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读后感

时间:2024.4.21

通过聆听老师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解读,让我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党校课程中开设了这一课题,也是希望我们通过党校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许多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论,而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品格。其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形态,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其内在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科学理论。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信仰,而且把它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方法来接受。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普鲁士。他25岁时迁居法国巴黎。在大学里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他与恩格斯一起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直到1883年3月14日因病逝世。

《共 产 党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2月共同起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引言中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 产 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 产 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 产 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之后被译成了更多的版本问世。至今,在全国发现中文第一版本《共 产 党宣言》只有11本,浙江两本,上虞一本。在建党80周年前夕,上虞市档案馆珍藏的《共 产 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这让身为上虞人的我,倍感自豪。

《宣言》阐述作为无产阶级先进队伍的共 产 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出为党的最近目的而奋斗与争取实现共产主义终极目的之间的联系。《宣言》最后庄严宣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我们学习《宣言》就是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产物。当今世界和时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

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曲折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环境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和没有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迥然不同的,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他所感受到的是马克思著作里的鲜活的思想和充满激情的文字,不至于象马列主义教程一样令人恹恹欲睡,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使人能够深入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而不读原著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充其量是走马观花、管中一窥而已,所以,不读马克思原著的人对马克思主义误解居多,读过马克思原著的人大都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捍卫者!

就我个人而言,在读马克思原著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说实在的,这些死的结论常常令我提不起兴趣来,抽象而空洞,学过之后,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仅仅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字句,不仅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就遗忘了,所以,课堂上的马克思主义往往使人走向它的反面,就是有意无意地要让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反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需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去领会。

尽管在中学时代我已经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我对自我人生的要求之一:有生之年读一些经典的书,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所了解。除了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外,我最大的想望就是系统地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看看这两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如何思想和认识世界的。当初这在我心底里只是一种蒙胧的愿望,因为,在一个买卖欢笑、尽情享乐和追求消费的时代,有谁愿意花功夫去读那些需要思考和耐心的大块头著作呢?这些著作大多被束之高阁,代之以快餐式纯消遣式书籍,因此,很长时期以来,我并没有刻意去搜寻马克思恩格斯的书籍,只是在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接触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我到一个朋友家里串门,无意中发现其父亲书架上陈列着六七十年代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崭新的四大本,似乎自从它摆放在书架上就从来没有人光顾过,既然主人只是把它作为摆设,不如我拿回去随便翻翻,于是我从朋友家取走了这四大本著作,闲暇之余开始研究起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来,一来圆我一个梦想,二来希望通过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使我对于现实社会性质的认识有所帮助。这不经意的经历竟使我从此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爱不释手,一发而不可收,此后,我又陆续找来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来读,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知。在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时候,我的感觉是我似乎才第一次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社会现象能够看得更通透,对于通常得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难怪恩格斯说,马克思著作是一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透过他的著作处处可以感受到关于社会分析和政治问题的真知灼见。学习马克思经典著作心得体会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及相关专题的学习,使自己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学习原著是一段艰苦的历程,也是一段启迪心智的过程,通过导读与研读,思考与交流,自己感觉始终处于一种迷惑与理解的轮回之中,而回首初读原著时的情景,不禁又发觉自己的认识之路已走过了一大段旅程。作为一名党课的学员,我们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处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社会及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承担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许多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 产 党立党的理论基础,更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之初150多年来之所以至今还保持着无尽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飞速变迁,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不断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正在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研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全面掌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创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胜利。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40年代中期):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直接理论来源(最直接、最重大影响)

(1)德国古典哲学(最高成果)

A.黑格尔(德,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辩证法

B.费尔马哈(德,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唯物主义

(2)英国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叶)

代表人物:西门、傅立叶、欧文

2.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主观条件

(1)树立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2)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较多的学科领域。

(3)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具有双重优越性。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发展者。

(1)《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1845.春,马克思)和《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马克思+恩格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2)《哲学的贫困》(1847.7,马克思)和《共 产 党宣言》(1848.2,马克思+恩格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3)《资本论》(第1卷,1867,马克思+第2-3卷,恩格斯)

2.列宁(论文):《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C末20C初传入中国)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其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 1

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言之: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革命性

(1)彻底的批判精神。

(2)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2.科学性

(1)不带任何偏见性。

(2)深刻性。

(3)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1.含义: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

2.意义:

(1)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长期性)。

4.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1)对党和国家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是与时俱进的典范。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最高):推翻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1.理想

(1)定义: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简言之:人的奋斗目标)

(2)内容: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最根本,核心)等。

2.辩证统一:

A.最高理想(长期):实现共产主义

B.共同理想(近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2)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3.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2)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2

(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1.坚决反对任何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3.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

4.在中国现时代,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目的: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1)定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2)决定因素:

A.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3.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新的研究课题

(1)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世界新技术革命。

(4)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方法论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

(2)理论创新。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3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哲学:

(1)定义:A.世界观(定义: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B.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重大问题(世界的本质问题):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A.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a.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源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a)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

代表人物:贝克莱(18C,英)、陆九渊(宋)、王守仁(明)

(b)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

代表人物:黑格尔(19C,德)、朱熹(宋)

b.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代表:“原子论”(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元气说”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论

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基本思想:①承认是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②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③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3)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A.本体论: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B.认识论:可知论VS不可知论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VS历史唯心主义)。

(二)物质

1.定义(列宁):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根本属性:运动

(1)运动VS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

B.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相对静止

A.定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B.情形:

a.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b.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C.意义:

a.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b.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c.理解绝对运动。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

3.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

(1)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A.持续性: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B.顺序性: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C.特点:一维性(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2)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宽、高度)

(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

A.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B.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C.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定义: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2.内容:

(1)(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种类: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类主体

(2)(实践)客体: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A.特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B.基本类型:自然客体(自然物+人工自然物)、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主观精神+客观化精神)

3.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5.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自在自然→人化自然(随着实践活动的扩展)

A.自在自然:

a.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

b.人类实践活动目前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B.人化自然: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自然。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5

(一)世界(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客观性: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的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

(1)坚持全面的观点。

(3)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3.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上升性、前进行的运动变化)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

(1)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决定因素: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实物发展的辩证本性。

(1)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3.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VS形而上学

1.表现: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焦点: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唯物辩证法:

(1)定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内容:

A.对立统一规律(实质、核心,宇宙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b.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c.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d.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其他范畴: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A.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6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基本属性):

(1)定义:

A.矛盾的同一性:

A-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情形)。

b-1.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

b-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A-2.表现: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b.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

B-1.定义: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B-2.表现:

a.量变过程。

b.质变过程。

(2)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结

(3)方法论: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定义:

A.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

B.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2)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应用: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及始终。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2)矛盾的特殊性:

A.形式: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c.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B.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重要表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情形)

C-1.主要矛盾(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和次要矛盾(处服从地位)的不平衡。

a.关系:

7

a-1.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方法论:坚持“两手抓”。

C-2.矛盾的主要方面(处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和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的不平衡。

a.关系:

a-1.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a-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关系:辩证统一

A.互相联结。

B.互相区别。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应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1)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3)度(质和量的统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

意义:

A.认识上,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B.实践上,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量变、质变

(1)定义:

A.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B.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区别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关系:辩证统一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1)肯定: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否定: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3)关系:辩证统一(相互依存、渗透)

(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①内容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事物通过其实现自身运动、自我发展。

B.特点: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8

C.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是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

②方法论

A.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B.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2.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3.现实意义:

(1)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3)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4.错误观点:循环论、直线论

5.方法论:

(1)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2)要有走曲折的路和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显著特点: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2.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相互作用。

(3)客观的、普遍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意义:

(1)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2)偶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

(1)对立统一

(2)辩证统一

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B.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错误观点:

9

(1)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2)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4.意义:

(1)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

(2)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3)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现实性: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3.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意义:

(1)一切工作从现实出发。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四)内容和形式

1.定义

(1)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2)形式: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关系

(1)对立统一

A.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相互作用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

B.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

C.构成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3.意义: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

4.错误观念:形式主义←→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定义

(1)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2)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A.真相:现象=本质

B.假相:现象≠本质

2.关系:对立统一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A.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10

B.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

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C.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

本质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2)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A.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B.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3.意义

(1)对立→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2)统一→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和自然规律

1.规律

(1)定义: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点

A.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的普遍性: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2.自然规律: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1.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2.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有规律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

1.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

(2)社会性劳动的产物(决定性)

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B.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2.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A.意识的主观性:a.意识只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b.通过感性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理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和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不仅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

B.意识的客观性:a.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b.反映的是客观事物。c.产生差异性个体意识的原因是客观的。 11

d.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来源于客观世界。 ∴意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定义: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具有主动创造性。

(3)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最突出)。

2.性质:正确+错误

(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活动。

(1)产生(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劳动实践

(2)起源=意识的起源

2.认识论VS本体论

(1)认识论: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本体论:世界的本质或本源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

(3)关系:

A.认识论和本体论是不可分的。

B.本体论决定认识论。

a.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 b.本体论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

3.认识VS认识论(区别:相对)

(1)先有认识及其发展,后有认识论。

(2)认识发展史同人类、生产、社会发展史一样漫长;

认识论是认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

(3)认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认识论是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揭示认识的本质、产生和发展规律。

4.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1)特点(最显著):实践性

(2)划清界限

12

A.唯物论的反映论VS唯心论的认识论

B.可知论VS不可知论

C.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VS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研究课题来推动认识的发展。

(2)认识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观察和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三、认识(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主体

(1)定义: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2)性质和特点:

A.自然属性

B.社会历史性(=认识主体的历史性):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

C.能动性(突出特点,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认识主体的能动性/自觉的能动性):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

(3)结构

A.人类个体(最小单位)

B.群体

C.人类整体(最高层次):历史+现在+未来的人

2.认识客体

(1)定义: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结构

A.自然客体: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精神活动+精神产品

(3)性质: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3.关系:对立(相互区别)统一(相互依存、作用;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1)实践:改造VS被改造

(2)认识:反映VS被反映

(3)相互作用: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条件)

A.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13

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全面的。

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1)决定因素:认识主体(感觉+思维器官)和客体(现象+本质)的特征

(2)感性形式:由思维器官反映事物的现象。

(3)理性形式:由感觉器官反映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感觉(最直接)、知觉、表象

(2)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概念、判断、推理

(3)关系:对立统一

A.区别:感性认识是不深刻、片面的;

理想认识是深刻、全面、相对稳定的。

B.联系

a.理想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两者相互渗透。

(4)错误观点:经验主义(经验论)、教条主义(唯物论)

二、理性认识→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意义)

1.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检验、丰富和发展理性认识。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

(1)决定因素

A.客体

a.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b.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逐渐暴露出来。

c.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B.主体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的有限性: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2)认识的无限性: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3)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节: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论

14

(1)真理:主体正确地反映客体。

(2)谬论:主体歪曲地反映客体。

(3)关系

A.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B.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A.任何真理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是绝对的。

B.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3)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A.广: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

B.深: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的正确认识。

(4):(2)+(3)

A.关系

a.相互依存

b.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c.相对真理→绝对真理

B.错误观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

(1)“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

(2)“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原因

A.实践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使认识得到检验。

B.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2)实践标准VS逻辑证明(逻辑证明不具有最终性)

A.不能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B.不能用逻辑证明取代实践标准。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A.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能对人类的一切认识做出检验。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A.任何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15

三、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

1.价值: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

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2.关系:

(1)对立

(2)统一

A.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

B.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3.真理的价值(表现):真理的功能

(1)指导实践

(2)再认识

(3)教育和激励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在本质和要求)

一、认识的目的:运用(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党的思想路线VS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1)思想路线:一个阶级与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2)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关系:统一

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最早:《河间献王传》(《汉书》,东汉,班固)

D.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党的群众路线VS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6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紧密相连: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B.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地理环境

(1)定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以来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2)构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3)作用

A.依赖

a.人类生存的场所。

b.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b-1.生态资源

b-2.生物资源

b-3.矿物资源

B.制约和影响

a.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b.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

17

(1)定义:一个综合范畴(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

(2)作用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B.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合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3)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生产方式

(1)定义: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

(2)构成:生产力+生产关系

(3)作用(决定性)

A.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B.生产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

1.社会心理(低级层次)和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高级层次):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各种思想体系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

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主体。

(三)关系:辩证(1+2)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2)表现

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C.社会意识受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反映者(意识主体)的影响和制约。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定义: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2)表现

A.先进/正确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先前发展。

B.落后/错误的: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定义:社会意识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和平衡。

(2)表现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相互作用、影响。

18

E.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重要表现)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高度概括、抽象的范畴,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3)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1.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系统: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一定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劳动者(体力+脑力)、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天然存在的+劳动加工的)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3)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教育

3.技术非单独的生产力要素

(1)硬件:生产的物质设备。

(2)软件:人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体系(相互联系、制约)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基础)

A.类型:生产资料公有制+私有制

B.表现

a.生产劳动的前提。

b.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2)。

d.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3)。

(三)规律(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

关系(辩证):1+2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

(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A.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19

B.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1+2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一)经济基础/生产关系

(二)上层建筑

1.定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及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综合。

2.类型

(1)政治/实体性上层建筑(有形):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2)观念/思想上层建筑(无形):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思形态。

(3)关系

A.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B.政治上层建筑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三)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

关系:辩证(1+2)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先进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帮助其确立、巩固和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极力维护并妄图其免于灭亡,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1+2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

1.经济(划分标准):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

(1)5种(直接):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2)3种(间接):

A.划分依据:人的发展状况

B.内容: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 20

社会)

(3)关系

A.都是马克思提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互补的,划分本质是统一的。

C.相互不能否定或取代。

2.技术(划分标准):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统一:人的自觉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根据: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归结于生产力水平

(1)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以此形成的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却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合力论:社会结果是由各个个人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造成的;每一个个人和每一种社会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社会结果却体现了历史必然性。

(3)历史决定论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内容

A.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历史决定论

B.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主体选择的作用

2.关系:一致、不矛盾

(1)(历史决定论)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2)(历史决定论)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或然决定。

单义决定: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联系。

或然决定: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

(3)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会有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其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各国历史发展过程所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1)纵向:5种社会形态

(2)横向: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体系、上层建筑。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也是千差万别的。

(1)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2)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3)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4)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21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1)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

3.关系: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

(1)矛盾(1)起主导作用。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反作用。

4.作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

(2)A.制约和决定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B.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C.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D.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二、阶级斗争

1.阶级

(1)定义: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产生和存在: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

(3)实质:经济范畴→社会范畴

2.阶级斗争

(1)定义: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B.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2)根源:物质利益的对立。

(3)形式:经济、政治、思想斗争

3.作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

(1)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2)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社会运动(基本形式)

1.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

(1)定义: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2)标志(首要、基本):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3)产生: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4)基本形式:暴力革命(由国家的本质决定)

(5)作用

A.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B.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22

2.社会改革

(1)定义:同一社会制度(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2)实质:社会革命VS社会改革

A.性质

社会革命:改变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社会改革:不改变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

B.目的

社会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自下而上。

社会改革: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自上而下。

C.形式

社会革命:暴力革命。

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

(3)作用

A.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B.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C.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3.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社会改革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不同时期、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

A.表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VS阶级社会的改革

a.形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主动的、自觉的

阶级社会的改革:被动的、自发的

b.出发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阶级社会的改革: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c.效果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

阶级社会的改革: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矛盾,不能在的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

a.由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

b.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

c.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

d.必须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4.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文化

1.定义

(1)广: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财富的总和。 23

(2)狭:观念形态,包括一切的社会意识形式。

2.本质: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

3.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前提: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开放性)

文化的多样性(个性)VS文化的统一性(共性):辩证统一

→:基础

←:前提

4.社会功能

(1)信息功能

(2)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3)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4)认识功能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前进方向(中国共 产 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内容: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目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世界。

(4)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6)功能和作用

A.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

B.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

1.属性

(1)自然属性(基础):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征。

(2)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2.本质

(1)劳动(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

(2)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区别

A.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

B.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

(3)人的需要

3.与社会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产生: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发展变化: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3)本质: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是一致(指实践)的。

(4)目的: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24

二、人民群众

1.历史观上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焦点:历史的创造者(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历史唯物主义:广大人民群众

(2)历史唯心主义:个别英雄人物

2.定义: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1)量的规定性: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个人)

(2)质的规定性: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3.本质:历史范畴

4.现阶段内容:

(1)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集团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作用:历史的创造者

(1)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6.制约:既定的历史条件

7.无产阶级政党

(1)根本观点:群众观点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向人民群众负责。

D.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基本出发点、最终归宿,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一切依靠群众(根本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本工作方法,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意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个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前提)VS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辩证统一

(一)分类依据: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普通个人VS(<)历史人物

依据:大or小。

2.正面/杰出人物VS反面人物

依据:积极的or消极的

(二)作用

25

1.杰出人物

(1)表现

A.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

a.能够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

b.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根据其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作斗争。

B.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为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C.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

其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促进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基本观点和方法

A.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B.作阶级分析。

C.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

D.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无产阶级领袖

(1)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

(2)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1.定义

(1)商品: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2)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A.商品生产: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B.商品交换: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

2.产生和存在(基本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

(2)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

3.决定因素(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26

(2)抽象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的实体。

(3)关系: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4.属性(商品的二因素)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A.一种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物品的有用性。

(2)价值(社会属性):最本质

①定义: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②构成

A.物化/过去的劳动(转移的具体劳动,无发生新价值):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B.活劳动(活的抽象劳动,发生新价值):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新消耗的抽象劳动

(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新创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③实质

A.质:=

B.量(商品的价值量):有差别

5.商品的价值量

(1)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条件)

①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

②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

A.劳动熟练程度: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

B.劳动强度: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2)构成:商品的社会价值VS商品的个别价值

①定义

A.商品的社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

B.商品的个别价值: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②关系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盈利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亏本、破产

(3)关系

①简单劳动VS复杂劳动

A.简单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尺度):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B.复杂劳动(倍加的简单劳动,通过市场交换自发实现):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②劳动生产率(反比)

A.定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B.表示

a.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b.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C.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无变化→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无变化

27

6.货币

(1)产生:一般等价物(某种商品成为商品价值的一般代表)

贵金属能固定充当货币的原因

A.本身包含一定价值的商品。

B.便于执行货币的职能(体积小且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不易腐烂、便于保存和携带等自然属性)。

(2)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职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A.价值尺度(最基本)

a.定义: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b.表现:价格

c.价值VS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流通手段(最基本)

a.定义: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b.构成

b-1.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买:商品—货币;卖:货币—商品)。

b-2.货币流通: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不断运动。

c.沿革:贵金属(条块)→铸币→纸币

d.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实际金属货币的需求量→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C.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D.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E.世界货币: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二、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VS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双重属性)

1.定义

(1)社会劳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是构成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质。

(2)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按照自己私人的意愿和利益进行的,具有私人性质。

2.条件

(1)生产资料私有制

(2)社会分工

3.表现

(1)全部不能销售→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部分不能销售or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只能转化一部分为社会劳动。

4.作用:决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1.定义:商品按照商品的社会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

(1)价值量的决定。

(2)实行等价交换。

28

2.作用

(1)构成

A.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

B.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内容

A.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贫富差异)。

3.表现形式:价格的波动

(1)价格<价值:供过于求

(2)价格>价值:供不应求

(3)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的原因

A.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

B.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

四、资本主义

1.生产关系(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剥削和被剥削

(1)产生

A.时间:封建社会末期

B.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基础: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小/简单商品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基础上,以手工劳动进行商品生产的经济。

(2)形成

A.商业的发展(促进)

B.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a.基本条件

a-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a-2.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b.实质: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起来,使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c.典型:英国“圈地运动”

2.制度的确立(条件)

(1)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

(2)产/工业革命(完全):生产技术革命(手工生产→机器生产+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定义: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体力+脑力),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

1.基本条件

29

(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者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特点

(1)价值

①生活资料的价值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目的: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

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目的: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目的: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②历史和道德因素: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

(2)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自身更大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构成

(1)劳动过程

①定义: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②特点

A.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B.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资本家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劳动力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本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m)

(1)定义: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2)生产的基本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前提: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B.途径:工作日延长+劳动强度提高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主要方法)

A.前提:工作日不变

B.途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

C.条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实现过程: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3.工人的劳动时间(1day)

(1)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2)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三、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

(1)定义: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剥削和被剥削)

30

(3)构成

①资本技术构成(物质形态):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构成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②资本价值构成(价值形态)(依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A.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B.可变资本(v):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意义

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b.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③资本有机构成(c:v):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2.剩余价值率(m’)(表示)

(1)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

(2)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量(M)

(1)表示: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m’<m/v>×v)

(2)途径

A.提高m’(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增加v(雇佣更多的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4.剩余价值规律

(1)内容: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A.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B.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C.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2)意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深刻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趋势。

四、(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定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2.客观必然性

(1)内在动力: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2)外在压力: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

3.实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后果

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②失业/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的供给>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形成。

*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A.起着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以满足资本对劳动力有时增加有时减少的需要。

B.迫使在业工人接受较低的工资和较差的劳动条件,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统治与剥削。

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1

5.历史作用

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6.必然趋势: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政治制度

(一)定义: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二)构成

1.国家制度(核心)

(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专政)

(2)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

A.定义:以君主(/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

B.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C.类型

(A)议会君主制(大多数)(典型:英国)

实:议会(国家政权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立法机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内阁/政府

*内阁

a.产生:议会根据宪法,对议会负责

b.组成: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

c.领导人:首相/总理

虚:君主(象征意义)

(B)二元君主制(少数)(典型:约旦)

a.国家政权:实(君主←内阁)+虚(议会)

b.君主(最高统治者,掌实权)(权力)

(a)组内阁。

(b)批准和颁布法律,召集和解散议会。

②民主共和制

A.定义:由选举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B.性质(较完备、成熟、典型):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

C.类型

(A)议会/内阁共和制(典型:德国、意大利)

实:议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责任内阁(掌实权)

虚:国家元首(总统)

(B)总统共和制(典型:美国)

32

实:(名义上对选民负责←)总统(←政府):国家元首,选举产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

议会(最高立法机关):对总统的严重违宪行为可提出弹劾,但不能罢免。

(C)半总统制(典型:法国)

实(政府首脑):总统(选举产生)+政府总理

(D)委员会/合议制(典型:瑞士)

a.议会(最高立法机关)←委员会(政府,议会的执行机构,最高行政权力)

b.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各委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③专制独裁制(典型:德国、意大利、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

2.政党制度

(1)资产阶级政党

①政治目的:执掌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②主要职能

A.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B.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C.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2)类型

①一党制: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②两党制(典型:美国)

A.定义: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

B.构成:执政党+在野/反对党

③多党制(典型:意大利、法国)

定义: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3.普选制度

(1)定义: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2)作用

A.资产阶级统治者通过选举获得合法外衣。

B.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进入统治机构,遏制某些恶劣政党的活动。

C.使劳动人民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政事和国家管理的表面权力,以缓解阶级矛盾。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

(3)限制

A.选民的资格:不利于劳动人民。

B.候选人的资格:交纳高额保证金,花费高额的竞选费用。

C.计票方法、选区划分方式、候选人提名办法等:有利于资产阶级政党。

(4)特性:虚伪性

(5)本质: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

(1)意义: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民主共和制国家)政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

(2)定义:最高权力=立法权(议会)+行政权(政府)+司法权(法院)

33

*分权制衡: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和制衡。

①议会/国会/议院

A.构成:议长+议员(定期选举产生)

B.职权: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C.类型

(A)一院制(亚、非、拉)

(B)两院制

a.美国:参议院+众议院

b.英国:上/贵族院+下/平民院

c.法国:参议院+国民议会

D.作用

(A)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

(B)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

(C)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②政府/内阁

A.领导者称呼:总理/首相、总统(总统共和制)

B.职能

(A)对内

a.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专政,按照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约束他们的行为。

b.对社会实行管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运转和发展。

(B)对外

a.保卫本国安全,防止和反对外来侵略。

b.开展对外交往,甚至进行对外扩发动侵略。

③法院(职权)

A.执行资产阶级的法律和法令。

B.对违反宪法的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具有审查权。

(3)实质: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5.民主制度(核心、主要标志):议会制

二、意识形态

1.定义:资产阶级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和见解,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历史进步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上升时期)。

3.阶级局限性(本质):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4.核心:利己主义(体现)

(1)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

(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重要特征):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

*价值观: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意义、作用)进行评价的根本观点。

34

(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观:有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观念体系。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1.循环阶段

35

(1)购买(形态变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

(2)生产(形态变化+价值增值)(决定性):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3)销售(形态变化):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公式:P226)

2.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购买(劳动力+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商品(价值+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3.实质: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二、资本的周转

1.定义: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2.周转速度

(1)构成

①周转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A.生产时间

a.劳动时间: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b.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尚未或暂时未同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 b-1.自然力对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时间。

b-2.停工时间。

b-3.生产资料的流通时间。

B.流通时间:产业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

a.购买时间

b.销售时间

②周转次数

A.计算单位:年

B.公式:P227

(2)影响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

A.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构成:P229

(A)固定资本

a.定义: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b.特点:多次转移、收回

(B)流动资本

a.定义:产业资本家用于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36

b.特点:一次投入、收回

C.影响: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

(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反比)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正比)

*预付总资本

a.计算单位:年

b.公式:P230

(3)影响

①年剩余价值量(正比):P231(公式)

②年剩余价值率(正比):P231(公式)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

1.沿革

(1)单个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运动,实现着价值的增殖)。

(2)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3)社会资本再生产:社会资本的运动。

2.核心: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补偿

(1)社会总产品

①定义: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计算单位: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②构成

A.实物形态

a.生产资料→第一部类(Ⅰ):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

b.消费资料→第二部类(Ⅱ):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

B.价值形态

a.不变资本价值(c)

b.可变资本价值(v)

c.剩余价值(m)

(2)构成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

②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1.基本条件: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公式:Ⅰ =Ⅱc

2.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价值=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价值和

公式:Ⅰ(c+v+m)=Ⅰc+Ⅱc

37

(2)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价值=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公式:Ⅱ(c+v+m)=Ⅰ(v+m)+Ⅱ(v+m)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基本条件: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公式:P234

2.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价值=两大部类(原有+新追加)不变资本价值

公式:P234

(2)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价值=两大部类(原有+新追加)可变资本价值+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和 公式:P234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定义: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2.最根本想象、典型特征:商品生产过剩

3.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商品生产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4.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1)内容:生产的社会化VS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

(2)表现形式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VS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

B.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VS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5.周期性: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

(1)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2)影响: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危机<决定性>→萧条→复苏→高涨)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生产资本(作用、意义):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1.资本家盈亏的界限。

2.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

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VS利润)

1.联系:剩余价值=利润

2.区别:

(1)剩余价值→利润:本质;剩余价值←利润:转化形式

38

(2)剩余价值:可变资本的产物。

利润: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3.实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

(1)剩余价值率VS利润率(区别)

A.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

剩余价值率: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利润率: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B.数量不同: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C.剩余价值的来源表现不同。

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

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2)标志:资本增殖程度

(3)影响因素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正比)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比)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正比)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正比)

四、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平均利润

(1)形成:

①初期: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

②较高时期: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平均利润

(2)本质: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3)平均利润VS超额利润

平均利润: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

超额利润:同一部门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本主义关系。

*超额利润: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构成:利息(借贷资本家)+企业利润(职能资本家)

2.平均利润率

39

(1)公式:P242

(2)取决因素

A.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

B.投入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五、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公式: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VS价值(联系)

(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2)生产价格总额=价值总额

(3)生产价格的变动是由价值的变动而引起的。

3.影响: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变化(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1.本质: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职能资本形式。

*可能性

A.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不同于生产资本及货币资本的职能。

B.产业资本家必须有一部分的资本经常在流通过程中执行商业资本的职能。

2.职能(必要性):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条件

A.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人专门从事商品的销售,产业资本家不兼任。

B.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3.作用

(1)积极(条件:在社会总资本中,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A.(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活动)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活动)缩短流通时间。

(2)消极:加深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

二、商业利润

1.定义: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2.途径:商品的销售价格>商品的购买价格

3.实质: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实现: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

40

4.来源: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商品生产价格=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1.定义: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并服务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资本形式。

2.形成环境:资本主义再生产

3.来源: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

(1)固定资本折旧费

(2)流动资金

(3)剩余价值

4.本质: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体现)

(1)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2)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利息(>0)

1.定义: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为了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2.来源: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三、利息率

1.计算单位:年

2.公式:利息量/借贷总资本

3.影响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率←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

4.确定:国家金融机构

四、资本主义银行

1.定义: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

2.职能

(1)吸收存款(负债业务):信用中介

(2)发放贷款(资产业务):支付中介

3.资本构成:自有资本(小部分)+借入资本(大部分)

41

4.银行利润(数量: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经营业务费用

(1)来源: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2)实质:银行资本家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

(3)实现:剥削银行雇员的剩余劳动。

五、股息

1.定义:股票持有者按照股票的票面额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分得的收入。

2.本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六、股票

1.定义: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2.价格: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决定因素:股息(正)+银行存款利息率(反)

七、股份公司

1.定义: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分散的货币资本而合资经营的企业。

2.形式: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产生条件

(1)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2)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

4.组织结构

(1)股东会(最高权力机构)

A.表决权计算:股票数(股票控制额)

a.绝对控股权(50%↑)

b.相对控股权(5%,20、30%)

B.真正所有者:大股东、大资本家

(2)董事会(经营决策)

(3)监事会(监督)

5.本质:大资本控制小资本,支配其他阶层货币收入。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一、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

1.构成:

(1)平均利润(资本家)

42

(2)地租(土地所有者):超额利润(基本形态)

Ⅰ级差地租

<1>定义: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2>形成

①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

②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A.定义: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B.影响

a.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b.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3>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原因):土地私有制

<4>源泉: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5>形态的形成条件

①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同<2>

②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Ⅱ绝对地租

<1>定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垄断所获取的地租,农业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价值的超额利润。

<2>原因:土地私有权垄断(资本主义农业)

①定义: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②影响

A.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B.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3>源泉:(租优、中、劣等地的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4>变化(形成条件):农业经营者和土地所有者为一人,不需缴纳绝对地租。

2.特征

(1)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

(2)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

(3)地租体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农业雇佣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二、土地价格(决定因素):地租(正)+银行存款利息率(反)

43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

一、基本经济特征(列宁,1916,《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通知。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二、概念

(一)垄断

1.定义: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因此达成协议,垄断该部门的生产或流通,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情况。

2.产生(物质条件、基础):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从客观上要求生产和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日益集中。

3.过程:自由竞争→生产和资本集中

4.竞争:自由竞争阶段VS垄断阶段

(1)竞争仍存在的原因

①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2)表现

①目的: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②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③激烈程度、后果:大大超过。

④范围:国内、国外;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二)垄断组织

1.定义:若干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绝大多数产品生产和销售及原料市场,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组织。

2.形式(实质):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生产和市场,更多地榨取劳动者的血汗,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1)卡特尔: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较稳定的垄断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2)辛迪加: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44

(3)托拉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4)康采恩:由一两个特大型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3.表现(垄断统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加强)

(1)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2)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3)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4)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三)垄断财团

1.构成

(1)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产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实现)

①经济上:“参与制”(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②政治上:“个人联合”

2.表现(战后增强)

(1)垄断财团实力的迅速增长。

(2)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

(4)大财团的资本结构日益社会化。

A.大财团之间相互渗透。

B.股权的分散。

(四)垄断利润(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1.定义: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来源

(1)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2)通过垄断高价和低价来控制市场,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3)海外利润: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4)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

3.实现:垄断价格

(1)定义: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构成

①垄断高价:垄断资本在出售之间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②垄断低价: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3)垄断本身不能创造价值(WHY)

45

①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

②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

③其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二、发展

(一)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产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2.发展(WHY)

(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私人垄断不愿涉足。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3.基本形式

(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企业

(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企业内(国有资本+私人资本)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种种方式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队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4)宏观经济调控

①必要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

②总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③主要目标: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④方式:直接、间接(主要)

⑤手段:经济、法律、行政(个别情况)

⑥对象:

<1>微观经济主体

<2>国民经济宏观全局(实现机制):国家调节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⑦主要政策

<1>财政:收入、支出

46

<2>货币:

A.利率:利率高低、差别利率

a.经济过热:提高利率

b.经济萧条:降低利率(逆经济方向)

B.货币流通量

a.公开市场业务

b.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c.再贴现利率政策

<3>计划管理:运用经济手段引导私人企业向计划规划的方向发展。

4.实质:

A.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为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B.资本主义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活动中,代表垄断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1)国有资本的作用:为整个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发展服务,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2)国有资本+私人资本

①各自的作用

<1>国有资本:占控制地位,有利于国家从资产阶级整体利益考虑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

<2>私人资本:

A.利用国家的资本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B.得到政府的种种优惠,使垄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利润。

②企业外部的作用: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和长治久安,缓和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服务的。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发达→落后):国际垄断的基础

(1)可能性

①其他国家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步趋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并卷入世界市场。

②有充足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供给。

③发展现代工商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有所建设

(2)形式

①资本形态:借贷(间)、生产(直)资本输出

②输出主体:私人、国家资本输出

47

(3)影响

①资本输出国

利:

<1>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2>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扩大商品出口。

<4>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弊:

<5>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激烈的争夺有力海外投资场所的斗争,加深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②资本输入国

<1>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促进了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2>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使输入国成为输出国的附庸。

(4)二战后新特点

①资本流向:发达→发达

②援助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

(1)定义: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性的垄断组织的联盟。

(2)目的:通过各国垄断组织的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3)组织形式

①早:国际卡特尔

②当代:跨国公司、国际垄断同盟

3.帝国主义列强

(1)手段:武力占领

(2)殖民体系

①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宗主国:统治着本国和殖民地,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剥削、掠夺、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②广大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和奴役之下。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

1.定义: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趋势。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发展

萌芽(19C中叶)→新台阶(19末20初,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放缓(二战后)→加速(20C80N)

3.原因

48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4.本质: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5.内容:生产、贸易、资本全球化

二、当代治本主义的新变化

1.内容

(1)生产力

①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二产业比重大幅下降。

②生产力要素: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

③劳动工具:三机系统(动力机、传动机、工作机)→四机系统(+电脑)

(2)生产关系:政府全面介入。

①所有制关系:资本社会化,工人持股

②劳资关系:劳资公决制度

③分配关系:社会福利政策

(3)上层建筑:政治、法制制度较成熟。

①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

②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

③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

④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4)’政治统治形式

①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

②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政府

2.原因

(1)生产力:有着自身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生产关系调整+经济运行调控)

①社会改良。

②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

③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3)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3.实质: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9

一、历史地位

1.初期: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垄断资本主义

(1)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2)生产关系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列宁)

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过渡

1.历史必然性(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2.长期性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

(2)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3)社会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3.方法论

(1)批判: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5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萌芽:空想→科学、理论→实践

1. 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与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相适应,不是科学体系,在实践中不可能指引工人阶级真正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16-17C:出现

①意义: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意识和利益,反映了早期无产者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新社会的愿望。 ②代表:《乌托邦》(莫尔、英)、《太阳城》(康帕内拉,意大利)

(2)18C后:发展

代表人物:巴贝夫、摩莱里、马布利

(3)19C初:继承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

2.《共 产 党宣言》(1847.2,马克思、恩格斯)

(1)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意义: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二、建立

1.实现:无产阶级革命

(1)意义: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原因) 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革命。

②最终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③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④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2.形式

(1)暴力(主要的、基本的):巴黎公社(1871,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尝试,失败)、十月革命(1917.11.7,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成功)

(2)非暴力/和平

3.探索(苏维埃俄国)

(1)列宁

①做法

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经济):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B.新经济政策时期:改变战时共产主义下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变成实物经济的做法,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②贡献

A.主要:

51

a.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c.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B.重大: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可以利用并能控制其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经济)概念。

(2)斯大林(做法)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③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发展:一国→多国

1.历史贡献

(1)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主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2.历史经验、教训

(1)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用于探索。

(3)坚持共 产 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四、核心

1.无产阶级专政:最进步的新型政权

(1)实质: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任务: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社会主义民主: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内容

①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②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③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尤其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具体体现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52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4.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 产 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1.必然性:

(1)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物质基础)。

(2)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2.艰巨性、长期性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与在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

1.多样性

(1)原因

①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②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③各国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是结合本国国情的探索,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

(2)探索

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

③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2.曲折前进性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

3.辉煌性(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

(1)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2)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3)妥善处理改革(动力)、发展(目的)和稳定(保证)的关系。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53

1.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工人阶级先锋队。

3.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思想、政治、组织)。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展望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

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条件:完全摆脱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②旧式分工的束缚。

③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54

④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2)人的自由发展VS社会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促进,密不可分

①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1.依据:成熟度

2.构成

(1)第一/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2)第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3.关系

(1)共同点:二者具有本质的内在联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与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生产目的: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④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为社会的主人,相互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2)差别

①意义

<1>社会主义在发展中日益成熟和完善,将来必然逐渐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

<2>共产主义社会只能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才能最终实现。

②内容

<1>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所有制形式:多种,单一(社会公有制)

<3>分配方式:多种,单一(按需分配)

<4>商品经济:存在,消亡

<5>劳动:谋生的手段,第一需要

<6>剥削制度:存在,消亡

<7>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4.过渡特点

(1)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武装斗争,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

(2)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改革,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个性、调整、 55

完善和发展。

二、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三、共产主义的实现

1.意义: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1)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社会运动。

2.长期性

(1)要在实践中长期探索。

(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要经历长期的实践过程。

(3)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4)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VS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奋斗目标

←:坚实基础

56

更多相关推荐:
读马克思有感

读马克思有感马克思对我而言我相信也包括绝大多数中国人更多的只是一种传奇一种传说遥远而模糊以前对马克思的了解只是在书本上那些许的文字表面上的成就对于他本人的了解都是笼统的我怀着无比的好奇试图以某种方式接近一些这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1共 产 党宣言4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8论我国革命10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amp恩格斯1845年11月1846年8月意识形态这里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

马克思读书笔记

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所想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卡尔马克思逝世于伦敦的工作室三月十七日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举行了马克思遗体安葬仪式如今长眠伦敦海...

马克思读后感

读马克思经典著作有感许多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论而忽视其内在的文化品格其实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意识形态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其内在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科学性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是辩证...

马克思读后感

通过聆听老师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解读让我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党校课程中开设了这一课题也是希望我们通过党校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品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许多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意识形...

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院系软件学院班级信息安全0802姓名吴姗姗学号20xx13080243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旗帜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学习之余我抽空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本书确实受益匪浅...

马克思读后感 三千字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适应实践发展要求并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的思维和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后感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后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

《宇宙与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后感集合

从人类有意识研究人类的生存以来就一直试图触摸宇宙想弄清楚宇宙到底是什么模样但是由于人类是慢慢向前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的思想不可能一下子就发展到足以研究清楚这个的地步因此直到今天这个人类思想高度解放科学技术迅速...

马克思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序言及第三卷二十四章原始积累读后感专业学号老师日期高中时课本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记忆犹新班固作汉书用了二十载寒暑司马迁书史记花了三十番冬夏欧阳修写资治通鉴历经四十岁春秋而马克思著资本论则耗尽了六...

读《重读马克思_人的解放》有感 20xx311394吕林峰

读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有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房产12吕林峰学号20xx311394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老师推荐我们阅读杨适先生的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并且把电子版发给了我们我看过了一遍后深感马克思主义的厚重仅仅是一位大...

读《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有感

读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有感王世杰20xx311472投资12我读完这本书后收获很大问题也有不少现将主要问题列举如下问题一异化是人主体的活动和劳动内在的分离那么为什么会有异化它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吗问题二共...

马克思读后感(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