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时间:2024.4.5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一)

一九一九,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一九一九,中国人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向了绝望的边缘,也有太多的中国人走出了抗议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难的一九一九;耻辱的一九一九;振奋人心的一九一九。因为中国最广大的青年走向了抗争奋斗的道路,不论工人学生,不论贫穷富贵,不论民族地域,于是五?四成为他们不朽的丰碑。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的那一瞬,那是愤怒的火焰;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划分给了日本,中国的主权变成了列强的盘中餐,成为他们相互交易的砝码,赠送的>礼物,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人的愤怒。这一切只源于两个字:贫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各地拥兵自重相互争战,国外则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正在中国掠夺交通权,经济财政权,进而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主权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

眼前依然难以忘怀的是他在烈火中的视死如归,他坚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诉世界: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今天的耻辱,沉睡的东亚之狮一定会站起来。恍惚间,泪水已经充满了我的眼眶,一个人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样的一股力量,怎样的一份坚毅使他远离故土,使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富足面前他选择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选择了冒险,在一己之爱面前他选择了祖国之爱,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只因为他心中装着祖国。

今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也带给了我们新的威胁。而我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的努力使我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应该使我们丧失斗志和迷失最起码的信仰。

画家之责在于尽显自然之美,歌者之责在于谱写生命之音,青年之责在于壮祖国之强大。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过,也许肖克俭的尸体已溶解

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许他的尸骨正滋润着一株幼苗,也许正如这株幼苗一样,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带动着新的一代人。

还记的他留给自己妻子的那句话“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我们这青年的一代,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正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

影片《我的1919》深沉厚重,哲理精邃,充满爱国主义思绪。影片以沉重的笔锋,拨开历史尘封,重现了19xx年风云激荡的巴黎和会。当时中国作为战胜国,没能收回权益,反而蒙受屈辱。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凭着爱国良知和外交才能,顶住压力,坚持公理,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面对列强,公然说不,这在中国外交史上是第一次,而表现这段历史的鸿篇巨制,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

88年过去了,忆昔思念,中国人虽历经战乱、饱受苦难,但始终坚持公理,自强不息。我们坚信:公理必胜。

巴黎和会的行径,自然激起中国人民维护公理、爱国反霸的高度热情。影片《我的1919》着力渲染甚至张扬的正是包括顾维钧在内的所有中国爱国志士的这股激情。不过影片的精到之处,不是煽情式的强烈宣泄一种朴素甚至狭隘的民族情绪,而是冷静地站在公理高度,运用艺术刻刀,看共性更看个性地勾勒出不同中国人爱国行为的不同轨迹,从而使情节更加合理,人物更加鲜活。

顾维钧是位外交官,特定的身份,确定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机智才华必然要通过外交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和抒发。他见识广、阅历多、站得高、看得准,视野开阔、焦点集中。所以在外交斗争中才能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坚持正义立场,又不失外交风度。影片中精彩的一笔,是那场在和会辩论会上的慷慨陈词。他先以日本代表失落的一块怀表为契机,对日本代表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待日本代表发怒上套,然后根据事实真相,据理痛斥,后发制人。引得会场一片掌声,使日本代表尴尬万状。影片这种颇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不禁令人吐气扬眉,拍手称快。且不论怀表细节是否属实,但这篇演说却非虚构。根据史料记载,19xx年1月28日,顾维钧在辩论会上即席发表的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而他顶住列强和本国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画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当然,影片中表现爱国主义最宏伟、最鲜明的抗争轨迹,还是当时国内外千千万万愤怒、呼号的中国群众。像在巴黎和警察搏斗的中国人;像在北京“五四”运动中游行集会的中国人??因剧情需要,影片虽淡化了他们的形象个性,却张扬了他们的精神共性。

因为他们的行动轨迹表现了当时的中国人由受压迫到反抗,由懵懂到觉醒。开始,美国首相乔治说顾维钧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后来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不得不惊呼:“是一群,一群剪掉辫子的中国人!”甚至当时在公理的感召下,连救助顾维钧的法国姑娘让娜和为了正义而向总理开枪的法国行刺者,也都进入了维护公理的抗争

行列。

巴黎和会结束了,棕红色的漆封里,掩埋着死难者的尸骨,掺和着中国人的血泪,为列强们的分赃画上了句号。影片沉重地向观众又暗示了一条历史规律:弱国没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二)

这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影片,这也是一部含着血泪的历史。

我用两个小时去看完它,却用了很久很久去体会这部影片带给我的落寞。

《我的1919》,我的民族,我的国家!

一九一九年,这个多事之秋,一九一九年,这一年,有屈辱的巴黎和会,这一年,有无奈的外交妥协,这一年,也爆发了举国震惊的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年,勇敢的中国外交官在和会上奔走斡旋,这一年,无畏的中国人民在巴黎走上街头,洒着鲜血呐喊。

看一部电影,我看不懂它的拍摄技巧,也看不出演员的演技,我看的,只是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我深刻地明白,当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被当成故事讲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听时,那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我的1919》就是这样一个承载着历史风尘的故事,厚重得令我窒息。

影片的开头,是一个神情疲惫的中国男人,他坐在马车上,沉思着。他是中国驻美公使,他也是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全权代表——顾维钧。从美国赶往巴黎,他带着收回山东的要求,带着四万万同胞的希望,带着国家的尊严。我无法揣度那个男人赶往巴黎时的心情,但我却看见了那个男人脸上是深深的疲惫,我仿佛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了他心中的沉重。这一趟,他或许会带着国家应的利益回去,也有可能至此成为民族的罪人。

我不懂在一九一九年,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怎样才能拯救中国,但我知道,那时的人们,每一个国人都在为了拯救中国的理想而奋斗着。有人在外交上忙的焦头烂额,有的人在报刊上传播着思想,有人在街道上高举着旗帜反抗??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式,不管是机智如诸葛的顾维钧,还是为着理想奋不顾身的肖克俭,亦或者是为爱远涉异国的梅,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们都不能将落后的中国彻底解放。

我不了解外交,但我却知道,在外交上,每个人都在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管正义,也可以失去同情,为了利益,他们像丛林里分食的老虎,忘记了承诺,也抛弃了曾经作为盟友的中国。

对于那些在和会上张牙舞爪的老虎们,我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有一个人,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淡忘的身影,他是威尔逊,一个带着他的十四点来到和会,又带着同意抛弃中国的不平等的意见离开巴黎的美国总统。他让我渐渐明了,在面对国家利益时,有时候,个人信念、个人理想、个人情感、信任等等都不再重要。威尔逊被后世认为是

理想主义典范,他曾说,我的国际联盟的设想,应该作为全世界人类的有组织的道义力量发挥作用,无论在何时何地出现错误的行为和侵略的行径,或者产生采取此类行为的企图,它们都要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那么在巴黎,是什么暴露在良知的探照灯下了呢?

面对背叛和抛弃,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燃烧的烈火将自己的信念彰显,那是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悲凉的挽歌,那更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却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列强将山东半岛的主权送给了日本,像是赠送一个礼物般,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无视中国人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去责怪他们,落后、贫穷、软弱,我们没有责怪他们的资本,也没有责怪他们的力量。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公平,还需自己争取。

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在得知中国的山东主权被日本抢夺之后,无奈地说:“我不知道我留在巴黎还能做什么,我没有>勇气去拒绝签字,但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去签字,不能成为民族的罪人。”

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的顾维钧在离开的时候也流泪了,那个铁血男儿的眼泪里有着屈辱和不甘,还有深深的无奈。有人说顾维钧不理解普通群众的心理,他指责群众的鲁莽,但群众也不理解他的思想,外交是一个复杂的东西,

和会的签字仪式上,顾维钧痛心地对那些西方的强盗们说:“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重的一天。”

我们也不会忘记,一九一九年,有一场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和一张凡尔赛合约,一九一九年,有无数的英雄在反抗和救国的道路上留下了鲜血和生命,一九一九年,有一种思想在扎根萌芽,五四的鲜花即将开遍祖国的上上下下。

我们更不会遗忘,唯有强大,才能立足,公平是努力的结果,公平,也是强国的特权。

影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一九一九年,中国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三)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xx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xx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一九一九》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了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志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正辞严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

实际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

们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皮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坚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弹,为什么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球籍”啊!

请十三亿的中国人牢牢地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第二篇:《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我的一九一九》影评 19xx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19xx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之前,法国和英国向中国保证如果中国参与战争,将会以大国相待我国。但是,在到达巴黎时我们被告知代表人数由原来的5个代表减少为2个代表,而且是临时通知被取消。法国总理解释理由是日本态度强硬,本就不希望中国出席,认为中国在战场上并没有对协约国做出多少贡献。

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巴黎和会开始前中国代表就在路上被围困殴打。辩论会上,日本态度强硬,要求继承德国的权利,无视事实,无视数十万中国劳工血洒欧洲战场的事实,大言不惭的对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污蔑。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并且通过法国战场华工目的的照片和中国派往欧洲战场劳工的照片生动的展示了中国人对一战的贡献,对日本进行反驳。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在最高会议投票时,法国原先是支持中国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曾犹豫过,但是各国首先考虑本国在亚洲的利益,最终他们放弃了中国。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日本获得胶州租供地和中德两国条约所有权利,然后在归还给中国但是仍享有全部的经济权利包括胶州铁路。这些为日本建立东亚帝国和西方国家获得东方利益打开了方便之门。

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顾维钧的好朋友肖克俭,一个炽热的爱国青年,也在巴黎集会抗议,但是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最终却在烈火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组织爱国运动团结海外华侨为了祖国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有谁能说他不爱他的妻子不是不爱而是爱的真切即使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还是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他那勇气是我所钦佩的,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但是同时我也看见了他眼光的狭隘性。

顾维钧一个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名字响亮又永恒他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会上做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当国际委员会向中国代表团发出最后通牒的时候是他只有他站出来并致以完美的一击。他通晓英语法语却义无反顾地用汉语发言他是勇敢的他是智慧的他是伟大的。

陆征祥陆总长被骂成卖国贼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谁人知道他顶着多大的压力一句“我们都是中国政府的仆人”道出了其中的无奈。面对中国外交的失败他努力过他争取过但是却无力去改变无可厚非他是智慧的是爱国的是理智的最终他没有逃避

代表团顾维钧和路征祥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坚持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属于中国的山东半岛,并且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而软弱的北洋政府迫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接二连三的给陆征祥发电报,态度强硬的一再要求中国代表团屈辱忍让,与日本协商妥协。

肖克俭、北洋政府、中国代表团采取的外交手段各有不同,而我们收到的待遇也是极其不公平,不公正,不平等的。这些都取决于我国的国家力量。弱国无外交,没有坚强有力的后盾,那么只能在别人的一次次逼迫下,选择让步选择妥协。中国由于自身的弱小已然丧失了国际上独立的地位,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独立,我们必须强大。 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地位。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主张严惩并尽可能的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陆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德国进行战争赔偿。然而西方帝国主义那豺狼般的野心,他们打着国际和平,公正的旗子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更本不管中国人民的意愿,在他们的心中,弱小的中国没有资格与他们平等,他们自认为是“上帝”般的存在,其他弱小的国家只能俯首仰望,他们从本国的利益出发最终支持日本放弃中国。

《凡尔赛条约》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中国基于山东问题和国内爆发五四运动等因素下,最终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则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虽然在合约上签字,但是签字无效。

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19xx年早已成为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心痛仍然刻骨铭心。今天,世界正处于总体和平的大环境之下,但是各国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领域,展开着更为激烈的斗争。而我们是青年的一代,先辈们的努力使我们有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应该使我们丧失斗志和迷失最起码的信仰。就让这沉痛的教训停留在历史的1919吧!历史已成历史,愤怒激励着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也永远不敢忘记这惨痛的历史,回归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将会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挑战!

更多相关推荐: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观我的一九一九有感泛黄的纸页记载了曾经难忘的回忆曾经的荣辱血泪而一部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带我们回到过去记住过去尘封的过去需要一遍遍在我们的脑海里放映才能在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才会让后人深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一...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我的一九一九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了一个被外国列强瓜分的危机之中尽管在这一时期中中国人民备受煎熬生活困苦但是我们却不难看到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的牺牲和努力然而革命...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

我的一九一九影评19xx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19xx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之前法国和英国向中国保证如果中国参与...

电影《叫我第一名》读后感

AreviewofFrontoftheclassTodaywesawamovietitledFrontoftheclassFrontoftheclassisadaptedfromthetruestoryofBrandCohenWi...

英文电影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

TheReviewofFrontoftheClassThefilmFrontoftheclassisagreatinspirationalandrearrangedfromapersonsexperienceinrealitywh...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今天在学校我和同学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是叫我第一名影片中讲述了一位名叫布莱德科恩的妥瑞症患者小时候就换上了这种病他总是不由自主的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装鬼脸脸部扭曲耸肩膀摇头晃脑及不自主出怪声他的爸爸一...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励志的精彩的不可多得的好电影电影改编自BradCohen的真实故事BradCohen是一位有妥瑞氏症的年轻人他凭借着对人生的乐观心态与追求梦想的执着如愿成为人们眼里妥瑞症不可能从...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观电影叫我第一名有感他叫布拉德从小就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妥瑞氏症这是缘于大脑神经错乱而引起的会不自主的抽搐发出怪叫就因为这种疾病他从小就不能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无论到哪里他都会因为所发出的怪...

观《叫我第一名》有感

20xx年5月10日星期二晴朗闷热观叫我第一名有感今晚学校的心理协会组织在逸夫楼215教室放映了一场心理励志电影片名叫做叫我第一名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布拉德科恩的主人公从小就患有妥瑞氏症这个病名我自己也是第一次听...

观《叫我第一名》有感

观叫我第一名有感如果你的同学或是老师在上课时突然会发出像狗吠一样奇怪的叫声你会有什么反应认为他是故意的骂他一顿还是把他当成一位怪咖取笑他不论你是何种反应我想当你看完叫我第一名这不影片后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吧妥瑞氏...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这是一个改编于真实故事的励志电影看过的励志电影很多叫我第一名似乎让我找到那种想要奋斗的力量和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主角是一个在6岁时确诊患有妥瑞症的男孩在小学时因为没办法克制的发出怪声而被学校认为是...

伟大的母爱——读第一本课外书有感

伟大的母爱读第一本课外书有感我曾读过不少本有趣的课外书这些书的故事许多我已经淡忘了但是有一本书我哦倒是至今未曾忘却这本课外书是我第一次读的叫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它是一本道理深刻内容丰富的故事书然而我最喜欢的是这本故...

我的一九一九观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