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老师——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功无捷径》后有感

时间:2024.4.5

这才是老师

其实,我一直都是一个很缺乏读书热情的人(或许我就是一个很“纯种”的理科生吧!),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在读者上看过关于56号教室的文章,还是因为王老师也在课堂上推荐我们看这本书。不过现在这些都已不重要了,因为我完成了,而且竟然是当成一个盛宴享受完的。或许我就像56号教室里面的孩子一样,已经被雷夫给完完全全的征服了。 我已经无法将书中每个故事情节给回忆起来了,因为我总是没办法记住书中很确切的任名,特别是外国的人名,但是这也不重要。就像蔡康永说的:“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而是如同合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拯救孩子的灵魂并非老师的职责,为孩子提供一个拯救自我的机会才是老师的职责。

读完这句话,我沉思了很久。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曾经的老师们,想到了现在中小学的老师们,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制度,想到了......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又一次趁老师不在的时候折了纸飞机,在教师乱飞,引来一阵阵哄堂大笑,可是就想电视小说上演的,调皮的孩子总会受到老师的惩罚。我也不例外,不知道哪个人(我估计是班长)把我告发了,我遭到了非常非常严厉的批评,说什么思想不好啊,动机不纯啊,甚至还说我有什么多动症。老师还叫了父母,还让我写检讨书。从此,我对这个老师真的是见一次骂一次(当然是在心里),长大以后对这个老师也是一点儿好感也没有。

其实这个时候举这个例子似乎有一些不恰当,毕竟我觉得我的老师甚至连拯救我的灵魂这一点也没有做到,更何况是给我提供一个拯救自我的机会。但其实现在的中国应该好多了吧,在提出素质教育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老师不再对学生像以往那样实施体罚之类的。可是“绿领巾”事件又出现了,老师们给孩子配上不同颜色的领巾,有意的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分类也就算了,可是分类的依据呢?居然只是成绩。很多父母因为孩子戴绿领巾而训斥他们,骂他们不争气,而红领巾孩子呢?却拿着父母奖励的玩具,兴高采烈的从绿领巾孩子面前跑过。

在这个过程中,有谁想过给这些佩戴绿领巾的孩子心灵席上了一个死结。绿领巾作为一种差生的标志,让他们天天佩戴着,其实这是一种变相体罚。这种扭曲的评价方法,不是在激励落后的学生,而是把他们推向一个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总之,绿领巾像沉重的甩不掉

的蜗牛壳,压在孩子背上,在他们心头投下湖南的影子,严重地阻抑了孩子们的发展,而非那些老师所声称的推动作用,毫无疑问,绿领巾孩子成为了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不但没有收到关爱,反而承受来自父母,老师,他人的“冷暴力”的摧残。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对于绿领巾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难道对于红领巾孩子就没有伤害么?其实给孩子分类,这会极大地助长佩戴红领巾的孩子自我膨胀心理,让他们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而这种心理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

·测验只是考察队只是理解程度的温度计,不管考得如何,隔天太阳照样升起。

这是雷夫在书中所提出的。

首先,教育部的人会说:“是啊,我们测定孩子的标准不仅是他的成绩,还有他德、智、体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们中国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

然后地方教育局的人会说:“我们的孩子要全面发展。”

再者,各校校长会说:“老师们,虽然说是素质教育,可是每次教育局评定我们学校都是看我们学生的成绩的,所以什么素质教育的只是浮云啊。”

最后,老师会说:“一方面上面要求我们素质教育,一方面校长又用孩子的成绩压我们。最后发奖金的时候,全是看成绩的。必须要把提高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

最后的最后,家长会说:“虽然我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可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生活,不读书他哪来的幸福生活。”

终于,我们,以爱之名伤害了我们最爱的孩子。

也许我说得有一些偏激,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这样,其实这其中或许有雷夫的原因。雷夫太美好了,他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他曾说,追求完美,即使永远无法企及,过程就是一切。他用与别人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教导学生终身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他的学生,可以表演莎士比亚戏剧,他们自尊,自信,自爱。他们懂得学习,懂得理财,懂得阅读,懂得尊重他人。

看书的时候,我忍不住把雷夫当成一个比较对象。其实中国的教育现状,就和雷夫书中所展示的公立教育异曲同工,完全是一种功利教育。我知道要改变这个现状不是易事,但是我不会怨天尤人。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要想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自己。”如果中国有越来越多像雷夫那样的老师,会有多少孩子的灵魂得到拯救啊。

·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而非言辞说教。

是的,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必须得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觉得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关系,孩子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直接反映了他父母是什么。诚然,当孩子走上社会之后,他表现出一些没有素养的行为举止,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他是没教养,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会把这些错误归结到这个人小时候接受了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他的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其实,老师在孩子的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很崇拜老师,将老师当成神一样供着的。因为老师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很高尚的品德。他们要求学生礼貌待人,行为得体,学会感恩。然而很多老师在要求学生这样做之后,却总是会时不时的显示出一些粗鲁的言行。例如上课接电话之类的。虽然孩子们口上不会说什么,但是心中会对老师感到失望,而老师的行为举止在某些年龄阶段远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的多。

中国还做过一个社会调查,调查内容是“你心目中最不具有职业道德的职业是什么?”没想到教师居然位居第一,32%的调查人群都认为教师最不具有职业道德。这很明显的说明了,我们中国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还有待提高。

不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易沮丧、易泄气人,就必须自己做到在遭受困难的时候不被打倒。希望孩子们努力学习,就必须自己先成为一个他们眼中从未见过的勤奋之人。如果希望他们仁慈和蔼,就一定要让自己友善他人。教育就是以身作则,而非言辞说教。

·一个好老师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

这句话是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雷夫在本书末章指出当一个教师很简单,但是你想要当一个好老师却很难。最艰难的莫过于你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之前。家长的不信任,上级的不屑一顾,以及一些自以为是的老前辈的刁难。这些可能都会使你感受到很痛苦。这时候,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你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

雷夫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从各种反对的呼声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像开国元勋那样,他是一个在当今公立学校中不太流行的热爱独立和自由的人。相反,由于公立教育体质的失败,很多官僚正企图用过分简单化的方式来解决非常严肃的问题。他们害怕审视并检验公立学校教育之所以失败的真正原因。因此他们视图用时髦的语言或非常新颖的教科书来解决摧毁几颗糖教育的真正问题。

然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像雷夫那样,勇于打破陈规旧习,虽然可能伤痕累累。

大多数正直真诚的老师都承认自己在教室里度过的前几年岁月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任何时候,教育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智慧,成为一流的教师。

花了5天看书,4个小时写读后感。条理也许不是很清晰,有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感觉。不知道是好是坏,可是又怎么样呢?看了一本受益匪浅的书,或许过不了几天我就会再次阅读它。而且,我相信,在我未来遇到困惑或者不顺利的时候,它一定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第二篇:成功无捷径读《第56号教师的奇迹》有感


成功无捷径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济南历城盖佳学校 王景凤

读美国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大字——成功无捷径。读罢全书掩卷长思,“天道酬勤,天上自古没有掉馅饼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界同理!

试想,美国教育比中国近代教育先进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在上世纪80年代教师要想在公立教育机构一线成功,当伟人,谈何容易。他的成功不禁是自己痴迷疯狂献身于教育,还要分更多的神对付教育政客。

成功无捷径,目标一旦确定,就得坚持不懈的进入付出的疯狂状态,记住别人眼中的神经病不是傻子啊!就如英国化学家科学怪人卡文迪许,他只是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的琐事上。而可怜的雷夫作为学生多为移民,在美国生活不富裕的人群的老师,在从教初期他不仅将自己的工作时间由美国规定的上午8点到下午2点,改为早晨6点半晚上6点,一天变为两天的劳动量。他还在节假日为学生免费补习,这就是中国水多泡倒墙的教育,相同智力下能力是靠出来的!不仅如此,可怜的雷夫先生的工资全部用来贴补不足的学校经费,还要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干兼职,打工赚钱,贴补56号教室,并为此付出自己的身体健康!数十年如一日,可见其夫人之伟大!

荣誉属于成功者,其前期工作之难,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反思的成功之路。 世人不要只看到人吃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前面付出,后面才有回报。当年可怜的雷夫教师资格证都差点拿不到,他处处碰壁很艰辛,后来小有成绩的他到处募捐活动经费。记得有一次,他带领孩子募捐汇演,参加了一个当地有名的商业集团的颇有名望的午宴,结果是孩子们看着三百豪客狼吞虎咽一个多小时享受佳肴,却无一人给他和学生们倒一杯水喝,二十多分钟的莎士比亚短剧和古典音乐演完后,得到的不是支票而是每人一支钢笔啊!可见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人权与民主及雷夫的社会地位!美国尚如此还说什么,只能说中国很好啊!

综上所述,成功无捷径不要跟风,每个民族都要守住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根。然后因材施教、无私奉献,水多泡倒墙,走在时间前面,小学学初中数学,这是雷夫先生;爱岗敬业,不逢迎政治领导的指挥,不随大流是雷夫精神之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尽力而为,鞠躬尽瘁,仁义礼智信是雷夫做人的准则。至于他的成功育人的另一法则之一,让学生学会感恩,究其根源与中国《弟子规》中报怨短,报德长相同。

雷夫曾告诫教育前线的年轻教师,“辛勤劳动,只代表你在努力工作而已,并不意味着你们是非常优秀的老师”。我想老师你得面壁修行十年才行,中国教育一线优秀一点的会来事的老师很少会全身心干教育,教育优秀人士脱离教育一线,从政是中国特色,所以成功无捷径,不成功努力干教育很正常。

可叹中国教育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先进与否,世人不知啊!看美国硅谷华人为多,看中国古代文明,看现代崛起,看今天高科技,上天入海,再看仅浙江钱氏家族就出上百个院士,中国教育之好啊!才是我辈学习重中之重啊!

成功无捷径啊!多学点国学吧!相信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人的。

更多相关推荐: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爱就是奇迹——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寒假里,抱着一种完成读书任务的心态,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却收获了一场意外的心灵之旅。56号教室的奇迹在于:这里的孩子大多是来自社会下层的移民家庭,他们的家…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国庆七天假期里我认真品读了张校长推荐的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被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教育激情所感动书中处处传递给我们雷夫作为老师的信念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3j1500字20xx10162036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3当我阅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时我惊喜地发明一个个奇迹在我的面前逐一展示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3雷夫用全身心的付出诠...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金玉凤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寒假要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金玉凤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寒假要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暑假里我阅读了美国的一位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读后感慨颇多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读后感20xx级小学教育硕士Y112121倪啦作为一间百分之九十学生家庭贫困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子女的学校老师雷夫老师RafeEspuith在恶劣的环境下在同一间教室包揽了所有的课程从...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这是一本向我们阐释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如何实施教育的工具书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真正的优秀是靠不断的牺牲错误以及大量努力换来的而书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一句话是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金玉凤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寒假要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朱高小学高立明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从中我们学到了知识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哪里不对哪里需要改进哪里要做得更好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

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这是上海的一位校长送给学校老师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因为假期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深深地被本书的作者也是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以及发生在56号教室里的故...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开学初校长送给每个教师一本书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通过2个多月的非连续的阅读我感触很深孩子们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都得益于这位全美最佳教师的爱心和智慧雷夫老师真是一位全能型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5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