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名词解释汇总[1]

时间:2024.3.23

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即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19xx年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2、心理健康;指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

3、心理问题;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 *4、心理障碍;是心理功能发生局部障碍的表现,其原因多与自我调节水平下降有关。

*5、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通常是因为外部刺激过强或心理严重失调所致。 *6、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卫生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7、心理压力;指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那种紧张、焦虑感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应激反应状态。

*8、心理应激;指人们在压力情景下引起的一系列不同于平时的身心反应。

*9、挫折(心理挫折);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自认为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10、合理化;主要是通过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如贬低目标(酸葡萄机制);美化结局(甜柠檬机制)、推诿责任等。

*11、否认:这是对挫折情境采取的一种鸵鸟政策,即不承认态度,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12、投射;即将引起压力和冲突的焦虑感以及深层的需求与动机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以减轻自身压力的方式。 *13、幻想;即通过幻想或想象的方式来暂时满足一下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某些需要的调节方式。 *13、固执行为;指坚持某些明知无效甚至有害的反应方式,而不能作出有效的调整。

*14、攻击行为:比如受到别人的指责后马上反唇相讥,甚至恶语伤人,这是直接攻击;假如此时意识到这种言语侵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危害,于是将供给矛头转向与之有关的其他目标,这叫间接攻击;如果受挫折是一个性格内向、比较懦弱的人,也可能把攻击矛头指向自己,这是自我攻击。

*15、压抑行为:指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大伤害的反应方式。

*16、替代行为;就是寻找新的目标来代替原有目标,借以不长远目标未能实现所造成的心理损伤。 *17、升华行为:是将挫折感受转化为一种奋发上进的动力的反映方式。

*18、逃避行为:这是一种想方设法躲开挫折行径的反映方式。

*19、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信念具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20、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种主观体验。

*21、自我质辩:即同自己的完美主义要求进行辩论,从中发现不合理之处。

*22、角色互换:即把那些要求别人的期望标准用到自己身上,体会一下被别人苛求的感受。 *23、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

*24、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绪与情感体验都有性质上完全相反的两种表现,高兴与生气,喜欢与厌烦等。

*25、心理换位:试着把自己置于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对方有它的道理

*26、合理宣泄:合理宣泄是指在不妨碍或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以自己和他人能接受的方式达到“分流”的目的。

*27、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8、内向型和外向型:根据人们感兴趣和关系的对象,以外部客体为主的属于外向型,以主体自身为

主的属于内向型。

*29、A型性格:性格急躁、争强好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常感时间不够的人是A型性格。B型性格的人正好相反。容易知足,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

*30、大五人格结构:即从五个大的方面来描述人类的性格结构;第一、外倾性。第二、随和性;第三、认真尽责;第四、情绪稳定性、第五、求新性。

*31、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望效应,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学生在学业、智力、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称为“期望效应”。

*32、成功教育:即通过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与自尊心的教育模式。

*33、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

*34、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通常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各项心理素质,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自我观念、性格特征等。

*35、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微观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综合而成的。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6、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交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37、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态的重要因素,改善和协调好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38、文人相轻: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坏习气,指的是文人之间相互轻视、贬低的不良习气。 *39、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是由脑器质性损伤、遗传基因的作用、神经递质的作用、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等引起的。

*40、学校恐惧症:是以学校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害怕或拒绝上学,一到学校就感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痛苦烦躁,有时还会伴随一些生理症状。

*41、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社会交往方面的明显缺陷,通常都伴随有一定的言语障碍,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智力发展落后。

*42、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活动就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专门活动。

*43、心理咨询: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44、共情:就是咨询员不仅要设身处地的进入对方的个人精神领域,去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而且对来访者所处的境况要达到心领神会,并将对方的感觉和内容表达出来,告诉对方,对其进行帮助。 *45、助人自助:试心理咨询的精髓所在,因为它指明了咨询的目标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就事论事的,而是要从根本上帮助一个人充分发展,提高适应水平。

46、心理卫生;一般认为,心理卫生即是心理保健。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一种手段与目标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点提出:心理卫生即讲求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之道。

47、心理卫生学:研究心理卫生的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学科。

48、社会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借助于自己的主观努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49、角色认知;是指对某一角色规范的了解与认识。

50、角色期待;指人们在角色认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某一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通常包括外部期待和内部期待(自我期待)两种

51、教师的自我期待;是指教师基于对教师角色的正确理解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望。

52、教育诊断。教育诊断是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53、代偿失调;指在应激过程中出现了整合功能减弱,适应水平下降,甚至发展到心理崩溃的程度。

54、心理应对机制;心理应对机制是人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适应机制,其心理成分可以包括认知、态度和行为三部分。

55、自发的应对机制:主要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本能的反应方式,这些由潜意识支配的应对方式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里被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56、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或看法。主要表现在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

57、学生观: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的认识与理解。

58、发展观:是人们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或看法。主要表现在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

59、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会对教育质量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60、意识狭窄:人在过于激动的情况下,出现的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的现象称之为意识狭窄。

61、升华:是将情感激发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去。

62、自卑:是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并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伤、失望等不良的情绪体验。

63、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

64、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65、心理诊断:心理诊断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个体的发展状况进行分类、鉴别与描述的过程。

66、学习技能障碍:是在某些特殊学习技能方面的“缺损”现象,主要指阅读、拼音、计算和运动功能方面的明显障碍。

67、焦虑:指由于对自己的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现象。

68、焦虑症:指在没有受到直接的外部刺激却体验到强烈的焦虑感,并且长期不能摆脱的现象。有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两种。

69、厌学症:指以学习为阴性刺激物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沉重负担,有时甚至是一种痛苦的事,尽管面对各种纪律的约束,仍无法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以逃学的方式逃避学习,严重者会导致辍学。

70、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

71、交友原则:交友原则是指咨询员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及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朋友式的关系。


第二篇: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填空汇总


05615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填空汇总

填空

1、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

2、世界卫生组织19xx年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3、不健康的心理依据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一般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1、统计测量标准2、临床病理标准3、社会适应标准4、个性发展标准。

5、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点提出:心理卫生即讲求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之道。心理学家潘菽提出:我们因注意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发展,就必须注意心理卫生。

6、在古代许多医学典籍中也都提到了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问题。如《医学入门》中就提出内伤七情的理论,认为暴喜伤心、暴怒伤肝、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

7、我国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19xx年4月19日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19xx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再次成立,并在泰安召开了首届代表大会。

8、心理卫生工作目标的三个阶段(1)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时间大致从20世纪20年代到第二世界大战结束。(2)从关心身心因素的作用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时间是从第二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3)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时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

9、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最新目标和发展趋势是:重点是健康人的心理保健,是全社会人口的心身健康,是人生全程的心理健康。

10、心理卫生的意义:(1)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心理保健意识。(2)有助于改善家庭、单位里的人际关系状况,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缓解人际冲突,增进团体内部的凝聚力,改善家庭和单位的气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3)有助于提高人们承受压力,耐挫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提高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减少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1、心理卫生前景:(1)学科本身的发展水平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而且有极强的整合功能和辐射作用。

(2)社会需求逐步升温。

12、我国的心理卫生工作于80年代重新恢复活动以来,很快就被引进了校园,起初是高校,随后是部分中小学。

13、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按照目前对人才素质结构通行的划分方法,人才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15、学业成就不仅与智力水平有关,而且同非智力因素有关。

16、A型性格的人表现为进取向上,争强好胜,急躁易怒、节奏紧张,容易得心脏病。

17、B型性格的人表现为从容不迫、温和平静,不容易得心脏病。

18、很多情况下,身体上的不适感并不是来自生理上的原因,而是来自心理的原因。

19、教师职业示范性的基础主要是学生的模仿性和“向师性”。

20、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不仅表现在教育活动中,而且表现在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所有方面。

21、积极的工作态度包括敬业和爱生两方面。

22、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23、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4、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从而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5、尊重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建立在正确的人性观、师生观基础上的。

26、“只要有足够的知识就能做一个好老师”

27、敏锐的观察力是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的前提条件。

28、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29、教师的基本工作方式就是通过人际沟通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0、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决定一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关键。

31、人际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的能力。

32、语言表达能力是指正确运用语言词汇传递信息的能力,语言在知识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3、非语言沟通通常是借助于手势、体态、表情等方式来进行的。

34、教育诊断是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35、正确的自我期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目标和动力,自我期待的水平越高,教师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

36、教师的自我期待是指教师基于对教师角色的正确理解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期望。

37、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表现: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少数有各种神经症的表现。

38、成语中所说的“情急生智”、“狗急跳墙”等现象都是应激反应。

39、心理压力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类。

40、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

41、导致挫折外部因素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发展机会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和意外事故等方面。

42、发的应对方式常见的有:①合理化②否认③投射④幻想⑤仿同⑥潜抑

43、消极的应对方式常见的有:①攻击行为②逃避行为③固执行为④压抑行为

44、积极的反应方式常见的有:①继续努力②调整目标③替代行为④升华行为

45、减轻压力的方法正视现实合理宣泄学会放弃自我放松

46、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陈家麟的观点)。第一、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并对之作出有效地反映。第二、要热爱学习和工作,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第三、要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第四、要情绪乐观稳定,善于排遣消极情绪。第五,要有自知之明,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自尊、自制。第六、要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即行为反映要与环境适应,在活动中要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制力。

更多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课教学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课教学工作总结交河中学蒋立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整个民族文明、卫生、健康素质的根本措施。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郭庄子小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

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结时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已近三年回顾这三年历程我校也和全镇各兄弟学校一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配合中心学校的工作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也做了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刘辛庄小学20xx年x月20xx——20xx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本学年,我校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小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上doc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第一学期在教育实践中,我校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枣园中学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傅臣20xx110枣园中学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一工作思路1背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帮助学生适应中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

20xx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总结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20xx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20xx年归属学生工作处以来工作模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工作内容较以前更加全面各项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龙泉九小20xx20xx上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这一学期围绕学校的工作计划来展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就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概况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

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学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我校开展心...

高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高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总结(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