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理论》读后感

时间:2024.3.27

《Z理论》读后感

作者简介: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日裔美籍管理学家。19xx年高中毕业于檀香山普纳胡学校(Punahou School)。高中毕业后,在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学习政治经济学,19xx年获学士学位。1965至19xx年,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获企业管理硕士学位。1967至19xx年,在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获企业管理博士学位。19xx年,接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聘任,到安德森商学院任教,承担管理过程和组织设计的教学。19xx年至今,他担任了这个学院的荣誉教授。19xx年至19xx年,大内曾兼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 他从19xx年开始转向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于19xx年在美国爱迪生维斯利出版公司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ZTheory)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Z理论,并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作品简介:

《Z理论》是威廉·大内在19xx年出版的,在这本书中,他提出Z理论,并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的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

关键词:

生产率、 Z型企业、 A型企业、 从A型到Z型的步骤

摘要:

1. 使工人关心企业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2. 在研究组织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目前广泛流行着组织的生态观点。这种从生物模式借来的生态观点启发人们去思考组织的内部形态,就想对一朵玫瑰花或一只象的内部那样,只不过是对于特殊生态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的反应。

3. 生产率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以有效的方式把个人的努力协调起来,并要采取合作的以及具体有远见的做法,给雇员以各种方式的鼓励。

4. Z理论的第一课是信任。/Z理论的第二课是微妙性。/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力,亲密性是一个必要的因素。

正文:

《Z理论》一书是威廉·大内在了解日本企业的运行机制,结合美国企业的运行机制,总结出既借鉴日本的企业体制,又联系美国的实际的Z理论,并且指出了从A型组织向Z型组织转变的13个步骤。下面将一一进行论述。

首先,先来看一下Z理论产生的背景。(1)时代背景:立足于从理论上澄清美国学界对日本企业的误解。20世纪70年代以后,诞生过泰罗、西蒙、德鲁克的美国,弄不清楚日本人是如何在经济上逼进美国的。在当时的美国学界,“为什么要学习日本”成为一种普遍的疑问、反问和追问。 (2)学术背景:二十世纪初期,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二十世

纪初期,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研究企业管理过程中,发现两种对待雇员的思想 :即X理论和Y理论。而Z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个理论智之上的,与其有关,又有不同,故取名为Z理论。

再来,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的对比:

Z理论读后感

在《Z理论》一书中,威廉·大内将日本形式称为J型——代表一个对“同质性”、稳定性和集体主义状况相适应的模式,即个人行为紧密配合的形式。而将美国形式称为A型——代表一个对“异质性”、流动性和个人主义的天然适应模式,即人们淡漠地联系着,极少有密切的关系。

大内指出了A型和J型组织的各种特点,并且分析了美国和日本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以致其典型组织分别为A型和J型,这样,就明确了日本的管理经验不能简单地照搬到美国去。为此,他提出了“Z型组织”的观念,认为美国公司借鉴日本经验就要向Z型组织转化,Z型组织符合美国文化,又可学习日本管理方式的长处,使日本企业管理的理解正确有效地运用到美国环境的实践中。

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美国企业应当研究日本的企业文化并从中学习,这种文化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它们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很重要。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可以使企业内的部门作出牺牲以顾全企业整体的利益,关心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强迫命 令不会有微妙性,微妙性一旦丧失,劳动生产率就会下降。有了微妙性,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其会使信任和微妙性得到发 展,人们相互关心,在员工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这样结合三者,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协调好各方,从而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下面来看一下Z理论的观点:

第一,从雇佣制度来说,Z型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第二,从决策制度上看,实行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第三,在责任制方面,实行个人负责制,

第四,在控制机制上,提出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第五,从提升与考核制度上看,准备评价与稳步提拔。

第六,在员工职业的发展方面,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的经验。 第七,从对员工的关怀来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要融洽。

Z理论在总结日本J型企业的特点的基础上,加之结合美国的国情,其理论是适合美国

发展的,在这样理论指导下的美国企业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

然而由于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地理位置等方面都有不同,要使美国企业由A型转向Z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于是争对其存在的困难,威廉·大内给出了明确的13个步骤,认为这个变革过程一般应如此进行:

(1)理解Z型组织和你的作用——参与变革的人员学习领会Z理论的基本原理,挖掘每个人正直的品质,发挥每个人良好的作用;

(2)检查你的公司的宗旨——分析企业原有的管理指导思想和经营方针,关注企业宗旨。

(3)解释所期望的管理宗旨并使公司领导支持管理宗旨——企业的领导者和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制定新的管理战略,明确大家所期望的管理宗旨;

(4)通过创立结构和刺激来贯彻宗旨——能够创立高效合作、协调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措施,来贯彻宗旨;

(5)发展人际关系的技能——培养管理人员掌握弹性的人际关系技巧——1.认清决策团体和解决问题团体中相互作用的各种模式,其途径是交换角色;2.学会在这样一种团队中进行引导,使得团体能迅速的认清重要的议题,看出冲突的实质,找到每个人都支持的高质量的、创造的解决方法。

(6)对你自己和系统进行测验——检查每个人对将要执行的Z型管理思想是否完全理解;

(7)把工会包含在计划之内,取得工会的参与和支持; ——同工会打交道是在一个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最具感情色彩的要素之一。 /工会与管理当局会有一些敌对的方面。/开辟信息交流线路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公司直接经理和工会高层之间的联合讨论会。

(8)使雇佣稳定化——雇佣的稳定,部分地是政府的直接后果。而实现稳定雇佣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缓慢的评价和提升。

(9)决定一种缓慢的评价和提升的制度——放慢评价和提升的过程对于向雇员强调其长期工作成绩的重要性是极为关键的。但是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简单的:同竞争者相比,把他们快速提升,使他们不致离去;但同其同等地位的人相比,把他们慢点提升,以便使他们发展出一种长期观点。

(10)扩大职业发展的道路——经常轮换工作,以培养人的多种才能,扩大雇员的职业发展道路

(11)为基层的实施作准备——认真做好基层一线雇员的发动工作,使变革在基层顺利进行;

(12)找出实施参与的领域——找出可以让基层雇员参与的领域,实行参与管理;

(13)使整体关系得到发展——建立员工个人和组织的全面整体关系。 大内认为这个过程要经常重复,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十到十五年。

但是在整个变革过程中要记住,这个步骤并不遵循着1—2—3的顺序,许多步骤将会互相重叠,因为转向Z理论的过程,正如Z理论本身一样,是整体性的。

在Z理论中,威廉·大内认为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于是在Z理论一书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大点: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关心人,尊重人,让人自觉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对Z理论的评价:1、Z理论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在Z理论的指导下,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2、Z理论开启了企业文化论理论研究的先河,也为美国企业管理寻找到了新的突破点,为振兴

美国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不仅对美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其他国家企业的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Z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1、他对美国企业的概括是否准确就值得推敲。因为他在书中,对美国企业的描述远远没有对日本企业的描述细致,但他却断言”在所有重要方面,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都是截然相反的”。2、如果把大内的观点理解为A+J模式,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美国企业向日本学习可以发展为Z型组织,那么,日本企业能不能演化为Z型组织?大内巧妙地回避了J型组织向Z型组织的演化问题,在他的书中,有许多地方直接把J型组织作为Z型组织来看待。所以,许多读者把Z理论当作日本式管理。

结合中国的实际,我们可以向Z理论进行相应的借鉴。在中国过快的评价和提升的制度,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采取较缓慢的评价和提升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Z理论注重企业的文化和内部团结,这在今天的中国企业中,企业文化随意,懒散,于是借鉴Z理论中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中国企业内部的缺点,借鉴Z理论中可以借鉴的,并联系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可以使中国企业更好的发展,促进企业内部以及社会总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篇:社会冲突理论读后感


社会冲突理论读后感

——社会学09级 孙雪 社会冲突理论将冲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美国的社会学家科塞既批判结构功能理论对社会冲突的忽视,又批判“左派”冲突论者对社会冲突结果的过分强调,积极探索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先后出版了《社会冲突理论》、《再论社会冲突研究》、《结构与冲突》、《社会结构中的本我》等著作,由此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发展。

一、社会冲突理论的根源

科塞接受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社会有机体论,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最早使用“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冲突只具有破坏性作用的片面观点。科塞对冲突的定义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斗争中的一方目的在于企图中和、伤害或消除另一方。在科塞对冲突的诠释中,冲突的根源可归结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物质性的原因指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均;非物质性的原因指价值观念和信仰的不一致。在具体的论述中,科塞十分重视非物质性的原因,因为人们对物质资源分配不均的失望,属于心理方面的反映,最终可归结为非物质性起因的范围。

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一样,科塞强调,现存不平等的分配体系所具合法性的消解是引发冲突的前提。对于合法性消解的诠释,科塞着重指出,面对稀缺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均,人们首先在心理上、情感上被唤起,从质疑分配不均是否合理迅速发展到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

由是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和不公正感日益增强。当疏导不满的渠道不存在时,当人们向上流动的愿望受到阻碍时,更有可能引发冲突。对此,科塞解释说,引发冲突的起因是社会报酬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此表现出来的失望,分配体系合法性的消解乃是关键的诱导因素。

二、社会冲突理论的类型

科塞对冲突进行了归类研究,着重分析了三种冲突类型:

一是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科塞从齐美尔关于“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标的冲突”的论述中受到启发,提出现实冲突与非现实冲突。现实冲突是指“那些由于在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作所为的估价而发生冲突”。简言之,冲突是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作为,例如人们为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活动等。非现实冲突“不是由竞争性目标引起的,而是由冲突中至少有一方为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而引起的。”这时,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冲突的存在,冲突本身就是目标。

二是初级群体冲突与次级群体冲突。科塞注意到:在初级群体中,参与者之间关系紧密,感情色彩浓厚,他们尽量压抑各自不满的情绪,而不是将其表达出来。久而久之,敌对的情感趋于积累起来。于是在初级群体中,冲突不易发生,但冲突一旦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夫妻之间的冲突就是如此。与此相反,在次级群体中,如单位组织中的同事之间,人际互动中情感投入不明显,更无须压抑个人的情绪,敌对情绪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因此冲突不易发生。

三是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内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

突,其激烈程度与其成员参与程度相关。科塞指出:内部冲突可以在“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尤其是当冲突给人们提供更为一致的认同时,社会群体将获得更高的生命力和内聚力。外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的发生,一方面使各个群体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明确了群体之间的界限,在群体内部强化了共同意识,增强了认同感;另一方面由于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反面参照群体,使得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同一性,这样便增强了群体的整和力度,推动各个群体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冲突理论的“正”功能

科塞从齐美尔“社会冲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对于群体的建立和维持的功能,明确指出在一些情况下,社会冲突具有促进社会整合,防止社会系统僵化,增强社会组织适应性等“正”功能:一是社会冲突的主题,如果不涉及基本价值观、信仰等,社会冲突就具有积极的功能;二是发生冲突的社会结构,在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中,通过为冲突安排制度化的“出口”,通过冲突方在权力关系中的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社会系统再整合,达到渐进式社会变迁的目的。对于这种情况的诠释,科塞最引人注目的命题是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正”功能。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使人们反思和重新组织他们的行为,变革产生“紧张”的规则手段,缓解冲突关系的规范调节程度,通过合理的渠道释放紧张甚至敌对的情绪,使之不致于达到极端化。在此情况下,卷入冲突的各方能够较为理性地分析冲突所针对问题的现实性,清晰地表达各自的利

益和目标,相互之间讨价还价,从而达成妥协,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协作联合程度。由此,既促进了冲突各方日趋联合,又提高了社会系统内部的弹性协调程度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何驾驭上述的特定情况,充分发挥冲突“正”功能的社会效用,关键在于构建整合社会冲突的利益均衡机制。安全阀理论就是功能主义冲突理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贡献。

“安全阀”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安全机制,科塞认为敌对的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的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像锅炉里过量的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发生爆炸一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科塞列举众多的事例进行说明:原始人有节制的复仇制度;前文字社会中在狂欢节期间对性禁忌、性回避的解除;西方社会曾经盛行解决私人仇怨的决斗等等。安全阀理论带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学的特征,它强调消除心理紧张、排出不满甚至敌对情绪,在化解社会冲突中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为“替罪羊机制”,即社会紧张情绪不仅可以向原来仇恨的目标释放,也可以向替代目标发泄。科塞注意到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机制就越重要,强调安全阀机制必须在社会结构当中加以制度化,认为社会理应通过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使各种社会紧张情绪得以释放,避免灾难性冲突的最终出现,社会系统才有可能处于均衡与和谐的状态。

四、社会冲突理论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正功能

社会冲突理论对冲突进行功能上的探讨,如科塞在《社会冲突的

功能》中指出,社会冲突有负功能亦有正功能,这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及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一般而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正功能如下: (一)能量释放。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大多是现实性冲突并伴随着非现实性情感,其爆发能起到“安全阀”作用而释放出长期积聚的社会能量,群众不满情绪得到宣泄后,就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二)社会警示。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可集中体现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上,通过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映出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就成了一定时期社会基础稳定的晴雨表,相关政府部门应以积极态度加以对待,弄清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的来龙去脉。(三)群体团结。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有助于群体内部更加团结,比如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冲突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发生,这说明农民对群体有一定程度认同感,群体认同对群体的团结与统一有一定现实意义。

科塞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虽然发端于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批判,但它不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否定,而是对结构功能理论的扬弃和补充。特别是关于安全阀理论的论述,为治国理政、造福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学探讨

一、从社会冲突理论角度看群体性突发事件

据统计,近些年来,全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数量逐年上升,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已由19xx年0.87万起上升至20xx年的8.7万起,而20xx年已超过9万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如此增长态势以致学术界掀起研究热潮,研究的大致范围如下:一是从研究的侧重点来看,主要是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特点、原因、后果及如何预防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二是从研究方法来看,有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即从微观层面上关注国家与公民互动过程,研究权力运行与权力结构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与发展中的关系;有小叙事、大视野的研究方法即从宏观层面关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原因、发展规律、对策设计等进行一般性解释与阐述。三是研究的理论视角较多。包括博弈论、集体行动理论、政治参与理论、模仿理论、感染理论、紧急规范理论、匿名理论及控制转让理论等等。然而综观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其存在一个缺陷——研究偏重于“后果的消极性”。如倾向于从社会稳定的考虑出发及从外部激发因素着手而过于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忽略了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的积极作用。为避免这种缺陷,文章从社会冲突理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启示角度进行研究,理由如下:

其一、群体性突发事件本身具有冲突性质。从原因上讲,群体性

突发事件源于权力、地位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从表现形式看,群体性突发事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如集体上访、示威,甚至出现过激的冲突行为。

其二、冲突理论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不可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转型时期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其产生具有客观性,应公开承认其存在的不可避免并加以解决,而不应视其为不合理行为而加以压制。

其三、冲突理论为客观辩证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功能提供视角。冲突理论不仅看到群体性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看到了群体性突发事件所具有的正功能。这是根本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和制度政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二、辩证冲突论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可避免的根源

受马克思冲突思想的影响,达伦多夫发展了辩证冲突理论,他认为社会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冲突状态之中,而冲突来源于两个冲突群体间的利益对抗。冲突是辩证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然而新的敌对利益在某些条件下将进一步产生新的冲突。社会变迁具有必然性,它是社会存在普遍冲突的必然结果。¨’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也同样地具有不可避免性。追溯其根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不可避免性源于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具有客观性。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由多方面原因引起,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

可是,面对诸多新矛盾和困难的相继出现,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也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辩证冲突论中的两大冲突群体来源于贫富差距的拉大。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家庭财富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也相当突出。截至20xx年,高收入的上海市与最低收入的新疆年收入相差为10655元,收入之比为2.3:1,而20xx年差距为9465元,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此一来,社会就必然存在着两大对抗的冲突群体:穷人与富人。

其次,辩证冲突论中的某些条件来源于“片面发展”。辩证冲突理论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将进一步产生新的冲突,而这些条件来源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片面发展。这种片面发展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GDP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出现“一条腿长和一条腿短”的状况,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积累的问题颇多,社会冲突频频爆发。以政府为经济发展而占用农民土地为例,有研究表明,农民上访中有60%与土地有关,其中30%又与征地有关,19xx年到20xx年,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394.6万亩,按每人只占用0.7亩耕地计算,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者减少了土地,倘若按现在经济发展速度看,20xx年到20xx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的将超过7800万人,

占现在农民数量的十分之一。如此下去,群众与政府间的冲突很有可能加剧。

三、社会冲突理论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正负功能

社会冲突理论对冲突进行功能上的探讨,如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中指出,社会冲突有负功能亦有正功能,这取决于冲突的性质及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一般而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正负功能如下:

(一)负功能。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生活中因群体利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发生的违反社会规范,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本质上与社会稳定相对立。群体性事件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能打破社会活动的组织性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性,使社会生活处于波动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稳定。一般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损害。许多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如政府主导的土地征用、乡镇干部违法行政等,致使一些人对政府执政能力及职责产生怀疑,进而破坏政府公信力和形象。(2)秩序破坏。频频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大都伴随紧张、争吵、打砸抢烧等行为并挑战原有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价值观,从而削弱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并破坏了社会正常秩序。(3)权威挑战。群体性突发事件会对法律权威形成挑战。如大量频繁发生的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直接破坏农村法制建设,冲击农村地区的政治制度化建设。(4)心理危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会伤害

和恶化人们之间心理上的和谐关系。

(二)正功能。换个角度看,群体性突发事件也有正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量释放。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大多是现实性冲突并伴随着非现实性情感,其爆发能起到“安全阀”作用而释放出长期积聚的社会能量,群众不满情绪得到宣泄后,就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2)社会警示。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可集中体现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上,通过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映出来,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就成了一定时期社会基础稳定的晴雨表,相关政府部门应以积极态度加以对待,弄清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的来龙去脉。(3)群体团结。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持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有助于群体内部更加团结,比如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冲突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发生,这说明农民对群体有一定程度认同感,群体认同对群体的团结与统一有一定现实意义。

更多相关推荐: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方向标在人生航行的旅途中指引我向着梦想的方向...

我读《论语》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

论语读后感 1500字

论语后感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080240304808行政管理卞远09.12.24有句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有关大学生找工作问题的专题节目,上面也提到了《论语》,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人们对《论语…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

读论语有感

中华瑰宝灵魂之作读论语有感轻轻合上论语的最后一页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在社会的底层生活传播文化并不断地自我完善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目光长远的教育家正积极地传播着进步的思想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独...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随感这个寒假在家读了论语一书不愧是儒家的经典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以前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习过论语里面的经典语录那时都是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老师讲的东西大都是为了考试时候能够正确无误地默写...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中心小学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旭峰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孔子的论语已不只是一些颇富哲理的话其内在的含义已不是耐人寻味那么简单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渗透在各种制度礼仪规范中也深刻的影响着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与人格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涵盖了二十...

《论语的读后感》800字左右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

读论语有感(1)

读论语有感陈倩在中学和师范的时候都学过论语但当时也只是应付考试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琅琅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

读论语读后感(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