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财政论读后感

时间:2024.3.27

《民主财政论》读后感

班别:经济1123班 姓名:苏成炽 学号:201211511317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由于将政治决策的分析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于19xx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xx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穆尔弗里鲍尔。由于家境清贫,无法负担一流大学的学费,只好选择就读家乡的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于19xx年毕业;并在田纳西大学完成了一年的研究生课程,获文学硕士学位;19xx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xx年至19xx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他与W.纳特建立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的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在19xx年与戈登·图洛克合著的《计算共识》一书被视为是创立公共选择学派的里程碑。19xx年布坎南在维吉尼亚州乔治梅森大学任教授时领导的公共选择理论学派还被人称为“政治经济学的维吉尼亚学派”。

其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主要推论是政府不一定能纠正问题,事实上反倒可能使之恶化。布坎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政府的许多决定并不能真正反映公民的意愿,而且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但他的理论受到许多学术界人士的抵制,因为它攻击了势力强大的两大学术集团的观念:一是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处方即可实现公众利益,二是政治学家则认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为公众谋得利益。

19xx年,布坎南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他的著作中,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特别列举出的就是于19xx年第一次出版的《民主财政论》。

布坎南在本书第一章的前言里提到“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初步预测一下各种的财政制度对作为公民——投票人——纳税人——受益人的个人所作出的决定产生的影响。”然后在第一节里介绍传统的财政理论,按照布坎南的说法,传统的财政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私有经济中各种财政制度对个人或集体行为的影响。研究的主体是私人,研究的是私人活动领域中的个人行为。而布坎南在本书分析的是集体决策的个体,考察的是公共活动领域中的个人行为。

第二章先讨论了公共商品(包括纯集体商品和准集体商品)以及对公共商品的需求,意在建立一个理论模型,为后面的叙述提供一个基础。

第三章考察各种税收制度对个人参与公共商品购买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列举了几个税收制度直接税,包括财产税、个人所得税、支出税。第四章讨论间接税对个人参与公共商品购买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包括有公司所得税、一般销售税、特定消费税。

第五章探讨时间对财政决策的影响,里面提到一个“旧税就是好税”,按我的理解是新税收颁布一般是政府想要改善公共建设,购买更多的公共商品,所以新税颁布一般是增加税收项目或者是提高税收,无论是哪一种公民今后所要缴纳的税金就会增多,而人是自私的,相对于集体利益,人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收益,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旧税就是好税”。在传统的财政理论中,“好”的标准是纳税人的负担最小。还有就是对于政府来说“ 一种税的存在时间越长,制度越是成为一种例行公事,这种税持续存在下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第六章分析专项资金和一般资金的凑集。在布坎南以前的财政理论模型都是一个单项税收制度为一种单项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也就是专项资金的凑集。布坎南在本章分析的是与之对应的一般资金凑集对个人决策的影响,比较两种资金凑集对个人决策的不同影响。

第七章分析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联系。对于个人来说,税收是政府为他提供公共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在平衡预算的情况下,政府所颁布的公共支出决策也就是征税的决策,同时征税的决策也就是支出决策。在布坎南写这本书前,美国民众对国会批评说美国国会没有同时考虑支出与征税决策。但每个人对何种方法能最有效地恢复税收与支出之间的联系有着不同的意见。

第八章假设在不平衡预算的情况下分析财政政策的选择,前面所论述的都是以在平衡预算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结论,但在实际的财政制度中,不平衡预算总是可能的。在后凯恩斯主义的世界中,把预算平衡和预算不平衡混合起来,使人们几乎无法对利益和成本进行合理的比较。因为预算账户双方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公共商品对个人的实际价格总是持续地不可预测地变化,导致个人对“购买”公共商品无从决策。

第九章讨论个人选择和公共商品的不可分割性。布坎南首先对“偷乘者”的观点进行概括:如果以个人预期另一个人或者另外一些人不管怎样都会为他提供利益,那他就不会愿意主动采取行动,尤其是当相互影响的人数很大的时候。引

用了克努特·维克塞尔的观点,即一致性是保证真正值得提出支出方案的唯一标准,“值得”是以个人估价进行衡量的。在集体选择中,如果投票涉及的成本超过个人参加投票所得到的利益,而且就算利益大于成本,还要考虑他所选择投票的项目得到推行的概率,理性的行为可能会支配他弃权,甚至会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第十章讨论了财政制度下所产生的财政幻觉。政府乐意甚至积极在财政制度下制造一些财政幻觉,使得纳税人认为他所支出的“比较少”,而得到的“比较多”,使纳税人觉得所承受的负担比实际的要轻,使受益者觉得提供给他们的公共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比实际的要大。布坎南在此列举的意大利学者阿米卡尔·普维亚尼根据幻觉假设来解释的一些制度。再由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理论来分析当时制造财政幻觉的一些财政制度方式,包括有预扣收入作为税收的支付、所得税比率结构中的累进、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均摊、资本利得税。

第十一章介绍几个简单的集体决策模型。包括相同的三人模型;对公共商品有不同估价的三人模型;估价相同但税收——价格不同的三人模型;估价不同、收入不同,但偏好形式相同的三人模型。

十二章初步讨论了现实中财政制度的情况,用实际观察的得到的一些现象来验证理论中的假设模型,经济学家在社会科学家中占有一个有利的地位,尽管也是一个很不可靠的地位。在许多情况下,经济动机占有支配地位,足以使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观察得到的行为检验假设。财政,可以称为政治的经济学,研究财政学就是在研究政治中的经济学,财政制度是经济制度,也是政治制度。个人对财政制度最终产生的集体结果的影响并不是前面分析的几个模型那样简单,而是是以一种远为间接和迂回的方式实现的,所以财政过程也远不像简单模型所表明的那么好分析。 第十三章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以及本书的第二编财政制度的选择我就不再在这里论述了,因为我没有仔细看后面的,实在是看不下去,各种枯燥,而且作者引用以往的财政理论大部分我都不了解、不明白,而且不知道是经济学著作的特性还是翻译的问题,我总觉得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总是前言不搭后语,难以理解。下面我就随便聊聊:

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让政府实行的财政决策更能体现民主财

政?布坎南提到民主选举是一个方向,还有个人可以通过他所属的专业组织,通过他所支持的刊物,通过他的公共和私人机构,来对公共选择产生影响。我们一般并愿意让当选的政治领导人为我们作出选择,因为我们对选择什么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见。这代表着全民的民主财政的难以实现,政府领导人只能代表较多的民众实行民主财政。正如布坎南在本书上提到“在某种程度上,被选出的代表在任何较大的民主国家都为选民们进行选择,只要他们的选择受到选民最终愿望的制约和引导,民主模型就仍然有效。” 税收,是政府在执行财政制度的资金来源。在现今,可以这样说,我们从一出生开始就在纳税,而且出生之后无时无刻都在纳税。买瓶水要纳税,做趟公交车要纳税,工作后发工资也要纳税。增值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纳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税收国家,每年大约有几万亿的税收,政府就拿这笔钱建设公共事业,将税收用于集体利益上,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在个人的眼中,他们总是觉得他们所支出的“比较多”,而他们得到的利益“比较少”。

公共财政的决策主体,表面上看的政府,实际本质是公民。政府只是执行决策的主体。公民通过选举制度和投票机制公共决策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法律制度保证这一制度的运行。民主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本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体现在公共财政的各个方面。我国要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在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应该抓住公共财政的本质,用民主财政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公共财政。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公共财政的精髓,在实践运用时也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第二篇:民主财政论


民主财政论——公共财政本质的深层思考民主财政论——公共财政本质的深层思考 2008-12-20 15:15:24  近年来有关公共财政的讨论已经由理论探讨上升到政策选择层次。各方人士畅所欲言,对公共财政的概念和框架设计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某些基本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公共财政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人们并没有多少认识。这样,对公共财政的讨论就常常显得过于浅薄、流于形式。本文无意对当前的讨论作出评价,只想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各方作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要探究公共财政的本质,离不开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因为公共财政作为财政范畴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着本质联系。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就是决策主体的多元化,或曰分散决策。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是竞争性的和完全的,且没有外部性,那么分散化均衡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假定:经济中存在无数个厂商和消费者,那么通过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分散决策,可以达到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然,进一步的拓展中包括了政府主体,而其目标函数也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  从政治学意义上,市场经济中分散决策就是民主决策,因而市场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在得到这一结论之后,本文转向分析市场经济中政府存在的价值和动因。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是在分散决策基础上的集体选择的产物。在一个极端,私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主要依赖于市场的自愿的分散决策。而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的存在,则要求有更强、更复杂的政府,对私人物品的偏好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所表露,而公共物品的偏好难以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结果,一些物品可能生产的太少(比如:教育和对穷人的收入再分配),而另一些物品又可能生产得太多(如污染和犯罪)。这些公共物品都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有人也许会提出质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自愿行为处理公共物品问题,产生更有效率、更为平等的结果。例如,我们可以合作修一条公路,使几个人获益,也可以通过改变污染量的自愿市场,合作降低污染水平。但自愿行为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公共物品的性质问题,比如公共服务可能招致“搭便车”行为,如果合修了路,但无力监测和控制这条路的使用,那么其他人就可以不付成本地使用它;

二是达成和实施市场交易的交易费用可能太高。两个问题相互关联,修路的合或许能够达协议,但如果排除其他人的成本过高,就不可避免“搭便车”行为。  上述难题使得自愿行为可能、但总体上并不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客观上要求组成一个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并拥有强制课税和颁布法令的权力。但必须清楚,市场经济的分散特征不可能容忍一个专制政府的存在,而只能产生一个民主政府。因为政府的强制性权力是由社会公众赋予的,是在分散决策基础上集体选择的结果,用来解决分散决策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脱离了集体地民主决策,政府的权力就失去了根基。如果政府行为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则政府倒台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这一点在引入契约概念之后便会更加清楚。  二、民主财政的核心是契约安排前文分析表明,政府是民主决策基础上集体选择的结果。那么,民主决策是通过何种机制来支配政府政策的呢?更进一步的,政府是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呢?这就回到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契约。  契约是一个或一组承诺,当事人双方都以契约的履行为义务,取得行为权力。就契约产生的根源看,第一根源是由于社会创造的共同需求和爱好,社会的结构和稳定等;第二根源在于劳动的专业化和交换;第三根源在于选择性。契约的实质在于规划未来交换过程所发生的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经济下的各种交易行为都是通过契约来完成的。在私人物品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订立契约来实现交易。根据契约,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并取得消费者支付的价款;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中受益,但要支付报酬。如果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质次价高,则消费者可以拒绝付款并选择其他生产者。市场价格机制保证了契约的履行。  同样,公共物品生产部门也存在着政府(生产者)与公众(消费者)之间的契约。根据这种契约,政府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此需要向公众征税来筹集资金;而公众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中受益,但要付出纳税的代价。如果政府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就会失去公众的支持,如果该政府是一个独裁专制的政府,还可能维持一个时期(但也有限度),如果是在民主政体下,该政府将会在选举中被选民所抛弃。因而,可以说投票机制保证了公共契约的履行。  如果对公共契约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与私人契约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首先,公共契约的订立者一方是公共集体,单个个人无法改变政府决策过程,

但是,公众作为整体,就可改变政府税收和支出水平,甚至可以改变政府财政制度。在民主制度下,个人在所有时候都是一个潜在参与者,不论他是否实际参与。更进一步,由于偏好不同而造成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投票规则加以解决,使政治选择能够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私人契约通常是完全信息的契约,订立双方对私人物品的信息都是很清楚的;而公共契约则不同,政府会比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有更多的了解,比如,政府更清楚修建一条公路的拨款是否得到了有效使用。  这就存在着一个序贯博弈(信息不对称下的动态博弈):  第0阶段,公众通过投票选择了一个政府;  第1阶段,政府实施一项政策,比如拨款修建一条公路。政府更清楚这笔拨款是否有效。而公众或者无法得到这一信息,或者有些人虽然可以得到这一信息,但却需要花费很大成本,与其个人得到的收益相比并不合算(这也可以算做是一种外部性)。  第2 阶段,在年度财政报告制度下,公众通过政府财政报告最终得知了修建公路的拨款使用情况,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该项拨款是否有效使用。  第3阶段,公众根据对政府能力的信息决定是否继续支持本届政府,或者选择新的政府。  新一轮博弈又开始了。  在第1阶段,政府在执行财政政策时,势必要考虑:如果这项政策不能有效执行,那么公众在第2阶段得知这一信息后将在第3阶段对自己投不信任票,而且如果隐藏这一信息,则会面临被揭露出来的更大危险(可能永远失去改过机会)。因此,虽然存在着短期的信息不对称,但是政府的最优选择仍是努力有效率地执行财政政策。通过这种重复的博弈过程,更有能力的政府被挑选出来,这就为政府引入了竞争机制,进而提高了效率。  这里还要强调法制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是契约实施的保证。对公共契约来说,法律制度是公众制定出来,用以保证公共契约得到贯彻的工具。法制并非是由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因为政府也必须遵守法律。在上面的博弈过程中,如果没有政府财政报告制度的规定,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民主财政决策过程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公共财政的决策主体,在  表现上是政府,而在本质上是公众。政府只是在执行决策。公众通过选举制度和投票机制掌握着公共决策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法律制度保证这一机制的运行。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公共财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了。所谓

本质,应当是同主体紧密相关的。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主体是国家,因而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而笔者认为,公共财政主体在民,因而公共财政的本质是民主财政,是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公共决策的活动。  三、民主财政在公共财政中的表现  民主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本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体现在公共财政的各个方面。我国要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在学习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应该抓住公共财政的本质,用民主财政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公共财政。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公共财政的精髓,在实践运用时也才能把握住正确方向。  民主财政的表现大体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财政民主决策  民主财政要求政府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任务只是执行公共决策,而不能越俎代庖,自己为公众作出什么决策。政府不但要每年向公众公布其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公众监督;而且遇到重大事件时要向公众说明,让公众了解情况,并遵照公众的决策。  在我国,财政决策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困挠着理论和实际工的一大难题。人们提出了许多指标体系,希望建立对公共政策效率的约束机制,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种财政资金的浪费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决策主体的缺位。  财政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公众缴纳的税收,而财政资金投向的决策权却由政府把持,公众没有发言权,而政府官员缺少有效使用资金的激励,这就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只有还政于民,还权于民,重大事项由公众直接决策,并接受公众监督,这一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三峡工程的决策过程就是通过人代会几次讨论才得以最后通过。又如现在正广泛开展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民主决策的改革尝试。  2、财政分权:  财政分权是实现财政民主决策的必要条件。倘若决策权仍主要集中于中央,地方民众何谈对地方事务的决策权?从这个意义上,分税制的核心不在支出权限划分,更不在税权分配,而在于决策权的转移,即由中央政府决策转向地方民众决策。  我国从19xx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政府向地方下放了支出决策权和部分税收管理权,但遗憾的是,这种决策权的下放没有真正到位,即没有落实到地方民众手中,而只停留在地方政府手中。这就加剧了权力的滥用。虽然从理论上讲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了解本地民众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但如果地方政府根本没有民主财政意识

,那么它又如何会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呢?结果是中央政府又不得不重新收回决策权,这也未尝不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如果这样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94年就不必进行这项改革了。这也可以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放乱收死”现象的一种解释。  3、财政竞争  在财政民主决策和财政分权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财政可以展开竞争,进而提高政府财政效率。由于各地政府能力不同,提供地方公共物品的水平也不同,各地民众就会对政府能力加以比较,然而通过用手投票(选举)和“用脚投票”(迁移)来选择最好的地方政府(最有效地提供最多公共物品的政府),这就在各地政府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促使其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物品,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打破公营部门垄断  以上分析主要集中于纵向分权上,而在横向上,对公营部门的垄断也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公营部门的垄断权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由于公共需要才具有存在价值。如果这种公共需要已经消失,则垄断权力也应当消失。  根据这种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公营部门的垄断权力许多都在可取消之列。现在日益发展的私人邮政服务及日益强烈的打破电信行业垄断的呼声都体现了公众对取消公营部门垄断的要求。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虽然公营的垄断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功绩不能成为其继续存在的理由。必须积极致力于打破垄断,鼓励民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这些部门的经营效率。

更多相关推荐: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为纪念中国共 产 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主要是面对当时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污蔑与质疑以及我党和广大人民群...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级的人类社会这是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关于人类进步远景的阐述也是最让我震撼的...

文章审核中

文章审核中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班级营销141姓名郑龙学号120xx214131指导老师谢连生应老师要求在尝试着读完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之后有些感想以下是我浅显的看法19xx年6月30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共产...

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在大学里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及其新中国建立的坎坷历史我从中知道国体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其中从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这本书中看到了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精神世界深刻体会到了毛泽东同...

让人民当家作主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

让人民当家作主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还记得高中语文课本上就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这篇文章的节选但是自己当时就看的不是很明白听老师讲完以后也觉得好像是些什么高深的政治化大道理感觉好像离自己很远现在到了大学里又有了这样一次...

读《论持久战》和《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持久战和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19xx年5月毛泽东针对当时国情挥手写就了论持久战这一历史篇章明确了抗战的目标和光明前途反驳了当时不正确的舆论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战略理论指导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xx...

读《人民民主专政》有感

读论人民民主专政有感今年正值建党90周年的日子拿起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细细品读别样的感触涌上心头过去的硝烟弥漫内忧外患的景象在他的笔下渐渐清晰起来那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取得胜利我们还来不及喜悦一波刚平一波...

《新民主主义论》 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发展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在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正确分析了世界历史状况和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

论人民民主专政读后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