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风骨 读后感

时间:2024.4.13

士的精神

————《士人风骨》读后感 这个时代中的我们不断地被新事物所充斥着,“全球经济化”、“大力发展经济”这种字眼不断闪现。经济、经济,当所有人都过分关注着它时,又有谁能停下脚步,来好好思考我们的精神世界呢?

士人、风骨,第一印象便是古时那些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用一名网友的话来说它就是“三千年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最闪亮的金子,士人君子的风度和骨气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所在,风度源于文化高雅的浸染,骨气则来于信仰的坚定和视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对于这一点,我也很认同,看完资中均的《士人风骨》后更是有强烈的共鸣,她用自己独到的文笔与想法阐释着中国历史上的士。

士的精神有三大突出的特点:一是“家国情怀”,二是重名节讲骨气,三是“颂圣文化”。看到这里,一直自以为是文化人的我不禁有点疑惑,真的自己是“士”吗,对于最后一条的颂圣,如今的我们多少都是言不由衷地颂圣,明知其非,而真正的颂圣却还有多少呢。这一点,资先生作为学者的涵养和多年积累下来的功底,不似一般愤青的只是愤怒的呐喊咆哮却无扎实的理论和学术上的分 析,资先生的观点深刻理性而一针见血,提出当今的学士已经很少再有颂圣的了。 因为视天下为己任,免不了跟权贵打交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使走上政治的舞台,有原则有底线的士人君子也往往难以应付自如,这样的背景之下,士人君子的命运摆脱不了悲剧的色彩。

这本书里我感慨最深的依旧是资中均所推崇的士的精神,重名节讲骨气,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如今的我们何尝不是为了利益为了财富,舍弃最根本的东西,名节和骨气这种词被抛之脑后,还记得韩信“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但韩信提出将来要报答漂母时,漂母却生气了,说给韩信吃饭只是为了让他饱腹,并非是图些什么,连一个漂母都懂得名节与骨气,更何况我们呢,士人重名节的事例很多,此时,我扣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答案令我有些失望,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有气节,有骨气,有颂圣精神,所谓士人风骨。


第二篇:士人的风骨


士人的风骨

2012-06-08 09:32:00|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订阅

——“文化人的分野”之四

一 士与知识分子

认真说来,士或士人,作为概念或称呼,已经是历史了。今天没有“士”,只有“知识分子”。所谓“知识分子”,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指“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狭义的特指“社会的良心与良知”。这两种,都与“士”有关。

广义的知识分子,是士人身份的现代化。古代的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分工”和“职业身份”。所谓“士农工商”,即意味着农是庄稼人,工是手艺人,商是生意人,士是读书人。要求最严的时候,士人除了读书,以及因为读书而做官,不能从事别的行业。当然,躬耕于垅亩,是可以的。但,耕是副业,读是主业。耕读为本,是因为国家重农;诗书传家,才是命脉所系。亲自到地里干活,带有“体验生活”的性质。

所以,士人可以不耕,不能不读。开作坊,做生意,就更不行。刘备卖履,嵇康打铁,当时便都算“出格”。读书做官,则理所当然。做官以后,也还要读书,有的还写写诗,做做学问。这就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可见,古代的士,就是读书人,而且是“职业读书人”。或者说,是在读书与做官之间游刃有余的人。因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优”,是优裕的意思。也就是说,做官轻松自如,就做点学问;治学精力过剩,就当当官员。这是古代士人的最佳状态。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典型的士大夫。

这样的人,今天恐怕不多。今天受过高等教育的,即广义的知识分子,其实未必都读书。教科书当然是要读的,但那叫“学习”或“上课”,不叫“读书”。毕业以后,也未必都要做官,更很少有人再去务农。他们可以当白领,做律师,办企业,搞艺术,成为科学家,都正大光明,自由平等。读书,则只是业余爱好。因此,我们很难从职业身份,来认定谁是士,谁不是。甚至读不读书,也不足为凭。要知道,就连文人,也读书的。

不看职业,也不看读书,那看什么?看精神。实际上,士或士人在古代,既是一种“职业身份”,又是一种“文化精神”。狭义的知识分子,则是士人精神的再传承。因此,本系列文章所说的士人,也包括其他,都是指某种精神类型、气质类型或人格类型,甚至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比如梅兰芳,职业虽是艺人,却不但成就极高,更在抗战时期,表现出传统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因此,文化界普遍视他为士人,要尊称“梅先生”的。

那么,士人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特征是什么?

二 担当与担待

我认为,就是有风骨、有气节、有担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是有风骨;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可杀不可辱(《孔子家语?儒行解》),是有气节;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论语?泰伯》),是有担当。

担当是广义的,包括“好汉做事好汉当”,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有此一条,即可无愧为“士”。但严格意义上的“士”,还得有“天下之担当”。这种担当,古之士人,一般都有。后之士人,也“可以有”。但如果是“国士”,则“必须有”。刘备寄居刘表时,就曾当面痛斥一个名叫许汜的人,说他明知天下大乱国难当头,却居然“求田问舍,言无可采”,真是徒有国士之名,当为士林不齿(《三国志·陈登传》)。

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国士,必须像《毕业歌》所云,能够“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至于“无双国士”,则恐怕只有像诸葛亮那样才行。可惜这样一位难得的士人,却被《三国演义》歪曲为自命清高忸怩作态的酸腐文人,作够了秀才出山,实在让人忍无可忍。

诗人和学人,则可以不必有此担当。真正的诗人,当然也都是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他们的作品,也一定是人民的心声。但这是“反映”,不是“担当”。同样,学人也可以撰写时评,发表政见,以天下为己任。但这时,他已经是士人了。或者说,是具有士人精神的学人。纯粹的学人,完全可以“两耳不闻天下事”。正如纯粹的诗人,完全可以“每有闲情娱小我”。天下和国家,是可以管,也可以不管的。只要为社会和人类,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和艺术作品,就是真正的学人和诗人。

至于文人,则是没有担当的,也别指望他们有。帮闲和帮腔,要什么担当呢?有“眼色”,能“揣摩圣意”即可。至多,有点儿“担待”。比方说,皇帝或上级犯了错误,便挖空心思替他们擦屁股,打补丁。20xx年,陈水扁夸人时误用“罄竹难书”一词,舆论哗然。历史学家出身的“教育部长”杜正胜,便硬说这成语没有贬义,用在哪儿都行。看来,替主子文过饰非,也是古今如一,两岸皆同,而且“驾轻就熟”的。

如果实在打不了圆场,主子又不想认账,文人便或自愿、或被迫,或半自愿半被迫地去当替罪羊。还有,揣摩失误,站错了队,表错了情,得自认倒霉。赖得一干二净的也有。哪怕白纸黑字写着,众目睽睽看着,当事人都还活着,也不承认。但,你可以不认错,不能不认账。账都不认,哪有担当?连担待都没有!

这就是士人与文人的区别之一。士人有担当,文人得担待。担当是对天下的,担待是对领导的;担当是自觉的,担待是无奈的;担当是对自己负责,担待是帮别人赖账。所以,士人,也包括诗人和学人,都能文责自负。文人,则只要有可能,一定推到别人头上。而且那“别人”,也一定不是皇帝或上级。除非那上级,是上上级正好要收拾的人。

三 傲骨与傲气

没有担当,也不会有气节。何况帮腔与帮闲者,原本就没有什么需要坚守。因此,文人不讲“气节”,只讲“节气”。到什么季节,就开什么花;刮什么风,就使什么舵。名为“与时俱进”,实为“与势俱进”。哪边得势,或可能得势,就往哪边靠。

所以,文人的“风骨”,极其靠不住。就算有,也一定是“做”出来,不是“长”出来的。就连他们的“反骨”,也不过“另一副嘴脸”,后面还要讲到。除非,他反躬自省,大彻大悟,又做回了士人。但这是“返祖现象”。而且,也不能叫“文人风骨”。

风骨一定是士人的。也因此,看一个人是不是士,就看他能不能“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哪怕“千首诗傲万户侯”,或者“天子呼来不上船”,也算诗人或文人,有士人的风骨。这仍然与职业身份无关。比方说,某些教授、博导、学术带头人,见了当官的,就点头哈腰,满脸谄媚;或者领导放个屁,就马上提供“数据支持”,还说得头头是道。请问,这还能算是学人吗?

真正的学人,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这就像真正的诗人,面对灾民和冤魂,绝不会说什么“纵做鬼,也幸福”。写这种狗屁玩意的,一准是文人,还是不入流的。

或许有人会问:文人,就不傲吗?呵呵,傲,而且傲气十足。他们往往目空一切,谁都不放在眼里,还最看不起同行,故曰“文人相轻”。但这是傲气,不是傲骨。有人一见文人的傲,就觉得他牛,钦佩不已,这其实是脑子进了水,还一辈子没甩干。

傲气与傲骨,有什么区别?傲骨是因为自己,傲气是因为别人。坚信自己站得住,不肯趋炎附势、同流合污,所以有傲骨;生怕别人看不起,又要出人头地、体面风光,所以有傲气。傲气,也是秀出来的。真正的士人,有傲骨无傲气;地道的文人,则有傲气无傲骨。傲骨还是傲气,是区分士人与文人的紧要之处。

士人有傲骨,并不奇怪。要知道,士在秦汉以前,是最低一等的贵族(以上三等是天子、诸侯、大夫);秦汉以后,是最高一等的平民(以下三等是农、工、商)。但无论哪种,士都是最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智慧的。因此,士人往往有高贵感。这种高贵,是精神上的,故曰“精神贵族”。他们也许在经济上一贫如洗,在事业上一事无成;但在精神上,却富有得像个国王,可以把一切权贵都不放在眼里。故士人之傲骨,就是风骨。

四 侠义与清高

士人不但有傲骨,还往往有侠骨。傲骨是对权贵的,侠骨是对朋友的。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即此之谓。至于是“红颜知己”,还是“知遇之恩”,则无所谓。但可以肯定,成为士人的知己,极难。故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同样不奇怪。因为在先秦,士原本包括文士和武士。后来,文士变成了儒,武士变成了侠,都为专制不喜。韩非就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统统应该消灭。只不过汉武以后,统治者的办法,是恩威并重,软硬兼施,两手都用。对儒,主要是“抚”(封官许愿),兼之以“剿”(以言治罪);对侠,则主要是“剿”(武力镇压),兼之以“抚”(诱降招安)。后世之士多不如先秦之士,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统治者能够消灭侠,却消灭不了侠义。形式上或职业的侠没了,侠就会变成精神和风气,渗透于骨血,弥漫于天下。它在民间,为“义气”;在士人,为“肝胆”。不过,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常是读书人。毕竟,文士是统治者收买拉拢的重点,草根反倒少受污染。故前贤有云: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但真正的士人,总归是有肝胆的。肝胆相照,则意气相投;同声相应,则同气相求。所以士人有自己的圈子。士人的圈子,就叫“士林”,也叫“清流”。他们的声誉,则叫“清誉”;他们的品性,则叫“清高”。总之,士人最为看重的,是“清”。不仅是清廉,也是

清白、清纯、清淡、清静、清朗、清明、清雅、清正。为此,他们甚至甘于清贫。故士人发表的时评,就叫“清议”。他们的圈子,也当然“清一色”。闲杂人等,根本别想混入。

这也是士人的又一特点:爱惜羽毛。表现之一,是不但不肯“同流合污”,甚至连一般的世俗也会拒绝。比方说,反对白话文,拒绝上电视。前者是极端的清高,后者是特别的谨慎。因为一怕做“规定动作”,被“喉舌化”;二怕为了收视率,被“娱乐化”;三怕主持人问一堆愚蠢问题,被“弱智化”。这可有碍清誉,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总之,士人的特点,就是有风骨、有气节、有担当、有肝胆,再加“爱羽毛”。

然而众所周知,文人也是很清高的,这话又怎么讲?也只能说,士人的是真,文人的是假。因为清高只能来自风骨。风骨靠不住,清高又岂能是真?就连他们的“侠义”,当然也是假的。不过这是后话,我们下篇文章再说。

刊载于20xx年6月8日《南方都市报》B19版,责任编辑陈举

更多相关推荐:
四季的风读后感

四季的风读后感gt四季的风gt读后感三年级小番薯今天我看了一个gt故事四季的风这个故事出自严文井童话精选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苦孩子当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去世了他住在荒芜的小茅房里他有一个奇怪的朋友风只要...

《风会记住一朵花的香》读后感

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感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最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题记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么平凡总会有人记得你不论是你的朋友你的亲人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

《风之王》读后感

风之王读后感我推荐大家读风之王这本书它是由美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玛格丽特亨利写的玛格丽特6岁时就爱上了马而这份对马的热爱便融入了她以后的写作生涯在她写的故事中马狗及其它宠物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让她的故事更加精彩迷...

《风之王》读后感

风之王读后感其一我读了风之王这本书对我感受很深故事讲的是哑巴男孩和一匹马的故事哑巴男孩在闪出生时许下诺言我的名字叫阿格巴巴和爸的发音差不多我就是你的爸爸闪等你长大了大家都会对你鞠躬你全成为风之王我保证这有力的诺...

《风中的木桶》读后感

《风中的木桶》读后感暑假中的一天,我在辅导班里学习了一篇名为《风中的木桶》的文章,这篇文章令我收益匪浅。文中主要说了一个在葡萄酒厂看守木桶的小男孩,每天晚上,小男孩都把木桶一个个放整齐,但第二天起来,木桶总被风…

风前尘埃—读后感

风前尘埃读后感风前尘埃是台湾作家施叔青的台湾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同时也是我个人在这三部中最喜欢的一部当初读三部曲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是女性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社会上的不少职业还是具有性别性的比如作家所以看到女性作家的作品是...

《彩色的风》读后感,三(4)班

大自然真奇妙彩色的风读后感三4班梁予乐彩色的风是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书它将平淡的自然现象赋予跃动的生命生动地讲述大自然的奥妙把小动物拟人化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书中的闪亮的萤火虫花朵们的悄悄...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当一阵风吹过柳树间时你会感到一丝丝春意吗这阵春风是那么温柔那么令你难忘柳树间的风就是告诉我们动物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故事中的獾鼹鼠和河鼠帮助蛤蟆改邪归正让我们知道拥有朋友有多么重要蛤蟆非常富有住着...

《风雨上海滩》观后感

风雨上海滩观后感当我看完电影风雨上海滩后被影片中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电影中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为了逃避敌人的追捕来到了上海毛岸龙后来因患急病而去世了毛岸英和毛岸青为了学习认...

轻风掠过心灵读后感

轻风掠过心灵99个感人的教育故事读后感刘忠立今年寒假有幸拜读了轻风掠过心灵99个感人的教育故事99个教育故事并不是99种教育的解决之道而是99次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由衷的感到亲切因为书...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柳树间的风这本书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读的时候让人不知不觉的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走进这本书你会逐一认识住在水上的聪明浪漫的河鼠住在地下憨厚善良的鼹鼠住在原始森林足智多谋...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

柳树间的风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柳树间的风这本书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读的时候让人不知不觉的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走进这本书你会逐一认识住在水上的聪明浪漫的河鼠住在地下憨厚善良的鼹鼠住在原始森林足智多谋...

风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