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时间:2023.11.18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年

《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等篇,席勒著,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xx年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xx年

总体感悟

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写于1795年。席勒与歌德对诗的创作方法产生了争议。席勒为了说服歌德并且为自己辩护,便写下了这部文学和审美的经典之作。

席勒认为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除人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二是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要谈论自然,也就是要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席勤又认为: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自然与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性还没有遭到分裂,他与自然的关系是原始一致的,现实与理想之间也还不存在矛盾。诗人用不着到外面去寻找自然,他周围到处都是自然,他本身也是自然。可是到了近代,人性出现了感性和理性的分裂,作为社会性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越来越明显,终使人不再作为自然的一 部分,而逐渐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即现实成了人类向往的理想。正是如此,造就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存在。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也即是指纯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这种状态只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才有可能。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因为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到了近代,自然却成了遥不可及甚至不可实现的理想, 因此出现了感伤的诗。感伤的诗用理性的观念来表现理想,这个其实就是源自人性的真实的愿望。席勒说:“古人自然地感受,而我们感受自然。”作为素朴的诗人,他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与自然和谐统一。作为感伤的诗人则脱离了自然,他正寻求自然。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素朴诗以形式的单纯,以能具体描绘、能用感官感觉的形象占上风; 感伤的诗以抽象和难以描绘的对象,以作品的内在精神取胜。在描写的具体上面,形式的素朴上面,素朴诗胜过感伤诗;但在表现的内容的丰富上,描写意境的广阔和深刻上,感伤诗又超过素朴诗。这两者又是能统一的。席勒认为有一种理想的诗,能将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结合起来,这种理想的诗应当是克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又能将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的诗。既不脱离自然,而又不落于庸俗的实际自然;既能理想化,而又不落于空想。还有就是要和人道主义结合,充分表现人性。这不免让人想到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早在未经过现代工业和产业式文化冲击的春秋战国时代,艺术和诗文就有了质朴和雕琢的区分。而在席勒身处的工业革命肇始

第1页,共6页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时代,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了。联想到现今,很多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要么矫揉造作,辞奢藻丽,美其名曰“朦胧”;要么烂俗透顶,把那些日常交际中都要谨慎言之的“段子”印成白纸黑字,美其名曰“口语化”??虽然二者在席勒的观点中本质都是感伤的诗,但在这自然已经一去不返的时代,姑且把我们身处的生活当做“自然”(至少我们度过生活算是比较自然的了)的话,“朦胧诗”应该可以对号入座到感伤的诗,而那些“口语诗”则能映射到素朴的诗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席勒实际上对这两种诗指出了一条继续生存之路:要真正回归到人性原初的状态上,用自然之下的人性来反观自然或者反思我们的生活,一个真正的君子,就是充满人性温暖或者叫以人为本的人,他纯朴而不粗俗,智慧而不做作。人亦如此,作为文艺的诗,要想成为君子的、理想的诗,不也应该吸纳席勒的创作观念吗?

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界的集大成者。作为杰出的哲学家和诗人,他对诗也有过独特而精辟的论述。

柏拉图认为诗的本质是摹仿。他说“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是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诗人借助文字的帮助,绘出各种技艺的颜色,而他的听众也只凭文字来判断,无论诗人所描绘的是鞋匠的手艺,将略,还是其他题材”①。他认为感觉作为客观世界的摹本,是不真实的。而艺术家摹仿感觉世界中事物的外形,所以他们的作品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了三层”。作为艺术之一的诗,“诗的摹仿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诗人摹仿的行动中的人,既有理智也有情欲,在柏拉图看来,对于诗人来说最便于摹仿的是人性中不讲理性的情欲部分,而服从理性指导的部分既不易摹仿也不易被欣赏,所以诗人为讨好观众或者投机取巧,便会舍理性而摹仿情欲。这对于追求理性的柏拉图来说,当然是不可容忍的。他主张摒弃缺乏头脑、屈从情欲的摹仿诗,应该将摹仿诗人逐出理想国。

在柏拉图的观点中,还有另一种诗,那就是“灵感诗”。在《斐德若篇》里他把人分为九等,在这九等之中第一等人是中就包括诗神这一概念,他所批判的诗人或其他摹仿的艺术家,列在第六等。可见,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所批判的诗人是第六等人中的,在第一等人中还有另外一种诗人存在。这里的诗或者一等的诗人,应该就是在指由灵感创作而生的艺术。他认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或者代神说话。③”灵感诗是获得灵感、陷入迷狂时作成的,灵感使诗人具有了创造能力。灵感诗是诗人代神说话,是非人为的,即不凭所谓的技艺,实际就是那些外在摹仿技巧。用现在的观点看所谓的灵感诗,很有点文学批评中“融情于景”“情融于文”的感觉。在柏拉图看来,诗人获得进入一种忘我的痴狂,便是让神灵附体,因而能够写出具有神韵——也就是有创意的诗来。

柏拉图也对比了两种诗的优劣,他认为摹仿诗“只靠韵律、节奏和乐调来迷惑听众使听众信以为真,假如从摹仿诗中把音乐所生的色彩一齐洗刷去,摹仿诗就只剩下它们原来的简单躯壳”,那它们就会像“青春的芳艳已经枯萎了的脸孔,虽然还有点新鲜气色,却说不上美”④。而灵感诗则不同,它对观众的吸引力来源于灵感。“灵感像磁石一样,不仅能吸引铁

⑤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灵感诗

的魅力不是由于外部那些不堪一击的花哨形式,而是来自诗的内部,来自灵感自身的力量。对于柏拉图来说,真正的诗人,不是“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马上造出太阳,星辰,②①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76

②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81

③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8

④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76-77

⑤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7-8

第2页,共6页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去反映外部事物的人,而应该像被“神夺去了平常理智的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说出那些并非借助自己的力量无知无觉而说出珍贵辞句②”的人。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柏拉图所说的两种诗,反应了诗或者文艺创作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文学要么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描绘,类似于现在的状物、比附。要么就是或对内心感悟的抒发,类似于抒情、直抒胸臆。前者讲究的是一种文学外在形态的感性的真实,后者追求的是则是超越文学外形、更内在的理智的真实。写到这里,不免联想到席勒关于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观点。当然,在席勒看来,柏拉图时代的诗理所应当是素朴的诗。但是席勒的核心观念是:诗之所以有素朴和感伤之分,是因为诗或者诗人和自然、和原初的人性的关系不同。在柏拉图这里,诗之所以有摹仿诗和灵感诗之分,是因为它们和事物内在精神、人的内心感悟的关系不同。我试图想象具有灵感、失去理智的诗人究竟是怎样一种状态。和席勒的观念相对比,我想柏拉图所谓诗人的灵感状态,应该和席勒描绘的诗人和文学的自然状态是一致的:他们都把诗的创作基于对事物最深刻的体验上,把诗意建立在人性的自然流露,不加任何使之鄙野或者造作的掩饰的基础之上。还是那句老话,诗也罢,文学也好,始终要“文质彬彬”才是最佳。只注重诗的外在话语形态,过分讲求文本的精致,忽视诗人内心的灵感,即诗人对自然、社会、生命个体的体悟,那样的诗是缺乏活力的,是无法吸引那些真正会品读诗和文艺的观众的。戏谑的提一句,大部分八股或者高考作文就是柏拉图极力批判甚至鄙视的对象。我自己也写过那样的文章,始终觉得其中缺少了什么,看到柏拉图关于文艺的解读,实际上这就是他所形容的:“只靠排比、比喻和奇巧的结构来迷惑观众使其信以为真,假如从摹仿的习作中把修辞所生的色彩一齐洗刷去,就只剩下它们原来的简单躯壳”——或者连躯壳都不剩下,因为那样的东西实几乎只是一个文本的存在,去掉用技巧架构的文本,剩下的大概就是空白的答题卡吧。

柏拉图对摹仿诗和灵感诗的区分,除了强调诗人应为构建所谓理想国而服务外,在文学史意义上,灵感诗的提出使诗摆脱技艺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使艺术的本质回归于诗,而不是历史的记忆、道德的说教。虽然柏拉图把文本书写技巧完全排除在文学之外的做法不免有些极端,但是他对于让艺术回归到诗的看法,确实和后来韦勒克等提倡的把文学和政治、经济、社会相分离的观点所见略同。把文学审美、当做艺术,让诗人的超乎世俗约束的灵感得到充分体现,让诗真正展示人性之美,让观众欣赏到未经污染的自然之美,让世人把价值取向建立在合乎事物内在需求的真相之上,可以说柏拉图用心良苦。

柏拉图推崇灵感的诗,看似在认同一种随感而发、基于感性的创作方法。但是,柏拉图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他说:“我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个杂多的个别事物各有一个理式。③”最高的理式是神,“他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问所存在的一切”。诸多理式构成了世界。理式世界是绝对真实的。而感觉中的世界,事物只是分有了理式的特征,是摹本或影子,它们变化不定,是虚假的存在。因此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中,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爱智慧者”。所有的人中只有哲学家最能最能接近真理。出于这样对理性的追求,对于文学艺术,柏拉图同样以理性为衡量依据。他极力贬低摹仿诗,就是因为摹仿诗摹仿感觉世界,摹仿诗人不是摹仿人性中理性的部分,而总是摹仿人性中非理性的部分,因而不是培养民众的健全理性,反而激发了人们非理性的情欲。

在柏拉图那里,灵感诗虽经由诗人之口,但说出的却是神的话语。灵感诗是诗神附体驱④①①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69

②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9

③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67

④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P68

第3页,共6页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使诗人作诗的,诗人只是神的代言者。正因灵感诗所说的是神的话语,所以它是真理。虽然在今天看来柏拉图的、诗神附体显然是一种近乎宗教的解说。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柏拉图的灵感诗是理性的文艺,是追求智慧和真实的艺术。在我的经验中,理性总让我想到理性时代,想到人的世俗和人性的异化。但从柏拉图的观点出发,真正的理性是建立在智慧之上的。我们身处的所理性时代,也许只是在技术上的片面的清醒。在柏拉图看来,今天的人们,很多时候是缺乏对人性和精神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柏拉图提倡的理性的诗,实际是一种对于人性“真”和“美”的顿悟。当我们洞察自然和人性的全貌时,我们便发现了理性的真相,发现了人性中的神性,也就是人性中完美的一面。

感伤的诗人在极力向往自然,灵感的诗在全力揭示自然。柏拉图和席勒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是他们都在诗或者文学的创作精神上产生了共鸣:用最真实的理性引导人,用最善良的审美价值教育人,让诗和人一同回归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具体体会

我们知道,人的意志所作的规定永远是偶然的,只有在绝对存在那里物质的必然与道德的必然才是吻合的。因此,倘若指望人的伦理行为就像自然的成果一样,那么,这种行为就必须是自然。P30-31

体会:确实,很多时候,支配人的行动的,是人的潜意识,就算是所谓意识的指引下,很多行为也是感性的。人的意志对于外界、自身的判断往往是偶然而武断的。物质的必然就是自然界的自然,道德的必然就是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性对人精神的指引。如果人的伦理行为想要合乎自然界的额规律,让社会的额规则合乎人性,体现人“道”,那么首先人要回归自然。这种回归,不是回到人类匍匐在自然脚下的状态。人对自然的卑躬屈膝和现在对自然的颐指气使一样,是建立在片面的、偶然的意志之上的,回归是指人回到自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之下的人性,才可能真正合乎人类所想象的那样。

人可以以两种方式使自己处于对立的状态:不是他的感觉支配了原则,成为野人…野人蔑视艺术,视自然为他的绝对主宰;满人嘲笑和谤渎自然,但他比野人更可鄙,他总是一再成为他的奴隶的奴隶。P35-36

体会:鲁迅说我们总处于两种状态:坐稳了奴隶或想做奴隶而不得。席勒说人成为野人或成为奴隶的奴隶。鲁迅强调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席勒阐释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性中似乎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奴性意识。在人与人之间是奴隶关系时,人类是自然的奴隶;在人与人平等时,人类又将自然视为奴隶,以满足内心的奴性欲望。前者导致野人鄙视艺术,后者导致蛮人异化艺术,异化原本出自人类自身的东西。当艺术进一步沦为资本的婢女时,意味着人性也就成为金钱的奴隶。更可悲的是,当艺术也成为资本时,人类又开始成为艺术的奴隶,换言之,人成为了自己奴隶的奴隶。

自然在它的物质创造中为我们规划了我们在道德创造中所必须走的路……同样,在伦理人身上的原始自然斗争(即盲目冲动之间冲突)尚未平息之前,他身上粗野的对抗尚未停止之前,是不敢为多样性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P59-60

体会:伦理人,我理解为理性的人,进入文明的人。原始自然斗争,是指人类的各种生物本能和七情六欲。盲目冲动的冲突,似乎形容了挣扎在金钱、权力、各种虚假的情感纠纷的 第4页,共6页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现代人。多样性的发展,应该是指按照让人性得到解放,让人性自由伸展。简而言之,在人的理智和健康的人性没有完全占上风的条件下,谈人的自由,只不过是让人在物质、占有、情欲等各种盲目冲动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已。这样的人,要么在忙于追求各种浮躁的利益目标,要么就是力求为平衡这些欲望作无谓的努力。真正的伦理人,是将自然法则作为伦理的最高标准的,要解决那些本不该存在于伦理人的因原始的自然斗争产生的矛盾,首先就要想法使那些粗野的对抗停止。为此,时代的性格必须首先从它那深深的堕落中振兴起来,一方面是它脱离自然的暴力,一方面又使它回到自然的单纯、真实和丰富①。

正如高贵的艺术比高贵的自然有更长的生命一样 ,在振奋精神方面,它也走在自然的前边,起着创造和唤醒的作用。在真理尚未把它的胜利之光送到人的心底深处之前,文学创作力已经捉住它的光芒;虽然潮湿的黑夜尚存在于山谷之中 ,但人类的顶峰即将大放光辉。 P77

体会:高贵的艺术之所以可以超越自然,真实因为它源自人性对自然的感受。在没有分裂的人性下,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对自然保持着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便是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自然,而非现在的把自然当做能源和矿产等的集合。在这种人性下催生的艺术,是可以超越自然的,因为艺术源于人,人就是自然,这种艺术是了解自然、了解人性后的产物,而非现在,我们站在自然之外、人性之外,所产生的艺术自然会因为对自然和人性的无知变得肤浅而短视。

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鄙视的人,我们就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压力。当我们仇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时 ,我们也就痛苦地感到理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个人既能够吸引我们的欲念,又能博得我们的尊敬,情感的压力和理性的压力就同时消失了,我们就开始爱他 ,这就是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 P114

体会:这里的“游戏”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嬉戏玩乐、打闹逗趣,“游戏”是指摆脱了感性的物质需要和理性的道德纪律强制的自由活动。“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就是让 物质的欲望和精神的尊敬这两种心情都能自由活动, 我们既感觉不到感性的自然要求产生的强迫, 也感觉不到理性法则带来的压力,所以是一种游戏状态。

人应该同美一起只有游戏,人应该只同美一起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 他才是完整的人。 P123

体会:这里的“游戏”可以认为就是一种对待美的态度。也可以推广到对待文学中审美情趣的态度。游戏就是平等双方的愉快相处。人对待美,既不是以美为一种义务,刻意追求;也不是把美仅仅当做一种出于生物本能的感官满足,似乎它凭空存在一样。对待美,应该达到一种人和美相互平等、和谐统一的状态。人和美平等的时候,就是在人性基础上体会美、阐释美、追求美的时候,也就是人性真正回归的时候,就是“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人性真正回归是什么样子呢?应该是自然感性和社会理性的平衡。这也就是席勒认为的游戏状态。要进入这种游戏状态,显然席勒认为首先要和美进入游戏状态。这似乎是一个自成是非的悖论,但美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正是与美的游戏,我们的文学也就真正成为文学。 ① “时代的性格??单纯、真实和丰富”引自《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年 P59-60

第5页,共6页

在审美中品味诗学精神 ——《美育书简》《文艺对话集》读书报告

必须寻求一种国家不能给予的工具,去打开不受一切政治腐化污染保持纯洁的源泉。 P169

体会:这个工具就是艺术,让艺术走在自由之前。让艺术进行审美教育。民主和科学革命的目的是给人自由。这个自由看似是政治体制的使命,但是在现实中,自由的体制并非就能真正让人性解放、让人心就此净化。艺术就是补救之法。其实兑换成中国的话语,便是一切变革要有思想和文化基础。没有人精神上的自由,现实中的自由和权利很可能成为再一次污染人心灵的不幸之源:滥用职权是其典型。让国民接受审美教育,实现精神的自由,恢复应有的人性,而非奴性、兽性、神性??这样既是艺术和美之大幸,也是人之大幸。

政治立法者可以封闭科学与艺术的领域,但不能在其中实行统治。他可以放逐爱好真理的人,但真理仍然存在;他可以凌辱艺术家,但不能伪造艺术。 P169

体会:既然理想的诗要靠人性的彰显和回归,那么用什么来召唤我们的人性和审美体验呢?很显然,席勒认为艺术拯救人性。“任何暴君都摧残不了两样东西:即真和美”。在现代社会里,只有真正的艺术才是自由的女儿, 能够不受金权的污染, 能够开启美的源泉, 来培育高尚、 完美的人性, 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 维护人的尊严。

尽管需求迫使人置身于社会 ,理性在人的心中培植起合群的原则,但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首先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 P236

体会:在人的情感、知觉、意志, 情感是知觉与意志之间的桥梁, 是形成完美人格的动力环节。真、善、美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追求的动力往往从美开始。和谐的审美教育通过对人的精神的熏陶、感化和升华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发人追求真善美的动机,促进人的道德和理智水平的提高 ,进而达到人的个性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当下大力提倡的社会和谐,在席勒看来,社会的和谐首先应该是人的和谐,审美使人变得合群,实际就是使人与人的合作关系建立在对真善美追求这一出自人性的需求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关系才会是牢固的、长期融洽的。结合现实,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虽说不和谐固然和经济的贫富、分配的差距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但是洞察这些社会现象的人性本质,其实很多不合理的差距正是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的审美出现了“人性级”的空白和扭曲。片面的以物质的丰富为精神的乐趣,甚至以此为美,难以想象这样的个性和人格是和谐的。展望未来,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缓解了造成不和谐的社会和经济矛盾,也许又要面临席勒早在两百年前提出的用审美的教育来使目前我们认为的和谐可持续的课题。

第6页,共6页

更多相关推荐:
中文读书报告

宁静的享受读小妇人有感大学的时候读了英文版的小妇人大概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在阅读的时候总感觉差了点什么这次通过读书节的活动重读了小妇人体会到了很多之前未察觉到的精髓本部作品的作者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她是位富有进...

中文阅读报告比赛作品

中文閱讀報告比賽作品張靄婷3A書籍名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譯自TuesdayswithMorrie作者MitchAlbom著白裕承譯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內容撮寫一位年輕人米奇在16年後一個最偶然的機會...

中文读书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专业翻译资料中文读书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年月日

中文期刊阅读报告

中文期刊阅读报告机设114班苏瑞20xx0474摘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系统模型对研究对象系统进行认识与改造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

读书报告【汉语】

班级汉语言1341班姓名卢名扬学号1320xx5105读书报告阅读内容古代汉语下第10571072页上古音简说汉语语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古现代等四个时代其中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语音中古音指六朝到唐宋时...

中文阅读报告

中文閱讀報告書名城南舊事作者林海音出版社九歌文化事業本書主要圍繞一個七歲的女孩英子取名城南舊事由於本書的地點設在北京城南雖說這些統統都不顯眼然而英子的每一個遭遇都使人咀嚼再三細細品味內蘊含的意思作者林海音宋媽媽...

现代汉语读书报告

汉字重回焦点之路读现代汉字学纲要有感看完现代汉字学纲要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现代汉字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想到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汉字将如何发展呢曾经一度辉煌的汉字又将如何回到焦点的位置呢现今的世界几乎都被英语所围绕社会上对...

北大批判读书报告

北大批判读书报告一书名北大批判二作者薛涌三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四页数325五内容大意这本书包括六章内容每章之间环环相扣以作者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为出发点并以西方精英教育相对比详尽揭露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第一章...

《朱熹的历史世界》读书报告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读书报告目录一作者简介二朱熹主要思想概括三本书简介四写作背景五读书心得一作者简介余英时19xx年生于天津祖籍安徽潜山曾师从钱穆杨联升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者汉学家曾任密西根...

《艺概》读书报告

物一无文艺概辩证审美观初探云南大学中文系李浩指导老师张国庆教授刘熙载的艺概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美学著作叶朗曾说过刘熙载的艺概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性的形态刘熙载本人也因此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很高的...

中文注释读书笔记

为什么国外孩子不怕写读后感因为他们在用ReadingResponse中文版练习纸有售150817小花生网浏览534四月份我们推出一期怎样用简单的练习纸帮孩子总结自己的阅读提升思考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文章很受当时用户...

11A_王伟_《汉语修辞学》读书报告

汉语修辞学读书报告浅析汉语修辞学中辩证法的运用11中文A班114030034王伟摘要王希杰先生的以汉语修辞学为核心的通论体系是汉语修辞学由发展向提高转化的标志他的整部作品及其研究都贯穿着辩证的方法关键词修辞学辩...

中文读书报告(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