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xx-19xx 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

时间:2024.4.2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19xx19xx亲历中国革命读后感

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工程管理

学号 2012311327

姓名 夏琴英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目录

一 、作者简介 ................................ - 1 -

二、本书章节 ................................. - 1 -

三、摘要 ..................................... - 2 -

四、主要内容 ................................. - 3 -

五、本书特色 ................................. - 5 -

六、解析革命主要人物——黎元洪、袁世凯、孙中山

七、共和制OR君主立宪制? .................... - 6 -

八、革命爆发的原因 ........................... - 7 -

九、细节描写 ................................. - 7 -

十、结语 ..................................... - 8 -

- 6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一 、 作者简介 埃德温·丁格尔(1881~1972),英国心理学家,作家和哲学家。19xx年3月4日来到中国,给自己起了中文名丁乐梅。武昌起义时,他作为上海英文《大陆报》的特派员,从事战地采访。他是第一个在辛亥革命爆发初期,到武昌采访到新任都督黎元洪的西方记者。

19xx年返回英格兰,将他的在华经历整理成书出版。19xx年丁乐梅定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19xx年创精神意念治疗法,19xx年1月27日病逝。

丁乐梅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与了解,特别注意将中国的情况介绍给西文世界,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包括《徒步穿越中国》、《我在西藏的生活》、《辛亥革命目击记》等。

二、本书章节

第一章 黎元洪:创建新中华的雄心/1

第二章 冲突的开始/18

第三章 革命战争/31

第四章 刘家庙战役/42

第五章 汉口大火/60

第六章 武昌的政治活动/73

第七章 黎元洪的和平请求/82

第八章 外国人的危难处境/96

第九章 汉阳陷落/107

- 1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第十章 伍廷芳博士向世界的呼吁/134

第十一章 和平会议/168

第十二章 孙逸仙的到来/184

第十三章 袁世凯/204

第十四章 四川起义/215

第十五章 革命爆发的原因/238

第十六章 结论/258

附 德龄公主接受一家报纸采访的片断/271

译后记/286

三、摘要

一百年多前的今天,还是满清王朝,虽然此前革命党人几经努力,发动了不少起义,可仍然无法撼动晚清之基业。然而,谁也不曾想到,顷刻之间,满清大厦竟呼喇喇倾倒,一场突然提前了的武昌起义、后来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武装暴动,如星星之火在满清大地上燎原开来。

发生于19xx年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地位。作为推翻千年帝制,唤起民族觉醒的实践发端,在希冀与幻灭,新生与腐朽,成功与挫败的剧烈交织中,在近代政治制度和民主思想、政治样式和民生诉求以及重建近代社会道德体系等关乎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思想启蒙运动。这场伟大革命所揭示的经验和教训,是树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一个重要历史线索,无论对于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当代史,中 - 2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国共 产 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史以及正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人之意义和价值。

辛亥革命为何发生?如何如发生?它给历史留下那些遗憾和疑问?历史在不同的场面,不同层次的人物,不同思想的交锋中展开,在那个混沌变革的年代,杰出的人物,勇敢的精神,伟大的报复,不屈不挠的奋争,阴谋、权利、人性、际遇等在风云变幻年代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奇观,上演着前所未有的精彩故事。志士们一旦拥有了报负,奔走呼号,投身革命,流血捐躯。这一切都被一位驻汉口的英国记者——埃德温·J·丁格尔——记录了下来。

四、主要内容

本书从革命的领导人黎元洪开始写起,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黎元洪几乎是被枪指着坐上革命领导人的位置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革命所做的贡献。在作者对黎元洪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这次革命看法:首先他认为整个这次革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满人对汉人太不公平的待遇——没有其他原因了”导致的。“数年来,整个中国充满着愤慨的情绪,认为清政府绝不会给中国人带来公正”黎元洪的这种观点应该是这次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共和制的国家。这是黎元洪的主要主张,事实上,对于建立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在之后的和谈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讨论。但我不得不说的是,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几乎已经没有能力有条不紊的统治管辖中国如此庞大的疆域。中国人不仅仅受到西方势力的压迫,更多的是中国内部的矛盾。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将会建立起一个怎样的政府,怎样实现和平?所以在当时,中国所需要的,革命的最终目的将不仅仅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更是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因此,黎元洪对于革命的看法是不全面的,但不得不说这次一种很有有力的武器,它激发了大多数革命者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不顾生命危险投入到革命中去。

- 3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然后冲突开始了,谁也没想到汉口俄租界的一起爆炸事件会成为足以撼动中国几千年帝制的导火索。19xx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制造炸弹时不小心致使炸弹爆炸,拉开了革命的序幕。同时也由于这次疏忽,使革命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到来。

革命战争开始之后,革命军凭借数量上的优势,首先取得了胜利,占领了许多军事要地。但是,正如作者所言革命军太“幼稚”“不成熟”“毫无战斗经验”。有一句话这样形如他们“星期二入伍,星期三训练,星期四参战”。可见新军是多么“年幼”的一支军队,这让他们在后来的战场上吃足了苦头,基本上也是革命军后来没能守住汉口的主要原因。

刘家庙战役——这是一场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战争,作者深入清军战场,试图去了解他们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清军不认为这次中国人之间的互相残杀,他们在剿灭强盗,认为革命军是叛军。最终,革命军在这次战役中失去了重要的阵地,原因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革命军太“幼稚”,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大的热情,但仍然缺乏与正规军对抗的军事训练。然而革命军仍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场战争也改变了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懦夫”的形象,中国革命军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令人钦佩。

之后的战争变得极为惨烈,整个汉口都成为了战场,尤其是汉口大火和汉阳的陷落。汉口的一场大火致使50万人无家可归。整个汉口都处在慌乱之中。在汉阳,北洋军同样没有同情心,妇女、儿童、老人、婴儿都被杀死,尸体随船漂流在江面上,很多场面惨不忍睹。清军通过这些所谓的残酷行为,最真正愚昧的行为,最不道德的计谋,是所有人明白,他们必须安分守己,政府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休想参加革命。但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了他们坚持的利益而牺牲,财富遭到毁灭,这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所致,而是整个国家歇斯底里的后果。

虽然在武汉的革命基本以失败告终,但是革命军却夺得了南京。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后伍廷芳开始呼吁和平谈判,这得到了袁世凯的同意。于是,19xx年12月18日,和平开始开始了。但令人惋惜的是,此次会议并没有达成实质的结论,双方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争论不休,最终袁世凯剥夺了北洋代表唐绍仪全权代表的权利。但之后孙中山的回国,给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转 - 4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变——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国终于迈上了共和国的道路。之后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袁世凯最终得到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

在整个革命的过程在,外国人始终是观望的态度。即使在汉阳陷落,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外国政府也没有加派兵力保护本国人民的安全。他们认为这是中国自己的内战,不能像义和团运动时那样轻率地加入战局,以免陷入战争。

五、本书特色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是海外辛亥革命英文研究的首部著述。这本别具一格,它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埃德温·J·丁格尔是一名英国传教士,1884年到中国,在华生活多年,取了中国名字“丁乐梅”,他对中国有很深的了解,为上海的《大陆报》写过不少的专栏文章。此前已著有《步行穿越中国:其内部的生活与改革运动》在英国与美国出版。武昌起义爆发时,丁格尔就住在汉口。南北和谈在上海举行时,他又去了上海、南京,接触过袁世凯的幕僚。他利用独特的身份,穿梭于各派之间,探寻政治内幕,撰写了大量独家新闻。

其次,该书出版于辛亥革命爆发后不到一年的时候,记录了作者刚刚经历的历史事实,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时局的实地观察,真实而又准确。书中有70余幅当时拍摄的照片,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革命军以及清军的状态,更增加了读者的现场感,让读者感同身受,充分感受那个年代的社会状态。

最后,该书的体例独特,书中既有作者对一些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如袁世凯、伍廷芳、黎元洪等;又有其对时局深刻透彻的观察。同时,作者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更像是介于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间的那种“深度报道”。

- 5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六、解析革命主要人物——黎元洪、袁世凯、孙中山

在这本书中,对黎元洪做了非常正面的评价:“眼睛微微眯起,不是闪着异常热烈的光芒,他的下巴给人以建议的感觉”“他目光敏锐”。黎元洪给作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让作者相信他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黎元洪主张共和制,在早期的革命中,他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革命战争,力求胜利,但是后来他却要求和谈,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再来看袁世凯,在本书中他是位毁誉参半的人物。他一方面为清廷工作,为博取太后的欢心,不惜出卖皇帝:另一方面,他又极力赞成君主立宪制——当然这或许是为他自己谋取利益。他太狡猾,玩弄权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孙逸仙在革命陷入僵局时回国,化解了尴尬的局面。同时由于他的出现,革命军热情高涨,充满信心。再他的带领下,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成立了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体制——中华民国。尽管孙中山和黎元洪一样赞同共和制,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孙中山丛早年开始就一直极力主张革命救国,而不是想黎元洪所希望的那样希望清政府妥协。或者可以这样说由于孙逸仙一直接受国外自由民主思想的熏陶,希望中国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革命彻底洗刷掉中国旧封建制度和思想,建立一种全新的秩序。但是黎元洪不同,他只是希望中国能够改变现在的帝制,推翻满清的统治,建立共和的制度。

七、共和制OR君主立宪制?

这本是就是一个具有极大争议的问题,因为从世界来看,不管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又有着缺点又有其优点。在中国这也是一个极大的争议——新政府到底是沿袭专制形式还是应该采用共和制。反对君主立宪制的理由建立在两个理论的基础上;其一,保留清王朝,中国的自由将失去保障,所以清王朝一定要推翻。其二,在君主制下,袁世凯将成为一个独裁者,他将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自己对上皇位。他想做的是中国的拿破仑而不是乔治·华盛顿。但是共和体制仍然有难度。没有证据表明共和制比君主立宪制有更被看好的前景。相反,建立共和制将面临 - 6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很多困难,首先,由于政府没有足够的钱将不得不举借外债而这恰恰是革命军抨击清廷的原因之一。最后,却是孙逸仙解决了这一矛盾。

八、革命爆发的原因

作者认为,关于此次革命爆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办的学堂和大学,而且,传教士的宣传活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它促使中国人产生一种愿望,那就是去掉头脑中的虚伪和不总。教育使得青年一代开阔视野,了解了世界,激发了他们改变现实世界的热情,所以他们积极投身于革命。

九、细节描写

除去宏观层面,本书所透露出的革命中出现的一些细节,这些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真实性自不待说,也让我印象深刻:

一场激烈的炮战持续到晚上,按理说,面对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炮弹,人们躲之唯恐不及,而很多外国人竟爬上房顶观看这一幕诱人的景色,“先是零星的几门炮发出细小的火焰簇成一小团,接下来就是重炮发出的更光亮的火焰”,一位躺在病床上的俄国海军军官期望尽快好起来,因为那样他就可以观看炮击了。

不要说外国人胆大,其实好多中国居民听到炮弹从头顶上疾驰而过,也会兴奋地大喊大叫,“并深信若冒雨直接跑到我们(英国人)所在的地方,一定能看到炮击。”而一位中国伙计更是对革命军射出的炮弹不屑一顾,不远处是隆隆的炮弹声,他却坐在甲板上读借来的书。

一场注定要为一个王朝画上句号的革命,一场满是杀戮与血腥的战斗,在老百姓眼里竟是如此,想来真令人哀伤。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这场埋葬旧王朝开启新时代的革命中,究竟谁是得道者,谁是失道者,在当时看来恐怕很难定论,老百姓永远是那个“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似的看客。若说老百姓都是看客,似乎有点言过其实。在一个小注释中,丁格尔引用一位作家的记述,讲述了一位善良妇女的故事:战争刚开始时,一位妇女救了四位受伤 - 7 -

《1911-1912 亲历中国革命》 读后感

的革命军士兵和一位受伤的北洋军士兵,第二天,一批北洋士兵来村里找他们的伤员,他们带走了自己的伤员,却把那妇女以及她的家人连同受伤的革命士兵一起拉进屋子里,关好门,放火烧了。

且不说北洋士兵如何恩将仇报,这件事导致的唯一结果是接下来的战争里村民们不愿也不敢帮助任何一方受伤的士兵。

农夫和蛇的故事,几千年来屡有发生。在世道无常的乱世,农夫的权益更是无法保障,于是,很多人只好都当看客了。

值得一提的是,“剪掉辫子”在本书中频繁出现。每当作者要描写一个重要人的外貌是,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他的辫子。比如,描写黎元洪时是“剪掉了大辫子”,革命党的组织者之一刘公也是“剪掉了辫子”而张彪没有剪辫子,可见在当时外国人眼里,辫子是一种重要的特征:有辫子就代表你仍然固守封建,臣服于满洲的统治;剪掉辫子就表示你接受过新式教育,思想开放,是革命党一派的。剪辫子是一种标志,一种由封建走向自由,由固守走向开放,由奴役走向解放的象征。

十、结语

作者谨志中说到:“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献出生命的志士及新兴的群体,希望他们为自由进行的斗争将预示着中国公正与正直之日的到来”。正如作者所说,中国有志之士经过努力,终于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如今,站在汉口江滩,看着那繁华的城市,是否还会有人想起100年前的熊熊燃烧的大火?还会想起100年前几乎被鲜血染红的汉江?中国已经迈入了历史的新时期,我们应该铭记的是历史的教训,以史为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秩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8 -


第二篇:建筑的革命——《建造革命19xx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读后感


建筑的革命建造革命19xx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读后感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19xx年3月19日即清咸丰三年二月初十太平军这支我国近代史上最要的农民起义军经过两年多的武装斗争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举占领了南京并以此作为太平天国首都这一革命运动强烈地震动了英国和整个欧洲...

中国革命人物传记读后感

中国革命人物传记读后感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开始阅读鲁迅一个伟大寻求着的心声读到了鲁迅的思想情感知识态度言行了解了鲁迅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认识到鲁迅外冷内热的热烈情怀对人生的深刻...

《马恩选集之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读马恩选集之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有感计科1102郭小红中国革命欧洲革命这是我看到文章标题与首段所得到的二者的关系随着深入的了解我明白了它源于何从文章的意思我姑且认为这里的中国革命主要指的是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欧洲革命...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

姓名学号10389xxx科目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体系概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读后感这部著作写作于19xx年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而写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一场大争论的结果表示一...

《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

艾康伟大的中国革命读书笔记艾康记得第一次听到费正清这个名字是在大一下半学期的时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翁贺凯老师向我们无数次的在课堂上面推荐这本书当时我一直以为费正清是中国人还觉得他名字起得不错来着直到后来我发现这...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辩证角度看社会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有感辩证角度看社会辩证角度看社会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有感1853年的一天马克思同志有感于当时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境地写下了这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原文从资本和要素流动的角度写下了...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读后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以屈辱外交为主的历史时光倒退千百年回到大唐盛世那时侯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亚洲的日本曾经向中国称臣周边的国家也都与中国建立友好外交中国国力为世界之最可是自从清政府上台闭关锁...

为中国辩护读后有感

郑永年看中国读为中国辩护有感入学不久在中国特色的课上张记国老师便给我们提及了一部著作郑永年教授郑永年看中国系列的为中国辨护记得我当天就去书店买了出来觉得这本书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有不断收获的也即常读常新之书时至今...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外阅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管理学院031C13116项鑫自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就没怎么好好看课外书了每天看一些线性代数背英语单词有些时候也很浮躁最近利用周末的时间读完...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书报告 ------我的读后感 (1)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年级20xx年春学号学习中心深圳学习中心考查课程大作业均由教师批阅发现内容雷同或抄袭一律按0分计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具体要求1结...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国模式这个概念也逐渐在国外媒体中升温慢慢地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随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中国经济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实现平安的过...

寻路中国读后感

在路上寻找中国的真相读寻路中国有感我读的这本书叫寻路中国它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它引发了我关于中国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如何从一个最大的农业国到最大的世界工厂的无穷想象我想知道这些深刻重大而又细小微妙的变化...

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党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