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时间:2024.4.14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愤恨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历史,是小学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从小种下的怨恨,很难化解得开。”

这是余秋雨老师的〈〈一个王朝的背影〉〉的开篇,也是我感想的开篇。这段话震撼了我的心灵,道破了我的心事。对于清代,我的恨是巨大的。死得不明不白的咸丰,软弱无能的光绪,愚昧却心狠手辣的慈禧,1840,1842,1858,1860,1894,1895,190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烟台条约〉〉,〈〈望厦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些人,这些数字与条款所书写的一部屈辱史给中华民族蒙了羞,我以此为耻,恨,由此而生。

我记得余秋雨老师在〈〈道士塔〉〉一文中曾经写到:

恨我不早生一个世纪

我要和你在城楼下

决一死战

。。。。。。

我在看到这首诗歌时也热血沸腾着,我至此也不能忘记余笔下所描写的“王道士”的猥琐形象,呆滞的眼神,口袋里的几个银錠。。。。。。余说他不过是这一出巨大悲剧中错步向前的一个小丑罢了,

再多的愤怒再多的恨向他倾泻也没有用。。。。。。

对于这种种,普遍意义上的人民个体除了无可奈何便无它

法了。时隔两个世纪,我们的无奈已经上升为恨了。恨得深与浅只是因人而异。

钦佩

在前面已经说过对于一整个清代,情感是复杂的。除了恨,对于这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我还有钦佩之情。因为它还有值得我去钦佩的地方。

例如说康熙吧。他八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如此年轻就下了决心要把父辈们打下的江山重新梳理一遍,去伪存真。康熙向他们,也向自己挑战了:十六岁干脆利落地除掉了鳌拜集团,二十岁向开始向吴三桂开战,花八年时间的征战取得彻底的胜利。他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一个创业者。他可以骄傲,然而他却不自满。他对内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塞外。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与“木栏围场”便应运而生了。康熙还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结果他不仅武功一流,“内秀”也十分了得,成为中国历代皇帝中特别有学问,也特别重视学问的一位。这一点一直很使我震动,而且我可以肯定,当时也把一大群冷眼旁观的汉族知识分子震动了。以上讲的还只是我们所说的“国学”,可能更让现代读者惊异的是他的“西学”。康熙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化学,与中国原有的这方面知识比较,取长补短。。。。。。即便如此,我并不认为康熙给中国带来了根本性的希望,他的政权也做过不少坏事,如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之类。我

想说的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他的人格比较健全,与他相比,许多皇帝都活得太不像样了。他开创的盛世,确实值得我去敬佩。 沉思

“今天,我们面对着承德避暑山庄的清澈湖水,却不不想起王国维先生的面容与身影。我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这是余秋雨老师的结语,也是我最后要讨论的话题。康熙开了盛世的先河,雍正又再一步把社会推向繁荣,乾隆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大皇帝。事实上,清朝乃至中国的整体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在中华帝国的梦幻中中国的历史已经羼杂进某种凶兆。再来就是嘉庆,他为人比较懦弱宽厚,一生都在面对内忧外患,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避暑山庄。道光继嘉庆之后,没什么才能,只知道艰苦朴素,一眼望去,这个朝廷已经没有多少气数了。1860年,咸丰皇帝突然驾临承德避暑山庄,原来是来逃难的,英法联军正威胁着北京。他死了后,慈禧出场了,在她身边跟着的小屁孩就是光绪。康熙连同他的园林一起失败了,败在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的女人手里。一个朝代如此地开创,如此地达到全盛,如此地由盛转衰,最后灭亡了,岂不悲哉!

一部清代的历史置于我们的书案上,在它的翻开与闭合时,我们应该多多沉思。。。。。。

徐少莲


第二篇:大学语文《一个王朝的背影》读后感


读“背影”

——《一个王朝的背影》读后感

有人说:“如果一个知识分子欲保持心灵的平和,持有一份淡薄和超然的心境,那就千万不要和余秋雨遭遇”。是的,余秋雨太沉重了,他以一行行力透纸背的文字,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秋雨连绵的凄苦旅程,让你思索,让你警醒,然你夜不成寐。当包括每一个细枝节在内的历史真相从那些已经僵硬麻木的历史概念背后一点点浮现出来,当作家以诚实的理性重新疏导它们,任何一个读余秋雨的人都无法否认,他的震撼力是不可估量的。

我这次的的确确是被其朴实却发人深省的文字所震撼,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反复品读了那篇课本上名为“一个王朝的背影”的散文。它选自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这是一闪对中国历史文化苦心孤诣反思的著作,这是一邓浸润着太多沉重的思考,但得许多人认真研读的作品,该书以中国历史为经,以各实用历史文化的梭断面为纬,寓以往思考于文章中,将文明这一主体贯通融化其间,以次表现了千年来中国文明和文化发展步履的艰难和沉重。

而这段散文以一次承德避暑山庄之行在这个象征王朝背影的地方寻找那个朝代零星的碎片,并融以作者自己的感受于其中,将那个王朝的历史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文中每段文字都充满了对那个王朝的沉思,这既是写给他自己的,也是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读到康熙不修长城那几段,我甚是激动,不禁感叹康熙的心境如此之宽,才能如此之广如此之高。他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确实他做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他的“长城”,与蜿蜒千里的秦始皇长城相比,显然康熙更高明些。或许有人说秦始皇的时代先于康熙,自然康熙可以从历史的残垣中吸取教训,然而今天的我们是否也能从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呢?

本应该很庆幸我们今天不必为了抵御外敌而修长城(正如余秋雨所说的保护文物完全是另一回事),并且我们国家一直努力像康熙一样修一座无形的长城。

可悲的是康熙的“长城”最终还是坍塌了,还是败在了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没有建立过什么功业的女人手里。这或许是其王朝体制的问题,与康熙无关,毕竟康熙的“长城”是最坚固的,同时也是最脆弱的。

所以我们国家提倡“众志成城”,也因此我们共同渡过了非典、地震、泥石

- 1 -

流等灾难。但是,另一方面那些耗巨资建造的鸟巢、水立方、世博园等是不是也是一种“长城”,类似于秦始皇的长城,名义上是在世界上树立好中国形象,正如秦始皇修长成为了抵御外敌一样,秦始皇的长城是建立在无数人民的尸骨之上的,那它们呢?秦始皇的长城一定会倒塌,孟姜女哭倒长城也只是传说,那他们呢?“长城”倒塌了之后又会如何?我不敢想了,也许那一天很久才能到来,也许是明天,也可能是马上,总之一定会到来,因为秦始皇的长城一定会倒塌。

在长城的问题上纠结了这么久,对于这篇文章其他的内容我一也颇有感触。文末提到文学大师王国维跳河自杀,多么令人痛惜啊,他竟死于一种文化,在此,我真的相信了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我也相信即使在我们这个时代也难免不会有这样的人,而且大多是文化人。我在想,我们今天的文化教育对于我们到底是进步还是痛苦的祸根,或许文化是没错的,否则我们的社会还怎么进步,错的是我们太过于重视那些糟粕的文化罢了。

关于文化,关于文明与糟粕,太多太多,但在此就不再细说了。那个王朝的背影终究已是背影,背影下的启示更值得我们久久体味??

- 2 -

更多相关推荐: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心得体会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心得体会在我看来秋雨先生的散文一贯带有着他对人性对社会对历史的深沉思考这篇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他踏入承德避暑山庄游览时的一些联想他从清朝初入中原汉族读书人的反抗开始谈起着重谈了一下他对康熙皇帝卓越的...

历史宝鉴——读余秋雨之《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历史宝鉴读余秋雨之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浩瀚的历史带给我们无数启迪曾经用生命换来的殷殷告诫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读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让我得到这样的人生感悟散文讲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关于皇帝们的故...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后随感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后随感透视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后随感推荐的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只看了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其中有一点很赞同因为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评判规范虽然堂而皇之地传之久远却饱含着极大的不公正我们缺...

大学语文《一个王朝的背影》读后感

读背影一个王朝的背影读后感有人说如果一个知识分子欲保持心灵的平和持有一份淡薄和超然的心境那就千万不要和余秋雨遭遇是的余秋雨太沉重了他以一行行力透纸背的文字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秋雨连绵的凄苦旅程让你思索让你警醒然你...

《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到大我们学到的知道的大部分都是赞扬母亲的诗歌或者词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少之又少在背影中朱自清先生撇开了一切模式用着平凡的朴素的文字...

背影读后感(1)

感恩品析背影有感只那一个月台边的背影便成了父爱最好的象征只那两行感动的清泪便教会了我们感恩一个背影让朱自清禁不住潸然泪下其实真正令他感动的是父亲对他深沉的爱朱自清的父亲那并不挺拔甚至有些臃肿的身姿在朱自清的笔下...

背影读后感

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还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当时还是个孩子对这篇文章也只是停留在划分段落归纳段落思想以及提炼中心思想的层面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到中年再次读背影字里行间浓浓的父爱扑面而来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以及那个叫我父亲...

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昨天晚上孩子让我们帮他完成一个作业由他给我们读课文背影然后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我们欣然同意或许是老师布置的作业的缘故这次孩子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认真地读了一遍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若在平时想要孩子给我们...

读《背影》有感

读背影有感一这是朱自清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

《背影》读后感1000字

背影读后感1000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吟母亲的诗文很多相比之下赞颂父亲的篇章却是很少慈母严父像是一个定理模式多年不变在治理教育下一代时大多数是母亲唱红脸父亲唱黑脸母爱如水润物细无声像杨柳...

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是谁的背影总穿梭于危急的地方把我从苦恼中救出是谁的背影总守候在病床的旁边熬红了双眼却不在乎是谁是父亲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的眼泪如花从那一刻绽开了祖母的辞世父亲的下岗使他家风雪交加在他的眼中他...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后感如果一个中国广告人只知道一个外国广告人的名字他知道的多半会是大卫奥格威同样如果只知道一本广告经典那本书多半就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奥格威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在广告业的地位如此崇高以至于人们常常忽...

一个王朝的背影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