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艺术观在《论自然》中的体现

时间:2024.4.13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通过象征主义、梭罗的自然思想和梭罗的个人主义析《瓦尔登湖》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 中外教师教学体态语的意义差异研究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的分析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中英问候语对比研究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和运用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个案为例 《绿色山墙的安妮》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分析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理解英语习语的因素调查 试析《老人与海》的悲喜色彩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象征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中西见面礼节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从约翰邓恩的“奇思妙喻”中透视他矛盾的情感观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研究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从到《到灯塔去》的主要角色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从二十世纪英国女装造型看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浅议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词汇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新女性独立精神 学生性格与口语能力初探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哈利·波特系列成功的原因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分析《白鲸》中亚哈之死 从文体学角度浅析国际商务合同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委婉语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缩略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吉檀迦利》中的泛神论思想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存在主义表达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中英数字习语的翻译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的生态解读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 Languages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美国牛仔形象演变和西部电影发展的研究

87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88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

89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90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91 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

92 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人物性格分析

93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94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95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96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97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98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99 《纯真年代》中艾伦?奥伦斯卡和梅?韦兰的人物命运分析

100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

101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102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03 Maternal Love in The Millstone

104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05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

106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the Symbols Which Reflect the Emotional Keynote of Wuthering Heights

107 从文化差异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技巧

108 浅谈汉数字习语英译中的虚化现象

109 政治演讲辞中常用修辞

110 宋词英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111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112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

113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114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115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和组织

116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17 Translating News Concerning China in Global Time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118 Slips of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Second Language

119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120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121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

122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123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

124 浅析清教思想在霍桑《红字》中的体现

125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

126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129 论英汉成语翻译

130 从会话含义分析鲍西娅人物形象

131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132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33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134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13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136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137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

1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9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

140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141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142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143 伍尔夫的《达罗卫夫人》中的意识流和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144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145 透过美国环境类电影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146 中西方餐具文化对比研究—以筷子和刀叉为例

147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

148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149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150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151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152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

153 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他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154 从文化差异的四维度读解中法葡萄酒文化

155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156 Proverb and It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15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58

159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160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161 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

162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163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164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165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66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167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68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169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170 机器翻译回顾--案例分析谷歌

171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研究

172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ements

173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174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175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176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177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解读《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178 Self-Discovery:An Analysis of Celie in The Color Purple

179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18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181 英汉谚语特征对比分析

18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183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184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ceberg Principle in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85 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

186 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187 浅析《阿拉比》中男孩的心理成长历程

188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189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对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应用

190 On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 in Beloved

191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幽默的言语机制和翻译

192 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白鲸》

193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194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195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96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

197 从功能主义理论看莫言《酒国》中脏话的翻译

198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19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200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第二篇: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现代主义批判


摘要: 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因发起和领导了超验主义思想运动, 而被尊为美国精神的先知和美国的孔, 然而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 名噪一时的超验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极其宽泛的哲学和文化概念; 本文管中窥豹, 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 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迷信自恋人格并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 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 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主义; 超灵; 现代主义; 批判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1803- 1882)是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散文家和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首倡人物。他因卓越的思想和文化贡献在美国殊誉满堂。林肯总统称他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美国思想家马太诺特称他/是那些在精神方面生活着的人们的朋友和帮助者; 英国著名作家麦修# 亚诺德曾说, 在19世纪没有任何散文比爱默生的散文影响更大[ 1 ] 。詹姆斯# 罗塞尔# 罗威尔说, /清教徒的反抗使我们在教会上独立了, (美国)革命使我们在政治上独立了, 但我们在社会和思想上仍受到英国思潮的牵制, 直到爱默生割断这根巨缆, 而让我们在碧海的险恶和荣耀间驰骋[ 2] 。尽管爱默生对美国, 乃至全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但毕竟沧海桑田, 时过境迁, 100多年前曾备受推崇的爱默生哲学思想体系, 在今天的人们眼中何得何失, 又有何启示, 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 本文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 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0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追求自恋人格和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 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 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一、超灵的反人性倾向

超验主义者们特别强调人应相信自己, 如前所述, 用各种/本能、想象力和洞察力通过自己的身体与上帝或超灵达到融合。这种思想虽然提升了人的/位格0[ 3] , 强调了人在认识自身精神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但爱默生/超灵0 ( / Oversou )学说的核心是强调/人完善自身是凭借直觉从上帝处得到启示0, 也就是说爱默生认为人类精神自由的合法性和重要性仍是源自上帝(神)的无可争辩的权威性, 这一点在爱默生对/ Oversoul0的阐释中可以得到明证: / That Utility, that Over soul with everyman. particular being, , the universal beauty, to which every part and particle is equally related; the eternal one. 0[ 4] 意即/ 超验存在于每个人的特殊意义在于永恒0。其中/ eternal0 (永恒)一词不正是所有宗教中用来描述所谓神和神性的最基本特征之一么? 由此而见, / Oversoul0的提出, 其本质仍是带有强烈神秘主义色彩的/ 神本观0的延续, 这与数百年前已在欧洲文艺复兴中兴起并广受认同的/ 人本主义0或/人文主义0的思想内核是直接冲突的, 因为后者认为人类本身才是自己全部生活的中心。从这点讲, 我们可以认为/超灵0学说实际上是反人性的, 特别是反对人类的理性。

/非理性的哲学流派往往都把直觉加以神秘主义的和非理性的解释, 认为直觉是同理性认识决不相容的认识形式。[ 5] 爱默生所提出的直觉0属于非理性的流派, 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比如在论自然中, 爱默生对诗人推崇备至, 认为他们/拥有一种能从简单、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精神. ,能感受世界万物统一于一体的和谐, 而哲学家、科学家和普通人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他说在大自然中/我们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清晰而又富有诗意的感受,,正是这种感觉才把一个伐木者眼中的木材与诗人眼中的木材区分开来,,在这片视野中, 有一种唯有那种能把各部分整合为一的人才能拥有的财产。这样的人就是诗人。[ 6] 诗人当然是伟大的, 但这并不说明除诗人外的其他人在精神上低人一等。但很显然, 爱默生在赞美诗人的同时已经间接地否定了普罗大众, 这实际上是某种形式上的/等级制度, 与中世纪的宗教

或封建等级制度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划分标准由神职或出生的等级变成了所谓的/精神等级而已; 这与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是直接冲突的, 在当时已经开始人本主义转向的美国和欧洲社会中缺乏群众基础和思想号召力。超验主义式的信仰成了/阳春白雪式的精神大餐陈列在橱窗里, 仅供少数知识阶层自娱自乐。对于爱默生等超验主义者来说, 超灵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理解, 无法把握, 他们/端坐在灵魂的最高层次上[7] , 却无视时代发展的脉搏, 基本上放弃了那些没有/直觉的芸芸众生, 最终使得这个高屋建瓴的学说走到了大众和时代的对立面, 踏上了/反人性的不归路。此为其缺陷一。

二、 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泥潭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 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人的精神来源于物质, 并要以外化的物质来体现。不依赖物质的精神是不存在的, 也无法被感知。所有希望以精神为唯一本体, 在否定物质存在的前提下谈精神存在的思想都无异于是在搭建空中楼阁, 其哲学本质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然而超验主义却认为人类完善自己的唯一途径是/凭借直觉从上帝处得到启示, 而获得/启示的不二途径是通过类似于/ 自我陶醉和/心灵感悟的方式和自然以及上帝对话, 除此之外任何宗教仪式、自我修养和性格塑造都是多余的, 并且会产生误导。这种说法与中外一些宗教的修身学说其实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例如中国的道教有/ 飞身之说(即指修炼得道之人可以使灵魂脱离肉体驾临仙界) , 又如某些宗教讲究/灵修, 其实质都是否定甚至排斥人的肉体和外部物质世界与其精神的联系, 认为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 而且只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才是最纯洁、最高境界的精神。超验主义极力主张用/ 自我陶醉和/ 心灵感知的方式取代传统宗教仪式是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主张的缩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几个层次, 除生理需求之外(食物和性等)、安全和归属是位于其上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层次; 这是宗教及其仪式存在的原因之一, 因为人类在很长时间里是通过宗教信仰及其仪式获取安全感和归宿感。超验主义所谓/ 自我陶醉的方式用于文学艺术倒也无伤大雅, 但如果将它用于信仰则会剥夺信徒在传统宗教仪式中获得的安全感和归宿感。如,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的祭礼和仪式特别多, 参加

者上下左右都非常认真0,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Ruth Renedict)在描述新墨西哥州的普韦布洛人( Pueblo Indians) 时曾指出, / 他们的兴趣都集中在他们丰富繁杂的礼仪生活上, 没有什么活动可与他们极端重视礼仪相媲美。大多数时间里都致力于此。仪式程序要求不能有一步之错, 祷文不能有一字之差, 面具和服饰的细节都必须完全符合传统而不参加的男女老幼也要作为观众整天站在一旁。[ 8] 从马斯洛的观点出发, 原始人这样做并非都宜贬为不文明、不开化的野蛮行为, 而有满足起码心理需求的内在合理性。亚里士多德也曾说/ 灵魂是一种和谐。[ 8] 在原始人的仪式中, 所有的仪式参加者得到的不仅是一种超越自己的体验而且通过进入一个/情绪场, 与周围其他成员达成了一种和谐和默契, 从而达到归宿感和安全感的实现。所以, 集体性的宗教仪式之所以长期存在, 在人类历史上是有深刻物质和心理基础的, 而爱默生和惠特曼等超验主义者显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超验主义采取了一种武断的方式妄图割裂人类和宗教仪式之间的原始联系, 这对信教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美国和欧洲而言, 无异于是试图引发一场/ 信仰真空的灾难。

唯心主义是所有宗教的共有缺陷, 然而超验主义却绝非如其信奉者相信的那样, 是医治此病的良方; 因为它无非是通过将人和上帝同一的方式把人类追求超自然信仰, 并希望借此实现安全和认同的努力由/ 外部指向了内部。超验所指( Transcendental Signified)主宰的罗各氏中心( Logo centrism)依然存在, / 精神万能0的唯心主义魔咒并未解除, 人类从传统宗教仪式中实现合理心理平衡的途径反而被无情的阻断了。缘此, 超验主义通过自我崇拜的方式为人类提供心理安定的尝试注定是失败的, 和其他教派一样, 它堕入了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泥潭, 也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此为其缺陷二。

三、自恋人格与人格分裂

坚持上帝的永恒性, 依赖感官体会真理, 拒绝外在权威,] 一直是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信奉者的根本价值观和方法论。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来, 其价值观中的唯心主义和反人性倾向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但我们容易忽视的却是其方法论上的极端/自我中心主义及其引发的/ 自恋人格与/ 人格分裂。超验主义者肯定人的神性, 把人与神提到了近乎相同的高度, 这相对于过往/ 神权至上0, /人绝对服从于神0的传统宗教观是有进步的。然而,人既具有神性, 人追求神性的根本方法即由对上帝的/ 顶礼膜拜转变为/ 自我膜拜0; / 外在权威转变为/内在权威0, 并且内外不可调和。一切源自个人精神和灵魂世界之外的影响都被认为是对/ 超灵的干扰和扭曲, 一个封闭的/自我偶像0在超验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形成了, 而且绝对不可动摇, 不容置疑, 超验主义的方法论成为了滋生/自我崇拜和/自恋的温床。

作为超验主义的首倡者, 以上观点可以从爱默生本人的记录、日记及通信邮件中得到充分体现。爱默生实践超验主义方法论, 体验和/超灵0融合的做法之一是身体力行, 倡导回归大自然, 用/直觉0感受大自然和人本身的神性, 他身先士卒, 常到野外进行/自我陶醉0式的体验, 有其纪实性书信为证:Then I said, -I covet truth;

Overme soared the eternal sky,

Full o f light and o f deity;

Again I saw, aga in I heard,

The rolling river, the morning bird; )

Beauty through my senses stole;

I yield myself to the perfect whole

于是, 我说/我追求真理;

永恒的天空高悬在头顶,

充满光明, 也溢满神性;

我再次说话, 再次听见,

流淌的河水, 晨鸟的乐音) ) )

美又潜行在我的每个感官

我让自己融入这完美的整体。[10]

又如, 他在自己所谓/ 神秘超验0的记录中写道, /我站在一片土地上, 头沐浴在和煦的空气里,仰望着渺邈无垠的天空, 所有卑下的自私想法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 本身不复存在; 我洞察一切; 上帝的精气在我周身循环;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0[ 6] 从现代精神医学的观点看来, 爱默生所谓/ 变成了一只透明的眼球0, /本身不复存在0, /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0。这种体验如果是真切的, 那么他无非是在环境的和自身强烈暗示的双重作用下, 激发出的/ 幻觉0, 而他的这种超越自己的幻觉是他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绝对肯定, 高度赞赏, 甚至自我崇拜而引发的/ 自恋综合症0的症状之一。其追求超验主义的途径带有强烈的自我肯定愿望和自恋主义的成分。由此, 说他提倡的超验主义有/自我陶醉0的倾向是不为过的。也正因如此, 1832年爱默生曾顶着/ 家族叛逆者0的骂名, 坚决地辞去了当时广受景仰的牧师职务, 因为他相信/人随时都可以和上帝交流, 而去教堂听牧师布道是很愚蠢的, 所以他们反对传统的教义和仪式, 认为那是错误的, 是与真正的信仰背道而驰的。0[ 1] 这段描述不啻为爱默生在信仰上/ 过度自信甚至/自恋的明证之一。

而超过一定限度的自恋, 已被现代心理学和医学界定为一种病态。根据现代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奠基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解释, 自恋的无限扩大,导致病态的自尊, 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失衡, 引致精神崩溃。爱默生晚年面临的诸多精神问题或许正与他惯于从过度的自恋中吸取灵感的思考方式有着某种联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 其实在人成长的某一阶段适度的自恋不仅无害, 且是人心理由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必经之路, 但超验主义式通过刻意的, 强化的自恋心理暗示训练来获取所谓对自身神性的感悟, 已经违背了现代心理学揭示的人

类心理发展正常规律。我们不去研究爱默生是否因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特定心理障碍而产生非正常的心理特征(尽管这种说法也有一定依据) , 但如果人们都照此行事, 它所带给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一场心理危机。此为其缺陷之三。

四、结语

以上三点, 我们透过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视野批判了爱默生倡导的/ 超验主义, 揭示了其反人性、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反正常人格( /自恋和人格分裂)三大核心缺陷。但同对任何学说和思想的批判一样, 我们批判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的目的永远不是为了彻底否定和拒绝它。事物总有两面性, 一种理论和思潮也是这样。爱默生创立超验主义的时代距今已近200年了, 以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和科学进步之观点看来,其中有不合时宜之处也是理所当然。然而纵有缺陷, 也不能说明爱默生及其哲学思想体系于当今之社会绝无裨益。实际上, 纵有矫枉过正之虞, 许多研究都肯定了诞生于美国工业化中期的超验主义, 对当时物欲横流、信仰崩溃和道德沦丧的美国社会确有心灵拯救之功效。这对同处工业化中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极具现实参考意义。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殖, 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 在心理上正面临着爱默生时期的美国人那样普遍的心理危机。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儒家道德观和市场经济法则的冲突, 中国人心理和物质世界的剧烈冲突和艰难调整必将贯穿于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 可以预见, 中国社会整体心态的反复/摇摆和/ 动荡势必持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爱默生及其追随者们/ 自我神的精神追求固然不可取, 但他们重视人类精神力量的作用,追求/内心平和, 倡导/自我平衡统的价值取向或许可为困惑中的当代中国人打开一扇通往心理和谐的天窗。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4. 117.

[2] 吴富恒, 王誉公. 美国作家论[M]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16.

[3] 赵裴珍, 王晓晖. 从基督的二性看爱默生的超验主义[J]. 世界宗教研究, 2000, (2) : 11 - 17.

[4] Perk ins, George and Barbara.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9th ed.) [M]. New York: McGraw - Hill, 1999. 395.

[ 5] 邱紫华. 东方美学史: 上卷[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129.

[ 6] 拉尔夫# 瓦尔多# 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M] .

[ 7] 李鑫华. 爱默生与孔子[J]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5 ) : 42- 49.

[8] 刘文英. 漫长的历史源头: 原始思维于原始文化新探[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36. 554.

[ 9] 生安锋.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神关系[ J] . 外国文学研究, 2002, ( 4) . 61.

[10] Taylor, W alter Fuller. A History of American Letters [M ].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36. 146

更多相关推荐:
爱默生之论自然

爱默生之论自然20xx年01月22日星期四1941我们生活在太阳光里生活在表面上一种贫瘠的貌似有意义的肤浅的生存谈论着沉思先知艺术和创造但是从我们肤浅而毫无价值的生活方式中怎么能产生伟大的高尚现在来吧让我们缄口...

爱默生《论自然》

Nature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TospeaktrulyfewadultpersonscanseenatureMostpersonsdonotseethesunAtleastth...

爱默生 论自然(节选) 翻译

大千世界绮丽万千九九曲折妙不可言困惑观者无法洞悉心脏跳动有何秘密天人合一自能看破尘世境心灵共鸣即可唤起深埋意原子焚自身以亮天下只为指引来年芳华在这个气候区几乎一年四季中总有那么几天空气星辰大地完美融合就如大自然...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敬畏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敬畏自然敬畏自然严春友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说自然的...

敬畏自然读后感

敬畏自然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在这个星球上拥...

敬畏自然 读后感

教学随笔题目读敬畏自然有感姓名朱传国工作单位睢阳区娄店一中身份证号41140319xx05146618读敬畏自然有感读了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之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无比的震撼它唤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绪和人类应有的本性人是大...

北京四中八年级语文 学生优秀作文《敬畏自然》读后感素材

敬畏自然读后感最近在无聊时看了一下语文教科书里的敬畏自然这一篇文章主旨是作者呼吁人类应该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但在阅读之后对作者的某些观点感到不可理喻作者写到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

敬畏生命读后感

敬畏生命读后感0000000对生命的敬畏自古就有许多故事而唯一把对生命的敬畏当做一生的事业去奋斗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阿尔贝特史怀泽生命从来都是一个奇迹人类存在于一个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生命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当人类...

敬畏生命读后感

敬畏生命读后感篇一敬畏生命gt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敬畏生命这篇文章我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们只有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他的无限生机我们人类也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

敬畏自然读后感

敬畏自然读后感我们不该敬畏自然么大自然是抚育我们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周口店的山洞曾为我们的祖先遮风避雨漫山遍野的野菜野果曾为我们的祖先充饥解渴祛病强身埋藏在地下的石油煤炭成为工业社会的动力和...

《争做感恩好少年》读后感

争做感恩好少年读后感捧着女儿的小作文欣慰我的女儿长大了心酸疏于对女儿的照顾由于我繁忙的工作女儿很小就很独立了所以才发生了不幸中的万幸还清晰的记得当我赶到医院时女儿在病床上哭着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对不起而不是妈...

爱默生论自然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