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UP》观后感

时间:2024.2.11

《 7 UP 》观后感

——追踪14个小孩的成长过程

学了一个学期的发展心理学,我深深地被这一门学科吸引,之前听任老师说他的一个学生学了这门课就立志当幼师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现在的我竟也有当幼师的冲动。

发展心理研究的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历程。在任老师的惟妙惟肖讲授下,更是用大宝的成长历程给我们做活案例,使我们不仅能生动的学习知识,更是能将理论运用实践中。临近期末,任老师让我们去看一部英国拍摄的关于14个孩童从7岁~58岁成长过程的记录片——《7 up》。以下,是我观看了《7 up》之后所写的观后感:

迈克尔·艾普特在19xx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纪律片《7 up》是从从上个世纪60年代,孩子们7岁的时候开始,每7年一次,直到他们长大 56岁的时候为止。纪律片拍摄了研究人员将14名生长背景完全不一样的小孩集合起来,每七年去采访他们一次,该纪录片跟踪记录了这14个孩纸从7岁开始,直至56岁为止五十年之间的变化,几近乎一生的状态都呈现出来了。纪录片进行了成长历程的纵向追踪真实的记录了孩子们每个阶段的的变化与成长,7岁、14岁、21岁、35岁、42岁、49岁和56岁。

7岁,科学家初次把14名孩子集合起来的时候是在一个动物园里,孩子们面对眼前的北极熊即使兴奋又是有点畏惧。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泰迪熊”,有的则认为这不是真的,自然也有孩子认识这是真的北极熊。当一个孩子向里面的北极熊喂食时,立刻有一个孩子出来严厉的制止他:“不许喂食,那边写了 !”但是显然这提示语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并没有太多的作用。”我知道这里不准喂食,但其实没什么关系”一个孩子说。幼儿时期的儿童,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同时,外在的世界也开始对幼儿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不准喂食等的新要求,但由于幼儿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还有限,往往需要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要求。由于幼儿在此阶段知识经验的缺乏,他们还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来认识外界事物,就像一些孩子把北极熊当做是泰迪熊,因为在平日生活中,他们更多地接触的是玩具泰迪熊,而嫌少接触真实的北极熊,所以当一些孩子第一次看到北极熊时,便脱口而出的叫成了“泰迪熊”。

7岁的孩子的生活很原始,甚至有些暴力,他们相互打架,似乎这比任何言语的交流更有用,更能解决问题。研究人员对孩子们就“如何让看待打架”这一问题进行了询问,得到了许多回答:“打架重要么?当然啦!”,“当有人在打架时,我是肯定想参与的,我一直很喜欢打架。”许多孩子有明显的侵犯行为,但是有些孩子却没有表现出该性格,看完纪录片,就发现,那些没有侵犯行为的孩子,长大以后多数性情比较温和,处事比较柔和。此时的孩子们具体形象思维不足,话语间逻辑性不强,好多话前后句有着明显的矛盾,但是孩子们也没有察觉,不

去在意。

14岁的孩子,接受了小学的教育,学习逐渐成为他们的重心,他们不再像7岁那时那样天真,无忧无虑了。21岁的青年们,彼此的生活开始分化,有些人从事体力劳动,有些人迷茫地寻找出路,有些人按照家庭规划的轨道继续向前??十四个孩子之中,四五个孩子的父母离婚,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之后他们组建的家庭也同样是支离破碎的;28岁的他们,是家庭中的主梁骨和顶梁柱,职业分层明显(对比律师和下层职业者,对比行政主管和流浪者);35岁,步入成年早期的他们,褪去了青年时候的“疾风厉雨”,拥有了成熟人的“相对平稳”,此时的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此时他们的人格进行在构成;42岁,这一群曾经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都组建过了自己的家庭,有的尽力维护家庭幸福,有的婚姻出现裂痕,离婚了,再嫁了,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子女,也开始承担起一个父亲/母亲的责任,抚养子女的重担进一步加重;49岁,他们体验过了家庭的欢乐,体验了儿女的成长的快乐,也有的经历了多次的离婚,生活也变得沉重了。56岁的他们,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 心中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他们开始构思老年后的悠闲生活,考虑自己的晚年生活。

看完这一系列的纪律片,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名叫杰基和一个叫苏的两个女孩子,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共同生长在伦敦东区。影片展现了两人从7岁到58岁的改变。

7岁的杰基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干练的牵着他的妹妹去上学,此时的杰基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生,家庭十分和睦,在父母的关怀下与妹妹一起成长。影片中展示,21岁的杰基对婚姻的理解是:“如果你把结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上班,下班,给老公煮饭,睡觉,起床,上班,那你就完全错了。”21岁时,杰基嫁给了米克,35岁的时候他们离婚了,先前决定不要孩子的杰基认为有了孩子以后就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了,就不能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了,但是,最后他与米克还是共同孕育了一个孩子——查理。与米克的关系结束以后,杰基遇到了伊恩,他们又有了两个儿子,但不到42岁岁,他们就分居了,49岁时,他们尽管分居,但都住在苏格兰的同一个地区,他们会在两个孩子生日的中间时间,带孩子们去游乐园一家人好好玩玩,为两个孩子共同庆祝生日。老年的杰基因为患有风湿骨痛,平常的生活都是靠残疾补助来救助的,56岁的杰基不希望被问及自己个人的情况,她的愿望是回到学校,她回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里,杰基的脸上便洋溢出了笑容。老年的杰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自己的儿女身上,杰基了解她的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明白他们的爱好与理想。

对于苏的追踪调查——7岁的苏坦言自己喜欢杰弗里,即使知道杰弗里喜欢的另有其人,但仍是想要嫁给杰弗里,此时的苏对结婚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单纯的认为我喜欢杰弗里就想要嫁给他。14岁的苏,说自己不会太早结婚,理由是他想要一个完整的生活,此时的她渴望自由,讨厌被拘束与束缚,她想要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24岁时,苏嫁给了比利,生了两个孩子,经过了4年的生活,苏总结道:“结了婚,你就不再是一个人生活了,你处于伴侣关系当中,要学会照顾家人,学会相互顾忌。”不到35岁时,苏与比利离婚了,至于离婚的最终原因,直至采访时,苏也从未坐下来好好想过,只是觉得两人在一起已经不再合适了。在卡拉OK里,48岁的苏唱歌给与自己刚认识不久的格伦听,当时的他们一

直到后来关系都很好。由于上一段婚姻的失败,苏与格伦并没有马上结婚,而是订了婚,相互给了承诺,买了房子,这对苏来说,是一个很郑重的承诺。因为苏的原生家庭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因此,苏一直很渴望一个完整的家庭。苏说自己想结婚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要有一个孩子,但是由于年纪的限制,他们不会马上有孩子的。当苏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苏又开始重新工作了,是在一个大学办公室做项目主管。每当周末,苏便会和格伦一起去各种地方旅游放松。苏说:“当我们两老的时候,能在离海最近的地方买一座别墅,然后住在这里,那就太棒了。”

处于老年中期的杰基和苏,体现出了一般老年人在该阶段的发展特点:稳定与过渡并存。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和人格等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前瞻后仰,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的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渴望未来的生活,向往悠闲的生活。 该纪录片还展现了另一个现象——穷人的孩子还是穷,富人的孩子仍旧富。美国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整部纪录片能很明显的区分出富人和穷人的从7-49岁这段时间内的区别,富人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富人的孩子长大后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由于处于社会的底层,穷人的孩子长大后还是穷人,所以从另一个方面也证明了华生的观点。另一方面,应该14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多数为离异后重新在组织的家庭,所以孩子们成长对自己的家庭也不会组织,14个孩子中,只有2个孩子与自己的另一半组成的家庭没有破裂过,其余的都是离婚,再婚,有的则是孤身一人了。

《7 up》的拍摄为众多的学发展心理学的学子提供了一部真实的活教材,通过看纪录片,对比小孩的7岁与58岁,我突然发现很多长大后的性格特征在孩子们第一次拍摄该片的时候就已经展现出来了。这恰恰也印证了《7 up》的另一个名字《7岁知天命》 。


第二篇:读后感7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读后感

榔梨镇金托学校 邓殊

近日,拜读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孙云晓著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一书,书中他谈了很多的观点,作为老师,看了之后,收获颇大。 其中他的一个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缺钙的教育。我看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印象很深。

现在中小学普通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孙云晓对此提出了他的看法,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于教育惩罚,他有这样几个观点:

①无批评教育等于让孩子在危险面前信马由缰。

对每个未成年人来说,批评教育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珍贵营养;而对于容易受到娇宠的独生子女来说,无批评教育简直就是让他们在危险面前信马由缰。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坚持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坚持以批评惩罚为辅也永远是对的。没有批评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不负责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②教育惩戒是培养心理健康的良方。

民主的教育最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教育,但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都是民主教育中应有之意。教育惩戒就是扶正祛邪,惩罚的核心是教育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其方法以尊重的态度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原则是尊重孩子。惩罚教育不是棍棒教育。惩罚教育与棍棒教育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惩罚教育是培养主人的教育,而棍棒教育是训练奴才的教育。

③惩罚教育更需要尊重与信任。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批评惩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面对挫折不被压垮的能力”,或者说是培养一种“压弹”素质。惩罚是把双刁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用不好会伤害人。他认为越要惩罚,越要尊重,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现在我们的老师不敢批评学生了,更不要说惩罚学生。“批评了,学生离校出走怎么办?”“惩罚了,学生自尽谁负责?”老师忧心忡忡,生怕因批评教育学生带来不良后果,这应该理解他们的苦衷,因为社会就是这样,总不能拿饭碗碰。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有个14岁的孩子自杀,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墨水,被老师批评了。谁能说得清这个老师有责任没有责任呢!我想结果肯定是那个老师倒霉,学校倒霉。这样的例子不少,我们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什么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做出很极端的举动。还有一些平时似乎很讲道理的家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如孩子与父母因一点小事吵嘴而了断生命等。他就也不讲理了,向老师或学校提出无理要求。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平时我们在这方面是否存在“缺钙教育”呢?如果这些人多经受一些批评教育,耐挫折能力强一些,也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用奖励法可以让学生尝到养成好习惯的甜头,用惩罚法可以让学生尝到养成坏习惯的苦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上,或应用奖励法,或运用惩罚法,因势利导,让他们多偿一点“苦头”,促使内心矛盾的转化,向善美转化,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积极进取,争取做一个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教师。

更多相关推荐:
作文(假期总结,新学期计划,观后感)

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等待着你去挑战。那一次的经历,使我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我小学的时候,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突然对妈妈说我想学骑自行车。妈妈说:“行啊,一会…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前段时间,公司组织大家观看了李强老师《为自己工作》的演讲,看完之后感触颇深。李强老师的讲话幽默风趣却字字珠玑,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就给人很多的反思,很大的启迪。工作,在我们的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

为自己工作 观后感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参加了由公司团委组织收看的著名讲师李强《为自己工作》的演讲视频,感悟良多,收获颇丰。作为新时期的团员青年,公司未来的希望,我们更要多加努力,认真学习李强老师的教诲,不能只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3月x日和3日的下午公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由公司领导组织,和全体职工一起观看学习了李强老师《为自己工作》的整个视频讲座。讲座非常的精彩,我也一下就被李强老师渊博的知识和他那些多年的人生经验…

《为你自己工作》观后感

《为你自己工作》观后感前几天,公司组织我们学习了《为你自己工作》的演讲光碟,李强老师针对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从员工心态入手,深入浅出,剖析答疑,为员工和企业共赢指明了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李强老师的每一句话都给我带…

观后感

观看李强《感恩,责任,忠诚》有感公司组织观看了李强的《感恩,责任,忠诚》深有感触。感恩是做人之本,没有感恩何谈责任和忠诚。只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用心的尽赡养父母天年;只有感恩爱人的风雨同舟,才会勇于承担家…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

《为自己工作》观后感作者:卢莉静离开校园也有好一段时间,忽然要写观后感,实话还真有点不知如何着笔。我想,其千篇一律的复述演讲的内容,还不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说说观赏过后的反思吧。还记得看李强的《为自己工作》分了两…

营销纲领观后感

营销钢领观后感一内容回顾纲领一顶天立地大处要壮阔小处要锋利不顶天走不远不立地走不动中国企业营销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粉碎小框架建立大思维纲领二先者生存而非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全新的游戏营销世界正以前所末有的速度生发生...

“打造百万富翁的人”纪录片 -观后感

打造百万富翁的人纪录片观后感20xx年10月28日1730斯巴鲁安康店全体员工在李恒总经理的有序组织下齐聚会议室认真学习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先生的二次创业传奇历程打造百万富翁的人视频该纪录片打造百万富翁的人由集...

百团大战观后感数篇

百团大战观后感Xxx20xx1022百团大战观后感Xxx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校组织老师于良乡电影院观看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

“中国信心”观后感

院系管理学院班级会计BG131姓名万丽宁学号6113113101中国信心观后感中国信心观后感看完了张维为的中国信心的演讲才发现那位在美国之音网站留言出国时间越长越爱国的人原来就是他对于张维为20分钟的演讲如果要...

《大吴老师》观后感

大吴老师观后感作为石化工业的一年级新进子弟今天这是我第一次观看了淮剧大吴老师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淮剧一想到马上就要看了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真想快点见识什么是淮剧我们兴高采烈地坐上大巴来到目的地金山区第二少年宫里面讲述...

观后感(4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