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论语

时间:2023.11.18

《论语》导读

《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孔子讲的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是一本文学书,是孔门师徒的传记。但是,它又是一部不同寻常的文学书、传记。它最不寻常的地方是:语言简短,信息量却特别大。

《论语》里边有人物。除了主要人物孔子之外,有孔门弟子二十九人:陈亢、澹台灭明、樊迟、公伯寮、公西赤、公冶长、闵子骞、南宫适、漆雕开、琴张、冉耕、冉求、冉雍、冉棖、司马牛、巫马期、颜回、有若、原宪、宰我、曾参、曾皙、子羔、子贡、子贱、子路、子夏、子游、子张。涉及、提到的其他人物有七八十人,这其中有古代的圣君贤相,有当代的君王权贵,有高人隐士,有敌对势力,也有朋辈友军。

《论语》里边有故事情节。例如:孔子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学生南宫适,孔子在陈地时想念祖国的弟子,孔子看望生病的学生冉耕,孔子单独跟卫灵公夫人南子相见惹得子路不高兴,孔子在河边望着永不停息的流水发感慨,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这支曲子三个月都吃不出他最爱吃的红烧肉的味道,孔子拒绝把自己的车子送给颜回父亲作为颜回的外层棺材,孔子为颜回之死悲痛不已,孔子在匡地遭到囚禁,孔子用手杖敲击对他无礼的老朋友原壤,孔子师徒在陈地被困断粮孔门弟子产生信仰危机,孔子拒绝接见季氏家臣阳货(虎)、趁着阳货不在家时把蒸熟的小猪肉送回去,孔子到学生子游作作长官的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嘴上开玩笑心里美滋滋,等等。

《论语》里边有各种经验和知识。有处世经验(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做官,遇到乱世危城怎么办等等),有礼仪知识(怎么说话,怎么走路,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等等),有日常生活讲究(睡衣最好什么长度,什么肉能吃,哪里买的酒不好喝,切肉丁应该用什么刀法,生鱼片是越薄越好,等等)。孔子自学成才,没有一定的老师,他的知识结构相当庞杂,政治、哲学、社会学、文学、音乐、舞蹈他都有所涉猎。因此,《论语》里边的知识虽然都不够全面系统,但是,天女散花,覆盖的面还是很广的。有心人根据吉光片羽进行演绎发挥,都可以自成体系。宋代宰相赵普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作者介绍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论语》的内容

关于做人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头。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

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

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关于学习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奋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

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2、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3、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4、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关于教育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 ”、“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子夏谈诗“巧笑倩分,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从而体会到“礼”应该以忠信仁义为本的道理,因此孔子称赞他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信《诗》已矣。”(《八佾》)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我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颜渊听老师讲学后“亦足以发”(《为政》),子贡也说他“闻一以知十”(《公冶长》),所以孔子特别称赞颜渊的聪明好学。这正是启发诱导式教育的必然结果。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由此可见,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所以孔子说:“五十以学《易》”(《述而》)。也可能因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只有少数高材生才能学习,所以说“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孔子世家》)。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为重

视的是什么呢?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子张》)。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弟子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雍也》)。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关于治国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有关治国的道理在《论语》中也有重要的位置。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2、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

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还 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那么他做了些什么呢?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即:“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

3、治国的基本方法,“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4、治国的基本原则,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

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

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艺术成就

《论语》虽然是简短的对话,不是后代的完整的一篇文章,但论语的文学价值还是较高的。

1、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回含蓄的风格

《论语》是对话体的语录体,这些对话都较短,都较精练,语气都很舒缓,但很含蓄。含义深刻。如——孔子的学生子贡见孔子未仕,问是“有美玉与斯,韫椟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五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表面是说美玉的事,但实际上是有所指,是有含义的,子贡的意思是要问孔子;老师您是有才能的人,您是把才能隐藏起来自我欣赏呢,还是想把它发挥出来呢?但子贡没有这样直接问,而是用卖美玉来比喻他老师孔子的才能,问他你有美玉,是藏起来还是卖掉?由于子贡用了比喻,所以显得很含蓄,语气也很舒缓,而孔子的答话也是用比喻,他的原意是说如果能遇上一位赏识我的君王,我自然会把才能发挥出来,但孔子也没有直说,也是用比喻,他顺着子贡的词语说“卖掉吧,卖掉吧,我还等着买主呢”这样的回答自然也很含蓄舒缓,显得话外有话。 再者——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示是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但孔子的真正意思是说,在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君子高尚节操,就象天寒之时,万木凋落,惟有松柏树还常青,由于用了比喻,所以显得很含蓄,语气也很舒缓。

2、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的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如《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这是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谈话的记录,在这些对话中,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哲五人的形象非常充分的展现出来。他们的性格表现的非常深刻形象。当曾哲有些腼腆拘谨时,孔子耐心地诱导,鼓励,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打消曾哲的思想顾虑,鼓励他说出来,好象一个老大爷鼓励一个小伙子似的,显得和蔼可亲。同时其他几个如:

子路——直率而好强的性格 冉有——谦虚谨慎的性格 公孙华——谦虚礼让,善于辞令的性格 曾哲——性格洒脱,说话含蓄

3、语言浅显,含义深刻,有不少的格言。如:

三年可夺师也,但长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回时松柏之后凋也 欲速则不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品读经典,汲取精华

多读《论语》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井大附中: 郭军华

《论语》虽然是记言的语录体散文,但写的极富特色,特别是《论语》在语言的运用上,堪称语言典范,书中许多用语因简洁明快,幽默含蓄,形象生动,哲理性强,思想深遂,内涵丰富,极富概括力而被后人引用,许多语句成为成语、格言、警句,也许正因为如此,《论语》一书才会历千百年世事沧桑而不被遗弃,至今还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各个领域。 《论语》集结了高中生常用的成语,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语》因记录的都是一些谈话,因此,从语句的结构上看都比较短小,短则

一、二个字,长则三、五个字,七、八个字一句的话都很少。然而,《论语》虽然语句短小,但内涵却极为丰富,反映的思想极为深遂,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包括一些高度抽象的问题,往往在《论语》中几个字就给予了恰当的概括,正因为如此,许多语句后来都成了我们今天用的成语或者典故。初略统计一下,《论语》一书中出现的成语约242条。

1.学习。这一类成语现在使用的还很多,大多数人也比较熟悉。在《论语》中出现的比较多。例如:

(1)《公冶长》第十五章———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成语“不耻下问”出自此章。其原义是:不以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后来人们用以表示虚心好学。

(2)《述而》第二十二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成语“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的出处。讲的是:即使在很少的几个人中,也有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后人用“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来表示应努力向别人学习好的东西。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学习的成语还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朝闻夕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发愤忘食;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后生可畏;日知其所无;笃志好学;登堂入室(升堂入室);告往知来(告诉他已学过的知识,就能体会出未学过的知识);不知肉味(形容特别专心);每事问;敏而好古(勤奋地研究古代文化典籍);等等。

2 .修养。例如:

(1)《述而》第十六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成语“曲肱而枕(曲肱而卧)”、“乐在其中”、“富贵浮云”都出自此章,讲的是修养到了淡泊人生的境界。

(2)《学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成语“三省吾身”就出自曾参之口。这是孔子门徒提出的比较典型的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修养方面的成语还有: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庸之道;见义勇为;见贤思齐;志士仁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求生害仁;乐而不淫;乐以忘忧;犯而不校;以德报怨;文质彬彬;君

子固穷;箪食瓢饮;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知松柏;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敏事慎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3 .待人接物。例如:

(1)《颜渊》第十六章———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语“成人之美”就出自于此章。这一章讲的是君子要成全他人的好事,不助长他人的错误。

(2)《卫灵公》第二十四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出自这里,说的是推己及人之意。 除此之外,《论语》中用于接物的成语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文会友;不念旧恶;三思而行;敬而远之;待价而沽;过犹不及;道不同不相为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可无不可;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始有终;能近取譬;和而不同;听其言而观其行;善为我辞(好好帮我说说,替我辞掉)。

4.政事。例如:

(1)《子路》第六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出处,讲的是居上位者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2)《宪问》第二十六章———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成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出自这一章。说的是:居上位者考虑事情、处理问题,不要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

(3)《子路》第三章———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成语“名正言顺”、“无所措手足”都出自此章。

5.状物。例如:

(1)《公冶长》第二十五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成语“巧言令色”出自此章,描绘的是某些人花言巧语、伪装和颜悦色以及低三下四的状态。

(2)《公冶长》第十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段话,后世形成两个成语:朽木不雕、朽木粪土(也说朽木难雕、朽木粪墙)。这是孔子对白天睡懒觉、上课打瞌睡的学生的批评。

(3)《阳货》第二十二章———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于已。”成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出自此处,它描绘的是整天不用心思、无所事事、懒得无聊的精神状态。

在《论语》中,描绘人或事物的各种状态的成语比较多,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从心所欲;言不及义;言过其行;怨天尤人;望而生畏;不自量力;不敢问津/无人问津;求全责备;迁怒于人;色厉内荏;道听途说;察言观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喟然而叹;侃侃而谈;乐山乐水(今比喻各有所好);血气方刚;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一日之长;必不得已;欲罢不能;鸣鼓攻之;不得其死;死而后已;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患得患失;好行小惠(爱卖弄小聪明);没齿无怨(终生无怨言);一以贯之;岁不我与(岁月不待人);而今而后;等等。

《论语》体现高中生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从《论语》中可以看到,词类活用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实词的活用最为普遍,尤以名词、动 词、形容词三大类更为突出,具体分析,主要有: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以上例子中的“妻”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嫁给”。

表示方位的名词也可活用为动词。

子畏于匡,颜渊后。(《论语·先进》)

以上例子中的“后”为方位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后到”。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以上例子中“齐”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整齐统一”。

(三)动词用作名词

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

以上例子中的“戒”为动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禁戒的事情”。

(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以上例子中的“直”为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意为“正直的人”。

2、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和被动句式。在《论语》中都涉及到了这些句式。

一、 判断句式

《论语·为政》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里仁》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子张》有:仲尼,日月也

二、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学而第一)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第九)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阳货第十七)

三、定语后置

①狐貉之厚以居。(乡党第十)

②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十之仁者。(卫灵公第十五)

四、状语后置

《论语·子罕》夫子偱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大量的常见文言虚词

我们一向把“之乎者也”看着文言文的代名词,同样《论语》这样一种对话体式的文章。人物的一问一答自然都是包含着强烈的文言气息。

1、《论语》一书中,“之”共出现过605次,其中主要被用作代词、助词和动词。 代词有代人、代物、代事。

如《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助词有结构助词、提宾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定语后置助词、调节音节助词。如

《论语·述而》:徳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动词一般理解为“到”“往”。

如“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论语·公冶长》)按:此句中“之”是动词“到”的意思。“之一邦”译为“去一个国家”。

2、《论语》中“以”字共出现211次。“以”字的基本用法,如做动词、介词、连词、副词以及一些固定结构,《论语》中都有所体现,基本上涵盖了古代汉语中“以”的常见用法。 如《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与”在《论语》中作虚词共出现了121次,按语法功能可分为介词、连词和助词。

一、“与”作介词,与“和”字相当,带其宾语以修饰动词。也可介绍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和事物。《论语》中,“与”作介词共47例。直接和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修饰动词的有22例

如:晏平仲善与人交。(公冶长)

《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有的“与”省宾语后跟动词,宾语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才能明白

4、《论语》中的“乎”共出现156次。《论语》中“乎”的用法。一“乎”用在句末

《论语》中的“乎”可以用于单句句末,也可以用于复句句末。它们都属语气词,根据语义表示不同的语气。此种类型共121例。(一)表示疑问,共38例。

问是非,共28例。

如:(1)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论语·八佾》

(2)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论语·八佾》

(3)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4)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

问可否,共7例。

如:(1)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论语·雍也》

(3)“其言也,斯谓之仁矣乎?”《论语·颜渊》

(4)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论语·颜渊》

表示选择,共3例。

如: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5、《论语》中的“而”有32个,主要是作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假设连词。如

(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篇第五 )

(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篇第十三 )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篇第)

(4)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 . .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篇第二 )

《论语》中汇集了诸多的写作素材

《论语》中我们从孔子及其弟子看到了非常多的高尚品格,都可以沉积下来作为写作的好素材。孔子身上对国家、他人的责任感,教育弟子们要讲究诚信,对弟子的关爱、宽容、因材施教。弟子们的真善美的品格,积极乐观的态度,谦虚谨慎的态度,安贫乐道的态度等等都可以影响一代一代的人。

更多相关推荐: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常见常用论语名句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素王南怀瑾孔子了不起的地方除了他的学问道德修养以外我以前说过他在当时的确可以推翻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取而代之但他绝不这样做为什么呢他认为这样影响并不久不是千秋万代的事业要影响得悠久...

常见《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

常见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论语名句

你们的儿女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建造房舍荫蔽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即使在...

论语名言警句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

学校文化长廊名言警句

学校文化长廊名言警句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1《论语》名言警句(校对版)

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背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

课 外 名 言 警 句 集 锦

课外名言警句集锦一先秦部分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7其身正不令而...

《论语》名言警句(修正版)

常用论语名言警句60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论语名言420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求学篇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

论语名言名句(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