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读后感

时间:2024.3.15

伤逝读后感

谈到爱情,大多数人第一感觉是甜蜜,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却让人感到悲哀。童话的结局总是美好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却没有告诉我们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故事。当爱情里又多了许多东西,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须的东西都可以是摧毁爱情的斧头,一下下地把爱情砍得碎的不能再碎。

爱情的破碎却不能说是生活的过错。是生活改变了他们,可是也是他们屈服于生活,无力改变自己,丢了原来的自己也找不到两人可以一起并行下去的路。单纯地追求个性解放,个人幸福以及个人主义就是自私就是狭隘。

在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涓生这样的人,理想丰满、与人大谈青春壮志,渴望精神和心灵上的知己,可是却没能给他的知己一个稳定的未来。前几日看到知乎有一个问题,男人没有钱该不该离开他?有一个回答是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跟了一个男生八年,八年后她提出分手,男孩子极力反对,甚至态度偏激“你不就是嫌我没钱么!”八年时间,如果是因为嫌弃他穷,早可以一走了之,正是因为爱所以陪伴了八年时间,八年时间却不够这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他仍旧满怀理想和抱负,却没让他当初的知己看得到实现的可能。

我不否认子君也该为她们的悲剧负一定的责任,他们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许大家只知道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事。其实后来司马相如外出做官后,曾为了另外一个女人想抛弃卓文君,但是卓文君写了一首《数字诗》,用自己的才气挽回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两个人犯的最大的错就是选择放手。如果涓生没有放弃他们的感情,如果子君尝试挽回,也许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不过这一切只是如果。有这样一句话:“其实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像左手和右手,即使不再相爱,也会选择相守。也许生命里还会出现爱你或你爱的人,但那终归是过客,你还是会牵着左手或右手走下去。”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些人,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后一切消失了,然后我们终于明白,天长地久是一件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种多么玄妙,多么脆弱的东西。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许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地把风景看透。

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归宿,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幸福真的和爱情无关。


第二篇: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以青年的婚恋为题材的小说。它另辟蹊径,独树异帜,打破了历来的传统。不以男女主人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结局,而以一场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而落幕。让人不禁为之伤感和警醒。

小说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他们都是受过“五四”洗礼的小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西方平等, 自由,博爱等思想。他们敢于反抗现实,他们勇于追求自身的幸福。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成为他们共同热烈追求的生活理想。尤其子君,为了和她爱的人在一起,她坚定地,果敢地和家里人断绝往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爱情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那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到汗颜。我不禁想,就拿现在的人来说又有多少人敢说这样的话来呢?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是的,他们两人经历了一番风雨,终于见得了彩虹,。然而这不是胜利的结尾,却是悲剧的开端。

婚后的子君以为追求的目标到达了,便日渐沉浸在小家庭琐碎生活中,变成了一个不求上进,目光短浅的家庭主妇,甘愿做丈夫的附属品。她不再读书,和丈夫逐渐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涓生既不满婚后生活的平庸,又无力改变这一状况,加之遭受到失业的压力,便只想着“救出自己”,自欺欺人地把抛弃子君作为自己“向着新的生路他出去”的第一步,结果导致了子君的死亡。他们为之奋斗的幸福婚姻以悲剧落下了帷幕。不禁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就其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外因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势力的破坏。内因则是和他们本身的弱点——单纯地追求个性解放,个人幸福以及个人主义的狭隘自私有关。该小说启示我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地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尽管这样,我还是对涓生有一堆的意见。我觉得子君的死他应该负主要的责任。想一想,以前子君为了他是何等的无畏,何等的勇敢。可以说为了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身体和灵魂。当他过得比较顺心的时候,对她是还有所欣赏。然而在他失意的时候,他却对她没了一点怜悯之心。反而觉得是她连累了自己,觉得她是一个陌生人。这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其实子君没变,她依然是原来那个“爱情斗士”。只不过是婚后她的表达方式较婚前有些含蓄,深沉罢了。因为她得为家计而考虑,她得捍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然而涓生却不理解,也不愿理解。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思想去理解,觉得子君堕落了,没了恋爱时的志气了。渐渐地对她感到失望。最终,抛弃了她,葬送了她。但我依然为子君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她活出了一个作为人的尊严。面对丈夫提出了分手,她没有哭闹和纠缠。她在心里默默地承受了痛苦。毫无怨言地离开了。在不言中,仍祝福涓生找到自己的新生路。面对这样一个敢爱的女人,又有谁会嘲弄她得痴情呢。这不是一场无意义的爱情,对她而言,这是她展现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体现。他就像张爱玲,刻骨铭心地爱过一回,结局都被抛弃。然而没有人嘲笑张爱玲的不幸,都为她敢爱的精神所感动。应为她们真真正正地爱了一回,活了一回。敢问现在的人,有多少的人是痛痛快快地爱了一回。 《伤逝》让我思绪波澜起伏。我为主人公的不幸婚姻感到悲伤,这让我更加憎恶那“吃人的社会”。它启迪了我,让我觉得任重道远。我仍旧需要为创建一个公正,正义,自由的社会而努力。作为一个人窝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能玩世不恭,只考虑自己,只为自己活着,而是还要为自己身边的人活着。正如该小说告诉我们

的一样,只有再为社会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

取消

更多相关推荐: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余漫君伤逝是涓生的手记是涓生在子君死后深深的忏悔涓生说道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然而在我看来涓生也仅仅是因着子君的死而忏悔而悲伤许下这般誓言因着子君的死发现自己是...

伤逝读后感

今日推荐经典短篇小说伤逝第一次看伤逝是在一部悲情小说集子里面那时候我十分梦幻总是对爱情有瑰丽的想象所以朋友推荐了这部集子给我说这才是爱情的真相这集子的第一篇就是这篇伤逝彼时的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还是高举着革命旗帜...

鲁迅《伤逝》读后感

我看鲁迅的伤逝汉语114班潘浩川20号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当时的知识青年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外人的冷...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在课堂上都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课堂之余我看过他很多小说我总觉得读他的小说不会只简单的感觉到写得好或不好有时候会感觉到时代的悲哀有时候感觉主人公内心深深的无奈有时...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

读《伤逝》有感

读伤逝有感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能说讨厌但也实在不算是喜欢也许是生在90后的我们生活过于的幸福也许是仍在学校中学习着的我们还不明白社会的辛酸与残酷所以先生笔下的种种深意总是感受不到只有听过了老师的讲解才能明白先生...

鲁迅《伤逝》读后感

鲁迅伤逝读后感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四五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从昨晚掌...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我的确是将伤逝读了好多遍的先生的文章总是非一遍两遍能懂的自然读后仍旧是久久不能平静的然而这一次的不能平静竟是和以前读先生文章时不同才发现先生这篇文章确实写出了一个已经21岁的有过恋爱经历的青年的困惑以...

伤逝读后感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二三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

《伤逝》读后感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上高中的时候就看过鲁迅的伤逝但是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写读后感的资格上高中的时候没有那是因为还不懂得那个时代的无奈和子君的凄然根本没有体会到它的悲剧性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开始了解他们的...

安全警示片《伤逝》观后感

安全警示片伤逝观后感篇一今年是全国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根据上海中空观看伤逝的通知闵行营业部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组织全员观看了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伤逝安全教育片伤逝精选了车祸矿难爆炸坍塌等典型事故可能这些...

伤逝安全教育观后感

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伤逝观后感今天我局安全保卫部组织员工观看了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伤逝看完视频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屏幕上一起起安全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

伤逝读后感(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