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故事

时间:2024.3.27

师道尊严的故事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引自《礼记.学记》) 这段话说的是尊敬老师与个人学习的关系。只有对老师怀有尊敬之心,学生才会仔细聆听老师讲授的内容,然后才能恭敬地对待学习、知识,最后学而有成。

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从小就喜欢文学和画画,师从当时的著名画家沈周学画。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画技大长,所画的画已经显现出大家风范,在附近很有名气。唐伯虎开始有点洋洋自得,觉得比起老师的画来自己也毫不逊色,从他那里再也学不到什么。于是,他借口母亲需要照顾,向老师提出想早点回去。他还拿出自己的画作请老师评点,实际上是想炫耀自己的画艺。

沈周老师知道他的心思。他既没有强留唐伯虎,也没有看他的画作,只是请他到自己房间来喝酒送别。这个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外景色怡人。他们喝酒喝得脸发热,沈周老师就让唐伯虎过去开窗通风。

唐伯虎朝窗户走去,可谁知那“窗”怎么开也开不了。唐伯虎问,“窗户上锁了吗?”沈周笑笑说,“你看仔细了再开。”

唐伯虎揉揉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哪是什么窗户,而是老师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老师这画画得十分逼真,以至于让唐伯虎误认作是窗户。

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羞愧地对老师说,“请老师原谅我的肤浅骄傲,我愿意再跟您学习三年。”

此后,唐伯虎改变了目空无人的态度,认真地领会老师的教导,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尊敬老师,才能对老师的教诲抱有谦虚恭敬的态度,才能细心聆听、汲取知识,并真正学有所成!

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比较有趣。据说故事中的唐伯虎后来也画了一幅跟老师类似的画,不仅让人误以为是真的窗户,连他家的小花猫也被骗得老是往“窗户”上撞。

我的收获:我认为我们不能目空无人,谦虚才能使人进步。

关于《弟子规》中文字的小故事:

“有余力 则学文”讲的是董遇巧用三余: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

高自己的水平。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讲的是汉文帝亲尝汤药

汉朝时的文帝,叫做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汉文帝的天性是很孝顺的,他虽然做了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公务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亲的房间进行问候。朝朝夜夜,奉养这位母亲,从来都不懒惰。有一次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常言道:久病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奉母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

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

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

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

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

“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禅机墨斗

苏东坡和佛印是好朋友,他们的故事在民间被广为传诵。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有很高的成就,在佛学上也造诣很深;而佛印则是得道高僧,他们两个时时斗禅机,无不显露他们的智慧。

有一天两人结伴出游,走到一个木匠铺,看见这个木匠正在那儿做家具,拿出一个墨斗,啪一弹墨线,佛印一见,马上就拿起这个墨斗来,做了一首诗:“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妖魔不敢当。”做完后,微笑着看着苏东坡,只见苏东坡不慌不忙,随口诵道:“吾有一张琴,五条丝弦藏在腹,有时将来马上弹,尽出天下无声曲。”

佛印、苏东坡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墨斗的,两人的视野却有不同,一文一武,一刚一柔,一理性一感性,又是相得益彰,真是对立的统一,为之喝彩。延伸佛印的意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每个人都有做人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容超越,不容突破的。而只有内心坦荡荡的人,

一切妖魔鬼怪都害怕他。而苏轼所形容的墨斗,则是取其弹性之意,一张五弦琴,弹尽天下感动事,弹尽人生悲苦时。

如果把这两首诗比作人生的话,我们需要匡扶正义,坚持道德操守,来成就事业和帮助民众。但同时心里要时常有音乐,用这悲悯之心或豁达之心来感受这生命和人生,时时弹奏一曲感天动地的天籁之音,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和丰富我们的生活。

陈 蕃 扫 屋

陈蕃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但陈蕃小时候,却十分懒散,经常不扫屋子,东西乱放。有一天,父亲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看到他家屋子十分凌乱,而陈蕃却不管不顾,就说:“孩子,为什么不把屋子收拾干净来招待宾客?”陈蕃反而说:“我的手主要是用来扫天下的。”父亲的朋友反问:“连一间房子都不扫,怎么能够扫天下呢?”陈蕃一听,脸红了,马上就打扫房屋,招待客人。

司马光教子

司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要力戒奢侈、谨身节用。当时,为了完成《资治通鉴》这部历史巨著,他不但找来范祖禹、刘恕、刘攽当助手,还要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当他看到儿子读书用指甲抓书页时,非常生气。因此,认真地传授了他爱护书籍的经验与方法: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教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读书人就应该好好爱护书籍。

你知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的意思吗?它是说学习时心里有疑问,应随时记下来,有机会找人请教,确确实实理解清楚。请听最后一个小故事。

刨根问底

沈括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

有一次,母亲听沈括背诵唐诗。奇怪的是,当背到白居易《游大林寺》时,他总在重复这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怎么总是重复这两句呢?”母亲奇怪地问。

“母亲,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母亲说。

“那又为什么山下的开得早,山上的开得晚呢?”沈括又问。

“这个……”母亲摇摇头,没办法回答了。

转眼,四月到了,庭院里的桃花全都凋落了。一天,沈括起了个大早,和伙伴们来到郊外,爬上了一座山峰。山上的桃花正在盛开,一团团,一簇簇,看去好像一片片红云似的。沈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哎呀,真是白居易诗中写的景象啊!可是,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忽然间,一 阵山风吹过,沈括他们顿时感到有些凉意。幸好,在来前母亲们让孩子们多带了件衣服,于是大家赶忙解开包袱,你一件我一件,把衣服穿在身上。

“山上风大天凉,要注意保暖。”正要穿衣服的沈括,耳边忽然响起了妈妈的声音。

“啊!”望着红云般的桃花,沈括的脸上忽然绽开了笑容,“我明白啦!我明白啦!”

兴奋的沈括顾不上同行的伙伴们,拔腿朝家里飞奔。“妈妈,我懂了,我懂了!”还没跑进门呢,沈括就大声喊叫起来。“你懂什么了?”母亲连忙迎了出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啊!”沈括晃着手上的衣服,大声说,“山上地势高,温度低;山下地势低,温度高。温度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就不一样,花开的时间也就不同啰。” 沈括就是这样,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读书学习中,总爱通过观察思考,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刨根问底,钻研到底。渐渐地,他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沈括从小就是个“有心人”!

苏秦刺股勤学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是出名的政治家。年轻时,由于学问少,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被重用。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把自己积存的几十箱书全找出来,精心挑选,反复诵读,细心揣摩,经常读到深夜。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趴在书案上睡着了。每次醒来后,看见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他总是痛骂自己无用。可是一时又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来防止自己打瞌睡。

有一次,他读着读着又开始犯困了,身子不由自主地扑在了书案上。桌上正好放着一把锥子,锥子刺痛了他的手臂,他一下子清醒过来了。他看着锥子,忽然想出了一个制止自己打瞌睡的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后,每到倦意袭来的时候,他就拿起锥子,朝大腿狠扎几下,常常扎得鲜血淋淋,血沿着小腿,一直流到地上。他的家人见他这样,于心不忍,就规劝他说:“你干嘛非要这样折磨自己呢?只要你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苏秦却回答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不要忘忘记过去的耻辱,促使我更加刻苦读书啊!”

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得到了六国君主的重用,佩挂六国相印,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

孙敬头悬梁

孙敬读书时,喜欢记笔记,经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天,他看着看着,所有的字一片模糊,两眼一闭就睡着了。等他睁开眼睛时,天已经大亮,孙敬非常后悔。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为了防止打瞌睡,孙敬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在书桌上方的房梁上拴一根绳子,然后把自己的头发系在绳子上。每当读书发困了,刚要歪头打瞌睡时,头发就会被绳子紧紧拉住,疼痛会让他立刻清醒起来,接着再读书。孙敬用这个办法,使自己坚持了数年之久的夜读。

年复一年的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东汉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司马光的“警枕”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从小有个读书习惯,那就是比别人多读几遍,读时比别人多思考一些。司马光白天读书非常用功,所以一到晚上,再看书眼睛就想睁也睁不开了,只得倒头大睡,直到天亮才醒。这样几天下来,司马光感觉晚上时间全睡觉了,非常可惜,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妙法,用一段圆木代替枕头。每次睡到半夜一翻身,“枕头”就会滚走,司马光立刻就会惊醒,然后他就起床继续读书。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有了感情,亲切地把这种枕头叫“警枕”。

路温舒的“蒲草书”

路温舒出生在西汉一个穷苦的家庭里,他从小就对读书识字非常感兴趣,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可是路温舒的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没钱买书。

一天,他在池塘边放羊,看见池塘里长着一丛蒲草,又宽又长,这蒲草多像从前抄书用的竹筒呀!这样想着,路温舒便兴高采烈地割了一大捆蒲草,赶着羊群往家走。走到家后,路温舒将蒲草切得整整齐齐的,然后用线绳穿在一起,把借来的书抄写在蒲草上。从此,他放羊时就可以阅读自己的“书”了。他的蒲草书读完了一册又一册,他的学识也长进得很快。

就这样,路温舒靠读自己的“蒲草书”,最终成为了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法学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韩建认字

韩建从小没有读过书。长大后,由于作战勇猛,他在地方上当了一名武官。职务在身,韩建深感自己不识字,没有文化的苦处。他想:活到老学到老,我现在还年轻,赶紧学认一些字,读一些书还来得及!于是,韩建下决心从头学起。他吩咐仆人把房间里所有的家具,器具全部用纸写上名称贴好,如桌子上贴了“桌”字,床上贴了“床”字,灯上贴了“灯”字,连吃饭的碗

也在碗上贴了个“碗”字。。。。。。一件不漏。每次,韩建看到一个器具,便把它与字体做一番对照,一边看一边记住字形。这样,韩建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之后他又广泛阅读书籍。 由于韩建惜时如金,不但认识了大量的字,还从阅读的书籍中获得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和兵法知识,最终成为唐代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

“邯郸学步”

故事: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第二篇:国学故事目录 1


千字文故事(二年级) 人类的祖先盘古 牛郎织女的故事 百丈寺与禅师 和氏璧的故事 隋侯之珠 神农氏的传说 河伯 黄帝的传说 尧舜禅让 “皇帝”的由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 弄玉引凤

范宣惜身报母恩

清廉郑板桥

无面目石狮 孔子的小老师

劝学故事(一年级) 孟母择邻 孔子的老师

赵普读《论语》 路温舒用蒲草抄书 车胤囊萤与孙康映雪 朱买臣砍柴不忘读书 苏洵发愤读书 美德故事

窦禹钧教育五子 黄香温席扇枕 孔融让梨 人才故事 老子出关 庄子遁世

八岁咏诗的北朝名士祖莹 蔡文姬辨琴与谢道韫咏雪 神童刘晏 传说故事 伏羲发明八卦 神农的传说

黄帝和蚩尤的大战 尧舜禅让 历史故事 武王伐纣 秦始皇统一六国 楚汉相争 三分天下 隋炀帝亡国 宋太祖黄袍加身

孝经故事(三年级) 崔山南乳姑不怠 黄庭坚亲涤溺器 朱寿昌弃官寻母

虞舜孝感动天

老莱子戏彩娱亲 郯子鹿乳奉亲

子路为亲负米

曾参啮指心痛 闵损单衣顺母 文帝亲尝汤药 蔡顺拾葚供亲 郭巨为母埋儿 董永卖身葬父 丁兰刻木事亲 姜诗涌泉跃鲤 陆绩怀橘遗亲 黄香扇枕温衾 江革行佣供母 王裒闻雷泣墓 孟宗哭竹生笋 王祥卧冰求鲤 杨香扼虎救父 吴猛恣蚊饱血 庾黔娄尝粪心忧

论语故事(六年级)

夫子言志

子入大庙

宰予昼寝

冉求自限 子路请祷 申枨之欲 陈亢探异闻 伯牛有疾 一以贯之 犁子之子

觚不觚

阳货馈豚

子语鲁大师乐

孟懿子问孝

子路强辩

行藏之辩

富人子贡

瑚琏之器

夫子击磬

天之木铎

子畏于匡

罪无可祷

司马牛之忧

陈蔡之野

叶公问政

子路问津

子在川上 泰山其颓

五年级 中庸之道 小故事

第一章 端庄沉稳 守善持中——奉行中庸修身自省的故事

一、不偏不倚 顺势而为

故事1 恰到好处的中庸哲学

故事2 尊重规律的中庸之道

故事3 顺应天道的中庸智慧

二、藏锋露拙 明哲保身

故事1 顺宗守拙成大业,杨晾显能遭废弃

故事2 范蠡勇退保身,文种居功惹祸

故事3 “聪明”杨修遭妒被杀,“愚钝”僧虔平安无事

三、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故事1 以德报怨:宋就替邻浇秧

故事2 转换立场:孔子学生要马

故事3 推己及人:大禹胸怀天下

四、立仁立信 至诚至性

故事1 忠信仁义:孔子五品分人

故事2 仁德无敌:羊祜被人尊敬

故事3 仁者爱人:子产受人爱戴

五、修身正己 完善自我

故事1 莫论是非:李法修身自省

故事2 修身正己:朱元璋以身作则

故事3 不欺暗室:蘧伯玉慎独修身

第二章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中庸》谈品格的故事

一、善良而不懦弱

故事1 行善积德:梅父推迟完婚

故事2 一心向善:赵叔平以豆自检

故事3 至仁至善:武训行乞办学

故事4 懦弱无为:张扬下场悲惨

二、正直而不清高

故事1 正直无私:蔺相如感动廉颇

故事2 一身正气:海瑞流芳百世

故事3 正气凛然:苏武千古留名

故事4 自讨无趣:张之洞清高失礼

三、原则而不呆板

故事1 拒绝为官:严于陵恪守原则

故事2 不畏皇权:狄仁杰依法办事

故事3 不贪为宝:子罕拒收美玉

故事4 悬鱼拒礼:羊续仕途受阻

四、自知亦要自嘲

故事1 自知者明:孔夫子坐论智者

故事2 知耻后勇:皇甫谧幡然感悟

故事3 检视自我:宋昭公改行易操

故事4 潇洒豁达:张大千勇于自嘲

第三章 从容自若 气定神闲——《中庸》谈心态的故事

一、自制而不压抑

故事1 君子之怒:狼晖怒而不乱

故事2 智者之怒:司马懿怒而不发

故事3 匹夫之怒:刘备一意孤行

故事4 妇人之悲:子夏悲痛过度

故事5 不松不紧:佛家般若智慧

二、自尊但不自我

故事1 不卑不亢:晏子巧对楚王

故事2 嗟来之食:饥者彰显自尊

故事3 自尊自信:诸葛亮舌战群儒

故事4 盲目自大:马谡痛失街亭

故事5 自负可笑:康肃欣然受教

三、“糊涂”而不愚蠢

故事1 假痴不癫:司马懿奠定帝业

故事2 小事糊涂:吕端大事清醒

故事3 三年不鸣:楚庄王一鸣惊人

故事4 不动声色:袁凯装疯避祸

故事5 替人遮丑:名医不揭隐私

四、忍让而不退却

故事1 以忍为先:吕蒙正处世有道

故事2 忍让相安:牛弘治家有术

故事3 忍成人事:燕王委曲求全

故事4 忍辱负重:越王成就霸业

故事5 忍让过度:寒山消极避世

第四章 变通之道 比中而行——《中庸》谈待人的故事

一、友善而不伪善

故事1 莫逆之交:鲍叔牙善待管仲

故事2 鼎力相助:胡雪岩资助王有龄

故事3 乐善好施:孟尝君礼遇门客

故事4 不亲近邻:陈桓公自食恶果

故事5 假仁假义:王莽用心险恶

二、取义而不避利

故事1 舍生取义:云敞大义葬师

故事2 生财有道:范蠡为富乡里

故事3 不义之财:田稷子奉母退金

故事4 动之以利:刘邦收买人心

故事5 义利之辩:孔子教导子贡

更多相关推荐:
讲故事活动总结

讲故事活动总结为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突出明德项目“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课题研究,提高小学各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根据学校计划安排,我们小学语文组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在…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身边的“清风民警”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

班主任故事

我与“40朵小花”共成长尧舜小学20xx级2班孟凡德尧舜小学办学特色为致雅教育,致雅之路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而影响学生最关键的是班主任。“塑造内外兼修的儒雅教师,培育博学多才的文雅学生”是致雅教育的核心内容。雅的…

一年级数学 趣味故事小练习(十)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十)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森林里的客人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

卡卡的成长故事

卡卡的成长故事20xx年在上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卡卡帮助米兰获得冠军,卡卡拿下了一个球员所能获得的几乎所有个人奖项,创造了历史上一个球员在同一年包揽个人奖项的最高纪录。在冠军杯小组赛中,对安德莱赫特两回合的比赛,…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摘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每天都会频繁出现的一种行为,也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4-5岁幼儿一般会因为寻求帮助、检举他人和表现自己而向教师发起…

德育故事 爱的力量

德育故事爱的力量单位:嵋阳初中电话:——走进学生的心张梅姣住址:临猗嵋阳邮编:04410513934874991身份证号:14xxxxxxxxxxxx爱,能似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爱,能似一把凉扇…

助人为乐身边的小故事 范文

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舍己为人都是中华美德这些优良品质其实就体现在我们的身边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身边的美德小故事吧美德就在我身边一次下课时墙上的挂图掉在了地上有的同学不慎在上面踩了几个脚印原本干干净净的挂图...

幼儿故事收集

三只小兔兔妈妈生下了三只小兔老大叫依依老二叫雪雪老三叫晶晶老大很聪明什么事都难不倒它但它很冷漠老二的耳朵很敏锐有点聪明只不过有点骄傲老三很关心别人也有点点聪明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一天兔妈妈告诉三只小兔孩子们你们帮妈...

经典小故事

转载什麽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香火很旺的寺庙里有一只染上了佛性的蜘蛛有一天佛从天上路过看见了这个香火很旺的寺庙佛来到了这个寺庙里看见了那只蜘蛛佛问蜘蛛你知道什麽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吗蜘蛛回...

生活中的小故事

生活启示故事篇一生活的启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隐含着学问细心的人就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那一年我刚满八岁我和哥哥一起去公园玩跨入公园的大门就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我们顺着香味跑了过去原来是草坪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我...

马云励志故事

马云的励志故事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19xx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

故事(5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