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读书建议

时间:2024.3.31

第一本书《微观经济学》

一、本书冲刺建议

本书总共十一章,占考试总分的60%,其中历年重点考查的章节为第三章效用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以及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冲刺阶段务必重点关注。

专业课的冲刺建议这里分为两块来讲,其一是从出题的题型把握,其二是从出题的重点把握,先说题型方面,根据大工经济学原理的真题题型,建议冲刺阶段从下面几点来考虑:

1、名词解释部分仍需要强化记忆、最好是能够分类整理。虽然考得不多,但是是基础,在简答、论述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所以不能因为考的分值不高而把它忽略了,这是一大忌!

2、论述题和简答题一定要重视起来,这是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大工的这部分考试不是很难,但是也不能太小看,个人感觉大工题目的特点是经常跟现实联系,而不是单一的问你一个远离咋回事。所以对原理的认识一定要深刻,给你一张白纸,你能不能把图画出来,能不能把图上的线条意义都说清楚,如何移动等等。

3、计算题一定要把握,市场结构、IS-LM模型是常考之处,找几个题目练习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从指定教材的重点内容来看,冲刺阶段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弹性的概念,这个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出现,题型包括选择、计算。效用论当中的替代和收入效应及其图形分析也是考试重点。

2、成本和生产这两章中,各种曲线的画法要懂,能够做到一张白纸上把整个框架给画出来是最好。

3、市场结构的区分很重要,各种市场结构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的画图,以及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计算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4、要素价格论主要就是几种市场结构的要素需求曲线,以及劳动、资本的供给曲线。

5、帕累托标准的条件、及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治理方式经常出现在综合分析题当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本书知识框架

章 节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第一章 6节 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实证、规范、机会成本 简答,选择,名词解释 4

第二章 9节 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

简答,选择,名词解释 5

第三章 9节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 6

第四章 8节 生产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计算 8

第五章 5节 显成本;隐性成本;六条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名词解释,简答 ,论述,计算 6

第六章 9节 四种市场的比较;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原因; 论述,简答,名词解释,计算 10

第七章 6节 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的分析;各种市场结构的长短期均衡 论述,简答,名词解释,计算,作图 18

第八章 9节 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各种市场结构要素需求曲线 论述,简答,名词解释 5

第九章 7节 价格扩展线;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基尼系数;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 名词解释 7

第十章 9节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交换的契约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不可能性定理;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 名词解释,简单答,论述 6 第十一章 6节 市场失灵;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免费乘车者;纯损;寻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科斯定理

重难点一 第1章、绪论

1.1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为非重点章节,主要出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出的不多)。要求记住基本的概念和专有名词,掌握几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懂得区分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即可。 知识点一、稀缺性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4)经济学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

知识点二、机会成本的含义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知识点三、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曲线内的点以及曲线外的点分别说明了什么;

(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为了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些概念的。

知识点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含义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这份讲义不完全,q:一六五四九零六七四三,有完整的冲刺讲义、冲刺班视频(六个小时)和三套全真模拟题、零七、零八年真题。

1.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1.2.1、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机会成本指的是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读研究生的机会成本包括本来不读研可以工作获得的收入、包括读研的学费、也包括跟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9

亲人、爱人团聚的乐趣等。

1.2.2、经济学家讨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这一问题属于( )所要研究的问题。

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

重难点二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1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等等,在以往考试中有出现过,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 知识点一、弹性

需求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同样道理):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

(01选择;02选择、计算;03简答;04选择,问替代品多,弹性大还是小?长期跟短期相比,弹性跟大还是更小?)

知识点二、税收转嫁问题

知识点三、Ed与总收益

(1)为何谷贱伤农

(2)为何教材不降价

(3)为何要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出口

知识点四、替代品与互补品

替代品(正负号要理解记忆):能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比如鸡蛋饼和生煎包;替代品价格上升,需求增加;替代品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互补品:共同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比如电脑硬件与软件;互补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互补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2.2.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

A.随着替代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B.随着替代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C.随着偏好的增加而减少 D.随着互补品价格下降而减少

解析:B 替代品弹性为正,如苹果和梨子。苹果涨价了,梨子的需求量就升高了。

2.2.2.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用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C 每一种需求变化均含有两类效应,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要懂得区分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情况及其图例。

2.2.3.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

解析:A 预期未来价格下降,对该商品当前的供给增多。

重难点三 第三章、效用论

3.1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的内容比较重要,同时当中涉及的“边际”概念也相当重要,因此要引起重视。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图要懂

知识点一、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1)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知识点二、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1)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9名词解释):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要与边际替代率递减(03名解;是无差异曲线图像原点的原因)区别开来。

(3)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用公式表示为:

(1) (2)

知识点三、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1)序数效用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3)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4)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用无差异曲线表示偏好,用消费可能线表示收入与价格既定的限制条件,当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如图所示,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图中的AB)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I1、I2、I3)中的一条(I2)相切于一点(图中的E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知识点四、消费者剩余(03名解)

(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2)消费者剩余并不是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3)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指标,即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就是消费者福利的增加。 知识点五、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知识点六、替代效应(04名解) 收入效应:因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对需求量的影响。 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3.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3.2.1.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

A. 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解析:C。由MU和TU的关系图中可以看出

3.2.2. 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

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元,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

A.20 B.30 C.45 D.60

解析:D 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得到

3.2.3 需求曲线从( )导出。

A. 价格一消费曲线 B. 收入一消费曲线 C. 无差异曲线 D. 预算线

解析:A 从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

3.2.4、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解析: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由P=(MU/λ)决定。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极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昂贵。

重难点四 第四章、生产论

4.1本章重难点总结

知识点一、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经济增长模型中中也常见到此函数)

A为技术参数,a和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a(0.75)b(0.25) 当α+β> 1, 规模报酬递增;

当α+β< 1, 规模报酬递减;

当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知识点二、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用来解释MC的形状)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在理解这个规律时,要注意:

第一,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

第二,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

第三,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

知识点三、合理的生产区域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P122图5-1)分为三个区域。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

知识点四、用等产量分析法分析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2)等成本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图中的AB)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Q1、Q2、Q3)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下图中的E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4.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4.2.1.生产的第二阶段( )开始于APL开始下降处。

A.总是 B.决不是 C.经常是 D.有时是

解析:A 由生产区域的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的第二阶段总是开始于APL下降的地方

4.2.2.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

A.Px/Py=2 B.Qx/Qy=2 C.Py/Px=2 D.上述都不正确

解析:A 通过等成本线图可以看出来

4.4.3.若生产函数为Q=100L0.4K0.6,则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

A.2K/3L B.3K/2L C.2L/3K D. 3L/2K

解析:A 分别求出MPL和MPk,然后比较一下即可。

4.2.6.试述规模经济产生原因。

答:规模经济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这类生产要素有其不可分割性。只有在大规模生产中,大型的先进设备才能充分发挥起作用,使产量更大幅的增加。

第二,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在大规模的生产中,专业可以分的更细,分工也会更细,这样就会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可以提高管理效率。生产规模扩大,可以在不增加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大规模生产所需各种生产要素多,产品也多,这样,企业就会在生产与产品销售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从而可以压低生产要素收购价格或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从中获得好处。

重难点五 第五章、成本论

5.1本章重难点总结

从本章开始,涉及的曲线图形比较多,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图形画出来,能够准确地说出每条曲线的含义,本章有可能与生产论等结合出计算题(关于几个成本的计算)同时,在复习时候本章与上一章应当联系起来看,总结比较一下两章的关系。

知识点一、机会成本(04真题、09、10复试题)与会计成本(一般名词解释或者选择题)

(1)会计成本: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因为这些支出一笔一笔地记在会计帐簿中,所以称为会计成本。同时,因为这些支出是过去的支出,所以也称为历史成本;这种成本在企业中是显而易见的,称为显性成本。

(2)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值。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显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显成本 + 隐成本)

1、固定成本AFC,

2、可变成本AC,AVC,

3、短期总成本TC,TFC,TVC

4、短期边际成本SMC

注意:这7个图形的画法务必掌握。图形的画法根据两个重要关系来画。

知识点二、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1)MC与MP

(2)AP与AVC

知识点三、MC呈U型

在开始时,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增,则意味着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在以后的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减,则意味着也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知识点四、为何LAC呈U型

规模报酬的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是造成LAC曲线先降后升的特征的一种原因。这是因为规模报酬分析时厂商以相同的比例变动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前提条件,即各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但是,在现实中,厂商改变生产规模时,通常会改变各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所以,规模经济和不经济的分析包括了规模报酬变化的特殊情况,解释LAC曲线呈U形。

LTC曲线的形状与STC曲线的形状一样但有两点区别:

(1)LTC不存在固定成本,所以曲线从原点出发。

(2)STC形状是由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而LTC形状是由于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

(3)LTC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的相切点

(4)LAC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的相切点;

(5)LMC与相应的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的交点;

在画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时候

注意:

(1)LMC与SMC的焦点位置!!

(2)LMC不是SMC曲线的包络线。

5.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5.2.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1年之内 B.2年之内 C.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D.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成本的时期

解析:D 长短期的判断是以能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为依据

5.2.2.一个企业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该停止营业( )。

A.A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 B.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 C.发生亏损

D.MC>MR

解析:A 完全竞争厂商的停止营业点条件为:P>=AVC

5.2.3.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是( )

A. 200元 B.1200元 C.1000元 D.800元

解析:A 首先要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包括了会计成本

5.2.4.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3-10Q2+17Q+66,求:

(1)指出该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2)写出下列函数:TVC、AC、AVC、AFC、MC。

解:(1)已知TC=Q3-10Q2+17Q+66

TVC=Q3-10Q2+17QTFC=66 

(2)AC=TC/Q=Q2-10Q +17+(66/Q)AVC=(TVC/Q)=Q2-10Q+17AFC=(TFC/Q)=(66/Q)

MC=TC′=TVC′=3Q2-20Q+17

重难点六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1.1本章重难点总结

知识点一、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含义。

第一,季节性失业,是指随着季节变换而出现的失业;第二,磨擦性失业,是指正处于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过渡之中的劳动力。第三,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供求结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第四,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奥肯定律:是用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

知识点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tion]——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分类:(1)按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或超级通货膨胀

(2)按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人们的预期状况分类: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知识点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重点)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

(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增加所导致的总供给减少。

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垄断厂商利用其垄断地位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

比如工会的存在!

价格螺旋上涨的机理:AD1移动到AD2,存在超额需求,因此价格上升到P2,工人发现通胀后要求提高工资,收入增加后,工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又存在超额需求,价格进一步上升,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

(3)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由于经济结构的特点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不同:A类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货币工资增加;B类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攀比” →货币工资增加→通货膨胀

(4)货币数量论的解释

引起总需求过度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过量发行。 ;P—价格水平;M—货币供给量;V—货币流通速度;Y—实际收入水平(产量或交易量)。

知识点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1)再分配效应:固定收入的领取者受损,固定支出的支付者受益。

具体来说:雇员受损,雇主受益;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出租者受损,承租者受益;公众受损,政府受益。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产出和就业。“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

②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既抬高了物价,又减少了产出和就业。

③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知识点五、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被用于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反向关系。

适应性预期: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修正未来的预期。

理性预期(比较可靠):根据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作出的预期。

一开始A点,扩张政策,失业率下降,通胀上升到10%,而工人的预期为5%,故实际工资下降;发现工资下降后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到原有的水平,即C点,此时y不变,u上升 知识点六、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不同解释!

(1)现代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现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虽然可以并存,但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不会并存,并运用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以及其“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主义的解释

在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但由于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实际通货膨胀率最终将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仅在短期存在,但在长期不存在;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最多只能在短期内有效,而在长期必然无效。

(3)理性预期学派的解释

由于人们理性预期的作用,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总是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用。

6.2冲刺练习题及解析

6.2.1 “滞涨”是指( )。

A.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上涨

B.产出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时下降

C.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下降

D.一般物价水平下降,同时实际产出和就业增加

解析:C 滞涨是一种负面的经济现象,指的是经济停止增长且发生通货膨胀

6.2.2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 )。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解析:A 先算出投资增加后的y,然后跟充分就业相比即可知道原因。

6.2.3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有效

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解析:A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由于工人的预期与实际的通胀率一致,故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6.2.4若价格水平19xx年为54,19xx年为69,19xx年为92,19xx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各为多少?

解析:5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为π50

π50= (P1960-P1950)/P1950×100%= (69-54)/ 54 ×100%=27.8%

同理类推:(π60=(92-69)/ 69 ×100%=33.3%

π70=(178-92)/ 92 ×100%=93.5%

6.2.5若价格水平在19xx年为107.9 ,19xx年为111.5,19xx年为114.5 ,试问19xx年和19xx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19xx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解:19xx年的通货膨胀率为π1985

π1985=(P1985-P1984)/P1984×100%=(111.5-107.9) /107.9×100%=3.34%

同样:π1986=(114.5-111.5)/ 111.5×100%=2.69%

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πet为前两年的平均值,即:

πe 1987=(πt-1+πt-2)/2 = (π86+π85)/2 =(3.34%+2.69)/2 =3.015%

按照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们有:

实际利率 1987=名义利率1987-πe1987=6%-3.015%=2.985%

第三部分 专业课应试技巧总结指导

专业课的考试虽然是不同招生单位有不同的题型结构,但考查的内容大致都分为两部分:一是考查考生对本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因此,总的答题原则就是要尽量答得多一些、全一些、深一些,同时注重条理,逻辑性强,字迹工整。

(一)心理技巧

1、树立信心,克服怯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紧张而失常发挥,以致功亏一篑)

2、摒弃“杂”念,缓解情绪

3、集中注意,速入状态

(二)答题技巧

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2、运算要准,胆子要大

3、先易后难,敢于放弃

4、先熟后生,合理用时

5、书写规范,既对又全

(三)思维技巧

1、先常规,再技巧

2、先特殊,再发散

3、先结果,再探索

4、先联想,再转化

一、分题型解题技巧

1.1题型一 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名词解释的回答无需太长,但也不能太简单,讲出关键点即可,一般2-3句最佳。

1.2题型二 简答题

题目:现实经济中“外部影响”的主要表现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思路:(1)、解释何为外部影响及其方向和作用结果: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2)、外部影响如何造成市场失灵;

(3)、举例;

(4)、相应矫正外部影响的措施。

1.3题型三 论述题

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可见,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两者区别在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是最终目标。

论述题一般考试中会有一到两题,首先应该回答题干中的名词的含义,其次解释这个题干的思想并进行适当扩充。

二、分科目解题技巧

2.1第一本书《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相对于宏观来说占的比例会多一些,重点内容比较多,不想宏观就固定的几个模型,而且微观的题目变化可较大,因此难度经常会集中于这一块。在答题时候应当注意可以画图的地方可将图画到试卷上,这样可以方便分析。

其次,在解答时候经常要用到图例分析,比如曲线的移动等等,在平时练习时候应当引起重视。

2.2第二本书《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就是三个模型,收入-支出、IS-LM以及总供给-总需求,再做考卷时候可先把IS-LM模型的推导过程写在草稿纸上,方便于后面的做题,碰到题目时一看公式便知。 在答题时候应当注意联系着几个模型之间的关系,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由IS-LM模型推倒而得到。在答题时候,能画图也尽量画图,这样显得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会给判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其次,切忌在答题时候涂涂改改,由于经济学都是主观题为主,因此在答题时候尽量保证字迹工整,一份书写整齐的试卷给判卷老师愉悦的心情,对于自己的分数提高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部分 结束语

冲刺课程结束了,但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在接下来的考前冲刺学习过程中,你打算如何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为考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结合往年成功考生的经验,提供如下几条建议:

一、专业课的内容庞杂,如何有效突破记忆难点?

“故事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当作一篇故事,像看故事一样浏览几遍,不给自己压力,记住大概的“情节”即可,这样多重复,就会慢慢记住了,而且记的很全面。

“定位法”——即以段落为基本单位,记住段落的前后位置。看到相关题目时,那一页或几页书就会出现在脑海里,使考生在答题中不会遗漏大的要点,其中的要害是抓主干句、抓论

点句。

“脉络法”——就是提纲挈领,梳理知识的脉络、结构。最简单的办法: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的目录,在纸上将全部章、节的标题按照层级列出,再将每一标题涉及的知识点一个个的回忆写出来,然后再对照参考书,补上遗漏的并重点记忆。这样无论考查重难点、或是一些较偏的知识点,都能应付自如。

“默写法”——对于概念、公式、理论等这种固定化、条式化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默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遭”。

二、要制定并执行合理的个人考前冲刺学习计划

学习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管理学的方法,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把学习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从而达到高效学习之目的。因此,每一位学习者其实都是自己学习行为的管理者。学习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学习成效的最关键因素,而这需要像管理者一样的思考和行动。因此,制定适合学科学习特点、个人学习风格、阶段学习需求的学习计划就成为影响学习过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学习结果好坏的关键。一个学习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一般具有以下5个特征:

(1)学习目标: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只做正确的事情,心无旁骛,并制定精细的学习计划。

(2)学习范围:明晰自己目标所要求的全范围知识和考查程度、方式。

(3)知识层级:以考试为导向,知识按重要层级,有针对性训练,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4)学习过程:以阶段目标为引导,精细操作学习过程,注重出色绩效,选择性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并只做有效的决策。

(5)身心调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更多相关推荐: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种享受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对于神秘而陌生的经济学我希望去探索和了解它我在网站上搜索关于经济学的书籍网友们如此评论了一些优秀的经济学教科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读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二一三年三月摘要摘要内容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他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这样写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物的学问虽然自从马歇尔那个时代以来我们对经济了解的更多了但对经济学的...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国贸0942朱书德09020xx04229刚开始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我发现自己对经济一词的认识竟然是错误的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

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书笔记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接触的第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当时同学介绍说这本书跟其他书不一样看过其他经济学教材后都是感觉充满了抽象的概念生硬的图表艰深的数学公式和模型读起来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寒假中在学校的推荐下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读过之后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马歇尔现代经济学之父是英国近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是19世...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

经济学原理 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接触经济学原理是郑璋鑫老师的推荐因为大学的经济学和以前学的所谓的经济根本大相径庭所以要使我这个比较缺乏经济头脑的不会赚钱不会投资也不会花钱的人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况且从小周围就没有真正懂经济学的人所...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比较优势原理表明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关键概念KeyConcepts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thecomparisonamongproducersofagoo...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十大原理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一至四人们如何决策五至七人们如何相互贸易八至十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面对效率和平等的控制问题效率从稀缺资...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读别做正常的傻瓜有感人们都说学习经济学会使人变得更聪明更精明的确经济学来自于生活却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大到可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左右国家经济形势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琐事而学习经济学是离不开看书的...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近日由于学校读书工程的启动我选择阅读了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本经济学经典之作令我感悟颇深不仅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之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近...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假如我是商人

假如我是商人抱着应付作业的心态我粗浅的看了看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谁知越看竟越觉得有趣怪不得被誉为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尽管作为一本理论教材它依然独具风格它强调用例子说话让我们愿意去接受他曼昆在书里有说过本...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