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教学反思

时间:2024.3.23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反思

屯溪路小学 方自桂

1

第一周教学后记:(3月2日至3月6日)

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开始时。本周是开学的第一周,我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好习惯12,1至3课文。这单元的课文介绍的都是祖国的壮丽山河,有气势磅礴的《长江之歌》,富有诗意的《三亚落日》和独特的《烟台的海》。备这三篇课文的时,我在课件中下载了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想在文字体悟后再以形象的展现强化学生的感受。

《长江之歌》曾经是我参加区美文诵读时选取的一篇课文,对课文的朗诵我当时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配乐朗诵比赛的环节。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呢两小节,体会两个为什么后,(为什么说长江有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我进行了配乐范读,一开始学生出奇的静,他们听得极其专注,我想感染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紧接着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电脑鼠标自己动了,跳到下一页,音乐没有了,我没有因此停下来朗诵,一边处理鼠标一边继续,很显然,这样的小插曲很影响效果,甚至后来反复跳动几次,惹得同学哄堂大笑。我没有生气发火,这是谁也控制不了的突发情况,只是在读完后很淡定的说:“即使电脑再不配合,我依然赞美你-----长江。”最后可能是受我当时的感染,很多同学都以高度的热情在小组中进行朗读展示,在下课时,绝大部分同学竟然可以不用看书完整的诵读下来。虽然第一课的教学我很有把握的一次展示没有成功呈现,但是最终的效果还是有的。

诗歌教学不好上,写景散文对我来说也是有难度的,在《三亚落日》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3、4自然段描写落日过 2

程的段落中体会落日下滑时的各种美。自学重点很精确,自学提示用一个大问题统领,但是我在巡视时发现很多同学找到了三处“像”的比喻句,也划出了自己喜欢的一些句子,但是不会欣赏美在哪里,或者说不出喜欢的理由。很多同学的批注空洞。其实在第一课时教学欣赏三亚热带风情的教学时,我就在引导学生从色彩美、姿态美、动态美等等来说句子,但学生似乎没有内化方法。在交流时我请徐彤来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和理由,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在读完句子后也哑然。盛锦健在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时说:“这个句子让人读起来感觉很舒服,很文艺的感觉。”当时我看到很多同学露出疑惑的神情,大家似乎没有明白他的理由。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说清楚,为什么我请平时很善言谈的同学也表述不清呢?

看来我自己自认为已经将方法教给学生了,而学生却没如我想的那样领悟,或者是我平时在指导他们在描述理由时不到位,方法不具体。这点我应该在后面的教学中注意培养。

第二周教学后记:(3月9日至3月13日)

欣赏完第一单元美丽壮观的祖国各地,接着走进炮火硝烟的战争时期,两个单元的内容跨度还是蛮大的,对于战争一类的文章我上完后总觉得高度、深度都达不到,可能与自己很少关注这方面的话题也有关,自己的兴趣度达不到,上课效果就不如意。

原计划两课时教学的《半截蜡烛》内容,在我上第一课时临时做了调整,将原定的第二课时通过人物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的内容调 3

整补充到第一课时,将第二课时的内容调整为课后练习的第3题:划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小组合作将故事演一演。之所以这样调整是因为在第一课时教学中已觉得水到渠成。

不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一开始我就被一位同学的话怔住了!上新课前我请同学谈谈对战争的看法,杨靖宇举手后站起来说道:“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它也能给我们人类带来好处,你看,它可以毁坏我们的的旧的房屋,让我们在战后得以重建,它能够减少地球上的人类数量,让地球不会那么累。”他的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骚动,我更是震惊!我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杨靖宇。如果想重建更加现代化的房屋我们可以通过拆迁再建,控制人口可以通过计划生育,战争那么残酷,那是毁灭性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再认真想一想,你刚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没有想到这个话题居然会有这样的回答,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想法是真的可怕,不知这个杨靖宇是想和别人说的不同才这样说,还是他原本思想上就这样认为,若是前者,那稍加引导还不是什么大问题,若是后者,可要多关注他,对他多一些引导了!

接下来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表格请同学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进行周旋的,用“当-----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结果——“这样的句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请了四位同学来进行汇报。叶子晗说道:“当蜡烛点燃时,伯诺德夫人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结果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4

当时王一萍站起来说叶子涵说的句子很精练,她赞成她这样说。但是尹卓越立即举手示意,他说:“结果应该是冒着青烟的蜡烛又重新被点燃。”这时又有同学反驳道:“那是第二次儿子杰克当蜡烛重新被点燃时,他做的。”其实用这样的句式主要还是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几位同学都能按照情节把怎样周旋说清楚,不必纠结一句话到底怎么说是对的,换个角度来想,他们的说法都不无道理。通过我这样一讲述,同学似乎明白了此次口头练说的意图。这场在交流时的争执也告一段落。

这堂课就这样在一波又三折(如故事情节)中渐渐接近尾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德军与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之间的斗争,也是我们师生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

第三周教学后记:(3月16日至3月22日)

又是一次作文课,本周上的是习作二: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对于作文指导,我总是很不自信,觉得自己不会像李老师那样调动同学写作的积极性去写长篇小说,也不会像优秀教师那样点石成金,指导到位,我只是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这一节作文展示课却让我意外。

本次习作按两课时进行授课,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习作要求,勾起生活片段回忆,寻找合适素材,再利用一片下水文引路。第二节课主要就是引导学会先互改,再全班展示,再进行自我修改。而就是全班展示的环节令我目瞪口呆、惊喜不已。

我在巡视时确定了每一组展示的同学,第一组卫佳佳,第二组王 5

泽学,第三组杨靖宇,第四组是李平川,这几位同学基本都是平日里作文水平很一般的同学。首先卫佳佳上台读文,当读到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同学们都摒住了呼吸,眼睛紧盯着卫佳佳,似乎怕错过哪一个精彩的句子,她在写老师不在的时候选取了两个点:分别是玩真心话大冒险的四人组和大头吵架记。幽默的语言不仅让同学惊讶,更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了面前这个胖胖的、有些不自信的、声音柔弱的女孩子,惊讶于她细致的观察和幽默的语言!

但是更精彩的来了!王泽学用他已经开始变声的略带低沉的声音开始读起来:“方刑官出差记------当日,间谍通报此消息后我们班的“马小跳”----罗金浩立刻挑起了“扭屁股舞”;后排的“特困生”(一上课特别容易犯困的学生)就肆无忌惮地发扬起“坐到哪儿睡到哪儿”的敬业精神-------

当他读完后,班级沉默了几秒钟,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同学们都被他生动的描写、幽默的语言所折服。而且因为他写的几个点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所以掌声结束后同学们又小声谈论起来。我还看到面前的几个同学拿着笔快速的修改着,似乎找到了与别人的差距,又似乎找到了新的灵感,而我呢,更是被眼前的这个男孩震撼了:这个黑黑瘦瘦,经常耷拉着脑袋来到办公室订正数学作业,有时还被训得狗血喷头的男孩子。我从二年级就发现了他虽然写文章错字连篇,但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但还是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文章我自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后面一个上台的是杨靖宇,只见他上台前仍然在不停的修改着,我告诉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没想 6

到他的文章读完也是掌声一片,后面的李平川就更不用说了。这四位同学的作文不仅完全做到上一节课说的要求(点面结合,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情节一波三折),而且语言比较幽默、生动。

原以为找四位同学的草稿进行示范修改的,没想到变成了真正的展示。当我批改完全班同学的这篇作文后,发现除了因周末誊写时较粗心、马虎外,整体质量比上一篇童年趣事要高很多!欣慰之余我仔细想了想,这次作文质量的提升并非是因为第一课时指导的到位,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有话可写,有素材可用。学生没有生活经验的作文题目让他们去无病呻吟,难免读来难受。

第四周教学后记:(3月23日至3月29日)

这一周结束了第三单元的诗文精选课文。《三打白骨精》是小说改编,情节生动,对于人物形象的体会比较容易,《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课文结构清晰,学生对于理解内容,联系生活体会寓意掌握的也较好。只是在教学《词两首》之一《如梦令》时,我遇到了解不开的谜。上课时,我关注到资料中对于“争渡”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争着渡啊,争着渡啊;二是怎么渡啊,怎么渡。奇怪的是单独解释“争”一词时说:“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争,使劲、抢着。这样一解释不还是两个意思吗?到底是哪个意思呢?因为自己没有搞清楚,所以跟学生无法讲清楚。

课后我又查了大量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解释为1、“抢着过啊抢着过河”,有解释为2、“奋力划啊”,还有解释为3、“怎么划出去的意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 7

居然还看到一种注释为4、“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过。”第4种解释就把前一个“争渡”解释为怎么渡,后一个解释为奋力划。我真的无语了。难道这能想我告诉学生的那样安慰自己:“古诗文流传至今,很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以大多数的资料介绍的为准吧!若想搞清楚,可能只有问一问作者了。”知否?知否?应是时代造就!

第五周教学后记:(3月30日至4月3日)

再写《读后感》

习作3的内容又安排了读后感,说来这也是个老调重弹的作文题目了!所以不少同学在上这一课时都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我也觉得翻不出什么花来!

因此这个习作我花了较少的时间来进行指导,主要是提醒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 ;二、要密切联系实际;三、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四、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当这四点提醒一一结合例文抛出去后,我又做了一点强调:就是六年级的我们不能写出来的还是三年级的水平。接着学生就开始寻素材,动笔了。

学生的文章成型后,我选了几篇交流。果不其然,真被我说中了,还真是“六年级的学生写出来的是三年级的水平”!大量内容在复述原文,感受少得可怜,联系实际都是大而空!我晕菜了!虽说这老调重弹的题目没什么新意吧,但毕竟写过很多啊,怎么水平还是那样呢!是我老师的指导不到位么?还是学生对他们太过于熟悉的话题觉得 8

无趣,就随便打发我一下?我不得而知,总之,这篇作文我评的很痛苦!真是千篇一律,评语都写不出来了!对于这样的话题,还需要和同仁们学习啊!

第六周教学后记:(4月7日至4月10日)

工作室公开课后记

今天又有了些许久违的紧张,毕竟是工作室和教研组的公开课,压力还是很大的。在今天上课前,我还专门在六班进行了试上,班级不同学情果然不同!今天学生的几点表现也让我点头赞许:一、自学井然有序,有一定的自学方法,能在我给的六分钟内完成自学;二、小组讨论时能够互相学习,及时补充;三是在进行辩论的时候学生态度比较放松,课堂气氛较好,总结观点的同学也能比较全面,特别是沙伟轩、陈宗博、盛景健几位的发言有理有据,能言善辩。可以说,这堂课学生的综合表现很好,而那几点最美的遗憾都发生在我的身上。

一、教师精神状态不佳,午读课时有轻微的腹痛,加上些许紧张,有点站不稳的感觉,自己都觉得好笑,都这岁数了,这场面还是不够放松,历练太少啊!整堂课自己过于严肃,缺少活泼,如许姐姐说的那样端着架子,呵呵。二、学生对人物豁达的人生态度感悟高度不够。小组交流时请叶子涵小组板书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该小组写下许多词语:朴素、亲切、热情、自信、豁达、开朗、健康、慈善-----,在汇报时也是很全面,包括后来正反方辩论时都把描写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用上了,总体感觉很全面,但是少了什么?就是重 9

点!这篇课文老人给作者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是什么?自信、豁达。这种生活态度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的,而我在这堂课上没有将这个方面凸显出来!对面面俱到却少了重点!对于这点不光我自己下课后有深刻的体会,工作室的周老师亦有同感。如果可以再次试上,我可以在小幅度调整下如何弥补这个缺憾呢?

我可以在小组汇报时等组员都将其对人物形象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进行一点点拨:随着交流的深入,老人的形象越来越丰满,这些词语(指板书)都是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受到的,但是你觉得老人给作者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哪一特点?当学生关注到“自信、豁达开朗”这些词时老师及时划下来,借机让学生明确老人的主要特征。然后在辩论累与不累的时候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正是老人的豁达开朗、热爱生活,所以他不累!第三个教学目标最后又服务于第二个教学目标上去。

第七周教学后记:(4月13日至4月19日)

教“最大的麦穗”有感

《最大的麦穗》一课,内容看起来简单,实际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不是那么容易从表层的阅读中获得。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优秀的教案,希望通过好的设计让学生领悟更加透彻一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抓住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读悟,从而体会“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麦穗”这些词语的含义,进而理解最后一段话。并且现身说法,拿自己的追求和眼前怎么 10

做的来做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整堂课的教学时,我设置情境,提醒学生抓住每一次回答的机会,抓住眼前“实实在在的麦穗”,取得了效果,很多内敛的同学都勇敢地举手示意要回答问题。从这节课学生的表现上,我发现,好的教学设计真的能让课堂活起来,让深刻的道理浅显起来,虽然引导自学课型对我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但是想要达到这节课这样的领悟程度,还是不行的,所以,我不能被课型绑架,而应该灵活的让它们为我的教学服务,我才是主人!

第八周教学后记:(4月20日至4月26日)

咏物抒怀篇

几年前也教学过《广玉兰》,记得当时总觉得这样写景的文章不好教,也没什么感觉,时隔几年后再次教授此文,感觉大不一样。因为不知从去年还是前年的何时起,我爱上了花,也许是以前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但总之,现在我的业余时间除了陪伴孩子就是种花,养花,修剪花枝。带着这样的爱花心情来读这篇文章,真的能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那美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花瓣,那各种形态的花朵,以及独特的叶片充满无限的爱意。所以上课时对于作者字里行间那种对于花的喜爱感同身受,同时我通过课堂的活动,竭力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学生。整节课上完感觉还是很好的,特别是从学生最后的练笔中我看到了这一课给他们的影响。

练笔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写出它的特点来。课堂上请了几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所写:尹卓越在写自家的君子兰花的色彩时写到: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它的色彩,说它橘红吧,又有 11

一种-----,包括对君子兰叶子的描写也模仿作家陈荒煤的写法,他的文章有多处模仿的痕迹,却又是那么的自然与恰到好处;叶子晗在写喜欢的桂花时,模仿文中各种形态的描写,真的听后让人感觉有过之而无不及。真的没有想到这篇朴实的咏物抒怀的文章成了学生在写此类文章的范本,这点在上课之前我真的没有料想到。

不过,也很失望的是有几个小孩摘抄《全解》上描写的茉莉花,自己没有写出真情实感,我对此引导:别人写的再好,也是他所喜欢的,并非我们自己喜欢的,自己不动手动脑,写出来的也不会打动别人,我建议他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哪怕写上一小段,也是自己的东西。

第九周教学后记:(4月27日至4月30日)

语文课上的实验----“鸡蛋浮起来”

这周我们学习了一篇习作-----记一次有趣的实验,将实验的经过写下来。因为考虑到科学课基本没实验可做,所以我打算在语文课上一展身手,让学生写一次活动作文。上网查阅了一些易操作实验后,我决定做“鸡蛋浮起来”这个实验。

提前安排好李平川从家中带来食盐和鸡蛋,又从办公室黄老师那里借来一个玻璃杯,一切准备停当,只等课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做这个实验啊!虽说步骤/原理我都知晓,但毕竟没有亲手实践,还是有一些忐忑的。

学生们听说这节课做实验,班级立即炸开了锅,如我所料。各个伸长脖子观望他们的“语文老师”,看我耍什么花样。时机正好,我 12

安排同学动笔写下一段话,包含时间地点/器材和听说做实验的反应。

开始做实验了,果不其然,实验没有那么简单,加入盐搅拌后没有浮起来,应该是盐水浓度没达到,只好请王素雅“请来”开水瓶再次进行,鸡蛋还是在短暂的弹跳后归于平静。最后还是盛锦健替我解了围,他提议去借数学老师的圆柱大量杯,果然大杯一来再多加一些水和盐,鸡蛋竟然真的慢慢地浮起来了!离杯底大概2厘米,随着我继续搅拌,鸡蛋也越浮越高,后来竟露出水面!呵呵同学们惊讶了,我也笑了!(其实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的)在整个实验成功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老师的实验过程,每一步做了什么,老师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如何反应,接着请他们动笔记下这一有趣的过程。

当在第二节课展示作文草稿的时候,我高兴的发现活动作文的有利一面,很多学生都有话可写,且很有条理。特别是盛锦健和王素雅的作文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虽说这次实验出现了让我冒冷汗的小插曲,但正好丰富了同学们的写作素材,使得他们的文章更加的有趣,对于老师心理活动的刻画也是非常生动。

第十周教学后记:(5月4日至5月10日)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教学后记

教材上习作五的文题是写成长中的烦恼,这是一篇学生有话可写的文章。在教学时,我模拟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邀请各组代表作为嘉宾上台倾诉困扰他的烦恼,十二个小组代表一一上台讲述,有的是个子矮的烦恼,有的是学习上的烦恼,还有更多的是交往中的烦恼。台上的倾诉带动了台下的“观众”,大家争先恐后想来倾 13

诉,此时话匣子打开,时机也到了,于是开始动笔。

第二节课,我们围绕作文草稿又上了一节课,遗憾的是由于两节课时间上相差长了一些,各种沮丧的“情景”上演,有没带草稿的,有草稿写了不知放哪的------你能想到的都出现了!就这样也没有阻挡这节课的精彩呈现。由于检查时出现上述状况,我将展示交流放在了后半节课,前半节课集中自己修改,合作互改,(没找到的没带的借机可以重写)我逐一巡视,遇见草稿内容精彩的直接发作文本给其誊写,这样到了这节课的中间时,很多同学举手示意,已经修改完善等待老师的“检阅”,眼看时机差不多了,我们开始了展示交流环节。首先是罗毅稳的《小个子的烦恼》,读到事例时,班级里一片喧腾,甚至有同学直接说是盗版的,原因是他的两个实例和上一节课那个同样“个矮烦恼”的魏翔宇是一样的。我让同学安静,给罗同学一个申辩的机会,并且问他,这样的事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他解释道:“不仅遇到,还经常啊!”就这样,嫌疑解除,同学们的武断也就此结束,接着戴阳光对于刚才的作文进行评价:“事例描写比较具体,但是人物语言过多,可以写写心理活动,两个实例之间没有过渡。”接下来的分享是叶子晗的“损友满天飞”,她用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围绕她身边的一群损友们是如何来嘲弄自己的,读完后掌声一片,我也被她的这篇写实事、抒发真感情的文字所打动,心中暗暗称赞。这篇比起她之前的那“模仿篇”要精彩许多。

下课后,我思绪万千,看到现在的六年级孩子能用笔尖书写出这样打动人的文字,不免自惭形愧。自己在上学时曾一度也写写情诗美 14

文,抒发一下多思的年龄,现在却懒于动笔,连下水文都不写,大脑已文穷词尽,慢慢枯竭,多么可怕!不再多情,也无多愁!

第十一周教学后记:(5月11日至5月17日)

模仿的课堂后记

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尝试模仿王崧舟老师的一堂教学展示课,将他的教学实录进行修改,再添加畅言系统的使用,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感知“课堂”,分析“课文”,以身诠释“真君子”三个大环节指导学习课文。由于大师的课是两节连上,于是我根据日常情况在分析孔子的“课文”那里进行划分,第一课时主要把学习感知“课堂”和生字词作为主要内容。大师通常不进行生字词教学,但是我不是大师,所以内容稍作调整。第一课时上下来,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基本已能背诵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在我畅言系统提供的古典音乐配合下,更加入境入情!当我看到学生听课时的眼神,颇有兴趣,还是很开心的!第二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孔子论水的那段话中,我按照大师的设计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带着学生去读悟,效果比较理想,学生根据我的引导,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两堂课上下来,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平常我们的课堂总是喜欢样样抓,对于“游春”、“论水”、“言志”几部分平均用力,没有重点。而在王老师的设计中,就把重点放在前两块,特别是“论水”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些稍稍次要的段落大胆舍去!这是我今后要注意 15

的!

16

更多相关推荐:
教师一周教学反思

一周教学反思最近几节课,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不好的实际情况,我大胆尝试,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我感到比较兴奋,下面是…

每周教学反思 肖龙

附件4在学习中发展每周教学反思模板姓名肖龙单位长阳秀峰桥小学日期20xx1011结合本周学习的内容您认为收获了什么您得到的反思和启示是什么备注此篇为在学习中发展教学反思模板电子版已经传至qq群2366620xx...

每周教学反思格式

天天向上思维训练学校第周教学反思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题学生人数本堂课学生接受情况可举例说明本堂课差生情况写上差生的姓名以及具体差在哪一部分教师自我评价我上课的优点可以举例说明我以后要改进的地方

每周教学随笔

听酸的和甜的有感这个星期二我有幸到XX小学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节低年级阅读教学课酸的和甜的收获很大从开学到现在只有两周多但张老师却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展示这样一节成功的课实在令人佩服她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1张老师课前...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反思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教学反思反思一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gt教学反思1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学生感兴趣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

周教学反思

周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第一周教学反思本周教授了课文窃读记与略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窃读记一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

开放周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开放周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奇异的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想象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具体记叙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化石的相关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本课时的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琥珀形...

每周教学反思

第一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教学反思第一周每班的第一节课我没有讲正课而是通过宣传美术的作用入手使学生们懂得美术如何是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宣布这个学期学生在绘画上所要购买的一些绘画工具当老师宣布完之后大家都希望能看到老...

每周教学反思 魏艳敏 20xx

每周教学反思魏艳敏20xx38有大部分的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失分学生失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根本不知怎么解2知道大体思路似曾见过但解不全或不全对3能列出式子但无法算到最后结果对第一种学生承认自己不会做在以后...

第六周教学反思

六上Myweekendplan第二课时教学反思第六周教学反思陈银娜这一单元开始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一个新的语法点一般将来时begoingto的结构运用所以在未上课之前就对这个时态有一定的灌输帮助学生理解计划安排...

1每周课堂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成果检测反思1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济宁市洸河路小学构建理想课堂每周课堂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成果检测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周

语文教学反思周茜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是初中语文新课改教材中最让我动容的课文之一它以细腻动情的笔触描写了一群斑羚在面临灭顶之灾时的重大抉择面对牺牲它们是那么的坚决那么的从容不迫毫无自私与胆怯年幼的斑羚以年老斑羚的身躯...

每周教学反思(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