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向共和》有感

时间:2024.4.21

又看了一遍小说《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用上中下三部、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历史为背景,较为真实的反映了洋务运动、甲午海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等晚清所有的重大事件。

《走向共和》不仅时间跨越广,出场人物也多,涵盖了慈禧、光绪、李鸿章、翁同龢、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孙中山等主要角色,也有像李莲英、庆王奕劻、德公公、辜鸿铭、杨度、刚毅、徐桐等小角色。当然,这本书也重新诠释了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康有为等人,书中,慈禧不仅仅是荒淫无度、揽权专政的太后,她也是颇具眼光的政治家,也主张新政强国。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领军人物。袁世凯虽是奸雄,但新政多由其促成。孙中山脱去神圣的外衣,以一个激进得有些偏执的叛逆形象出现。康有为则是志大才疏,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更不懂得掩其锋芒,仅凭一腔激情,自然是有心变法,无力回天。

慈禧,并非有私无公,她也想着富民强国,只是在她眼里,国是大清,大清是祖宗创下的基业,因此,家在国之前,亡了家,要国也就没什么用了。她的逻辑是私大于公。 慈禧六十大典,户部说没有银子,慈禧大怒,训斥众臣:“十几年里我何尝睡过囫囵觉,这才换得个同治中兴!这不是为的江山社稷又是为了什么?就说这万寿庆典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知道?我这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 “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那一带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如果连我的生日都办寒碜了,不但我的面子,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又怎么体现我中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样一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儿,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些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

慈禧用人之道是,既要有才又要忠心,如果没才,只要忠心还是可取的,有才不忠心那是完全不可以的,因此,慈禧对巨贪庆王说:“我知道。你虽然有点贪,但对我是没有外心的,这就是为什么七爷走后,我不光让你顶替了他修园子的差使,连总理衙门的差使也让你顶替的缘故。但我要告诉你,少拉帮结派,那样对你没好处。”在她眼里贪污不是什么大问题。

袁世凯,是有私有公,李鸿章死后,朝纲崩弛。袁是渐进改革的领军人物,支持地方自治和君主立宪,任内阁总理而统领新政,既得到国内改革派的支持,也蠃得了西方的普遍支持。在他的倡导下,清廷颁布了“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如果他的新政渐进改革,不被朝廷内的保守派与民间的激进革命党合力夹击所中断,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会加快。不过,投机的心态贯穿了袁的一生,当他终于集大权于一身的时候,反倒没有了纵览全局、宏图治国的能力。只是一心垂涎帝位,私心战胜了公心,他骨子里终究还是没有什么民主自由的,对于梁启超叙述的民主,袁世凯并不掩饰的自己的轻蔑:“我见过一个一个的人,从来就没听说过什么人民。” 性格决定了命运,袁公最后结局并不偶然。

孙中山,是亦公亦私。表面上看孙大公无私,为起义推翻满清,倾其所有。可是在不逐利的情况下,他还是有追名之心的。套用剧中光绪训斥翁同龢的一句话:“名利,名利,名在利前啊,翁师父”。如果用袁世凯的话讲就是:“孙文自己当总统的时候,就要总统制,我当总统的时候,就要实施内阁制。他还远未成气候的时候,就要人宣誓向他个人效忠。他也就是这辈子没有真正掌握过权力,要掌握了大权,一样是个想当皇帝的主。”孙的革命给这个国家并未带来民主,反而是分裂,导致了现代化进程受阻。他的矛盾性在剧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要求民权,一方面在党内搞效忠,搞等级。宋教仁案件在法律解决的空间依然存在,国会运作尚未停止的情况下,孙率先打破法治体系,起兵反袁,成为破坏民国法治的先驱。也间接促成了老袁撕破脸皮,解散国会,大权独揽。不管怎么说,孙文在未取得革命胜利,未掌握政权之前,他的公还是大于私的。书中也体现了孙中山平民化,他在美国发行爱国债

券,结果一个大婶花了几百美元买下,等着升值,最后愿望落空,再遇孙文时追打他并痛斥孙为骗子。

本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晚清的更个人物,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醒中国人勿忘国耻。

没有一次谈判能比的上签《马关条约》是更为屈辱。没有一个时代能比清末更为无能。刀光剑影后的中国满目疮痍,当今天小日本来到你的面前时,你是否也会说---中国地大物博?

我们是否还能回忆起中国的黄金白银涌向外埠的情景,是否能想起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种种罪行?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中国人都还记得。能够在和平时期把这种耻辱永记心头的人不多了。现实中的人们总象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不到忍无可忍,不到被完全激怒时是不会还手的,也不会团结。但是我们究竟不是生活在虚构的小说、影片中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时刻准备着。看那一个个虎视耽耽的狡诈的、阴险的嘴脸,我们为什么不提前把怒火爆发出来呢?

“两国力量相等时,外交就是力量”。李鸿章说的没错。但是伊藤薄文说的更有震撼力:“两国外交相等时,力量就是外交!”咄咄逼人的话语,依靠人多的李中堂等也不得不在阴沟里翻了船。力量就是支配一切的有效手段。当年,希特勒的力量让他称霸整个欧洲!今天的美国,不正是用它的力量强行霸占了伊拉克人民的意志么? 中国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但究竟不如“先下手为强”!一次次的挑衅与污蔑,一次次的撒野与骚扰,我们大而言之可以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看出来,小而言之可以从中国的渔民、中国的民工的遭遇上了解。从日本的统治者到日本的孩童,他们心里只有两个字:侵略!

记住历史吧,每位兄弟姐妹!中国要在这个世纪里真正的象一条巨龙一样,腾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来,跟那些杀人的魔鬼说: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第二篇:读《真话》有感


刘青松编著的这册薄薄的《真话》,选择从19xx年到20xx年这30年间,从坊间到官方出现的一系列影响巨大的关键言辞,来打量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进程,可谓视角奇特、独具匠心。

它以编年体的结构,抉取1978至20xx年间真实的中国言辞。这些言辞大体反映了我们30余年走过的路。回顾所来径,不仅有苍苍翠微,更多的是令人百感交集的荆棘和曲折。我们说过,我们不敢说;我们听过,我们装作没听见;我们想听,我们无法听见。但我们毕竟走到今天了。幸与不幸,作为一段历史的经历者,我们有必要记录下来,给自己提个醒,也给后人一份真实的记录。中国文人有这样的传统,留下了各种笔记。当代用语录形式记录历史的书很多,比较受欢迎的有《非常道》、《语词笔记》、《八十年代访谈录》等等,各地报纸也有诸如“声音”等类似的栏目。刘青松以“真话”的角度,切入历史的要害部位,是一个强力补充。三十年的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新和民生,凝练成一句句真人真话,摆脱了史书、档案的暮气,显现出具体而微的气象,它部分可归入正史,部分可归入野史,部分可归入人心所向。

但想倾听全部真话,十倍、甚至百倍于此书的容量而不能。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有雷池和禁地的地方。言论自由的尺度在今天就像一根皮筋,可长可短,它取决于拉皮筋的人,但终于可以伸缩了——你觉得网上可以随便说话,有人也可以随便删除你的话,甚至取消你的说话权利——在过去的某段时期,它是块钢板,成型后,连制造它的人也休想撼动半分。20xx年江苏响水县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件,当地宣传部门竟然说,“在突发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记者抢发新闻,而是记者抢发不是政府发布的新闻。”同年,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说,“让媒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是的,若不让媒体和老百姓说话,天才真会塌下来。但实际又如何呢?路漫漫其修远。也写到这,我想起了书中20xx年的章节中记录了这样一条房地产的广告:“要提,还要往上提。”——配超短裙美女。

记得小时候有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有这么厉害?还听过一句儿歌“香蕉苹果大鸭梨,好吃不给刘少奇。”刘少奇俨然是个坏蛋了,怎么能向坏蛋学习?后来我长大了,读了一点书,明白了一点事理。它们都是真话,后一句说明明是国家领导,也免不了被打成坏蛋。对比分明的话,最大的好处就是叫人思索那一句是真正的真话。什么是真话?套用官方方式解释,反映客观事实的话就是真话。那么凡是反映客观事实的话,真的都是真话么?刘少奇被打倒被称作坏蛋,客观上存在了被打倒,事实上他就是坏蛋么?有趣的是,本书记录的真话,多在是唱对台戏。例如19xx年的章节记载一位妇联干部指责《大众电影》的美女封面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同年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文学方面,所有世界公认的名著不能封闭,即使有点色情描写也不要紧。”19xx年6月,《人民日报》有篇题为“经济改革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的社论。针对禹作敏(禹作敏在搜狗拼音里居然不是词组,这也是一种历史吧。)“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的宣称。聆听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声音,我感到历史的不可思议,貌似波澜不兴的某些日子,其实在酝酿着沧海桑田般的巨变。那些飘荡在中华大地上的声音,有的和阳光一起洒下,有的伴随着风雨。站在今天回首望去,无论是庙堂的洪钟,还是江湖的弦歌,都显得繁杂四溢,毕竟,不许人说话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诸方面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30年,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同时又很难表述的话题,如何找准切入口,诸多著作者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刘青松的聪明之处,在于“四两拨千斤”。他在《真话》里,以编年史的方式,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逐年梳理30年里在各个年度出现的那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关键言辞,带出当年的标志性事件,以此为线索,摆出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事件。然后,他退居书后,让读者自己来品味和评判。书中,几乎找不到一句编者按语或者以

刘青松本人的身份发表的言辞,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真话》带给世人的思索,远比一个好下定义、下断语的判官式著作者的作品,更能启迪读者的思维,更能让人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人是善忘的动物,或者说,善忘是人的本性。在“宅男宅女”、“凤凰男孔雀女”、“学术超男超女”、“某某门事件”这些新词层出不穷的当下,突然在《真话》里读到诸如“伤痕文学”、“奶油小生”、“走穴”、“个体户”、“带功报告”、“文明守法光荣牌”、当了和尚要撞钟、姓“社”还是姓“资”这些带有明显过去时代特征的言辞,我的感觉,一是亲切,二是陌生。这些言辞,每一个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把它们淡忘了。这会儿被刘青松一下子集中提起来,读者可能有恍如隔世之感。那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言辞,在它们的背后,有着复杂的背景、曲折的故事、十八般滋味,都关系着中国的命运、中国人的命运。顺着年度重新品读这些言辞,事实上就是从“第三条道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进行一次富有意味的打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真话》的意义,不限于回望,更在于激励中国、激励国人向更光明的未来阔步前进。

《真话》里记录的都是真话。说这些真话的勇士,如今有的已不在人世,有的已经进入老迈之年,有的已经不再被人提起。当年,他们或者因为说真话受到非议、打击、报复,或者因为说了真话受了处分,影响乃至断送了前程。其中一段写到:“说假话是最大的腐败之

一。能够不说假话已经很不容易,更不用说要讲真话了。”如果问世界上最难同时又是最容易的事是什么,讲真话肯定是答案之一。把上面的话延伸一下,讲了真话而无人听见就显得可悲了。《真话》一书的目的就是叫人敢说真话、听见真话、记住真话。不能苛求一本书全方位记录历史,哪怕仅仅是说过的话。但有些重大事件的声音还是不该忘记吧。比如1989春夏之交的学潮,真象潮水涌过,不现波澜吗?书中没记录的声音,不等于没发出过,不等于彻底消失。我理解著者的不着半字,正如我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20xx年,央视播了一部《走向共和》的电视剧,戏里的慈禧有段台词耐人寻味:“这没影的事儿,他倒好,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让洋人骂咱们都是一帮贪赃枉法的人,让海外的革命党有了谋反的口实。听说他自诩敢讲真话,可真话也得看怎么说,有的可以在大庭广众下讲,有的只能关起门在家里说,内外有别嘛。朝廷养了他这种咬人的狗,可咬谁不咬谁,让他咬几口,要听主人的使唤。不听使唤就乱咬,还狂吠得四邻皆知,没了我的面子,也没了大清的面子。你们说,这种人还留得么?”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30年后,我们再来反思勇士们的言辞,用的却是仰视、崇敬的目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置自我前程和性命于不顾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对国运民生深刻、前瞻性的思考和大胆、正直的行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才有今天的局面。

能在一本书里通过一些简短的事件把30年来的变迁看完是件奇妙的事情,可以说,这些事件里有的荒唐、有的崇高、有的郁闷、有的气愤、有的悲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事件所处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它毕竟都发生了。感悟就不说了,说了可能会有副作用,这个想法看完这本书后更加强烈了,只说一句,这本书我会一直保留,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再看会有另外一种比奇妙更奇妙的感觉!

更多相关推荐: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一一直都很喜欢几米的作品无论是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还是地下铁单纯青春的故事中都隐含着令人深思的深刻内涵向左走向右走是我至今为止最欣赏的一本书唯美的情节唯美的画面唯美的文字读来那么地扣人心弦那么地...

向左走向右走观后感

等待是为了遇见电影向左走向右走观后感他和她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幢公寓楼里每次出门习惯的她向左走他向右走永不碰头他们走过同一条街道喂过同一只流浪猫抱过同一个孩子在同一场大雨奔回家听同样的广播同样的寂寞她始终向左走...

向左或向右——《骆驼祥子》读后感

向左或向右读骆驼祥子有感什么是悲剧就是美好的东西毁灭在眼前而自己却不知骆驼祥子无疑就出演了这样一出悲剧刚成为车夫时祥子善良朴实要强他最大的梦想便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经过努力梦想实现了他格外珍惜可是兵荒马乱的世道...

走向辉煌观后感

走向辉煌观后感历史文献纪录片走向辉煌用严谨的史实全景式展现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以精美的画面再现一大到十七大召开的真实场景她回顾近百年来党走过的光辉道路见证党领导民族复兴的辉煌成就这是一部我党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光辉...

走向辉煌 读后感

走向辉煌读后感走向辉煌这部书我真的是怀着无以言悦的激动心情读完的总之它给人的感触很多不过最令人震撼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巨变一个国家能在三十年的历程中以崭新的历史再度屹立在世界大国的民族之林实属罕见的奇迹三十...

苦难辉煌读后感

读苦难辉煌有感坚定理想信念苦难铸就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相较人的生命何其短暂幸福起来的人们于是不想承认自己曾经是奴隶也不屑于承认曾经有过英雄不知不觉中自己那部热血奔涌震撼人心的历史被荒弃了抽干了弄成...

苦难辉煌读后感[1]

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观苦难辉煌有感在观看苦难辉煌纪录片时将我带进了那样的一段历史使自己真切地目睹了中国共 产 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铸就辉煌读苦难辉煌有感读完苦难辉煌带我们走进了那样一段历史真切地目睹了中国共 产 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先苦后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主要讲述了20世纪20...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近日读了苦难辉煌一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回顾历史是为了心灵更好的共响苦难辉煌是一部在国际大背景下运用战略思维描写红军长征史的历史专著品读该书不禁让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儿同样是历史题材散文同样是在底蕴深厚...

《苦难辉煌》读后感

苦难辉煌读后感中国共 产 党人造就的胜利辉煌是因苦难而起的是伴随着苦难砥砺而成的也正是这些苦难留下的伤痛让现今的我们在读这样一本书时追忆先辈不得不肃然起敬金一南将军所著的这本苦难辉煌以大散文的文字形式把中国共 产 党的...

走向海洋有感

海洋与我们读走向海洋有感蔚蓝的海中两只海豚互相追逐嬉戏着溅起晶莹的浪花远处一艘帆船迎风起航海鸥在海面上盘旋这一张以海洋为主题元素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不由自主地翻阅起这本走向海洋这本书并不算厚但其内容让我印象深...

向左走向右走读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