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4.3.23

《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深有感触,鲁迅把日记与妄想症患者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自己所想的内容——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中,人性无存,良知泯灭,要走出现状只有改变“吃人”的恶习。

《狂人日记》中“吃人”一词也在文中屡屡出现。而文中的人物都是吃人团伙中的一员,他们青面獠牙,满目凶光:赵贵翁、路人、孩子、打儿子的女人、狼子村的佃户……他们都十分怪异,像是毫无人性的野兽而并非人类,他们似乎要把“我”生吞活剥。虽然他们有的认为吃人的理所应当的,有的认为不应该吃但是还是要吃,不过他们都是吃人的人,他们想要将我“吃”掉,却还是放不下伪善的面具,他们要将我逼死,然后,像“海乙那”吃死肉那样将我吃掉,而“我”的亲哥哥竟也参与其中,到头来,“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揭示了那样不见天日的社会中不让好人有一方生存的净土。

小说用犀利的笔调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堕落。用一个狂人的眼光述说这个社会的黑暗,让人充满恐惧。那个惨无人道的社会中,人们彼此之间只存有戒备之心,没有友谊,没有关爱,他们不懂得团结起来,他们只看见乌云密布的天空,拨开云雾,想不到或许就能看见阳光。他们是一群可悲而可怜的人,他们只是被动的在黑暗的社会中渐渐变得自私自利,渐渐变得狼狈不堪。他们不相信自己,更加不相信别人,所以他们在无休止地堕入黑暗的深渊,无论“狂人”怎样呼喊,终究喊不回他们的灵魂。所有的严重最终只是疯言疯语,无人理睬,他们只会想着怎么把他吃掉……

小说以“救救孩子……”这句话而告终,最后的省略号使整篇文章意味深长。这句话是“我”无助的呼声,是在那黑暗的社会中苦苦挣扎的良知,是对祖国未来的希望。因为那些原来无忧无虑生活着的孩子们,本可以过一个快乐的童年,而现在却也加入了吃人的行列,也开始渐渐变得冷酷无情,那些已经吃了许多人的人肮脏的心灵再也洗涤不清,无法再回到纯真的模样。所以,“我”只希望那些还未吃过人的孩子们尽早悬崖勒马,不要成为惨绝人寰的大恶人!

通过小说我们看见了凄惨的旧中国,旧社会的人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里,与他们相比我们是无比幸福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吃人”的人,也没有使人发狂的事物。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为现在所得到的一切感到庆幸,珍惜和谐社会,热爱我们的祖国,携手共进,共建美好家园。


第二篇: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xx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作品分析: 《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即“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主题: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鲁迅自述,《狂人日记》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但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多层次逐步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 进而通过狂人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第二个层次,从家庭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第三个层次,通过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了深广: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

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艺术成就: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现在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首先,在结构上,采用日记体,借鉴西方横截面式结构,按照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结构方式(线性叙事方式)。其次,在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第三,在叙述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

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了反讽的结构,表现出了鲁迅对现实的深刻怀疑和极度的绝望,表现出了“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悲哀。第四,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的艺术形象。狂人是一个具有暗示性寄寓意义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神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受到长久精神压抑的战士的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象征的是近现代社会(晚清至民初)所有的壮志未酬的先觉善斗之士和反封建的先驱。《狂人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越孤立。“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 “狂人”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阅读思考题] 1、 简析狂人的形象及其象征意蕴。 2、 简析小说的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3、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结合作品分析其思想和艺术价值。

更多相关推荐: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

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

读书笔记狂人日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谈脑的挨进来狂人何以狂他每日惶惶不可终日似乎人人都想害他疑人疑鬼就连狗看他几眼他...

狂人日记读后感

读狂人日记有感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xx101529姓名聂巧仪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国那段水深火热的革命的灰色的年代混沌的国人还没有完全觉醒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在暴力革命中取得胜利是不够的...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深有感触鲁迅把日记与妄想症患者的内心独白结合在一起表达出了自己所想的内容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中人性无存良知泯灭要走出现状只有改变吃人的恶习狂人日记中吃人一词也在文中屡屡出现而文中...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篇一狂人日记gt读后感近几天我拜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这部小说主要讲了在旧社会中鲁迅来到了大哥的家乡但那里的人却很奇怪当鲁迅一人走在路上时路上的人都面色铁...

狂人日记读后感

鲁迅笔下的狂人可谓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人如果放在现实中绝对会是人们眼中的疯子然而当我们仔细品读时却是发现了一些更深的东西下面来说说我读完以后的感受也许并不准确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狂人日记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现在...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吉大师院附小五2班李孟阳我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后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为什么别人会说狂人日记写的好写的妙呢我问了爸爸才知道作者是把自己想象成狂人把小说当做一篇日记来写作者利用狂人来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

狂人日记读后感

作者简介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xx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高二7班朱萌鲁迅是我国的大文豪曾著书译书无数他那无数著作像茉莉花香一样随风飘过但却让有幸闻到花香的人一辈子回味它记住它他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曾影响过无数学者而我也深受其之熏陶狂人日记主要描述了在...

《狂人日记》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狂人日记读后感鲁迅曾经说过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的手法和闯将中国不会有真正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

狂人日记读后感(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