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找的经典4--传习录讲解

时间:2024.1.13

开此一贴,是为了和有志于阳明学的朋友们交流一下,常常看到有朋友说《传习录》难懂。那么在本帖中我将尽量将其中难懂的内容用最浅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让古文功底稍差的朋友也能明白王阳明先生到底在几百年前都说了些什么。首先说下我研读《传习录》的基本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以经解经,什么意思呢,王学的概念思想,在《传习录》本身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说明,只需要精读《传习录》本身上下文的内容,足以透彻了解其内容。这一种研读方法是从南怀瑾先生那里学习

到的,在此表示一下对先生的感谢。

《传习录》是一种语录体的师生之间答问的记录,如果单独看其中一段,有时候会对一些概念摸不着头脑,但是往往在书中的其他章节,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此,我们联系不同章节的内容,就可以对《传习录》的主旨思想有一个最贴近阳

明先生本意的把握。

另外,在读《传习录》时,我十分认同钱穆先生对阳明学的看法,即“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洵可谓能得王学“事上磨练”之著精神处,因此对于《传习录》中有关训诂考据方面的内容,不做过多纠缠,钱穆先生又言“讲理学最忌讳的是搬弄几个性理上的字面,做训诂条理的功夫,却全不得其人精神之所在。次之则争道统,立门户。尤其是讲王学,上述的伎俩,更是使不得。”因此,“直透大义”是我在谈谈《传

习录》中的另一特点。

对于在词句考据方面的问难一概略而不言。好了,闲言少叙,

下面切入正文.

【原文】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 :“试举看 。”爱曰 :“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 :“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 ,是甚么意 ?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

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此段是阳明先生对“知行合一”这一重要命题的论述,他先

举两例反证来说明,有人说,看见美女时属于知,然后升起了好色之心属行。阳明先生说,只但看见美女时,已经起了好色之心,不是看见后又另立一个心去好色。又有人说,闻到恶臭属知,然后升起厌恶臭味的心属行。阳明说,闻到臭味已经厌恶了,不是闻到后又立一个心去厌恶。由此两例引出下面的话,如果说一个人是孝子,不能说他成天把孝顺挂在嘴上就说其是孝子了,还必须察其言,观其行,只有在行动中表现出孝道方可称之为孝子。其后又用“痛”和“寒”两个例子,必先痛了方为知痛,必先寒了方为知寒,来说明知与行是一体的,是无法分割的。然后他又惇惇教诲“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既然知行是一体的,为何世间又有“知”和“行”这两个命名的,根据最朴素的基本常识来判断,两个不同的名称,应

该代表两个不同的对象啊,别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原文】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 :“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

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

阳明先生解释古人为何将知行分开说,原因有二。其一,世间有一种人,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思考琢磨,也只是愚昧妄为。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知”有预先计划的意思。其二,又有一种人,只会空想,又全不躬行。所以必须说个“行”,从这个角度看,“行”可以看做是执行力。总括来说,阳明认为知行分开说的原因是:世间有盲动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知来让其明白行动前先计划好方向和路线图。世间还有空想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行让其知道躬行实践。然后又讲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话”。举个学习开车的例子,不管你理论上学的多么好,不摸方向盘,终究为零。所以俗谚有“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之说。

从现在的观点看,阳明此段都是在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没有理论的实践和没有实践的理论,都不能称之为“一”。都是世

人最易犯的毛病。而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针对世人这两种通病的良药。

【原文】

爱曰 :“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响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 先生曰 :“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 ’,《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先生又曰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 ’,穷理即是‘明明德’。”又曰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

这段谈到了阳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下面就谈谈这个“物”,在认识阳明的物之前,我们必须将我们头脑中固

有的对“物”的概念先抹去,在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教科书上,物就是物质,我们概念中的物质就是“独立于意识而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一词下的定义,我不能说他的定义就是错的,但是正如老马自己所讲的那样,哲学家可以有多种方式来诠释这个世界。那么今天我们要走入阳明学的世界,最好还是先把老马对“物”的定义先抹去。在这段话中,阳明说的已经很明白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纵然大千世界有森然万物,但只要没有进入我的“意”,便皆不能称之为物,所以,有志于阳明学的人,在我们进入阳明学的门槛之前,务必把这一概念先刻在脑海里,注意,我说的是“刻”,“刻刻刻”,不是随便的记住,假如我这样说还不能加深你的印象的话,建议你把自己正在坐的椅子后腿摔坏,这样有助于你对这一概念的印象。

说完了“物”字,接着往下看,“《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现在终于涉及到阳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名词“格物”了,“物”字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现在要讲“格”字了。“格”字“是去其心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看到了吧,“格”字不是格斗的意思,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似是而非的推究的意思。“格”的意思是“将不正的给扭转为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格物”解释成这样了,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就是格物。为什么“格物”这么

重要呢?因为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原文】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 :“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

阳明先生解释古人为何将知行分开说,原因有二。其一,世间

有一种人,只知道埋头苦干,不知道思考琢磨,也只是愚昧妄为。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知”有预先计划的意思。其二,又有一种人,只会空想,又全不躬行。所以必须说个“行”,从这个角度看,“行”可以看做是执行力。总括来说,阳明认为知行分开说的原因是:世间有盲动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知来让其明白行动前先计划好方向和路线图。世间还有空想主义者,所以提出一个行让其知道躬行实践。然后又讲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话”。举个学习开车的例子,不管你理论上学的多么好,不摸方向盘,终究为零。所以俗谚有“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之说。

从现在的观点看,阳明此段都是在讲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没有理论的实践和没有实践的理论,都不能称之为“一”。都是世人最易犯的毛病。而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针对世人这两种通病的良药。

【原文】

爱曰 :“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响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晚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 先生曰 :“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

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 ’,《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先生又曰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 ’,穷理即是‘明明德’。”又曰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

这段谈到了阳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下面就谈谈这个“物”,在认识阳明的物之前,我们必须将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对“物”的概念先抹去,在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教科书上,物就是物质,我们概念中的物质就是“独立于意识而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一词下的定义,我不能说他的定义就是错的,但是正如老马自己所讲的那样,哲学家可以有多种方式来诠释这个世界。那么今天我们要走入阳明学的世界,最好还是先把老马对“物”的定义先抹去。在这段话中,阳明说的已经很明白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纵然大千世界有森然万物,但只要没有进入我的“意”,便皆不能称之为物,所以,有志于阳明学的人,在我们进入阳明学的门槛之

前,务必把这一概念先刻在脑海里,注意,我说的是“刻”,“刻刻刻”,不是随便的记住,假如我这样说还不能加深你的印象的话,建议你把自己正在坐的椅子后腿摔坏,这样有助于你对这一概念的印象。

说完了“物”字,接着往下看,“《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现在终于涉及到阳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名词“格物”了,“物”字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现在要讲“格”字了。“格”字“是去其心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看到了吧,“格”字不是格斗的意思,也不是某些人所说的似是而非的推究的意思。“格”的意思是“将不正的给扭转为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格物”解释成这样了,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就是格物。为什么“格物”这么重要呢?因为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0-31 13:50:00 “格”的意思是“将不正的给扭转为正”,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格物”解释成这样了,将心中意识从偏倚的状态扭转到正道就是格物。

--------------------------------------------

方向很对,但是没有踩到点子上。

格的解释很赞同,

格的对象没说透,格的对象是物,物不是外物,你已经说了。 是外物所对应的意识投影。同于佛学的无相的那个“相”。 模糊的说是认知,精确的说是理。

问题在于,这个正和不正的标准要说清,肯定不是符合实际。 或者说不单单是符合实际。这个标准是先验的,没办法,阳明先生就是这么说的。明德,或者叫良知,或者叫天理。

和生活中的良心是一回事情。但不局限在善的方面,举个例子。

夫妻吵架,相互试图证明自己是正确或者没有责任的时候。 女方会说,你没有“良心”,

男方会说,你不讲“道理”。

那么双方都在主观上默认有个不证自明的先验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同一个,但是双方的表述不同。这就是天理和良知。

统一起来说就是明德。德为道之用。明需要细说。 单日有光无暗,但是不是明,

单月有光无暗,依然不是明,

那么日月合一的明,代表的不是光明,而是分清日光月光的差别。

所以说明辨是非。明德,就是本体自然分辨是非的功能。 这时一个先验的标准,自己观察自身的心理想想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具体到应用上,绝不是机械的让人大家都按照好人模板行事。

平常说到良心和天理的时候,大家都是在用这个标准来说他人的不合标准,或者他人不对。

而阳明先生说的其实是让人把这个标准用在自己身上,当然也不是你要按照这个标准做,和机器一般。

是用来格物的,是用来穷天理的,用这个先天标准来验证你的认知对不对。

学的对象肯定不是广义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自然上的规律。是真理。

真理的标准已经先验了。这是学的开始,穷天理的开始。 为天地立心,立什么心?就是这个心,良心。

三十而立,立什么?也是这个心。

穷天理有啥好处呢?穷理尽性。义尽而仁至。

文天祥就义前的绝笔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如果你以为,文天祥说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那么儒家的书

可以全烧了。

和董存瑞一个层次的做法,儒学明显比不上共产主义的忽悠效果好。那么文天祥真的太屈了。 我已经把儒家的精义没有保留的全说了。懂不懂看个人的造化了。

6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0-31 14:46:00 讲的太好了 解了很多疑惑 读传习录很多道理感觉心里懂有感触 但是根本无法表述出来 楼主讲的太恰当了 希望楼主坚持写完 不胜感激

7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0-31 15:03:00 被7楼的回复震惊了 请问 能细细解说下“守心不动”这个词吗 谢谢 ##

8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0-31 16:23:00 我的回复在五楼,七楼是你自己,呵呵。

如果你真的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了,也用不着那么激动。 懂了是你的造化,和我其实没多大关系。

守心不动,我没见过这个说法。

阳明先生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说的是不应外物而有倾向。

庄子讲,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名实不入。 不将不迎,不抗拒也不趋向。

不知道是否是你想知道的。

11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 9:18:00

看了大家的回复,深受鼓舞,我会坚持写下去,在探讨中讲明王学

12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1 10:47:00 很有启发 是我激动了 请问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 存心养性事天 尽心知性知天 这三层境界该怎么理解呢 谢谢 谢谢 ###

13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1 10:50:00 楼主还没有更新哦 不过不急 我慢慢等 慢慢吸收感悟 只要楼主不弃楼 我就会认真拜读楼主高作 我这个初学者谢谢楼主了

14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3:06:00 尽心: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知性: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知天:某某某五十知天命。

问东西要如理问,问的都不着调,别人没法如理回答。

15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 14:01:00 @138220998 2011-11-1 10:47:00

很有启发 是我激动了 请问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 存心养性事天 尽心知性知天 这三层境界该怎么理解呢 谢谢 谢谢 -----------------------------

【原文】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乎亦见得大略。###

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京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日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例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格物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解析】

阳明说"尽心知性知天",此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先说一下这些话是出自《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在这里,阳明将世间的人分为三种,按他的意思,可以称之为圣人、贤人、凡人。先说圣人这个品种,是比较稀有的,像孔孟周公周公以及阳明先生本人,可以归入这一类,大约是几百年才能碰到一个,这些人“明睿天授”,可以生而知之,在这里,你不得不承认,人在智商觉悟方面是有着三六九等的阶级差别的,哪些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圣人,

所谓的“生而知之”,并不是说这些圣人生下来就无所不通,如果这样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而是说这些人在认识事理时,有一种萝卜找到坑的游刃有余,可以在发自本身固有天性的轻松状态下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律。凡人花十分努力掌握的东西,他们可以花一分力气就轻松掌握。但是由于这个阶层的品种过于稀有,对“生知安行”的讨论理论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下面说到贤人了,这个就稍多些了,贤人在掌握事理方面,需要学,就是需要花些努力才能掌握事理,称之为“学而知之”。最后谈到了凡人,这是包括楼主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所处的阶层了,这些人就比较惨了,要“困知勉行”,必须做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遇到苦难,勉力前行,还必须不以穷通夭寿而改变初衷,"不贰"指立志要坚定唯一.穷通夭寿是对人处境的形容,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坚守志向的前提下,"修身以俟",意思是人在修身砥砺品行时,必须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境来面对."以俟"有待时的意思.这三种人到达"知"的难易程度不同,但是一旦达到了"知",其结果是一样的,这其实就是后来说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原因.其实,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下功夫都要按凡人的那种套路来方行,这也是大处着眼,小处下手之意.

16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4:48:00 #

楼主和我说的不一样。相中哪个,自己看着办,呵呵。

17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5:07:00 我一直想说一个成语故事,邯郸学步。

如果你把圣贤书所说的当成标杆,然后自己勉强去按照上面所说去做,结果只会自己该怎么做都忘了。

自己该怎么做?往上看,你没良知么?这才是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所在,拿住这个,才知道为什么一出大街看见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这个,强分三六九等,那是自己作践自己。 夭寿不贰,为什么不去想庄子说的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先利而行,再勉而行,合一为安而行,如果不信自己的明德,那是累死都安不了的。

18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5:25:00 个人认为,想知道客观规律的话,直接去研究相对论或量子理论或者超弦理论就可以了。

不用是圣人脑袋也够用了。

放了圣贤书吧。得意而忘言,书不是这么看的。

19

回复 ###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1 17:22:00 @带霜烹紫蟹 2011-11-1 13:06:00

尽心: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知性: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知天:某某某五十知天命。

问东西要如理问,问的都不着调,别人没法如理回答。 ------------------

没有不着调吧 怪我问的太唐突了 我是请教的是《答顾东桥书》中阳明先生的一段解释修行阶段的一段话 朱子把 “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知至 “存心养性事天”为诚意正心修身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 ”为知至 仁尽 圣人之事而阳明先生的认为却恰恰相反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学之力行贤人之事 生知安行圣人之事 我对此有所不解 所以冒昧一问 见谅

20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1 17:54:00

@mark228 2011-11-1 14:01:00

@138220998 2011-11-1 10:47:00

很有启发 是我激动了 请问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 存心养性事天 尽心知性知天 这三层境界该怎么理解呢 谢谢 谢谢

----------------------------- #

【原文】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乎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

-----------------------------

在下冒昧 我很赞同“这三种人到达"知"的难易程度不同,但是一旦达到了"知",其结果是一样的,这其实就是后来说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原因.其实,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下功夫都要按凡人的那种套路来方行”这句话 但是对于楼主说的因为智商有三六九等 所以圣人聪明学东西快 我不是很赞同 相反 我觉得智商低的人 心里更为单纯 思考问题行为做事会尽量从心里的良知出发 因为不会去权衡世间繁杂的利弊 所以更加接近于心的本体 受到楼主启发 我觉得这样理解行不行呢 圣人生来就知道保持自己的良知 所以就能洞察宇宙 自然行为做事高人一筹 而贤人虽说没有完全保持好 但是能够自觉的去除私欲现良知 不用经历了苦难才明白该求道修身 最后是一般凡人 从不知去保持自己的良知不受污染 只有在经历人生苦难才想求解脱 才努力想成为圣人 洞悉繁琐的世界 我就是在特别高兴或特别难过的时候 总觉有种莫名的悲伤 似乎真的是做梦一样空 但是又特别执迷 想了解这些的本质 所以真的想虚心向大家学习 努力体悟实践 谢谢楼主的帮助

21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1 18:03:00 我赞同带霜烹紫蟹先生说的 良知才是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的原因 佛主不是说人人都是未来佛吗 我想这是一个道理 可是我确实达到不了 一上街人人都是圣人这个境界 知行不能合一 是我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原因吧

22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8:22:00 我是根据孟子尽心答你的,看来你自有主见。

朱子那说的不是修行次第。他把一件事当成三件事。

所以阳明先生用相反的方式说三件事是一件事。和次第没关系。

未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

前面还有个未呢。

你能从这段里看出次第来,所以我说你不如理问。

我突然发现在引用原文上我太吃亏,别人还以为我被打脸了呢,我真的很冤枉。你自己慢慢格自己的认知吧,我再多说就成拆台了,虽然已经拆了,还好没拆掉。

23

回复 ###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8:33:00 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

这句才是最关键的,说的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和理论联系实际没关系。

只看你的引文,我都差点以为我说错了。

说实话,我还真没看过这段,还好找出来翻了一遍。

引用原文,特别是错误的理解上引用原文,我只能认栽。 再说下去我要被打击晕了,呵呵。跑人了。

24

回复

作者:带霜烹紫蟹 回复日期:2011-11-1 18:44:00 还有别把自己看太高,看见阳明先生说圣人贤人学者, 就自己往上套,想着圣人你没分贤人你不够格,学者还是有资格。

这里的学者和现在意义的研究死书堆的学者是两回事。

25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 21:32:00

【原文】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解析】这段话难就难再几个名词上,其实就整个《传习录》来说,其文体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但是其中一些“专有名词”确是比较艰涩难懂,而整个阳明学的精华又都蕴含在这些名词中,所以理解这些名词的确切含义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读《传习录》如果说有什么窍门的话——其实也不能称之为窍门了,应该说是学习所有古文的基本方法,那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名词解释的本子,将其中“专有名词”的释义详细记录,然后用在代数学中学的代入法,将这些意思代入到文本中,这样对整个《传习录》文义的理解,可谓“思过半矣”!

下面谈下这几个让人头大的几个名词的意思,“博文”、“约礼”这两个词,语出《论语.雍也》,原句是“君子博学于文,约定以礼。”但是这样说估计您还是一头雾水,在这句中,“博学”两字和现在意思类似,可以理解为广博地学习,这没有问题,

那“文”是什么呢?文化课?文学?文字?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即便您去查古汉语字典,也无法找到正确的意思,在这里可以告诉你,“文”不是文化、文学、文字。文的含义比这些都要广泛丰富,我水平有限,只能给出一个贻笑大方的勉强解释,世间万事万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称为文,这个解释只是为了当代的我们能理解而给出的,在此声明这不是阳明学中确切的“文” 的概念,阳明先生如果复生看到这个解释会打我屁股的。“约定”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现在我们说“我俩约定去肯德基吃饭”中“约定”的意思。“约”是简要的意思,在这里和“定”连用,是做动词用,和前面的“博学”对应,前面讲到了博学的内容是“文”,后面自然就要讲到简化后的要点要落在“礼”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礼”字足以写好几部专著了,在此我也不知高厚的给出个解释,世间万事万理的规则和原理,或者可以称之为“本该如此”的那个东西,称之为“礼”,我知道这个解释听起来还是比较欠揍的,但我只能说到这个层次了,大家担待点,下面我们继续。

现在我们进入阳明学的“文”、“理”世界中,《传习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阳明将大量前人分开讲的概念归一来讲,当然他这样论述是为了阐明他的“知行合一”这一重要主旨,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例子。阳明中气十足的说了,“礼”就是“理”,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用当代语言演绎一下,“理”在具体事

物中的表现的状态时下称为为“文”,然后又说“文”在隐微不可见时称之为“理”,总之是一个玩意儿。就像我们都知道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水在液体状态下叫水,在固体状态下叫冰,但不管怎么改变形态都是H2O。

然后说“约礼”就是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这是一个纲领性的要求,必须时时处处抓住不松,下面又说了,天理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的,必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然后就是举例子在什么什么上体认天理云云。这段很像我们现代哲学中学的理论要从具体事物中来,又必须落实到具体事物中去,如果将理论比喻为毛,那么具体的事物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将附焉?阳明论述的精华在“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然,随他发见处,即就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这里实际上也点出了修养此心的功夫。最后阳明又说“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这个“惟精”和“惟一”,又有许多可讲的,后面阳明还有更详细的探讨,我们后面再谈。

26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3 12:07:00

【原 文】]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谓之人心, #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解析】

"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出自朱熹的《中庸章句·序》中,其意思很易理解,在朱熹看来,如果将人比喻为船,道心就像像舵,如果船无舵,任其自由航行,那么就有时进入波涛,有时进入平流,没有定向,但是有了舵,就算进入波涛,也可以从容操纵,不至于有害.这种说法现在看来,完全可以讲的通啊,但是,我们这里要注意了,古人云,以鸿鹄之心读书,必不能造乎精微,读书还是要潜下心来,思考到细处才是.此处,我们要注意了,越是看起来类似的概念和定义,越要留意它们细微的区别,阳明说了,当然了,考虑到朱熹的名气和影响力,作为后来者的小弟辈的阳明,如果过于直截了当的说朱熹错了,应该按我说的这样这样讲云云,那也太不给朱夫子以及他的众多粉丝面子了,所以阳明在这里讲的还是很委婉的,打了一巴掌之后,马上就给个甜枣揉揉。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到王圣人在做人方面的艺术,既要讲明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让对方太难堪,他首先肯定了朱熹这句话是有毛病的,他说人只有一个心,没有掺杂人欲的情况下称之为道心,掺杂人欲的情况下称之为人心,然后话语一转,程颐说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言上看起来分割离析,但是其意思实际上是

对的.因为朱熹的思想和二程的思想是传承自一体了,给了程颐台阶,也就等于给了朱熹台阶.紧接着阳明又补充说道,如果说以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于道心,这不等分人心为二了吗?天理和人欲无法在一个心里并存的,哪里又会天理为主,人欲又听命于他呢?其实朱熹本人后来也认识到他的这种说法有毛病,他后来还是有另外一套说辞,不过这就牵扯的多了,在此不详论,有兴趣的童鞋找朱子的书来读就行。

27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3 12:33:00 @带霜烹紫蟹 2011-11-1 18:33:00

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

这句才是最关键的,说的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和理论联系实际没关系。

只看你的引文,我都差点以为我说错了。

说实话,我还真没看过这段,还好找出来翻了一遍。 引用原文,特别是错误的理解上引用原文,我只能认栽。......

-----------------------------

哦 谢谢指教 是我太看重后面的一段了 以为是三种境界

28

回复 ##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3 12:38:00 @带霜烹紫蟹 2011-11-1 18:44:00

还有别把自己看太高,看见阳明先生说圣人贤人学者, 就自己往上套,想着圣人你没分贤人你不够格,学者还是有资格。

这里的学者和现在意义的研究死书堆的学者是两回事。 -----------------------------

恩 这点我明白 自己连点修养都没有多少 哪儿敢把自己看多高 谢谢提醒 我真的没有冒犯你的意思 我确实不懂,看到楼主和你知识渊博,才一个劲的请教。如有得罪 ,请见谅 。

29

回复

作者:138220998 回复日期:2011-11-3 12:43:00

@mark228 2011-11-1 21:32:00

【原文】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

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 -----------------------------

谢谢楼主的解释 不怕笑话 这段话我从来没有读懂过 今天看了楼主的理解 获益匪浅

30

回复

作者:luogc 回复日期:2011-11-3 13:16:00

mark

31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3 17:21:00 【原 文】

爱问文中子、韩退之。

先生曰:“退之,文人之雄耳。文中子,贤儒也。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 爱问:“何以有拟经之失?”

先生曰:“拟经恐未可尽非。且说后世儒者著述之意与拟经如何?”

爱曰:“世儒著述,近名之意不无,然期以明道。拟经纯若为名。”

先生曰:“著述以明道,亦何所效法?”

爱曰:“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也。” ##

先生曰:“然则拟经独非效法孔子乎?”

爱曰:“著述即于道有所发明,拟经似徒拟其迹,恐于道无补。

【解析】

讲这段必须先讲一下这段提到的两个牛人,否则你连这段到底在说什么都弄不清.现在请大家热烈鼓掌,欢迎我们这两位牛人上场,首先介绍大家比较熟悉的韩愈韩退之,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昌黎先生,韩先生光辉的一生中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均有卓越的建树,我们在教科书中学习的《师说》一文就是先生的代表作,先生的主要事迹是: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深远影响后世,被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还被后人冠之以"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至于这些名称的份量大家可以私底下慢慢体味,另外顺便说一句近世清末名臣曾国藩就是韩先生古文的骨灰级粉丝. 好的,就今天的话题而言,我们对韩先生介绍这么多已经够了,现在请韩先生于选手席上就坐.下一位我们介绍文中子王通王先生,相比起韩先生,大家对王通先生应该是比较陌生的.王通,字仲淹,隋朝末年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下弟子私谥为“文中子” 王通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朝初年,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曾任过官职,但王先生并

不满意,所以不久就“弃官归,以著书讲学为业”。王通弃官归乡后,便潜心钻研孔子的“六经”,模仿孔子,作《王氏六经》,或称《续六经》。并开始在家乡的白牛溪聚徒讲学.不过可惜的是,王先生的《续六经》在唐朝时就大多散失无存了。据说王先生的弟子后来在唐代开国之时都有杰出贡献,像魏征、房玄龄等名臣皆出自其门下,当然,也有人怀疑这一说法,此处存疑,不多深究。

好了,简单介绍过这两个牛人后,我们来看原文,徐爱问了,请先生PK一下文中子和韩退之.

阳明回答说:"退之是文人之雄,文中子是贤儒.后人仅仅因为退之的文章好,就推崇退之,其实呢,韩退之和文中子没在一个档次,韩退之和文中子还差很远呢!"阳明的回答非常干脆利索,立马将二人一判高下.站在拳击台上的裁判员王阳明的举起了兴奋的文中子选手的右手相台下尖叫的观众致意,他们身后是躺在地上呻吟的韩退之.

徐爱又问了:"那文中子为何有搞山寨版本的六经的失误呢?“这里要赞扬一下徐爱,提问很有凤凰卫视记者的风范,提问题很尖锐,不像天朝某大台的记者总问些诸如"今天天气如何啊?"之类不痛不痒的问题。

阳明顿顿嗓子,说:“他模仿的六经也不能说都是不对的。你先说说孔子后面的那些儒者著书立说的本意和文中子仿效续六经相比又如何呢?”阳明又把球踢给了徐爱.

徐爱说:"后来的儒者著书立说,不能说他们没有想出名的意思,不过人家的本意也不过是弘扬儒道吗!不过我看王通的那个山寨版六经似乎纯粹是为了出名."

阳明呷了一口茶,盯着这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爱徒,说道:"你说的那些著书立说来弘扬儒道的人,他们效法的又是什么呢?" 单纯的徐爱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是效法孔子删述六经以明道的做法."他不知道老道圆滑的王阳明要的就是这句, 我想此时阳明心里一定在美滋滋的想,"小子,就知道你这么回答,我就在这里等着你呢!"

阳明开始反击了:"那文中子模仿的续六经难道就独独不是效法孔子了吗?"

倔强的徐爱又反驳道:"别的儒者的著书立说,是对于儒道有所阐释和讲明,但王通那个山寨版六经似乎只是照抄了人家六经的外观专利,根本没有核心技术上的原创,这个恐怕于儒道的发扬没有补益吧?"

看着这个带着学术挑衅目光的爱徒徐爱,王阳明开始气沉丹田,他究竟要酝酿一篇什么宏篇大论来开示徐爱呢, 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徐爱,能被王阳明说服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32

回复

作者:蒲城旧民 回复日期:2011-11-3 17:42:00 #

这个,楼主你也太恶搞了吗,模仿当年明月的痕迹太浓了吧

33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3 22:52:00 【原文】

先生曰 :“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 》,孔子不得已也。自伏羲画卦,至于文王、周公,其间言《易》如连山、归藏之属,纷纷籍籍,不知其几,易道大乱。孔子以天下好文之风日盛,知其说之将无纪极,于是取文王、周公之说而赞之,以为惟此为得其宗。于是纷纷之说尽废,而天下之言易者始一。《书》、《诗》、《礼 》、《乐》、《春秋》皆然。《书 》自《典》、《谟》以后,《诗》自《二南 》以降,如《九丘》、《八索》,一切淫哇逸荡之词,盖不知其几千百篇;《礼》、《乐》之名物度数,至是亦不可胜穷。孔子皆删削而述正之,然后其说始废。如《书》、《诗》、《礼》、《乐》中,孔子何尝加一语?今之礼记诸说,皆后儒附会而成,已非孔子之旧。至于《春秋 》,虽称孔子作之,其实皆鲁史旧文。所谓“笔者,笔其旧 ”;所谓‘削’者,削其繁:是有减无增。孔子述《六经 》,惧繁文之乱天下,惟简之而不得,使天下务去其文以求其实,非以文教之也。《春秋 》以后,繁文益盛,天下益乱。始皇焚书得罪,是#

出于私意;又不合焚《六经 》。若当时志在明道,其诸反经叛理之说,悉取而焚之,亦正暗合删述之意。自秦、汉以降,文又日盛,若欲尽去之,断不能去;只宜取法孔子,录其近是者而表章之,则其诸怪悖之说,亦宜渐渐自废。不知文中子当时拟经之意如何?某切深有取于其事,以为圣人复起,不能易也。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是皆著述者有以启之 。”

【解析】

这段文字虽然长,但是却并不难读懂,我若再逐句翻译为现代文,不但失去了原文的神韵,相信诸位读来也犹如嚼别人咀嚼过的甘蔗,索然无味。我也就不再做无用功,现在就按我开篇所讲的,我们来“直取大义”。这段文字,其实阳明是披着为文中子辩护的外衣来宣传自己讲学的缘起。阳明为何一再宣称“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东西?我们来看,阳明先用反问的语气问徐爱,你所说的明道,是为了反朴还淳而体现在行事的实际上呢?还是为了用华丽的言辞来徒然的在世事上争辩呢?天下大乱,是由于虚文盛而实行衰也。如果道真的大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

阳明在这里实际上是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虚文”的

东西越来越多,知识越来越多,理论越来越多,而这些东西滋蔓起来以后,“实”的东西就被遮盖住了。而且,他的这些话是在几百年前的明代说的,那么反思到我们当今这个号称“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这个物欲横生、道德沦丧的现代社会,相信我们对阳明先生的话更有切肤之感。物质多了,知识多了,信息多了,稀奇古怪的娱乐多了,但我们还是只有一个身体,一个脑袋,嘴还是一张嘴,心还是一颗心。每天的时间还是24小时,一秒也不会增多(不久前还有科学家说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原因,我们每天的时间还少了若干微秒),我们每天都在用有限的身体和时间在追逐着无限的欲望和渴求,很少让我们的心停下来看一下我们到底在做些什么。人这种动物,一直都像寓言中所说的头前挂了一颗胡萝卜的驴子,一直埋头向前追逐着走。我们要更多的知识,更多的金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交通工具,更多的感官享受,而正是在这些对“多”的追求中,人们离人生在世的“实”越来越少,我们将繁重的课业负担强加给孩子,剥夺了孩子快乐童年的这个“实”,我们枯坐终日在电脑前工作游戏却从不锻炼身体,我们忽略了身体健康这个“实”,我们为了多余的名利在外打拼周旋,却忽略了和家人相处的天伦之乐这个“实”。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相信每个人反躬自省时,都能找出自己到底在务那些“虚”,又是在冷落那些“实”。

阳明这篇锥心切肤之论,今天读了,相信许多人都会有戚戚然于我有所得之感,不管你有没有,反正我是有了(套用当代某

医院院长名言)。但同时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阳明这么说是否有反对人类文化进步之嫌?我们不是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阳明让人把这也删了,那也削了,难道让人类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才算是反朴还淳吗?你如果这样说,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阳明的致良知了,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要人们言行一致,不要哗众取宠,要文质相称,不要华而不实,要敦本尚实,不要舍本逐末。他是极清醒的现实主义,他在这里反对的,只是“虚文”,而不是一切的“文”。就像我们现在说警察抓“坏人”,而不是抓“人”,“虚文”和“文”的区别就和“坏人”和“人”的区别一样。

为何我敢在这里为阳明打包票说他不是反对科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是因为在《传习录》其他章节中,阳明另有论述,我们要完整了解阳明的思想,必须通过这种“互见”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否则抓住一点而以为得其全貌,无异于盲人摸象。那么阳明说的“本”与“实”这些东西,又要从哪里找呢?它们在“理”中,“理”又在哪儿呢?它寄寓在每个人的心中。

34

回复

作者:wuhao228 回复日期:2011-11-5 18:05:00

【原 文】]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先生曰:“《春秋》必待《传》而后明,是歇后谜#

语矣。圣人何苦为此艰深隐晦之词?《左传》多是《鲁史》旧文,若《春秋》须此而后

明,孔子何必削之?”爱曰:“伊川亦云:‘《传》是案,《经》是断。’如书弑某君,伐某国,若不明其事,恐亦难断。” 先生曰:“伊川此言,恐亦是相沿世儒之说,未得圣人作经之意。如书‘弑君’,即弑君便是罪,何必更问其弑君之详?征伐当自天子出,书‘伐国’,即伐国便是罪,何必要问其伐国之详?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则尝言之。或因人请问,各随分量而说。亦不肯多道,恐人专求之言语。故曰‘予欲无言’。若是一切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安肯详以示人,是长乱导奸也。故孟子云:‘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此便是孔门家法。世儒只讲得一个伯者的学问,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如何思量得通?”因叹曰:“此非达天德者,未易与言此也!”又曰:“孔子云:‘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解析】

此段承袭上一段, 徐爱说,如果没有《左传》一书,像《春秋》一书,恐怕也很难理解。简单介绍一下《春秋》和《左传》

两书,《春秋》,六经之一,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241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三国时的关羽就是该书的忠实拥趸者,《春秋》的一大特点是微言大义,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但是正因为其言太微了,对历史的记叙就难免简略,241年的的事,却只用了大约17000字来记载,用今天的眼光看,一篇稍长点的博客就能轻松超过这个字数。由于这个原因,后人在阅读春秋时常常很难读懂。《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相比其《春秋》这样更像一个大纲样式的史书,《左传》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就比较富有文采而更加详尽。

阳明回答说,如果《春秋》必须借助《左传》才能阐明,那不成了歇后语了,孔夫子何苦要搞这些艰深隐晦的文词呢?《左传》多是《鲁史》的旧文,如果《春秋》要靠他才能讲明,孔子为何又要删削《春秋》呢?徐爱说:"程颐说了,《左传》是案,《春秋》是断,像《春秋》上写“弑某君,伐某国”,要是不明了事情的过程,恐怕也难以判断. "阳明回答道:"程颐这话,恐怕也是沿袭世上普通儒者的言说,没有抓住孔圣人做《春秋》的用意。如《春秋》上写的‘弑君’, 弑君就是罪,何必再问弑君的详细经过?征伐的命令是从天子发出的,写’伐国’,那么所伐的国家肯定是有罪的,何必要问伐国的详细经过?孔圣人

讲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于存天理、去人欲之事,才肯言说。或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疑问,也会根据不同情况来讲述。但是也不肯多说,恐怕人只在言词上讲求,(而不在本心上下功夫)。所以说“ 予欲无言(我想还是沉默是金)‘ 。要是一切 纵人欲、灭天理的事,又怎么肯详以示人,如果详以示人,这样岂不是 主张乱行引导奸人了吗?所以孟子说’孔子的门下,不谈桓文之事,所以后世没有流传。‘这是 孔门家法,但是世上的儒者只讲一个’霸者‘的学问,所以想要知道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之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 如何思量得通?” 这里解释一下" 桓文之事 ",桓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

阳明说完这番话后,又感叹着说道:“这番话若不是通达天德的人,是很难和他说这些事情的(夏虫不可语冰之意)!”阳明又接着说:"孔子说:’ 吾犹及史之阙文也。’,’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孔子删《书》,于唐、虞、夏四五百年间,不过数篇。岂更无一事?而所述止此,圣人之意可知矣。圣人只是要删去繁文,后儒却只要添上。” 解释一下"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这句,这句话出自《论语》,根正苗红的孔子原话,啥意思呢?孔子说他自己尚且见过这样掌管史书的官员,就是在史书中遇到疑问的地方,尚且能悬而缺之的官员。孟子的话大家都熟悉,不多说了。

在对这段的意思了解后,现在探讨这段话的意思,相信大

多数当代人,对于阳明在这里阐述的这种思想,都持有"嗤之以鼻“的态度,因为阳明在这里明显的有着“愚民主义”的倾向,啊,藏着掖着的都不能跟老百姓讲,就宣讲一些利于教化的和谐言论,当全体人民是傻子,就你一个孔(王)圣人是明白人。但是,阳明这里看似通过论述六经来讲明教化民众的言论,归根结底还是在讲他的“致良知”这三个字。从教化民众的角度讲,是文化阵地要用优秀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否则,腐朽没落的文化会侵占这片阵地,是不是有点太冠冕堂皇了,但是我们也不要对冠冕堂皇的话带有一种变态的抵触心理。因为这些话中也有好些是在理的,理之所在,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草根之下,我们都一视同仁。从个人的体验来看,人的心,不可能是真空状态,心不能被“天理”占领,必然被“人欲”占领,这其中没有第二种境界,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来占据内心,其实正是是否在“致良知”的关键。

35

回复

作者:wuhao228 回复日期:2011-11-5 18:11:00

应该是"这其中没有第三种境界,"特此更正.

36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6 9:40:00 ##

【原文】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 :“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先生曰 :“尔病又发 。”因喻之曰 :“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此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

【解析】

阳明门下的弟子中,一个叫孟源的有自以为是且好名的毛病,阳明先生屡屡责备他。有一天,阳明刚刚数落完孟源的这些臭毛病,阳明的一个朋友来访,宾主就坐后向该友阳明陈述近日来在心学上做的功夫,并恳请阳明给予点拨指正。刚擦干净满头狗血的孟源又很不识趣的从旁边插话了:“你的这个功夫正好是找到了我以前所用过的‘练功’心法。”完了,又撞到枪口上了。 阳明将子弹推上膛,向孟源开火了。“你这毛病又发!” 中弹后孟源脸上的血色变了,他忍着颜面被挫的心灵创伤,嗫喏着打算再为自己争辩一下。神枪手王阳明不等他还击,又射出了剩余的子弹,“你这毛病又发!这是你一辈子的大病根。就像丈余内的地上,种了你这个自以为是的毛病这个大树,雨水的浇灌,土壤的养分,只能滋养这个大树的根。若想在这丈余内的

土地上再种些袁隆平培育的高产稻谷,也会由于上面被大树枝叶遮覆,下面又有这大树的根盘结。就算品种再优良,又如何能长得成。必须把这棵树砍去,斩草除根,才能种植高产稻谷。不然的话,你就是浇水施肥,只是培养了你那坏毛病之树的根。” 这段是《传习录》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情景教学的案例。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阳明的教学艺术,阳明这里的教育方法,颇像佛家中“当头棒喝”,不得不说,对人的教育有的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的就要快刀斩乱麻,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至于在何种场合该用何种方法,这个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别指望我在这里能指给你万能公式。发现问题,就地解决,这也符合阳明的“事上磨”主张,对于那些有拖延习惯的朋友,这里我们也可以得到启益,当问题出现后,立即在问题出现的当下就予以解决,不要指望明天,最佳的时机就是你遇到问题的当下,这一刻,就是上天安排给你的抓住天理的机缘,不要犹豫,立即行动解决吧。千古在此一刻,万机肇始于一念,Catch it,Now!(抓住它,现在!)。

常人的恶习病根,往往因循成习,去除甚难。在这里,阳明其实也揭示了心学修炼中的难点所在,其实整个心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心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人的气质,用当代西方成功学的话来讲,叫做培养正确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变化气质,难就难在克服自我的恶习。阳明之所以对孟源“棒喝”,是因为他知道,面对人的“冗疴”、“顽疾”,必须

用猛药,留不得情面。自我内心修炼的朋友务必在这里重点留意,人对自己必须要“狠”一点,心学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问,人的内心,时时都是刀兵相见的一个战场,如果没有一个“勇”字和发自内心“从吾良知”的诚意。我们在这里读再多的《传习录》也是无用。

37

回复

作者:wuhao228 回复日期:2011-11-8 10:39:00 【原 文】

问:“后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乱正学。”先生曰:“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 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

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解析】

陆澄说:“孔子之后的著述纷繁,唯恐也会扰乱儒道正学吧!”阳明先生说:“人心与天理浑然一体。圣人把它写于书,仿佛写真传神,不过也只是告诉人们一个总的轮廓,使人们依此而进一步探求真谛。圣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本来是不能言传的。世上的诸多著作,只是将圣人所画的轮廓再摹仿誊写一次,并妄自解析,添枝加叶,借以炫耀才华,与圣人的真精神背道而驰。” 老实说,谁把这一段拿过来再解析一番,无疑于是在自己#

抽自己嘴巴,但为了讲明道理,我在这里还是要腆着脸来絮叨几句。希望在“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时,能够“失真”不要过远。圣贤著书,本意是为了传道,问题是"道"仅凭书上的记载就可以传下去吗?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但他的技艺却并不能被他的子孙所继承,难道是鲁班对自己的技艺有所藏掖而不肯尽心传授吗?当然不是,世间最亲近的人,还能有过于自己的亲骨肉吗?而世间最熟悉而又最疼爱的人,也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吧,但即使这样,鲁班的精湛技艺还是没有被后代学会,否则,为何后代只听说鲁班的名,而没有听到他后人的名.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木工技艺这个"道",竟然都不能通过言谈身教来传授.那么我们后人企图通过几本圣人传下的书,来掌握圣人之道,更是难上加难,既然"道求"不能求之于书,要求之于于何处呢?答曰:求之于你自己的心,任何文本上的记载,如果不能反之于个人的身心来切己体察,那这些东西终归不是你的.不要以为你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就说明你精通了儒学,电脑比你记得更精准。将书上的学问化为你自己的切身体验,融入你自己的灵魂深处,并能自如的用之于接物处事,才是真的掌握了"道"!

38

回复

作者:西蜀野老 回复日期:2011-11-9 20:02:00

d

39 ##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0 13:44:00 【原文】

问:“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先生曰:“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周公制礼作乐以文天下,皆圣人所能 为,尧、舜何不尽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删述六经以诏万世,亦圣人所能为,周公何不先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解析】

陆澄问:“圣人能应变无穷,莫非事先研究筹划过。”先生说:“圣人哪能顾及许多?圣人的心犹如明镜,只是一个明,这样就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不会是已经照过的物体形状在镜中,或者说还没有照的物体形状在镜中,(而只能是现在正在照的物体形状在镜中。)若如后人所说的那样,圣人对什么都事先筹划过了,这与圣人的学说已经大相径庭了。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文教施于天下,这些都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尧舜不全部做了而非要等到周公呢?孔子删述六经教育万世,也是圣人所能做到的,为什么周公不先做了而非要等到孔子呢?可见,圣人的事业,

乃是碰到特定的时机,才有特定的作为。只怕镜子不明亮,不怕有物不能照。学者讲求时事变化,也是来映照他所正在面对的时事,但学者须有一个‘明’的功夫。对于学者来说,只怕己心不能明,不怕事变来历而不能应对。”

这段的意思,阳明将人心比喻为一个明镜,必须时时让明镜不被灰尘遮蔽,才能物来能照.那么,灰尘又是指的什么呢?可以说是人欲,但这样还说的不细.人的心体,一般而言会有两种偏失,事境已经过去了,而心依然牵绕于已经过往的事上,这称之为"已往之行尚在".比如你的上一桩业务谈崩了,坏心绪时时堵在胸中,见了同事都没有好脸色,这个就是活在了"已往之行"中,业务失败,换谁都会不愉快,这种感情也是发自天性,圣人也不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一直让这种情绪影响现在的心境,这时你的心体已经"不正"了,这就是偏失,不过也要恭喜你,你此时同样也获得了一个体验"格"此心的良机,否则,你天天静坐,枯寂一个月也碰不到这样的机会,在你幡然有悟的当下,马上用意志力将心绪抚平,功夫就要在此时用上,才算你真懂王学了.(不要告诉我你无法在此刻幡然有悟,一般情况下,人对自己心体是否偏失是最敏感的,不会有谁眼中迷了沙子还能不眨眼的),另一种情景就是,事情还没有来,你的心已经提前跑过去了,这个叫做"未照之形先具", 分别一个月的女友明天就要见面了,还约定好了要一起去电影院温存,正在公司电脑前给客户回邮件的豆蔻少男小王正在憧憬着相逢的甜蜜,一不留神给客户的邮件中打错了一个关键数

字.这就是另一种心体的偏失,恋人相思,圣人同样是默许的,因为这也是发自本然的天理,但是这种感情如果扰乱了你现在的心境,这就同样是"不正"了. 说到这里,还有必要多谈两句,现在社会,非常流行"率真"、"童真"等直抒胸臆的表达词汇,而且往往将我上面的说法讥讽为假正经,假道学,这里我要分辩一下,我说的是“正经”,但不是“假正经”,是“道学”,但不是“假道学”,人可以率真,可以童真,问题是什么是率真呢?人多认为举止如果发自本心就是率真,那么你说我走在大街上,看到商店里的一个东西很漂亮,我想要,但是没有钱,那么我直接去抢走,你说我很率真哦,这个我只能说你是很傻很天真,人的率真,到什么时候都是脱离不了人文环境的约束的,而在这个约束下,你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才算是真的率真.

后文阳明又用每个圣人都只是完成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使命来说明,人的心境不是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遇到何时的事,就照何时的物,然后才能完成那个时代的事业.他的这一段论述,其实和现代我们学的哲学中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阳明的立脚点和马克思不同,但是我认为持有这两种不同哲学观点的人也 没有必要互相攻击,无非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已,何苦互相争执呢?

40

回复

作者:八戒亦我佛 回复日期:2011-11-10 22:59:00 #

@138220998 2011-10-31 14:46:00

讲的太好了 解了很多疑惑 读传习录很多道理感觉心里懂有感触 但是根本无法表述出来 楼主讲的太恰当了 希望楼主坚持写完 不胜感激

-----------------------------

留记!

41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1 8:46:00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只要还有一个朋友看我写的东西后能稍有补益,我就一定坚持把它写完,其实写这个东西,也是为了鞭策自己能更好修炼此心!但是,心学的功夫其实全在书外,"深思笃行"这四个字乃万古不刊之论,与同道同勉.

42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1 16:19:00

【原 文】

曰:“然则所谓‘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者,其言何如?”曰:“是说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

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解析】

解释下"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这句话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原文是“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引入来教入途辙。既是途辙,却只是一个途辙”,就这一段引文来说,别说您看后会头大,换我现在来解释也表示压力很大,即使查现在其他人的书,对这一段的解释也没有定论,但是这一段的意思如果不弄通,阳明下面说的那些话我们读来也是云里雾里。我硬着头皮解释一下二程的这段话的意思,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供您参考。

“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在其最原始的状态下,就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二程认为“理”是先于“事物”而存在的),那么事情没有发生(应对)时,不能说其是先,已经发生(应对)时,也不能说其是后,(因为事物的“理”先于“事物”存在,事物的发生或者应对只不过是对已经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践履一番而已),就像一棵百尺高的大树,自它的根部到它的枝叶,树的全部皆是个一以贯之的整体,但是这个树存在的那个“理”,不能说是只是到树生成这样之后,看不到摸不着的那个树的“理”才被安排到这个树中,安排引入后叫做入了“理”(“途辙”,本意车轮碾压过后留的痕迹,这里比喻事物的“理”),树的’

理’原本在树存在之前就有的,(所以又怎么能说是先有了树而后有树的‘理’呢?)”

楼主长出一口气,解释这个东西真的很累很折寿,并且在心底恶狠狠的骂了一句:“NND二程,你们就不能好好的说话吗?搞的我今天还要费这么大劲来来揣摩这些玄句的奥义。休息一下,现在让我们来将心情平息一下,换一种愉悦的心情来看下面阳明说的晓畅易懂的话。

阳明说:“二程的这些话本来说的很好(楼主呕吐中??),只是颇让人费解,(楼主眼泪汪汪的和阳明握手中,表示严重同意)这种说法不便于描述事理,于是便有了毛病。”

“义理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所在,也没有穷尽。我在这里和你们谈话,不要以为稍有所得,就认为义理也就至此而已。就是再说上个三五十年,也永无止境。”

有一天,阳明又说:“即使圣如尧舜,然而在尧舜之上,善也无穷尽;即使恶如桀纣,然而在桀纣之下,恶也无穷尽。徜若桀纣不死,他们作的恶只有那些吗?倘若善能穷尽,周文王为什么还说‘我瞅着道了,但是还没有看清’呢?”

二程认为“理”和“道”这些东西,在事物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阳明不同意,他认为“理”和“道”是无穷尽的,大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道外有道。道理是通过人和世间万物接触的程度而逐渐明确并深化的,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这里强调下的是,阳明在这里说的“道”和“理”,

和他一贯主张的“心即理”也的“理”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钻牛角尖地扣字眼,那么就可以得出阳明怎么言词互相矛盾的结论,联系这一段上下文的含义,在这里阳明说的“道”和“理”,更接近唯物主义哲学中讲的“客观规律”,因为在这里他是承认了"道理"的无穷性和运动发展性。从这里也可以明白,中国古文的字义,如果不能放到特定的文境中去理解含义,书也就越看越糊涂了。

43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4 17:40:00 【原 文】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解析】

这段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不做过多的翻译了,但是读《传习录》如果抱着容易理解的地方就忽略看过的态度,那就真辜负了王圣人说这些话的良苦用心了。这里谈的是心学修炼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性问题,初学心学的人,静坐息心是入门的功法,假如在这个阶段取得了成果,那就是达到了“意思好”的境界,也要恭喜你,毕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这也正是陆澄在说这#

个话时其所达到的境界。陆澄在汇报完取得的成就后,提出了修心下一阶段遇到的难题,“遇事便不同”,这五个字,在阳明的当时和以后无数心学修炼者当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就是倒在了这五个字面前。什么叫“遇事便不同”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众人相处,平淡如水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地像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小人脸上又没有写字,整个儿世界大同,一片祥和之气,这个叫无事时掩盖了许多小人;事情来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倒在血泊中,十八个路人相继从其旁边经过,无一人伸以援手,这十八个人中,也许还有平时被人认为是不错的可以称之为"君子"的人,但是就在这一刻,他们的"君子"外衣被撕下了,一丝不挂的小人显形了,这个叫有事时识破了许多君子.

所以阳明说如果"徒如静养",功夫还是没有到家,这个就像是说上了小学三年级的人绝对不能称之为小学毕业一样.更关键的还是要"克己",克己就是在应事接物时随时随地克制心中不正的私念,这个既是心学的修炼方法,也是修炼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就叫做"事上磨",这里我化用一首佛家的诗,来阐释一下“事上磨”这三个千钧之重的字。

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如果能真正领悟这四句的含义,楼主的这篇帖子你就不用

看了,整本《传习录》也可以烧掉了。

44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5 22:46:00 【原文】

问上达工夫。先生曰 :“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

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解析】

这段的意思也不难理解,关键是解释下“上达”和“下学”这两个词,原文中已经对这两个词做出了很明晰的解释,我也不用在这里重复。如果非要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上达”和“下学”,真的很难找到完全贴切的词,在这里我还是要努力尝试一下,因为本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打通古文和现代文在文义上的隔阂。“上达”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更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

理、规则。“下学”是原理、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活生生的实例。阳明让人只在“下学”中用功,而不必理会“上达”,其主旨还是着落在其“知行合一”的理念上,世界上没有脱离了具体“下学"的"上达",阳明之所以让人只专注于"下学",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坐而论道的人太多,自古以来,空谈家从来都不是稀缺品。人在笃行的“下学”中,自然能体会到“上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说心学是贴骨贴肉的学说,那是因为他的要义处处在提撕人要时时刻刻把身心扑到实实在在的现实中来,所谓苍鹰飞的再高,其影子还必然落到坚实的大地上,理想和计划再宏伟,还是要在脚踏实地的践履中一步步来将其实现。

45

回复

作者:票冉 回复日期:2011-11-18 10:23:00

留一足迹

46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19 18:05:00

【原 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春簸筛拣‘惟精’之工,则##

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解析】

好,绕嘴的一段来了,请大家做一下深呼吸,将大脑放空。下面来谈这段,整段都是在谈两个字,一个"一",一个"精",这两个字都是就心体而言的,“一”是说心体的意念要纯正唯一,就生命存在的本质而言,我们永远是处于无穷的过去和无穷的未来之交叉点上,这个点我们称之为现在,人在此时永远只能拥有一个现在,人没有办法同时活在两个时刻,所以,心体纯一的要求就是让人永远要活在当下,这个活在当下不可狭隘的认为就是只顾眼前,即使你的心是在谋划未来的事情,但是你此时的心依然是处于当下的状态,因为你是在用现在的心谋划未来,同样的,你在回顾过去或者在思考同一时刻远方的事情时,你的心也并没有回到过去或者是跑到了远方去,它依然在当下的一刻。当下的一刻,你的心要牢牢的把捉住他,你所把捉的这个东西,称之为

一。阳明的这一主张,在当代科学研究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佐证,现代的科学家曾经在脑研究方面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脑无法同时处理两件事情,它总是先处理完一件后再进行下一件。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无法这么实证的阐明人脑的这种特点,但

是,通过天才的哲学思辨,他还是在他的心学中点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玩命的追求心体的惟一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得到“惟精”,惟精是心体对外在和内在通透的映察,是人心犹如无尘明镜状态下对世界的一种全真影像映照。在“惟精”的状态下,人心在迎应万事时可以像庖丁解牛般的以无厚入有间,在这种状态下的心体,可以说已经与天地合一,是快乐极致与智慧极致的完美合一。

47

回复

作者:南国子爵 回复日期:2011-11-19 18:19:00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8

回复

作者:南国子爵 回复日期:2011-11-19 18:20:00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49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2 15:32:00

【原 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今人存###

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解析】

探讨一下“未发之中”,先说一下这个"中"字,河南方言,对什么事情表示同意或者赞许,就会说"中",可以说用的是非常传神,甚至可以说这种说法比现在的普通话更能体现传统汉语的神韵,"中"是个啥东西?大家不要望文生义,以为"中"就是中间,程颐对“中”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当然了程颐还有后面的一句“不易之谓庸”,这是程颐在解释“中庸”这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我要为“中庸”这两个字洗洗冤屈,因为当代的一些人往往把“中庸”这两个字往“平庸”的沟里带,所谓的“中庸之道”仿佛也成了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处世之方的贬义词。我可以很严肃的说,这个是不对的,“中庸”表示自己比窦娥还要冤,通过程颐的解释,我们追本溯源,将“中庸”换成现代话就是“不偏颇不变易”。这里只讲“中”字,所以我们只看“不偏颇”,至于“庸”字的“不变易”,后面会讲到。

“不偏”这两个字,发挥起来意义很大,我通过举例来说

明来说明为何“不偏”的“中”不能理解为是“平庸”之意。刚看了电影频道的经典电影回放《少林寺》,佛门戒律主张不杀生,但是当王仁则的官兵来围剿少林寺,当老方丈被火烧死后,此时再恪守“不杀生”的戒律已经流于迂腐了,少林寺那个二当家的胖和尚在后来的混战中已经动手杀死了一个向他袭击的官兵,搀扶他的小和尚说:“师傅,你杀生了!”,胖和尚说:“该杀,该杀!”问题来了,胖和尚此时算是犯戒了吗?答曰,没有犯戒。戒律中的“不杀生”,这三个字,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生”字,从字面意思理解,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称之为生,蚂蚁和蚊子都是生命,更别说五大三粗的人了。之所以说胖和尚没有犯戒,那是因为他杀的不是“生”,各位看到这里可能要蹦起来了,一个活蹦乱跳的人被老和尚干掉了,我非要说他杀掉的不是生命,难道老和尚是弄碎了一个纸人,诸位稍安勿躁,我喝口茶慢慢道来。 ??(楼主喝茶中)

理解“生”,先要说在佛门看来,什么是“生”,佛门中对“生”的注释中非常有名的一句是“众生平等”,也就是说,“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平等”,所谓平等,是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一样的,当那个官兵举刀向老和尚头顶砍去的那一时刻,他就已经脱离了佛门对“生”的定义,他此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剥夺另一个生命,已经违背了“平等”的这一定义因为他此时的举动表明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凌驾于老和尚的生命之上的。当然,在他做这个恶行之前,佛门还没有放弃他,可以称之

为生,或者说在他举起屠刀的那一刹那,他幡然有悟,放下屠刀,即便不能立地成佛,也是回归到了佛门的“生”的定义范畴内,但是,就在他举刀的这一刹那,他的那颗发恶之心已经让他变成了“魔”,而斩妖除魔是佛门的副业之一,归属于“除恶扬善”这一门类里。此时老和尚杀他,不是杀生,只是除魔。也许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老和尚是在杀生,但是从佛门的观点看,他仅仅是在履行佛门众多业务中的一项“除魔”业务。佛门还说过佛祖也有“狮子吼”的时候,并不是呆板的永远是那么慈眉善目,这里要尤其注意。 回到“中”字上来,老和尚的除魔,从行动上来说表现的是很激烈了,但是,这种状态依然符合“中”字,举这个例子,是让大家明白,所谓的“中”字并不是一潭死水般的平淡无奇,关键是要切中事理之肯綮。

现在来理解“未发之中”,“未发”,是指事理没有显现时的状态,是就心体而言,既然“未发”,此时在心体上求的是什么“中”呢?阳明回答的很明确"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求此心的宁静,只是息心的入门法则,只是固守一个"静"字,还不是功夫的得力处,阳明提出的"静中去人欲存天理."和现在美国在反恐战争中提倡的"先发制人"战略很类似.20xx年的911恐怖袭击,对美国来说,这一事件是个巨大的灾难,在灾难发生之时,美国需要做的是"事上磨",当时连恐怖份子的影子都抓不到,有力无处使,只能以"美国之难,美国应之"的坚贞强毅来应对,称之为动心韧性之时.灾

难之后,美国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就是不等恐怖份子上门,在灾难没有发生之前,通过加强警戒,在世界各地主动出击歼灭恐怖份子,而不是等到灾难真的发生了才仓促应对,这个就符合"未发之中"了,即在事件没有真正发生时就下力气,弭祸患于未发.回归到自我心体修养,"事上磨"很难,"未发之中"同样不易.这个实际上已经牵涉的"慎独"这个儒家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了,发挥来谈又是一篇大文章.这里不过多枝蔓,总之来说,"未发之中"讲求的就是在宁静无事之时,能反观自心,将宁静中内心萌发的"不正"的念头扼杀于萌芽状态,用中医的理论来讲,这个叫做"治未病",用兵法的思想来说,是将力量用在战场之外,可以到达"不战而屈人之兵",这里的"不战",是因为你在事理没有发见时已经将内心廓清为明镜状态,当然就可以事来能应,可以"不战而胜"了,但并不是真的不战,而是你把战线前移了,在宁静存心之时你已经"战斗"过了,等于美国的"先发制人",不再等到拉登们把美国的大厦用飞机撞毁,就提前把他们的肉体和精神消灭掉.

"未发之中”,正好和上面讲过的“事上磨”相对照来学习,”事上磨“重点落在事理发见处用功,侧重于外用,”未发之中“是于事理没有显现时用功,侧重于内明,这样说,只是为了大家学习的方便,并不是说人的内在和外物真的可以一分为二.

50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2 15:40:00 #

应该是"20xx年的911恐怖袭击,"特此更正,sorry!

51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3 14:50:00 【原 文】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之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

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解析】

此处讲的孔门言志,是指的曾点言志这个,是《论语》中的一个字数最长的桥段。具体场景是这样的,孔子让自己的四个弟子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四个弟子分别是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点.

子路同学心直口快性子急,抢先发言了,他说给他三年时间,就可以让一个像利比亚这样的夹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受夹板气的撮尔小国得到治理,可以让国内人民骁勇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然后示意慷慨陈词的子路坐下,不用#

这么激动地站起来讲,坐着谈就行,接着让冉有谈下.

冉有说,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这个态度就谦虚多了.

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轮到主角曾点发言了,这位同学在其他同门发言的时候,正在弹瑟抒情,看到其他人都讲完了,弹瑟的声音逐渐放缓,接着“铿”的一声,结束了抒情,离开瑟站起来,他说,我的理想和他仨都不一样.

孔子鼓励他讲下去.

曾点说,暮春三月,换上春天的夹衣,带着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河里洗洗澡,在郊外吹吹风,然后再一路唱着卡拉OK回来.

估计他的其他三个师兄弟听后马上晕倒.但是,孔子唯独对曾点的话表示了赞许.

陆澄在这里问的,也正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疑问,其他三个弟子说的无论多少,其理想还有些实际的用处,曾点的话,说的完全是耍着玩的,孔圣人为何偏偏赞许他呢?

阳明解释说,那是因为其他三个人是有意必??,解释下"意必",在本该如此的天理上添了哪怕一丁点儿个人的主观意思,

就叫做意必,最高的道德修养,是人在什么环境和位置就做那个环境和位置上应该做的事情,一切言行都顺应本应如此的"理",做到这一层次,称之为"君子不器"."器"这个字,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来阐释,具体的行业技艺称之为"器",这个"君子不器",有些人理解为孔子要求君子要成为通才,而不是专才,我不同意这种解释,古时就有三百六十行之说,现在社会分工更细,可能三万六千行都有,让人成为行行精通的通才,哪来那么多精力.这里的"不器",还是说就人的内心修养上,不要被具体的行业技艺所禁锢,你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没有问题,社会分工也需要专才,但是你不能一脱离你的本行,就不会做人处事了,才可以专,因为我们要谋生立命,但是心体却必须要"不器",那是因为生命本身除了谋生的安身立命活动,还有其他更广泛的多层次的对世界的参与历程.曾点没有说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但是他那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所逗透出来的就是那种战场能扛枪,打渔能撒网,登台能歌唱的不器.这种随时随地能遵循天理的悠游无碍才正是孔子赞许他的原因.

52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4 0:03:00

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

--------------------------------------------------------

看来阳明子是三子皆许的。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有人解为:

“浴乎沂”之后便要“风乎舞雩”,这说的并不是在沂水中洗澡之后登上舞雩台,让风把身体吹干,而是指雩祭活动的下一个内容:在舞雩台上唱歌。这个“风”不是“吹风”,而是“唱歌”。

既然是要入世,便不会那么潇洒,首先要器,多器,做国之重器,然后才能不器,战场能扛枪,打渔能撒网,登台能歌唱的不器。平民百姓年轻后生,如果不器,只会身无长技,谋生立命都很困难。饥寒交迫,能不能熬过冬天都很难说,暮春的时候不用踏青游泳吹大风了,因为青草早就爬满了自己的坟头。

53

回复 #

作者:蒲城旧民 回复日期:2011-11-24 9:02:00 @solifugus 2011-11-24 0:03:00

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

看来阳明子是三子皆许的。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楼主说孔子对曾点是赞许,但是并没有说对其他三子没有许,传习录原文那么明白的写着,难道你以为楼主没有看到,"赞许"和"许"明显还是有区别的,至于你说的翻译上面的不对,人家在开篇第一节就明白无误的说了,直取大义,对考据方面的问难一概略而不答,请你通看全贴再来挑刺.楼主并没有否认人要学习一技之长,看原文"你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这没有问题,社会分工也需要专才,但是你不能一脱离你的本行,就不会做人处事了,才可以专,因为我们要谋生立命,但是心体却必须要"不器",那是因为生命本身除",楼主在这里只不过是强调"不器"的意义,并没有贬低"器"的意思.

总之,您反驳也要搞点有水平的,这种程度的挑刺更像是鸡蛋里挑骨头!

54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4 17:12:00 【原文】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解析】

整段谈论的主旨是为学要"循序渐进’,意思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悬想何益?"句,是针对人的急于事功的通病说的,克服这种毛病的途径是要有一种"只问耕耘,莫问收获的"达观.就我们#

当代的社会来谈下,来到书店,会发现最玲琅满目的书是那些讲成功学,如何在职场混等等的书籍.尤其一些打着什么"速成"标题的书籍,往往最受欢迎.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你,很少有人是通过看这些书取得成功的,有人说"成功学"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毒药,它毒就毒在"急于求成"而流于浮躁这一点上.延宕开来谈下,心学的目的是什么?诸位对心学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本来这个东西应该在本帖开端就来谈的,但是现在碰到了这一段,结合此段文义来谈更合适.可能在有些人的心中,也把心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说也有点道理,但是把心学仅仅说成是成功学,是贬低了这门学说.心学的终极目标是化俗为圣,可以说是培养圣人的教科书,这样说,估计要吓走不少心学的热心粉丝,但事实就是这样.心学追求的是变化人的气质,其终极目的是造就一个可以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世续绝学.这是理想的儒家人格要求,心学和这种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心学不是宗教,但是心学那种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却必须有一种宗教般的执着,对于那些只想拿心学当成功学的人,我想对他们说,还是回家洗洗睡吧!明天早上还要上班(学)呢!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基石中的基石,这种心也就是阳明本段所说的那个"本原".王阳明先生,从当代西方某学者的角度来看,他可以称之为一个偏执狂,他的偏执表现在对生命完美存在的钉子户般的追求上.他的这种个人特质使他的生命过程俱备这样一个特点,不完美,毋宁死.他在龙场的那个夜

晚,醍醐灌顶,豁然开悟,,终于找到了生存于世界的心的归依,在那一刻,点亮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心,而是点亮了中国甚至可以说世界文化的心.

不好意思,我讲的有点太激动了,但情感是真挚的.回到原文,阳明说的那个本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称之为诚敬,但最通俗的说法是"立志",这个立志,是志在此心时时处处顺应天理之志,在立定这个志之后,在对待陆澄问的:“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个问题上,我们自然能找到最端正的态度,那就是看一下你的当下,该播种的就播种,该发芽的就发芽,该浇灌的就浇灌,你现在还没有办法当一世的圣人,甚至没有可能做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圣人,那你就做当下的圣人,不要去想收获,顺理而行,此心安处即吾乡,只要那颗诚敬之心够坚定,你坚持对心的砥砺的时日够漫长,终归有一天,你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无非是自我人格完善的一个副产品.

55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4 17:25:00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引文中有误,特此更正!文气到那里,顺手打了出来,没有细看,

见谅!

56 ##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5 10:17:00 接着上段来谈,在《二程遗书》上,程颐说过怎么一段话,"志道恳切,固是诚意.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盖实理中自有缓急,不容如是之迫.观天地之化乃可知. “对这段朱熹曾经这样解释:”但学者正欲胸中廓然大公,明白四达,方于致知穷理有得力处。今乃追咎往昔,念念不忘。窃恐徒自煎熬,无复理义悦心之味也。程子所谓“ 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亦正虑此耳。升高自下,涉遐自迩。能不遗寸略而不计近功,则终必有至矣。(《文集》卷三十五,《答刘子澄第三书》)

这二位前贤的话放在这里,可以说是阳明这段话的最好注脚,他们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过犹不及”这四个字,立志不坚定不行,但是如果立志太坚定而求理之心太切,则又极易滑入另一种过犹不及的偏失。程颐让人“观天地之化可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春天走到夏天,还是秋天走到冬天,总是有一个过程,季节转换,不紧不慢,所以在《阴符经》中有“ 先之则太过, 后之则不逮”这样的话,总之要不紧不慢,正要切中当时之意.古时名臣常常提倡“每逢大事有静气”,这个静气,就是不迟缓不仓促正好切中事理之气。在电视剧《康熙帝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 三藩作乱刚起之时,当时的康熙帝还年轻,刚听到叛乱之事时,马上召集几个重臣商议对策,起先康熙是感到害怕,甚至有迁都回关外暂避的提议,但是经过

臣僚的打气鼓舞,马上又意气风发,要求御驾亲征,当时在场的汉臣周培公就直接指出了康熙帝心体上的过失,他说,陛下先时提议迁都关外,是用事过缓,现在又提议御驾亲征,是用事太急。精彩,太精彩了,我不知道编剧是谁,但是这样的台词说明编剧必然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功底,才能编出如此精彩的对白.然后周培公又条分缕析的盱衡当时国内情势,接着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应付三藩之乱的办法,他的那套分析也是相当精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电视剧看看.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讲明白了没有,开了这么久的贴,咋就没有提问题和我探讨的呢,呵呵,寂寞啊!

57

回复

作者:杨三石 回复日期:2011-11-25 11:40:00

天涯有言“围观也是一种支持”,你看点击率,看的人很多呢,不是每个人都能用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

58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5 18:58:0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我觉得当前的知识分子(不包括官员),这四条只要能做到

第三条-为往圣继绝学就足够了。做真人,讲真话,能宣传真理,##

身体力行,唤醒大众做真人,讲真话,宣传真理,已经很难得了。 如果是官员知识分子,首先是做到为往圣继绝学,不为马教继绝学,然后才能做另外三条。

59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5 19:12:00 温总理喜欢吟下传统文化的词句,如果不是年龄大了,或者制度所束缚,也许可以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其他人就别指望了,还得从小培养这些官员的苗子。圣人的学徒只需传教,以后受教者,入了党,做了官,兴许可以为百姓做点事,开一个万世太平。

或者受教者众多,满街跑的都是圣人的徒弟,那自然也就万世太平了。

修身养性一辈子,还是玩不过几个老太监。成功不是人格自我完善的副产品。除非把成功定义为人格自我完善,那就没什么说的。问题是,成功是什么?如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那人格自我完善是只能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

60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6 10:04:00 @solifugus 2011-11-25 19:12:00

温总理喜欢吟下传统文化的词句,如果不是年龄大了,或者制度所束缚,也许可以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其他人就别指望了,还得从小培养这些官员的苗子。圣人的学徒只需传教,以后受教者,入了党,做了官,兴许可以为百姓做点事,开一个万世太平。

或者受教者众多,满街跑的都是圣人的徒弟,那自然也就万世太平了。

修身养性一辈子,还是玩不过几个老太监。成功不是人格自我完善的副产品。除.....

-----------------------------

这位朋友提了一个好问题,我想即便没有人提,后面我也必然会深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即"成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从世俗的观点看,钱多,权重,就是成功.儒家从来没有以清高的姿态厌弃过"钱多"与"权重",甚至很多时候,为了实现儒家理想在政治上的抱负,会采用一些权变的策略和"钱多权重者"相附寄. 举例,清末的中兴名臣胡林翼在任湖北巡抚时,以一个汉臣地方大员的身份手握重兵,满人的朝廷自然对其有几分猜忌,特#

委派满人官文总督湖广(湖北、湖南两省一把手),暗暗监视胡林翼。督抚同驻武昌城。当时的督抚关系,颇像千古艰难的婆媳关系一样,很难搞的.但是这个关系如果不搞好,对于处理政事必然又多所掣肘.

胡林翼是怎么做的呢?,第一步,对官文执礼甚恭,每月给总督府送上非常丰厚的银两,送多少钱呢?按《清史稿.官文传》的暗示,是“岁糜十万金供之”,每月差不多一万两银子。这是“走前门”尽礼数,与总督搞好人情;第二步,走后门拉关系,与官文的那名宠妾六姨太结成干亲,从而与总督府建立起非比寻常的拟血缘关系。

官文对小妾六姨太之宠爱,远在其他姨太太之上。有一回,这位六姨太生日,官文为讨她欢心,便广发请柬,通告百僚,说是夫人寿辰。之所以要假托夫人的名义,是因为旧时很讲究名分,姨太太虽受官文宠幸,但名分卑下,堂堂官员是不屑于为姨太太祝寿的。到了生日这天,百官来贺,总督府的从官才以实相告。这下那些官僚们觉得上当受骗了,一位布政使大怒说:“我为朝廷二品大员,岂能屈膝于贱妾裙带之下?”其他大员也继之而骂,准备打道回府。这时胡林翼携带夫人和老母到了,什么也没说,若无其事地送上寿礼,进入总督府道喜。众人深感奇怪,以为胡大人尚不知隐情,便询问其侍从,原来胡大人知之。既然以巡抚的身份,犹能屈尊祝寿,大家也自不必拘执小节,遂鱼贯而进。 胡林翼这一救场把官文乐得眉开眼笑,心下对胡林翼满心

感激。筵席期间,六姨太和胡母十分投缘,竟结拜了干亲,这样一来,她就以兄称呼胡林翼,以嫂称呼胡夫人,胡林翼一下子成了官文的大舅子。

既然与总督结上了干亲,事情就好办了。凡湖北吏事、军事上官文有可能会从中作梗之处,胡林翼就预先告诉太夫人,太夫人再告诉这六姨太,六姨太则在官文那里吹吹枕边风,说:“胡大哥才识胜你千万倍,凡事让他去办理,决无贻误,你自己落得享清闲。”官文是个有名的“面瓜男”,当然对宠妾之言唯命是从。自此,在湖北官场上,事无巨细均取决于胡林翼,胡林翼建一议,出一策,官文从无异词。这些,全有赖于那位小妾的三寸不烂舌之力也。

现在来看下,胡林翼又是送贿赂,又是巴结官文的小妾,所有这些怎么看都不是君子所为啊,解释这个,还是把古人的话搬出来,没办法,我就是个吊书袋的,古人说的已经是不刊之论了,我实在无法比他们讲的更好,"天下国家之事,败于小人者十一,败于君子者十九。盖小人之骨弱,其气馁,其愿欲易售,其营垒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之不同,而业已为众所推,其自负也常亢而不肯下,于是为深刻,为褊浅,为执拗,不能舍己从人,以佐国家之急!"这段话到底是出自《史记》还是《资治通鉴》我记不得了,知道出处的朋友告诉我一声。但用在这里来注解胡林翼的行为最为合适。目的正当,方法委婉,这才是真儒所为。 真儒者对“钱”与“权”这些东西不是排斥,而是讲求一

个“取之有道,用之得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说明外在事功的建立,并不是个人的独立意志所能完全掌控的。,心学的本质是天人之学,记住,既然是"天人"如果分析开来说,那么就必然有"天"和"人"两项,功名权位这些东西,一半在人力,一半在天命,天命幽远,圣人不语,唯一可以着力的,就是人力,而就恰恰是在这唯一可以着力的地方,阳明先生做到了古今完人的境界.这就是他为什么伟大的地方。心学学到极致,就是一个“先尽人力,后信天命”罢了,外在功业即使没有建立,那也是时势所造之故,故成功不必在我,在我只要俯仰无愧,则可以称之谓“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了。

61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6 19:20:00 子不语怪力乱神。

楼主举的胡林翼的例子是否是要证明心学是强大的,可以让人都做到这些。我觉得,因人而异,王阳明自己就没有做这种事情。

阳明子说过,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一个终极的目标是致良知,这是道。而权变的手段,是术。教因人而施,质异也;同归于善, 性同也。夫教,以复其性而已。

权变这不是心学的目标,阳明子要教的诚意,立志,致良知。心学不是用来对付小人的,却可以让有志于致良知的人放开手#

脚,无所畏惧的去殉道,致良知。前提是诚意立志致良知。这个磨砺心的过程很艰难。

同样小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信仰,致名利,人心不加雕琢就会自我蒙蔽,再加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仰,或者国家发展经济的宣传和鼓动,他们也会成为殉道者。

这两种信仰的人各有自己需要克服的东西。坏人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他们的信仰一样埋的很深,但好人也应该不让坏人一眼看出来,他们的信仰也应该埋得很深。这样正与邪虽然势不两立,但终于在一个空间的存在着。谁胜谁败,很难说。

致良知可以传授人,如果传授做的好会有人数的优势。 致名利可以收买人,如果收买做的好会有人数的优势。 如果势均力敌,一定胜负难分,成不成功只有看天意了。

下面是阳明子讲诚意的

林典卿与其弟游于大学,且归,辞于阳明子曰 : “元叙尝 立诚于夫子矣。今兹归,敢请益 。 ”阳明子曰 : “立诚 。” 卿曰 : “学固此乎?天地之大也,而星辰丽焉,日月明焉, 时行焉;引类而言之,不可穷也。人物之富也,而草木蕃焉,兽群焉中国夷狄分焉;引类而言之,不可尽也。夫古之学者,智虑,弊精力,而莫究其绪焉;靡昼夜,极年岁,而莫竟其 焉;析蚕

丝,擢牛尾,而莫既其奥焉。而曰立诚,立诚尽之 乎 ?”阳明子曰: “立诚尽之矣。夫诚,实理也。其在天地,其丽焉者,则其明焉者,则其行焉者,则其引类而言之不可 穷焉者,皆诚也;其在人物,则其蕃焉者,则其群焉者,则其分焉者,则其引类而言之不可尽焉者,皆诚也。是故殚智虑, 弊精力,而莫究其绪也;靡昼夜,极年岁,而莫竟其说也;析 蚕丝,擢牛尾,而莫既其奥也。夫诚,一而已矣,故不可复有 。所益。益之是为二也,二则伪,故诚不可益。不可益,故至诚 无息 。 ”典卿起拜曰 : “吾今乃知夫子之教若是其要也!请终 身事之,不敢复有所疑 。

62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6 19:47:00 带霜烹紫蟹

文天祥就义前的绝笔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如果你以为,文天祥说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那么儒家的书可以全烧了。

和董存瑞一个层次的做法,儒学明显比不上共产主义的忽悠效果好。那么文天祥真的太屈了。

我已经把儒家的精义没有保留的全说了。懂不懂看个人#

的造化了。

------------------------------------------------------------------

还是楼主模仿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如果信了共产主义,你就可以是火烧不动一下的邱少云。 如果信了致良知,你可以是被灭十族而不眨一下眼的方孝孺。

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信还是不信?

这样理解对吗?请教楼主。

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良知?什

么是良知?

请教楼主。

63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6 22:57:00 举胡林翼的例子,是想说明如下两点,第一,真正将儒道精髓掌握的人,绝不是那些只知洁身自好而不能”佐国家之急”的清谈者,那些过于洁身自好的人,他们的心体本身已经偏离了”理”,在他们固守自己所谓的名节的时候,他们其实是陶醉在欣赏自己的情怀中,个人的自尊在家国天下面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节,连这点轻重都看不清,只能说其学不精.而”致良知”的要求是人必须彻底放下自我的任何一点私意,心中还放不下“我”的人显然不能称之为“致良知”。第二,是想说明胡林翼是真正的做到了”知行合一”,热播谍战剧《潜伏》上的吴站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政治即人事”,连毛泽东晚年都说,他说人(其实是在说他自己)这一辈子其实一直都是在琢磨身边的这几个人,他的这话颇值得人玩味。在政坛上,处理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时候,敌人不是在外部,掣肘常常存在于内部,能将内部的重要关系搞融洽,是需要很高的智慧的,这也是《将相和》这个故事能成为千古美谈的原因,而胡林翼同时代的太平天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亡于内讧。胡林翼的时代,正逢太平天国作乱,整个清政府的统治危若累卵,在那种情形下,朝廷这#

边的官场中实在玩不起大的内耗,牺牲一点个人的名节,成就国家安危的大节,胡林翼做出了他的遵循天理的正确抉择。

至于这位朋友说的“王阳明自己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不由得让我哑然失笑,也不知道您是从何种渠道得出这种结论的,也许是你只是把王阳明看成了一个只知道端坐讲道的好好先生了。但是后人对王阳明冠于的称号中,据不完全统计应该有以下几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兼神箭手。请您注意其中“军事家”这个称号,军事是什么玩意儿,《孙子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更多的东西我也不建议您看,就看看《明朝那些事儿》中王阳明如何打仗的那些情节即可,然后你就知道战场上的王阳明是如何的“不纯洁”了,当然,假如因此而玷污了王阳明先生一直以来在您心目中的天真纯真的形象的话,我代他向您道歉,不过也没办法,谈心学的,就得搞啥像啥,“职业道德”的准则而已,您多海涵。

好像您下面还有问题,不好意思啊,天晚了,瞌睡了啊,今天就到这里为止吧,明天我会继续解答,我还要早点睡,明天还要早点起床给老婆做饭??

64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7 0:50:00

我觉得你还是没有在说心学,而是把它搞成了成功学。如果成功无望,不知道你还会不会有兴趣研究。 #

我想说的就是诚意。如果没有诚意,探讨这些就没有意思了。最终还是流于泛泛之谈。

我不止看了明朝那些事,还看了张廷玉写的王阳明列传,还看了其它一些人写王阳明的传记,还看了他的悼文。

“王阳明自己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我只能说我们所指的事情不一样。

你是你自己,你不需要替代王阳明向道歉。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65

回复

作者:蒲城旧民 回复日期:2011-11-27 9:02:00

楼主啊,有些人就是石头,你往石头上浇水,怎么可能倒进去呢,别在她这里浪费时间了,我们还想看下文啊,请快点更新啊!

66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7 9:46:00

阳明子曰: “子未睹乎热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足矣,乃得水而遂化。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之再见 。”

67

回复

作者:蒲城旧民 回复日期:2011-11-27 10:53:00 ###

@solifugus 2011-11-27 9:46:00

阳明子曰: “子未睹乎热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足矣,乃得水而遂化。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之再见 。”

-----------------------------

楼主在第54楼的时候已经说过"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基石中的基石",我想这个说法已经把"诚意"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来谈了吧,可你还在这里纠缠不清的说人家是在讲成功学,而你自己说的"王阳明自己就没有做过这些事情",你到底是指的什么事情啊,我来理解也是理解成你说的就是那些胡林翼屈节的事情,自己都没有把问题说清,反而怨人家讲的不清.楼主和你善意的调侃一下,你就撅起了小嘴,太小家子气了,难道这就是上海的小性子女人,怪不得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今天算是见识了,你还说自己读过很多关于王阳明的书,笑话,心学是靠读书多就说明你功夫深吗,没有悟性的人,读再多书也是无用,心学要靠实践来体悟的,不是空读书.不是我小看你们女人,这种哲学问题,是老爷们探讨的东西,你看古今中外,有几个深刻的哲学家是女的,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这里不适合你

68

回复

作者:蒲城旧民 回复日期:2011-11-27 10:56:00 #

@蒲城旧民 2011-11-27 10:53:00

@solifugus 2011-11-27 9:46:00

阳明子曰: “子未睹乎热石以求灰者乎?火力具足矣,乃得水而遂化。子归,就应子而足其火力焉,吾将储担石之水以俟子之再见 。”

-----------------------------

楼主在第54楼的时候已经说过"这个诚敬之心,可以说是心学基石中的基石",我想这个说法已经把"诚意"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来谈了吧,可你还在.....

-----------------------------

我是说是老爷子们探讨的问题,打错了,别误解占你便宜啊

69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7 11:03:00 如果对本人的头像和注册的性别感兴趣,可以另外探讨,谢谢关注。不过这里还是谈王阳明的心学吧。别老是提性别,否则就会看见胳膊就想到乳房,看见大腿就想到丁字裤,影响讨论。 郑重声明一下,本人是爷们。ok?性别问题,你可以不用纠结了。

70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1-27 11:12:00 ##

既然读书没用对心学没用,你也不用在这里猫着了,可以狂笑着去实践你的心学了,先去考公务员吧,然后幻想着自己成了上海市委书记,巴结了中央老领导,然后混个政治局文员,最后通过搞裙带关系推行了民主制度,大选获胜,终于开万世太平了。

71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7 21:07:00 【原文】

问 :“ 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 :“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

【解析】

这段说看书的问题,在字义上求理解,这种看书学到的东西往往像隔靴搔痒。阳明认为这种读书方法还不如以前的二程和朱熹们求学问的方法,因为他们至少还能看得多解得通。但是程朱的为学虽然在书上可以讲解得极明晓,却终身无所得。愿因在于程朱将知行的过程割裂,在书上解得再完美,却往往不能在行动中落实,这样再完美的理论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阳明认为,凡#

是看书不明之处,必须反求诸己,在自己心体上体会,只有这样才能真的把书读通。

这段是谈读书,但是推演开来,可以联想到其他领域都是这样的,必如在法律领域,制定一部法律很容易,但是这种法律如何没有宣讲到人的内心深处,那么它只是一纸空文,必如最近颁布的一个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但是在广州这个城市,真正执行这个法律的公共场所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原因何在,那是整个社会的风气一旦形成,具有很大的顽固性,不是一纸法令可以扭转风气的,因为风气这种东西,是在社会中每个人的心中约定俗称的东西,即便是不好的风气,只要存在的时间够久,大家也就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了,所以天下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还拿在公共场所禁烟这个事情来说,这个事情是合乎道理的,但是这个道理没有灌输到每个公民的内心成为他们个人的“理”,那么这种所谓的禁烟令也就成了无人理会的虚文。 再说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甚至许多研究生毕业后都找不到何时的工作,这固然和国家整个的经济环境有关,但是就我们大学的教育体制来说,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倾向使得很多同学在学校学到的都是屠龙之技。出了校门,还是一抹黑,这个也说明我们在学校读的书没有真正的变为我们的生存技能,仍是一个知行分离的问题。

72

回复 #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8 13:36:00 【原 文】 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何?”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观之。”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解析】

“心”、“性”、“理”这三个字阳明说他们是同一个东西,讲明这一点,还是要先弄清在阳明讲学之前,这三个字在普遍意义上是如何被理解的。”“心”是人的主体直觉,涵盖对内在和外在的感应;“性”是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禀受;“理”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这是阳明讲学之前这三个字的意思,阳明将这三个字打通为一的依据在哪里呢,是以“心”作为中心来打通的,“性”也好,“理”也好,这些名称都是人定的,不是其他东西定的,即便是被其他东西定的,但是一旦是通过人的口或心来投射出来,他们依然脱离不了人这个主体。从这个角度出发,“性”所表示的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所禀受之时,他投射的地方就是“心”,此称之为“心即性”,那么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从现在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请注意,这种所谓的“客观存在”是谁定义的?是山中的猴子还是森林中的大象,当然不是,仍然是人定的,当人用自己的心来描述和定义外在的“理”时,你本身必然

已经不可避免的参与进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独立于心的“客观”,这也是所谓的“唯心主义”为什么可以在自有哲学以来的人类文明史中始终可以和“唯物主义”平分秋色的原因,因为从逻辑上“唯心主义”可以建立自己的一套自圆其说而且无懈可击的体系。当然,这里说的“唯心主义”还是从现代通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来扣的帽子,对宋明理学那些大师级的人物而言,他们是根本不承认这种定义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学说并没有“唯”,用到了“唯”这个字,完全是站在现代唯物哲学的观点上得出的。同样的,“理”这个东西,到了阳明这里,就成了人心与外面事物之脉络相通处,这样一来,心就是理,理就是性,就可以一以贯之了。

从理论上讲通了“心”、“性”、“理”这三个东西其实是一个,那么“知行合一”就可以在理论上找到站得住脚的依据,“心”、“性”、“理”都是一个东西了,“知”的主体又脱离不了“心”,“行”的发端也脱离不了“心”,这种情况下,“知”和“行”又如何能不是一个东西呢?阳明在这里反对朱熹的将“心”与“理”分开说的原因也正如上所述。后面陆澄又问心为何有善有不善,阳明给出的解释是,不善之心是失去本体之心,其实在这里说的“善”,并不是和“不善”相对应的一个反义词,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不偏不倚、无善无恶的理之本然。所说的恶,依然是那个偏离了的天理的心体状态,不正之谓恶。

73

回复

作者:艳露韵香 回复日期:2011-11-28 22:09:00

楼主在这里发帖也不说一声,偶然发现,顶一个

74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1-29 9:07:00 @艳露韵香 2011-11-28 22:09:00

楼主在这里发帖也不说一声,偶然发现,顶一个 ----------------------------- 略陈固陋,不敢枉邀,大驾寒贴,蓬荜增辉.

75

回复

作者:艳露韵香 回复日期:2011-11-29 12:30:00 @mark228 2011-11-29 9:07:00

@艳露韵香 2011-11-28 22:09:00

楼主在这里发帖也不说一声,偶然发现,顶一个 -----------------------------

略陈固陋,不敢枉邀,大驾寒贴,蓬荜增辉.

-----------------------------呵呵,虽然我对《传习录》不是很了解,不过我会好好看一下的,支持你,继续

76 ####

回复

作者:fluss1978 回复日期:2011-12-1 15:05:00 学了心学的人,开始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是为“我谩”。但用于社会,才发现处处碰壁。其实,从心学始祖孟子,到象山,到阳明,大多一生都不如意。但想到“道在险夷自在乐”,和“朝闻道夕死可矣”,倒也是“此心光明,夫复何憾”了。

77

回复

作者:艳露韵香 回复日期:2011-12-1 16:24:00

支持楼主

78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2-1 16:43:00 【原 文】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此言如何?”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解析】

“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这句出自朱熹的《大学或问》中,意思是:用分析的方法一个个格世界上的物(朱熹的"物"指世界上一个个具体的物,和阳明的"物##

"所指是不一样的),可以做到极其精微而不会紊乱,然后综合这些"物"的理可以包罗万象而没有遗漏。朱熹的这两句话,按原文来看,“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是说条目功夫的,也就是说具有可操作性的细节上的功夫,“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是说明明德于天下,这个是说的形而上的抽象的明德。

阳明说,朱熹这样讲还没有把道理说完说尽,“理”怎么能分拆开来说呢,圣人说的“精一”,才算是说尽了。“精一”的解释,请参看第46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传习录》中也就是把那么几个贴筋贴骨的概念倒腾过来,倒腾过去,横着谈一下,竖着谈一下,斜着谈一下,正着谈一下。总之就这么点东西,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谈。很像是我们现在要描述清楚一个产品,比如要把这个产品放到淘宝网上去卖,只是拍一个平面的图片挂上去还嫌不够,我们还可以将这个产品的3D模型也做出来挂上去,这样,消费者可以对这个东西的形状有个更直观的感受。《传习录》中许多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段落中反复出现,就是为了构筑一个立体的“心学”模型,让阅读者能够看到全象,而不至于流于盲人摸象。这篇帖子越往后看,就越会出现犹如“请参看第××楼”的句子,这点要提醒阅者注意。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这句更像是警句的名言,特别适合做成大字的条幅,然后镶上精美的边幅,蒙上玻璃框,或者挂在书房,或者挂在客厅,或者挂在图书馆等地方,不过阳明先生更希望你把它挂在心里。这句话关键点在于

把“省察”和“存养”打通为一,气喘吁吁的阳明一只手拿着锤子,一只手拿着凿子,吭吭哧哧的将中间隔的那层岩石凿透了,现在连接两边的这两个“地道”原来一个叫“省察”,一个叫“存养”。阳明边擦汗边对我们说:“看,现在就只要一个地道了, “省察”就是“存养”,“存养”就是“省察”。”在阳明没有打穿之前的意义上,“省察”这个“地道”是在有事的时候才钻的,曾子说的“吾一日三省吾身”,这三省全是对日常的待事接物上说的,犯了具体的错误,自我反省一下,惩前毖后,这个是“省察”。“存养”本来是说心中无事时,涵养到心中没有不正的私心杂念,如明镜般透亮,无事时的涵养,称之为“存养”,阳明将他们合二为一的根据是,无论是省察还是存养,都是你内心自发的,是你独知的,不是依靠什么外在的力量迫使你这么做的,所以这个基础是同一的,虽然应用的条件各异,但是功夫却是一致。这里其实还是触到了“慎独”这个核心的概念。在这之前和之后的的章节中,我们会感到“慎独”这个概念的倩影云环雾绕般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个情况犹如《三国演艺》之中诸葛亮出山之前,罗贯中就通过其他人之口对卧龙先生进行宛若神人的虚写一样,先烘托一下气氛,让你无限神往,然后才让其在千呼万唤之中,闪亮登场。在这里,“慎独”的靓影再次划过我们的目光,但对他的正式介绍还有待以后,敬请期待!

79

回复 #

作者:杨三石 回复日期:2011-12-1 18:59:00 @fluss1978 回复日期:2011-12-1 15:05:00

学了心学的人,开始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是为“我谩”。但用于社会,才发现处处碰壁。其实,从心学始祖孟子,到象山,到阳明,大多一生都不如意。但想到“道在险夷自在乐”,和“朝闻道夕死可矣”,倒也是“此心光明,夫复何憾”了。 ----------------------------

在当今之社会能做到“存,吾顺事;没,吾宁也”,闭目人寰的时候回首往事不忧不惧,可算是有古之君子的风范了,弘一法师尚且“悲欣交集”,我辈能找个寄托就够啦:)

80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2-3 18:31:00

【原文】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先生曰 :“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

【解析】

阳明这里开创性地提出了“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的观点,而接着他又说“事变亦只在人情里”,那么其实也就是说“除了#

人情则无事矣”。反驳者会说,像大自然中的“海啸、地震、台风”这新东西,不也是事物吗?他们又和“人情”有什么关系?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阳明的“以人心为中心”这个一脉相承的立脚点来论述。

自然界的天灾,在人提到它的时候,默认的情况下人心已经参与到其中。直接经历“海啸、地震、台风”的当事者,他们所感受到的“惊恐、悲伤、疼痛”是不外乎他们一心之情的,而那些通过现代传媒技术从异地他乡感受到“海啸、地震、台风”的人,他们心中或有戒惧,或有对遇灾人们的怜悯,或者哪怕是无关痛痒的麻木不仁,依然是以一种心体的感受形态浮现于人心。 那么同理,世界其他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思路解释为不外乎“人情“,阳明化繁为简,将人在世界上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归结为“人情”这一个东西,最终目的依然要落在他的“致良知”这一中心点上,作为万事万物映射于人心的人之情,是无所谓善恶的,但一旦人情浮现于心体,心体不免会有偏失,在“人情”上做功夫,依然是将“觉到此心不正时”的心给扭正,所以阳明说“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就是将任何的“偏执、尖锐、游移”的心体扶正为“中理、圆通、适宜”的状态。但接着就是一句“致中和”只在“谨独”,这个“谨独”,和“慎独”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条条大路通罗马,说千道万,还是归结到这个集万千宠爱以一身的“谨独”上。“谨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不

好意思,我还是要憋着,后面再谈??(楼下的请别仍臭鸡蛋哦~)

81

回复

作者:涤心见性 回复日期:2011-12-3 20:59:00

敬重王阳明。

82

回复

作者:solifugus 回复日期:2011-12-4 20:05:00 敝人以为,谨独就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意思就是表里合一。关键就是一个谨字。

君子之学,心学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纯乎天理,故无事于学。下是,则心有不存而汩其性,丧其天矣, 故必学以存其心。学以存其心者,何求哉?求诸其心而已矣。 求诸其心何为哉?谨守其心而已矣。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 明辨也,笃行也,皆谨守其心之功也。谨守其心者无声之中而 常若闻焉,无形之中而常若睹焉。故倾耳而听之,惟恐其或缪 也;注目而视之,惟恐其或逸也。是故至微而显,至隐而见, 善恶之萌而纤毫莫遁,由其能谨也。谨则存,存则明;明则其 察之也精,其存之也一。昧焉而弗知,过焉而弗觉,弗之谨也已。故谨守其心,于其善之萌焉,若食之充饱也;若抱赤子而 履春冰,##

惟恐其或陷也;若捧万金之璧而临千仞之崖,惟恐其 或坠也;其不善之萌焉,若鸩毒之投于羹也,若虎蛇横集而思 所以避之也,若盗贼之侵陵而思所以胜之也。古之君子所以凝 至道而成盛德,未有不由于斯者。虽尧、舜、文王之圣,然且 兢兢业业,而况于学者乎!后之言学者,舍心而外求,是以支

离决裂,愈难而愈远,吾甚悲焉!

83

回复 作者:姜太公打鸟 回复日期:2011-12-4 20:48:00 支持楼主!

84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2-5 21:21:00 @solifugus 2011-12-4 20:05:00

敝人以为,谨独就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意思就是表里合一。关键就是一个谨字。

君子之学,心学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纯乎天理,故无事于学。下是,则心有不存而汩其性,丧其天矣, 故必学以存其心。学以存其心者,何求哉?求诸其心而已矣。 求诸其心何为哉?谨守其心而已矣。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 明辨也,笃行也,皆谨守其心之功也。谨守其心者无声之中而 常##

若闻焉,无形之中.....

-----------------------------

哥们,你这个不是在搞剧透吗(^-^),我后面再怎么讲,也没你这个透彻了,郁闷ing,不过我还是会用自己的方式来阐释"慎独"的,相信会给大家一不同的感受

85

回复

作者:mark228 回复日期:2011-12-5 23:18:00 【原文】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 。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教,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

【解析】

陆澄问:“仁、义、礼、智这些名称,都是从事理之发见处才产生的吗?”阳明回答:“是的。”过了些日子,陆澄又问:“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吗?”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个词,来源自孟子的话,孟子原话是这样的: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陆澄这里所问,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孟子说的这四心都是天地万物公共之理在人之禀受的表现形式吗?(对“性”的解释请参见第72楼)

阳明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进一步说:“仁、义、礼、智,也是性的表现形式。”接着阐释说,性就是一个东西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阳明这些话,从现代的语言逻辑学来看,是存在毛病的,因为他前面说的“性一而已”和后面又说“赋于人也谓之性”是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的。我相信这里也恰恰是心学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这里恰恰又是很精微地方,我们必须将自己思绪的振幅和阳明的思绪振幅调到同步,才能真正把握他所说的要义。

在第72楼,我们曾经谈过阳明是如何把“心”、“性”、“理”这三个东西打通为一的,这里也类似,只是在72楼时,这三样东西打通的共同基础是以“心”作为中心,那么在这里,阳明打通的基础就是以“理”作为中心,注意,我这里说的“理”更像是现代哲学概念中的“理”,即事物规律的客观存在,阳明认为这种“理”从形体上来说称之为天,在这里说的天,和马克思主义哲说的“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是十分相似的,他接着又说,主宰也谓之帝,意思是从对万事万物进行主宰的角度来命名的“理”称之为“帝”,也仅仅是在这里,阳明为了从一个

更广阔的背景下阐释“性”这个东西,他很罕见的触及到了和他本身理论根基相距甚远的“理”(更像现代马哲对规律的定义)的定义上。但是阳明也仅仅一瞥而已,连一点深情也谈不上,然后很快又回到了他自己的世界里,后面的几句就是“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意思是“理”周流于人的生命际遇之间称之为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这两句的解释参见第72楼。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在说“性一而已”时,他其实是拎着“性”的这个外在的客观存在性的特征来谈的,所以,我们如果非要咬文嚼字,肯定可以将其很容易驳倒。但是,这种舍弃深意而只求在文字上的辩驳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这里我们还是放下了通常意义上总认为今定胜古的自傲,俯下心来倾听阳明思想脉搏的涌跳。

『天涯杂谈』 狂犬病疫苗是一个100年的大错误!!

更多相关推荐: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王朔各个时代的经典语录

语不惊人死不休王朔各个时代的经典语录1你演得很好啊装纯本来就是你的路子2观众很可爱观众能吃粗粮3平时大家都装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谁不装有人找你聊人类就是装着装着才进步的啊3人挡着我我就给...

语不惊人死不休——吐血整理《爸爸去哪儿》萌娃爆笑语录

语不惊人死不休吐血整理爸爸去哪儿萌娃爆笑语录引导语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年纪最小的王诗龄更是金句频出笑料百出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下王诗龄和其他4位小朋友以及爸爸们的经典语录看看你还记得哪些首先盘点王诗龄10大金句N...

经典语录--语不惊人是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37生活1伟大的交易需要三个关键因素1机会寻找投资机会2策略有效的投资策略3择时在正确的时间执行策略2小时候就一直纳闷儿红领巾不是钝角三角形么怎么能成为国旗的一角呢于是开始思考将国旗分割成红领巾的...

《豪斯医生》经典台词大叔语不惊人死不休

豪斯医生经典台词大叔语不惊人死不休DansMotherHowcanyoujustsittheremysonisgoingtodie你怎么能就这么坐在那边我儿子就要死了HouseIfIeatstandingupI...

打不死小强简介

打不死的小强百科简介个人简介基本资料成长历程未来构想小强语录梦想直播百科简介打不死的小强相思茶客品牌文化传播机构合伙人及联合创始人之一个人简介打不死的小强李强湖南蛮子直肠子真诚自信有亲和力执行力强80年代出生在...

经典语录

1绅士无非是耐心的狼2奋不顾身的扑火就算轮回只为衬托3你笑你哭你的动作都是我的圣经珍惜的背颂4我喜我悲我的生活为你放弃自由要为你左右5你是火你是风你是织网的恶魔破碎的燕尾蝶还作最后的美梦6你是火你是风你是天使的...

像小强一样活着经典语录

像小强一样活着张小强语录这世间充满了谎言有人说谎是为了活得更好我说谎只是为了活着生命像一张色彩斑斓的纸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光明黄色代表温馨我们在各色中游离我们在光影中迷失看别人的生活就好像在看看台上观看斗牛比赛...

打不死的“小强”

打不死的小强三1班陈卓蟑螂在每一个家庭几乎都出现过我们对它很熟悉而我也观察过蟑螂呢蟑螂有一对又长又尖的胡须身体上有一层厚厚的甲壳看起来很坚固但我总觉得甲壳的上面有一对大大的翅膀这个问题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让我怎...

打不死的“小强”

打不死的小强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清香扑鼻的茉莉有人独爱那艳丽动人的牡丹有人倾情于婀娜多姿的水仙而我却对那打不死的小强仙人掌一见钟情仙人掌其貌不扬它的叶片长得像手掌厚厚的全身都是墨绿色的走近看你会发...

打不死的小强

打不死的小强打不死的小强院后中心小学五升六陈林勇我本是一只无忧无虑的蟑螂有一天爸爸出门为我们找食物在路上不小心被踩伤了而妈妈又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弟妹当时家庭只有我可以去找食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同时也是肩负重大责任为...

死神经典语录

死神经典语录1TheDeathAndTheStrawberry黑崎一护正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那才可怕2GoodbyeParakeetGoodNightMySista朽木露琪亚人们之所以能怀抱希望是因为他们看不见死亡...

如何做生意赚钱的五大经典语录

信大家对钱的价值体会应该不用重复吧想有钱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有钱的人还不到3但是大群的人都为了自己梦想中钱的数字而去创业我很赞扬你们的行为但是我要提醒你们如果失败你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什么后果废话不多说了我谈谈现在...

不死不休的经典语录(4篇)