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文化的重压

时间:2024.1.12

耻感文化的重压

——评《菊与刀》 以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为例

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待制定战后对日政策。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对日本文化及国民心理进行研究,并将报告整理成书出版。①不可否认,她完成的该书《菊与刀》通过调查日籍在美拘禁者、查阅大量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等多项途径,详尽分析了日本人矛盾而深沉的性格,语言深刻且有说服性,是一部探索日本文化的重要材料。

全书多次将日本文化心理、传统与美国自由主义之下的社会做比较,甚至将日本同中国相对比,突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格。也正是因为这种比较和不同,契合了当今大多数历史学者所认同的,日本文明独立于中华文明之外,成为世界八大文明之一,而不是笼统的远东文明。②作者犀利的指出日本人近乎极端的荣誉感、等级思想和人情理念,当然,无论从她的文化背景还是研究目的来看,得出的结论很难做到全无偏颇,如同当我们习惯自己所处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后,很难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一样,因为这种差异自有意识起就根深蒂固。作者便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剖析了这个隐忍的民族。

作者把自己所处的西方文化称为“罪感文化”,而把日本文化称为“耻感文化”。与西方文明中的原罪与救赎不同,日本人拒绝明晰的善恶界限,他们发动战争从心理上来源于渴望获得尊重与瞩目,他们的礼数和严谨从相当程度上来自于荣誉感和自我肯定,而这正是其典型传统中“刀”所象征的武士精神和“菊”象征的崇敬高贵的延续,骄傲的生,死;效忠,牺牲。很喜欢一篇评论中的形容,菊与刀就是樱花与武士,充分表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与刀》分为十三章,其中第五章“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是对日本性格刻画非常典型的部分。读到日本人的负恩,就记起近些年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家人救起的日本小男孩,在多年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入股山河煤矿,甚至不惜赌上身家性命。该书中记录的日本故事哈齐小狗不忘疼爱,在主人去世后每天等在车站旁直至老死也正是说明了日本人感恩、念恩的思想,他们受人点滴之恩会用万分来回报。除此之外日本人民甚至对连可能根本没有接受的“恩情”也尽量的忠心耿耿,将这份历史与社会的恩情又细致的分为皇恩、亲恩、主恩和师恩。

对皇恩或是主恩的竭尽全力,是忠诚的表现。这份忠诚当然也暴露了日本向来为人所诟病的明显的等级制度。人们无条件的信服天皇,天皇好像是大和民族的教主,大和民族的精神支撑。可以想像,当初高官们是怎么样哭着拦住宫门不让天皇投降而投降之后又是如何顺从主意的??日本历史上的大名和将军换了许多,争斗不断而天皇的皇位却没有像古代中国那样频繁的推翻更替过,不得不说人民对天皇的权威达到了崇拜,哪怕天皇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权利被将军压迫到最低也是如此,或许不守忠义的人会被耻笑——被嘲笑不忠不义比切腹更加令人无法接受。至于主恩的崇高地位,懂得武士精神的人都明白,只要主人爱护家臣相信他们,家臣可以献出自己的儿女甚至自己的生命。听起来愚忠的现象实则表现了日本人的纯真和纯粹,一种尽职的感动,这任何一份牺牲都不比“死而后已”来得轻松。

亲恩往往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恩情。如同该篇章中指出的,美国人的父母对孩子好,于是孩子未来只要对父母好便是;然而在日本,这是一种亏欠,欠的恩情总是要还的,这也是在日本父母对子女的婚事等许多方面有极大支配权的原

因。而越社会越进步,这也往往越成为了子女们的负担,因为在传统的日本社会中,除了君命外,父母的命令是绝对不能违抗的,这就是日本民族的孝道。

印象中的日本人多数是彬彬有礼,这与他们受到的严格教育有关,与他们心中的负恩心理也联系紧密。只要你递给他东西或是帮助他拣器掉在地上的帽子他们就诚惶诚恐的感谢,因为他们内心里已经非常夸张的默认为受了你的恩惠无以回报呢。

但千万不要以为日本人在怀着感恩和温暖的心情偿还这些恩情,他们多数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我们重视爱、关怀、慷慨仁慈的价值,越是无条件越可贵。而在日本则必然附有条件,接受了这类行为就成为了欠恩者,恰如日本谚语所说‘天赋慷慨,始敢受人之恩。’”③夏目漱石的小说中人物“哥儿”便是个极端的“负恩”者,因为豪猪的一分五厘钱的恩惠便念念不忘,要与之翻脸也必须先把钱扔还给他否则心中不安。这些都说明了日本不是个爱占便宜的民族,相反十分害怕欠他人的恩情。为了照顾那些沉重的负恩者,多数人在路上看到别人遭遇事故都不会帮助——这不是怕麻烦自己,偏偏是使同样心理的同胞们摆脱阴影的无奈行为。并且对于不认识或是不熟知的人,这种自然地避免负恩是最最让人敏感的。

或许乍听起来感到日本人的冷漠和刻板,将感恩作为一种义务无条件的坚守,实则也不失一种严谨的尊重。尊重你,所以不轻易的施与你小恩小惠(那么大恩情就更加不能了),避免让你背负我的债务,从而摆脱一种俗话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状态。这样的思维与许多豪爽的中国人是不同的,请客吃饭,不分彼此,或者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尤其是在中学里,简直已经提前实现了共产主义。无可厚非,这样的差异无法评论孰优孰劣,存在即是合理。

但日本人的负恩心理给他们本身一定也带来了不可言语的伤害,施恩一方以施与者自居难免骄横,被施恩者背着包袱永远有心理阴影,难道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文学中心理变态和鬼怪传说如此猖獗的原因——所有原本可以宽宥的问题都用“亏欠”来考虑,母爱敬爱都成了责任和负担,日本人本就不高大的身体如何承受这样的负荷?即使我们知道日本政要床头必放的一本书叫《德川家康》,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为了成功或所谓的“大义”处死了自己的长子,并在漫长的一生中忍受了许多常人不能容忍的事情,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居然还延年益寿。

以文学历史上的日本民族印象,对历史和社会的强烈负恩感,责任与使命感是明显的,尤其是当失败的日本军人们听说投降的消息后玉碎的悲惨事件,使人不免替他们感到难过。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不仅不尊重其他民族人们的生命,更加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为了理想(或许是个狂想)牺牲一切物质的民族,拥有者浪漫的樱花和美丽和服的民族,渴望被尊重和认可的民族。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一书当然也有认识上的狭隘性,对日本的了解分析太过传统。虽然日本是个封建残留问题非常严重的国家,但也有很先进的阶级和思想,如同在黑暗的清代末期已经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先进组织一样。针对40年代的日本战俘和文件材料进行的研究无法面面俱到。对于日本民族的学习性与温和柔情没有进行发掘,缺乏了人类性格中的复杂和矛盾性,使得日本民族的性格过于平面刻板,虽说是菊与刀却少了菊的浪漫,过多的描述了日本民族的行为和准则意识,艺术文化方面的表现不足。

然而对于这个民族,我还是充满敬意的。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的文化有着无法割舍的渊源连结;作为在二战中深受创伤的中华儿女的一员,我既为我们受到的残忍屠戮与侵害感到愤慨,又为日本无辜的人民感到难过。小学时有一

个同学是日本人,妈妈将她寄住在中国,她习惯了中国的生活也待人非常的友好善良。虽然没有去过日本,没有接触到地道的日本文化,但是接触到了一个很真诚的日本人,知道历史是在变化的,而日本也是在变化的,《菊与刀》的描述虽然精彩也只是历史的印迹,如同现今中国人已经不留大辫子也不唱样板戏了一样,日本也将将的要走入它新的时代了。虽然军国传统无法完全消失,他们的严肃高效隐忍无法变成开放的欧美,但这就是日本。全球化的文化融合之下寻求独特与自尊的日本文化,会和悠久的武士道精神一起不老不逝。

①《菊与刀》商务印书社 20xx年 译者序言

②《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20xx年 24页

③《菊与刀》商务印书社 20xx年 78页


第二篇: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目录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 1

耻感文化.......................................................................................................................... 1

比较................................................................................................................................. 3

罪感文化.......................................................................................................................... 3

许兰:耻感文化溯源 ........................................................................................................ 6

耻感文化

所谓“耻感文化”是海内外学者对我们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这个概括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儒家文化而作的。它的提出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的。 [1]

顾名思义,所谓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特征是这种文化中的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即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由别人左右着自己的行动。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一件件大同小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中的道德观念中在关于耻辱方面有较强的社会倾向。如果大多数觉得这是对的,那么即使你自己坚信这是错的,为了自己的“廉耻”,也多半会随声附和:“这是对的。”即真正的耻感文化是靠外部的约束力来实现的,一旦失去了外部约束力,或外部约束力发生改变,那么便必然会导致众多的社会畸形。

背景

中国文化曾被称之为“耻感文化”,因为古代文化经典一再把“知耻”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后底线,而“礼义廉耻”四字格言又把“耻”字作为归结。耻感,是法律之外的集体内控力,但在当代中国,特别在文化人中间,已普遍麻木。这一点,在批判余秋雨先生的事件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曾被迫在报纸和法院向余先生正式道歉,但道歉过后又转身继续诽谤,那些报刊也没有感到有任何不妥;又如,那个不断对余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的人受到读者严厉质询,因为余先生书上并没有他伪造的那些问题,他居然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轻松地一笑,说:“我是想当然!”凭着“想当然”就写了那么多文章、出了那么多书,实在是创造了中外文化史上的某种纪录。

作为“耻感文化”的子民居然变得如此不知羞耻,根子不在他们。那么多报刊凭借着“政府喉舌”、“党的喉舌”的身份糟践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体文人达十年之久,鼓励了那批诽谤者有恃无恐,不再言耻。

这种心理背景,也就是那么多人天天制造假酒、假药、假奶粉而毫不知耻的共同原因。那些疯狂的制假者一旦案发会被判刑,但是,为他们作了“不再言耻”的示范的文化人,

却还很安全地活跃在媒体上,继续示范。

本质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在二战结束前夕,日本战败投降已成定局,美国军方为了准确掌握日本社会特质,便于战后选择适当的方式对日本进行占领和管治,委托鲁思·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社会文化以及分析日本民族行为方式。由于当时战争尚未结束,她本人无法亲身到日本实地考察,研究结论主要是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日本文学影视等艺术作品以及与日本军俘访谈得出来的。由于在二战之前,日本民族的残暴根性尚未彻底暴露在世人面前,她所研究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远远不能反映日本真实面目,又由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台底交易,二战期间日本的大部分战争罪证被隐匿或销毁,直至战后多年,这些证据才慢慢被披露或挖掘出来,所以当时的本尼迪克特根本无法掌握历史真相的万分之一,更无法义客观的眼光审视日本民族特性,“耻感文化论”就自然难免失之偏颇。

耻感心理

按照一些心理学家的划分,人的内在情绪制裁大致可分为“耻感”与“罪感”两类。与西方社会的“社会化”主要体现为“罪感取向”不同,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社会化”主要体现为“耻感取向”。若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不佳,作为主体道德良心的“超我”便会产生耻感。东方社会的“耻感文化”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特别注重他人反应和评价的文化。古代中国的“耻感文化”强调外在的约束力,即主要表现为他人对主体行为的反应和评价。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所敬仰,为群体所钦佩,就会产生荣誉之感;反之,一个人感觉自己的行为为他人所鄙视,为群体所贬斥,就会产生羞耻之心。孟子所说的君子三大乐事,其一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尽心》),这是耻感文化的典型表现。这里所谓的“天”和“地”显然都是虚幻的,真正使人感到愧怍的是主体之外的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和评价。

耻感文化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和法家,都非常强调“知耻”的重要性。耻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儒家强调:“耻”意识是道德的基础,“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并把“礼、义、廉、耻”称为四德,当作为人处世的根本。《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孟子又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他甚至认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录·卷十三》)清末的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他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

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明良论二》)由此可见,儒家不仅早就认识到耻感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安邦治国的有效手段。法家虽然主张“信赏必罚”,以“专任刑法”以臻于治,但其在强调法治、主张“一断于法”的同时,也同样重视“知耻”对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重要性。如《管子·牧民》篇就认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由此可见,管仲虽为法家之代表,但他对于廉耻观念也是相当重视的。

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国人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耻辱刑就是统治者运用耻感文化对国家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与肉刑、自由刑等通常意义的刑种有明显区别的是,耻辱刑的制刑目的正在于希望激活罪犯的耻辱感,使其感受到罪恶、耻辱进而对自身行为感到懊悔、自责并寻求宽恕、愿意赎回和补偿;同时,对其他人也有一种明显的警示作用。孔子说:“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孔子家语·刑政第三十一》)东汉陈宠亦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后汉书·陈宠传》)耻辱刑正是古代统治者把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统治者把“礼”与“刑”融为一体,“以法辅德”、“以德彰法”,以期实现“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的治国理念。

比较

“耻感文化”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鲁思认为: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这种社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社会。虽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罪感文化社会的人们按照心中的绝对道德命令生活,一旦犯错,即使别人毫无察觉,也会痛苦自责,所谓“耻感文化”社会的人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只有当被发现时才有羞耻感,失去外来强制力便要瞒天过海,是缺乏自省力的文化。日本人在二战中的行为固然远远低于“耻感文化”所蕴涵的道德水准,不过并未脱离“耻感文化论”所指斥的终极思想本质——不存在恒定的德行标准,即毫无道义可言。

其实,自人类学会用树叶来遮盖耻部开始,耻感就已存在于人类的心灵,并作为人类区别于野兽的特质,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中发展出更高级的文化,而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鲁思却用“耻感”来定义日本文化类型,以区别于西方的“罪感文化”和中国的“忠恕之道”,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已经把日本文化的倒退本质揭露无遗。

罪感文化

所谓“罪感文化”,就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可以定义为罪感文化。从这个定义上来理解,意思就是在“罪感文化”社会中,人如果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就会感到是有罪的。这一点,与我们惯常所认为的“天主教”中的“人生来是有罪”的说法略有不同。但也还是能够从“罪感文化”的定义中得到解释,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一开始便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听信了蛇的谗言,偷吃了禁果,犯下了罪恶,并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

罪感文化-产生

在西方基督教传统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迟早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原罪说”是在西方文明的滋养下成长的人自然摆脱不掉此种“罪感”,那么细细地对这“罪感”加以剖析,自然也便有助于更好地参悟晦涩的西方经典文本的深层价值指向。

罪感文化之所以是西方精神世界的基底,其本质原因在于西方的基督文明。罪感的产生无非是‘我’犯了罪,而后形成的心理机制,是人自觉意识到自身的不圆满和恶性恶行,这些认知都是从全知全能的上帝那里比衬出来的。众所周知,“原罪说”是指人背叛了上帝,经不住外在恶魔的引诱,还有人内在欲求的冲动,以至辜负上帝的厚爱,做出了违背神圣意旨的罪行,远离了生命的本真状态。正是因这不当的行为导致人必须忏悔救赎,以待再次投入上帝的怀抱,达到人神的和解。忏悔的前提是承认罪行,承认救赎之旅是通往神性的必由之路!那么显而易见,罪感的实质是一种负疚,是认可人类自身的破缺,是以上帝作为终极灯塔来指向人的行为意义。‘我’在上帝面前有罪,‘我’要向上帝忏悔;‘我’的忏悔,可使‘我’能回归到上帝的仁爱下。这便是罪感文化的一个圆形内在结构,从上帝那里出来,最终回到上帝!所以,从这文化本身着眼,我们得知:人是渺小可悲的,生命是脆弱卑鄙的,人不可能凭借自身所禀具的才智去认知这个世界,人唯能做的便是扑倒在上帝的脚下,祈求上帝神性的光辉普照‘我’!

但是明白了自身罪孽的深重,并不能感化上帝,消弭“罪感”,关键所为在于具备了复归上帝的“禀赋”。上帝是个参照系,我们知道她(不知道上帝是什么性别?)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落到实在的具体行为就是爱、爱、再爱,无限制的以上帝为崇高的榜样(当然,这种榜样只能是人类无限的趋同但永远无法企及)。为什么言及‘爱’?因为罪的存在已然是事实,这是无法一笔勾销的,所能做的只能是加倍的补救。正如我伤害了一个人,我已无法倒拨时钟来改变历史,怎么获许她的谅解,那只有加倍的对她好,让伤害在洪水般的爱意面前变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推及至上帝面前,就是爱,爱上帝,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朋好友,爱人类,用全部的生命涌出爱的力量。

罪感文化-内涵

罪感文化出发点和终极指向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为的都是“劝人向善”,并最终建立一个“善”的社会。劝善的方式都是使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旦违背了那个“道德标准”便有一种心灵上的不安,会有一种懊悔、羞耻和罪恶的感觉,同时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

若要打开上帝的天堂之门,爱的能力、爱的禀赋是唯一的一把钥匙。人类犯下了罪恶,人类是无知卑鄙的,人类是欲念无穷的,‘我’明白我有无法克服的顽疾,‘我’是一个罪孽深重的魔鬼,这无情无序的人的世界更是利欲熏心、倾扎迫害;爱是人类在恶的海洋里最后的孤岛,是人类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时握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的野草。爱是不能遗弃的!

至此,由罪感生发出的意义对西方文明价值理念的影响便彰现了。个体的人是欠缺的,他的生命应当时刻反思,“距离上帝”的路有多远成了永远的追问。‘我’的心每分每秒都在承担负荷,上帝绚丽的光环投射出了我的阴影,我清醒地认识到无数的眼泪在流淌,无尽的哀吟在叹息,我的爱到底给了谁,付出了多少,够吗?默默的冥想,一双双孤苦无告的泪眼在凝视着我,上帝仁慈的双眸在注目着我,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充溢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心中,人的一生便是在荣现上帝般的“爱”!所以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文

化和文学!

罪感文化-作用机制

“罪感文化”中,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便会有一种深重的罪恶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恶行不被人发现,自己也会受到罪恶折磨,尽管这种罪恶可以通过忏悔来得到解脱。”也就是说,“罪感文化”中的那个向善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那迈向善心世界的脚步,无须他人的催促便在灵魂的深处不停地向前迈进着。

对此,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不朽名著《罪与罚》中,给我们细致地描述了这个过程。拉斯科利尼科夫开始认为,杀死那个年迈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伊万诺芙娜,把她的钱用于一个有志于改造社会的青年的学习,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然而,等他真的用斧头杀死了那个以剥削他人为生的老太婆后,尽管他的恶行并没有被人发现,甚至警察已经捉住了两个嫌犯,可他却仍然深深地为这种罪恶而倍受煎熬。拉斯科利尼科夫自从走出那个血淋淋的现场之后,心灵上便一刻也没有得到安宁,罪恶感始终弥漫在他灵魂的每一个角落里。他想尽一切方法,比如他倾其所有来救助他人,他用不同的方式来折磨自己,可无论如何他都感到无法赎清那个罪恶。最后,他只好去自首,主动地在肉体上接受流放的惩罚,在精神上皈依上帝来救赎自己。在位斯科利尼科夫身上,我们感到了“罪感文化”的力量。

罪感文化-社会景象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说的那样,在“罪感文化”下,常见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习惯于忏悔。在拙作《忏悔的土壤》中我曾说:“忏悔是对人发露自己的过错,以求得他人的宽恕和容忍,是彻底、完全和自愿地改正过错的心灵基础,是对过错发自内心深处的自我惩戒。”人们通过忏悔来获得灵魂上的罪恶感的解脱,尽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与此相对应,在“罪感文化”中,人们也赞赏勇于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和真诚悔过的行为。二战之后,德国的政治官员面对全世界人的目光,跪倒在犹太人受难碑前的行为,便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认同。反过来,这种赞赏忏悔的做法,又对主动、自觉、勇敢地承认过错产生出激励作用,从而强化了“罪感文化”的力量。

从理论上分析,注重内省、内动的“罪感文化”,由于它以内因为主,应该说,只要这种文化发生作用,其运行机制是比较周密的,没有多大的漏洞可寻。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只要“罪感文化”这台机器运行起来,便很难从罪恶感中逃脱出来。因此,乖巧的人,做下了恶事,有了恶行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千万不能让人知道”,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隐瞒、隐藏、掩盖他所做下的丑行、恶行。

罪感文化-优越性

西方的“罪感”文化就是在看到成就时,几乎同时就看到了缺陷。西方的天主教就认为,人生是有罪的,有“原罪感”,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赎罪,叫“赎救”。所以,几千年来,他们的文化中积淀出“罪感文化”的传统。?

周谷城在19xx年12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很多人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很了不起,“殊不知西方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或哲学家几乎天天都在讨论他们那套制度里面的弊病。”周谷城的意思是说我们中国“很多人”认为西方那套民主制度好,好个屁!他们很多专家学者自己也“天天”在找缺陷。

西方文明比中国发达,这本身就说明了罪恶文化的优越,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另一方面,罪恶文化较全面,很少出现大的失误,这当然比只看到喜的单打一要全面、不容易产生失误。如果在美国有南水北调的大工程,肯定是既有一个主张南水北调的研究机构,同时又产生一个反对南水北调的机构。国会不会讨论没有反对意见的方案。这就会最大可能地避免一些失误。?

许兰:耻感文化溯源

您好!

读了近期理论周刊上发表的关于荣辱观的文章,很受启发。我曾听到过一种观点,说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那么,这种耻感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其内容是什么?耻感文化对今人有何意义?能否请专家回答一下?谢谢。

重庆王文渊2006.3.27

以上问题,我们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许兰同志,做了如下解答。

——编者

中国人是很看重耻感的,耻感文化可以追根溯源到儒家思想之中。可以说,中国的耻感文化是儒家耻感文明数千年来积淀的结果。

儒家之“耻”的三层内涵

儒家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理想人格。孔子极力赞扬颜回的“不二过”精神,子路闻过则喜,细分析这中间就存在着耻的问题:道德与人的羞耻感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羞耻感是人的道德底线,丧失了羞耻感做任何恶事都不会觉得良心不安;有羞耻感则会激发行为上的调整,促进理想人格的形成。大致而言,儒家之“耻”有三层意思:

首先,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孔子希望建立以仁为实质内容,以礼为制约形式的德治社会,所以耻和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相联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就是说,若仅以刑罚治民,民虽能免于犯罪但却不知犯罪行为是羞耻的;若以德治教民,民便有羞耻之心,且能端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自觉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道德有其底线原则,这种原则的最终实现,是由耻辱感来完成的。

其次,具体来讲,孔子认为应以“不信”为耻。孔子认为人应该言而有信,不能信口开河;言行不一,自食其言是非常可耻的事情。正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最后,知耻体现了士大夫的担当精神。孔子把耻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说:“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就是说,不管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知道自己做官领取俸禄的人,是可耻的。把个人的贫贱荣辱和国家兴衰存亡联系起来,应该以国家的无道为耻,把国家的振兴看作自己的一份责任。这种联系体现了士大夫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如果说在孔子那里知耻是对人们行为的外在要求的话,那么,孟子则把“羞恶之心”作为与生俱来的人的内在规定性,视之为人之为人的依据。“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他特别强调耻感对个人的意义:“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也就是说,没有羞耻感是一个人最大的耻辱。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顾炎武也十分重视耻,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要“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强调要把抽象的道德原则和框框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行动,要使人们受其恩泽。总之,儒家把耻感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耻感是成就道德理想的基本环节。

用正确的耻感文化培育健康人格

如今,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使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一降再降,对物欲的渴望和贪婪使他们的耻辱感变得非常迟钝,因而加强知耻教育很有必要。重新研究儒家的耻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对于我们今天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塑造国民的健康人格,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更多相关推荐:
孝文化感想

中国孝文化感悟很荣幸本学期选修了中国孝文化这一门课程这是一门通过历史展现亲情展现孝道的一门课程也通过古今对孝的不同定义给了我们很多感悟在古人在史书般的24孝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忠孝对比之于今天的孝道我们感慨万千的...

德孝文化学习心得体会感悟

德孝文化学习心得体会感悟此次我们在延津学习,我非常受感动,从我一到这个地方,就是什么都变了,现在这个社会还会有这么一个单位,一个大公无私的单位,基地的老师和义工们能做到那么好的礼节,让我心惊不止,感到惭愧,他们…

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感悟

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感悟依稀觉得当初选择中国孝文化的初衷一期结束觉得选这门课还是很值得的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很多困惑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浮华烦躁的时代我依然还是想固守内心的善良尽管冷漠充斥着这个社会还是想尽自己的努力帮...

孝感孝文化以建筑体现的调研报告

孝文化以建筑和景观体现的调研报告以董永公园为例一前言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随着孝感市全力打造孝文化之都的序幕拉开弘扬孝文化已成为孝感市重要的发展战略而如今如何弘扬孝文化也是孝感市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孝感各界...

学习弟子规,感悟孝悌文化

学习弟子规感悟孝悌文化盛企骏从古至今孝悌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题孝敬父母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凝结为一份的责任不论是卧冰求鲤还是黄香温席不论是郯子鹿乳还是陶母封鱼不论是孝感动天的董永还是一心救母的沉香都一次次感动着今...

关于孝心的感悟式小作文

作感1读确报腾浓2读一是舟罢百份杯此善满渐从文孝分渐现为的变在文先试淡起中卷的他孝酒让的很一我孝简句但们深单简孝尽深单心自地一的却己感杯问是的染热着腾我腾的没茶命沉吧错应的他的的父们汤香罢母面茶此是孝文爱是孝关...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1)

老子文化的一些感悟PB10001104孙嘉蔚老子文化这种课程其学习是自始至终的并不像数学分析或是量子力学学习时间全部在极短的一段时间里人文学科是活的一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其中才会有很大的收获至于论文的题目我也很欣...

听彭教授课堂文化讲座的感想

听彭贤智教授关于课堂文化的构建与设施策略讲座有感赵建辉20xx年10月11日我怀着无比憧憬与敬仰的心情来到沙河市一中在这里彭贤智教授要进行一次课堂文化的构建与设施策略的讲座讲座中彭贤智教授绘声绘色地讲解深入浅出...

国学学习感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国学学习感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始终伴随着国家前进发展的脚步体现着中华大地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我国的文化有着深深的民族烙印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祖国的文化是伟大的然而岁月变迁时光斗转千...

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对传统文化的感悟通过5天的培训感受到中华5千年灿烂文化的魅力中华5千年灿烂文化是拯救现代社会一切丑恶现象的良药渗透浓缩父母老师辛勤培育下的孩子狼性十足做出许多道德沦丧杀害父母坑害社会无辜百姓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冷漠...

六和文化感想

通过学习六和文化浅谈基本理念一首先是善干学和善是六和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是六和人做事的基本心态品质出发点和目的善是六和人的基本标准干学是六和文化的重点是六和人成长发展践行文化的必经过程为自己而干为生活而学习和是六和...

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的调查报告感悟传统节日的文化的感想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

孝文化的感想感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