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教育的感想

时间:2024.4.14

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是一个教授在某市做演讲,他演讲的主题是“全球化条件下的家庭教育”,除了说一通理论外,他还讲到了留学,并用了很多的时间回顾了中国留学生的历史,并反复强调了诸如19世纪,一批少年留学生远赴重洋和后来他们对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贡献这类例子,他只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对留学低龄化不必大为惊诧。全场的人都给他鼓掌,就有一个小观众,他提出了一异议,而且在教授还没有讲完,他就提出反对,全场一片哗然,他提出了另一类观点,就是说,很多少年留学生到国外水土不服,生活无法自理,不但学不到知识还染上了坏习惯。这个孩子的话还没有讲完,他父亲和当地的教育局局长就去责备孩子,而教授一再说明,让孩子把话说完,这个孩子的父亲和一些工作人员硬是把孩子拖出去,最后这个孩子以跳楼相威胁,才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而这个孩子则被学校当场开除,回家后这个孩子的父亲将他是一顿毒打。孩子是受伤了,他的声音也被这些大人们所淹没啦,观众最后不欢而散,都一笑而过,但留给我的却是对中国教育的思考,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政府一直在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作为一名在这种体制下长大的学生,在这里我也想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中国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体制上的问题,同时也与中国的人的传统观念有着千丝万褛的关系!第一中国学生没有明确而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就是为了考个好成绩,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个主要是观念所引起的问题,第二,中国的教育把人脑打造成电脑,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一些操作规程,没有任何思考,总是强调应试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塑造能力。所带来的效应是一个个只会作题,却不会做人的学生。第三教育与生活脱钩,很多学生可能学习很好,却与生活一窍不通,思维老化,善于学习已有的知识,不善于创造新的知识,这都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类一切创新发明的源泉。丧失了源泉就意味着落后。但中国的传统教育培养的却是记忆力,什么东西都需要背诵,都可以把那篇文章倒背如流,可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其中的真正内涵以及其中的深刻哲理。而且一些习题更是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东西都可以套用一些公式来计算,而一些较难的题目,都让人费尽脑汁,而我们的高考大都是类似的题目,没有一些新意,使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千篇一律的题海战术,而对于素质教育关注的少之有少,在一些地区开设的道德教育课,也只是摆设,也没有人正规的教师来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这也就使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只会一些理论,一点也不懂实践的原因啦。对一个学生好坏的评定标准竟然是这个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真是一大悲哀啊!

另外孩子只要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的问题提出一些异议,就被认为是另类,说是这个孩子不好好的学习,挑战教师的威严,学校则会让把孩子的家长叫来,胡乱一通的批评,让孩子没有任何想象力,再也不敢有什么想象力( ),有些疑问也只能放在心里,久而久之都麻木啦,不会再对一些新事物产生兴趣,也就丧失了创造力。其实我觉得教育更应该以人为本,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在学习中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开发和增强。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才会不断涌现世界上最优秀的各色人才。

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在孩子还正处在玩耍的年龄,给他们报了那么多班,学习舞蹈、学习钢琴、学习书法等之类的,我还是在想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消化能力吗?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怎能有创造力,所有的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打造孩子,而没有去听孩子的心声。总觉得义多不压身,但得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另外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努力地盲目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

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

据报道,一些小学、中学在大搞教师聘任制,聘任的主要标准就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怎样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就得想方设法加重学生负担,延长学习时间。这同我们现在正在开展的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是根本冲突的。中国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弊端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每次望着路上学生们那被厚重的书包压的佝偻的背影,心情十分沉重。因为‘分数效应’谁也无法抗拒,孩子从小就背起了厚重的书包,他们背的是学校的希望和父母的期望,等到他们经过书山学海的洗礼终于熬成人才之后,他们回忆他们的童年大都是灰色的,这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惯性所致,中国从秦朝时期就被儒家思想所垄断的国度。儒家思想的本质其实和宗教有些类似,它们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播,主为贵,一切都是顺从。因为孔孟文化传播的需要,所以就有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就是单一的由教师传给学生,而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

现在的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就是指把应试作为唯一的或者主要的教育目标,是指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两者都是在完成一种使命一样,老师是在完成自己的课时,学生是在完成上课的时间,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误区。

应试教育鼓励单一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中,也就是说学生考高分、学校提高升学率被当作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德育和体育被置于从属的地位,从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由于升学率和学生的平均分两个指挥棒自上而下被层层强化,教学中广泛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做法,造成学生学业作业量过大,中小学生的必不可少的游戏和体育时间都没有了保障,连正常的节假日甚至被挤占,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正是因为应试教育把升学考试成败作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成败的唯一标准,它自然地规定了升学者为成功者,未能升学者为失败者。于是,这种应试教育在造就了少数升学成功者的同时,却铸造了大批升学的失败者,这些升学失败者,在应试教育的标准看来,当然也就是学习失败者。这是应试教育的一种严重弊端。它给一大批少年儿童的幼小心灵中,带来了失败者的心态和失败者的情绪,这种心态和情绪又被带到基础教育中各个阶段的学校中,带到社会上,散发出消极的影响。成功教育实施“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的主旨,与这种应试教育弊端和影响相对立。它通过自身的实践体系,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从而反其道而行之,制止和预防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产生失败者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应试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改造,对它的弊端和影响进行了限制和消除。所以,成功教育及其命题:“让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是改造应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和必要的途径。


第二篇:浅谈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竞争日益激烈,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也还是人才的竞争。要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教育关系着我国的繁荣兴衰。而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以来,都出现许多的问题。本文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及其教育改革的推进来浅谈对中国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百年大计,始于教育。教育是我国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人才基础,以此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更好更快地发展。而我国教育,从根本上来分析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不管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的学涯,自己亲身在中国教育中成长,很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教育存在很大的感触。

一、应试教育概述

(一)涵义: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拨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及在教育的过程中普遍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被认为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的学习。

(二)利弊

1、应试教育之利:首先,应试教育在高考制度恢复后,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大学生。毕竟应试教育是通过选拨来培养人才;其次,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导入的,素质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最后,应试教育的所谓的“公平公正”原则是素质教育应该涉入的。

2、应试教育之弊:

(1)片面追求知识,发展范围狭隘。应试教育过分的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都是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基本都是把学习局限与课本,使缺乏真正的实践,因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实在有限,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素质教育缺乏,不利于学生发展。应试教育更注重的是人力素质,而非素质教育,如学生的价值观、人格、政治思想等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恰恰就是这些素质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全面素质、修养。应试教育的这点忽视容易导致个人主义、虚无主义或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等。

(3)个性创新得不到发展。由于应试教育的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也单一,偏重与书本知识的传授,因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限制。这样就不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了。

(4)学生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发展。家长、老师、学校都将升学率、成绩考得非常重,也正因为追求高的升学率、成绩,而采用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造成学生的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甚至不懂得“劳逸结合”,这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学生恐学、逃学、精神衰弱的大有所在。

(5)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差等生和优等生是会受到不同的待遇的,优等生受到特殊的更好的培养,而差等生往往得不到帮助,因而造成学生学习水平分化严重。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的弊终多于利。加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随即发展,应试教育已不能适应如今的发展。如今,我国发展更需要素质教育人才、全

能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应试教育以及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素质教育概述

(一)涵义: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其本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二)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出具有成功人格等高素质的人才。

(三)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2、基础性:这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向青少年或儿童提供的“基本素质”而非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非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小行家”。

3、发展性: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发挥才能等发展。

4、全面性: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5、未来性:指着眼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

三、加快改革步伐,推进改革

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提法源于19xx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但是由于受以前封建思想的影响,应试教育也根深蒂固。要改革,并非易事,教育改革,将要经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

正所谓“思想支配行为”,转变教育方式,首先得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教育转变的前提,只要抓住总的宗旨——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不变,再从很多细节上开始转变,慢慢去探讨、试验,从而得出最适合我国发展的教育改革。

要转变教育思想,得从三个角色上下手。第一,父母、家庭的观念;第二,老师的观念;第三,学校的观念。

1、父母、家庭的观念。这个至关重要,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观念或教育方式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而在中国,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大多都与“应试教育”相类似。总会片面的追求孩子的成绩,学到的课本的知识。这不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也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一旦学习成绩不好便埋怨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给孩子的身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父母很应该转变观念,以孩子的健康快乐为首要教育目标。只有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成为一个人才。

2、老师的观念。老师的也非常重要,老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其教育方式,而其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中国的大部分老师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片面关注成绩。有些老师甚至歧视差等生,严重忽略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学识方面的学习等等。学生容易受打击而产生恐学、逃学、厌学,甚至辍学。试问,这样观念或方式下的教育,怎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

3、学校的观念。学校注重升学率无可厚非。在片面追求功利性的升学率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都有等级之分,而学校内部也有等级班级之分。优等生优等教育,差等生差等教育。这样反而导致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化。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校的升学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而言之,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学校都因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而盲目片面追求成绩,忽略了孩子、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无疑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要真正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这样的观念又怎么能行呢?

(二)教育改革制度的完善

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就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在现实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中,如何建立政府与学校的正确关系;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如何确立政府与市场在发展教育上的不同定位和功能;在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中,如何建立、平衡中央与地方管理教育的权限和关系,促进教育的地方化;改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促进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以保障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和创造性;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等等。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改革制度必须完善,否则改革无从谈起;改革制度必须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否则改革也没有用武之地。

(三)加大力度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试验

教育改革是渐进的,必须通过大量的改革实验取得经验,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并反过来以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改革的实践。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进行教育整体改革的过程,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规划和推进。各级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又要使学校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办学的实体。因为学校只有真正成为办学实体,改革才能有宽松的环境,才有可能涌现出推行素质教育办有特色的学校典型,地区也才有可能通过积累逐步探索出进行素质教育的规律,创造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经验。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

正如邓小平爷爷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会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既为人师,自然就要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较高的素质,这样才能将更好的知识和高素质传授于学生,毕竟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思想、方式、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改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教育思想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教学能力。“教人先正己“,只有教师的基础素质提高了,渗透到全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精神的辉映下,中国教育也迈向了坚实的改革步伐。中国经济要发展、中国政治要发展、中国文化要发展,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会呈现出一番新景像!

更多相关推荐: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

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反思教育目的的作用和意义对教育目的的探讨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的过程起导向作用必须首先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选择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杨海燕在对教育目的的辩...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反思今年的诺贝尔奖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我国却没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我想这与我国教育的现状有很大关系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我国教育的现状首先是从我国国情上来说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教育带来...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问大多数人存在于这个社会靠的是什么我一直认为人首先是一种动物我一直认为找规律就是找共有的性质所以从动物身上去找人类身上最原始的存在意义是个不错的办法那么动物存在于动物的社会靠的是什么答靠的是...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世人对中国教育现状众说纷纭中国教育模式形成已久并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但事实确实中国教育现状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现状一教育商业化功利化从古代文人考取功名以图走上仕途之路到如今我们把教育与将来...

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反思与认识

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反思与认识回顾我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总是滞后的而且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教育发展是倒逼式发展也就是说我国教育的发展总是在国家危机民族危亡之时逼迫社会发展教育事...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一个母亲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儿子小学快毕业那年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二十年以后的我放学回来儿子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写了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同学们看了都说我写好我拿过儿子的作文本看了起来真的写得挺好这篇作文...

对于中国小学教育的反思

实习小结一个月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实习的经历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爱热情的孩子给我们帮助和教导的老师这些都是实习经历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今天我想撇开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泛泛而谈就实习经历中的某一件事情谈谈我的看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5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5篇篇一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5课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的...

我国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教育反思)

我国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我国的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教育问题研究报告学院物理学院物理教育专业姓名董源莉学号1120xx315001205一我国教育的成就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传统上的强烈的家长意志传统上的片面偏执的思想近二十年形成的功利主义色彩自开科举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就是读书而考中科举就是读书的唯一目标...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读中国教育怎么了和观念决定成长有感专业物理学班级20xx级物理2B班学号20xx2301167姓名黄彦摘要1中国教育怎么了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只是倍数做题逐渐变成了考试极其他们的能力训练...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美国纽约时报12月7日的报道说中国首次参加中学生国际标准化考试就取得了不俗成绩代表中国参赛的约5100名上海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项测试中全部取得第一相比而言美国中学生的表现则差得多科...

对中国教育的反思(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