发现的问题而写成的。

影响较深的便是本书开篇之作——《论汉文帝》。作者力图证明文帝并非是因循守旧的皇帝,相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改革家,在寥寥数笔的史书记载下不懈奋斗。他顺应时代要求,取消郡国税贡、允许私家铸钱、颁布“除戍卒令”,稳定了经济发展;他迫不及待地铲除吕势力,杀刘弘,除梁王、淮南王等人;他重用老臣宿将,复兴刘宗族势力……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汉的发展都点下了基础。读到这里,汉文帝的形象瞬时在眼前高大起来,但接下来,高敏先生则毫不留情地批判了文帝改革只弊端。经济上,“一是文帝的轻税措施,适足以自豪强,加速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二是文帝的驰山泽之禁、开关津之阻和任民冶铸的政策,虽然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却成了商人富贵而农民贫贱的反常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政治上,文帝过分依赖、放纵老臣宿将,忽视对年轻官吏的培养,造成为官者“累日以取贵,积久而致官”的现象,产生了政治上的人才危机;此外,优待刘氏宗族的政策使诸侯坐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为后祸——七国之乱埋下祸根。文章最后指出,刍、槀税制度明显利于豪强不利于劳动人民,反映文帝维护豪强地主的主观意愿,也表明他改变不了作为最高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属

性。

高敏先生对文帝改革历程的评价是“以为善始而以祸害终”,是文帝的历史悲

剧。但是,从辩证角度看,历史上的改革在发挥其优势时必然是带有相应弊端的。

汉文帝颁布多条改革措施,影响力大,弊端自 然 显露。一个辉煌的王朝,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有谋略有勇气的皇帝,是多个统

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文帝的改革已经大大缓解了秦末汉初的危机,为后世发展

奠下基础,这就是文帝最大的功绩。至于相应的弊端则需要后代统治者进行克服,

毕竟没有什么改革是能够一次奏效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我认为文帝的改革是

个善始,是汉初后发展的希望,并非“以祸害终”,更不是历史悲剧。

虽然此书的重点篇幅多在秦汉和南北朝内容上,但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魏晋

时期上。我眼中的魏晋,是一个政治黑暗腐朽,贤人洒脱不羁的年代。《世说新

语》中石崇斗富、嵇康醉酒、阮籍御车已在我心中描绘出生动鲜活的魏晋形象。

通过阅读,我进一步了解了造成这些现象的整个社会大背景。

本书关于西晋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北魏时期宗主督护制实行的土壤。总所周

知,西晋时期人口大幅流动,尤其在西晋末年,诸多少数民族相继内徙建立政权,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致使大量农民脱离官府版籍,破坏乡里组织。流民投靠或被

迫接受地方豪强的庇护,使得封建荫附关系获得空前发展。晋元帝顺水推舟,下

诏“以流民失籍,使条名上有司,为给客制度”,承认了豪强的荫附之民。另一方

面,少数民族入侵和农民起义促进了豪强建立坞壁组织的新高潮,整个中原地区

几乎布满坞壁组织,而坞壁也为民众提供了相对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于是二者

的结合就为“宗主督护”产生了可能性甚至必要性。陈寅格先生也在《坞壁及桃花

源》中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

所共知.不待详论。”认为《桃花源记》虽为寓意文,但也是西晋末年以来坞壁生

活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坞壁强大的封闭性、独立性足以创造独立生产生活的“桃

花源”。这一切迫使统治者任命坞主为“宗主”,与高敏先生的观点相互印证。

我更清晰地从侧面认识到西晋后期统治者的无能、政治的衰落、社会的动荡。

平民只能在坞壁中忍受坞主的盘剥以求生路,封闭的环境里一切律令规章都可以

被践踏,一个个坞壁几乎独立成国,而无法消灭割据势力的统治者也只好顺其自然赋予坞主实权。面对混乱若此又难以改变的局面,贤人雅士也只能醉酒御车,服五石散麻醉自己,他们的洒脱不羁除了自身性格外,更是外部环境迫使产生的一种逃避。

悠悠千载,岁月如歌。秦汉时期的统一强盛与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形成鲜明对比,但不论强盛或动乱,都因其弊端而走向灭亡。当一切在历史的车轮下烟消云散,曾经的金戈铁马都化作历史之谜,《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拨开谜云,留一抹书香,绘出远去年代的真实一角。

历史(1)班 梁馨怡 学号:120120262 参考文献:陈寅格《桃花源记旁证》

鲁迅《魏晋风度和文章及药及酒之关系》


第二篇:先秦秦汉农业生产的读书笔记


先秦秦汉农业生产的读书笔记

一、土地的开垦

这一时期内土地的开垦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扩大。究其原因,首先,西汉王朝长达二百余年的稳固统治为这一时期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西汉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土地的开垦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贴纸农具和牛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许多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相继修建,都极大的促进了土地的开垦。

西汉时期土地开垦最充分的地区是关中和关东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汉时期这一区域的农业继承前代继续发展,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平帝时,关中所在的司隶地区占全国耕地的11.22%,关东地区的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豫州占49.39%。

先说关中地区,作为西汉政府统治的政治核心,西汉政府对这一地区地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条件。

首先的是移民政策。高祖九年(197BC),刘邦听从娄敬的建议,徙战国是六国贵族之后等豪家大族十余万口到关中,开始向关中徙民,后来又建立了徙陵制度,把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迁于诸陵。大量高赀富人的涌入充实了关中地区的人口,也给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增长点。

另外还表现在首先在这一地区推广新的技术。最典型的就是代田法的推广,并推广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二牛三人的牛耕法。对于缺乏耕牛的小农,赵过则教他们以人挽犁。使耕作效率大幅提高。他还创耧车,加快了播种速度。同时,从两汉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时期关中地区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西汉统治者也曾多次下诏,减轻农民的负担。相应的,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也较其他地区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

再说关东地区。西汉时期关东地区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文献多有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说三河地区“土地小狭,民人众”;邹、鲁“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重。”等等。关东地区的土地开垦率在全国是最高的,占全国总耕地的50%左右。基本上可以说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地区

巴蜀地区也是西汉时期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土地开垦比较充分。这主要得利于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另外地处西南,战乱影响不大等也有一定的影响。西汉政府的流民就食政策,为这一地区补充了劳动力。

到了东汉,情况则有所变化。东汉二百余年间,经济一直未达到西汉那样的繁荣程度,无论是户口数还是垦田数,都远逊于西汉平帝时。而其中经济衰退最明显的是关中和西北地区。东汉定都于洛阳,朝廷对关中地区不再像西汉那样刻意扶持,使关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失去了优势。东汉对西北地区也基本采取了放弃的态度,放任于羌人。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A.D)司隶地区人口比西汉平帝是减少一半以上,占全国耕地的比例减少了43.14%,西北地区衰退更加严重,最多的地区人口减少80%。

在全国垦田数下降的大背景下,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垦田数却呈现了一种上升的态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由于北方地区屡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害,一些人开始向自然资

源丰富的前开发的南方地区迁徙。这些人有些是自发的,有些则是政府组织的。另一方面,一些在南方任职的循吏,致力发展经济,带领当地人民改进农具,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垦作出了贡献总之,西汉时期土地开垦最为充分的是关东地区。关中地区因为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巴蜀地区则依靠自然条件和水利的兴修成为当时富裕的地区。南方则延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情况。东汉时期,北方经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衰退,关中和西北的衰退最为明显。关东地区在绝对数量上有所减少,但相对数量保持了稳定,仍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而南方的发展则已经开始起步。经济中心的转移已经开始??二、水利和生产技术:

西汉时期,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主要集中在汉武帝时期。在关中地区修筑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另外还在汝南、九江等引淮水,泰山下引汶水溉田。

生产技术的进步,首先体现在铁器和牛耕的发展上。秦至东汉前期、中期,我国基本上仍处于锸、犁并用而以锸为主时期,亦即由锄、锸耕向犁耕过渡时期。东汉后期或魏晋南北朝,北方中原地区始进入牛耕时代。南方进入牛耕时代的时间,还要晚一些。《吕氏春秋》、《汜胜之书》等所说的先进耕作制度只是农学家的提倡,它或已在部分地区、部分农民中付之实践(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农业先进地区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升华),但远未在全国(或者在北方)普遍推广。但这依然体现出了巨大的进步。

西汉中期,汉武帝施行盐铁官营。在全国设立铁管49处。覆盖全国郡县总数的39%。而东汉时覆盖面积又有扩大。比如《汉书》中记载的铁管多数在北方,南方只有三处,而《后汉书》中的记载,南方已经增加到了七处。汉代铁管设立的增多也可以反映出铁器的推广,以至于形成了“铁器,民之大用也”的观念。秦汉时的冶铁记述较前代也有很大的进步。炼铁技术和热处理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铁农具的制造技术也有提高。从而提高了农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东汉末年,牛耕在中国北方已经得到了相当的推广,在南方,也有了一定的推广。牛耕的方法发明于春秋时期,但是推广经历的相当长的时间。到西汉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回复和发展,牛耕的方法才逐步推广开来。赵过在北方推广代田法和牛耕法。赵过的牛耕法主要是二牛抬杠法,这在当时是先进的方法。赵过还推广了以人挽犁地方法,以解决小户农民耕牛不足的问题。这种方法后来还推广到边郡。此后,汉朝政府将推广牛耕作为一项国策。经常见到赐民牛、犁的记载。重视耕牛、保护耕牛的观念也在法律上得以确立。《史记?律书》记载:“牛者,耕植种万物也。”法律严禁杀牛,违者受重罚??东汉时期,国家更加重视普及牛耕。一些循吏也把牛耕的办法推广到南方和边疆。其中以东汉初年的王景和任延最为著名。这一时期牛耕的推广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继续推广,已经基本普及。第二、以黄河中下游和关中地区为基地,向北、西、南等方向扩散状推广。其中,西北在西汉时就已经开始推广,而南方,到东汉末,长江以北地区到东汉末已经使用较多??其次还体现在农具种类较前代有所增加。耕地的工具除了畜力犁外,普遍的使用手工工具镢和锸。整地复种的工具,耰和耙的使用更加广泛,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了持耰佣。播种工具,迟至西汉中期出现了畜力耧犁,最主要的是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的速度和质量。锄的形制与战国时期变化不大,到东汉时出现了曲柄弯锄。收割工具,出现了钩镰,到东汉时使用逐渐增多。谷物加工工具除了枷外,西汉时还出现了扬谷工具——风车。并且先后出现了谷物得

粉碎工具:践碓、畜力碓和水力碓。谷物加工的另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石转磨的推广。另外,迟至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大型的畜力磨。谷物的储存方面,汉代的储存器也有发展。 东汉耧播在北方推广较快,但仍未全面普及。汉代敦煌一带是屯田区,敦煌与居延的距离也较近。赵过的代田法曾推广到居延,但其推广的耧车却未推广到敦煌。史载:汉魏时,皇甫隆为敦煌郡守,“初,敦煌不甚晓田,常灌溉 水,使极濡洽,然后乃耕。又不晓作耧犁……。隆到,教作耧犁”。东汉南方的播种方法仍是点播与撒播。四川彭县出土的东汉播种图就是1 人挥锄挖地2 人弯腰点种。四川德阳出土的东汉播种、收获画像砖,就是2 人站立撒播,4人挥镰割??

西汉中期后,全铁犁开始大量出现。破土力强,适合深耕。从形制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为三角形,上面突起下面扁平,前低后高。第二种为近似长方形,前锋为钝角,后面稍大于前锋,两面突起。第三类为带翼犁,两面稍微突起,两翼向后伸长,前端和两侧有比较明显的尖和刃。

另外,这一时期的农学思想也有所发展。两汉的农书颇多,留存下来的有西汉的《氾胜之书》和东汉的《四民月令》。《氾胜之书》总结了长期以来忒别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经验,并容进了氾胜之本人在农业方面取得的突破。内容包括耕作原则、作物栽培理论等内容。《四民月令》以“月令”的形式记录了洛阳地区一个世家大族一年的各种活动,大部分与农业生产有关。所以人们历来把他看做是一部农书??

三、北方精耕细作农业的基本形成与新的农业经验的总结

首先是形成的原因。北方众多的人口为精耕细作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冶铁业的发展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传统模式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氾胜之书》地出现。具体的体现是作物栽培基本原理的确立,以及代田法、区田法两种技术的产生。《氾胜之书》提出了栽培作物的整体原则,即趣时合土等六大原则。

当时,已经普遍认识到多施粪肥对改良土壤的作用,并且西汉时已经出现了分期施肥,将肥料分为基肥、种肥、追肥等分期使用。基肥地方法主要有漫撒法和穴施法。种肥即用粪拌合种子下种,主要供给种子发芽出苗时所需要的养分,也可以起到防虫耐旱的作用。追肥主要是为了供给作物生长后期所需要的养分。当时,对各种作物的播种期和播种量也掌握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且掌握了撒播、点播和条播等不同的播种方法,以具体情况区分使用。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经验。如溲种时用附子等浸渍种子,谷物储藏时种子与艾草放在一起等。

秦汉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轮作复种的记载。《氾胜之书》载:“禾收,区种”,显然是种冬小麦。东汉时已经出现了禾麦两年三熟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间作套种和混种。

《氾胜之书》记载的最重要的生产方法莫过于代田法和区田法。

代田法:在一亩地上开三条畎,即三条沟。每条深一尺宽一尺。沟常委汉代一亩的长度,240步。沟与沟之间是垄,也宽一尺。在沟中播种,苗长叶后,开始除第一遍草,并铲除垄上的土陪到苗的根部。这样经过多次除草,到盛夏时,垄土就全部赔到了沟里,使畎垄易位,故称“代田法”。

而区田法的布田方法主要有条形和方形两种,根据地形和土壤的质量区分使用。 当然,对于这两种方法的普及程度,也不应该估计过高。

东汉末的崔 实 也只是说“至今三辅犹赖其利”。从上引《政论》看,他对代田法似乎也不甚了解。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测:赵过以后,多数地区仍旧还是缦田撒播。从后世的经验看,区田法也都是在发生牛疫或旱灾时用以济时救灾。换言之,区种法的出现,除个别地方在灾害之年曾用于救灾济困外,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并未产生多大影响。

另外,有不少迹象表明,当时大多数农民的耕作仍较粗放.例如休耕制度,汉代史籍提到休耕制度者虽仅见《汜胜之书》:“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但北魏实行均田制时仍有休耕情况。由此逆推,汉代北方多数虽已实行连作,但休耕的情况仍然存在??四、两汉主要的农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

汉代的主要农作物:粟、麦、菽、稻、麻。汉代的粟也称作禾。即今天北方人俗称的小米。是两汉时期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到汉代已出现很多品种。麦是大麦、小麦的总称。此时已分有春小麦和冬小麦。菽是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就是今天说的大豆。到秦汉时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使用方法上主要是做成豆饭和羹,也开始向副食品方面发展。水稻在汉代又称禾余,现代稻科的三大品种在汉代都已经出现。秦汉时期,稻的种植主要在长江流域及以南。而在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秦汉时期在南方地区还出现了双季稻。黍即现代人俗称的黄米。分为不同的品种。一部分作为马的饲料,而一部分可以作为人的粮食。麻是麻类的总称,分雌雄两种。雄麻颈部的韧皮可以作为纺织原料,而雌麻的籽可以食用。

汉代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有进步。种类也比前代增加很多。有些作物还出现了大面积栽培得记录。燃料作物有蓝、地黄、卮、茜等。张骞出西域后,带来了一些西域的物种,比如胡麻苜蓿等。其中苜蓿还出现了大面积栽培的记录。汉代干着的种植范围也有所扩展。已经从岭南扩展到今天的湖北地区。秦汉时期,蜀汉地区的茶叶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饮茶迟至东汉已十分流行。

秦汉畜牧业的基本范围:长城以北和西域地区的植被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为主,适合各种牲畜生长,因此,这个地区成为单一畜牧业或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区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包括农园、果园、菜圃在内的农业植被居于优势地位,这些地区的畜牧业主要是作为农业生产的补充和辅助。在西南地区的羌族和西南夷中,半农半牧也居主导地位。

西汉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原因。秦汉时期的畜牧业在前代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地域上呈现出单一化的牧业、半农半牧和家庭畜牧业三种类型;内地畜牧业的经营种类较前明显增多。这种趋势奠定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基本格局。

发展的原因:首先与当时社会生产的需求有密切关系。牛耕和马耕在这一时期开始普及,对饲养牛、马产生了需求动力。政府对饲养家畜采取了鼓励和积极扶植的政策。其次,畜牧业的发展与军事活动也有直接的联系。再次,社会交往的增加为畜牧业的推广提供了重要条件。随着交往的增多,马的饲养也在江南推广开来。最后,社会生活的许多内容,包括饮食、交通、祭祀等等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

主要参考: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 田昌伍《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李根蟠 《对战国秦汉小农耕织结合程度的估计》

杨际平 《秦汉农业:精耕细作抑或粗放耕作??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范例

读书笔记姓名洪心洁学号班级24069335106级会计学1班前言我通过查阅图书馆书籍搜索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阅有关期刊和查找网页上相关的资料四种方式为我的论文治理型内部审计起免疫系统的预防作用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并...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保尔柯察金那顽强的品格多么令人钦佩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具有钢铁品质的人是大写的人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书中写道他呕心沥...

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gt范文一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

读书笔记范文

德不厚福不居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读书笔记的概念人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和精彩内容整理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2读书笔记的作用1作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2做读书...

大学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一读书报告有沒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写读书报告的同学來说学校会有一般的格式要求让其有所遵循一般地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他可集中读后感來写最浪费笔墨的是內容概要惟一的作用是让別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二写读书报...

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小学生读书笔记范文读童年有感读了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埃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困他上学只好...

读书笔记的格式

读书笔记的格式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摘录式二是提纲式三是评论式四是心得式四大类又分若干种每一种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摘录式摘录式是阅读活动中收集资料日寸最常用的记录形式主要是为了以后开展科研活动...

读书笔记格式

读书笔记书名作者文章背景可有可无好句好段摘抄12语言赏析可有可无读书心得重点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

我要小学生读书笔记模板

书海徜徉学生姓名第周我读了这篇文章真美呀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词语超市绝妙句子本人感悟书海拾贝学生姓名第周今天我读了这篇文章妙极啦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好词佳句我的感悟

成教读书笔记范文

继续教育学院读书笔记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读书笔记一我的设计题目及研究方向我所选论文的题目是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设计在开展毕业设计的第一阶段我阅读参考了功率因数校正原理与控制IC及其应用设计...

小学生读书笔记表

读书日期20xx年月日

读书笔记范文_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读书笔记范文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关于阅读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阅读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路人皆知培养孩子...

读书笔记范本(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