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时间:2024.4.13

《看见》——就是从蒙昧中睁开眼

柴静一直是我喜欢的主持人之一,她是那个拉着苦命女人的手感同身受的百合,也是为地震中失去孩子抹去眼泪的康乃馨,是质问不负责任的高管的铿锵玫瑰,也是奋斗在非典第一线的傲骨雪梅。我喜欢她的真实,真实的将所有呈现在屏幕上,包括她的错误和软弱;喜欢她的执着,执着于每个事实,因为她要知道;喜欢她的真诚,真诚地关注于新闻中的人,以至于能让观众自己有清晰的判断。看完《看见》,我更加明白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准确,客观,公正,平衡。这些看起来简单易懂,也容易想到的东西,却因为现实而变得困难重重,我们经常会被表象蒙蔽,会为了轻松而使用技巧。但柴静用这十年的工作经历,一个新闻人的十年进阶之路告诉我们,这八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到底怎样去践行。

准确。20xx年非典留给我的记忆就是大白口罩和妈妈嚷着要我多喝些板蓝根,而对于新闻也只有播报每天的感染人数和疾病已经受到控制。跟随着柴静的文字,我回到了那段艰苦的时期。她毅然的走进非典病房,因为对真相的渴求,因为她需要知道,我们需要知道。

4.22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转运了29个病人,和公布的人数有出入。不仅如此,医生和病人之前都在没有消毒区和输液区之分的“天井”里,也没有防护服,而这时,媒体还在告诉大家可以不要戴着口罩出门。即使这样的报道会让大家变得更加担心,原本空荡的街道会更加空无一人,但是准确告诉她,也告诉我们,新闻是需要准确,需要让大家看到事实真相的。在采访非典期间,柴静和那些医护人员都没有了基本的恐惧,因为那时有更强烈的感情控制着他们——随时可能被夺走的生命和病人的恐惧担忧。但每个人都坚强着,战斗着,互相鼓励着。柴静说,她终于明白美国为什么在9·11后开始做娱乐脱口秀的节目,因为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媒体给人们带去的不仅是事实真相的准确,而且也应该带去希望,由事实准确而带去的希望会更加不易落空和充满力量,而在灾难背后去带个观众欢笑,也是媒体的责任。

客观。小时候,我们都以为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坏人,但事实上,若要认清真相,就要认识到,这个世界上只有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我们难以去分辨事实,因此我们要客观的不去 用感慨和感情的抒发来做判断,而是去认识,通过事实和因果的不断梳理,让真相客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求实的力量,是证据和逻辑的力量。 就如《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所说的“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吃任何一种观点的人,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情。”在柴静采访阿文被戒毒所卖去卖淫一案中,他们关注于阿文的悲惨遭遇,听取了卧底记者赵世龙的证词,但因种种原因对“戒毒所从什么时候开始卖戒毒女,前后共有多少人被卖,非法收入又有多少”这些重要问题无法查到,像是雨过地皮湿,没有渗入土壤,也不触及根须。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也非常正常,但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呼唤理性。20xx年,柴静采访了重庆一块土地被非法交易的事,那是一些工人举报的新闻。在快要结束采访的时候,大家都在犹豫是否要采访核心人物,也就是操纵买卖的陈坤志。为了客观的听每一方的意见,还是联系了陈坤志。但令人诧异的是,他不仅从容的接受了采访,并且认为自己是劳动所得,他说在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是利益的诉求者,没有一个人是正义的。随着事件的调查深入,的确,有些人并不是单纯的受害人,而是同样从中牟利的人。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黑白分明被分为被欺凌的弱者和使用暴力的劫掠者的世界,因此更需要新闻去还原事实,对每一方的论述都有警觉,让这些语言互相争斗,客观的将真相呈现,不成为偏见的附庸。

公正。《看见》的封面是新闻调查的一张采访的照片,那是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这个其乐融融的场景发生在一个叫开县的地方。在这幅和谐画面之前,这个村子的村民和政府起了矛盾,政府撒手不管,让村民自己对自己负责。这个村一直想修路,于是村民便自己召集人,由坐在柴静身边的在村子德高

望重的退伍老爷爷主持,老爷爷定了几条规矩贴在祠堂门口:大家一条心的干,有意见就说,规矩定好就不反悔;大家有机会在一个月内反悔,那么就来揭这个榜,然后重新召集大家开会,但大家误的工的钱要你来负责。榜被揭下了三次,但最后都决定以第一次达成的共识开工,路修好了没有人闹事,也没有人觉得不公平。实际上,这个村子的人大多是不识字的,更没什么人听说过基层民主,但大家用这种办法也把事情做得好。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刻意以过去为敌,照搬模式可能也存在一定问题,独立的人用朴素的生活经验也能将民主做得很好,从今往后我们将生活在自己亲手创建的社会之上。

平衡。柴静说,从前她采访了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总会在结尾的时候问,要不要表达你的歉意和忏悔。20xx年在采访电疗治网瘾的医院时,她看到数个孩子在电击后哭着下跪,拉着医生的裤脚说,我愿意留在这里。当柴静问其中的一个孩子说“你真的愿意留在这边吗?电击不痛吗”,孩子的眼泪滑落说道:不痛,我愿意留在这里。采访医生,医生说,他们下跪是因为感恩。“他们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吗?”医生微微一笑,“能装一辈子不是也很好吗?”柴静说,从这次采访她才明白,强制性的行为,即使是善意的,也会造成普遍的虚伪。为了一个目的——哪怕是一个正义的目的,就像车轮一样狠狠辗过人心,也是另一种戾气。这也许就是新闻应该具有的平衡吧,新闻不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对擂,而是一种认识。

在这样快节奏竞争压力大的社会,许多人都讲究技巧和捷径,柴静也不例外,但她说,技巧常常让她受到惩罚。真正的技巧就是千万别用技巧。技巧虽然容易,有固定的提问模式,有想要的回答,有戏剧效果,让人看得过瘾,有巨大的诱惑力,但这并不是新闻。新闻应该有深度,有社会、行业知识至少三个层面需要去挖掘,只有它越深覆盖的人群才越广。柴静也是这样一步步的成长起来,成长的过程有两个不能少:一个是看见,一个是思考。因为工作让她遇到了这么多人,解构了她的偏见,成见,解构了她的生命,形成独立开放,接近职业准则的做事方法。有时候人就需要这样不撞南墙不回头,没有疼痛就记不住经验。客观、公正、准确、平衡,不只是概念,它需要在实践中跌跌撞撞来体会,化成感受的一部分,人才能构成当下的自己。

看着一路走来的柴老,我学会了好多,也懂得了要多一份宽谅,于人于己,人总需要不断成长。我总是看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总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出色,但也正像尤恩科里奇所说,如果人这么容易改掉自己身上的弱点的话,我们还要那么漫长的人生干嘛。宽厚不是容忍,是把你放在我的心里,像柴老一样去关注事件、关注生活中的人,放下目的学会感受,这样才能去靠近真相。采访不是评判是认识 不是改造是明白。这样点滴记录十年的成长本身也是发现自己的过程,既同爱好新闻的许多年轻人分享了经验,也是总结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它让柴老发现,这些人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她是如此幸运的同他们有着生命的往来,成长成了现在的她,使得在年老时能自问,我有没有虚度。柴老说“我可能做不到更好了,但是留下朱光潜说的那句话,此时此地此身 就是此时你能做的事绝对不推迟到下一时刻;此地你能做的事,绝不想着换另外一个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情,我绝不妄想于他人来替代。”好一个此时此地此身,使我每每想起也热血沸腾,立刻行动。 吹着新闻头,穿着套装,戏剧性的新闻,把坏人问到无话可说并不是真正的新闻。新闻是准确、客观、公正、平衡的,是让真相在言语的角力、求实的力量中慢慢浮现。还记得柴静对教练李琰的那次专访,节目结尾的黑屏字母是“Not four years, it’s everyday” 不是四年,而是每一天。的确,柴静也不只是屏幕上的光彩,曾战斗在非典第一线、活跃在两会上的出色记者,而是真正关注新闻中每一个人的新闻人,她的十年是真实的“看见”。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作者——赵思佳

柴静是央视一套“看见”专题节目的主持人,《看见》是她进入央视工作十二年的体会。作者从最初的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进入央视从事记者工作。记者应该怎么报道新闻,她一直坚持关注新闻中“人”的理念,在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质疑、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基础上,报道一个人,报道一个国家。

书中选择了留给作者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从看见不同的人物背后发生的事情,我们从蒙昧中睁开眼睛。这本书中很多新闻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20xx年11月-20xx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20xx年“非典”对中国的肆虐更为严重。作者冒着生死的危险,前往北京“非典”重症病房采访报道,有些人认为,这些报道在制造恐慌!面对传染性很强的“非典”,医院没有做好“非典”重症患者与正常人的隔离、好多医务人员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可怕的传染病,没有做好最简单的消毒、卫生防护,造成了好多医护人员感染“非典”,好多医生殉职。事实上,面对“非典”比恐慌更可怕的是逃避、是轻慢、是无知。“非典”疫情开始时,有关部门封锁“非典”疫情消息,造成了民众的恐慌,后来政府作出了“非典”疫情每天公开,做好防护与救治工作,稳定了人民的恐惧心理。好在政府及民众从这次血淋淋的教训从得到了学习,在后来的“禽流感”疫情发生后,政府做到了疫情实时公开,科学有序的工作,战胜了“禽流感”疫情。

书中还报道了一个德国青年卢安克来到中国旅游后就留在下在广西做老师的事情。他的教育理念是要充分保护盒调动孩子们的天性,这就是现在的标准化教育相左,因而受到学校和家长排斥。卢安克说中国留守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他也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来不及打基础就要看到成果。是啊,中国的教育中掺杂了太多功利性的因素。美国、欧洲、日本的教育很重视实践的,而且学生学的大都是也是有用,实践性的知识,因此,美国、欧洲、日本的创新性很强,他们引领着世界工业先进技术的潮流。中国学生从上小学就被灌输功利思想,以后怎么上初中、高中、大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国的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英语,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很少,这不是本末倒置吗?由于中国的大学教育不注重实践、创新,从而造成了培养出来大学生眼高手低、不能胜任工作,有些大学生重新返回职业技能学校学习才能胜任一些技术工作。再者,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什么很低,“中国制造”为什么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这就是因为中国的孩子们从小的创新性被压制了,一直长大后就麻木了,一味地服从,而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大批的本土大学生在企业、科研院所只能一味地重复别人的产品、别人的理念。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大部分都成为了别人的高级打工者,而不是老板。美国、就连日本也有很多诺贝尔科学家,中国一个都没有;国家对教育资金的投入都很支持,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不是有问题,我们的教育功利不功利值得深思。

读了《看见》这本书获益匪浅,书中的章节较多,涉猎也多,我就仅谈以上两点感悟。

更多相关推荐: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当拿到看见这本书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名记者十年来的采访自传但当随手翻看了一下后却发现这本书记录的是柴静采访中的错误与失败内省与反思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将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环境...

《看见》读后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今天你思考了吗读看见有感前段时间忽然觉得恍惚无聊跟朋友说推荐本书看吧他脱口而出去看下柴静的看见我正在读的最近比较火很不错这位朋友读书甚广于是乎我屁颠屁颠去了新华书店抱回了那深蓝色封皮的...

柴静《看见》读后感

我看见了什么读看见有感10日张雨萌知道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

柴静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

柴静《看见》读后感

读柴静《看见》有感李冬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在接触看见之前对于柴静我算是一无所知很无意地从同学里借到书看了下去就情不自禁地读了下去看见虽然是柴静10年从业来的自传性作品和其中我所拜读过的名人自传比如巴菲特自传乔布斯传比较起来看见对于作者自己的成...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作者柴静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我记忆最深的是她在非典期间不惧个人安危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我认为在看...

《看见》读后感

今天你思考了吗读看见有感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王颜前段时间忽然觉得恍惚无聊跟朋友说推荐本书看吧他脱口而出去看下柴静的看见我正在读的最近比较火很不错这位朋友读书甚广于是乎我屁颠屁颠去了新华书店抱回了那深蓝色封皮...

读柴静《看见》有感

读柴静的看见有感前两周上公选课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看见作者是一个记者她叫柴静在下课后我毅然决然的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在此之前我对柴静并不了解也没有看过她的节目就算是阅读了此书对她的了解应该也不足够所以我见只...

《别让我看见》观后感

电视剧别让我看见观后感道口小学卢胜男别让我看见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干了一辈子刑警的刘玉生被任命为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秘书长初到基金会的他对工作多少有些不适应因耳闻目睹了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因为被救者的懦弱和社会保护机构...

看见 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读完了这本书更多的是留在我心里的一些尖锐的东西一些不良不公的社会现象和对人性的尊重以及人人平等的需求也许这正是柴静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断追求的众多内心目标之一跟随柴静的笔录和内心透过一双眼睛看这个世界也许...

《看见》读后感

的确如老师所说的这书很值得一看绝对是一本正能量的书籍柴静一个央视新闻记者通过看见把她的所见所闻全都表达得非常真实非常淋漓尽致社会上总有些人总是把这些新闻人偏激的看作政府的发言人尤其是中央台的记者在他们眼中记者是...

看见读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