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读后感

时间:2024.4.13

读《菊与刀》后的一些感悟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的标志,一直以来,日本人多有看菊展的习俗。菊是恬淡静美的,其形象特质深受日本人喜欢。而刀,是日本武士必须随身佩戴的象征身份的东西。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这两种不同特性的东西上寻找日本的特质。

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等级制度的国家。它一直在为建立等级制度而战斗。它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的主权,那么世界上就会有政治混乱。它所要做的是,征服整个世界,然后建立一个等级制度,让那个所有国家都能在这个等级制度中找到自己的合适的位置。这种思想称为“各就其位”,深深扎根在每个日本人最原始的血液中。

在家庭中,他们要各就其位,每个人按照年龄、性别、辈分的特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然后按照各种细致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日本人先要把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的等级制的习惯用于更加广泛的经济政治生活。每个人与自己的社会地位保持一致。在德川时代,每个阶层的人,从衣着到财务到用品,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如果富裕起来的人消费了超过所属阶层水平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自重的表现,总被怀疑是逾越了某种规则才致富的。所以往往致富者享受不到相当的社会地位。日本古代社会分为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工商人、贱民几个等级。处于最低级的贱民尽管日子过得最苦,却从来没有反抗的情绪。这与中国有着众多的农民起义不一样。因为等级制度让他们觉得安全。有了等级,他们每个人的生活不会被打破。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日本天皇一直存在,因为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

日本也是一个注重恩情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恩情往往超过了一般意义上报恩。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一旦受恩于别人,那么他们就认为恩情永远存在,报恩是一种义务,并且要回报越来越多。所以他们会往往身陷报恩的苦恼。所以不希望受恩于别人。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得到明确的授权而去帮助另一个人,那么他将被怀疑在谋取不当利益。

一般的恩情有四种,即皇恩、亲恩、主恩、师恩。进而引申为对天皇的忠、对父母祖先的孝、对君师的义。这些情义都是义务,是无条件需要做的。所以能理解,在二战时,为什么天皇的投降诏令发出,不管如何好战的日本人都立刻乖乖放下武器。也能明白为什么在家庭中,儿子对父母是绝对服从,也同样清楚武士在没有完成主子交给的任务时会选择剖腹自杀。因为最难承受是报恩于万一。

日本人对自己的名声也有特殊情义。他们有着保证自己的名声不被玷污的义务。如果某个人承诺说,在过年前必定还清债务,否则就甘愿让世人嘲笑。那么这种事情往往不可能发生,因为在年前如果他还不清债务,他一定会选择自杀方式来保住名声。日本人对于这种自杀方式是非常赞赏的,因为此举动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在日本古代,有些武士不惜与自己的主子反目为仇,甚至会走上复仇的道路,往往是因为主子羞辱了自己。因此,日本人对于复仇行为也是大加歌颂的。可见名声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是多么重要。正因为这样,对于名声的偏爱,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避免那些可能会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辱的场面。比如,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爱意的时候,男孩会带上一条毛巾把脸裹起来,这样哪怕被拒绝,第二天也不会感到羞愧,这鸵鸟式的办法只是为了以备在将来可以不承认他本人曾将受过被拒绝的侮辱。在实践中,他们往往会对事情作出精心的安排,以尽可能减少让人产生受到侮辱的感觉。就美国的作战飞机飞到他们的领土上方后,总是会说,这是意料之中的,没有什么好怕

的。在日本,人们也尽可能避免竞争,因为往往他们独自可以做好的事情,在和别人竞争时,就会一团糟。因为他们往往考虑的是,竞争失败是一件很受侮辱的事情。这种焦虑让他们无法投入状态中。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日本人是很怕失败的和受辱的,他们会因为这些而受伤,转而动不动就折磨自己,而不是迁怒他人。也能理解他们选择自杀的做法了。日本人这种对荣誉的追求,让他们学会随周遭环境而变化。一旦形势有变,他们会改变自己的方向,把自己调到新的轨道上来。例如本把美国在二战中对自己的军事制裁看做奇耻大辱,战后却表现出极力的亲美;在萨摩藩,被英国出人意外的炮轰几个港口后后,转而与他们建立了贸易关系;二战时,被俘虏的日本士兵放弃自杀后,转而全心全意做了对方的军事间谍······这种随机应变的现实主义让他们一直在竭力的维持名声的情义。于是构成了他们复杂的性格,和捉摸不透的行为。

以上三点,是从这本书中对日本感受最深的地方。一个国家如此拘泥于各种制度规则,但是在名声面前,很多规则就会被打破,比如可以和主子反目为仇,可以和敌人以礼相待,之前的各种万般难报的恩情、难尽的义务也变得模糊。名声对于日本人如此重要,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外部环境的敏感。反过来,也说明外部的规则制度把他们套入了一个无法逃离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离不开报恩于万一,离不开保全自己的名声。这种复杂的变换,让日本人陷入焦虑、自虐的状态,一旦外部形式有变,他们就会顺应形式,以发泄或转移自己的焦躁的情绪。

日本人经常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把刀,他们有保持其闪闪发光的义务。刀生锈了,其闪亮的特性也不会变。只要经过擦拭,就会重新闪闪发光。所以他们要做的是经常擦拭自己的刀。偶尔他们也会在闲暇之余赏赏菊,可是菊也只是刀下之物的祭品。他们不知道被他们作为皇室家徽的菊花和他们的好战情绪中有怎样的矛盾。他们焦躁着,他们时刻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如今的社会,风云骤变,谁也没有办法预料日本人下一个变化是什么。因为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对于这样国家与民族,除了让世界觉得深深的无奈后,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期待,期待在他们不断的调整中吸取教训,寻找一条正确的通往荣誉的大道。


第二篇:刘阳 关于《菊与刀》的读后感


活在习惯套子里的日本人

——以中日文化比较分析为例,有感于《菊与刀》中的日本文化

文学院

2010级

新闻学

刘 阳

20101149010010

活在习惯套子里的日本人

——以中日文化比较分析为例,有感于《菊与刀》中的日本文化

摘要:本文借鉴美国学者研究日本文化著成的《菊与刀》一书,以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剖析日本文化中的人性方面。分别以“等级制”“孝道”“报恩”“情义”“私欲”为框架,塑造一个从《菊与刀》中感知感悟到的有血有肉的日本人。以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气质比较为切入点,“遥研”二战后期日本的风土人情,并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现代价值判断标准,较为浅薄的分析日本耻感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性格养成。

关键词: 日本 等级制 规范 忠孝 情义 私欲 套子

正文:初看《菊与刀》,完全出自对文章写作原因和调研方式的好奇。二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急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关于是否会投降,关于应采取怎样的手段控制日本,一切都茫然未知。出于这样的目的,文章应运而生。其中对日本文化深入全面的精彩描写受到世人的赞叹。孰不知,本尼迪特克是在日美交战情况下研究日本的,她只能凭借间接资料进行“遥研”:与被研究的民众——当时在美国的,自日本长大的日本人;日本文献;在日本居住过的西方优秀的观察家??它们带给她立体、直观、画面感十足的日本世界,也正是这本书之于我的。因此,从未去过日本的我便就此谈谈我眼中的,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人。

再读《菊与刀》才感悟到其中表达的日本人的人性内涵。金克木先生说:文化就是“国情”,就是“国民性”,日本文化就是“日本人”。①而我之拙见,觉着日本人就是武士道精神控制的民族,说他们用菊与刀概括恰如其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象征。②以此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称将这些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我则喜欢把它形象称为“活在习惯套子中”。

任何国家中,人民的经济行为、家庭活动、宗教仪式以及政治目标就像齿轮一样都相互咬合在一起,因而日本文化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就此,我从阅读书刊和电子文献中领悟总结的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我所认识的日本人。

一、它们是尊崇忠孝的一类人

1.关于孝

对日本人而言,“孝”即报答父母的恩。出于对秩序、等级制的完全信赖和遵守,日本人常用规范的礼仪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恰恰要在家里学习并细致观察礼仪,以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出于日本、中国国情的迥异,我做了表格来分析中日孝道的发展情况及各自特色。

② 金克木 《日本外交史读后感》 第185页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译者序言

刘阳关于菊与刀的读后感

的等级制像阶级关系一样强烈,形成如此孝道是史之必然。

2.关于忠

对日本人来说,忠便是报答天皇的恩。在封建时代,日本人的“忠”是对世俗首领——将军的义务,从而对天皇负责;在新体制下,即是为实现他们的目标——日本精神的统一。

所以,日本人眼中的“孝”“忠”都是报恩的实践方式。按照其基本观念来看,从一个人呱呱坠地开始,就自然地背上了巨大债务,就类似中国人所谓的金钱债务,是必须要偿还的。于是,日本人的报恩是具有强制性和绝对性的,是人生而必修的行为。

在我看来,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本性是矛盾的,既活在历史的套子里,习惯于遵循等级、无条件忠孝,却又渴望跳出历史的套子,追求自由。

二、他们是持有“情义”的一类人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③因为它是日本所特有的。若说“忠”与“孝”是日本和中国共有的道德规范,那么“情义”则既与中国儒教无关,也非来自东方的佛教。它是日本独有的范畴,不了解情义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日本人在谈及行为的动机、名誉以及他在本国所遇到的各种麻烦时,都经常说到“情义”。

日本人口中的情义大概可分为两类:一则是对社会的情义,二则是对名誉的情义。说到对社会的情义,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中一个特别有名的日本女嘉宾——佐藤爱。很多观众对她言谈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很不理解。她能为丈夫或者男朋友做任何事,丈夫说什么是什么,即使把黑说成白,她也愿意相信。并且对于丈夫的家人,他表示也可以惟命是从。很多人认为,为了牵手男嘉宾,他简直疯了。更有网友觉得她绝对是节目组炒作出来的,每次说话都点头哈腰的,言辞表现太夸张了。然而通过《菊与刀》中的描述,以及我自己的分析理解,我更倾向认为这是佐藤爱——一个普通日本女人的真实想法。过去的日本人把情义认为是一种契约性的关系而不得不履行,这些在现代日本人的身上仍有表现。

③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第93页

三、他们是崇尚肉体享受的一类人

日本并不谴责满足私欲,他们认为肉体享乐是好事。

日本人每天必洗热水澡,若有条件还会泡木桶热汤;他们认为睡眠是很享受的事,所以大多数日本人都毫不费力便能熟睡,也能毫不吝啬牺牲睡眠;日本人认为吃饭既是一种享乐式休息,又是一种严格的训练,所以他们把快速进食或强行绝食作为测试意志坚强的良法。

对于情色的欲望,日本人从不回避,这与东方人内敛的性格是很不符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规定卖淫有罪,认为淫乱者是流氓,情色谈论是令人忌讳的。而情死却是日本人喜欢阅读和谈论的话题。他们把属于妻子的范围和属于性享乐的范围划得泾渭分明。与中国传统纳妾的概念不同,日本男人不把自己迷恋的女人带到家里成为家庭的一员。即使这个女人因怀孕而被接入家门,也不是妾,而是佣人,孩子们称正式的夫人为“母亲”,不承认生母与孩子的关系。他们甚至认为同性恋也是传统人情的一部分。以至于日本人都崇尚浪漫主义的爱情,重视肉体享受。

纵观日本,研究日本人,发现他们习惯把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制定出规范,形成所谓的“耻感文化”。并且,日本人认为其行为规范的合理性都能达到惊奇的一致。他们甚至喜欢并乐意遵循这些规范,从一定程度上讲,日本人已经不把它当成一种规范的束缚,而却是无形的套子了。

参考文献:【美】鲁斯?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商务印书馆

【中】陈力丹 王辰瑶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戴季陶 《日本论》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韩立红 《日本文化概论》 南开大学出版社

更多相关推荐:
《菊与刀》读后感

姓名綦婷学号1108090055班级11文管01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这本书让我对日本有了更加有文化深度的认识也让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多的疑惑为什么同在亚洲却是两种文化为什么日本从中国学过去的东西却与中国完全不一...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读《菊与刀》有感

菊花与刀读后感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一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及其形成原因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指出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用菊与刀和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就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一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在日本菊...

菊与刀读后感

深入认识自己看ltlt菊与刀gtgt有感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ltlt日本四书gtgt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ltlt菊与刀gtgt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

菊与刀读后感

由lt菊与刀gt所想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如果问你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不好如果问你对日本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脱口而出不好以上并非我的恶意揣测根据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共...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依据当时背景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最近看到一篇新闻是日本官方关于民众对于中国印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3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联系到中日两国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纷争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也会像我一样对这样的结果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如果在...

菊花与刀读后感(洪杰)

读后感菊花与刀向我们展示了日本这个民族的历史生活和个性阅读菊花与刀加深了我们对日本这个民族的了解菊花象征着和善文雅美丽隐逸适应刀象征着尚武好斗蛮横刻板两样具有含义相反的事物成为描绘日本这个民族的事物不难看出日本...

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两岁丧父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9xx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x...

读《菊与刀》有感

读书笔记读菊与刀有感一作者简介菊与刀这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19xx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期间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xx年赴欧回国后...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期20xx20xx第一学期分院基础学院学生姓名陆梦专业班级10日语1班学号1041040114任课教师蒋宝麟二一年一月菊与刀读后感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文汇出版社20xx年...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对日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不是讨厌但就是不喜欢也不针对具体的日本人但就是对日本有所排斥不会去亲近但是父亲一直对日本赞誉有加认为那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有着极强的自制力和责任感危机意识使得他们变得更加努力...

菊与刀 读后感(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