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3.23

不管怎么说,《世界是平的》至少是个成功的出版业营销个案。已经有无数围绕着它的书评和报道,很多人都知道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在这个坏消息接连不断的世界上,全球化将给所有愿意跟上这一潮流的人带来机会。这个面向未来的蓝图的确振奋人心,不过,关于全球化的书早已汗牛充栋,这是否仅仅是“又一本”这样的书呢?

全球化的好消息

在这本新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把自己描绘为一个敏锐的先知,率先意识到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合作或竞争,种族、肤色、语言等差异都被打破了,人类通过海底光缆和网络就能实现社会分工。他不厌其烦地强调,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变革正在无情地推进”,不过那是好事情,因为只要你信仰这位先知的话,顺应潮流作出变革的决策,那么你就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

看来这对发展中国家很不错,因为“公司和个人几乎可以把工作包到任何地方”,如作者说的,如今“没有所谓的美国人的工作,任何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参与竞争”。听起来很公平,是吗?而且现在的人才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都可以“即插即用”,似乎还顺便解决了穷国的人才流失问题。

当然,他承认全球网络的单一化进程也会产生自己的问题:通过网络,基地组织也同样会如鱼得水。对此作者还是乐观的,他承认“会有一些彻底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过又说正因为网络充分自由,信息流动才会彻底畅通。但网络并不仅仅是交流速度更快的媒介,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媒介特性,即它的群体激化及协同过滤使思想类似的人沟通更方便,却使不同观念更难沟通(参《网络共和国》)。网上人们总是链接和自己趣味相似的网站,像日本甚至出现了从不认识的网友相约一起自杀的多起案件——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全球化并不是就是鲜花盛开,完全的竞争也意味着一个残酷的竞技场。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中国的确在低成本制造业中享有巨大的优势和竞争力,但这种开放性同时也意味着本国的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更难独立发展,因为它们将遭受猛烈的冲击——今天中国是全球汽车业巨头的主战场之一。

作者和所有赞成全球化的人一样,强调的是机会均等;而反对全球化的呼声,实际上强调的是利益均等。因为一个“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有时是极不公平的。正如一个15岁的青年与另一个壮汉对练拳击,或许有助于他提高竞争力,但如果是一个5岁的孩子,那这种公开竞争立刻就会置他于死地。

我本人也觉得,全球化无论好坏,可能是现代化无可逆转的趋势,不过现在为此做好准备的,大多并不是穷国,因此这种骤然放开的格局,最终造成的也许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对他描绘的这个新世界,我很难立刻鼓掌欢迎,对不少弱势的人群来说,这个前景未来也许使自己越竞争越有力,可第一关太难了,他们也许还没进门就倒下了。

有学者曾考察电视的普及对印度村庄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冲击,发现电视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收看电视的人都能直接接受外界的信息,经济开始逐渐好转,对原来的社会秩序也有重大冲击;不过村里少量没有电视机的贫穷家庭,却变得更加弱势了,这一幕何尝不能在网络时代更大范围内重演呢?

另一种预言

《世界是平的》据说得到比尔·盖茨的强烈推荐,这也不奇怪,它的很多段落读起来就像某些宣扬高科技未来前景的财经杂志。对于同一个全球化进程,四年前另一本轰动一时的著作《帝国》却给出截然不同的、令人恐惧的预言,声称全球化将导致一个帝国(它将是“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的诞生,在这个新的体系内,民族国家的主权控制在衰落(以“人权高于主权”等名义),并最终被摧毁。毫不奇怪,这本书只有左派知识分子有兴趣,而决不会得到比尔?盖茨的强烈推荐。

《帝国》一书中还引用美国国会议员爱德华?马基一句颇具讽刺意味的话:“来自华盛顿的好消息就是国会里每一个人都支持信息高速公路的提法,坏消息则是没有人知道它意味着什么。”现代人的确养成了对新技术的推崇心理,不过对这种新技术在何种程度上带来社会文化上的冲击与挑战,通常既无法预见,也很少考虑。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高度的乐观情绪下,也淡淡提到一下自己的忧虑:这一次全球化发生的速度、规模都将远过以往,破坏性也会更强,“因为权力从旧主人转移到新主人手中的过程是无序的”。的确,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旧的社会机制解体的过程,过渡进程常常很痛苦,不过更关键的是,新主人将是谁?

仅凭常识我们也能想到,全球化的收益者将是跨国公司,而不是非洲的农民——后者更可能在“数字鸿沟”中被遗弃。20xx年世界500强第一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营业收入3399亿美元——如果该公司是个国家,可以排进全球前20名,相当于6亿印度人的年产值。全球化导致经济流动的“无国界化”,这某种程度上是好事,但却也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如今不提“经济殖民”了,但这种资本流动足以使国家身不由己,甚至被迫屈服于国际财团,巴西19xx年代的失败和泰国金融风暴就是显著的案例。

在一个前现代社会,各地区经济自立能力通常很高,因为彼此缺乏经济联系,互相依赖的程度也就相对较轻。例如民国时代的中国,全国甚至货币也不统一,各省自给自足的程度高,其经济生活不依赖于其他地区的力量仍可维持——这固然有很多弊端,但如果某地经济衰落,也不会波及到其余省份。而完成政治经济统合进程的日本则全国一体,仿佛一个灵敏的小动物,行动迅捷,但只要一个部位受伤害,就是致命伤,整体都会瘫痪下来。未来全球化深入后,这种景象将更让人熟悉:正由于你与世界密切成为一体,因此你躲避风险的能力也降低了。以前墨西哥或印度发生什么根本与你无关,现在或许那里的经济危机将导致你失去工作,流落街头——而根据常识,一旦发生类似的危机,总是由弱者来承担。

同时,这种经济自立能力的减弱,在带来全球性商品流通的同时,也使文化的多元性遭受极大的冲击。印度各地区自给自足程度高,因此各地的面貌千差万别;而中国近二十年来,常有人抨击抱怨全国城市都长一个模样——这种雷同正是内部流通无边界化的结果。托马斯?弗里德曼描绘了一个平坦、无边界、无差别的世界,人才可以在世界各地参与竞争,这固然平等、美好,但也意味着这些人才要像麦当劳的汉堡一样,符合某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而我们知道,这通常就是强者的标准。成功迎接这个全球化社会的人,也需适应全世界的需求。

的确,工业革命本身就是用技术秩序取代自然秩序的努力,以原本任意生态分布的资源等服从于一种技术理性,这本身就会对自然、文化的多元化带来冲击。问题在于这种冲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使我们的付出少于获得。

总的看来,托马斯?弗里德曼相信人类进步的必然性,因此他文中不断催促人们赶快抓紧机会,向着明天出发;既然“世界是平的”,那么文化、国界、语言、肤色的差异都不重要,可以相通。而在另一类预言如《帝国》中,我们却看到作者对全球化的质疑,更坚持文化/国家之间的特殊性,对一个单一结构笼罩性影响的恐惧。套用汪荣祖《康章合论》里的话说,托马斯?弗里德曼惟见全地球的共同“归宿”(destiny),而无视(或认为不必顾虑)各文化的个别“命运”(fate)。

托马斯?弗里德曼对这本著作似乎极自信,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问题只有一个:我说得究竟对不对?”——问题恐怕就在于,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说对错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兼听则明,多了解和比较一下对全球化的这两种预言,或许能让我们更全面地判断。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老牛说水很浅,尽可放心,小松鼠说水很深,他兄弟都淹死在河里了;最后小马自己一试,不深也不浅。


第二篇:经济学 世界是平的 读书心得报告


经济学 世界是平的 读书心得报告

进四技资一甲 N9416034 梅家志

世界的变化又快速又巨大,墨守成规的企业或个人,都将被潮流所淘汰;因此近年标举新观念的财经管理书籍,对企业人瞻望未来便发挥深远的影响力。本书以富创意的新观念和理论,明白指出,在网络、各式软件、外包制度等新科技和新观念形成之后,世界原来的藩篱已经被推平,世界是平的,对某些行业来讲,甚至连时间差都已经不复存在。 作者汤马斯.佛里曼身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曾三度获得普立兹奖,也是公认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与趋势专家。 他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宏观的全球化现象,用「地球变成平的」这样的比喻,来唤醒国家、企业与人民奋起因应。

本书内容不外乎是些21世纪所会碰到的经济改革与潮流,如同第一章节所说,作者睡个觉醒来,一堆工作机会都已经被外包、外移到世界各地,不只各种高科技产业,连一些基本的传统产业,都已纷纷外移到人资工本较便宜的地方国家去生产制造。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似乎,产业外移已经是先进国家的经济趋势,又尤其以印度中国最为庞大。其实工作机会外流,产业结构改革,早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就有出现过,也都不在是新闻。相较起来,这些较为落后的国家最令人害怕的原因,并不是在这些国家本身,而在于它们跟上先进国家的速度。科技的进展,使得地理上的距离不再是距离。货物运输让全球每个角落都在24小时范围内,计算机威力让信息收集运用更容易,网络电信让人不再有时间和空间落差,真正作到天涯若比邻。

整个全球化,正是再一次地在印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使得厂商追求降低成本,竞争增加使得价格得以降低,消费者因而得益。但如果这是薪水的价格,可让人高兴不起来。增加附加价值、改造自己,就成了不得不为。早先的差异化,是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多久这样的竞争态势,已经扩展到个人之间。人往往必须与远在脚底下地球那端的人们,同在一个天平上比较。因为未知而来的恐惧,自然会导致封闭排拒的反射性自我保护措施,例如贸易壁垒、种族仇视。而本书作者则试图以证据说明,改变对于整体来说是有益的。如同自由竞争使得消费者有更多更好选择,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信息、物资、知识流通都更流畅,造福更多的人。所以不应该忽视这样的趋势。但说起来容易,时代所迈出的脚步,步伐已愈来愈大。让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免感叹一己之力有所不足。

作者开宗明义地挑出了全球化过程所盛行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委外业务,所导致工作机会的外移,以及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类似全球化观点,

过去以来已经被许多学者专家研究过,不过作者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身为纽约时报海外记者的身分,悠游于中东、印度、俄罗斯、与中国个案之间,让他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阐述宏观的全球化现象。接而写下这本书,用以告知现代人,将来就业的必要参考。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便是,柏林围墙倒塌后,推动了十台号称为推土机的经济潮流,第一部推土机便是公元一九八九年,柏林围墙倒塌,造就了全球化的几个主要力量,包括计算机网络、工作流软件、开放资源码、生产外包、供应链管理。第二部分,阐述的是自由贸易的辩护,文章中出现了「谁剥削了谁?」描述的是美国白领工作外包之后,印度会计师与医师提供美国政府与医院低阶咨询服务后,资本家于劳工、生产和消费之间,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界线愈来愈模糊的现象。第三部分,描写了恐怖主义的发起,以及恐怖主义背后所隐藏的背离世界化潮流的论点

心得部分,本书一开始就强调,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通讯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可以让身在各地,距离不管多么遥远的一群人,利用海底电缆来互相交流、沟通。这也导致了,在这样的社会情况下,如果再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坚持下,早晚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与吞噬。

第一章节说的部分就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下,产业外包的状况有多么的普及和快速,这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可能是个好的消息,但是在先进国家中,产业外包,对于国内中小阶级的民众来说,可能是个巨大的冲击。产业外包会导致失业化,毕竟产业外包,得利的都会只是上层决策者的荷包,而中小阶级该如何去适应及改善自己的荷包呢?文中以印度来描写产业外包,造成亚洲30亿人口涌入世界的车轮与潮流,在如此竞争的情况之下,自己又该如何的去保障与寻找自己未来的工作呢!?

第二章节讲明了推动世界潮流改变的十台巨大推土机,以柏林围墙倒塌,到轻科技类固醇,这些都是推动世界潮流改变的推手。也因为有这些推手,世界的资本家,都开始将自己的产业外移到劳资较为低廉的地区。大家也懂得利用便捷的网络来互相交流和沟通,像是某个集团,在世界各地都有设置子公司,他们开会时都会利用视讯会议,让身在各地的经理级人物,都能在自己的办公桌、会议室、更甚至在自己的家中,就能与其它世界各地的同事开会讨论,拜网络之赐,让这些在二三十年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靠着几条线路,几台计算机,就能做到。这些原本都是多么遥不可及的目标与理想,谁会知道十年前在天空飞来飞去的赶会议,在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中就完成各式简报与会议的讨论。

在来就是第三章节中所提到的三大汇流,当上述的十台推土机一次发威,变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这便是第一汇流。第二汇流就是,当创新的科技,遇上了新的做法,所形成的冲击。第三汇流,当亚洲三十亿人口,同时站上世界的平点,抢饭碗、平起平坐,造成第三股巨大的潮流,瞬间就吞噬掉全世界三十亿个工作机会,这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吗!?在这样的三大汇流攻势下,自己该如何做才能保持竞争力?该如何的充实自己,把握机会?

综合本书中所有论点后发现,本书所讲求的是,在世界被推平的状况下,劳工与雇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随着世界推平而被抚平。其中有几句话我认为相当的不错,收录在本书中的第十章:企业至胜七大法则如下:

1.世界被抹平,当你也感受到时,自己只有跟进,千万别想筑墙。

2.小应该做大,小公司可以利用新工具新方法,把事业作的更远、更快、更广、更深。

3.大应该做小,大公司想在抹平的世界发展,也要学着让客户做大,自己作小。

4.最好的企业将是最好的合作者,未来许多产业将变的复杂,绝非单一企业能掌握。

5.第一流的公司会定期照胸部X光保持健康,并把结果卖给客户。

6.第一流公司外包是为了致胜,而非缩编。

7.把工作包去海外的,不是那些不爱自己土地的人而已,"有理想的人"也在做。

这短短的七句话,说明了在现今社会的潮流中,企业要致胜的方法与诀窍。可以令人深思及想象!!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世界一点都不平。作者也提出了些观点,但是这些不平点,都是可以经由努力去改造的,不是吗??

如果想要自己能够在世界的大平点上,持续保持竞争力与先进国家的优势,那该如何的去进化、去蜕变,这已变成了21世纪新人类必须思考的题目了!

最后,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封底的几句话:以前人们会说,孩子,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则改为,孩子,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完全的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内容,充分的描述出了在作者出版这本书的动机与意义。

更多相关推荐: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蒸腾着不平凡的真情一群普通的人演绎着悲壮的人生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的背后都有激情澎湃这厚厚的一本平凡的世界我曾读过好几遍但每次读都会带给我很深的震撼与...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嵩阳二小韩志华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

1、《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了人类的懦弱自卑也坚强题记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在...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确两本书在很多地方是有相通的地方主人公的信念都一样坚韧百折不回在路遥的笔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进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对于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6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600字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的劳动者的故事不知道曾经深深震撼了多少读者的心一位朋友也曾写信告诉我路遥给予她的震撼润叶与少安的感情风波少安的坎坷人生路以及与晓霞曲折而令人心碎的情感经历以及整个双...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平凡的世界一本看似平凡的书籍但是就是这本书对我影响巨大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庸的眼光看世界是她使我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她让我再次以平凡的眼光看待自己也许你现在云里雾里不过此书确实改变了...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一代人的奋斗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这书名实在是起得太好了有一种洗尽铅华尘埃落尽的感觉是一个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人在经受了各种苦难的折磨之后回头再望来时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种宽容想当初选择读这本书也是被这书...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大学选择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读过了之后才知道生活是什么生活其实就是苦难而我们生来的目的就是面对苦难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仔细去看我看到了一个属于人类的生活哲学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xx年到19xx年全景...

平凡的世界 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一作品简介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辉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涛翻滚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题记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时间跨度从19...

寒假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寒假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寒假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一夜确切的说是彻夜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说一夜看完有点走马观花之嫌但是不论怎样不负责任的阅读方式都会给读者一个基本的印象而这个...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摘抄(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