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读后感

时间:2024.3.15

《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读后感

摘要:魏晋南北朝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今天我主要想写的是志怪小说中讲述鬼神怪异类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部分内容的读后感。

《搜神记》的原著早已亡佚。所以鲁迅称其为“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据考证,干宝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但他采集的不少作品已含有反抗邪恶,追求合理生活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也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成为流传千古而不朽的神话,如《董永》,《三王墓》等,它也客观的反映了人们当时的道德标准和社会风气,从古至今,心地善良,机智英勇,反抗压迫一直是人们久唱不厌的主题,即使是在当今这个西化思想泛滥的时代,这依然是非法律而比法律更深入人心的传统道德规范,依然在很多领域制约当代人的行为,成为一种无形的准则和秩序。

《搜神记》的取材很广泛,有歌颂为人民除害的,又有仙女下凡帮助善良人民度过危险困难的,更有奇异的神话故事。我读了《搜神记》后,感触最深的是卷十一的《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所以我只对这三篇故事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 孝道 侠义

前两年有一部叫《搜神传》的电视剧很是火热,我也看了,里面就有关于干将莫邪的片段,电视剧里的情节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很是感人,后来读了干宝的《搜神记》后,在卷十一找到了不一样的版本,内容有孝道、有侠义看了更让人喜欢,原文是这么写的: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1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 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本篇内容并不像现在的大多数小说那样长,但是他要表达的内容却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本故事除了讲述了赤比的孝心外,还歌颂了一种侠义之气。故事讲述了楚王命干将莫邪为其铸剑,但剑铸三年,献雌剑,楚王怒,杀之,其子长大后识破父亲留下的谜语,找到了雄剑,欲报仇。王夜梦一男,言欲报仇,于是按梦中人形全国通缉,子躲进深山遇一侠客言可助杀之,子毅然将头颅和剑奉上,后侠客果设计将王杀死。故事简短精练,言简而意丰,意味深长。在短短的百字之间通过奇特的想象描述了赤比的一片孝心,虽然从出生后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但当得知父亲的死因和父亲寄予的希望时,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为父亲报仇的道路,不管这条路有多么艰巨,而后来因包不了仇而痛哭时,出现了一侠士,这里德描述虽不多,但可以看出赤比对侠客的信任之情,而后来侠客的所作所为更是证明的赤比的死是值得的,判断是对的。当然这两人的行为也放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这两个人有这样的举动,在这里就不深入探讨了,就孝道而言却是很多现代人做不到的。

卷十一中另外两篇故事《郭巨》和《东海孝妇》也讲述的与孝道有关的内容,母亲节刚过,再想想同学们空间里的语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幅叫《郭巨埋儿》,说的是汉代有个名叫郭巨的人,家境贫穷,他的老母常将自己的那一份饭分给三岁的孙子吃。郭巨看了心中不安,认为这样会影响母亲的健康,不合“孝道”,决定埋掉自己的儿子,以免老母分食。中国古代第一部志 2

人志怪小说《搜神记》(晋干宝著)卷十一也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中国是个讲究孝道传统的国家,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甚至将尊老爱幼提高到影响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提倡尊老爱幼,讲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世界美丽不美丽全看人人有没有爱心,而孝道中的“孝心”则是爱的重要部分。当然,像郭巨为了老母埋掉儿子,为免不合常理而有夸张之嫌。但那种以孝为先的精神却是值得人们赞扬和学习的。

《东海孝妇》同样是一片以孝心名扬天下的故事。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11),又缘幡而下云。"

据《汉书?于定国传》记载:汉朝时,东海有一个孝妇,很早就死了丈夫,又没有儿子,但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想让她再嫁,但她坚决不肯。婆婆对邻人说:“媳妇侍候我实在幸苦,我老了,拖累年轻人太久了,怎么办呢?”后来,婆婆就上吊自杀了。她的女儿就到官府告状说:“那妇人杀了我母亲。”官府就拘捕了孝妇,用刑具拷打惩处她,孝妇实在受不了那种痛苦,违心地被迫承认自己有罪。当时于公担任狱吏,认为这个妇人赡养婆婆十多年,以孝顺而出名,一定不会杀人。太守不接受他的意见,于公争辩而不被理会,就抱着那案件的供词在太守住所痛哭后离去。太守最后杀了那妇人。孝妇被杀后,郡中大旱,三年没有 3

下过雨。后任太守到任后,于公说:“孝妇不应当被判死刑,前任太守冤杀了她,过失就在这里。”于是太守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墓,在墓前刻石,表彰她的德行,天立即下起雨来,当年获得丰收。从此人们非常敬重于公。而《搜神记》则使得《东海孝妇》的故事更为完善,它补充交待了孝妇名叫周青,同时还叙述了周青将死的一个情节:周青将被处死时,请求用车载着十丈长的竹竿,用来悬挂五色长幡,当众立誓说:“我若有罪,甘愿被处死,血会顺着流下;我若是冤枉而死,血会向上倒流。”刚处死了她,那血是青黄色的,沿着长竹竿往上流,到了竿顶,才又沿着幡而流下。《东海孝妇》对文人影响颇大,后来的家喻户晓的戏剧《窦娥冤》被人们广为流传,而它的取材完全来自于《东海孝妇》。

《三王墓》、《郭巨》、《东海孝妇》 都是来自《搜神记》卷十一之中,读了这三篇故事让我感慨颇深,联系古代的孝道、侠义,再看看当今中国的现状,

我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更多些相互的关爱和信任,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好这一美德,而这一美德我们不能只说不做,行动才是最好的证明,让我们的长辈都老有所依,,人与人之间能有最起码的信任那么我们就会有个和谐的社会。《搜神记》中还有很多令我们现代的人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是文章的艺术性还是从中体现出来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搜神记》 晋 干宝 著 [M] 中华书局出版 19xx年9月第1版

【2】 《搜神记》语言研究 [M] 周亚生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xx年4月1日)

【3】 《中国小说史略》[M] 鲁迅

【4】 百度文库、百度百科

【5】 维普网

4


第二篇:搜神记


《搜神记》人物形象浅论

《搜神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公认的神怪小说,许多研究古代民间传说与神话的学者,每将它和《山海经》、《淮南子》等相比。然而,详阅该书,即可发现其文体与一般小说不同,它没有一般小说的情节和主角,也没有章回小说的伏笔和高潮,有的只是一条一条各不相干的记载,因此,可称《搜神记》为一部古代神话与民间传说的记录,较为正确.在今存的四百六十四则文字中,见载于他书者约二百馀条,自然是承于前载。在编入《搜神记》时,干宝又进行了补充加工,其中既有滥收他书造成的错误,也有一些阙遗,故鲁迅称之为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而《搜神记》里女性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

(一)抛开礼法束缚,大胆追求真爱

首先在婚恋问题上,她们抛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戒律,女子成为求偶的主动者,她们大胆率真地追求心怡的男子,常常是无媒自嫁,或者自荐上门。《搜神记·儿化水》中,汉末零阳郡太守史满,有女,悦门下书佐;乃密使侍婢取书佐盥手残水饮之,遂有妊。太守之女爱上书佐,不顾父亲反对,生下孩子,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搜神记·紫玉》中,吴王夫差之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在这里,女子小玉没有忸怩作态,也没有欲擒故纵,活脱脱地展现出一个大胆率真的清新女性。再如《搜神记·驸马都尉》中,女谓度曰:“我秦闵王女,出聘曹国,不幸无夫而亡。亡来已二十三年,独居此宅,今日君来,愿为夫妇,经三宿。”秦女对辛道度一见钟情,毫不掩饰,足见其大胆而直率。而《搜神记·弦超》中,天上玉女谓超曰:“我,天上玉女,见遣下嫁,故来从君,不谓君德。宿时感运,宜为夫妇。”此时连天上的玉女也和凡俗女子一样,对爱情大胆追求,不加矜持,足见当时人们追求爱情之大胆、热烈。

其次,不仅未婚女子追求爱情如此坦荡、率真,就是寡妇也能突破封建礼教的禁锢,勇敢地再次追求真爱,开始新的生活。《搜神记·邓元义》中,伯考流涕曰:“何意亲姑反为此祸!”遗归家,更嫁,为华仲妻。仲为将作大匠,妻乘朝车出,元义于路旁观之,谓人曰:“此我故妇,非有他过,家夫人遇之实酷,本自相贵。”邓元义之妻被休后再嫁给应华仲做妻子,邓元义觉得妻子的再嫁并无过错,可见这个时期的再嫁已成一种风气,并无大逆不道或人尽可夫。再如《搜神

记·榖乌菟》中,妘子乃迎归养之,配其女与伯比。文中妘子之女已被奸,而且还生下了生子,却最后还能再嫁,这着实突显了这个时期女性的不一般的行为举止,足见其反传统的一面。

再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在离异方面也往往掌握主动权,与异性不论是结合或离异都表现出迅速、果断的特点。因一见钟情而以身相许,一旦发现庐山真面目,或是缘分尽了,立即拂袖而去,一扫传统女性的优柔寡断、哭哭啼啼的形象。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她们离开时还愿意资助男子使之富裕。如《搜神记·弦超》中,弦超漏泄其事;玉女遂求去。云:“我,神人也。虽与君交,不愿人知,而君性疏漏,我今本末已露,不复与君通接。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怆恨?势不得不尔。各自努力!”又呼侍御下酒,饮啖,发簏,取织成裙衫两副遗超。又赠诗一首,把臂告辞,涕泣流离,肃然升车,去若飞迅。当玉女得知弦超把秘密泄露了出去,随即与之分别,不再来往,临行前还赠与其物资助其富裕。

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多以反传统的姿态呈现,追求爱情热情、勇敢、执着。

(二)挑战传统封建礼法,自由穿戴服饰

作为一个人身份与地位的标志,服饰在封建礼教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和规定,严禁人们逾越和违背。可是魏晋时期的女性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她们大胆地向传统礼教进行冲击,追求服饰的自然美,而将传统服饰的政治作用甩之脑后,努力追求个性解放。《搜神记·西晋服袄》中,至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这个时期妇女把背心穿在交领衫外,是内出外的象征,毅然与传统相背。再如《搜神记·方头屐》中,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至太康中,妇人皆方头屐,与男无异,此贾后专妒之征也。这个时期,女子一改以往常规的圆头屐,都穿和男子一样的方头屐。还有《搜神记·撷子髻》中,晋时,妇人结发者,既成,以缯急束其环,名曰“撷子髻”。始自宫中,天下翕然化之也。这个时期妇女结发可以自由打理。再如《搜神记·服人兵饰》中,晋惠帝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佩兵。又以金、银、象、角、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而载之,以当笄。男女之别,国之大节故服食异等。今妇人而以兵器为饰,盖妖之甚者也。此时期,妇人竟以武器为装饰,把金、银、象牙、角、玳

瑁之类,做成斧、钺、戈、戟来戴上,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礼教法规的相对松懈和妇女在思想精神上的空前解放。

(三)不畏强权,勇于抗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无数女性果敢、刚强,敢于与强大的恶势力相抗衡。《搜神记·东海孝妇》中,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旛,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旛竹而上,极标,又缘旛而下云。” 这就像《窦娥冤》中的窦娥,不甘于自己的冤死,对黑暗的社会进行血的控诉,最终给人间留下了一曲对黑暗社会以死抗争的回肠荡气的悲壮歌曲!再如《搜神记·韩凭妻》中,何氏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何氏不畏强权,誓死也与爱人同穴。而《搜神记·苏娥》中,女子苏娥死后魂魄也在喊冤,最终惩治凶手,还自己一个清白!

这些故事中的女性对爱情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执着和专一,但是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却表现出顽强的反抗性,毫不退缩,宁死不屈,生前不能实现的爱情理想,通过死后的鬼魂或复生来实现,从而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后产生的巨大力量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六朝时期 ,小说创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人物塑造上多是扁平人物 ,刻画手法也较为简单。但干宝所写的女性却给我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 ,是干宝所写之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同时具备那个时代女性的共同命运。他用不多的笔墨 ,通过浪漫的想像写出了女性的命运、追求 ,展示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底蕴。他笔下的女性无论是人类还是异类 ,都带上了浓浓的人性光环 ,因而具有感人的魅力。一、女性形象的人情美没有人性的文学是无法动人的。干宝笔下的女性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 ,主要在于他们有的外貌美丽、有的举止典雅、有的才思敏锐、有的勤劳善良、有的忠于爱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她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有的异类女性比人类更美好、更具魅力。《搜神记》中《董永》篇用勤劳善良的天上仙女下凡替董永还债的故事 ,刻画了女性形象的人情美。董永

是个勤劳的农民 ,“少偏孤”“对父至孝”。小说以“卖身葬父”与“为奴还债”两个情节 ,表现了董永的可贵品质。这样的人本应获得好的报应 ,于是上天派织女助其还债。仙女不辞辛苦 ,日夜劳作 ,为董永还清了债务 ,使之尽快摆脱了厄运和逆境。

《搜神记》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雅致清峻、曲尽幽情,确是"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它不但成为了后世志怪小说的模物,又是后人取材之渊薮,传奇、话本、戏曲、通俗小说每每从中选材;至于其中故事被用为典故者,更是不可胜计。《搜神记》的续作、仿作很多,最著名的当推署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十卷。这部书是否真为著名的大诗人陶渊明所作,尚难以确定。该书除少数故事与《搜神记》、《灵鬼志》等书相重外,绝大部分采自当时的民间传闻。书中多爱讲神仙故事,其中不乏佳篇,如卷“丁令威化鹤归辽"故事,卷五的海螺女故事和"阿香推雷车"故事等,都十分优美,历代传诵,广为引用。

更多相关推荐:
搜神记读后感

搜神记读后感伍蓉搜神记里面有天上玉女韩凭夫妇秦巨伯李寄干将莫邪吴王小女卢充等篇这种小说句式长短相间给人抑扬顿挫的感觉读之朗朗上口通篇用词干净言简意赅写人状态有写得特别好的几千年后读来仍然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可见从古...

看《愈净意公遇灶神记》观后感

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观后感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部教育片讲述了一个夫子俞都的一生因其意恶致使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贫穷之极后遇灶神爷指点改过自新一心向善考得功名重获失踪子妻子双目复明一家团圆...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主讲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_净空法师主讲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主讲txt我这人从不记仇一般有仇当场我就报了没什么事不要找我有事更不用找我就算是believe中间也藏了一个lie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俞净意公...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列高等明朝嘉靖年间江西有位俞公名都字良臣他少年时就博学多才十八岁中了秀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按正常命理推算俞公从小就聪明过人前途无量年及壮家贫授...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净空法师主讲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主讲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简明现代文版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简明现代文版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善正之人才会有福无祸明朝江西人罗祯著明朝嘉靖年间江西俞公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就考进国立学校为考取举人而学习班上考试总是名列前几名年及壮家贫与其他人办学校教学生挣钱养家...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在江西有一位俞先生俞公姓俞名字叫俞都字叫良臣从小就多才博学很聪明18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到第18岁的时候已经考了秀才了诸生就...

《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后感

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后感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后深受感触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 产 党他把书和有字的文件烧掉了在监狱和法庭上他大义凛然保持着...

【超级实用】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1美丽冗长的单调时光胡汉冲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单调的书那逝去的时光是单调的时光而我喜欢这样一本书我还未看完我喜欢普鲁斯特那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四瓣的文风但我不喜欢写读后感不喜欢把自己似是而非的东西敲打出来我不大会说话...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泥土的记忆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泥土的记忆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为了去挤压另一件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放弃些什么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

搜神记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