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场所读后感

时间:2024.3.27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读后感 场所,简单来说也就是环境,是为人服务的。这是读过本书之后越发清晰的观念。

在书中,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理念就是:无论是花草树木等软质景观,还是建筑设施等硬质景观,存在的意义,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为人的活动服务。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幅度地提高。对于景观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拔高。没有人愿意在一个使人压抑、烦闷的空间里长时间地工作、休闲。相反的人们都热衷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活。现在而今,设计师们对于场所的设计也愈来愈趋向于人的感受,代替了以前仅仅是提供场所这一单纯的功能。

书中对城市广场、邻里公园、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大学生校园户外空间、老年住宅区户外空间、儿童保育户外空间等不同性质、座于不同位置以及不同使用群体的公共场所都做了详尽的阐述。

书中提到的城市广场与大学生校园户外空间使我印象深刻,同时在其中学到了许多场所设计方面的知识。

对于城市广场,从书中所得加之以自我的理解认识,城市广场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一、标志性明显:城市广场一般占地较为宽广,大多具有明显的标志物。如永川的人民广场:人民广场占地较宽,可辨识度极高,广场中虽没有明显的雕塑等高大景观,但立于广场进口的刻有广场名字的大石本身就具有吸引视线的作用。二、使用人群复杂多样: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的(大多数)休闲娱乐场所,活动人群几乎囊括所有类型。从年龄划分来说,有早起晨练的老年人,有午餐时间小憩的年轻人,当然也有夜晚随大人出门的孩子。从身份来说,有

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有各种类型的商贩(现在大多数广场都有快餐店等设施),有成双成对的情侣??三、植物种植较少:公园与广场的显著区别就在于草地和绿化区域相对于硬质地面的比例。广场中不宜有太多的植物栽植。这也是广场作为一种交通“过道”的必备条件。如永川城区的渝西广场,除广场周围有少量以外,在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植物的影子。

身为大学生,对于书中大学生校园户外空间这一章节的阐述与说明,使得我感同身受。受益良多。书中把大学校园的户外空间类比为一个“家”。相应地赋予其前廊、前院、后院等名称。书中提到,作为前廊,应部分围合,使经过者感受到一个过渡空间、应该精心设计,使之富有特色。对此我个人是相当赞同并膜拜的。结合本学校来看:星湖一教楼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首先教学区入口处景观特色过于杂乱,而且门前大树荫蔽,使得教学楼采光不足。相对来说,二教与三教就好多了,虽然二教的入口稍显狭窄,但它门前有一段悬空的过道,弱化了这种劣势。三教入口就显得相对霸气,前方无遮挡物,光线充足,而且门前有台阶,同学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等人、交谈、闲坐等活动。

书中对于后院的阐述,不可谓不是字字珠玑。如果说前廊是门面,那么后院就自然是内涵了 。不同于前廊吸引人,有特色的要求,后院的设计就相对地自由、自然。正如人一样,在外面得保持良好的仪态、优雅的举止,但在家里就可以随心所欲。后院与前廊就当于外面与家中。“家”本身是较隐私的地方,书中也提到,后院应较为封闭。据调查显示,相对于较为开放的公共场所,后院这一“秘密花园”显然要更受欢迎。同学们更喜欢坐在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宁静,清幽

之地与信任交好的人谈心聊天、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或学习。在观之我们的大学,就缺少了这种备受宠爱的小空间。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只有桃花岛相对安静,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次的认知地图调研中,桃花岛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但更全面地考虑,应当时相对封闭但不闭塞,否则会使身在其中的人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在晚上,这点树种也有提到。

书中对于其他公共环境的深入分析不仅是我对各种场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思想,给自己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感悟。

人性场所------单就书名来看。就不难知道,本书的重点就应该在人的场所。所谓人的场所,就是使人们感到轻松愉悦的同时又能满足工作学习的需要的地方。不需要多复杂,也不需要多富丽。正如邓小平伟人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人与空间,我的理解就是能留住人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人都具有享乐的本性,只有符合了人的需求,满足了个人的某种追求才能被人们广泛地利用,而那些被空置、荒废的场地设计显然就没能满足这些要求,而各种调查也或多或少地支持了这种观点。

本书所介绍剖析的均为室外公共场所,其实融汇一下,室内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再一次强调,环境是为人服务而存在的。书中的各种论述也都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心态进行合理的建议。满足活动需求是必要的的前提,赏心悦目是应当满足的重点。现目今,重点更有与前提并肩的趋势。


第二篇:人性场所读后感-设计引导行为


设计读小论文 同济CAUP 09景观一班 XXX

设计引导行为

——受《人性场所》启发浅析CAUP学院前广场停车现象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对美国背景下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细节做出了系统而细致的归纳,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人道与泛爱。

场所的人性化,好用与好看(当然这种功能的合理性与审美愉悦立足于广泛社会群体而言)之外,有着更深层次的哲学理解。学生认为,书中提及的“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CPTED)强调社会预防与环境设计对行为心理的管理,发人深省。然而不仅仅是城市安全性,广泛的社会行为,如废物丢弃、行走路径、对设施的损坏、停车与人群集聚位置等,都可以,也应当通过这种预防而非克制的方式,形成良好的氛围循环。

人,作为行为活动的主体,他们不仅仅是开放空间的使用者,而且也是开放场所的改造者。握住场所设计大笔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现实往往是,激化的情况下,使用者成为改造场所真正的剽悍大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设计引导行为”,而非暴力规范行为。古人对言论自由有见解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则溃,伤民必多。”人的心理与行为亦然,遏止不能够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易形成激化的反作用力。尊重人性,尊重行为习惯,即是尊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真正的关爱无关暴力与法令,而是从场所设计途径,关照使用者的自然心理,顺应行为活动趋势,用物质环境引导行为活动,以一种以柔克刚的设计手法,达到无为而治的设计境界。

受此启发,针对学院前广场停车的困乱情景,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思考:

1. 停车行为分析,以自行车为例。

⑴无明确引导时,停车首要心理因素是两方面——便捷与安全,哪种心理占优势地位,要看具体情况,即事件背景。时间紧迫,便捷第一,否则,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规则感将主导人们选择自己的停车方式。当然停车习惯也会对行为产生干扰。

A. 就近原则。

离目标建筑物入口最近位置,不仅仅是求便捷心理在诱惑我们,同时离目标建筑物越近越可靠,求安全心理也起到很大作用。

B. 贴边原则。

沿道路边线或墙边线,如果空间足够,就会横向停车,空间不足时,车辆垂直于边线停放。 这一原则可以统言之为贴物原则,在空旷场地上,人们倾向于把车停在坚实可靠的构造物(如花坛、灯柱等)附近。

C. 集聚原则。

如果有自行车在某处形成行列或组团,也会倾向于把车停在这一位置。

当有明确的行为导向时(如地面停车位标记、停车环形栏干等),除就近原则的地位不可动摇外,贴边与集聚原则就被大大削弱了,然而,事件背景与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停车位的可达性,其重要性就大大提升了。

Eg.城规D楼停车

雨棚 (见右图)

1

人性场所读后感设计引导行为

设计读小论文 同济CAUP 09景观一班 XXX 2现状分析。

学院前广场停车高峰为日常早上8:00-10:30(节假日除外),偶尔晚上6:30-8:00。主要原因为教学活动,其中授课带来的是大量自行车车源,而会议等其他活动则会引来大量小轿车。

问题主要集中在:

A. 停车数量。高峰期车辆过多,停车位不足,广场空间被占用,甚至通道空间也被侵犯(不

一定实际占据,往往形成狭长、扭曲通路时在心理上形成一定压迫与不适)。.

B. 停车属性。汽车、自行车混停,汽车停车位不足,停车空间未直接或间接点明停车性质,

导致抽车时自行车与汽车的摩擦损坏。

C. 停车布局。人为排列后停车阵列不合理,主要是阻碍步行交通,以及抽车路径困难。

D. 人力消耗。停车高峰期必须通过手动搬运的方式,来维持学院前广场的正常使用。

3原因分析。

A. 文远楼北部停车空间过于空旷,停车者不会主动向建筑边缘停车,因此最初的车辆散乱地

占据了榆树树列部位,后来者即使想停到车列内部也无法到达,只能向外沿占据通道空间。

B. D楼西北角对准广场交通枢纽,且正门开向北部,北部有限的空地会被学生占作停车空间,

从而严重阻碍了广场的交通。

因此,初步的分析结果可以得知,人们将车停在D楼东北面是一种心理与行为的必然,如果要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考虑将D楼西南方向门开放,引导人们将车停在外国语学院后墙。 D楼西南入口

图示停车问题集中点

? 停车高峰区

? 入口停车区 引导停车区

学生人流方向与路径

2

设计读小论文 同济CAUP 09景观一班 XXX

4设计目标。

通过对停车行为的考察,调整预定的停车位置及建筑出入口进行协调,希望的是达到: ? 人性场所——心理舒适,生理便捷。

? 无为而治——非外加人力调控(搬车),设计引导行为。

? 动态平衡——在自行车、汽车、行人三者之间自然形成良好的调节关系。

设计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否也可以理解成设计达到无微不至,从而可以顺其自然、自我运转的境界。

用设计引导行为,体现的是为人与设计的一种儒风,是对使用者心理与行为的尊重与谦让。作为设计师,人性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思想位置,在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场所与人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尊重。人性场所的理念实际上是设计师一种哲学与建筑、生活与学术的双重追求。

人性场所读后感设计引导行为

人性场所读后感设计引导行为

人性场所读后感设计引导行为

3

更多相关推荐: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

人性论 读书报告

由人性论过渡到休谟问题及其深刻影响休谟人性论读书报告摘要休谟在人性论中谈及了知性情感和道德在他看来我们对心灵以外的世界是一无所知的宗教信仰没有根据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感情而不是上帝的法律他在人性论中贯彻了不可知论...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

休谟人性论读书摘抄及感想通常讲大道理的书都不是那么有趣的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懂得而且其中的道理就算不懂也不会影响到吃饭睡觉但一旦明白后它就是我们的财富也许我们会在今后某个时候发现它的用处这时我们就高人一等了最...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

《人性论》读后感

我读人性论骄傲使人落后谦卑使人进步满招损谦受益这些名言警句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是骄傲和谦卑是怎么产生的他们又和什么有关系我想就不一定每个人都说的出来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他的人性论里详细的证明了骄傲和谦卑产生的...

人性论读书笔记

20xx111785丁迪工商管理读书笔记人性论休谟之前并没有很认真仔细的读过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巨作这次十一有时间就品味了一下休谟的名著人性论其实还是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哲学到底在研究什么但是至少知道了休谟是怎么论证...

人性论读后感

浅析休谟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摘要本文根据休谟人性论第二卷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的尊重的有关论述梳理出我们对于富人与权贵产生尊重的三个原因一是归之于他们所有的财物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所以在每一个考虑或观察...

国富论读后感

斯密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

论法的精神读后感

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法的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理想的政治制度该书被称为quot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的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qu...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读后感读了论犯罪与刑罚我对法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勇敢地揭露了旧的刑事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并且从论犯罪与刑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贝卡里亚为代表的刑事古典...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薛胜伍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

《人性论》读后感

A我们小组读的书是休谟的人性论爱与恨在读人性论爱与恨这一章之前我一直没有对其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认为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为什么要思考那么多简直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想法齐有A但是通过阅读深入其境的...

人性论读后感(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