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现代主义批判

时间:2024.3.15

摘要: 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因发起和领导了超验主义思想运动, 而被尊为美国精神的先知和美国的孔, 然而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 名噪一时的超验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极其宽泛的哲学和文化概念; 本文管中窥豹, 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 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迷信自恋人格并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 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 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主义; 超灵; 现代主义; 批判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03- 1882)是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散文家和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首倡人物。他因卓越的思想和文化贡献在美国殊誉满堂。林肯总统称他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美国思想家马太诺特称他/是那些在精神方面生活着的人们的朋友和帮助者; 英国著名作家麦修# 亚诺德曾说, 在19世纪没有任何散文比爱默生的散文影响更大[ 1 ] 。詹姆斯# 罗塞尔# 罗威尔说, /清教徒的反抗使我们在教会上独立了, (美国)革命使我们在政治上独立了, 但我们在社会和思想上仍受到英国思潮的牵制, 直到爱默生割断这根巨缆, 而让我们在碧海的险恶和荣耀间驰骋[ 2] 。尽管爱默生对美国, 乃至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毕竟沧海桑田, 时过境迁, 100多年前曾备受推崇的爱默生哲学思想体系, 在今天的人们眼中何得何失, 又有何启示, 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 本文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 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0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追求自恋人格和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 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 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一、超灵的反人性倾向

超验主义者们特别强调人应相信自己, 如前所述, 用各种/本能、想象力和洞察力通过自己的身体与上帝或超灵达到融合。这种思想虽然提升了人的/位格0[ 3] , 强调了人在认识自身精神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但爱默生/超灵0 ( / Oversou )学说的核心是强调/人完善自身是凭借直觉从上帝处得到启示0, 也就是说爱默生认为人类精神自由的合法性和重要性仍是源自上帝(神)的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这一点在爱默生对/ Oversoul0的阐释中可以得到明证: / That Utility, that Over soul with everyman. particular being, , the universal beauty, to which every part and particle is equally related; the eternal one. 0[ 4] 意即/ 超验存在于每个人的特殊意义在于永恒0。其中/ eternal0 (永恒)一词不正是所有宗教中用来描述所谓神和神性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么? 由此而见, / Oversoul0的提出, 其本质仍是带有强烈神秘主义色彩的/ 神本观0的延续, 这与数百年前已在欧洲文艺复兴中兴起并广受认同的/ 人本主义0或/人文主义0的思想内核是直接冲突的, 因为后者认为人类本身才是自己全部生活的中心。从这点讲, 我们可以认为/超灵0学说实际上是反人性的, 特别是反对人类的理性。

/非理性的哲学流派往往都把直觉加以神秘主义的和非理性的解释, 认为直觉是同理性认识决不相容的认识形式。[ 5] 爱默生所提出的直觉0属于非理性的流派, 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在论自然中, 爱默生对诗人推崇备至, 认为他们/拥有一种能从简单、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精神. ,能感受世界万物统一于一体的和谐, 而哲学家、科学家和普通人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他说在大自然中/我们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清晰而又富有诗意的感受,,正是这种感觉才把一个伐木者眼中的木材与诗人眼中的木材区分开来,,在这片视野中, 有一种唯有那种能把各部分整合为一的人才能拥有的财产。这样的人就是诗人。[ 6] 诗人当然是伟大的, 但这并不说明除诗人外的其他人在精神上低人一等。但很显然, 爱默生在赞美诗人的同时已经间接地否定了普罗大众, 这实际上是某种形式上的/等级制度, 与中世纪的宗教

或封建等级制度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划分标准由神职或出生的等级变成了所谓的/精神等级而已; 这与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直接冲突的, 在当时已经开始人本主义转向的美国和欧洲社会中缺乏群众基础和思想号召力。超验主义式的信仰成了/阳春白雪式的精神大餐陈列在橱窗里, 仅供少数知识阶层自娱自乐。对于爱默生等超验主义者来说, 超灵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理解, 无法把握, 他们/端坐在灵魂的最高层次上[7] , 却无视时代发展的脉搏, 基本上放弃了那些没有/直觉的芸芸众生, 最终使得这个高屋建瓴的学说走到了大众和时代的对立面, 踏上了/反人性的不归路。此为其缺陷一。

二、 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泥潭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人的精神来源于物质, 并要以外化的物质来体现。不依赖物质的精神是不存在的, 也无法被感知。所有希望以精神为唯一本体, 在否定物质存在的前提下谈精神存在的思想都无异于是在搭建空中楼阁, 其哲学本质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然而超验主义却认为人类完善自己的唯一途径是/凭借直觉从上帝处得到启示, 而获得/启示的不二途径是通过类似于/ 自我陶醉和/心灵感悟的方式和自然以及上帝对话, 除此之外任何宗教仪式、自我修养和性格塑造都是多余的, 并且会产生误导。这种说法与中外一些宗教的修身学说其实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例如中国的道教有/ 飞身之说(即指修炼得道之人可以使灵魂脱离肉体驾临仙界) , 又如某些宗教讲究/灵修, 其实质都是否定甚至排斥人的肉体和外部物质世界与其精神的联系, 认为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 而且只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才是最纯洁、最高境界的精神。超验主义极力主张用/ 自我陶醉和/ 心灵感知的方式取代传统宗教仪式是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主张的缩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几个层次, 除生理需求之外(食物和性等)、安全和归属是位于其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次; 这是宗教及其仪式存在的原因之一, 因为人类在很长时间里是通过宗教信仰及其仪式获取安全感和归宿感。超验主义所谓/ 自我陶醉的方式用于文学艺术倒也无伤大雅, 但如果将它用于信仰则会剥夺信徒在传统宗教仪式中获得的安全感和归宿感。如,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祭礼和仪式特别多, 参加

者上下左右都非常认真0,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Ruth Renedict)在描述新墨西哥州的普韦布洛人( Pueblo Indians) 时曾指出, / 他们的兴趣都集中在他们丰富繁杂的礼仪生活上, 没有什么活动可与他们极端重视礼仪相媲美。大多数时间里都致力于此。仪式程序要求不能有一步之错, 祷文不能有一字之差, 面具和服饰的细节都必须完全符合传统而不参加的男女老幼也要作为观众整天站在一旁。[ 8] 从马斯洛的观点出发, 原始人这样做并非都宜贬为不文明、不开化的野蛮行为, 而有满足起码心理需求的内在合理性。亚里士多德也曾说/ 灵魂是一种和谐。[ 8] 在原始人的仪式中, 所有的仪式参加者得到的不仅是一种超越自己的体验而且通过进入一个/情绪场, 与周围其他成员达成了一种和谐和默契, 从而达到归宿感和安全感的实现。所以, 集体性的宗教仪式之所以长期存在, 在人类历史上是有深刻物质和心理基础的, 而爱默生和惠特曼等超验主义者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超验主义采取了一种武断的方式妄图割裂人类和宗教仪式之间的原始联系, 这对信教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美国和欧洲而言, 无异于是试图引发一场/ 信仰真空的灾难。

唯心主义是所有宗教的共有缺陷, 然而超验主义却绝非如其信奉者相信的那样, 是医治此病的良方; 因为它无非是通过将人和上帝同一的方式把人类追求超自然信仰, 并希望借此实现安全和认同的努力由/ 外部指向了内部。超验所指( Transcendental Signified)主宰的罗各氏中心( Logo centrism)依然存在, / 精神万能0的唯心主义魔咒并未解除, 人类从传统宗教仪式中实现合理心理平衡的途径反而被无情的阻断了。缘此, 超验主义通过自我崇拜的方式为人类提供心理安定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和其他教派一样, 它堕入了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泥潭, 也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为其缺陷二。

三、自恋人格与人格分裂

坚持上帝的永恒性, 依赖感官体会真理, 拒绝外在权威,] 一直是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信奉者的根本价值观和方法论。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来, 其价值观中的唯心主义和反人性倾向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但我们容易忽视的却是其方法论上的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及其引发的/ 自恋人格与/ 人格分裂。超验主义者肯定人的神性, 把人与神提到了近乎相同的高度, 这相对于过往/ 神权至上0, /人绝对服从于神0的传统宗教观是有进步的。然而,人既具有神性, 人追求神性的根本方法即由对上帝的/ 顶礼膜拜转变为/ 自我膜拜0; / 外在权威转变为/内在权威0, 并且内外不可调和。一切源自个人精神和灵魂世界之外的影响都被认为是对/ 超灵的干扰和扭曲, 一个封闭的/自我偶像0在超验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形成了, 而且绝对不可动摇, 不容置疑, 超验主义的方法论成为了滋生/自我崇拜和/自恋的温床。

作为超验主义的首倡者, 以上观点可以从爱默生本人的记录、日记及通信邮件中得到充分体现。爱默生实践超验主义方法论, 体验和/超灵0融合的做法之一是身体力行, 倡导回归大自然, 用/直觉0感受大自然和人本身的神性, 他身先士卒, 常到野外进行/自我陶醉0式的体验, 有其纪实性书信为证:Then I said, -I covet truth;

Overme soared the eternal sky,

Full o f light and o f deity;

Again I saw, aga in I heard,

The rolling river, the morning bird; )

Beauty through my senses stole;

I yield myself to the perfect whole

于是, 我说/我追求真理;

永恒的天空高悬在头顶,

充满光明, 也溢满神性;

我再次说话, 再次听见,

流淌的河水, 晨鸟的乐音) ) )

美又潜行在我的每个感官

我让自己融入这完美的整体。[10]

又如, 他在自己所谓/ 神秘超验0的记录中写道, /我站在一片土地上, 头沐浴在和煦的空气里,仰望着渺邈无垠的天空, 所有卑下的自私想法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 本身不复存在; 我洞察一切; 上帝的精气在我周身循环;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0[ 6] 从现代精神医学的观点看来, 爱默生所谓/ 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0, /本身不复存在0, /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0。这种体验如果是真切的, 那么他无非是在环境的和自身强烈暗示的双重作用下, 激发出的/ 幻觉0, 而他的这种超越自己的幻觉是他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绝对肯定, 高度赞赏, 甚至自我崇拜而引发的/ 自恋综合症0的症状之一。其追求超验主义的途径带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愿望和自恋主义的成分。由此, 说他提倡的超验主义有/自我陶醉0的倾向是不为过的。也正因如此, 1832年爱默生曾顶着/ 家族叛逆者0的骂名, 坚决地辞去了当时广受景仰的牧师职务, 因为他相信/人随时都可以和上帝交流, 而去教堂听牧师布道是很愚蠢的, 所以他们反对传统的教义和仪式, 认为那是错误的, 是与真正的信仰背道而驰的。0[ 1] 这段描述不啻为爱默生在信仰上/ 过度自信甚至/自恋的明证之一。

而超过一定限度的自恋, 已被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界定为一种病态。根据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奠基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解释, 自恋的无限扩大,导致病态的自尊, 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 引致精神崩溃。爱默生晚年面临的诸多精神问题或许正与他惯于从过度的自恋中吸取灵感的思考方式有着某种联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其实在人成长的某一阶段适度的自恋不仅无害, 且是人心理由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必经之路, 但超验主义式通过刻意的, 强化的自恋心理暗示训练来获取所谓对自身神性的感悟, 已经违背了现代心理学揭示的人

类心理发展正常规律。我们不去研究爱默生是否因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特定心理障碍而产生非正常的心理特征(尽管这种说法也有一定依据) , 但如果人们都照此行事, 它所带给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一场心理危机。此为其缺陷之三。

四、结语

以上三点, 我们透过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视野批判了爱默生倡导的/ 超验主义, 揭示了其反人性、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反正常人格( /自恋和人格分裂)三大核心缺陷。但同对任何学说和思想的批判一样, 我们批判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的目的永远不是为了彻底否定和拒绝它。事物总有两面性, 一种理论和思潮也是这样。爱默生创立超验主义的时代距今已近200年了, 以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和科学进步之观点看来,其中有不合时宜之处也是理所当然。然而纵有缺陷, 也不能说明爱默生及其哲学思想体系于当今之社会绝无裨益。实际上, 纵有矫枉过正之虞, 许多研究都肯定了诞生于美国工业化中期的超验主义, 对当时物欲横流、信仰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美国社会确有心灵拯救之功效。这对同处工业化中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极具现实参考意义。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殖, 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 在心理上正面临着爱默生时期的美国人那样普遍的心理危机。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儒家道德观和市场经济法则的冲突, 中国人心理和物质世界的剧烈冲突和艰难调整必将贯穿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 可以预见, 中国社会整体心态的反复/摇摆和/ 动荡势必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爱默生及其追随者们/ 自我神的精神追求固然不可取, 但他们重视人类精神力量的作用,追求/内心平和, 倡导/自我平衡统的价值取向或许可为困惑中的当代中国人打开一扇通往心理和谐的天窗。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4. 117.

[2] 吴富恒, 王誉公. 美国作家论[M]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16.

[3] 赵裴珍, 王晓晖. 从基督的二性看爱默生的超验主义[J]. 世界宗教研究, 2000, (2) : 11 - 17.

[4] Perk ins, George and Barbara.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9th ed.) [M]. New York: McGraw - Hill, 1999. 395.

[ 5] 邱紫华. 东方美学史: 上卷[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29.

[ 6]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M] .

[ 7] 李鑫华. 爱默生与孔子[J]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5 ) : 42- 49.

[8] 刘文英. 漫长的历史源头: 原始思维于原始文化新探[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36. 554.

[ 9] 生安锋.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神关系[ J] . 外国文学研究, 2002, ( 4) . 61.

[10] Taylor, W alter Full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Letters [M ].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36. 146


第二篇:超验主义对爱默生作品的影响


超验主义对爱默生作品的影响

更多相关推荐:
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感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宝库中一部卓越的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唯批通过着力批判马赫主义借鉴当时哲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无产阶级...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心得体会

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把世界如实的看作永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按世界本来面貌认识世界遵循世...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读后感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读后感首先自然辩证法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全部即能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自然观和唯物论的自然观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笼...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浅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摘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论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论证和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论...

马克思读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读书笔记1篇名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2作者列宁3写作背景19xx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俄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全面反动时期史称斯托雷平时期沙皇政府疯狂镇压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革命者惨遭杀害和监禁白色恐怖遍布...

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感

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感导读一导语马克思于1859年6月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连同这篇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马克思自称序言是他多年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恩格斯在1859年8月对此发表的书评中...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注下文中的黑体为原文中摘录的内容一时代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生产力大力发展财富日益积累马克思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刘晔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1120xx701002近日经老师介绍阅读了这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颇有感触现将本人的部分观点分享下此篇序言是马克思对他在1857年至1858年间写好的手稿重新进行修...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摘要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若是社会制度等上层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必定是因为其深层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而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这是卡尔马克思在1895年对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做的序言马克思以其极为缜密的思维向我们著述了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生活条件言辞犀利直切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产阶级在其生产生活方式中...

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笔记

关于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读书笔记历史背景一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需要1848年欧洲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开辟了道路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资本主...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后感作者九问嫣然摘要导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做了说明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论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