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他的《变形记》

时间:2024.3.15

卡夫卡与《变形记》

——对人的生存的深邃透视

摘要: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变形记》是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下面将就卡夫卡其人分析《变形记》中对人的生存的深邃透视。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人性、社会

一、 卡夫卡和他的表现主义

卡夫卡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19xx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xx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卡夫卡从小酷爱读书,常常彻夜不眠,这严重地影响了他的身体。 以后上大学时迷上了尼采,遇事便要寻根究底,而世上许多事原本就是无法寻根究底的。 卡夫卡潜心创作后就更少睡眠。这使得卡夫卡一生都伴随着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但是,卡夫卡并没有被疾病所吓倒,反倒更加珍惜自己不多的生命,拼命写作,他甚至故意诱发自己的肺结核病,以逃避结婚、逃避家庭、体味疾病、体味人生。这结果使他过 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卡夫卡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他的生活与艺术之间没有距离,他在生活中体验着艺术,又把艺术还原他的生活体验。卡夫卡选择了他自己所惧怕的那份孤独,而他的小说所表现的也正是现代人的这种孤独感,所以,卡夫卡自己的生活与创作就在这里合而为一了,他成了在生活上最无作为和在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卡夫卡死后,他的朋友布罗德违背他的遗言,将他的全部文稿陆续发表了。世人才得以真正了解这位文学天才在文本中体现的对现实世界的深邃思考、对时代的阐释、对人生价值的真知灼见;理解卡夫卡在父权和强权的双重压力下心灵的扭曲、内心的孤独、思想的闪光。卡夫卡在文学文本中揭示的人性的扭曲和变形,以及运用现代派艺术手法凝聚的令人研读不尽的“卡夫卡精神”,已为后人所熟知和接受,并风靡世界。它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多种精神的融合,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集中展现。“从他的创作中,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荒诞派和新小说碰到了自己的同类,黑色幽默和梦幻现实主义发现了自己的先辈。”

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

默”奉之为典范。

二、 卡夫卡和《变形记》

1、 卡夫卡的世界观在《变形记》中的体现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的故事其实十分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写人变成甲虫。卡夫卡一笔带过了“人如何变为甲虫”的具体过程,着重写人变成甲虫后的灾难感和孤独感。人变成甲虫:甲虫便带着人的视角去看人类,它所看到的是一群多么冷漠、多么空虚的芸芸众生;从人的角度看虫性,甲虫就显得更加孤独、恐惧和不可理解了。格里高尔“说的话人家既然听不懂,他们就不会想到他能听懂大家的话”。主人公既是人又是虫,但它所体验的只是人与虫双面的痛苦;格里高尔既不是人又不是虫,他远离人与虫的世界,无所归属,只落得凄凉的死去。“人变为甲虫”成了现代西方人生存状态与心灵感受的寓言。

在卡夫卡那里,变形是现代人被异化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异化已经成为卡夫卡的一种世界观,“生活对于他和对于穷人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对他来说,金钱、交易所、货币兑换所、打字机都是绝对神秘的事物,它们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谜”。由于现代西方人普遍地被异化,卡夫卡又找不到异化的原因,所以,格里高尔突然莫名其妙地被变为甲虫实在是十分自然的事。

2、《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著名外国文学学者袁可嘉先生指出:“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4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4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袁可嘉先生的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全面的,抓住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本质特征。循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来分析一下《变形记》的思想内容。

⑴ 《变形记》中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揭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部分与整体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自从有阶级以来,这种关系就不断地处于摩擦、冲突、对立之中;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历史阶段之后,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人不再是社会的主人,而异化成了物、动物、非人。正如马克思给“异化”所下的定义那样:“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卡夫卡这些现代派作家,则是从个人的、人性的角度去揭示和否定整个社会,目标是笼统的、抽象的、全面的。这就比现实主义作家的揭露更加尖锐、彻底。在《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格里高尔是旅行推销员,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弄得晕头转向,“痴痴呆呆”。格里高尔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份职业。这环境是具体的,但更是抽象的、普遍的,绝大多数人所每天面对的。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人变甲虫深刻而尖锐地表现了社会与人之间一种可怕的“异化”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社会是强大的,而人是被动的、软弱的。

⑵ 《变形记》中对人与人关系的描写

这是小说的重心所在。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格里高尔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专横暴躁的父亲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丑”外扬,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行为,而恫吓他、用苹果砸他,想致他于死命。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消失殆尽,暴露出来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母亲对儿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点,她同情儿子遭受的厄运,但她内心已把儿子当作一个沉重的累赘了。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当哥哥最初变形后,她尚能做一点照料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但时间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她痛哭着向父亲请求:“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并狡猾地辩解说: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就应该“自愿跑掉”。这实际是在暗示格里高尔。她还无中生有地说:格里高尔会“要了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格里高尔对一家人的言语行动,并没有惊诧,也没有愤怒,而是用一种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态,接受了这种事实。他一边“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一边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使萨姆沙一家如释重负,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出外郊游去了。这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维系人际关系的是金钱、利益,这种维系一旦断裂,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了对峙、冲突、隔膜、猜忌、残杀。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 ⑶ 《变形记》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我关系的展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包括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在人的本性中,既有自然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二者的结合构成了完整的人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变形记》表现了对人的本性的揭示与否定,在冷漠、沉重的现实世界中,人已经难以保全自己的本性,人分裂了、异化了,即便你还有意识、思想和情感,但躯壳已变为动物,变为动物的人还是人吗?这是现代派作家对人的本性的深刻透视。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在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下,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理性等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认为自我的核心不是理性而是本能(欲望)和潜意识,因此在作品中大量表现人物意识的混沌与虚幻。《变形记》是荒诞不经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作家的一场“梦魇”或者一种潜意识活动。小说所表现的是不少现代派作品共同的主题:丧失自我的悲哀和寻找自我的失败。格里高尔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全失掉了自我。他想找回生活的乐趣、自我的价值,但彻底失败了,变成了一只人人恐惧、厌恶的大甲虫。大甲虫是一个绝妙的艺术象征,它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处境,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卑微的小人物是无力同现实抗衡的,他只能躲进甲壳中,忍受孤独,冷眼世界。

三、结语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

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参考文献: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袁可嘉,上海文艺出版社19xx年版

《考试周刊》20xx年16期卡夫卡与表现主义文学精神

《外国文学研究》19xx年02期

《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下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卡夫卡《变形记》作品分析


卡夫卡《变形记》——作品介绍

中文1033班 1号 曹海沅

一、作品内容

《变形记》故事神秘离奇。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挣钱养活家人。一天早晨他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腹部长了两排细腿,背部变成硬壳,翻不了身,下不了床。他感到恐慌,担心失去工作,也无法见人。他的父母和妹妹见到这个情景,极为震惊。父亲不理他,母亲悲伤并害怕,妹妹开始同情他,照顾他。由于他失去了挣钱养家的能力,家境江河日下,他们只得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一天格里高尔被妹妹的小提琴声吸引并且爬了出来,房客惊恐要退租,妹妹表示无法忍受,一定得把这个“怪物”弄走。此时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他反锁自己不再进食,很多天后,老妈子发现他已经死了,成了一具干瘪的尸体,全家人仿佛卸掉了沉重的包袱。

二、《变形记》艺术手法

1、借虚幻写真实,于正常见反常。

主人公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很难想象还会有比这更虚妄的怪事。甲虫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并对其所受折磨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反应,更是不可思议。但这从表面上看来反常、虚妄、荒诞的事情,从社会本质来看,又是正常、可能、现实的。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一旦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手段、资本和机会,就无异于一只大甲虫,何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异化为非人,早已司空见惯。与此同时,作品还告诉读者,格里高尔的家人并不是过分见利忘义的坏蛋,都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人,他们甚至还不乏善良的心肠。只是由于格里高尔好转无望而家庭又处于极端困顿时,才逐渐对他厌恶起来。作者把这种冷酷的社会关系写得极其平淡、“合情合理”,似乎无论什么人处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采用同样的态度。这正是作者用心所在,即透过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披露其反常的社会实质,使读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

2、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格里高尔外形起了变化,但精神世界并没有变,仍然保持着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只是失去了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内心活动在作品中占了首位。作者

细腻地描写他变形后精神上的痛苦。开始他担心失去工作,惧怕上司责罚;接着为不能挣钱养家而焦虑、羞愧,也为骨肉至亲和房客佣人对他的厌弃而悲痛欲绝;最后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临死前还怀着温柔和爱想着自己一家人。大量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叙而不议,含而不露,冷静客观。

格里高尔的遭遇无疑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悲剧,可是小说在叙述其悲惨遭遇时,却采用了平静的笔调,不动声色,不带感情,不发议论,不作评价,把一件本应令人十分惊诧的怪事写得平淡无奇。人变成甲虫本来就够荒诞,而人们对此竟无动于衷,这就更说明世界的荒诞。作者摒弃一切阐释,赤裸裸地推出对人的异化的最形象、最通俗的表述形式。

4、多层次、多视角的对照原则的运用。

小说中充满对照,其中有虚与实的对照、爱与憎的对照、变与不变的对照等,增强形象的鲜明度和表现力,有助于体现作者审美评价,从而突出作品的倾向性。

更多相关推荐: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关于卡夫卡的变形记这篇小说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在我们的书本上就有学习到这篇课文那时候对这本小说就有一些印象不过现在再一次地读完了这篇小说也让我自己对这篇小说的印象和感想也加深了许多小说的作者弗兰兹...

《变形记》读后感

读变形记有感卡夫卡的变形记描述了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情节揭示人与人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变形记的故事情节荒诞恍...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读卡夫卡变形记有感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变形记开始在本书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异化的躯壳读变形记有感当卡夫卡的文字忧伤地掠过我心底那片毫无遮掩的脆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说卡夫卡是孤独的从格里高尔那陌生而又矛盾的甲虫躯壳里我隐约窥见到卡夫卡那种歇斯底里的寂寞这是一种几乎接近于恐惧的寂寞即使...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变形世界的精神孤独读卡夫卡变形记有感西方文坛推崇quot卡夫卡是本世纪最佳作家之一quot并说quot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quo...

变形记读后感

变形记读后感暑假的时候看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这位作者在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对他的变形记也有所耳闻不过是很模糊的映像细读之后终于了解了为什么大家说他的小说常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作者在作品中常不拘一格将现实与虚幻将写实与荒诞将...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篇一变形记卡夫卡gt读后感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这种变形看似荒诞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善...

解读卡夫卡《变形记》的异化现象

解读卡夫卡变形记的异化现象变形记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卡夫卡也被公认为现代派的鼻祖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二战后的欧洲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和美国的黑色幽默小说都...

被遗忘的亲情——卡夫卡《变形记》论文

走失的的亲情卡夫卡变形记中关于亲情的探讨摘要1关键字变形亲情伤害2正文2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2一奇怪的陌生感2二隔阂3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3一灾难3二伤害4三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5结...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变形

论变形记中的变形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09级B0933班王聪20xx6100311摘要变形英语单词为deformation指物体在外来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形状和尺寸的改变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的是由人变虫的人的异化的故事这...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人性观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3319xx是20世纪德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美国剧作家WH奥登曾...

卡夫卡与变形记

卡夫卡与变形记这是一个荒诞的故事有着荒诞的开头绝望的过程和悲惨的结局这就是卡夫卡写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很久以前就听别人说过卡夫卡的小说很好看但是很是深奥小的时候我看过一点变形记的节选可能是那时候我还太小吧我完全看不...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