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后感

时间:2024.3.31

读《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有感

内容摘要及背景: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李嘉图的经典代表作,曾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这部巨著囊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成为了《资本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李嘉图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 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在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之前,李嘉图首先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这导致李嘉图从更为商业的角度,用更为商人的思想去研究经济学问题。李嘉图正处在英国产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关键阶段。到了19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已扩散到各个部门。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实行自由贸易。在国内,工人工资和地租都要提高,资产阶级获利减少。从国际上看,商品成本上升,英国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在政治上,社会矛盾成为资产阶级与政治阶级的矛盾。当时社会背景与李嘉图的思想形成可谓密切相关。

一、李嘉图理论大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全部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第一章“论价值”开篇即说,“一件商品的价值或用它交换的其他任何商品的数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须的相对劳动量,而不是取决于支付这种劳动的报酬多少”。在承认亚当·斯密区分商品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前提下,李嘉图对价值有了更深刻层次地认识。他认为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它并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一种商品如果全然没有用处,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那么不管它多么珍贵,生产和获取它需

要付出多少劳动,它也绝对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更进一步地,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获得交换价值的有2个途径:一是稀少性;二是获取它时付出的劳动量。李嘉图认为,亚当·斯密准确说明了交换价值的最初来源,所有物品的价值与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量是成比例的。但斯密并未单独以劳动量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是又设立了另一重标准,他认为物品价值的大小是随着交换衡量标准的变化而变化的。亚当·斯密曾说,“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只有自身价值永不变化的劳动才能当作评定和比较所有商品价值的最后标准和真正标准”。李嘉图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他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决定着商品过去或现在的相对价值,而不是由为了交换工人劳动二给予工人的商品相对数量决定的。一件商品的价值是仅由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有意忽略了古董或者收藏品)。通过计算生产商品所需劳动量的变化,可以肯定商品价值的变化,在书中,大卫李嘉图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这里浅谈一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假设谷物的价格是每夸特80先令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的报酬是一蒲式耳谷物,因此当报酬下跌至40先令时,他得到的报酬是1.25蒲式耳谷物。再假如,一周内,一家人消费了半蒲式耳谷物,剩余的用来交换诸如燃料、肥料、蜡烛、茶、糖、盐等商品;如果在一种情况下,剩余的四分之三蒲式耳谷物所能购得的商品没有在另一种情况中半蒲式耳所购买的商品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是升值了还是下跌了呢?亚当·斯密一定会说升值了,因为他的衡量标准是谷物,这时劳动者劳动一周得到得谷物增多了。同样是亚当·斯密,他还会说下跌了,因为一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因占有该物品而能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劳动相对于其他此类商品的购买能力下降了。这个假设之所以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地印象,是因为它站在亚当·斯密对价值认识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由此导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也就从侧面论证了亚当·斯密关于价值的双重标准是有缺陷的。

并且,李嘉图对于斯密的“商品的价值只取决于直接劳动,与间接劳动无关”有相反看法。他采用了亚当·斯密的一个例子来解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原始

社会中,捕猎一只海狸所需要的时间是捕猎一头鹿所需要的时间的两倍。因此海狸的价值是鹿的两倍。李嘉图把这个简单的模型进行了扩展,他考虑到生产捕猎工具需要的时间的因素,并把捕猎工具或生产工具的磨损计算在内。用一件捕猎工具(机器)捕猎的动物(产品)越多,这一捕猎工具所分摊到每一只动物上的价值就越小。这样李嘉图就率先提出了工业中大批量生产的决定性的成本因素考虑问题。李嘉图认为,猎获的猎物的价值是根据捕猎活动所需要的所有劳动的总量而确定的,那么这同样意味着,这一劳动总量的价值即使在供应过剩,交换价值下降时仍是不变的。在他的模型中,下降导致资本所有者利润的下降,因为他们的投入是不变的。同时,李嘉图还意识到了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

李嘉图反对斯密曾提出的工资决定价值的理论。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他认为,劳动的价值(工资)是一定社会中为维持工人生活并延续其后代通常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决定的,而利润则决定于工资。在所有这些分析中,我们看不到供给与需求的作用,一切都是某种神秘的因素所决定的。

二、伸向全球的“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并以此作为建立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大卫·李嘉图以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观点与他的时代的普遍观点进行了斗争。当他的祖国用关税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经济时,他提倡自由贸易。他对此给出的理由是他的“成本比较法则”理论。他的中心论据是:只有当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低的时候,两个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才有必要。李嘉图举了英国和葡萄牙两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它们的产品:纺织品和酒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理论。他把情况最大程度地简化,假设两国每次只提供一种产品,工业国家英国从农业国葡萄牙进口酒,并把自己生产的纺织品出口到那里。李嘉图认为这一贸易对于两国都有好处,尽管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用劳动时间衡量)都比英国低。

葡萄牙人生产酒的优势比生产纺织品的优势更大一些。这样对于葡萄牙来讲,如果它专注于酒的生产,不再自己生产纺织品,而是在与英国的贸易中用酒来交换纺织品,那么对于它自身是有力的,因为葡萄牙所需要的生产用于出口的酒的劳动时间比它生产自己所需的纺织品需要的时间要短。相应的,英国的相对成本优势在于纺织品的生产:他们生产用于出口的纺织品所需要的劳动投入比自己生产酒所需要的劳动投入少。英国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投入其他工业部门以获取利润。李嘉图的结论是: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力量生产自己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没那么在两个国家中财富都会增长。

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收入(利润),二是降低消费。他一直认为,只有工资的下降才能提高利润率,以及只有通过工资购买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续下跌,工资才可以持续下降。因此,如果对外贸易的扩张、机器设备的引进是的可以以低价将生活必需品和食物运送到市场,利润就会增加。李嘉图的结论是,对外贸易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它可以增加收入所购买的商品数量和种类,因为商品丰富且价格低廉,从而刺激了储蓄,也促进了资本积累。但是,除非进口的商品属于劳动者用工资购买的商品种类,否者对外贸易就不会呈现出提高资本利润的趋势。根据发展成熟的自由贸易体制,各国自然会把其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用于最有利于本国发展的行业。这样,个人利益的追求就很好的与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结合在了一起。通过激励人们勤奋劳动、尊重人们的独创性以及通过最有效的运用自然界风雨的特殊力量,劳动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于此同时,通过提高产品总量,使利益惠及广大国民,通过利益和彼此间的交往这一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的各国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同社会。

李嘉图的理论构成了19实际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讨论的基础,这一讨论1846年在英国关于取消粮食关税的讨论中达到了顶峰。如于19xx年实施的英国《谷物法》:当国内谷物低于1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谷物的出口补贴往往会降低外国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但是并不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长期影响。谷物需求的扩大会对国外市场产生影响,也会降低谷物进口国的谷物价格,从而使出口商的利润局限在进行该贸易所能得到的最低利润水平

上。对工业制品和谷物进口征收的高额税收或给予出口补贴产生的唯一下过就是把一部分资本转向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投入的行业。这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不均衡分配——它会诱使制造商开始或继续从事利润较低的行业。这是一种最失败的课税,因为它并没有把从本国抽取的所有资本补贴给外国进口国家,这笔算是的差额是由总资本的不均分配造成的。

三、李嘉图理论体系的核心——分配理论

分配理论在李嘉图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中是核心。李嘉图认为,劳动和资本投入到土地而生产出来的谷物,应分别归三个阶级所有:分给地主阶级的就是地租;分给资产阶级的就是利润;分给工人阶级的就是工资。李嘉图认为土地的利用对商品价值没有影响。土地所有者只是因为土地具有优劣之分而能够收取地租。他举原始社会的例子对此进行说明:只要幼稚的土地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就没有人支付地租。当人口数量增长,就必须开垦更多的劣质土地,这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产品变贵。拥有肥沃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也调整自己的价格,这样他们就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因为他们的土地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笔额外的收入就是他们收取的地租。在李嘉图看来,工人的贫困是天经地义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他的模型中决定工人的工资。“自然”的工资水平与工人的生存最低标准相符合,以保证工人可以在生产劳动力。如果工人所得到得比他维持生活所需的更多,他们的人口就会增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应就会增多,工资水平下降。当工资水平低于生存最低标准时,劳动力供应受损,工资水平重新上涨。在李嘉图的分配系统中,土地所有者在长期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最多。人口不断地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劣质土地得到开垦。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涨,地租也上涨。与之相对,资本所有者必须支付更多的工资,也就是支付国名经济收入的更大部分。工人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因为实际上他们的购买力并不比以前大。李嘉图认为工人天生贫困这一观点遭到后世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

其实知道大卫·李嘉图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著作。这学期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正好涉及到李嘉图的理论。于是借了这本书,课余时间阅读,也起到了丰富自己知识的作用。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


第七章 论对外贸易

1 对外贸易的扩张虽然大大有助于一国商品总量的增长,从而使享受品总 量增加,但却不会直接增加一国的价值总额。一切外国商品的价值既然是由用来和它们交换的本国土地和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即使由于新市场的发现而使本国一定量的商品所能换得的外国商品数量增加一倍,我们所得的价值也不会更大。如果一个商人购买一千镑的英国货物后,能够用它换得一定量外国商品,其在英国市场上的售价为一千二百镑,那么,他这样运用他的资本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但他的利润以及他所输入的商品的价值都不会因为他所获得的外国商品数量更多些或更少些而增加或减少。例如,无论他所输入的葡萄酒是二十五桶还是五十桶,只要一个时期的二十五桶和另一个时期的五十桶同样能卖一千二百镑,他的利益就不受任何影响。在两种情形下,他的利润都只限于二百镑,或资本的百分之二十;而且在两种情形下输入英国的价值也是一样多。如果五十桶葡萄酒的售价不止一千二百镑,这个商人的利润就超过了普通利润率。资本就自然会流向这种有利的行业,直到葡萄洒价格下落,使一切都恢复原先的水平为止。

2 诚然,有人说,从事对外贸易的个别商人有时赚得的高额利润会使该国的一般利润率提高;而从其他行业中吸引资本来加入这种新而有利的对外贸 易,会使价格普遍提高,因而使利润增加。地位很高的一位权威学者曾经说;用以种植谷物,制造毛呢、鞋、帽等等所必需的资本减少,而需求维持不变时,这些商品的价格将提高得使农场主、制帽业者、毛织业者、制鞋业者和外贸商人一样得到更多的利润。

3 操这种说法的人有一点和鄙见相同,即不同行业中的利润有彼此一致,进退与共的趋势。彼此的分歧点在于:他们认为利润的均等是由利润的普遍 上升造成的,而我则认为受特惠的行业的利润很快就会下降到一般水平。

4 因为:第一,除非商品的需求已经减少,否则我不承认种植谷物,制造毛呢、鞋、帽等物所必需的资本将减少。如果需求减少,它们的价格就不会上涨。购买外国商品所用的那份英国土地和劳动的产品,可能或是不变、或是较多些、或是较少些。如果是不变的,那么谷物、毛呢和鞋、帽等物的需求就会依旧不变,用来生产它们的资本也会依旧不变。如果由于外国商品跌价而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的那份英国土地和劳动的年产品减少,那么留下来购买其他物品的部分就会增加。如果谷物、毛呢、鞋、帽等物的需求增加(这是可能的),由于外国商品的消费者收入中可以自由支配的部分增加,以前用来购买价值较大的外国商品的资本便也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所以谷物、鞋等等需求增加时,便也会存在着获取供给增加量的手段,因而价格和利润都不可能持久地上涨。如果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的英国土地和劳动的产品增加,用以购买其他物品的就会减少,因而人们对于鞋、帽等的需要就会减少。与资本从鞋、帽等的生产上脱离出来的同时,必须用更多的资本来制造那些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的商品。所以,在所有的情形下,对外国商品和本国商品的需求总加起来就价值来说要受一国的收入和资本的限制。一个增加,另一个就不得不减少。如果为交换同量英国商品而进口的葡萄酒的数量增加一倍,英国人民就能够或者是消费二倍于前的葡萄酒,或者是消费和以前一样多的葡萄酒再加上更多的英国商品。如果我的收入原来是一千镑,每年用其中一百镑购买葡萄酒一桶,而以九百镑购买一定量的英国商品;现在葡萄酒跌到每桶五十镑,我就可以用节约下来的五十镑多买一桶葡萄洒,或购买更多的英国商品。如果我买更多的葡萄酒而所有的饮酒的人也都照办,那么对外贸易就一点也不会受到影响;为交换葡萄酒而输出的英国商品将会是一样多;我们所得到的葡萄酒的价值虽然不会加倍,数量却会加倍。但是,如果我和其他人都满足于和以前一样多的葡萄酒,那英国商品的输出量就会减少。饮酒的人可以消费原来输出的商品或任何他们喜爱的其他商品。生产这些东西所需要的资本将由从对外贸易方面脱离出来的资本供给。

5 积累资本有两种方法:增加收入,或减少消费。如果当我的支出照旧不 变时,我的利润由一千镑增加到一千二百镑,那么我每年的积累就会比以前多二百镑。如果当我的利润照旧不变时,

我从支出方面节省二百镑,也会发生同样的结果,我的资本每年也会增加二百镑。在利润由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以后,输入葡萄酒的商人必然用八百五十七镑二先令十便士,而不是用一千镑来购买英国商品,而用这些商品换回的葡萄洒的售价则仍然是一千二百耪。如果他购买英国商品仍旧要用一千镑,那么他就必须把葡萄酒的价格提高到一千四百镑。这样,他才能为他的资本获得百分之四十的利润,而不是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但是,如果由于用他的收入所购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低廉,他和一切消费者都能从以前支出的每一千镑中节约二百镑的价值,他旧就会更加有效地增加国家的实际财富。在一种情形下,储蓄是由于收入增加而来的,在另一种情形下,则是由于支出减少而来的。

6 如果由于采用机器而使收入所购买的一般商品的价值跌落百分之二十,我就能够和收入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同样有效地实行储蓄;但在一种情形下,利润率是停滞不动的,在另一种情形下,则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如果由于输入廉价的外国商品,我能够从我的支出中节约百分之二十,其结果就好象机器降低了它们的生产费用完全一样,但利润不会增加。

7 所以,虽然市场的扩张可以同样有效地增加商品的总量,从而吏我们能够增加维持劳动的基金和在其上使用劳动的原料,但利润率的提高却不是市场扩张的结果。如果由于更好地安排劳动,由于使各国都生产与其位置、气候和其他自然或人为的便利条件相适应的商品,并以之与其他国家的商品相交换,因而使我们的享受得到增进,这对人类的幸福说来,其意义就和我们的享受由于利润率的提高而得到增进是完全一样的。

8 在本书中,我始终力图证明的是:工资不跌落,利润率就决不会提高;而工资则除非用它未购买的各种必需品的价格跌落,否则决不会持久地跃

落。因此,如果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或由于机器的改良,劳动者的食物和必需品能按降低的价格送上市场,利润就会提高。如果我们不自己种植谷物,不自己制造劳动者所用的衣服以及其他必需品,而发现了一个新市场可以用更低廉的价格取得这些商品的供应,工资也会低落,利润也会提高。但如果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或机器改良而以更低廉的价格取得的商品完全是富人所消费的商品,那么利润率便不会发生什么变动。葡萄酒、天鹅绒、丝绸及其他昂贵商品的价格即使低落百分之五十,工资率也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利润也会依然不变。

9 所以,对外贸易由于可以增加用收入所购买的物品的数量和种类,并且由于使商品丰富和价格低廉而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提供了刺激力,虽然对于国家有很大的利益,但除非输入的商品是属于用劳动工资所购买的品类,否则就不会有提高资本利润的趋势。

10 以上关于对外贸易的说法同样适用于国内贸易。利润率从来不会由于劳动分配的改善、机器的发明、道路和运河的修筑或商品制造和运输上任何节约劳动的方法而提高。这些是影响价格的原因,必定对于消费者极为有利,因为它们使消费者可以用同一劳动或用同一劳动的产品的价值换得更多的在生产上使用这些改良办法的商品,但对于利润却没有任何影响。另一方面,劳动工资每有降低,都会使利润提高,但对于商品价格不会有影响。前者有利于一切阶级,因为一切阶级都是消费者;后者仅于生产者有利;他们的利润增加了,但一切物品的价格却依旧未变。在前一种情形下,他们得到的数额还是和以前一样,但他们用所得购买的每一种物品的交换价值却都减少了。

11 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12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与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备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正是这一原理,决定葡萄酒应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应在美国和波兰种植,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则应在英国制造。

13 一般说来,在同一国家内,利润总处在同一水平上,或者只是因为各种资本用途在安全和是否适意方面有所不同时才会有所差异。但在不同国家同情形就不如此。如果用在约克郡的资本利润比用在伦敦的资本高,那么资本很快就会由伦敦转移到约克郡,因而便利润归于相等。但如果英国由于资本和人口增加而土地生产率降低,因之工资上涨,利润下落,资本和人口并不了定会从英国流向利润较高的荷兰、西班牙或俄国。

14 如果葡萄牙和其他国家没有通商关系,那么它便不能用大部分资本和劳动制造葡萄酒,然后用来从其他国家换回本身需用的毛呢和金属制品,而必须用这资本的一部分制造这些商品。它这样获得的这些商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也许都要差些。

15 葡萄牙用多少葡萄酒来交换英国的毛呢,不是由各自生产上所用的劳动量决定的,情形不象两种商品都在英国或都在葡萄牙生产那样。

16 英国的情形可能是生产毛呢需要一百人一年的劳动;而如果要酿制葡萄洒则需要一百二十人劳动同样长的时间。因此英国发现对自己有利的办法是输出毛呢以输入葡萄酒。

17 葡萄牙生产葡萄酒可能只需要八十人劳动一年,而生产毛呢却需要九十人劳动一年。因此,对葡萄牙来说,输出葡萄酒以交换毛呢是有利的。即使葡萄牙进口的商品在该国制造时所需要的劳动虽然少于英国,这种交换仍然会发生。虽然葡萄牙能够以九十人的劳动生产毛呢,但它宁可从一个需要一百人的劳动生产毛呢的国家输入,因为对葡萄牙说来,与其挪甲种植葡萄的一部分资本去织造毛呢,还不如用资本来生产葡萄酒,因为由此可以从英国换得更多的毛呢。

18 因此,英国将以一百人的劳动产品交换八十个人的劳动产品。这种交换在同一国家中的不同个人间是不可能发生的。不可能用一百个英国人的劳动交换八十个英国人的劳动,但却可能用一百个英国人劳动的产品去交换八十个葡萄牙人、六十个俄国人或一百二十个东印度人的劳动产品。关于一个国家和许多国之间的这种差别是很容易解释的。我们只要想到资本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以寻找更为有利的用途是怎样困难,而在同一国家中资本必然会十分容易地从一省转移到另一省,情形就恨清楚了。

19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葡萄酒和毛呢都在葡萄牙制造,并把英国用来织造毛呢的资本和劳动都转移到葡萄牙去,毫无疑问不仅有利于英国的资本家, 而且也有利于两国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就会受同一原明的规定,就象一种是约克郡的产品,而另一种是伦敦的产品一样了。并且,在一切其他情形下,只要资本能自由流向运用最为有利的国家,利润率就不会有任何差别,商品的实际价格或劳动价格,除去把它运往各个销售市场所需要的追加劳动量外,也不会再有其他的差别。

20 不过经验表明,有种种因素阻碍着资本移出:比方说,资本不在所有者的直接监督下时将会使他发生想象的或实际的不安全感;并且每一个人自然都不愿意离乡背井,带着已成的习惯而置身于异国政府和新法律下。这种种感情使大多数有产者都不愿到外国去为自己的财富寻找更为有利的用途,而宁愿满足于本国的较低利润率;我个人是不希望看到这些感情淡薄下去的。 21 金与银已被选为普遍的流通媒介,商业的竞争使其在世界各国的分配比例,能够适应于假定没有这两种金属存在、国际贸易纯然是一种物物交换时所将出现的白然贸易情况。

22 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的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如果贸易是纯粹的物物交换,那只有当英国能够使毛呢十分便宜,以致用一定量劳动制造毛呢比之栽种葡萄能获得更多的葡萄酒时,或当葡萄牙的工业出现相反的结果时,它才能继续下去。现在,假设英国发明了一种酿造葡萄酒的方法,因而在本国制造比输入更有利,它自然会把一部分资本从对外贸易转移到国内贸易上来。它将停止生产出口的毛呢,而自己酿制葡萄酒。两种商品的货币价格就会因而被决定。任英国葡萄酒会跌价,而毛呢则继续保持以前的价格,而葡萄牙的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却都不会发生变动。毛呢暂时还是可以继续从英国输出,因为葡萄牙的毛呢价格仍然高于英国。但是用来换取毛呢的将是货币,而不是葡萄酒。直到货币在英国的积累和在外国的减

少对两国毛呢的相对价值所发生的影响使毛呢的输出无利可图为止。如果英国酿造葡萄酒方法改良极大,那么两国在这两种行业上对换一下,让两国消费的葡萄酒完全由英国酿造,而两国消费的毛呢则完全由葡萄牙织造,也会对于两国都有利。但要办到这一点,贵金属就要重新分配,使毛呢的价格在英国提高而在葡萄牙降低。葡萄酒在英国由于制造方法改良而得到实际便利,相对价格将会下落。这就是说,它的自然价格将会低落;毛呢在英国的相对价格将由于货币的积累而提高。

23 例如,假定在英国酿造葡萄酒的方法改良以前,葡萄酒在英国的价格为每桶五十镑,一定量毛呢的价格为四十五镑;而在葡萄牙,同量葡萄酒的价 格为四十五镑,同量毛呢的价格为五十镑;那么葡萄酒从葡萄牙输出可以获得利润五镑,毛呢由英国输出也可以得到同额的利润。 24 假定在改良后,葡萄酒在英国跌价到四十五镑,毛呢则原价不变。商业上每一笔交易都是独立进行的。一个商人只要能够用四十五镑在英国购买毛呢,并能在葡萄牙售出获取普通利润,他就会继续从英国输出毛呢。他的业务只是购买英国毛呢,而把他用葡萄牙货币所买到的汇票来支付价款。这笔货币的下落如何,对他毫无关系。因为汇出汇票以后,他就已经清付了债款。他的交易当然要由他能否取得这强汇票的条件来决定,但这些条件他在当时知道得很清楚;至于哪些原因将影响汇票的市场价格或汇兑率,却不是他所考虑的事情。

25 如果市场宜于由葡萄牙输出葡萄酒到英国,葡萄酒的出口商就会成为汇票的出卖者。这种汇票或是由毛呢进口商买去,或是由把自己的汇票卖给他的人买去。这样,货币不必从任何一国移动,各国的出口商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商品的价款。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交易,但毛呢进口商在葡萄开支付的货币,将会支付给葡萄牙的葡萄酒出口商;在英国,由于同一汇票的移转,毛呢出口商也就能够从葡萄酒进口商那里得到毛呢的价值。

26 但是,如果葡萄酒的价格已经变得使葡萄酒不能再输出到英国,毛呢进口商还会照样购买汇票,但是汇票的价格将会较高。因为出售汇票的人知道,市场上没有方向相反的汇票可以最后清算两国间的交易。他可能知道,他出售自己的汇票所得到的金或银必须实际输往英国交给他的往来户,以便偿付他授权对自己提出的付款要求。因此,他将在汇票的价格上加上全部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一般公平的利润。

27 如果汇钱到英国去的这笔溢价与输入毛呢的利润相等,输入当然就会终止。但如溢价只是百分之二,为了偿还英国一百镑的债务只要在葡萄牙支付一百零二镑,而成本四十五镑的毛呢在葡萄牙却可售五十镑,那么毛呢就还会输入,汇票还会有人购买,货币还会外流,直到货币在葡萄牙减少和在英国积累,所造成的价格情况使继续进行这种史易无利可获为止。

28 但货币在一国减少并在另一国增加,不会只影响一种商品的价格,而会影响一切商品的价格。所以葡萄酒和毛呢在英国都会涨价,在葡萄牙都会跌价。以前,毛呢在英国的价格为四十五镑,在葡萄牙为五十镑,现在在葡萄矛也许会下降到四十九镑或四十八镑,而在英国则上涨到四十六镑或四十七镑。因此在支付汇票的溢价以后,也许就会剩不下足够的利润来吸引任何商人输入那种商品。

29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货币在备国的分配数量都刚好只是调节有利的物物交换所必需的数量。英国之所以输出毛呢以交换葡萄酒,是因为这样做时它的工业生产效率更大,它可以比它自己两样都制造时得到更多的毛呢和葡萄酒。葡萄牙之所以输入毛呢并输出葡萄酒,是因为葡萄牙的工业用于生产葡萄洒对两国都更为有利。只要英国生产毛呢的困难增加,或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困难增加;或者是只要英国生产葡萄酒更加便利,或葡萄牙生产毛呢更加便利,贸易就必然会立即停止。

30 假定葡萄牙的情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英国发现使用它的劳动制造葡萄洒生产效率更大,那么两国间的物物交换贸易也会立即发生变化。不仅葡萄酒会停止从葡萄牙输出,而且贵金属也会重新分配,同时葡萄牙的毛呢输入也会受阻。

31 两国也许都会发现自己酿造葡萄酒、自己织造毛呢有利。但这会发生一个奇特的结果:在

英国,虽然葡萄酒会较为低廉,毛呢价格却会上涨,消费者会付出更多的价款;而在葡萄牙,则毛呢和葡萄酒的消费者却都能够用更低廉的价格购买这两种商品。在生产方法有所改良的国家中,物价将会提高,而在没有变化发生,但有一种有利的对外贸易被剥夺的国家中,物价倒会下落。

32 但这对于葡萄牙只是一种表面利益,因为葡萄牙所产的葡萄酒和毛呢都会减少,而英国所产的量却会增加。货币的价值在这两国都会多少有些变动。在英国,货币的价值会跌落,在葡萄牙却会提高。用货币计算,葡萄牙的全部收入将减少;以同一媒介物计算,英国的全部收入则将增加。

33 因此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改皇都会改变贵金属在世界各国间的分配情况,因为它会使实现这种改良的国家的商品量增加,同时也会使其一般物价上涨。

34 为了使问题简单起见,我一直假定两国之间的交易只限于葡萄酒和毛呢两种商品。但是大家知道,在输出和输入的贸易单上所列的物品却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的。货币由一国抽出,在另一国积累之后,一切商品的价格都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鼓励货币以外的许多商品输出,因而也就防止了两国货币价值在没有这种输出时可能遭受的巨大影响。

35 除了技艺和机器的改良以外,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不断对于贸易的自然过程发生影响,并会扰乱货币的平衡和相对价值。输出或输入的补贴商品的新税等,有时由于直接作用,有时由于间接作用,会扰乱自然的物物交换,并随之而使输入货币或输出货币成为必要,以便使价格适合于商业的自然过程。这种效果不仅会在有这种扰乱原因发生的国家出现,并且会在不同程度上在商业世界中的所有国家出现。

36 这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为什么货币会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价值,并且还可以说明为什么本国的商品以及体积大而价值较小 的商品的价格,不受其他原因的影响而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较高。如果两国的人口恰好相等,肥力相同的已耕土地的数量也恰好相等,同时对于农业又具有相同的知识,那么,在制造输出品方面陕用较高技术和较好机器的国家里,衣产品的价格也最高。它们的利润率的差异也许会很小,因为工资或劳动者的实际报酬在两国可能相等。但在由于有技术和机器的便利、因而有大量货币输入以换购其产品的国家里,这类工资和农产品用货币计算时都会较为昂贵。

37 在这样两个国家中,如果一个国家在制造某种性质的商品方面有便利条件,另一个国家在制造另一种性质的商品方面有便利条件,那么贵金属便不会显著地流入任何一国。但如果这种便利条件在某一国占有特别优势,这种结果就不可避免了。

38 为便于论证起见,我们在本书前面曾假定货币价值始终不变。现在我们却要说明,除了货币价值上的普通变动相对于整个商业世界来说是共同的变动之外,货币在具体国家中还会发生局部变动。实际上,货币价值既然要取决于相对赋税量、工业制造技术、气候的优劣、自然产品以及许多其他原因,所以在任何两国中从来是不会相同的。

39 不过,虽然货币不断发生这种变动,因之大多数国家通有的商品的价格也就不免有相当大的差异,然而利润率却不会由于货币的流出或流入而受到任何影响。资本不会因为流通媒介增加而增加。如果一个国家的农场主对地主支付的地租以及对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比另一个国家高百分之二十,如果他的资本的名义价值也高百分之二十,那么,即使他的农产品售价上涨百分之 二十,他所得到的利润率还是会恰好相同。

40 利润取决于工资,这一点是不嫌再三说明的。不过这里指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不是每年付给劳动者的镑数,而是为获得这许多镑所必需的劳动日数。因此,虽然一国的劳动者每周得十先令,而另一个国家的劳动者每周得十二先令,两国的工资仍然可以恰好相等,工资对地租以及对土地全部产品的比例也仍然可以恰好相等。

41 在社会初期状态中,制造业没有什么发展,各国产品也几乎相同,都是体积大和最有用的商品。这时各国货币的价值主要是决定于各国与出产贵金属的矿山距离的远近。但是,随着社会

改良和技艺的日益进展,各国又都有了专长的工业制造业,离矿山远近虽然还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贵金属的价值主要要由这些制造业的优劣来规定了。

42 假定所有的国家都只生产谷物、家畜和粗劣衣物,而且黄金也只能靠输出这些商品从产金国或存金国取得,那么黄金在波兰的交换价值自然就会比在英国大,因为运送谷物这样大体积的商品,路程越远费用也越大,而把黄金运到波兰的费用也更多。

43 英国和波兰黄金价值上的这种差异(也就是两国谷物价格上的这种差异),虽然英国土地肥力较大、劳动技术和劳动工具比较优良,因而生产谷物的便利条件远胜过波兰,也仍然会存在。 44 然而,如果波兰首先改良它的制造业,如果它能生产一种为一般所需要、而又在小体积内包含很大价值的商品,或者是它得天独厚,拥有某种为一般,所需要而又为他国所无的自然产品,那么它就能用这种商品换得更多的黄金。这将影响到它所产的谷物、家畜和粗劣衣物的价格。和矿山距离远的不利条件,可能为具有价值大的输出商品的有利条件所抵消而有余,货币的价值在波兰就会持久地比英国低。反之,如果英国拥有技术和机器上的便利条件,则除了以前存在的原因以外,又另加上一种原因使黄金价值在英国比在波兰低,而谷物、家畜和衣物等的价格则较高。 45 我认为支配世界各国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只有上述两个原因;因为,赋税虽然会扰乱货币均衡,但赋税之所以有这种影响,就是因为课税国家在技术、工业和气候方面的有利条件将因赋税而丧失一部分。

46 我一直在细心地区别什么是货币价值低和什么是谷物或任何其他可与货币相比较的商品价值高的问题。一般人都认为这两者的意义是相同的。但是很明显,当谷物每蒲式耳由五先会上涨到十先令时,原因可以是货币价值下落,也可以是谷物价值提高。我们已经看到,为了供养日益增加的人口,我们就不得不渐次使用质量较差的土地,于是谷物对其他物品的相对价值便必然会上涨。因此,如果货币的价值持久不变,谷物就可以换得更多的这种货币,也就是说,价格将会上涨。如果制造业的机器有了改良,使我们能够特别便利地制造商品,谷物价格也会上涨。因为货币会因此流入,从而使其价值下跌,所能换得的谷物就较少了。但由谷物价值上涨而引起的谷物价格腾贵,和由货币价值低落而引起的谷物价格腾贵,效果是全然不同的。在两种情形下,工资的货币价格都会上涨。但是如果原因是货币价值跌落,那就不仅是工资和谷物会上涨,而且一切其他商品都会腾贵。如果制造业者要支付更多的工资,他的制造品所得到的价款也会加多,利润率将保持不变。但如果谷物价格腾贵是由于生产困难造成的,利润就会下落,因为制造业者将不得不支付更多的工资,而且不能提高制造品的价格以资弥补。

47 如果采矿设备有了改进,使贵金属能够以较小劳动量生产出来,货币价值就会普遍下落。它在一切国家中所能交换的商品就会减少,但如果有一个国家在制造业方面有专长,以致使货币流入该国时,其货币价值就会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低,而谷物和劳动的价格相对说来则会更高。 48 货币的这种较高价值不会在汇兑上表现出来。尽管谷物和劳动的价格在一国比在另一国高百分之十、二十或三十,汇票仍然可以按平价流转。在上述假定的情况下,这种价格的差异是合乎自然的现象;并且只有在足量的货币流入工业优良的国家,以致提高其谷物和劳动的价格时,汇兑才能够是平价的。如果外国禁止货币出口,并且能够成功地实行这种法律,它们的确可能阻止这个工业国家的谷物和劳动价格上涨。因为假定不用纸币,这种上涨只有在贵金属流入之后才能发生。但这些国家却不能防止汇兑变得对于它们极为不利。如果英国是这样的工业国,并且防止货币输入是可能的,那么它对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汇兑就会发生百分之五、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的对这些国家不利的差价。

49 每当货币的流通被强制停止,货币被迫不能稳定在适当的水平上时,汇兑行情可能发生的变动便没有服制可言。其效果就和硬将持票人不能随意兑换现金的纸币纳入流通之中一样。这种通货必然只能在发行国流通,因为当过多时,也不能普遍分散到外国去,流通的水平被破坏了;汇兑对于纸币过多的国家必然是不利的。在使用金属货币情形下,如果当贸易的趋势促使货币流向他国时,用无可规避的法律,用强制的手段把货币保持在一国之内,其效果也会是这样。

50 当各国恰好具有本身应有的货币量时,货币在各国实际上也不会具有相同的价值;因为对于许多商品说来,它可以有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差异,但汇兑行情则是平价。英国的一百镑或价值一百镑的白银将购得一百镑的汇票,或在法国、西班牙、荷兰的等量的白银。 51 在谈到不同国家货币的汇兑率和相对价值时,我们决不可依据货币在各国用商品估计的价值。汇兑率决不是由按谷物、毛呢或任何一种商品估价的货币的相对价值来确定的,而是由用他国通货估价的一国的通货的价值来确定的。

52 也可以用把它和两国共有的某种标准相比较的办法来加以确定。如果在英国兑付的一百镑汇票在法国或西班牙所能购买的货物数量和在汉堡兑付的一百镑汇票相等,那么英国和汉堡之间的汇兑就是平价。如果在英国兑付的一百三十镑汇票所能够得的东西不多于在汉堡兑付的一百镑汇票,那么汇兑便对英国发生了百分之三十的不利差价。

53 在英国,用一百镑可能买到一张在荷兰收款一百零一镑,在法国收款一百零二镑,在西班牙收款一百零五镑的汇票或权利。在这种情形下,英国的汇兑对荷兰便发生了百分之一的不利差价,对法国发生了百分之二的不利差价,而对西班牙则发生百分之五的不利差价。这说明这三国的通货水平已经高出应有的水平。减少这三国的通货或增加英国的通货,这三国通货和英国通货的相对价值马上就会恢复平价。

54 有人认为,近十年来汇兑行市对英国的不利差价已达到经常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间变动着,英国通货在这个期间已经贬值了。这些人并没有象人们责备的那样,认冷和各种商品相比较时,货币的价值在一国不能比在另一国高;但是他们确实认为,当英国的一百三十镑用汉堡或荷兰的货币计算,价值不高于一百镑中的生金银 时,除非是贬了值,它就不可能保留在英国。

55 把成色十足的一百三十英国金镑运往汉堡,即使要费五镑,我在汉堡仍然会有一百二十五镑;那么,除非我的金镑并非成色十足,我怎样会同意用一百三十镑去购买一张在汉堡只能得到一百镑的汇票呢?——除非是这种金镑已经耗损,内在价值已经减低到汉堡的金镑以下,如果费去五镑实际送到那里只能卖一百镑。如果是成色十足的金镑,没有人能否认我的一百三十镑将在汉堡得到一百二十五镑,但用纸币一百三十镑却只能得到一百镑;然而仍然有人主张一百三十镑纸币和一百三十镑金币或银币价值相等。

56 有些人的确更合理地认为纸币一百三十镑和金属货币一百三十镑不具有相等的价值。但是他们说,这是金属货币的价值变动了,而不是纸币的价值变动了。他们希望把贬值一辞的意义限于指价值的实际跌落,而不是指货币的价值和法定本位之间的相对差异。一百镑英国货币原先与一百镑汉堡货币具有相等的价值,能够购买一百镑汉堡的货币;在任何另一国家中,在英国兑付的一百镑汇票或在汉堡兑付的一百镑汇票可以买到恰好一样多的商品。后来要得到这些东西,我必须用英国货币一百三十镑,而汉堡人却只要用一百镑汉堡货币就够了,如果英国货币的值价这附还和以前一样,那么汉堡货币的价值必然已经提高了。但是,证据在那里呢?我们怎样断定是英国货币价值跌落,还是汉堡货币价值提高呢?我们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做出这种判断。这是一种无法证明的争论问题,既不能绝对肯定,也不能断然否定。世界各国必然早已相信,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确切可供比照的价值标准,因此就选了一种大体看来似乎比任何其他商品更少变动的媒介。

57 在法律没有改变,在我们没有发现某种其他商品可用来作为比现有标准更为完满的标准以前,我们就必须遵守这种标准。在英国,黄金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只要一个金镑和五本尼威特三克冷的标准黄金不具有相等的价值,货币就是贬值了,无论黄金的一般价值是上涨,还是降落都一样。

更多相关推荐: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后感初读这本书时我读了一遍下来却发现没有读懂作者的思想以及书中的一些例子我都不是很明白他的那些理论和所举例子中的数字我都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许是因为这本书是大师之作而且包含着大师的许多重要理论...

关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 的读书笔记

班级经济三班姓名古芷超学号20xx07000084关于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读书笔记在做读书笔记之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一些杰出的古典经济主义学者李嘉图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古典经济学在英国由配第开始由李嘉图结束...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书笔记全书分为32章每章都好像一篇篇独立的论文并没有严密的逻辑性似乎大多沿袭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但也不乏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前两章主要是对基本原理的阐述后面的主要内容有分配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赋税理...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感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感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面的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衰落和必然走向灭亡的整个过程而导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第一次做了说明阐述了在认识过程中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互关系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解读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关键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或手稿马克思工人阶级共产主义中国国情正文想必在我国没有人是不知道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是什么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作为...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比较优势原理表明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关键概念KeyConcepts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thecomparisonamongproducersofagoo...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十大原理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一至四人们如何决策五至七人们如何相互贸易八至十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面对效率和平等的控制问题效率从稀缺资...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读别做正常的傻瓜有感人们都说学习经济学会使人变得更聪明更精明的确经济学来自于生活却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大到可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左右国家经济形势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琐事而学习经济学是离不开看书的...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近日由于学校读书工程的启动我选择阅读了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本经济学经典之作令我感悟颇深不仅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之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近...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假如我是商人

假如我是商人抱着应付作业的心态我粗浅的看了看曼昆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谁知越看竟越觉得有趣怪不得被誉为最令人鼓舞的经济学教科书尽管作为一本理论教材它依然独具风格它强调用例子说话让我们愿意去接受他曼昆在书里有说过本...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这个学期以来我们一直在上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导读课在莫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阅读了由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我在读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思考这本书难道就像西方有些学者认为的那么完美吗所以我带着怀疑...

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txt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比什么都强舍不得又怎样到最后还不是说散就散曼昆经济学原理阅读笔记20xx年11月13日星期一1321...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