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明威杀人者的冰山原则

时间:2024.3.20

解读海明威杀人者的冰山原则

第一章 引入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著名作家,同时也是20年代迷惘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了一代文风。他以独特的视角创作出一批蕴含丰富的小说,其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为世人所倾倒。他所阐发的形象的“冰山”理论几乎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使得他的作品含蓄简约、清新洗练,净化了一代文风。 “冰山”理论体现了海明威的一种艺术创作论,是他处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海明威曾以一个鲜明、生动的比喻总结他的创作经验“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 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 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 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的,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一个作家因为不了解而省略某些东西, 他的作品只会出现漏洞。”⑴由此可见,所谓“冰山”理论,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塑造出鲜明而丰富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虽然只是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但作者实际要将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充沛而不露,深沉而不显,让读者通过对生动的形象,去感悟、去开发隐藏在水下面的那“八分之七”。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才能够促使读者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形成“创造性的阅读”。它既是作者创作的指导原则, 也是读者读解作品的指南。同时,作品也会因这种互动而令人回味无穷。朴素的语言文字,简单的篇章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情感、揭示的深刻主题,这些构成了海明威小说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在海明威著名的短篇故事《杀人者》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章 故事简介

《杀人者》这部短篇故事在技巧上具有相当明显的特点。除了场景之间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语句故事几乎完全由对话组成,省略了背景,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描写的非常简单。它给读者活灵活现地显示了人物的行动, 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画面感。故事只是呈现生活的片断而不加任何说明与评议, 作者的存在几乎难以察觉, 对故事题旨的把握也就依赖于对它的弦外之音的领悟。故事发生在美国中西部一座叫萨米特的小镇。一天傍晚,两个杀手艾尔和麦克斯走进了亨利快餐店,准备枪杀一位常来此店吃饭的顾客,拳击手奥尔·安德烈森。他们把店里唯一的厨师萨姆和小伙计尼克·亚当斯绑在厨房里,让另一个伙计乔治打发来吃饭的顾客,等待着目标的到来,不巧的是那位常客没有来。匪徒离开后,尼克立刻去通知那位处境危险的拳击手,却意外发现他早已知道此事,但并不准备采取任何行动。故事情节简单、平淡,通篇没有打斗、枪击这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场面,也没有对杀人者凶残、狠毒的描写。整个故事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的展开全靠人物简短、单调的对话以及作者廖廖数语的描述。故事的语言简洁流畅、清新明快,大多是短句和不带修辞的文字。对海明威来说,最确切、最达意、最完美的词语是人们最容易想到、最常用的词汇,但在他平淡无奇的描述中却掩盖着人物紧张、不安和无望等各种情绪。

第三章 故事分析

故事由一个长的场景和三个短的场景组成,场景间的过渡往往只用三四个句 1

子,而且场景中的绝大部分是由人物间的对话构成。这些对话展现了说话人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短短的篇幅写了七个人物,任何一个人物的存在对于揭示主题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在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就是彼此间的对话。小说里没有性格分析,没有关于心理反应的描写,没有对人物过去的叙述,也没有对人物将来的交代,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及其过去与未来都潜藏在对话里,其中的情节也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对生活与艺术的理解串联起来。总体来讲,这部简短的故事结构简洁、情节明了,既没有扑朔迷离的悬念设置,也没有激烈的打斗场面和血腥描写,但是,整个叙事过程依然是跌宕起伏、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首先,第一个场景是全篇最长的一景, 用电报式语言塑造杀手。电报式语言是指对话和描述要简洁, 用简单的单句, 少用或不用形容词, 追求言外之意。海明威的写作习惯是站着写而不是坐着写, 能用二个字绝不用三个字。有评论者认为海明威是一只拿着板斧闯进文坛的老狮子, 把附着于文学的乱毛砍了个一干二净。海明威17岁到《星报》当记者, 《星报》对记者的要求是要短, 用短句。这种要求后来转化为文学创作的电报式语言。⑵我们详细品味第一个场景里的四个精彩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对话。乔治问“你们要吃什么?”麦克斯说“我不知道。艾尔, 你要吃什么”艾尔说“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我要吃什么。”都是简单的单句, 没有形容词, 乔治就是餐馆的服务生他没有“讨好地”问, 麦克斯没有“ 凶恶地”说。到了餐馆, 居然对伙计说不知道要吃什么。言外之意是他们不是来吃饭, 而是另有所图,这就让读者感到质疑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第二个片段艾尔问“几点啦”乔治说“五点啦。”麦克斯说“钟面上是五点二十分。”乔治说“它快二十分钟。”艾尔说“混蛋钟”。 接着作者大致的描绘了他们的外表和衣着“艾尔戴着一鼎常礼帽,穿一件单排扣的黑大衣。他的脸又小又白,嘴唇绷得很紧。他还围一条丝围巾,戴着手套。”这里“嘴唇紧绷”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倔强,固执莽撞和残忍。艾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美国“丝围巾”是典型的牛仔服饰。所以现在,这两个牛仔到这儿来干什么呢?为了进一步揭开谜底作者又说了一句话“他们身材差不多, 穿得像一对双胞胎。”在什么情况下人们才会穿相同的衣服呢?通常情况下,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人,士兵和警察会统一着装。但是现在餐馆中的这两位客人也穿着相同的衣服充分说明他们有特殊的任务在身。这儿,海明威虽然没有对特们的外表给予过多的评述但是通过作者的客观描写读者很容易就能猜到作者的意图了。第三个片段“两个人都戴着手套吃饭,戴着手套吃饭是他们的习惯吗?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习惯?乔治在一旁瞅着他们吃。“你看什么”麦克斯望着乔治说。“不看什么”“混蛋, 你是在看我。”这里, 除了两个单句, 就是直截了当的对话。但这一吃一瞅却大有意味。乔治瞅是观察他们想干什么。“看什么”是麦克斯的戒备“不看什么”是见多识广的乔治的从容应付。麦克斯心头火起, 骂乔治是混蛋。餐馆的伙计看顾客吃饭, 是很平常的事, 看了就是混蛋, 两人的真面目马上就要浮出水面了。从随后的描述我们可以判断出来这两个人是杀手,戴手套吃是怕留下指纹,他们的职业习惯就是戴着手套做事情。这儿,海明威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关于手套的事情,但是读者却可以猜测出在这些简单的情节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因素,这样文章读起来会更具有深意。第四个片段他们就象摄影师布置拍团体照似的调度有方。他们把萨姆和尼克绑人厨房, 口中塞人毛巾, 让他们无法叫喊留下乔治, 是要他招呼来吃饭的人, 以免引起怀疑麦克斯一方面看住乔治, 一方面通过柜台后面的镜子看住餐馆的门, 艾尔则在厨房内支好了枪。只要安德生一踏进门口, 必死无疑。两 2

人是职业杀手。他们从五点等到七点, 确信安德生不会来时, 便扬长而去。 第二个场景在安德生的公寓里,尼克来通知他有两个杀手要杀他,但是尼克看到的确是硬汉子安德生蔑视死亡。杀手走后,尼克去公寓通知处境危险的安德生。安德生早已知道有人要来杀他。按常理安德生会在下列三种选择中选择一种方法来对付这场灾难。第一, 害怕, 躲起来。第二, 绝望, 自杀或等死。第三, 奋起反抗, 战而胜之或悲壮死去。困兽犹斗, 何况人乎?更何况安德生是一个重量级的职业拳击手。安德生今晚六点没去吃饭, 是因为身体不舒服, 而不是害怕。安德生最有可能选择第三种方法。实际上, 他的选择是超出常理的, 他漠然面对灾难, 他不经意、不在意杀手的行动。他和衣躺在太短的床上, 枕着两个枕头。对尼克告诉他的消息, 他的反应是转过身去望着墙壁一言不发。面对死亡, 没有恐惧、没有愤怒。尼克提供的解决方法: 寻求警察的保护; 要么逃离这座城市, 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可安德烈森仿佛不假思索就拒绝了。他为什么要拒绝呢? 在一个充斥着暴力与罪恶的社会当中, 警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值得怀疑。从拳击手的回答来看, 他显然已经不对警察的帮助和保护抱任何希望了。离开那座小城。事实上, 我们并不知道杀人者究竟从哪里来, 他们又会到哪里去, 即使安德烈森能逃离这座小城, 他也极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被杀害。也许他早就有过这种被追杀的经历, 由于奔波劳碌, 他已经受够了这种生活, 从此不愿意再四处躲藏了, 而这就注定了他一直会生活在暴力势力的干扰之下, 无处可逃。虽然安德烈森是个重量级拳击手,表面上要比一般人强壮不少, 但他却是个无助的人。在第二个场景中, “墙壁”一共出现了六次。为什么海明威要不厌其烦地描写墙壁呢? 设想他在这里描写的是窗户而不是墙壁, 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房子因为有了窗户, 便有了与外界沟通的途径, 我们也总说眼睛是心灵之窗, 特区是开放之窗, 可见, 窗户代表着交流、沟通、希望等等。如果安德烈森面前出现的是一扇窗, 作家很可能要给读者传递这样的信息—安德烈森有希望或者有办法逃离险境化险为夷, 那么我们因此也可以肯定他当时的反应会积极主动得多。可是安德烈森当时的处境是求助无门, 所以, 矗立在他眼前的只是一堵象征隔离与绝望的墙, 它呆板、冷漠、给人带来压迫感。墙里, 是他个人狭小空间, 而这个空间绝对不是他可以安心立命的地方; 墙外, 是那个充斥着暴力与罪恶的世界。这堵冷冰冰的墙, 就是他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 在无路可走无处可逃的情况下他只能一直望着墙壁。从以上分析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安德烈森整天躺在床上“望着墙壁”并不代表他怯弱麻木。一个怯弱麻木的人, 眼看着死亡的到来, 一定会惊恐万分、坐立不安。可是, 当死亡近在咫尺的时候, 安德烈森却能安然自若地面对, 他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 这与硬汉子不惧死亡的个性是相一致的。也许有人会说真正的硬汉子, 他们会奋起反抗, 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事实上, 安并不是没有采取过任何行动, 只是当这种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疲惫与身心劳累时, 感到厌倦自不待言。安德烈森之所以面对死亡无动于衷, 是因为他认为个人无法逃避罪恶的现实社会。在这种结局早已预设的情况下, 反抗根本没有意义。当尼克要离开公寓时, 拳击手说: “再过一会, 我会打定主意出去一下。”事实上, 安德烈森很清楚, 一旦他离开了公寓,死亡也就跟随而至了。而对于安德烈森来说, 主动去迎接死亡甚至比躲躲闪闪疲于奔命强得多, 他平静地接受了死亡。不畏惧死亡也就无所畏惧了。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能够果敢行事,这也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所特有的风格。隐匿情节指没有直接写出或简略提到的情节。在这个场景里, 安德生的过去, 将来都存在许多隐匿情节,读者可以猜测和预计拳击手安德生的过去和将来。

3

场景三,小说潜在主题的揭示,即尼克发现了社会的邪恶。海明威极大地省略了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主观描写,用精练的白描手法,准确生动地勾画出那“八分之一”的形象,巧妙地内敛了作品的复杂主题。这篇小说意在揭露混乱、黑暗、暴力的美国社会,但作者并开宗明义地表白这一主题,并不直接回答作品要讲什么,而是让人物以自然对话的形式去表现自身的活动过程,让读者用丰富的感想去体味故事背后的隐藏。对于小说主人公尼克的感受,作者也没有发表主观议论,没有细致地展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甚至避免使用带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只通过三个场景及对话让读者感受他急剧的心理变化过程:场景一,天真无邪的尼克平生第一次碰到了谋杀,这时他没有惊慌,相反,还觉得杀人场面布置得新鲜有趣,甚至为自己能身临其境感受通常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惊险场面而兴奋;场景二,这种兴奋很快就随着拳击手安德生的无动于衷化作了泡影,随之而起的是内心的困惑和震惊;场景三,小说的结尾,他决心要离开这个市镇了。作者写到:

“我要离开这个市镇了。”尼克说。

“好”,乔治说,“那倒是一桩好事。”

“我不忍去想,他明知道要被人杀害还在屋里等待着。太可怕了。”

“得啦, ”乔治说,“你最好不如别去想着这件事吧。”

这段对话貌似平淡,却是整篇小说的点睛之笔,因为它点出了作品的主题—一个纯真少年对罪恶世界以及法则的失望和抗拒;一个见多识广者的淡然和超脱。 尼克行将告别少年时代, 乔治正在踏人成人社会, 塞姆则是成人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罪恶与暴力时各自不同的态度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人处世态度的变化是具有普遍性的。经验和阅历在小说中是决定人物对于事件的态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尼克的心理体验就颇具普遍性, 任何人在初次面对现实的罪恶时都会感到震惊与痛苦,也许昨日的乔治也曾经与今天的尼克一样地惊恐不已。但是最初的震惊与痛苦总会过去, 既然人们对邪恶的暴力无能为力, 而生活总要继续, 也就只好漠视暴力的存在以求解脱。人们会逐渐习惯并承认罪恶的不可避免性, 随着年龄与阅历渐长而日趋冷漠、麻木, 甚至和塞姆一样只求自保。尼克从奥尔那里回来, 塞姆只说了一句话“我听都不想听。” 尼克以后还会一次次地面对生活中的罪恶, 明天的尼克会和乔治一样不再震惊并能处之泰然, 尼克以后的确也以乔治给他的忠告“你最好别去想它”来告诫自己。小说的主题固然在于表现一个少年处身暴力社会的恐惧, 同时也揭示了生活如何把人们变得自私、冷漠。

第五章 结论

《杀人者》凭着场景的转换、人物形象的渐渐展开,主题亦慢慢浮出水面,以前看似零乱不堪、毫无关联的一个个细节像聚光灯一样在篇末聚集起来,显示出深深的用意和各自的光彩。海明威把自己的创作比作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它的八分之一,大部分都潜伏在水下。他用最简单、最经济的语言刻画人物,不直接描写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对事件不做任何解释、说明,也不表明任何态度,只描写人们平常的言谈举止,这是他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读者需要从这些简洁、平淡的描写中去推测、想象潜藏的主题,捕捉寓于言外的深刻思想,这正是海明威作品的魅力所在。海明威的风格恰似中国古诗中所说的“看似平常最奇绝”,于平白的语言中隐现最深刻的道理。

4

参考文献:

[1]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 ].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6.

[2] 邱永旭.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杀人者》[ J] .阅读与写作, 2000, 5

更多相关推荐:
海明威《杀人者》

杀人者赏析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其语言风格简洁精炼他作品中的人物主要是一些士兵斗牛士和渔夫这些看似平凡的主人公在面临困难时却充满了勇气与魄力然在杀人者中却一反常态主人公奥利安德烈森虽拥有重量级职业拳击家的...

海明威《杀人者》

海明威杀人者中体现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则的表现1时间上的相对性当杀手看菜单的时候他们发现菜单上的菜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吃的有些菜是晚餐才有得吃的当杀手和柜台的服务员乔治观看墙上的钟的时候当时...

The Killer(海明威-杀人者英文赏析)

TheKillersbyErnestHemingway80k药学英语强化二班汤玉云131020xxTheKillersisoneoftheclassicalshortstoriesofErnestHemingw...

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的象征意义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企业行为管理的共同价值观浅析2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3AComparisonoftheEnglishColorTerms4还乡中哈代的自...

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的象征意义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

丧钟为谁而鸣读后感上世纪40年代著名美国小说家厄尼斯特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塑造了国际纵队的美国志愿兵反法西斯战士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英勇战...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海明威的一篇佳作的读后感)

TheInspirationfromquotACleanWellLightedPlacequotClass6StudentNo20xx4590NameWangHongIreadthisshortstoryonmyintensive...

老人与海 小报 读书小报 读后感 海明威 好书推荐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

老人与海 小报 读书小报 读后感 海明威 好书推荐 A4横排 电子小报手抄报,内容附图。

坚持不懈的精神——读《老人与海》有感

坚持不懈的精神读老人与海有感今年暑假我读了美国着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我十分佩服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他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

老人与海读后感

读后感老人与海我读过许多课外书它们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德其中有一本书让我体会很深它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

《老人与海》读后感

读老人与海有感这个暑假我读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小说中老渔夫的意志让我懂得了一个人一定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在海上一无所获地漂流了84天后终...

读老人与海有感

评论员杨梨花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海明威杀人者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